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与对话”作文点评与升格

合集下载

2020年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精评及例文

2020年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精评及例文

2020年高考作文精评及例文编辑:亓浩 2020.6湖南卷一、真题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二、解析看到这个题目,我就突然想到必背名篇荀子《劝学》中有句话:吾尝跂而望焉,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跂而望,应该就是踮起脚尖(好像又说是踮起脚后跟,这个并不影响我来反弹琵琶立好意)来看,以便看到目标。

但依靠人身体本身的高度和自身的先天禀赋是有限的,踮起脚尖当然就不如“登高”更能望远,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就能比巨人看得更远。

文化的积累、思想的传承、科学的发展莫不如此。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拒绝踮起脚尖的小家子气,而要有登高望远的博大胸怀。

我们甚至可以说之所以要踮起脚尖,是因为自身的高度不够或者自信不够!记得中学时候因为家贫匮乏,自己不长个子,每次测身高都试图踮起脚尖增加一点高度,甚至读大学的时候还在漂亮的女同学面前为自己165cm身高而自卑,内心里很羡慕有长得高的男同学。

现在想来何必!对于身高、相貌甚至残疾等身体天赋和缺陷要敢于正视,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思想的高贵,何必踮起脚尖呢!这是个中心主题,中间可添加若干材料,如贝多芬的丑陋相貌与绝美音符、高贵的心灵,司马迁的宫刑与发奋修史等等。

网上热评2020年高考作文题之“最”,很多人认为最有挑战性的是湖南卷的《踮起脚尖》, “踮起脚尖……”是人的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平常用而又平常的动作。

“踮起脚尖”能做什么?最直接的作用是能克服一定的视线障碍,让人看到更宽更远的地方;能摘到正常站着而不能摘到的果实;能借此攀上一个高一级的台阶!当然,“踮起脚尖”可以理解为“人的一种力所能及的努力”。

人的许多成功都在于“力所能及的努力”。

这“踮起脚尖”也是学生学习时摘到桃子的那“跳一跳”!“泰山不避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避细流,故能成其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我们不期望所有年轻人均一次“挟泰山以超北海”,但我们希望所有年轻人通过无数次的“力所能及的努力”成就事业,攀上南天门,蹬上“玉皇顶”!这“踮起脚尖”价值导向功能突出,又不乏一点含蓄,寓哲理于举手投足,以小见大。

2020高考语文 对话”写作指导与佳作品析作文素材新人教版

2020高考语文 对话”写作指导与佳作品析作文素材新人教版

2020高考作文素材:话题作文"对话”写作指导与佳作品析【文题】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青少年时代是充满阳光的季节。

阳光季节是美好的。

阳光季节里的少男少女渴望以真实平常的心和社会、和父母对话,和老师对话,也和自己的同龄人对话,甚至想和大自然对话、和古人对话。

处在阳光季节中的你,也一定想得很多。

请以“对话”为话题,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②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自拟题目;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话题”式作文。

审读这类题目时要注意,虽然话题“对话”的范围很宽泛,可以写与之相关的很多方面很多角度的内容,但是必须注意前面“材料”的限制,它对我们提出了或多或少的限制和要求,只有“材料”和“话题”两方面兼顾,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来。

从材料来看,“对话”的双方中甲方必须是“阳光季节里的少男少女”,不能是其他人和事物,而乙方则可以是父母、老师、自己的同龄人、大自然、古人等等。

只要“少男少女”“以真实平常的心”和他们对话,写出心中的真实感受就是材料的本意。

审题时还要注意准确理解“对话”的含义:①[名]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多指小说或戏剧里的人物之间的)②[动]两方或几方之间接触或谈判。

(现汉)作为话题作文,此处应选第二种含义,是两个或多个人之间相互的谈话或交流活动,并且相互之间通过对话交流友好互动、相互认同,最好有所收获、有所领悟。

所以,单方面行为不能叫对话。

有同学把“对话”偷换为“倾听”、“请教”、“述说”、“心灵告白”等属于跑题或偏题。

面对这个材料,可以进行发散思维:对话的近义词有哪些?可以是“沟通”,如和社会对话,和父母对话,和老师对话;可以是“交流”,如和自己的同龄人对话;可以是“投身和感悟”,如和大自然对话;……“对话”不应仅仅理解为浅层次的语言交流、话语交谈,更应该上升到精神层面的交流和领会、沟通和顿悟,这样才能把文章写出深度。

文章选材范围广泛,可以写和社会对话,和各种社会现象、社会群体对话,从中领会到社会和平、安定、和谐的重要性;可以写和父母对话,不管是通过对话化解矛盾还是加深理解,都能让我们对父母多一些理解、感激和爱;可以和自己的同龄人对话,通过交流少男少女的共同叛逆经历、共同心理认同,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鲁莽,学会更加懂事和成熟;可以写和大自然对话,和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交流,快乐着他们的美好,悲伤着他们的不幸,让我们意识到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让我们更加懂得如何和自然和谐相处;可以写和古人对话,古人的诗句、古人的行为在默默地向我们诉说,我们通过这一切更深刻地感受到他们高贵的品格,古人的精神将成为我们不尽的精神力量的源泉;可以写和自己对话,通过对自己灵魂的叩问、对过去的自己的反思,我们在冷静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更会明白今后改正的方向……此次的作文要求,更适合写作成记叙文或者散文,通过对具体对话场景的描写,融合进议论抒情性的领悟性的语句画龙点睛,让文章思想得以升华。

2020年高考作文评析及范文

2020年高考作文评析及范文

2020年高考作文立意角度 【立意角度三】管仲 我们可以通过材料中孔子的话来了解管仲。孔子说: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我们可以立意: 第一:士为知己者死,不拘小义(忠君)而循大道 (社稷百姓)的品质。 第二:能力为先,智谋为上。 第三:只有自身为珠玉,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
2020年高考作文写法指导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 其次,齐桓公听取雅言,善于纳谏的品格令我铭记于心。邹忌以家事喻国事,劝齐 王纳谏,齐王从谏如流,让燕赵韩卫皆朝于齐;魏征多次犯颜进谏,唐太宗接受隋朝
作文范例一
灭亡教训,虚怀纳谏,终于开创“贞观之治。而今,新冠肺炎肆虐之际,习总书记亲自 指挥,积极听取钟南山李兰娟等科学家意见,果断采取措施,力挽狂澜;而美国总统川 普拒绝釆纳专业人土福奇的意见,导致美国感染新冠病毒达到几百万人之多,不可控制。 可见,听取雅言,善于纳谏是多么重要。
2020年高考作文立意角度 【立意角度一】齐桓公 齐桓公:从被管仲箭射衣带,到装死逃脱,再到后 来称霸诸侯,我们可以由果溯因,梳理一 下齐桓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摈弃前嫌,大度宽容 第二:善于倾听,从善如流 第三:能屈能伸,用人唯贤

2020年高考作文立意角度 【立意角度二】鲍叔 材料中通过司马迁的话语侧面评价鲍叔,司马迁说: “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据此我们可以立意: 第一:知已知人,慧眼识人 第二:胸襟广阔,不嫉贤妒能 第三:个人为轻,愿作伯乐 第四:大度为国,甘为绿叶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 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 篇发言稿。
2020年高考作文审题 材料选取春秋时期的一个著名历史事件,涉及 三个历史人物:齐桓公、管仲和鲍叔。题目材料对 三个人物各有介绍,引用孔子、司马迁的话评述齐 桓公的历史功绩,管仲的辅国之功和鲍叔的知人之 能。题目设置了班级读书会的具体情境,要求学生 围绕材料讨论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个人物,写作任务 为结合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全国III卷2020年高考真题作文深度点评与分析

全国III卷2020年高考真题作文深度点评与分析

厚植育人功能,彰显语文底色——2020全国卷III作文试题解读(一)作文咏叹调套用时下的一句话: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尤其是三年来,那些夙兴夜寐,挑灯夜战,然而在历次考练中阒寂无名的孩子,谁不渴望自己就是“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鲲鹏呢?语文是整个高考战役的排头兵,而作文是语文试卷中的轰天炮。

满分150的语文,作文占分是60分,真可谓是语文的半壁江山。

大考、小考,模拟考、联考……学生们作文练习的次数不可谓少;满分秘诀、高分技法,作文预测、时文素材积累与狂背……考生们花的功夫不可谓不多,然而最终的结果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二)2020年全国卷III真题呈现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三)独家解读,抛砖引玉【题目解读】此次作文从考查的六维雷达目标来看:方向之一,责任担当:完善自我、学会担当方向之二,学会学习:不断超越、勤于反思方向之三,实践创新:自我审视、学会规划方向之四,人文底蕴:镜子哲学、诗意生活方向之五,科学精神:勇于探究、理性思维方向之六,健康生活:生活方式、绿色健康【审读材料】材料由“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引出话题——如何在关照世界的时候,关照自己,审视自我。

题目把人生比作一场旅行,那么在旅行的途中,我们一方面要欣赏领略外在的世界的风光旖旎,要感受外部环境的绮丽绚烂,更要学会“对镜自照”,多一些审视,尤其是关注自己的内心,是否浮躁,自己的眼光是否俗世短浅,是否充满太多的铜臭味儿。

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附:点评)范文

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附:点评)范文

一、咀嚼苦痛,拒绝平庸大海如果失去巨浪的翻滚,也就失去了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也就失去了壮美;人生如果失去了坚强的神韵,也就成了绝对平庸之人。

所以作为普通平凡的人,切不可存平庸之志,害怕痛苦,理应追求高远,咀嚼苦痛,拒绝平庸。

且看古人,屈原咀嚼苦痛,才有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情怀,才有了“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陶渊明拒绝平庸,归隐田园,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畅快,才有了桃花源的神秘与期待;李白咀嚼苦痛,拒绝平庸,才有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雄奇,才有了“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豪迈。

再看今人,《超女》、《星光大道》、《中国达人秀》,这些大众喜爱的节目迎合着普通追梦者,源于他们想过一种不平凡的生活,寻找梦想,张扬个性,追求卓越,创造辉煌,而在这条道上,哪怕布满了荆棘,也一如既往地执著、坚持。

拒绝平庸,首先甘于平凡。

平凡是人生的常态。

绝大多数人岗位平凡,角色普通,生活平淡,琐事连连,感受人生的喜怒哀乐。

从容面对平凡,摆正心态,多一份宁静,少一份浮躁。

其次创造不凡。

从平凡中掘取激情,积极向上,勇于进取,挖掘潜力,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执著追求,少一份抱怨,多一份从容。

你会远离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不会贪图享受,庸碌无为,不求显达于世,但求有所作为。

咀嚼苦痛,需要勇气,志向远大信念坚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需要意志,没有毅力不能铲除荆棘的羁绊;需要学习,脱离低级庸俗而变得不再害怕;需要吐纳,才能嚼尽苦痛迎来心灵的芬芳。

拒绝了平庸,你会拥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咀嚼苦痛,你会领略到“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快意;咀嚼苦痛,拒绝平庸,你会独享“奏裂帛之音,荡回肠之曲”的幸福。

平庸是失败者聊以*的借口,痛苦是懦夫们一事无成的理由。

咀嚼苦痛,拒绝平庸,是对成功的追求,让生命绽放光彩力量,也是对个人、国家和社会的一份责任。

处于青春年少风华正茂者,放飞梦想,追求卓越,身处平凡进而超越平凡,直面苦痛进而咀嚼苦痛,让生活阳光灿烂,让心灵云淡风轻,奏响时代的音。

2020高考 最新作文升格导练 赏奇文点评 得作文秘笈(附范文点评)

2020高考 最新作文升格导练 赏奇文点评 得作文秘笈(附范文点评)

2020高考作文升格导练赏奇文点评得作文秘笈(附范文点评)2 阅读下面材料疫情蔓延,停课不停学。

各地中小学,全面推出了,网上授课。

网课的出现,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有人说:停课不停学,很好。

也有人说:达不到质量,影响学习,应该立即叫停。

更有人说:某些平台为了……众说纷纭。

你还有什么看法。

写一篇论说文,自己拟题,自己立意,不得抄袭,不得套作,800字以上。

审题立意参考1.看要求定文体这是材料作文,而且是自己命题的论说文,要求非常明确。

材料是社会热点,要写的是时事评论,围绕材料,必须就事论事。

显而易见,这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2.巧解读明叙议(1)叙述部分“疫情蔓延,停课不停学。

各地中小学,全面推出了,网上授课。

网课的出现,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2)议论部分①有人说:停课不停学,很好。

②也有人说:达不到质量,影响学习,应该立即叫停。

③更有人说:某些平台为了……众说纷纭。

(3)“叙述”与“议论”的关系:若两个集合,互相映射,紧密关联。

剥笋剖荔明关系,审题之道知龙脉。

①与“停课不停学,很好”相关联的“疫情蔓延,停课不停学。

”。

②与“达不到质量,影响学习,应该立即叫停”相关联的“疫情蔓延,各地中小学,全面推出了,网上授课。

”。

③与“网课的出现,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相关联的是所有材料,从反面角度切进去。

叙为基础,议为重点。

续中找重点词,议中找重点句。

(4)词为切点句为角度虽不像2019年的高考国卷作文,多个材料,“劳动”一词反复出现7次之多。

本材料仅仅出现一次,叙述与议论的对象直指“网课”。

即使没出现,然而每个句子,都隐含这个词,明里暗里,句句不离。

3.巧立意重奇袭(1)议论的第一个角度;(2)议论的第二个角度;(3)议论的第三个角度;(4)你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去立意,但不得偏离“网课”。

4.用对句是观点拟题,联系材料中的议论,找到了角度,确立观点;联系材料中的叙述,抓住重点词句,找到切入点。

2020年高考语文 高分作文赏析及名师点评08 意蕴丰厚

2020年高考语文 高分作文赏析及名师点评08 意蕴丰厚

意蕴丰厚镶嵌名句,意蕴丰厚郭沫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如果我们能够自然地把久经岁月磨炼至今仍放出夺目光彩的古诗文名句镶嵌在高考作文当中,就定能增加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的文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以名句为题,画龙点睛。

巧妙地运用言简意赅的名句作为文章标题,能让自己的作文题目一枝独秀,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如以“腹有诗书气自华”“少年心志当凌云”“不畏浮云遮望眼”为题,远比以“谈志气”“人要有远见”等题目更形象,更具韵味。

如2020年高考:《一横长城,一点茉莉香》、《予我洗礼翼彼新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2020年高考:《腹有诗书气自华》,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闲敲棋子落灯花》《点亮万家灯火》《上善若水任方圆》,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善行如月,照破山河》等都是引用名句为题。

2.以名句开篇,先声夺人。

开篇便恰当引用古今中外哲人、名家的箴言睿语或诗人的丽词名句,使文章有一种神完气足之感,达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令读者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

例如:“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扬州啊,你为何苍老了容颜?“春风十里扬州路,最美烟花三月天。

”扬州啊,你的烟花怎么未开?也许,这由不得你,你只有含着眼泪承受铁骑的践踏,只有用残垣断壁控诉那些忘记自己的人。

(河南考生《扬州,别哭》)引用名言,将古诗意境融入篇中,以浓郁的情感打动读者,极具感染力。

3.用名句议论,形象深刻。

将一系列形象而富有意蕴的诗句引入议论,可在丰富文章文化底蕴的同时,赋内容以深刻性。

例如:诚如孙中山先生所言: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先生的话告诉我们:做一件事情,首先要敢于担当,并且要不畏艰难,按规律做事,这样才会有成功之日。

正如康德说:“既然我已经踏上了这条路,那么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我走下去。

”人生之路,坎坷挫折在所难免,但如果我们已经选择了前进的方向,那么,就要勇敢地担当起重任,不在失败和困难面前畏葸不前,集中精力,勇敢地向前走。

语文高考作文: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点评(附作文升格及点评)

语文高考作文: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点评(附作文升格及点评)

语文高考作文: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点评(附作文升格及点评)四、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2020届沈阳市二模作文题】电影《风声》中有一句台词,“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我辈”是一个代词,本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是我们每个人似乎都能感受到,在这句话里,这两个字包含的当仁不让的责任感。

还原到现代,这两个字似乎昭示着一种责无旁贷的“主场感”。

无论何时,“我辈”都是一群令人心生敬畏的人,而你、我、他都可以成为“我辈”。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根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升格作文】我以我血荐轩辕“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

一句台词不知激起多少人心中翻涌的波涛,一句“我辈”更不知唤醒多少人内心深处厚重的责任感。

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责任早已如种子般深深埋下,经岁月洗礼,终会长成参天大树,散发着当仁不让的气势,以我之见,是我辈之责任,必会当仁不让。

相信儿时,父母经常会教导我们“犯了错要学会独自去承担责任”,那“责任”是什么?“责任”是你应当去做的事儿,以及对做这件事结果负责。

学生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遵守规矩;老师的责任便是认真教学;军人的责任就是严守军纪,守土有责……虽然,“责任”二字在不同的时代含义不尽相同,但本质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敢于担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

每一代人都明自身的梦想与担当,不仅人类明白,就连动物都没白这个道理。

父母亲有养育子女的责任,子女有照顾老年父母义务,就是这样子子孙孙无穷尽,繁衍生息。

人类更是如此,为何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如此强大?就是因为每代人都坚定梦想,扛起责任,义无反顾,实现让后代过得更好的梦想而前赴后继,奉献牺牲。

由此可见,责任之种尽早埋下,梦想之花因时间见证而结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有梦想,为梦想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这是前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作文素材:“与对话”作文点评与升格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有人说,生命中第一个爱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安静下来,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

与自己对话,使外在的东西慢慢沉淀,你将会发现,原来自己的生命竟是如此丰富多彩,自己熟悉的心灵居然还会有这么多未曾到达过的多维空间……于是,你便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新的定位和新的期盼。

从而,生命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又一页。

其实,可以“对话”的对象千千万万,人、事、景、物、情、理,自然、文化、思想,历史、现实、未来……与不同的对象,会有不同的对话;不同的对话,也会有不同的形式、内涵、情境、过程、状态、思考、收益等。

请以“与对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形成完整的题目。

②选好角度,明确立意。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例文】
与对话美
美在哪里?有人说美在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是她的眼睛;有人说,美在溪流中,飘落的花瓣是她的泪珠;还有人说,美在峡谷中,清晨的雾霭是她的面纱。

美是这样虚无缥缈无所不在,又是那样圣洁无瑕意蕴深远。

与美对话,与美交融,便会寻得美的真谛。

美是什么?是静水流深、淡泊明志的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求得何物,无人知晓,我们求何物,心知肚明。

心如止水,看淡物质,觉解自高,其实很多茧不过是自己设置的而已。

当屈原怀抱石头、义无反顾地跳入江水中,任由江水洗濯他的身躯,他便是美的,美得清白。

美是什么?是经过无数次错误曲折的伯牙。

伯牙学琴归来,别的琴师听了他的弹奏后都自愧不如。

有人问他,你一个人练了那么多年琴,是不是找到了练琴的捷径?伯牙看着自己伤痕累累的手,微笑着说:“是呀,我终生走出来的捷径。

”正是有了这么多年的苦练,才造就了伯牙精美绝伦的琴艺。

当伯牙轻抚他的琴,拨弹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乐曲时,他便是美的,美得坚韧。

美是什么?是用放大了的心去思索并写作的周国平。

他在文革期间被囚禁在一个偏僻荒凉的小县接受改造,这意味着其才华有被埋没的危险。

但他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

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

一把尘土既然不能落到工匠手中变成一件坚硬的陶器,那么就平静地钻进蚌壳,等待自己发出耀眼夺目的光华。

当周国平抛弃身边“积极分子”的冷嘲热讽,用那颗放大的心去思索生命并努力学习和习作时,他便是美的,美得无欲豁达。

美是什么?是三月争奇斗艳的花,是七月绚丽惊艳的太阳雨,是十月灼人的红叶,是十二月漫天飞舞的雪;是喷薄的旭日,是竞发的百舸,是搏击长空的雄鹰,是弹着欢乐的琴弦。

冰心说:“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美的生命让人不觉痛苦,不感悲凉。

那么让我们与美对话,活得灿烂!
模拟评分:(内容)15分+(表达)20分+(发展等级)3分= 38分
打分理由
文章采用说理文体,从“美在哪里”入手,分析“美是什么”,最后得出“美的生命让人不觉痛苦,不感悲凉。

那么让我们与美对话,活得灿烂”的结论,看似顺理成章,实则对
标题理解很不恰当,重心明显偏离。

故内容项得分为15分。

作者文体意识较强,文体特征鲜明,能围绕自己提出的观点展开论述,举例恰当并能有所分析,论证也较为严谨,语言表达流畅,所以在表达项得分是20分。

尽管文章材料丰富,论据充实,能通过屈原、伯牙、周国平等例子来阐述美的内涵,句式也灵活,个别文句表现力较好,但根据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规则,“基础等级”得分在35分以下的,“发展等级”一般不超过3分,故定3分。

修改建议
这篇文章的主要问题是审题。

“与对话”是“待补式”标题作文,有关材料具有提示作用。

“对话”是谈话,更是交流,与“美”对话,便是与”美”交流,是自己与“美”的交流。

而本文显然写成了对“美是什么”的理解,假如不是在写“对美的理解”之余,也点到了美对自己的若干启示,则会更加糟糕。

要是能把分论点改成“与美交流,让我领悟到高洁刚直的魅力”,“与美交流,让我感受到坚韧执著的可贵”,“与美交流,让我领悟到乐观豁达的潇洒”,并佐以屈原、伯乐、周国平的例子,从而侧重于写不同的对话有不同的收益,那么,不仅文章会切合题意,而且主题也会突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