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辣椒病虫害防治方法

Z i f u j i n g y a n一、疫病叶片染病,叶片上出现暗绿色圆形病斑,边缘不明显,潮湿时,其上可出现白色霉状物,病斑扩展迅速,叶片大部软腐,易脱落,干后成淡褐色。
茎部染病,出现暗褐色条状病斑,边缘不明显,条斑以上枝叶枯萎,病斑呈褐色软腐,潮湿时斑上出现白色霉层。
果实染病,病斑呈水渍状暗绿色软腐,边缘不明显,潮湿时,病部扩展迅速,可全果软腐,果上密生白色霉状物,干燥后变淡褐色、枯干。
防治方法:(1)实行轮作、深翻改土,选用抗病品种,种子严格消毒,培育无菌壮苗,全面覆盖地膜,加强通气,(2)注意观察,发现少量发病叶果,立即摘除深埋。
(3)在化学防治上,定植前要搞好土壤消毒,结合翻耕,每亩喷洒3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50千克,或撒施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5千克,杀灭土壤中残留病菌。
定植后,每10—15天喷洒一次1:1: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保护,防止发病。
二、辣椒软腐病主要危害果实。
病果初生水浸状暗绿色斑,后变褐软腐,具恶臭味,内部果肉腐烂,果皮变白,整个果实失水后干缩,挂在枝蔓上,稍遇外力即脱落。
防治方法:雨前雨后及时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荆4000倍液,或新植霉索40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101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
三、青枯病该病危害初期仅个别枝条的叶片或1张叶片的局部呈现萎焉,后扩展到全株。
叶片初呈淡绿色,后变褐枯死。
病茎外表症状不明显,纵剖茎部木质部变褐,髓部腐烂空心,横切面保湿后可见乳白色液溢出,有别于枯萎病。
该病为土传病害,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极易发生。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或淋200国际单位硫酸链霉素,或用77%可杀得500倍液与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交替灌根,每株250克,隔7~10天1次,连用2~3次。
四、炭疽病是常见且危害较重的一种病害。
茎、叶、果实均可感染,病斑初呈水渍状斑点,发展成中央灰白色、周围深褐色圆斑,流行时似水烫一样的蔫状、落叶,久旱遇雨、雨后骤晴、高湿有利于病害流行。
辣椒病虫害图谱及防治方案,辣椒新叶起皱是怎么回事

辣椒病虫害图谱及防治方案,辣椒新叶起皱是怎么回事辣椒青枯病:使用100ml的青枯立克兑水15kg进行蘸根。
辣椒疫病:使用10ml的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兑水150ml,混匀后拌种5kg,包衣后播种。
白粉病:在定植缓苗后,喷施碧生植物化感剂,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3次。
辣椒蚜虫:使用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4000-5000倍液喷雾。
一、辣椒病虫害图谱及防治方案1、辣椒青枯病(1)使用100ml的青枯立克兑水15kg进行蘸根。
(2)分别在定植时、缓苗期灌根1次;苗期喷雾1次;初开花期连喷雾2次。
灌根药液配方:50-100ml青枯立克+15ml大蒜油+50ml 根基宝+15kg水。
喷雾药液配方:50-150ml青枯立克+15ml大蒜油(苗期7ml)+15kg水。
2、辣椒疫病(1)使用10ml的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兑水150ml,混匀后拌种5kg,包衣后播种。
(2)使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霜疫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喷雾。
(3)使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进行灌根,每株灌根250g药液量,每隔5-7天灌根一次,一共灌1-2次。
3、白粉病(1)在定植缓苗后,喷施碧生植物化感剂,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3次。
(2)病发初期,使用使用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或者是95%矿物油3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
(3)病发时,使用13g朵麦可兑水15kg,或者是用10g的特富灵兑水15kg,或者是用8ml的凯润兑水15kg喷雾,每隔4天喷雾1次,连喷2-3次,每亩地的药液用量为60kg。
4、辣椒蚜虫(1)病发初期,可使用240g/L螺虫乙酯悬浮剂4000-5000倍液,或10%烯啶虫胺水剂3000-5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2000-3000倍液,或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视虫情每隔7-10天喷雾1次。
辣椒病虫害防治大全

辣椒病虫害防治大全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辣椒病虫害防治大全辣椒病害种类很多,按生育阶段可分为苗期病害和成株期病害。
苗期病害有:碎倒病、立枯病、灰姑病;成株期病害有:疫病、枯萎病、青枯病、根腐病、病毒病等。
辣椒的虫害,根据辣椒植株上危害部位可分为:地上害虫和地下害虫:地上害虫有烟青虫、马铃薯飘虫、斜纹夜蛾等;地下害虫有:小地老虎等。
1.碎例病碎倒病多发生在.早春苗床上,常见的症状有:烂种、死苗和碎倒三种。
烂种是播种后,在其尚未萌发或刚发芽时就遭受病菌浸染而死亡;碎倒是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通受病菌浸染.致使幼茎基部发生水演状暗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缩组呈细线状.子叶未及凋萎,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而倒伏地面。
苗床湿度大时,在病苗及其附近床面上常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可区别于立枯病。
防治方法:(1)加强苗床管理:根据苗情适时适量放风,避免低温高湿条件出现,不要在阴雨天浇水。
(2)苗期喷施%%磷酸二氢钾、%-0. 1 %氯化钙等提高抗病力。
(3)药剂防治:碎倒病多发区,每平方米苗床,可选用40%五氯硝基苯9-10克,加细土千克拌匀,播前1次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取1/3药土撒在畦面上,把催好芽的种子播上.再把余下的2/3药土覆盖在上面,防病效果90写以上,残效期1个月左右;或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普力克水剂400倍液喷淋,每平方米喷淋兑好的药液2-3升。
此外,也可在整畦后,用福尔马林100倍水液,均匀浇泼床土,每平方米用药液5千克,然后筱盖塑料薄膜.闷盖7-10天以后掀开塑料薄膜,让床土敞露4-5天再播种。
(4)如未进行苗床土壤处理,出苗后发病的.将病株及周围的土壤铲除,再撒58%雷多米尔—锰锌500倍粉剂或75%百菌清粉剂60。
倍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应用蔬菜壮苗素、甲荃托布津、甲霜灵等拌草木灰或干细土撒治。
19种辣椒病虫害防治方法详解

19种辣椒病虫害防治方法详解辣椒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但由于其生长环境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给辣椒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为了有效防治辣椒的病虫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19种辣椒病虫害防治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您的辣椒作物。
1. 病虫害防治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防虫害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清理田间杂草和植株积雪,减少害虫的栖息地。
清洁农具和设备,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种植病虫害抗性强的品种或种质资源。
2. 病虫害防治的生物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或生物制剂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使用益虫捕食害虫,如蚜虫可以被瓢虫捕食。
使用病原微生物来感染害虫,如使用芽孢杆菌来防治飞蝗。
使用病原微生物来控制病害,如使用炭疽病的拮抗菌来防治辣椒炭疽病。
3. 病虫害防治的物理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是通过利用物理手段来防虫害。
使用黏虫板来诱捕和监测害虫数量。
使用黄色和蓝色的黏质板吸引和捕杀害虫。
使用条带或围栏来阻止害虫的入侵。
使用遮阳网或纱网来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
使用热水或高温蒸汽来消毒农具和设备。
4. 病虫害防治的化学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在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防治药剂的选择应根据所需要防治的病害和害虫进行选择。
防治药剂的浓度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配置。
防治药剂的喷施时间应选择在天气晴朗、温度适宜的时候进行。
使用防治药剂时应注意避免人畜食用,防止对身体造成伤害。
5. 病虫害防治的农事措施农事措施是通过合理的种植管理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合理选择种植地点和土壤条件,避免土壤病虫害的发生。
采取轮作和间作的方式来避免同种庄稼连续种植引发的病虫害。
对辣椒进行适量的修剪和摘心,保持植株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适量施肥和浇水,保持辣椒植株的健康生长。
,辣椒病虫害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农事措施等多种方法。
合理使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辣椒的病虫害,提高产量和品质。
辣椒病虫害常见症状及防治方法

辣椒病虫害常见症状及防治方法辣椒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和蔬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会面临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辣椒病虫害症状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辣椒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1. 炭疽病炭疽病是辣椒上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通过孢子传播。
感染初期,叶片上会出现小而圆的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黑点逐渐扩大并呈现为深褐色或黑色疱疹。
较严重的感染还会导致叶片干枯、边缘弯曲和果实腐烂。
防治方法:- 使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 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杀灭病原菌。
- 注意植株间的通风,减少湿度,阻断菌的传播。
- 发现病害早期症状,及时喷洒有效的杀菌剂。
2. 疮痂病疮痂病是由细菌引起的辣椒病害,一般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易发生。
感染初期,叶片上会出现小而圆的水渍,随着病情的加重,水渍逐渐变成暗褐色的小疱疹,最后形成黄色或橙色的疮痂。
防治方法:- 避免过浓的施肥,以免促使细菌繁殖。
- 病害发生后,可采用剪除病叶、烧毁和处理工具消毒等方法进行控制。
- 种植时,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3. 青枯病青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辣椒病害,主要通过种子、土壤和残株传播。
感染初期,叶片上会出现深绿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逐渐变大并呈现为淡红色或黄色的干枯斑,最终导致叶片枯萎。
防治方法:- 使用健康的种子进行播种。
- 感染早期,可使用铜制剂进行防治。
- 种植后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增强植株的抵抗力。
二、辣椒虫害症状及防治方法1. 钻心蛀果象钻心蛀果象是辣椒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其幼虫以果实为食,导致果实内部产生空洞。
感染后,果实表面会出现小孔,可见果肉内部被蛀食。
防治方法:- 采用无毒的诱捕器进行监测,及早发现害虫的踪迹。
- 定期检查辣椒果实,发现受害果实,及时采摘销毁,杜绝虫害扩散。
- 可喷洒杀虫剂进行防治,注意剂量和频次。
2. 夜蛾夜蛾是一种常见的辣椒害虫,其幼虫以嫩叶为食,会导致辣椒叶片被啃咬,形成不规则的穿孔和褪色。
较严重的感染会导致叶片萎缩和凋萎。
辣椒病虫害有哪些 辣椒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辣椒病虫害有哪些辣椒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辣椒在生长期间的病虫害是较多的。
要想提高辣椒产量,就必须了解辣椒的常见病虫害如何防治。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讲讲目前生产中辣椒病虫害有哪些,以及这些辣椒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一、辣椒病虫害有哪些辣椒的病害有青枯病、疫病、病毒病、白粉病等。
青枯病会导致辣椒的茎干枯萎,辣椒疫病会使辣椒出现腐烂的现象,白粉病会导致辣椒叶子枯黄脱落。
辣椒虫害有蚜虫、烟青虫、白粉虱等,这些害虫会吸取植株的汁液。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辣椒主要病害与虫害的防治方法。
二、辣椒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1、辣椒青枯病田间发现零星病株,应立即拔除,病穴用2%福尔马林液或20%石灰水浇灌消毒,防止土壤病菌扩散。
田间疾病成片发生时,应用100~200毫克/千克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灌根。
每株灌药液0.25~0.5千克,每隔10~15天灌1次,连续2~3次。
灌根的同时喷施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
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2~3次。
2、辣椒疫病发现病株后,不可立即浇水,否则会加速病害的发展。
首先应进行喷雾及灌根处理:用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0%琥·乙磷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对于个别病情严重的植株需加上强力壮根剂1 000倍液灌根,也可用喷雾器对地面喷施。
阴雨天尽量用烟熏法或喷粉法进行防治。
每亩用45%百菌清烟雾剂250~300克或5%百菌清粉尘剂1千克,每隔9天施1次,连续2~3次。
3、辣椒病毒病要定植健壮、适龄的幼苗;进行轮作,不与辣椒、番茄作邻茬;及时防治蚜虫;发病始期喷施20%病毒a 800倍液加高锰酸钾1 000倍液和0.3%硫酸锌,或用叶康或小叶敌300倍液,或3.85%病毒必克500倍液喷药。
辣椒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辣椒灰霉病
症状
叶片出现灰色霉层,严重时导致叶片枯死。
防治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降低田间湿度;使用嘧霉胺、腐霉利等药剂喷雾防治。
02
辣椒常见虫害
蚜虫
症状
蚜虫主要侵害辣椒的叶片和嫩茎,吸食植物汁液,造成叶片皱缩、畸形,严重时 导致整株死亡。
防治措施
使用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喷洒生物农药如藜芦碱、苦参碱等;或使用化学农药 如吡虫啉、啶虫脒等进行防治。
农业防治方面,应加强田间通风透光,降低 田间湿度;化学防治可选用苯醚甲环唑、咪 鲜胺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蚜虫防治案例
症状识别
蚜虫主要危害辣椒的嫩叶和花蕾,吸取汁液造成叶片卷曲、皱缩,严重时导致落花落果 。
防治措施
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生物防治可利用蚜茧蜂、瓢虫等天敌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辣椒炭疽病
症状
叶片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 呈褐色或黑褐色,后期病斑上产生黑 色小点。
防治措施
加强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使用 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喷雾防治 。
辣椒白粉病
症状
叶片出现白色粉状物,严重时整个叶片被白粉覆盖,导致叶 片枯黄。
防治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增加通风透光;使用三唑酮、烯 唑醇等药剂喷雾防治。
防治措施
在成虫产卵期使用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在幼虫孵化期喷洒生物农药如核型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等进行防治; 或使用化学农药如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维盐等进行防治。
茶黄螨
症状
茶黄螨主要侵害辣椒的叶片和嫩茎,造 成叶片变小、皱缩,植株矮化,严重时 导致落花落果。
VS
防治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和落叶,减少茶 黄螨的越冬场所;使用化学农药如哒螨灵 、炔螨特等进行防治;或使用生物农药如 浏阳霉素、阿维菌素等进行防治。
辣椒主要病虫害

辣椒主要病虫害辣椒主要病虫害一、病害1. 疫病疫病是辣椒生产中的常见病害之一,也是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
常见的疫病有炭疽病、根腐病等。
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辣椒植株叶片、果实、枝干等部位都可以发生病害。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小而圆的黑色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并形成凹陷的潮湿斑。
果实上出现黑色的稍微凹陷斑点,严重时会导致果实腐烂。
根腐病是由多种真菌引起的,病原菌可通过土壤中的伤口进入植物根部,导致植株发生腐烂,严重时可能导致植株死亡。
初期病叶出现枯萎状,基部呈褐黑色腐烂。
防治措施:采用健康苗木、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抗病性,适度增施磷肥和钾肥,加强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注意病害防治。
2. 病病是由引起的,针对辣椒的包括辣椒轮纹、辣椒花叶、黄化叶等。
病在辣椒生产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辣椒轮纹主要通过介体传播,如蚜虫和白蚜虫,极少数通过种子传播。
叶片、茎部等植物组织出现明显的黄斑和环纹状斑点,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保持田间环境的清洁,利用苗期汰除和田间去毒,则可控制轮纹病的发生。
及时清除病株和杂草,减少的传播。
二、虫害1. 蚜虫蚜虫是辣椒主要的害虫之一,对辣椒植株造成严重危害。
蚜虫一般隐藏在叶片背面或嫩枝叶腋处,以吸取植物汁液为食。
蚜虫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绿蚜、芽蚜等。
蚜虫叶子受害表现为黄化、曲卷、畸形等症状,受害严重的辣椒植株生长受限,产量显著下降。
达到一定密度后,还可能引起蚜虫蜜露分泌和蚜虫黏附,导致黄瓜褐斑病等次生感染。
防治措施:采用轮作种植、加强管理,合理施肥并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2. 斑潜蝇斑潜蝇是辣椒主要的地下害虫之一,其幼虫以根系为食,危害较为严重。
斑潜蝇卵由成虫产于土壤中,幼虫孵化后侵入植物根部,以根系为食,导致植株生长受限、发黄、倒伏等症状。
防治措施:除草、深耕,增加土壤通气性,保持良好的水分环境,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减轻斑潜蝇对辣椒的危害。
对明显受害的植株进行人工控制,及时除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辣椒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辣椒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病虫害是制约辣椒丰产的一大障碍。
辣椒主要病虫害有:青枯病、疮痂病、病毒病、黄萎病、疫病、炭疽病、软腐病、菌核病、灰霉病、绵疫病等10种。
一、病毒病
1.症状。
植株矮化、叶片深绿、皱缩、蕨叶状;或呈叶脉失绿变黄的花叶;果实有凹陷褐色条斑。
2.防治。
清除辣椒地周围杂草。
全生育期都要重视防蚜虫。
发病前要用20%病毒A500~700倍液,或1.5%植病灵1000倍液喷苗,秋茬辣椒还要特别注意遮阴防雨及前期灌水降温。
二、黄萎病
1.症状。
是危害棚室较严重的病害。
病菌在土壤里从根部伤口侵入。
植株半边叶片中午天热时萎蔫,逐渐变黄。
也有整株萎蔫枯黄而死,维管束褐色的。
2.防治。
每667平方米用50%多菌灵1.5千克,定植时按1:50配成药土穴施。
缓苗后用50%托布津500倍液,加50%多菌灵800倍液混合灌根。
三、疫病
1.症状。
幼苗发病时,在茎基部出现水浸状暗绿色软腐、苗倒伏。
叶片病斑暗绿色、病健分界明显,扩展快。
2.防治。
种植适宜的抗病品种。
实行3年以上的液,每次打药除喷叶正背面和茎秆外,还要使药流入根部,并喷雾所有裸露的株间地面。
四、炭疽病
1.症状。
果实表面初生水浸状黄褐色病斑,扩大成长园形或不规则形,凹陷,有稍隆起的同心轮纹,病斑边缘红褐色。
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浅红色粘稠物质。
五、灰霉病
1.症状。
幼苗初期子叶先端变黄后扩展到幼茎,缢缩变细、折倒。
茎初期水渍状不规则病斑,后变褐色至灰白色,病斑扩展到绕茎一周时,其上端枝叶萎蔫枯死,潮湿时病部表面长有灰色霉状物。
2.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通风降湿,防冻保温。
春茬辣椒用生长素抹花或喷花时,在每千克生长素药液中加1克速克灵或农利灵。
六、绵疫病
1.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
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水渍状园斑,以后逐渐扩大,最后遍及整个果实。
病部稍凹陷,呈黄褐色到暗褐色。
2.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避免连作。
防止秋后积雨,及时除病果。
七、菌核病
1.症状。
在苗期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后变为棕褐色。
潮湿时长出白棉絮状菌丝,软腐,若干燥茎部收缩呈立枯状而死。
2.防治。
喷洒杀菌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棘剂1500~20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
每10天喷药一次,共2~3次。
八、青枯病
1.症状。
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
从株高30厘米开始叶片萎蔫下垂,夜间暂时恢复,以后全株枯死。
近地面茎内(维管束)变为褐色用手挤压有污白色粘液溢出。
2.防治。
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制度。
发病严重地,结合整地,增施消石灰调整土壤酸碱度呈微碱性。
九、疮痂病
1.症状。
又称细菌性斑点病。
叶上初呈水浸状黄绿色小斑点后为不规则形,边缘隆起暗褐色,中间凹下淡褐色,表面粗糙,叶缘、叶尖变黄、干枯脱落。
2.防治。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发病初期可用1∶1∶200倍波尔多液。
或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用50%琥胶肥酸铜4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十、软腐病
1.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
初在果实上产生水浸状暗绿色病斑,逐渐变褐色,随后果实腐烂发臭。
2.防治。
药防同疮痂病,重点喷果实脐部。
还要和消灭烟青虫、棉铃虫相结合,防止果实出现伤口。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