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人泪下 古代四大最悲壮的历史瞬间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上10个悲剧时刻

中国历史上10个悲剧时刻

中国历史上10个悲剧时刻1、秦始皇焚书坑儒哲人云:消灭一个民族先从文化上消灭它,此言不虚。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才俊辈出,各种思想交相辉映,这是历史上文化最灿烂的时刻。

但是,随着秦的大一统,消灭了其他诸侯国的文化不说,为了搞愚民政策(怕知识分子批判引导人民反抗),坑杀无数读书人和文化典籍。

这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悲剧的时刻,基本上也是开了历朝历代文字狱的先河。

但是,愚民政策最终被证明是愚蠢的,最后推翻秦的刘、项,都是读书不多之人。

2、汉武帝独尊儒术随着汉朝的建立,经济和文化又开始发展起来。

到了武帝时,为巩固中央集权,统一知识界思想,重用儒学大师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打击了其它思想流派的饿生存空间。

开明的政治制度走向专制,活跃的思想被扼杀,发展中的初等级市场也遭破坏。

《盐铁论》中对此有详细的论述,关于盐铁是官营还是放开允许民营,是与民争利还是让利于民,是禁锢思想还是允许民间思想与朝廷对话,此事争论剧烈,但最终武帝罢桑弘羊,对盐铁官营。

中国错过了一个走向政治开明/学术自由/市场繁荣的机会。

实际上,武帝大兴兵戎,国库吃紧,汉朝的祸根也在此埋下。

3 、汉党禁之争、黄巾之变及三国战乱先是,东汉党禁之争以宦官集团胜利告终,士大夫集团遭受空前打击几乎一蹶不振,而后宦官专权,中央权力旁落,黄巾之变加剧了对社会经济文化的破坏,至三国时代破坏达到极点,中国历史发展倒退了数百年。

设想,如果赤壁之战以曹魏集团胜利告终,中国可能早几十年统一,结果又如何?但历史无法假设。

4、宋朝理学的兴起以二程和朱熹为首,以儒家之名,理学兴起并成宋代国学,这些大师的道德文章是好的,但是不能以一家标准要求天下。

理学对中国人文思想是个巨大的打击,其占据统治地位也预示人文启蒙不能在中国快速兴起。

其后的元朝,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使中国的发展停滞不前。

5 、明末张居正革新失败和苏州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先是,明初郑和下西洋目标不明,无功而返,而西洋的航海术此后却借助中国技术空前大发展,继之张居正一条鞭法革新失败,苏州手工业资本化道路失败,中国继续走封建主义道路,而此时,西方处于大航海时代和文艺复兴,将中国逐渐甩开。

古代历史上最惨的战役

古代历史上最惨的战役

古代历史上最惨的战役中国延绵数千年历史,不断有王朝更换,每一次都伴随着大大小小的各种战争,其中规模较大的战争不胜枚举,还有一些特别令后人害怕的残酷战争,其中不少攻城围城战斗非常惨烈。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古代历史上最惨的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古代历史上最惨战役:睢阳保卫战张巡守睢阳堪称历史上最为出色、最惨烈的一次守城战役。

守军只有几千人,而叛军最多时达二十余万,其中包括安禄山最精锐的归、檀及同罗、奚等塞外胡兵十三万人。

睢阳军民在外无援军、内无粮草的情况下空守孤城10个月之久。

在长达十个月的保卫战中,睢阳军民经历大小血战400余次,共杀敌12万人,杀敌将领300余人,擒叛将领60余人。

最后因粮尽援绝,被迫宰食马匹,掘鼠捕雀充饥,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在大批士卒饥饿而死的危急关头,许远杀了家奴,张巡杀了爱妾给士卒充饥,以誓死抵抗到底。

战斗到最后,全城出现了人相食的惨景,共有3万多百姓被吃掉,睢阳守军也仅剩四百来个饿的已经爬不动的士兵,城池最终陷落。

张巡阻挡了安史叛军的南下,使得富庶的江淮地区得以保全,保住唐朝的税赋重镇;此外牵制了大量叛军,又为唐军组织战略反攻赢得了宝贵时间。

(安史叛军多胡兵,热衷屠城,城陷之后,一般是男子或被杀或为奴,子女金帛运回塞外本部落。

中原地区遭遇空前浩劫,唐朝在籍人口锐减了2/3,一直到唐亡,全国人口再也没有恢复到天宝十四年的水平)古代历史上最惨战役:襄樊保卫战咸淳三年(1267)年九月,忽必烈派军攻打襄阳、樊城,襄樊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开始了长达六年的关及南宋政权命运的襄樊保卫战。

襄樊城下蒙古水陆两师浩浩荡荡如乌云蔽日,但是南宋军民并没有被蒙古铁蹄吓倒,一次又一次的顽强打退蒙古军的进攻,甚至还有百姓自发组织义军前往救援。

义军首领张顺、张贵兄弟率3000民兵冒死突破元军防线支援襄阳,城中军民见援军到来,踊跃欢喜,勇气倍增,但却不见了张顺,数日后见其尸体浮出,身中四剑六箭,仍手执弓矢,原来张顺已在作战中壮烈牺牲,张贵后来也死于对元军的作战。

含泪看完,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悲壮瞬间

含泪看完,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悲壮瞬间

含泪看完,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悲壮瞬间一个民族,一种独特的文明,数千年的历史,总会经历高峰和低谷,巅峰时封狼居胥、万国来朝;低谷时也有五胡乱华、崖山亡宋。

但是,时代变迁,气运反转,并非一人之力能改变。

而先辈之烈,并不是所有人都只是为了活着和传承,那些可歌可泣的英豪们,不在于处民族巅峰时尽展光华,大放异彩;而在于当民族低谷时,仍能抱赤子之心,释放震撼人心的家国情怀。

哪怕此行必死,我亦笑面以慷慨;哪怕结局注定,我亦怀民族气概。

在强盛时可以见识一个民族的博大和自信,在困顿时也能看见一个民族的风骨和灵魂。

前者让我们曾无数次站在世界民族之巅,汉唐盛世,天下睥睨;而后者让我们的民族历经数千年而不朽,成为延续最久远的古文明,愈久弥新。

民族气节这是一种怎样的民族情怀,侨居数百年的土尔扈特毅然横跨千里,在围追堵截下东归故国;这是一种怎样的民族精神,能让两股完全不同信仰的势力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以御外侮;这是怎样的一种民族引力,能将四周的游牧民族同化进一个共同的大家庭;这是怎样的一种民族韧性,经历百年耻辱和列强打压,仍能凤凰涅槃,废墟重建,一飞冲天。

我们歌颂自己的民族,也要铭记那些悲情时刻,在悲壮中体会那些属于民族内核的重要情怀,在悲壮中感知先辈们伟大的精神下固保本元的坚守。

接下来,我们就简述一下,历史上最著名的几次悲壮时刻。

崖山海战大宋军民殉国1、崖山十万军民跳海崖山,也许是华夏民族最黑暗的地点。

1279年,广东江门崖山,大宋最后的水师被元朝海军堵在了崖门内,那个被俘的大宋名臣文天祥就被囚于元军战舰中,也许就是在随元军赶往前线途中写下的那首名垂青史的《过零丁洋》。

这一年,南宋王朝苟延残喘,已经被元朝大军逼到大陆的尽头,身后十万军民百姓和忠臣义子。

当间是陆秀夫带着年仅七岁的宋末三帝中最后一位少帝赵昺。

身前是张世杰所统率的大宋最后的军队。

元军将宋军所有船只堵在了崖门内,并且占领了崖门附近的陆地,然后,围困住了张世杰的舰队和其余船只。

中国古代四大悲剧感想

中国古代四大悲剧感想

中国古代四大悲剧感想
中国古代四大悲剧是《窦娥冤》、《赵氏孤儿》、《汉宫秋》和《牡丹亭》。

这些作品都以情节曲折、感情真挚、言辞优美而著称,读后令人感慨万千。

《窦娥冤》讲述了一个弱小女子窦娥,在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杀人凶手。

在公堂上,窦娥申辩无力,被判死刑。

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果然,窦娥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

赵氏孤儿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悲剧。

战国时期,赵氏一家被卷入宫廷斗争之中,全家被杀,只有婴儿赵武幸存。

赵武长大后,为报仇雪恨,练习武艺,砍断孤儿赵武的大腿,夺回被抢走的王位。

最终,赵武成就大业,成为赵国的霸主。

《汉宫秋》讲述了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

汉武帝为了安抚匈奴,决定将美女王昭君嫁到匈奴。

王昭君在新婚之夜得知真相,悲痛欲绝,最终选择自杀。

王昭君的美貌和遭遇成为千古悲剧,令人唏嘘不已。

《牡丹亭》则是一个爱情悲剧。

讲述了唐朝末年,南安太守的女儿牡丹亭与书生柳梦梅相爱,但由于权臣当道,两人不能在一起。

最终,牡丹亭殉情而死,柳梦梅赶去参加太守女儿的葬礼,在牡丹亭的遗体前拜祭,绝望之中也投河自尽。

这些作品都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的黑暗面,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统治的不满。

同时,这些作品也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成就,是一部部经典的文学名著。

【推荐下载】行测常识:中国历史上令人动容的十大悲剧瞬间

【推荐下载】行测常识:中国历史上令人动容的十大悲剧瞬间

[键入文字]
行测常识:中国历史上令人动容的十大悲剧瞬间
行测常识是公务员考试必考科目之一,本文小编整理了行测常识:中国历史上令人动容的十大悲剧瞬间,考生可参考积累!查看更多行测常识精讲,推荐免费试听风暴羚羊老师VIP视频课程.
 自古英雄多遗恨,然而正因为这无穷的遗恨,才令人肃然起敬,才令人感动不已。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形象,有许多令人感动不已的悲壮瞬间。

这篇文章所选出的十大悲壮瞬间,虽然只是历史江河中的一束浪花,但毕竟是被波澜壮阔的浪潮涌起的最为耀眼的浪花。

1、最值得尊重的:张自忠壮烈殉国
 张自忠作为抗日战争以来中国战死的最高级别将领,所以将他放在了第一位,因为不仅仅是张自忠将军一人,更是代表了自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为了中华民族之存亡而牺牲的抗日英烈。

 张自忠将军在日军四面围攻之下,身中七弹,弥留之际只说了一句话,“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凭这一句话,张将军排名第一,当之无愧。

2、最悲惨的战争;崖山一战天下亡
 亡有亡国与亡天下之分,崖山一战,亡的却是天下。

崖山海战,作为宋朝与元朝的最后一次战役,这场战争直接关系到南宋流亡朝廷的存亡,乃至于华夏民族的存亡,另人扼腕的是,实力上的巨大悬殊,最终的结果,就是亡了天下。

 以“宋末三杰”为代表的南宋民族英雄们,却在这一战中,发出了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吼声。

这一仗虽然南宋军队惨败,但是十万宋朝军民,却在目睹了陆秀夫抱着年幼的小皇帝蹈海殉国后,齐齐的跳入大海。

 据《宋史》记载,崖山之战七日后,十余万具尸体浮海。

张世杰希望奉杨太后的名
1。

中国的10大最难忘的事件

中国的10大最难忘的事件

中国的10大最难忘的事件一、白登之变(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亲征匈奴时,因贪功冒进而陷入危机。

他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于白登山,最终不得不通过和亲结盟的方式化解危机。

这次失败教训深刻,使汉朝君主们对外交手段认识到了重要性。

二、五胡乱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导致国势凋敝,五大胡族首领趁机入侵中原,引发了长达三百年的动乱。

胡族的入侵给中华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伤害,使得华夏民族流离失所、痛苦不堪。

三、靖康之变:北宋靖康二年,金军南下攻占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使得首都沦陷,北宋灭亡。

这场悲剧使华夏民族深感屈辱和无助,历史上一度沧海桑田的北宋文化和政权也戛然而止。

四、崖山海战(公元1279年):元军与南宋军队在广东崖山展开激烈的海战。

最终,南宋军队惨败,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十万守军也选择了投海殉国,南宋灭亡。

这场战役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海上力量的重要性,并为日后抵御外族入侵积累了经验。

五、土木之变(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亲征,但在土木堡被瓦剌部落的五万军队俘虏。

瓦剌军趁机进攻京城,虽然被于谦组织的北京保卫战击退,但这次事件使明朝政权和军队的威信大受损害。

六、扬州十日(公元1645年):南明朝时,史可法战败,扬州沦陷。

清军主将多尔衮不听招降,展开了为期十日的血腥屠城,造成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这一事件震撼了整个华夏民族,使他们更加坚定了抵抗外敌的决心。

七、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这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

英军凭借强大的火力和军事优势,迅速获得胜利,并迫使中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自身的薄弱和内外部改革的紧迫性。

八、火烧圆明园(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占领了圆明园并大肆掠夺。

他们焚烧了三个商业区和五个宫殿,造成了无数文化和文物的损失。

这一事件使华夏民族再次感受到外族侵略的残酷现实,加深了他们对自身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

感人肺腑的中国故事

中国有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以下是一些例子:1. 孟姜女哭长城: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

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2. 梁山伯与祝英台: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祝英台是祝员外的女儿,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

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

"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

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

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

不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

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

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

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

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

梁祝分手,依依不舍。

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

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

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太守之子马文才。

美满姻缘,已成沧影。

二人在楼台相叙,见姻缘无望,不胜悲愤。

山伯归家病故,英台闻耗,誓以身殉,马家迎娶之日,英台花轿绕道至山伯坟前祭奠,霎时风雷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纵身跃入,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作蝴蝶,双双飞舞。

3. 牛郎织女: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对恋人,他们被天河隔开,只能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相会。

据说,牛郎是一个贫苦的农民,织女则是天上的仙女。

他们相爱后,被玉帝发现并拆散。

玉帝命令织女回到天上,而牛郎则被留在人间。

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10大历史事件

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10大历史事件

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10大历史事件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10大历史事件林则徐虎门销烟收藏人:海馆藏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10大历史事件500017717822221213206212400331631637461261110 6511201125112611126 1211271242010612791234126712731276127931981279年南宋灭至此,中国已经全部沦陷。

蒙古能够占领整个中国,与其说是蒙古骑兵有强大的战斗力,倒不如说其实是宋朝与西夏、辽国、金国相互恶斗的结果。

在面临外敌时,中国人不能团结一致,才导致蒙古人有机可趁,进而影响世界格局。

这个惨重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7、领导人被俘的最大耻辱: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蒙古被赶出中国后,逐渐分裂成了瓦剌和鞑靼两部。

鞑靼主张与明朝修好,而瓦剌则希望重现蒙古帝国的辉煌,不断侵扰明朝边境。

1449年2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

遂于当年7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陆骚扰。

在宦官王振的鼓动下,明英宗决定率50万大军御驾亲征。

土木堡之变(资料图)7月17日,明英宗和王振带着50万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出发了。

出发前只把北京交给弟弟朱祁钰留守,也不管敌情如何,也不商量作战方略,连后勤保障都没安排好,简直把亲征当作小孩子玩游戏一般。

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随征的文武大臣却不使参预军政事务,军内自相惊乱。

19日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

8月1日,明军进到大同。

也先为诱明军深入,主动北撤。

王振看到瓦剌军北撤,仍坚持北进,后闻前方惨败,则惊慌撤退。

本欲使英宗于退兵时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显示威风;又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故行军路线屡变。

至宣府,瓦剌大队追兵追袭而来,明军3万骑兵被杀掠殆尽。

13日,狼狈逃到土木堡,瓦剌军已紧逼明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催人泪下古代四大最悲壮的历史瞬间
导语:“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是唐朝诗人李白的写的一首抒情感怀的千古绝唱。

此诗主要写诗人自己所走的落魄潦倒之路,但读来铿镪有力,给人一种精神俊朗、豪情万丈的落魄形象,因此这种落魄潦倒的形象并不可悲可怜,反而令人无限神往,令人肃然起敬。

自古英雄多遗恨,然而正因为这无穷的遗恨,才令人肃然起敬,才让人感动不已。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形象,有许多令人感动不已的悲壮瞬间。

这篇文章所选出的中国古代八大最悲壮的历史瞬间,虽然只是历史江河中的一束浪花,但毕竟是被波澜壮阔的浪潮涌起的最为耀眼的浪花。

一、岳飞尽忠风波亭
公元1125年,金国入侵中原,岳飞投军抗金,挥师北伐,在以后的10多年间率领岳家军与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高歌猛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大片中原腹地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赵构和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公元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一起被杀害。

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