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支护专项方案模板
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目录一、编制说明与工程概况 (1)1.1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1.2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1)1.3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引用的建设标准 (1)1.4工程概况 (1)二、施工组织及工期安排 (2)三、施工方案 (3)3.1组织管理 (3)3.2施工准备 (4)3.3边坡施工方案 (5)3.4喷射混凝土 (10)3.5格构梁施工 (12)3.6排水系统的设置 (14)3.7边坡工程监测 (14)3.8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5)3.9框架梁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8)3.10质量检查项目 (18)3.11雨季施工措施 (19)3.12安全保证体系及各分项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19)3.13规范化、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21)一、编制说明与工程概况1.1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1、《甲方提供的设计施工图》2、《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93)3、《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205-2002)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l499.2-2007)9、《低碳热轧圆盘条》(GBl499.1-2007)10、《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11、《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GB/TS0107-2010)1.2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根据国家有关验收规范、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规定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要求。
1.3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引用的建设标准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97)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4、《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1T0-95)5、《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30-2001)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8、《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1.4工程概况K0+000.00~K2+131.016防护工程,其中K1+000.00~K1+480.00段,南侧边坡高约62.31m,北侧边坡高约100m,该边坡为永久性边坡,地质情况为强风化及中风化岩边坡,目前相对处于稳定阶段。
基坑边坡支护方案(8米内)

基坑边坡支护方案(8米内)目录1、编制依据2、施工要求3、支护方案的选择4、施工部署5、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6、现场管理班子组成、职责范围7、现场组织机构框图8、质量、材料、设备管理制度与技术措施9.文明、安全施工措施10、工期保证措施11、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和平天麓山碧桂园项目,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拟开挖坑槽深在5.5米左右,根据工程建设要求及文件规定,为确保边坡稳定,保证基础施工安全,急需对槽壁进行加固处理。
经现场勘察,在充分了解场地内土层特性及类似项目情况的基础上,经充分研究,编制本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①、对现场情况的了解、场地内已施工完毕的同类工程。
②、《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2、施工要求施工时,首先将槽壁顶部影响喷浆施工的堆积土、建筑垃圾及松散的素填土清理出支护范围以外,同时将松动的土层及易坍塌、较陡峭的槽壁进行削坡卸荷,然后准备进行支护工程的施工。
3、支护方案的选择(1)、边坡支护做法:①、修整槽壁、清除松散土。
②、绑扎脚手架。
③、成孔。
孔径不小于50mm,孔深2000mm。
间距1500*1500mm,梅花型布置。
④、制作安装土钉,规格为Φ16二级钢筋,土钉长度2米,端部做90°弯钩,弯钩长度为100mm。
安装后压力灌浆,浆液为1:1水泥砂浆。
⑤、铺设φ6.5钢筋网@300*300mm。
⑥、喷射C20细石混凝土厚度60mm。
(2)、基坑边坡支护设计要满足以下要求:1)、保证边坡的安全与稳定。
2)、为基础底板施工提供足够的工作面。
3)经济、快速。
附图1:边坡剖面图:为避免槽壁顶部雨水渗入,造成护坡危害,钢筋混凝土护面在槽边顶部上翻,宽度不低于2米,有混凝土路面处,上翻部分要同路面相接,混凝土喷射厚度、挂网钢筋直径及间距均同槽体护壁做法,钢筋网的固定采用Φ12锚钉L=1000mm,间距两米垂直楔入土层中。
边坡支护工程专项方案

边坡支护工程专项方案背景介绍边坡是指在自然地形或人工工程中,两侧相对高差较大的地形。
由于自然力学、气候变化、采石、挖土等因素的影响,边坡容易发生滑坡、崩塌等灾害,破坏周围环境和道路交通,甚至会危及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此,要对边坡进行支护工程。
方案设计边坡支护工程属于土木工程的一种,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边坡稳定,防止灾害的发生。
通过综合考虑地质、水文、地形、气候、土壤力学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支护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边坡支护方式:基础加固法基础加固法是在坡面底部进行处理,通过加大基础承载面积,使得整个边坡的重心下移,从而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基础加固法常用于较高的边坡上,其加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地下连续墙支护方式地下连续墙是在坡面底部沿着边坡底部一定深度进行暗挖,将连续挖出的地基土挖掉,再在挖出的土坑中浇筑混凝土墙。
梁柱等相关构件通过地下墙到顶板的连接来进行加固,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2.集中式加固方式集中式加固方式是通过在边坡底部设置锚孔,让锚杆安装在坑的深处,然后通过加固锚杆来支撑边坡,并增强整个边坡的承载能力。
3.浅层拉梁加固法浅层拉梁加固法通常适用于较浅的边坡,在边坡上钻孔或打孔,钻进的孔洞则安装钢筋或拉杆等拉梁材料,通过锚固具连接地面锚固点支撑边坡,以保证其稳定性。
快速生态修复法利用植物生态原理和平衡原则,在边坡上通过植被的方式来修复边坡的支护。
快速生态修复法主要分为自然植被恢复、土、育苗和人工植被四大阶段,如下所示:1.自然植被恢复阶段在施工前期,应通过清除杂草、修改地形等措施,为如实进行自然生态恢复的工作做好准备。
2.土整治阶段在整治完成后,应覆盖种植适合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的草木,创造天然植被环境,保持自然平衡。
3.育苗阶段应在育苗基地放置有自然的且移动方便的苗圃,通过选用优质种苗,定期浇水等方式种植苗圃,以便再次在适合的地方进行种植。
4.人工植被阶段完成育苗阶段后,应在适量拓展草木的植被分布的同时,充分发挥人工转换表现的作用所作的投入,为各项生态修复措施提供动力。
边坡治理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深圳平湖绿膳谷工程项目第二标段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深圳市绿膳谷农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院监理单位:深圳市恒浩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深圳市山河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白泥坑社区横东岭路58号工程范围:场内的西侧(ABCDEF段)和东南侧(GHJ段)设计治理方案:1、本边坡支护采用挡墙支护型式,但由于地质条件极差,挡墙基础需进行处理,采用锚桩式挡墙基础;2、本边坡均采用毛石混凝土挡墙进行支护,共分为7段,全长约205.2m,其中:⑴ ABCD段和HJ段挡墙高度为6~8m,墙顶宽1.5m,墙底宽2.3m,墙底设三排钢筋锚杆,锚杆长度10m,成孔孔径150mm;⑵ CDEF段挡墙高度为7~8m,墙顶宽1.5m,墙底宽2.3m,墙底设三排钢筋锚杆,锚杆长度10m,成孔孔径150mm,该段挡墙建成后墙背与现状边坡的区域需进行回填夯实,要求回填密实度≥0.9;⑶ GH段挡墙高度为2~4m,墙顶宽0.5m,墙底宽0.9m,墙底设两排钢筋锚杆,锚杆长度10m,成孔孔径150mm;3、挡墙施工时需开挖临时边坡以便施工,临时坡率可暂按1:0.5放坡,具体坡率应根据现场实际稳定情况调整,挡墙施工完成后墙背与临时放坡坡面之间的区域需进行回填夯实,要求回填密实度≥0.9;二、编制依据1、业主提供的地址勘查资料与设计图纸;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3、《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5、《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QCJJT-JS02-2004;6、《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 50300-2001;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1、国家和地方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安全检查标准。
深基坑土石方开挖及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目录附图一、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3、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4、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挡土墙国家标准图集》04J008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8、本工程《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9、挡土墙设计方案10、本工程有关设计图纸。
11、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松阳县乌行山,洞阳观旅游度假村二期滨水酒店相对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60.900m。
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3469.1 m²,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天然基础和防水板,基础持力层为③-2层中微风化砂砾岩,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a=2000kPa,基础入持力层≥200mm。
防水板厚度400mm,地下室防水板板、剪力墙及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S6。
因场地在山坡部位地形比较复杂开挖深度1~4.85m,土、石方开挖工程量约4500m³。
2、地基基础分析及水文特征根据《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坑壁侧壁出露的土层主要有①层素填土、②-1层粉质粘土、②-2含碎石粉质粘土、③-1层强风化砂砾岩和③-2层中微风化砂砾岩。
土\岩石边坡按l:1坡度放坡开挖。
本工程与度假酒店紧邻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较深,深度达到4.85m,属于局部深基坑。
本工程基坑存地下水有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总体看地下水水量不大。
地下水对基础施工影响较大。
在基坑施工时需准备施工降水设备排水。
基坑开挖后,应通知勘察单位,会同各有关部门,做好验槽工作。
若遇地质情况复杂,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进行施工勘察。
3、周边环境东侧距离在建的度假酒店6m~10m宽,南、北、西侧基坑边都是空地基坑施工点距离洞阳观水库大坝比较近,由于③-1层强风化砂砾岩和③-2层中微风化砂砾岩层比较坚硬,采用凿岩机挖凿,考虑施工安全及减少坡面的影响,我公司决定采用挖掘机挖除基坑上层土方,凿岩机挖凿基坑石方。
边坡工程支护设计方案模板

边坡工程支护设计方案模板一、前言边坡工程支护是指针对山体或土坡的稳定性问题进行支护保护的工程。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保障边坡的稳定性,避免因为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坍塌和滑坡等问题。
本文将就边坡工程支护设计方案的编制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项目概况、工程地质条件、支护结构设计、施工工艺及安全措施等内容。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xxx边坡工程支护设计方案2. 项目地点:xxx3. 项目规模:边坡长度为xxx米,高度为xxx米,坡度为xxx度,面积为xxx平方米。
4. 项目背景:该边坡地处交通要道旁边,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在一定的滑坡和坍塌隐患,为确保道路、房屋和人员的安全,需进行支护设计和施工。
三、工程地质条件1. 地质构造:该地区地质构造为xxx,地层为xxx。
2. 地质灾害:受降水和地震等因素影响,该地区存在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风险,需重点防范。
3. 地下水状况:根据水文勘察,该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对边坡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四、支护结构设计1. 支护形式:根据边坡高度、坡度和地质条件,采用嵌岩式喷喑支护,结合悬臂梯形网格锚杆和梁式钢板支护。
2. 支护材料:锚杆采用高强度合金钢,锚杆外覆环氧树脂涂层;喷喑采用高强度水泥和混凝土;钢板采用Q235碳素结构钢。
3. 支护参数:按照设计规范和现场地质条件,确定支护结构的间距、长度、角度、锚杆的布设深度、直径等参数。
4. 稳定性分析:根据边坡地质条件和支护结构设计,进行稳定性分析,确保边坡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能保持稳定。
五、施工工艺及安全措施1. 施工工艺:根据支护结构设计要求,确定支护工艺流程,包括岩石爆破、孔钻钻孔、锚杆灌注、喷喑喷浆、钢板焊接等工艺流程。
2. 安全措施: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方案,包括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现场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应急预案等内容,确保施工过程中无安全事故发生。
六、总结边坡工程支护设计方案的制定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地质、工程技术、施工工艺和安全等因素。
边坡施工专项方案(经专家论证)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 1 -1、项目基本情况 (1)2、工程基本情况 (2)3、边坡、基坑总平面、剖面示意图 (3)4、设计概况 (7)5、水文地质概况 (9)6、现场周边情况 (9)7、工程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及季节性气候对施工的影响 (10)8、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清单 (10)第三章编制依据............................................... - 11 -第四章安全、质量、进度目标................................... - 11 -1、安全目标 (11)2、质量目标 (11)3、进度目标 (11)第五章施工计划............................................... - 11 -1、施工进度计划 (12)2、材料与设备计划 (13)第六章施工工艺技术........................................... - 14 -一、工艺流程及施工段划分 (14)1、施工流程................................................ - 14 -2、施工段划分.............................................. - 14 -二、土石方工程 (14)三、锚杆板肋式混凝土挡墙 (15)四、锚杆喷锚支护 (18)五、抗滑桩施工 (19)六、边坡的截水和排水措施 (21)七、脚手架工程 (22)八、脚手架设计计算 (38)九、边坡变形监测监控措施 (45)第六章施工安全和质量保证措施................................. - 47 -1、施工质量组织保障措施 (47)2、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7)3、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48)4、施工现场危险源安全技术措施 (49)5、原已建成道路及行人、车辆保护安全技术措施 (50)6、第三方伤害防控措施 (50)7、防洪排涝安全技术措施 (51)8、防暑降温措施 (51)9、现场交通组织及施工便道安全技术措施 (52)10、环境保护技术措施 (52)11、安全技术措施检查验收制度 (52)12、应急预案及抢险措施 (53)第八章劳动力计划............................................. - 56 -1、现场管理人员 (56)2、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56)3、特种作业人员 (56)第一章编制说明1、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件精神,本工程边坡支护、基坑开挖、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特编制本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边坡方案】土建边坡工程板肋式喷锚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xxx边坡工程板肋式喷锚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施工单位:xxxxxxx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 (4)一、工程概况 (4)二、编制依据 (5)第二章施工进度计划 (6)第三章项目组织机构 (7)第四章施工部署 (9)第五章锚杆施工 (11)一、锚杆的构造要求 (11)二、锚杆施工顺序 (13)三、脚手架搭设放线 (13)四、脚手架搭设 (14)1、脚手架选型平面施工段和竖向施工层的划分 (14)2、钢管落地脚手架计算书 (16)3、脚手架搭设施工注意事项 (22)4、脚手架构造要求 (22)5、脚手架搭设技术措施 (23)6、脚手架搭设工艺流程 (25)7、锚杆及脚手架的验收、使用及管理 (25)8、脚手架安全用品要求及作业人员素质要求及安全措施 (27)9、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措施 (28)10、脚手架基础排水措施 (30)11、脚手架拆除 (30)五、锚杆钻孔 (31)1、施工组织 (31)2、定位放样 (31)3、切坡 (32)六、锚杆制作 (34)七、锚杆安装 (37)八、锚固灌浆 (37)第六章肋柱施工 (38)一、肋柱施工工艺流程 (38)二、施工方法 (38)1、施工准备 (38)2、测量放样 (38)3、基础开挖 (38)4、钢筋绑扎 (38)5、立模板 (39)6、砼浇筑 (40)三、质量检查和砼养护 (40)第七章面板喷射砼施工 (41)1、设备准备 (41)2、人员准备 (41)3、材料准备 (41)4、施工作业面准备 (42)第八章、景观挡墙施工 (46)第九章、附属项目 (46)第十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8)1、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名单: (51)第十一章劳动力计划 (65)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说明一、工程概况1、原始地貌简介本项目位于重庆高新区白市驿镇地块,xxxxxxxxxx,东侧为环绕的市政公园,此次施工范围为5#楼北侧边坡,边坡高度为10~13m,边坡总长约220m,坡体组成为中分风岩4m,中风化泥岩4~7m,土层高度1~2m,属岩质边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场区位于延安市安塞县化子坪镇鲍家营村地四采油厂后, 为”华气安塞液化天然气项目”。
高边坡支护主要包括: 石砌护面墙、锚杆框架梁、排水系统和绿化四部分。
二、编制依据:
1、《华气安塞液化天然气项目场平处理工程设计图》
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
3、《岩土锚杆( 索) 技术规程》CECS22:
4、我公司在陕北地区高边坡支护工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三、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3.1、地形地貌: 拟建场区地形起伏较大, 总体高差超过55m,
属于黄梁峁地貌单元, 进一步可细分为黄土斜坡及黄土沟谷堆
积两个次级单元。
3.3、水文地质条件: 场区内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 也无
地表水体。
从已经开挖的部分坡段来看, 局部坡段表层黄土层下
可能有砂岩。
大气降水除直接剥落边坡外, 其对结构面的淋虑作用
还将使结构面得到”润滑”, 减小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加剧
边坡的不稳定程度。
四、边坡条件
根据华气安塞液化天然气项目施工总平面图:
C-D-E段: 段长约248米, 高差30米, 五级边坡, 一级砌
护面实, 二至五级植草绿化。
E-F段: 本段为高边坡支护, 段长约41米, 高差约45
米, 第1至3边坡采用锚杆框架梁支护, 梁内植草绿化。
4至6级植草绿化。
F-G段: 本段长约112米, 高差约45-65米1至6级
锚杆框架梁支护, 7至8级植草绿化。
G-H-I段: 本段长约160米, 高差约60米, 1级浆砌护
面石, 2至4级采用锚杆框架梁, 5至7级植草绿化。
五、施工部署:
5.1、施工管理体系:
项目部管理人员坚持配备工作扎实、专业精通、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和相关项目管理经验的人员。
设项目经理一名, 施工经理一名、技术负责人一名, 技术组, 质量检查组, 安全组、机械设备管理组。
项目部各成员必须做到责权分明,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 各负其责、相互协作、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项目经理:
落实岗位责任制, 将各项指标落实到人, 负责项目施工生产, 经营管理等全面工作。
做好与业主、监理及外部单位的协调工作。
技术组:
负责技术经济签证资料整理; 参与工程预决算工作; 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进行技术复核; 全面贯彻执行各项专业技术标准。
质量检查组:
负责工程质量的检验工作, 监督检查进场材料质量, 做好施工过程中质量跟踪检查, 整改工作, 负责统计通报质量情况, 组织参加施工过程中的工序交接检查工作。
安全组:
主管工程的安全生产、消防工作及文明施工的管理工作。
机械设备管理组:
负责本工程所用机械设备的管理、保养、维护工作。
5.2、施工协调管理:
5.2.1、与周边关系的协调:
5.2.1.1、进驻工地后, 我公司将成立以公司副总经理为组长, 以项目经理为主管副组长, 由公司和工地安全保卫人员组成的协调委员会, 积极开展宣传活动, 使居民了解本工程的建设目的和深远意义。
5.2.1.2、支护施工产生粉尘、噪音对附近居民生活将造成影响, 主动与当地居民联系争取达成谅解。
为施工的顺利进展创造有利条件。
5.2.1.3、保证现场治安秩序。
与当地派出所加强联系, 成立治保小组, 保证工程中无刑事纠纷、刑事案件的发生。
5.2.1.4、保证现场的卫生整洁, 加强与卫生防疫部门联系, 积极配合防疫部门的工作, 杜绝一切流行病的发生。
5.2.1.5、尽量避免扰民事件发生, 加强与环保部门、城管部门的
联系, 遵守环保部门制定的各项规章。
5.2.1.6、与在现场施工的中国化学工程第一岩土公司搞好关系。
尊重对方, 理解对方, 发生问题, 协商解决。
5.2.2、与设计单位的协调:
5.2.2.1、总包单位选中我单位施工本工程后, 我们即组织公司内部技术人员审学图纸, 并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 进一步了解设计意图和工程特点, 根据设计意图提出我们的实施方案, 保证施工完全按照设计要求。
5.2.2.2、组织施工图会审, 进一步完善设计内容。
5.2.2.3、对施工中出现的情况, 除按总包单位、监理单位的要求及时处理外, 还应积极修正可能出现的设计错误。
5.2.3、与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协调:
5.2.3.1、在施工全过程中, 严格按照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总包单位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质量管理。
在我单位自检、专检的基础上, 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 并按照监理工程师要求, 对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整改。
5.2.3.2、贯彻已建立的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 杜绝现场施工人员不服从监理工程师指令的不正常现象的发生, 使监理工程师的一切指令均得到全面执行。
5.2.3.3、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 均主动向监理单位提交产品合格证或保证书, 按规定应在使用前需进行物理化学试验检测的材料, 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取样,
并主动递交检测结果报告, 确保所用的材料、设备合格。
5.2.3.4、按部位或分项、工序检验的质量程序, 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 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准则, 使监理单位能顺利开展工作。
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不一的情况, 遵循”先执行监理的指令后磋商统一”的原则, 在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中, 维护监理单位的权威。
5.3、施工技术准备:
5.3.1、组建以项目工程师为技术负责人的技术管理体系, 设置专职技术人员、质检员、安全员。
5.3.2、组织施工人员审学图纸, 提出审图意见。
5.3.3、施工前做好各级技术交底, 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严格按技术要求施工。
5.3.4、编制钢筋、水泥、木料、砂、碎石等材料的总计划和分段材料计划。
5.3.5、按资源计划安排机械设备, 周转工具进场。
5.3.6、确定各工种人员, 安排施工作业组进场。
5.4、施工现场准备:
5.4.1、将施工机具停放在安全区域, 以免边坡落石( 土) 砸伤施工人员和机具;
5.4.2、落实需要支护的边坡范围。
5.4.3、铺设由水源至施工作用面的临时供水管路。
5.4.4、直埋由变压器至施工现场的施工用电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