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
高中化学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将钠放入盐酸中,钠将先和H2O反应,还是 先和HCl反应?
假设:2Na+2H2O=2NaOH+H2↑ 结论: 先N发aO生H2+NHaC+l2=HNCalC=2l+NHa2COl+H2↑ 合并=> 2Na+2HCl=2NaCl+H2↑
(2) 最初排出 的 是空 气 , 应加热一会后,再将导管 插入到肥皂水中;
(3)实验结束时,先将导气 管撤出,再移去酒精灯, 防止发生倒吸。
[金属与水反应小结]——本质是与H+的反应
2K+2H2O=2KOH+H2↑
(剧烈,氢气易爆炸)
2Na+2H2O=2NaOH+H2↑
Mg+2H2O100℃Mg(OH)2+H2↑ 2Al+6H20 ∆ 2Al(OH)3+3H2 ↑
2Al+2OH-+2H2O==2AlO2- + 3H2↑
3.比较这两个反应的异同
相同:铝作还原剂,氢元素被氧化,转化成H2。
1、2mol的铝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则产生的氢气的体积之比(A)酸、碱过量
A. 1:1 B. 2:1
C. 3:1
D. 1:3
2、足量的铝分别与等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
-(17)-
三、金属与酸和水反应
铁粉与水蒸气反应装置设计 ①水蒸气的发生装置 ②铁粉与水蒸气反应装置 ③反应产物的收集、检验装置
2、铁与水反应 (科学探究:P50)
△ 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如何检验?
化学中考知识点总结金属

化学中考知识点总结金属一、金属的性质1. 导电性:金属是良好的导电体,因为金属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能够在电场作用下移动。
2. 导热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够快速传递热量。
3. 延展性和韧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能够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
4. 光泽性:金属具有光泽,反射光线,呈金属光泽。
5. 反应性: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反应时,通常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6. 熔点和沸点:金属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7. 密度:金属的密度一般较大。
8. 颜色:金属具有特有的颜色,例如铜呈红色,铁呈灰色。
二、金属的晶体结构1. 金属的晶体结构大多为紧密堆积结构或者密排层结构。
2. 根据晶体结构的不同,金属可分为面心立方结构、体心立方结构、六角密堆结构等。
三、金属的化学性质1. 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2. 金属的酸度:金属氧化物通常呈碱性。
3. 金属的氧化还原性:金属和非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4. 金属的水合物:金属和水反应,生成金属氢氧化物和氢气。
5. 金属的硫化物和氧化物:金属与非金属的硫化物和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和氧化物。
6. 金属的碱度:金属氢氧化物呈碱性,可与酸中和反应。
7. 金属与酸反应: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8. 金属的溶解度:金属可在酸溶液中溶解,生成金盐和氢气。
四、金属的提取1. 铁的提取:铁的主要矿石为赤铁矿、菱铁矿等,常用焦炭还原法提取。
2. 铝的提取:铝的主要矿石为矾土、铝土矿等,常用电解法提取。
3. 铜的提取:铜的主要矿石为黄铜矿、赤铜矿等,常用火法和湿法提取。
4. 锌的提取:锌的主要矿石为闪锌矿、菱锌矿等,常用焦炭还原法提取。
五、金属的合金1.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具有优良的性能。
2. 合金的种类:常见的合金有铜合金(青铜、黄铜)、铝合金、镁合金、不锈钢、硬质合金等。
六、金属的应用1. 金属作为结构材料:金属在建筑、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中作为结构材料应用广泛。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节复习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节复习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它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花四溅,释放出大量热量。
黑色固体物质生成3Fe+2O2并点燃Fe3O4镁带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冒出白烟,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白有色固体物质生成。
2mg+o2点燃2mgo铜片在空气中加热和燃烧,紫铜表面覆盖一层黑色材料2Cu+O2铝铝片在空气中,铝能与氧气迅速反应,在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碍反应进一步进行。
4al+3o22al2o3铝粉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和白热,生成白色固体4Al+3O2并点燃2al2o32.比氢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释放出氢气金属+酸=盐+氢稀盐酸与金属反应:2al+6hcl=2alcl3+3h2↑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稀硫酸与金属的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fe+h2so4=feso4+h2↑zn+h2so4=znso4+h2↑mg+h2so4=mgso4+h2↑注意:①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②铁参加置换反应生成的是+2价的亚铁离子:fe2+;③相同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又多到少的顺序:al、mg、fe、zn。
;④在初中范围内,常见的al、mg、fe、zn这四种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
3.活性金属可以取代盐溶液中的非活性金属。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fe+cuso4=feso4+cu(湿法炼铜的原理,波尔多液不能装在铁桶中)cu+2agno3=cu(no3)2+2ag注意:①参加反应的盐必须可溶②反应的金属必须比被置换出的金属活泼③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以上是9年级第1卷《化学》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中的复习知识点。
你还满意吗?希望能帮助你!。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SO4 + 2Al = Al2(SO4)3 + 3Cu ;
(3)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gNO3 + Cu = Cu(NO3)2 + 2Ag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发生反应。 铜与硝酸铝_____
例题解析
上一页
下一页
练习2、有X、Y、Z三种金属,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 ,Y溶解,X不溶解;将X浸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在 X的表面有Z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按照由强
到弱的顺序可排列为( B
A、Y >Z >X C、Z >X >Y
)。
B、Y >X >Z D、Z >Y >X
例题解析
上一页
下一页
【能力提升】
例题解析
结束
谢谢观看
知识回顾
上一页
下一页
►类型一
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及反应的快慢。
例题解析
例1、下列金属与酸能发生置换反应而生成氢气的是
( A )。
A、Fe 和稀H2SO4 B、Ag 和 稀 HCl C、Zn 和稀HNO3 D、Al 和浓H2SO4
例题解析
上一页
下一页
练习1: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和硫酸发生置换反应而
用实验证明Fe、Cu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在一支盛有CuSO4 溶液(蓝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
Fe
现象: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的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 (2)分别向两只盛有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溶液的试管中加 入Fe和Cu 现象:加入铁粉的试管中有气泡冒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加入铜粉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

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 生 成 息,得出结论正确的 是(A、D ) (已知:的 A B C在生成物中均 质 量 为+2价)。
H2 \g
A B C
反应时间/t A 、放出的氢气的质量是A>B>C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
(1)相同质量的Mg、Zn、Fe和相同质量 且过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 不时间的关系。(提示:假设金属质量均 为1克,H2SO4质量均为98克) ? ? ?
13.黄铜是铜、锌合金,它用亍制造机器、 电器零件等。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 量分数,取10g该黄铜样品加入到稀硫酸 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1g。试求: (1)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 (2)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三. 走进中考 【06福州市】1.将燃着的镁条伸 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 条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为2Mg+CO2===2MgO+C ,该反应属于( C ) A. 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将铜丝插入硝 酸银溶液中 将铁丝插入硝 酸铜溶液中
铜丝表面出现 银白色固体 铁丝表面出现红 色固体
Cu>Ag Fe>Cu
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Fe>Cu>Ag 。
思考4.
活动性与曲线
反应快 慢程度
Mg > Zn > Fe
甲( Mg ) 乙( Fe ) ( 丙 Zn )
2Mg+O2=== 2MgO
点燃
点燃
4Al+3O2=== 2Al2O3
点燃
初三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 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常温下为固体(汞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 大多数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温下除汞外,金属都是固体。
3. 金属的密度一般较大,熔点较高。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活泼金属(如钾、钙)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不活泼金属(如铜、银)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和氧化银。
2. 金属与酸的反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之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例如: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3. 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例如: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三、常见金属的特性
1. 铝: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保护内部的铝不再被氧化。
2. 铁: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
3. 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实际上是铜与氧气、水、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
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4. 金:金是极不活泼的金属,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以上就是初三化学中关于金属的知识点总结。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件 (共23张PPT)

C. 丙>乙>丁>甲
D. 乙>丁>丙>甲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变式题】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 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稀误的是
( D ) A.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可能含有硝酸铜和稀盐酸 B.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可能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银 C.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银,可能含铜 D.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银,可能含铜和氯化银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变式题】铁、铜、镁、锌是几种金属活动性不同的 金属,将他们同时放入稀盐酸中,出现了如图表示的 情形.请分析它们的表白后填空.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镁 ,说“我一点 (1)大喊“我快要完蛋”的金属是______ 铜 。 不在乎”的金属是______ (2)有一种金属坚持不住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Zn + 2HCl = ZnCl2 + 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例题解析
►类型一 金属的化学性质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金属化学性质的认识。
例1 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它不仅被视为美好和富
有的象征,而且还以其特有的价值造福与人类。常言 说:“真金不怕火炼”主要是指( D ) A. 熔点高 C. 有金属光泽 B. 延展性好 D. 化学性质稳定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2.置换反应:
化合物 作用生成另 (1)定义:一种单质与一种___________ 单质 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一种_______
A + BC === AC + B (2)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化合物 和一 (3)特点: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_________ 单质 。 种________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总结金属是天然界中最为普遍的化学元素之一,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和高强度等性质。
金属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工业、建筑、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简要介绍和总结。
1.金属的元素符号和周期表位置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元素符号都是大写字母,如Fe表示铁、Cu表示铜、Ag表示银等。
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左侧区域,包括第1-3族(也有少量在第4族),它们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因此常出现在离子化合物中。
2. 金属的离子性质金属元素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后,变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即阳离子,向周围的阴离子发生化学作用。
这种化学作用包括离子键的形成和金属离子的溶解等,同时金属离子也可以参与反应,如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以及置换反应等。
3. 金属的价电子和价态金属的原子一般有几个价电子,这决定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如高导电性、高热导性和延展性等。
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数量通常为+1或+2。
这通常被解释为金属原子失去其最外层的1个或2个价电子,即Zn(Zn(II))、Fe(Fe(II)/Fe(III))、Cu(Cu(II))、Ag(Ag(I))、Au(Au(III))等。
4. 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能够参与氧化反应,生成不同程度的金属氧化物和氧化态。
在氧气存在下,金属能够与氧气反应,形成氧化物,如有色的CuO、黄色的FeO、黑色的MnO2等。
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下,金属可以形成氯化物或酸根。
5. 金属的还原反应金属的还原性能是指能否通过将一个化合物中的元素还原成其单质。
像铜和铁这些元素就非常容易被还原,而类似于金、银这种元素则难以被还原。
还原反应通常是指金属原子通过电子转移,在离子化合物中还原出自由的金属反应,通常需要还原剂的作用,如氢气、金属活泼的自身等。
6. 金属的置换反应金属的置换反应是指两种金属之间的反应,其中一个离子从一个化合物中移动到另一个化合物中,把另一个离子替换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金属与酸的反应(高 频考点)
镁、锌、铁等较活泼金属能与 酸反应放出氢气。
【特别提醒】①并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 酸发生反应,只有那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稀酸发生置换反应, 产生氢气。②金属不能和浓硫酸和硝酸等氧化 性强的酸反应生成氢气。③铁与酸或可溶性金 属盐反应时,生成的化合物中铁元素为+2价, 读作亚铁,溶液呈浅绿色。
(2)等质量的同种酸与过量的金属反 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
(’11崇左)将质量相等的X、Y、Z三种金属,
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硫酸
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已知: X、Y、Z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A. 放出H2的质量是Z>Y>X B. 反应速率最大的是X ( C )
九 连 环
1.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但反应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
【例】有一著名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 品,至今保存十分完好,经历这么长的 时间,该铝制艺术品不易锈蚀的重要原 因是( D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不易氧化 C.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 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 护内部铝的作用
(’13庆阳市)小明发现月饼盒里的脱氧剂 部分呈红褐色,查阅资料得知脱氧剂中含有 铁粉和活性炭。他猜想这包脱氧剂中可能含 有:①Cu和C;②Fe2O3和C;③Fe3O4和C; ④Fe3O4、C和Fe;⑤Fe2O3、C和Fe。其 中猜想合理的是 ( C ) A.①③⑤ B. ②④⑤ C.②⑤ D. ④⑤
(’13泰安市)小明为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将一 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呈现无色, 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粉末;过滤后在滤渣和滤液中 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滤 液中无沉淀产生。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得出的 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D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
C.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Y>X>Z
D. 相对原子质量是X>Y>Z
3.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高频考点)
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 出排在后面的金属。
【例】(’12北海)向Mg(NO3)2、AgNO3、Cu(NO3)2 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 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D )
A. 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Fe2+、Mg2+ B. 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Cu2+、Fe2+、Mg2+ C. 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Fe2+、Mg2+ D. 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Cu2+、Fe2+、Mg2+
(’11贵港14题3分)将一定量的铁与过量的硫酸铜 溶液混合,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 是( C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3柳州20题2分)现有锌粉和另一种金属组 成的混合物,在6.5g该混合物中加入100g一定溶 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后,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 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g,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D ) A.若混合物为Zn、Mg,m可能是0.2g B.若混合物为Zn、Fe,m等于0.2g C.若混合物为Zn、Fe,m等于0.1g,混合物中 铁的质量分数为50% D.若混合物为Zn、Mg,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 数一定大于7.3%
【例】(’13崇左18题2分)质量相同的Mg和Al 分别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如果横坐标表示反应 的时间,纵坐标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能正确表 示两种金属反应情况的是下图中的 ( A )
方法指导 活泼金属和盐酸、硫酸的
反应,产生氢气的多少可以用下面的 规律来判断: (1)等量的金属与足量的同种酸反应, 金属的化合价相等时,相对原子质量 小的产生的氢气多;相对原子质量相 近时,化合价高的产生的氢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