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案例
初中物理“自主建构”式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初中物理“自主建构”式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引言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和运动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初中阶段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
传统的物理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和自主探究的机会,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开展自主建构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自主建构式教学理念自主建构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通过自主地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来实现知识的建构和意义的理解。
自主建构式教学的核心是“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只是起到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从而促进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能力的提升。
在物理教学中,采用自主建构式教学理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自主建构式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和认知水平,主动地构建知识结构,形成自己的认识体系,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自主建构式教学重视学生的探究和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形成科学思维和方法。
自主建构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性和主体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初中物理课堂中,采用自主建构式教学,需要教师做好课程设计和组织实施工作,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思考: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放松和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意愿。
可以通过亲切的语言、鲜活的教学内容、趣味性的教学方法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欲望,让他们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自主建构式教学中,学生需要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书籍、实验器材、多媒体资料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
初中生创意搭建教案

初中生创意搭建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创意搭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室内摆放好搭建材料,如乐高积木、纸箱、塑料瓶等。
2. 准备一些搭建的示范作品,以便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创意搭建的作品,如城堡、桥梁、机器人等,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搭建一些有趣的作品呢?”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基本技巧讲解(15分钟)1. 讲解搭建的基本方法,如堆叠、连接、镶嵌等。
2. 示范如何使用搭建材料,如乐高积木的拼接方法。
3. 引导学生观察示范作品,分析其结构和设计思路。
三、动手实践(2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搭建材料。
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示范作品,尝试自己动手搭建。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搭建建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搭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创意、结构和稳定性等方面。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搭建方法和技巧,以及学生的作品展示。
二、拓展训练(25分钟)1. 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尝试自主设计一个搭建作品。
2. 学生动手搭建,教师巡回指导。
3. 作品展示与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
三、课堂小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创意搭建的重要性和乐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搭建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搭建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学生作品的创意、结构和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3. 学生对创意搭建的兴趣和参与度。
幼儿园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教学法案例实践

幼儿园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教学法案例实践在幼儿园教育中,建构主义教学法作为一种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重视和运用。
建构主义教学法倡导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互动交流来构建知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怎样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法,让孩子们在积极参与中获得成长和发展呢?下面,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来探讨幼儿园建构主义的教学法实践。
1. 实践案例一:植物成长在幼儿园的自然科学教学中,通过对植物成长的观察和实践,可以引导孩子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观察、记录和思考,通过亲身实践,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建构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体系。
2. 实践案例二:建构主义情景游戏在幼儿园的语言表达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景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中交流和互动,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情景,如超市购物、医生诊所等,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促进他们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3. 实践案例三:手工制作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通过手工制作,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工具,引导孩子们设计和制作属于自己的作品,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以上三个实践案例是在幼儿园建构主义教学法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学实践,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学的引导,让孩子们在自主探究和互动交流中建构知识,培养综合素养。
建构主义教学法的实践案例,更多地关注了孩子们的学习与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构主义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鼓励孩子们参与、合作和表达,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和社交互动中建构知识,实现个性化发展。
在幼儿园教育中,建构主义教学法的实践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引导孩子们在自主探究和互动交流中建构知识。
大班建构区案例

大班建构区案例大班建构区是幼儿园教室中的重要区域之一,它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进行探索和建构的空间。
在这个区域,孩子们可以通过搭积木、玩沙子、拼图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合作精神。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大班建构区的案例,希望能给您一些启发和参考。
案例一,搭积木区。
在大班建构区的搭积木区,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种类和形状的积木,让孩子们自由地进行组合和搭建。
这样的设计既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搭积木还可以促进孩子们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让他们学会分享和互助。
案例二,玩沙区。
玩沙区是大班建构区中的另一个重要区域。
在这里,我们可以为孩子们准备一些沙具,让他们可以自由地在沙盘中进行挖掘、堆积和模仿建筑等活动。
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沙子的触感和细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同时,玩沙区也是一个可以让孩子们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的地方,让他们在玩耍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
案例三,拼图区。
在大班建构区的拼图区,我们可以为孩子们准备一些不同难度和主题的拼图,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挑选和拼接。
这样的设计既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毅力。
同时,拼图区也是一个可以让孩子们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时感受成就感和满足感的地方,让他们在拼图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总结:大班建构区是幼儿园教室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区域,它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进行探索和建构的空间。
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搭积木区、玩沙区和拼图区都是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建构体验和学习机会的区域。
希望这些案例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发和参考,让您在设计和布置大班建构区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 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低年级语文小班化教学案例分析小班化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
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活动策略和组织方式。
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其特殊性,在语文课堂中不同文本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因此,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提高的关键。
这里的活动环境,是指为了使学生形成并发展基本的语文素养所提供的时间、空间和具体背景材料。
而且包括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师生、生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探讨的氛围。
为此,在低年级小班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把握好宏观的教学原则和思想,又要在微观上面向每一个学生,将他们的经验背景和独特感受与教材、教师、同伴、教学环境有机的构建一种生态系统,形成“学习共同体”,通过学生的自我建构过程来获取知识。
一、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关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外来的信息与学生原有知识和思维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
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通过活动作为中介形成的;在活动中进行学习思考;在学习思考中进行活动,这是低年级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
以往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当班级人数大于45人时基本上是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活动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为了使新模式下小班化的教学中达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这一目标,就应该创设一个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环境,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动态活动方式,努力揭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和学生思维展开的层次,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并不是一张白纸,可以任由我们随意图画,实际上他们每一个小小的心灵中都有着对自然界、对社会、对他人各自不同的感性认识。
在学校里,他们要学习的新知识需要借助于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他们所接受,转变成自己的知识。
教学理论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
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为知识是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建构起来的。
本文以高中化学教学为例,探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实践案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认识到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3.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与化学相关的科普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视频中涉及哪些化学知识?这些知识是如何在生活中应用的?2. 讲授新课(1)讲解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知识建构、情境创设、合作学习等。
(2)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分析建构主义理论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3)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设计教学活动。
3. 案例分析(1)展示一个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如“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2)分析案例中教师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等。
4. 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实验过程。
(2)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5. 评价与反思(1)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总结实验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效果1. 学生对建构主义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其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2.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能够主动探究化学知识。
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分析实验现象,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4. 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总结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合作学习,以提高教学效果。
“自主建构”

所谓“自主建构”,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建构,就要给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教学情景)——通过激活认知经验,夯实自主建构基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经历建构过程,有效获取数学知识;实施成功体验,感受学习的价值。
如此,方能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下面就以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复式统计表》一课的教学为例,简要阐述。
一、激活“自主建构”的认知经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总要涉及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总是以其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结构。
然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虽已具备了足够的数学知识,但却不能有效地解决新问题,建构新知识。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能有效地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提取并运用有关知识。
因此,在从事新的学习活动前,教师有必要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或提问来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复式统计表的学习,需要学生掌握单式统计表的填写方法,明确“合计”等栏目的含义。
片段一:1.今天,郑老师带来了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活动的图片。
一起来看一下。
从这些图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呢?还有吗?(有四个组,航模组男生8人,女生6人……)2.为了能更清晰地看出各组的情况,通常我们把这些数据填入统计表中。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表。
(板书:统计表)3.老师这里就有四张统计表,你能把四个组的信息填入相应的统计表中吗?让学生打开书本第105页,补充统计表。
4.全班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填的?先填什么,再填什么?合计数你是怎么求的?(课件逐步展示)5.仔细观察这四张统计表,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有性别,合计)以上的复习活动,通过寻找新旧知识的“共同点”“联结点”“演变点”,激活“自主建构”的认知经验,夯实自主建构基础,促进旧知“生长”。
二、激起“自主建构”的学习需要小学数学学习就是通过纳入建构、重组建构的方式适应新内容的学习,逐步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培养学生到位的自主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研究_教案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到位的自主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研究一、案例背景:执教班级是五(3)班和五(5)班,这两个班的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知识面较广。
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25-26页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课前,学生只学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而平行四边形在他们的头脑中还是个直观模型,有关平行四边形特征等知识一无所知。
鉴于上述种种情况,对教学进行必要的知识铺垫,以利于这次探索活动有效地开展。
从事数学教学工作以来,我崇尚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空间。
二、教材简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对平行四边形有了初步的认识,清楚了其特征及底和高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若想使学生理解掌握好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必须以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为基础,运用迁移和同化理论,使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一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
另外,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对后面学习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会起到积极的迁移作用。
三、教学诠释与研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教学不止一次。
以前教的是人教版教材,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借助剪、拼的方法。
利用形变积不变的道理,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
教学时,我让学生动手剪、拼,把平行四边形拼成了长方形之后,我就开始下面的启发式提问:①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②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③转化前后两图形之间什么没有变?启发学生讨论,回答。
这样组织教学,学生一般都能得出正确结论,课堂教学进程是一帆风顺的,“效果”是好的。
现在再来审视一下以前的这一节课堂教学,我发现在这种看似良好的效果背后,却潜伏着大的危机:在这样的课堂中,问题由老师提出,思维的路线由老师操纵,学生究竟有多少自主学习的成分?这样的课堂教学貌似“启发式”,实则是由教学操纵的“包办婚姻”,学生是没有“自主权”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无意的放手带来Go for it单词教学的收获案例背景分析:新教材Go for it的使用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尤其突出的是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比以前高多了。
如何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按照以前的单词引出,操练,巩固的做法远远不能适应这套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面对这个问题,一次“感冒”引发的单词教学片段使笔者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似乎这种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己输入的单词教学是解决课堂时间与大量词汇学习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是Go for it(8年级上) Unit 2 What’s the matter?第一节课时(有关身体部位单词)。
主要教学单元话题设计到的最基本的词汇----人体部位英语词汇,各种疾病和句型What’s the matter? I have a….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人体部位英语词汇的教学给了我很大触动,并引起了我对新的Go for it 教材单词教学的思考。
学生分析:我上课的这个班级学生共53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20人。
学生小学学过三年英语,英语底子不错,对英语兴趣很高。
那个单元有关身体部位的单词共13个,他们在小学已经接触过5个。
教师分析:发现Go for it这套教材这么大的词汇量,用我以前的方法去教学行不通。
一节课四十分钟教好生词基本上就没有时间去做其他活动了,当时我正处在困惑中。
加之我嗓子难受不能多说话,我想干脆布置他们课前预习,让一些学生来当小老师,我在课堂上稍作组织,这样总比完全让他们那节课上自习强吧?教学准备:课前我让课代表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回去自学一些身体各部位的英文单词,准备下节课当小老师向全班同学介绍体各部位的英文名称。
1:学生通过上网,查字典等手段,查资料寻找身体各部位的英文名称2:教师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片段描述:星期一上午,我微笑着走进教室,由于咽喉发炎,声音还没有恢复,我就以微笑向学生们表示问好。
我连咳两声,使劲发声,但还是无能发出响亮的声音,学生们都知道我病了,那节课一上课他们就格外安静。
我打开课件,以沙哑的声音说:Now I’ll give you 2 minutes. You can work in groups of four to write down as many words about our bodies as you can, then try to introduce these words to the class. Let’s go! 学生开始认真而热烈的讨论,互相交流他们课前准备的单词和图画等等。
两分钟很快过去了,我问:Have you finished? Which group wants to present? 听到我这么一问,几乎全班同学都举手了,这有点让我意外。
因为平时虽然这个班级上课气氛很好,但像今天全班都这么积极还是第一次。
接下来同学们的汇报更让我一阵阵惊喜,一次次震惊。
第一组我请李克勤,赵艳,刘芳,褚燕这组来介绍单词。
其中赵艳芭蕾舞跳地很好,他们小组上来之后赵艳一边做一些舞蹈动作,其他三个同学指着她的身体轮流介绍身体各个部位的单词。
赵艳开始跳起芭蕾,李克勤先来介绍:“Hello, boys and girls. Now please watch a beautiful ballet. This is a popular dancer. Her hair is long and black. Her neck is long, too. his is her face. These are her eyebrows and eyes. This is her nose and this is her mouth. These are her ears. ”在李克勤说的同时赵艳配合他的解说做着各种头部的动作和表情。
接下来轮到刘芳介绍,她说:“Her arms are long and thin. (赵艳做了一个很优美的手部伸展动作)Her hands are small and beautiful. Her fingers are very long. (赵艳摆了一个pose,展示她的手和手指)She is thin. Look, this is her back. (赵艳做了一个漂亮的芭蕾舞的快速旋转)”最后是褚燕来介绍:“Her legs are very long.(赵艳做了一个高难度的抬腿跳跃)And her knees and toes are sometimes hurt. So you see, it’s not easy to dance. But she loves dancing very much. Her dream is to become a famous dancer. I believe her dream will come true. Thank you.(在褚燕说后面这几句话时,赵艳跳了一小段很漂亮的芭蕾舞)”他们小组赢得了全班同学和我热烈的掌声。
第二组的表现最让我感到意外和惊喜。
这组由闫大鹏,王竸峰,殷晓凯和刘奇四个班里最高的男生组成。
他们坐在教室的最后,英语成绩比较差,尤其是闫大鹏,基本上英语测验都不及格。
他们都爱玩电脑游戏,都喜爱运动,其中刘奇和殷晓凯是校篮球队队员。
他们平时上课几乎从不举手发言,今天他们却四个人一起举手,而且用非常迫切的眼神望着我。
于是我就点了他们小组。
他们一上来,闫大鹏就去弄电脑。
这让我觉得很奇怪。
只见几秒种后,班级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姚明的图片。
原来他们课前做了PPT课件!从全班同学的表情看得出他们也跟我一样意外,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个小组的四位同学属于英语课的“编外人员”。
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个小组在全班同学面前show英语。
刘奇开始介绍:“Hi! Please look at this picture. Who is this handsome and strong boy? Of course, he is the greatest basketball player---- Yao Ming.”他刚说完这两句,殷晓凯,王竸峰和闫大鹏三个就各自摆出很酷的姿势一起喊道:“Yeah!”哈!原来他还有拉拉队!王竸峰指着图片中姚明的头部和脸部接着说:“Now, look. This is his head and hair. This is his face. Look at the forehead, eyebrow, eyelash, eyes, nose, mouth, ears, cheek and chin.(他每说到一个生词,闫大鹏就点击电脑,打出这个单词)”殷晓凯接着王竸峰的话尾说:“This is his neck, shoulder, arms, elbows, hands, fingers. (同样,他每说到一个生词,闫大鹏也点击电脑,打出这个单词)”最后他们中英语稍好一些的刘奇指着屏幕上图画说:“Oh, please look here. This is his sto mach, back, waist, legs, knees and feet. But we can’t see his toes now, because he is wearing a pair of sports shoes. They ar e Nike shoes. Very expensive. (他说到的生词都由闫大鹏一一点击呈现)Are you his fans? If you are, I’ll give you these pictures. (殷晓凯拿出三张和他们课件中一模一样的姚明的图片)Who is his fan? Hands up please.”为了得到那些图画全班同学都争先恐后地举手了,气氛异常热烈,这节课达到了一个高潮。
这个小组不仅表现出色,而且说出了最多的单词,其中有很多是课本没有要求的生词。
二组学生的展示用了六分钟左右,很遗憾,由于时间关系,我无法让更多的学生进行展示和表演。
学生展示之后全班同学跟着我读两遍单词,这样有利于那些中等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掌握准确的发音和进行记忆。
然后听写了要求掌握的有关身体部位的单词,当堂上交。
课堂效果分析:课后我对学生写下的单词进行批改,96%的学生完全正确!其余4%的学生也写对了三分之二!这个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在那么短短的几分钟里面,在我基本上做个“看客”的情况下,学生居然掌握了大量的生词,尤其是第二组学生,英语基础不是很好,今天竟说出了最多的单词!这让我不能不有所思考。
教学反思:1.学习,不仅仅在课堂上进行。
知识好比浩瀚的大海,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
学生只有学会了怎样学习。
具备了自学能力,才有可能独立地邀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教师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不着教”“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无论如何是学不好的。
”那天的单词教学足以体现课前自学的重要性。
可见,学生只有在课前有的放矢地预习,才能在课内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预习。
2.潜能,在自主学习中发挥。
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各有不同,这已为多元智能理论与实际研究所证实。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空前热情和聪明才智以及探究精神,是我们平时教学中很难看到的。
由此我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教师不但要有高涨的工作热情、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对学生心理的理解,对学生情感的尊重,更要有“放手”的勇气。
只有“放手”,学生才有可能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学生的分析、综合、应变、交流、合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等创新思维能力只有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才有可能得以充分发挥。
3.观念,在教育活动中转变根据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
反思我那堂课的单词教学,为什么我一放手学生的表现竟如此之好?是不是我平时的教学太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压抑了他们的创造性,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潜力?我想今后应该抛弃“没有我教学生怎么学得会?”的思想,给学生时间,给学生空间,给学生舞台,让他们充分地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
凡是能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的内容我就不要“插手”,凡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表达的我就不要急于提供帮助。
上课时努力通过设问和应用性的交流活动使学生有机会表现出运用英语的潜力,不要轻易直接告诉学生应该说什么,怎么说。
只有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才能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机会弥补自己的不足,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展自己的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