江苏省宿迁中学高中地理 农业地域类型复习导学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必修2第3章第2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1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第3单元 第2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习目标】1 2 31.2.3.4.习 案】一、预习自测一、季风水田农业1.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________区,________是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经营,单位面积产量________,商品率______,机械化和科技水平________,水利工程量大。
思考 请分析季风水田农业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而商品率低的原因。
二、商品谷物农业1.基本特征:面向________,生产规模大,__________水平高。
2.主要作物:小麦和________(如图中a 、c 为________区,b 为________带)。
3.分布地区:美国、__________、阿根廷、__________、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优越:地势⑭ 、土壤肥沃、气候⑮ 、 降水丰富等社会经济条件优越:交通运输⑯ ;市场⑰ ;⑱ , 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 ⑲【知识体系构建】二、我的疑问【探 究 案】探究一: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教材P 47图3.11“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探究,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2)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有什么特点?反思归纳 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分析探究二: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

高一年级科目地理必修二 NO:3使用时间编制:罗红玲审核:高一地理组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明确区位及农业区位的含义;(2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3学会运用分析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自主学习】一、农业区位因素 1、概念 2、特点活动 1:判断下面两句话分别说明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1、海南岛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稻,三江平原以旱地为主,一年一熟麦。
_________。
2、我国有这样的农谚: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______________。
3、农业区位因素1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光照等活动 2:影响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①《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淮北则为枳” __________。
②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的气候都较寒冷,但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区位类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③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
2 农业技术因素包括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例如:①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如我国将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 4000米高度;将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②利用农业科技 ,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如北美单产高,非洲单产低③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 如利用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无土栽培和植物工厂可使农作物全年播种、全年收获;智能机器人从事农业生④太空玉米能结出 6~7个“棒子” ,长出 5种颜色,而且味道比普通玉米好。
以上例子说明了 __________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政策等。
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课时

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编制人:沈蕾蕾审核人:高一地理组使用时间:3月编号:08学习目标1、了解农业地域类型。
2、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通过认识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
重、难点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及特点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预习案基础预习★要求:通读课本,根据预习案信息,将有下划线的内容画在课本上,根据掌握情况将空白内容默写在预习案上。
(预习小资料:农业的其他分类:按投入多少分:如果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少,扩大土地面积成为增加农业产出的主要手段,这样的农业称为粗放农业。
它一般分布在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地区。
如果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多,用提高单产的方法来增加农业的产出,这样的农业称为密集农业,如:水稻种植业投入劳动力较多,为劳动力密集型农业。
现代世界的农业主要是密集型的。
按产品用途分类如果农民生产的产品,大多数甚至全部供自己及家庭享用,这样的农业称为自给农业。
自给农业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如果是以销售产品、营利为目的来进行农业生产,这样的农业成为商品农业。
商品农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
一、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一)分类:(1)原始农业:包括、游牧业、初步定住农业(原始迁移游初定)(2)传统农业:包括、、、传统混合农业(地稻谷物混传统)。
(3)现代农业:包括现代旱作谷物农业、、市场园艺、、(谷物混合园艺种,现代乳畜要分清)。
(二)典例:(1)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
1.原始迁移农业(2)生产特点:“刀耕火种”不使用畜力,很少使用工具,生产技术简单,无固定农田。
(3)对环境的影响:早期。
后期。
(1)分布:温带大陆东岸及亚热带干旱山地。
2.传统旱作谷物农业(2)生产特点:a. 式农业。
b. 稳定,持续使用。
c. 是保证产量的重要条件。
d.历史悠久,“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高二地理学业复习导学案8

高二地理学业复习导学案
8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制作王国青审核高二地理组编号438 2018.04
班级姓名学号小组
一、易混点辨析
易混点1 :不能正确区分“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
易混点2 :混淆四大典型地区农业区位因素。
二、易错点辨析
易错点 1 :分析和评价农业区位因素的思路不清晰。
错误纠正:一般从自然条件(土地 ― 地形、土壤;气候一光照、热量、降水;水源一灌溉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科技和工业基础)和地区特色因素等方面进行。
易错点 2 :错误地对来自农业活动的季节信息提取。
易错点 3 :不能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易错点 4 :农业地域类型分析判断出现错误。
错误纠正:判别农业地域类型,关键要建立一种思维方式,即生产对象一生产目的一生产规模一地域
探究活动:图l 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 2 是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 ) ? ( 3 )题。
( l )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 a
B . b
C . c
D . d
( 2 )若图2 中箭头线q 表示产品流量最大,则该经营方式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 . a B . b C . c D . d
( 3 ) m 、n 两地均盛产葡萄。
两地相比,m 地的区位优势是
A .交通便捷
B .市场广阔
C .鲜果上市早
D .技术条件好。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的全部内容。
3。
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课标细化】1.说出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以及特点。
2。
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以及形成条件。
【我的预习】阅读教材P47第一段,P49第一段,熟悉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主要有哪两种?它们的主要分布、典型的作物、主要经营方式。
【我的疑惑】【典型案例1】中南半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
读图,回答问题。
阐述中南半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对该区域水稻主产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有利影响。
【迁移案例1】阅读材料和下图,回答问题。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泰国大米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销量第一,被称为“世界米仓”。
但有农业专家预言,亚洲水稻种植业将面临危机.泰国发展水稻种植业条件优越,计划扩大水稻种植区,增加水稻产量,应对粮食安全危机。
(1)泰国水稻种植的优越区位条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述亚洲水稻种植业面临危机的原因。
高三地理3.1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

3.1《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了解主要农业区位因素。
2、根据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结合生活实际和相关资料,能够说明某一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产生原因。
4、结合案例,能够分析影响某一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并结合事例说明如何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因地制宜,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基础导学】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_______。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________。
2.主要区位因素3.区位因素的变化自然因素比较____,社会经济因素___________快。
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1)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首先,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例如,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
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
如下表所示:农作物自然条件水稻属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的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玉米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的地区棉花热量充足、光照强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天然橡胶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茶叶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地区椰子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苹果、梨暖温带地区花生主要分布在亚热带、暖温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农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第 4 页共 4 页(2)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农业的区位影响某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1)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该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
中图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设计

高三地理学科《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教材:中图版课题: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主备课人:审核人:备课时间:本周导学案个数:累计导学案个数:授课时间:一、学习目标:1.掌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结合具体实例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评价二、重难点:1、世界主要的集中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和特点2、农业地域类型的判读三、自主学习:(1)分布:________地区的某些原始部族。
(2)生产特点:3.传统旱作谷物农业(1)生产特点:________式的农业,耕地稳定。
(2)生产方式:以种植________谷类为主,精耕细作,农业区内同时饲养家畜。
(3)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及亚热带干旱山地。
4.现代混合农业(1)特点①以________生产为目的,重视规模与效益。
②________程度高,人力使用较少,和城市市场及工业有密切关系。
(2)主要生产方式:种植谷物和________。
(3)优势可以保证农场经济收入时间互补,忙闲错开四、教学过程探究点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亚洲稻作农业的区位条件和生产特点(1)区位条件图211探究点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探究点三混合农业1.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特点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
其特有的生产优势是:图2162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如图217)。
图217目前,在欧洲和北美的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国,混合农业仍是主要的农业类型。
中国东部农业区和中西部半农半牧区也多属混合农业范畴。
农业地域类型图的判读1.根据分布判断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域性明显、稳定,首先根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联系其分布范围,确定该区域的具体农业地域类型。
图P172是美国本土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判断A、B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直接根据其分布可知A为大牧场畜牧业,B 为现代旱作谷物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设计.docx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农业地域类型导学案【学习目标】1、主要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特点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前预习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季风水田农业读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图,回答问题。
(1)分布:主要分布在A、B、C 等的和(2)作物:以水稻种植为主,种植历史悠久。
(3)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商品谷物农业读美国本土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回答问题。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中部平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以及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2)作物:主要以A 和B 为主。
(3)区位条件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经济条件(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特点:【易错提醒】(1)季风水田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并不都低季风水田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一般较低,但东亚的日本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较高。
(2)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不一定为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粮基地是以产粮为主,能稳定地提供大量粮食的农业生产地区,其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商品谷物农业,如我国东北地区;也可能为其他农业地域类型,如我国长江流域的季风水田农业。
(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中的两个小麦区的种植方式并不相同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商品谷物生产中,小麦区有两个,其中北部的为春小麦区,南部的为冬小麦区,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生产中,小麦为冬小麦。
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大牧场放牧业(1)主要分布:O⑵区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产特点:o(4)典型地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①区位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发展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乳畜业(1)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产对象:奶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预习
水稻种植业:水稻种植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精耕细作的农业。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和季风区。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有、、、。
由于亚洲的水稻种植业以为主,生产规模小,因此和一般较低。
2.混合农业:混合农业是和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
它主要分布在、和非洲的,以及大洋洲的、等地。
我国地区的生产,也属于混合农业的范畴。
混合农业的显著优点有、
、。
3.商品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以生产、等谷物为主,产品面向的农业地域类型。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
、、、、、等国,其经营方式一般以为主。
此外,我国和地区也有这类农业。
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和出口国。
4.农业地域类型概念: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
一定地域内形成的的、的区域性农业生产类型,它是的产物。
合作探究
读某国农业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7分)
右图所示的国家是___澳大利亚___
穿过该国的重要的经纬线:
经线①是____________ 经线②是_________
纬线③是__________
该国的A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
在我国的________地区的________农业,同样也是这样
的农业地域类型。
图中所示的山脉B是___________,这条山脉对于该国农
业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该国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_(畜产品)出口国,还
是世界上重要的____(农产品)出口国
请从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上分析该国农业的区位因
素:
二、读我国某地区一种农事安排示意图(右图),回答(1)~(2)题。
(1)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
A.雨热同期
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稀少
(2)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安排该农事活动的是 ( )
东北平原 B.河套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华北平原
合作探究:宿迁的水稻种植业有哪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三、读某国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29分)
上图所示的国家是__美国_,图中的重要经纬线;经线①是_______,纬线②是__________
读左图,该图为该国的农业带分布图,农业带A_是________,该地的地域类型是_______
农业带B是___________,农业带C是_________,这两个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
该农业地域类型是一种面对_______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阿根廷、澳大利亚、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我国也有这样的农业地域类型,我国的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 ________ 地区,但是我国的这种农业与图示国家的这种农业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经营
(3)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以及右图,请从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上分析该国农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巩固提升
1.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有()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D.便利的效能运输条件
2.东亚水稻种植区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其原因是()
①该区机械化水平低②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
③亚洲水稻种植区气候干旱④水稻生产需要大量的灌溉水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长期以来,上海市郊种植业以粮食、棉花、油菜为主,其中粮食作物占很大比重。
2001年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调整后,全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之比达到1:1,产值之比达到1:3,农民增收4.2亿元。
据此完成3~4题。
3.上海市郊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工业发展水平B.科学技术水平
C.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D.商品经济发展水平
4.现在,上海市郊农业已形成了种苗、园艺作物、出口蔬菜、名特优新为主的小宗经济作物四大特色,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A.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B.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
C.商品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 D.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用地减少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挑战。
根据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占世界相应指标关系图,回答5~7题。
5.我国受国际市场冲击最严重的农产品是()
A.油料B.水产品
C.粮棉D.水果
6.我国某些农产品受冲击严重是由于()
①投入的农药化肥、机械化设备过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价格偏高
②农业科技投入较少,产品品质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
③投入的农业劳动力过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④人口多,购买力太强,造成价格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A.②③ 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近年来,北京冬季市场上出现大量反季节蔬菜和南方瓜果多来自北京郊区的塑料大栅。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去农民冬闲,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
B.冬季农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照条件
C.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弱化了农业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D.反季节蔬菜投放市场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
8.读我国北方某城市周围农业分布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拟发展优质高效粮食生产、乳畜业、
水果和蔬菜种植业,按照合理布局原则,I处应
发展,Ⅱ处应发展,Ⅲ处应发展。
(2)其中乳畜业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现在在该城市市场上也同时能见到南方甚至国外的水果、蔬菜和乳制品,这说明了因素对农业区位影响在地域上扩大,而这只有
在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等技术发展条件下,才得以实现。
现在城郊蔬菜种植一年四季都可以供应城市居民新鲜的蔬菜了,这是由于结果。
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
()
2.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3.混合农业的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
4.适合“都市农业”发展的产业部门有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和水稻种植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