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小学数学三年级拓展题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拓展一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拓展一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拓展一应用题数学拓展题目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以下是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应用题,它们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也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题目一:购物计算小明的妈妈给了他100元钱去超市购物。

他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5元,又买了2盒巧克力,每盒巧克力15元。

请问小明还剩下多少钱?解答:首先计算苹果的总价:3个苹果× 5元/个 = 15元。

然后计算巧克力的总价:2盒巧克力× 15元/盒 = 30元。

接下来计算小明总共花费的金额:15元 + 30元 = 45元。

最后计算小明剩余的金额:100元 - 45元 = 55元。

题目二:时间推算小华从家到学校需要30分钟,如果他7:30离开家,那么他什么时间到达学校?解答:小华从家出发的时间是7:30。

到达学校需要30分钟。

所以,7:30加上30分钟就是8:00。

因此,小华将在8:00到达学校。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

请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解答: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长乘以宽来计算。

所以,面积 = 长× 宽 = 12厘米× 8厘米 = 96平方厘米。

题目四:速度与时间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如果它行驶了2小时,那么这辆汽车行驶了多少公里?解答: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公里。

它行驶了2小时。

所以,行驶的距离 = 速度× 时间 = 60公里/小时× 2小时 = 120公里。

题目五:平均数问题班级里有5个同学的数学成绩分别是:85分、90分、78分、92分和88分。

请问这个班级的数学平均成绩是多少分?解答:首先,我们需要计算这5个同学的总成绩。

总成绩 = 85 + 90 + 78 + 92 + 88 = 433分。

然后,我们用总成绩除以同学的人数来计算平均成绩。

平均成绩 = 总成绩÷ 人数 = 433分÷ 5 = 86.6分。

三年级下倍数问题应用题拓展题

三年级下倍数问题应用题拓展题

三年级下倍数问题应用题拓展题
以下是一些三年级下册的倍数问题应用题拓展题:
1. 小明有12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

小红的苹果数量是小明的几倍?
2. 爸爸今年36岁,小红今年9岁,爸爸的年龄是小红的几倍?
3. 学校有20只兔子,40只鸡。

鸡的数量是兔子的几倍?
4. 哥哥有15本故事书,我有5本故事书。

我的故事书数量是哥哥的几倍?
5. 商店有100个红气球,蓝气球的数量是红气球的3倍。

商店有多少个蓝气球?
6. 哥哥有20个玩具车,我有6个玩具车。

我的玩具车数量是哥哥的几倍?
7. 学校有30只公鸡,母鸡的数量是公鸡的2倍。

学校有多少只母鸡?
8. 爸爸今年45岁,我今年15岁。

我的年龄是爸爸的几分之几?
9. 商店有60个红色气球,绿色气球的数量是红色气球的2倍。

商店有多少个绿色气球?
10. 学校有40只小鸟,70只小猫。

小猫的数量是小鸟的几倍?。

小学三年级数学拓展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拓展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拓展练习题(以下为小学三年级数学拓展练习题的文章)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拓展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拓展练习题,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

本文将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一些数学拓展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和提升数学水平。

1. 数列问题:(1)填写下面数列的第5项和第10项:3, 6, 9, 12, ____, ____(2)求下面数列的前6项和:2, 4, 6, 8, 10, ____2. 运算问题:(1)计算:12 + 34 - 17 = ____(2)计算:25 × 3 + 9 = ____3. 几何形状问题:(1)画出下面这个图形的镜像图形:△ABC,其中A(3,2),B(4,4),C(6,3)(2)判断下面这两个图形是否相似:△ABC和△DEF,AB = 5cm,BC = 7cm,AC = 9cm,DE =6cm,EF = 8cm,DF = 10cm4. 分数问题:(1)将分数⅗写成小数形式。

(2)将小数0.8写成分数形式。

5. 逻辑思维问题:(1)找出下面这个数列中的规律,并写出下一个数:1, 4, 7, 10, 13, ____(2)有三个圆,分别是红色、绿色和蓝色,其中红色圆的半径比绿色圆的半径大3cm,而蓝色圆的半径比红色圆的半径小2cm。

已知绿色圆的半径是5cm,求红色圆和蓝色圆的半径。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可以让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巩固和提升数学知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思考的能力。

希望这些拓展练习题能够对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让他们更加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加油!。

拓展思维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题目

拓展思维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题目

拓展思维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题目在数学学习中,拓展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下面我将为大家呈上一些拓展思维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题目。

1. 小明手中有10个白球和5个黑球,他有3次机会从中任意摸一个球。

他摸到黑球的概率是多少?
2. 在一块田地中,有12只鸡和8只兔子。

如果我们数了一共36只脚,那么田地中有多少只兔子?
3. 小红和小明一起去买水果,他们两个人一共买了苹果、梨和葡萄三种水果。

如果他们买了6个苹果、5个梨和10个葡萄,那么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水果购买方式?
4. 小明想要把12个苹果分成三堆,每堆的苹果数量相同。

他可以有多少种分堆的方式?
5. 如果a + b = 8,a - b = 4,那么a的值是多少?
6. 在一个长方形花坛中,花坛的长是6米,宽是4米。

小明想
要绕花坛一圈,他一共需要走多少米?
7. 小红和小明一共有20支铅笔,小红多买了4支铅笔,然后
两人一起平分。

每人得到多少支铅笔?
8. 小明手中有五个5元纸币,五个1元硬币。

他一共有多少元?
9. 请依次写出36的因数。

10. 小明有一共48个棋子,他把它们分成两堆,其中一堆是两
堆的总和的一半。

其中一堆有多少个棋子?
以上是几个拓展思维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题目。

通过
这些题目,我们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
能力和速度。

希望同学们多多思考、勇于尝试,相信你们一定能
够获得进步!。

三年级下册数学拓展题60道

三年级下册数学拓展题60道

三年级下册数学拓展题60道一、题目部分。

1. 小明有120颗糖,他想把这些糖平均分给他的8个好朋友,每个好朋友能分到多少颗糖?还剩下多少颗糖?解析:这是一道除法运算的基础题。

用糖的总数除以朋友的个数,即120÷8 = 15(颗),刚好整除,没有余数。

所以每个好朋友能分到15颗糖,余数为0颗。

2. 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15米,宽是12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解析: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为C=(a + b)×2(其中a为长,b为宽)。

所以花坛的周长C=(15+12)×2 = 27×2 = 54(米)。

3. 三年级同学去植树,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12人,平均每人植树3棵,一共植树多少棵?解析:先求出总人数,即4×12 = 48(人)。

再用总人数乘以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得到总共植树的棵数为48×3 = 144(棵)。

4. 学校图书馆有故事书32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科技书有多少本?解析:已知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3倍,所以科技书的数量为320×3 = 960(本)。

5. 一块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解析: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为S = a²(其中a为边长)。

所以手帕的面积S=20×20 = 400(平方厘米)。

6. 从上午8时到下午3时,经过了多少小时?解析:先把下午3时转化为24小时制,即为15时。

然后用15 - 8 = 7(小时),所以经过了7小时。

7. 一个数除以9,商是12,余数是5,这个数是多少?解析:根据被除数=商×除数 + 余数。

这个数为12×9+5 = 108 + 5 = 113。

8. 三年级有48名同学参加绘画比赛,每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解析:这是简单的除法运算,48÷6 = 8(组),所以可以分成8组。

9.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解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汽车行驶的路程为65×5 = 325(千米)。

三年级数学拓展延伸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拓展延伸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拓展延伸应用题一、购物问题小明和妈妈去超市购物,他们购买了以下商品:- 苹果:每斤5元,购买了3斤- 香蕉:每斤3元,购买了4斤- 牛奶:每盒2元,购买了5盒问题1:小明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问题2:如果超市有优惠活动,满30元减5元,小明实际需要支付多少钱?二、时间问题小华参加了学校的数学竞赛,比赛时间是1小时。

小华用了15分钟读题,30分钟解题,5分钟检查答案。

问题1:小华还剩多少时间?问题2:如果小华提前完成了所有题目,他可以提前多久离开考场?三、距离问题小刚骑自行车去学校,他的速度是每小时15公里。

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0公里。

问题1:小刚骑自行车到学校需要多少时间?问题2:如果小刚加快速度,每小时骑行20公里,他需要多少时间到达学校?四、面积问题学校要重新粉刷一面墙,墙的长是10米,宽是5米。

问题1:这面墙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问题2:如果每平方米需要用1千克的涂料,粉刷这面墙需要多少千克涂料?五、速度问题小丽和她的朋友小芳进行跑步比赛,小丽跑了200米,用时2分钟,小芳跑了150米,用时1.5分钟。

问题1:小丽和小芳谁跑得更快?问题2:小丽的速度是多少米/分钟?小芳的速度是多少米/分钟?六、货币兑换问题小强在国外旅游,他有100美元,想要兑换成人民币。

问题1:假设1美元兑换7元人民币,小强可以兑换多少人民币?问题2:如果汇率变动,1美元兑换6.5元人民币,小强可以兑换多少人民币?七、比例问题班级里有男生和女生,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问题1:如果班级里有10名女生,那么男生有多少人?问题2:如果班级里有20名男生,那么女生有多少人?八、图形问题学校操场上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坛,长是20米,宽是10米。

问题1: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问题2:如果学校决定在花坛周围铺设一圈1米宽的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九、分配问题班级里有40本新书,需要平均分配给8个小组。

问题1:每个小组可以分到几本书?问题2:如果每本书的价格是5元,那么班级购买这些书一共花费了多少钱?十、分数问题小华有一块巧克力,他吃了一半,然后又吃了剩下的一半。

三年级数学课外拓展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课外拓展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课外拓展应用题题目一:水果店的促销活动小明在水果店看到苹果和香蕉的促销活动。

苹果每斤5元,香蕉每斤3元。

小明买了3斤苹果和5斤香蕉,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题目二:班级图书角的图书数量三年级一班的图书角有50本书,如果每个学生平均借阅2本书,那么最多可以有多少学生借阅图书?题目三:植树节的植树活动学校组织植树节活动,每个学生需要种植3棵树。

如果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有30名学生,那么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题目四:运动会的奖品分配学校运动会结束后,需要给获得第一名的班级发放奖品。

如果每个班级有40名学生,获得第一名的班级有5个,每个学生可以得到2个奖品,那么学校需要准备多少个奖品?题目五:文具店的文具盒价格文具店新进了一批文具盒,每个文具盒的进价是10元,标价是15元。

如果小明用100元购买了文具盒,他最多可以买几个文具盒?题目六:学校食堂的午餐费学校食堂的午餐费是每人10元。

如果一个班级有45名学生,老师有3人,那么这个班级一餐需要支付多少午餐费?题目七:动物园的门票价格动物园的门票价格是成人票每张30元,儿童票每张20元。

如果一个家庭有2个成人和3个儿童,他们去动物园需要支付多少门票费?题目八:班级的数学竞赛班级举行了一次数学竞赛,每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扣3分。

如果小明答对了10题,答错了5题,那么他的最终得分是多少?题目九:班级的图书交换活动班级举行了一次图书交换活动,每交换一本书可以得到2个积分。

如果小明有10本书,他可以交换得到多少积分?题目十:学校图书馆的借书规则学校图书馆规定,每人每次最多可以借5本书,借期为2周。

如果小明想借10本书,他需要分几次去图书馆?这些题目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三年级数学拓展题20道

小学三年级数学拓展题20道

小学三年级数学拓展题20道1、计算:20+25=?答案:452、计算:53-19=?答案:343、计算:2+7×3=?答案:234、把下列方程变形:5×2-5=5答案:5×2=105、用5个3相加,得多少?答案:156、写出100的十进制数形式答案:1007、有30块积木,一共分成几组恰好能分完。

答案:6组8、若聪聪有235元,买了一件衣服,支付150元,聪聪还有多少钱?答案:85元9、用数学符号表示,天天吃一瓶牛奶,每瓶牛奶4元,一星期要花多少钱?答案:4×7=28元10、若是一袋有10个橘子,每天吃2个,吃完需要多少天?答案:5天11、把下列式子变形:15÷3+3答案:15÷3×412、用数学符号表示,卢某买了2本书,每本书20元,共花了多少钱?答案:20×2=40元13、用数学符号表示,凌晨零点开始走了30分钟,现在走了一小时,还剩多长时间?答案:60-30=30分钟14、已知4共有10只鸟,大概每只有多少羽毛?答案:10羽毛15、买2瓶牛奶和5斤苹果的价格相加,总共花了多少钱?答案:2×4+5×3=26元16、已知6:2=3:x,求X的值?答案:X=117、一块糖,每天吃一半加一个,如果一共53个,吃完需要多少天?答案:106天18、用数学符号表示,小明花10元买了2杯果汁,每杯果汁3元,现在小明还剩下多少钱?答案: 10-6=4元19、下表给出A,B两个盒子里的小糖,求A盒子比B盒子多几颗糖。

盒子 A B小糖 42 28答案:A盒子比B盒子多14颗糖20、用数学符号表示,小兰买了2本书,每本书15元,现在还剩下30元,小兰一共花多少钱?答案:15×2=3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题人:冼志斌题目:整十数乘一位数且积是12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答案:共4个式子,20×6=120,60×2=120,30×4=120,40×3=120解题思路:首先想到的是12的乘法口诀,三四十二,四三十二,二六十二,六二十二。

然后再根据题目的意思在其中一个乘数添上0。

注意别写类似10×12=120,虽然积是120,但并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出题人:潘少梅(黄岐中心小学)题目:果园里有苹果树30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棵数的4倍。

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答案:150棵解题思路:借助线段图分析苹果树与梨树的棵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两种树的总棵数正好是苹果树棵数的(1+4)倍,因此可以利用倍数关系求出苹果树和桃树的总棵数。

正确解答:1+4=530×5=150(棵)答: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一共150棵。

解题技巧:解答倍数问题的关键是明确谁是1倍数,谁是几倍数,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画出线段图,借助线段图解题。

出题人:谢淑文(大沥城区小学)题目:王大妈今年养了一些白兔和灰兔,其中灰兔有40只。

如果白兔再增加20只正好是灰兔的3倍。

王大妈养了白兔多少只?答案:40×3=120(只),120-20=100(只)解题思路:白兔增加20只就是正好灰兔的3倍,说明白兔是灰兔的3倍少20只。

解题技巧:解决倍数问题的应用题,要注意假设一个量增加(或减少)多少正好是另一个量的几倍,说明了这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少(或多)多少。

出题人:陈少勤(平地小学)题目:相同的字母代表用一个数,你能算出a、b分别是多少吗?(1) a a a× aa a a a=()(2) a a a× bb b b b=()答案:a=(1 )b=(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解题思路:(1)观察发现,第一个因数是a a a,乘a后积还是a a a,那只有a a a在乘1的情况下积才是它本身,所以a=1(2)第一个因数是a a a,乘b后积就是b b b,只有a a a为111的情况下,乘几,结果就是几百几十几,此题答案不唯一。

出题人:梁咏茵(横江小学)题目:400名师生乘8辆大巴车去博物馆参观,每辆汽车坐2名教师。

前7辆车各坐49名学生,第8辆汽车要载多少名学生?答案:49+2=51(名)51×7=357(名)400-2-357=41(名)答:第8辆汽车要载41名学生。

解题思路:首先理解题意400名教师和学生一起坐大巴,其中每辆汽车要坐2名教师。

前7辆车各坐49名学生,还有2名教师,即每辆车要坐49+2=51(名),51个人。

先算51×7=357(名),算出前7辆车已经载走了357人,第8辆车是载剩下的学生,所以用总数减去已经载走的人数,就是剩下的人数,另外题目问的是学生,所以还要减去车上的2名教师。

出题人:陈晓纯(黄岐第二小学)题目:把2,3,4,5,6,7,8这七个数字分别填入下边的方框里,使这个算式成立。

□ 0 □×□□□□□或□ 0□×□□□□□答案:407×8=3256 或704×8=5632解题思路:十位上0乘任何数都得0,而方框里不能填0,那么得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肯定是由不出现重复数字的口诀得来:例如四七二十八,或者七八五十六。

确定两个数的个位后,之后就能确定剩余的数字。

出题人:李利红题目:明明和爷爷的年龄各是多少?你的年龄后面加一个0,就是我的年龄。

我们两人的年龄相乘得六百多,答案:8×80=640答:小军8岁,爷爷80岁。

解题思路:爷爷的话说明爷爷的年龄是小军的10倍,那么两人年龄的积可能是 6×60=360 7×70=490 8×80=640 9×90=810 只有640符合题意。

出题人:陈绮文(狮山镇颜峰小学)题目:825+826+827+828+829=827×=()答案: 825+826+827+828+829=827× 5=(4135)解题思路:算式中的5个加数是连续的自然数,可以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如右图)将这5个数都变成和正中间的数一样大,这样原题就转化成求5个827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列式为827×5。

解题技巧:奇数个连续自然数相加的和等于正中间的加数乘加数的个数。

出题人:叶意婷(狮山镇兴贤小学)题目:先找规律,再计算。

204×2=408 406×3=1218305×4=1220 704×6=4224205×3= 908×5= 406×7=604×8= 103×2= 207×8=答案:205×3=615 908×5=4540 406×7=2842604×8=4832 103×2=206 207×8=1656解题思路:观察每道乘法算式的因数和积:个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的乘积作为积低位上的数,0占位。

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的乘积作为积高位上的数。

解题技巧:因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可以直接用百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的乘积作为积高位上的数;用个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的乘积作为积低位上的数,如果结果不满十,那么十位上要用0占位。

人:马文婷×9=1881×9=407×9=506×9=答案:308×9=2772 407×9=3663 506×9=4554605×9=5445 704×9=6336 803×9=7227902×9=8118解题思路:看第一个乘数的变化规律写出下面的四道算式,第一个乘数中的第一个数字加1,中间的0不变,第三个数字减1,第二个乘数不变。

人:吴善滔144,差为10,求这两个数。

144=12×12=24×6=18×8=36×4=72×2,其中18与8相差10,所以这两个数为18和8.解题思路:首先要找到那两个整数相乘的积是144,从而再找两个乘数中那两个的差是10.人:叶爱文人民公园每天有470人来参观。

照这样计算,一个星期有470×7=3290(人)答:一个星期有3290人来参观。

解题思路:这道题中有一个隐藏条件:一个星期等于7天,所以用470乘7。

日期:11月13日出题人:饶秀萍(金溪小学)题目:(1)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 (2)349+352+355+358+361 =()×() =()×() =() =()答案:(1)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 (2)349+352+355+358+361 =( 102 )×( 9 ) =( 355 )×( 5 )=( 918 ) =( 1775 )解题思路:算式(1)中的9个是连续的自然数,这7个数中,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1;算式(2)中的5个数之间都是相差3,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3.两题都可以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如下图:(1解题技巧:奇数个连续自然数的和等于正中间的加数乘加数的个数。

出题人:邓曼仪(里水镇中心小学)题目:计算:573+574+575+576+577+578+579=( )×( )=( )答案:4032解题思路:单数个连续数的和等于正中间的加数乘加数的个数。

解题技巧:1、找出中间的数576;2、573+3=576,需要的3可以在 597里取,使597-3=576;3、如此类推574与578、575与577都可以通过加几,减几互相调和变成576;4、一共有7个加数,所以用576乘7得出结果4032.出题人:温玉燕(西樵第四小学)题目:王老师带49名同学参观科技馆,40人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王老师带250元买门票够吗?答案:6—1=5元49×5≈250元49×5〈250答:带250元买门票够了。

解题思路:49接近50,可以把49看作50,49×5≈250,则49×5〈250,所以250元钱够买门票了。

解题技巧:1、要认真审题,40人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门票优惠1元,实际每张门票只需6-1=5元。

2、把不是整十数的49看作整十数,49接近50,可以估一估49×5≈250,则49×5〈250,因此带250元买门票够了。

日期:11月16日出题人:罗玉婵(西樵第一小学)题目:被除数是除数的4倍,除数与商的和是34,求被除数。

答案:(34-4)×4 = 30×4 = 120解题思路:因为被除数=除数×商,所以当被除数是除数的4倍时,也就说明商是4,再根据除数与商的和是34,能用减法求出除数,最后利用商×除数=被除数便可求出被除数。

解题技巧: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条件中各个数量间的关系。

日期:11月17日出题人:冯熙萍(丹灶有为小学)题目:编学号。

用1表示男生,2表示女生。

(1)在括号内写出下列数字分别代表什么。

2014 03 05 16 2()()()()()(2)你能写出张涵和李明的学号吗?请填在表格中。

答案:(1)入学年份,年级,班级,班级排序,性别(2)20130401091 20110604202解题思路:本题主要通过体会数字编码的特点,对学生的学号进行合理编码。

关键突破口在“王琦”的学号,把她的学号与表里的信息相结合。

解题技巧:从她的学号“20140305162”可知:2014表示入学年份,03表示年级,05表示班级,16表示班级排序,2表示女生。

从而去找准张涵和李明的信息,编出他们正确的学号。

出题人:关朵婵(九江东方六社小学)题目:王老师计划买5个篮球,每个100元。

他来到商店发现了“买四送一”的活动。

这时每个篮球比原来便宜了多少元?答案:100-100×4÷5=20(元)解题思路:该题是考核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归总问题。

这道题最关键题解“买四送一”的意义,表示买5个中4个要付钱,而剩下的1个是免费的。

也就是说付4个篮球的钱就可以买到5个。

解题技巧:先求出4个篮球的总价,然后再用总价除以买到的5个篮球可求到促销后的单价,然后再用原来每个100元减去促销后的单价80元就得到便宜了20元。

出 题 人:黄景威 题 目:三年级的同学全都参加了学校春季运动会。

其中参加体操表演的同学比全级同学总数的一半还多14人,余下的同学恰好有一半参加了田径比赛,其余72人参加了跳绳比赛,另有18人后勤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