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双基提高练(含答案)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选择题1.钾(K)与Na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K比Na更活泼,下面是根据Na的性质对K的性质的预测,其中正确的是()A.K与水反应比钠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钾B.K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氧化产物与其加热时燃烧产物相同C.K与水能够反应,但不如Na与水的反应剧烈D.K能从铝盐溶液中置换出铝2.若m g Na在足量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为(m+3.55) g,则m g Na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的质量为()①(m+0.8) g②(m+1.0) g③(m+1.2) g④(m+1.6) g⑤(m+1.4) gA.仅①④B.仅①⑤C.仅③④D.①②③④⑤3.实验室里做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用到的仪器和药品是()①试管夹②镊子③小刀④滤纸⑤研钵⑥烧杯⑦坩埚⑧石棉网⑨玻璃片⑩药匙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⑨C.③④⑧⑨⑩D.②⑤⑦⑨⑩4.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钠B.加热时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钠C.氢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D.钠露置于空气中的变化过程有氢氧化钠生成5.下列物质中,常温下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A.Mg B.Al C.Fe D.C6.将28 g铁粉放入100 mL 0.1 mol·L-1的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析出的铜的质量为()A.32 gB.0.64 gC.6.4 gD.3.2 g7.用铝箔包裹0.1 mol金属钠,用针扎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标准状况)()A.O2和H2的混合气体B.1.12 L H2C.大于1.12 L H2D.小于1.12 L H28.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于熔化烧碱的坩埚,可用Al2O3这种材料制成B.铝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是因为其表面覆盖着一层氧化铝薄膜C.氧化铝是一种难熔物质,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D.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可用于制胃药9.将等物质的量的金属Na、Mg、Al分别与100 mL 2 mol·L-1的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V(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2.24B.钠的物质的量为0.2 molC.反应时,Na、Mg、Al均过量D.曲线b为Mg与盐酸反应的图像10.将0.2 mol钠和铝的混合物溶于足量的盐酸中,产生3 136 mL(标准状况下)氢气,则钠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3 B.3∶1C.4∶1 D.1∶411.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B.铝不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C.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D.铝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小1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CO2-3、SO2-4中的几种。
高中化学 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化学试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1.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金属钠暴露在空气里,表面变暗,生成白色的氧化钠固体B.用坩埚钳夹住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色粉末C.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D.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有液态的铝滴落下来2.下列关于金属Na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 Na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花B. Na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C. Na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大,熔点高D. Na、K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3.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一般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B.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生锈C. 铝表面有氧化物保护膜D. 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4.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 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C. 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D. 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并不滴落5.下列描述的一定是金属元素的是( )A. 易失去电子的物质B. 能与酸反应的物质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D. 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的元素6.下列有关钠离子与钠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内所含质子数目相同B. 含钠离子的溶液无色,而钠原子聚集呈银白色C. 钠离子和钠原子相差一个电子层D. 钠离子与钠原子均具有较强的还原性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在空气中燃烧最后所得产物为Na2O2B.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似的进行特殊保护C.铝制品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因为铝不活泼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因生成的氧化物很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需涂保护层8.从利用金属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带答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巩固练习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盛有干燥的固体过氧化钠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
已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放热的.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颗粒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A.U形管内红色褪去B.试管内溶液变红C.气球a被吹大D.U形管水位d<c2.下列关于钠的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可用于制造高压钠灯B.钠可用于制造过氧化钠等化合物C.钠和钾组成的合金可作为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D.钠可将钛、锆、铌、钽等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3.在盛有食盐水、盐酸、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分别投入少量等质量的金属N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烧杯中一定都会发生:2Na+2H2O=2Na++2OH-+H2↑ B.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有单质铜生成C.三个烧杯中反应的剧烈程度相同D.三个烧杯中生成H2的量相同4.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盛冷水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以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①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②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③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⑤反应后溶液变红⑥发出“嘶嘶”的响声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C.②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5..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A.干冰灭火剂B.黄沙 C.干粉灭火剂D.泡沫灭火剂6.把4.6g钠投入到95.4g水中,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4.6%B.7.91%C.8.00%D.8.02%7.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B.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水来灭火C.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置换出铜D.实验时用剩的钠块不能放回原试剂瓶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应密封保存,且远离火源B.金属钠着火时,可用干燥的沙土覆盖灭火C.有毒药品的废液须倒入指定的容器D.所有的玻璃仪器都可以用酒精灯加热9.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 A.B.C.D.10.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O4(浓)+ C CO2↑ + 2H2O + 2SO2↑,则12 g木炭和足量的浓硫酸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A.67.2 L B.89.6 L C.44.8 L D.22.4 L11.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用途与镁的还原性无关的是()A.制作闪光粉B.镁合金用来制造火箭的部件C.用镁从熔融的四氯化钛中提取钛D.制作大型运动会的焰火12.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①金属先熔化;②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③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④燃烧后生成浅黄固体。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3章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综合练习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综合练习1.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银白色金属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③熔点低于100 ℃④密度比水小⑤热和电的良导体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主要原因是()A.铝的化学性质稳定B.铝与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C.铝是两性元素D.铝与氧气化合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3.下列叙述中,一定是金属元素的是()A.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除H)B.易失去电子的元素C.原子的最外层有两个电子的元素D.单质具有金属光泽的元素4.实验室中保存金属钠的方法是()A.放在水中B.放在四氯化碳中C.放在煤油中D.放在细沙中5.取一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至熔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铝失去了光泽B.铝熔化时会滴下来C.熔化的铝不滴落D.在熔化时生成了氧化铝6.在盛有5 mL澄清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放入小块钠,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熔化成白色的小球B.浮在液面快速游动C.液体底部出现银白色固体D.溶液变浑浊7.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不均匀,如非洲多金矿,澳大利亚多铁矿,中国富产钨。
从整个地球的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A.铝B.硅C.铁D.钙8.(1)可以证明钠的硬度小的实验事实是。
(2)可以证明钠的密度小于l g/cm3的实验事实是。
(3)可以说明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钠的实验事实是。
(4)可以证明氧化铝熔点高的实验事实是。
9.用脱脂棉包住约0.2 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由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结论是:第一,有氧气生成;第二。
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还原剂是。
10.将金属Fe、Cu与FeCl3、FeCl2溶液放入同一烧杯中。
根据下述情况,在溶液里哪些离子和金属单质能同时存在?哪些不能同时存在?(1)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存在较多的阳离子可能是,烧杯中存在的金属可能是。
3.1《金属的化学性质》过关训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人教版必修1)3.1《金属的化学性质》过关训练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除去镁粉中的等量铝粉,可选用的试剂是()A.稀盐酸B.稀硝酸C.氯化钠溶液D.NaOH溶液【答案】 D【解析】镁可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液反应。
2.金属钠是一种活泼金属,除了具有金属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大B.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C.在氧气中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发生黄色火焰D.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水灭火【答案】 C【解析】A中,钠的硬度小,可用小刀切割;B中,放置在空气中,钠被缓慢氧化生成白色的Na2O;D中,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故钠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
3.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空气中极易形成致密氧化膜而不易被锈蚀B.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C.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D.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铝并不滴落【答案】 C【解析】尽管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稳定的致密氧化膜,故不易被锈蚀,A项正确;B项正确;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但形成的氧化膜使得铝与氧气不再反应,因而也就不会燃烧,C项错误;D项正确。
4.常言“真金不怕火炼”从化学的角度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金的熔点很高,难于熔化B.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变质C.金越进行冶炼,其纯度越高D.金的硬度大,高温下难于变形【答案】 B【解析】金的熔点并不很高,硬度也不很大,易加工成各种形状的装饰品,“真金不怕火炼”是指其化学性质稳定,高温熔化再冷却后仍然是金,B正确。
5.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四种过量物质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NaOH溶液B.H2SO4稀溶液C.蔗糖溶液D.NaCl溶液【答案】 B【解析】镁和铝都能与稀H2SO4反应,而与NaOH溶液反应时,只有铝参加反应,故前者生成氢气多;C、D项不反应,无氢气放出。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测试题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测试题一、选择题(Ⅰ)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1. 下列关于金属单质通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般都具有金属光泽B.熔点都较高C.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D.都具有延展性2.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B.金属元素的阳离子只具有氧化性C.同一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可能相同D.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可比较金属的活泼性3.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
下图表示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代,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A.金属的导电性强弱B.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多少C.金属的化合价高低D.金属的活动性强弱4.常言“真金不怕火炼”从化学的角度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金的熔点很高,难于熔化B.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变质C.金越进行冶炼,其纯度越高D.金的硬度大,高温下难于变形5.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①变成白色粉末;②变暗;③变成白色固体;④变成液体。
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6.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图所示),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C.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7.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B.铝不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C.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D.铝的密度比铁的密度小8.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大B.钠与氧气反应时,产物是由O2的用量决定的C.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或用干燥的沙土灭火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保存在煤油里的原因之一是它极易与氧气反应B.镁的化学性质活泼,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C.铜丝在空气中加热表面可生成黑色的氧化铜D.铝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金属钠置于空气中加热产生白色的氧化钠B.铝箔不易被点燃是因为铝与空气中的氧气不反应C.铁在空气中点燃剧烈反应,火星四射D.钠与氧气反应,本身作还原剂(Ⅱ)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11.将一块金属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盛冷水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有①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②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③反应后溶液变红④钠熔成闪亮的小球⑤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⑥有“嘶嘶”的响声发出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③④⑥12.将2.3 g钠投放到97.7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3% B.小于2.3% C.4% D.大于4%13.将11.5 g钠、9 g铝、28 g铁分别投入200 mL 1 mol·L-1的盐酸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与盐酸反应最剧烈,产生的气体最多B.铝与盐酸反应的速率仅次于钠,但产生的气体最多C.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比钠多D.反应结束时产生的气体一样多14.同温同压下,相同物质的量的铝、铁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放出氢气的体积比是A.1∶1 B.3∶1 C.3∶2 D.2∶315.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氯化镁溶液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B.有气体生成C.溶液变浑浊D.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与纯氧气和水蒸气反应都能生成四氧化三铁B.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是置换反应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D.铁与盐酸或水蒸气反应,都作还原剂17.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后组员之间的交流不合理的是A.甲同学认为试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可点燃,且产生淡蓝色火焰B.乙同学认为试管a中生成的黑色固体可能为四氧化三铁C.丙同学认为将少量还原性铁粉放入试管中,加适量的水,加热也可实现该反应D.丁同学认为用盐酸溶解固体生成物所得溶液有颜色18.铁粉可与高温水蒸气发生反应,若反应后得到的干燥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铁粉的质量增加了32 g,则参加反应的铁粉的物质的量是A.0.5 mol B.1.5 mol C.1 mol D.2 mol19.下列关于钠和铁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钠和铁都作氧化剂B.都有气体放出C.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D.钠与酸反应要比铁剧烈得多20.能够说明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的是A.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B.都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C.锌溶于氯化亚铁溶液并有铁生成D.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Ⅲ)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21.铝既能与硫酸溶液反应,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铝与硫酸反应时,硫酸作氧化剂C.两个反应都有气体生成D.铝与烧碱溶液反应时,氢氧化钠作氧化剂22.关于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是还原剂B.氧化剂是氢氧化钠和水C.只有水是氧化剂D.氢气是还原产物23.单质铝不同于铁的性质是A.遇冷的浓硫酸钝化B.能与氢氧化钠反应C.能与盐酸反应D.能在氧气中燃烧24.除去镁粉中的少量铝粉,可选用的是A.稀硫酸B.水C.氢氧化钠溶液D.稀盐酸25.某无色溶液放入铝片后有氢气产生,则在该溶液中下列离子一定可以大量存在的是A.Na+B.Mg2+C.H+D.CO2-326.在500 mL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全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L ,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A .1 mol ·L -1B .2 mol ·L -1C .1.5 mol ·L -1D .3 mol ·L -127. 等体积的盐酸和苛性钠溶液,分别与两份足量的铝粉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3,则盐酸和苛性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 .1∶1B .2∶1C .3∶1D .2∶328. 实验室利用反应2KClO 3=====△2KCl +3O 2↑制取氧气,今24.5 g KClO 3参加反应,则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氧气的体积是A .2.24 LB .4.48 LC .44.8 LD .6.72 L29. 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 、MgCl 2、AlCl 3溶液中的Cl -,消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 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上述溶液的体积比为A .1∶1∶1B .3∶2∶1C .6∶3∶2D .9∶3∶130. 铁、镁、锌三种金属分别和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同温同压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金属失去的电子数相等B .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相等C .参加反应的金属物质的量相等D .铁、镁、锌的质量比为56∶24∶65二、非选题31.【考点: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相关综合】有A 、B 、C 、D 四种常见的金属单质,A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B 为红色固体,锈蚀时变为绿色;C 在空气中加热熔化但不滴落;D 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化学《金属化学性质》测试卷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高一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测试卷命题人:龙庆军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且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吻合题意)1、以下关于金属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 、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B 、金属拥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C、所有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 D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2、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钠在常温下就简单被氧化B 、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3、Na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是A 、置换出金属铜B、产生气体、置换出金属铜C、生成蓝色积淀D、产生气体、生成蓝色积淀4、金属钠放在水中浮在水面上,放在煤油中沉在油层下,煤油的密度是0.8 g ·cm-3,由此可推测出钠的密度( g· cm-3)是A 、大于B 、小于C、介于~1.0 之间 D 、不能够确定5、用等质量的金属钠进行以下实验,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 、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B、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C、将钠放入足量的硫酸铝钾溶液中D、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穿一些小孔,放入足量的水中6、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钠在溶液中可置换出铁B、铁在溶液中可置换出铜C、Fe 不与 H 2O 反应D、 Fe 比 Al 爽朗7、将 2.3g 金属钠放入100g 水中,完好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B、C、D、8、将等物质的量的Na2O 和 Na2 O2分别投入到足量且等质量的水中,获取溶质质量分数分数分别为 a%和 b%的两种溶液,则 a 和 b 的关系是A、 a= bB、 a> bC、 a< bD、无法确定9、关于 Na2 O 和 Na2O2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都是白色的固体B、都是碱性氧化物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D、都是强氧化剂10、取 18.4g 铝锌合金溶于足量硫酸中,完好反应后收集到(标准状况)氢气,则锌分别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为A、2: 3B、 1:2C、3:2D、2:111、以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选项是+-B、金属锌溶于稀硫酸:Zn+2H+A、钠和冷水反应: Na+2H 2O==Na +2OH +H 2↑==Zn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 +==2Al3++3H 2↑D、铁跟稀硫酸反应: Fe+2H +==Fe2+12、以下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反应结果改变的是A、 Na 和 O2B、 NaOH 和 CO2C、 Na2O2和 CO2D、木炭( C)和 O213. 钠离子的性质是()A. 有强还原性B.可与水反应C.有碱性D.比钠原子牢固14、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离子组是+、Mg 2+--B.++--A . K、 Cl 、 MnO 4Na、Cu2、CO32、NO3++--D.++--C. K、 Na、HCO3、Cl Na、 Mg 2、 Cl 、 SO4215.以下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胶体外观不均匀B .胶体不能够经过滤纸C.胶粒做不停的、无序次的运动 D .胶体不牢固,静置后简单产生积淀16.有四种物质,已知它们能发生以下变化:(1)A 2++B=B 2++A ( 2)A 2++C=C 2++A ( 3)B 2++C=C 2++B ( 4) C2++D=D 2++C 由此可知,各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序次正确的选项是()A 氧化性: A 2+>B 2+>C2+>D2+ B 氧化性: D 2+>C2+>B 2+>A 2+C 还原性: A>B>C>D D 还原性: D>C>A>B二、填空题(共 48 分)17、(6 分)常温下,金属钠和氧气反应的产物(氧化钠)中总会混杂少量的过氧化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化学性质同步练测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建议用时本质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1.以下有关金属元生性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必然显正化合价C.金属元素在不相同化合物中化合价必然是不相同的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固体2.以下有关钠的物理性质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银白色金属②质软,能够用小刀切割③熔点低于 100 ℃④密度比水小⑤热和电的良导体A. ①②④B. ①②③④C.①③④D. ①②③④⑤3.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钠在常温下就简单被氧化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4.金属钠在水中能浮在水面上;在煤油中能沉在油层下。
煤油的密度是0.8 g·cm-3,可推断钠的密度( g·cm-3)是()A. 大于B.小于C.介于 0.8~1.0 之间D.不能够确定5.以下关于 Na2O 和 Na2 O2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都是白色固体B.都是碱性氧化物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D.都是强氧化剂6.以下关于化合价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满分本质得分100分A.Na 2O 中 O 元素为 -1 价B.Na 2O2中 O 元素为 -2 价2中 O 元素为 -1 价3中 O 元素为 -2 价7.以下金属在空气中,能自觉形成氧化物保护膜的是()8.把一小块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物有()B.Cu ( OH)2229.将 a mol 钠和 a mol 铝一同投入m g 足量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 d g·mL -1,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B.%C.%D.%10.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加入足量的浓NaOH ( aq),第二份加入足量的HCl ( aq),若是放出等体积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则两份铝粉的质量之比为()∶2∶ 3∶ 2∶ 1二、非选择题(共60 分)11.已知在含 HNO 3的溶液中放入Al 不生成 H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的化学性质》练习题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相等,则所取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
A 1︰2
B 3︰2
C 3︰1
D 6︰1
2.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共存的是()
A.Fe3+、NO3-、Cl-、Na+B.Ba2+、Mg2+、HCO3-、AlO2-
C.NO3-、Na+、K+、CO32-D.NO3-、K+、AlO2-、OH-3、根据阿伏加德罗理论: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的A2气体和3体积的B2气体合成2体积的C气体,则C气体的化学式为:()
A、AB3
B、AB
C、A3 B
D、A2 B3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B.熔融状态下或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就是电解质
C.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得电子的物质被还原,是还原剂。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先融化,在燃烧,最后所得产物只有Na2 O2
B. 镁因在空气中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里面的镁,故镁不需要像钠一样特殊保护
C. 铝制品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是因为铝不活泼
D. 铁因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氧化物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故铁制品往往涂保护层
6.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的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的氧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
B. 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
C. 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
D. 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
7.用等质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 将钠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B. 将钠放在足量的硫稀酸中
C. 将钠放入足量的硫酸铝钾溶液中
D. 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穿一些小孔,放入足量的水中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钠与水反应:Na + 2H2O= Na++ OH- + H2↑
B. 钠与硫酸氢钾溶液的反应:2Na +2H+ = 2Na+ + H2↑
C. 铁与稀盐酸的反应:2Fe+6H+=2 Fe 3+ + 3H2↑
D 铝粉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2Al+2 OH-= 2AlO2-+ H2↑
9.将钠、镁、铝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 1 mol/L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
A. 1:2:3
B. 6:3:2
C. 3:1:1 D 1:1:1
10.下列关于钠在空气中的说法或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Na在空气中最终会变成白色粉末
B. N a2 CO3·10H2O在空气中风化是化学变化,NaOH固体的潮解是物理变化
C. Na 在自然界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D.Na在空气中最稳定的存在形式是N a2 CO3
11.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
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并指明该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是,氧化剂是。
(2)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3)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
(4)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点燃的顺序是,为什么。
12.在铝质易拉罐中收集满CO2气体,然后在其中倒入10mL浓NaOH溶液,并迅速用胶带将易拉罐口封住,能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易拉罐突然变瘪了,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解释易拉罐变瘪的原因;并解释后一现象的原因。
写出反应过程中的两个离子方程式;。
13.将质量为1.15g钠用刺了孔的铝箔包裹后放入水中,共收集到1.232L(标准状况)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1.15g钠与水反应,理论上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
况)为____________L。
(2)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100mL,则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14.把5.1g镁铝合金粉末放入500mL 1mol/L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
试计算:(1)该合金中镁和铝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mol。
(2)将等质量的该合金投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求标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
答案:1-5 BBAAAC 6-10 BDBCC
11.(1);Fe;H2O
(2)在玻璃管口A处接一断乳胶管,乳胶管头上连一段玻璃管,并将管口没入水中,用酒精灯火焰微热烧瓶底部,如果能够观察到没入水中的玻璃管口有气体逸出,停止加热后,玻璃管内有水柱上升,且较长时间水柱不回落,则标明该套装置气密性良好。
(3)为硬质玻璃管内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防止爆沸事故的发生。
(4)先点燃酒精灯,产生水蒸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防止先点燃酒精喷灯导致Fe与O2反应12.易拉罐又鼓起来;易拉罐中的CO2与浓NaOH反应,致使易拉罐内气压降低,从而使易拉罐被大气压压瘪;浓NaOH与易拉罐(Al)反应产生H2,随着易拉罐内H2量的增多,易拉罐内气压增大;CO2+2OH-
=CO32-+H2O;2Al+2OH-+2H2O=2-2
AlO+3H2↑
13 .(1)0.56L (2)0.3 mol/L
1.15gNa物质的量为0.05mol 可产生氢气的量0.025mol 体积0.56L<1.232L
说明铝箔参加了反应产生H2 1.232-0.56 = 0.672L 物质的量0.03mol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产生0.03molH2 消耗NaOH 0.02mol
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0.05 - 0.02 = 0.03mol
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3mol/0.1L = 0.3mol/L
14设Al为x mol,Mg为y mol,
那么27x+24y=5.1………………①
因为1mol Al能与3mol HCL反应,1 mol Mg能与2 mol HCl反应
那么3x+2y=0.5………………②
可解得x=0.1,y=0.1
该合金中镁和铝的物质的量都是0.1 mol
2Al+2NaOH+2H2O=2NaAlO2+3H2↑
1 mol Al 可与NaOH反应放出1.5 mol H2
0.1 mol Al可放出0.15 mol H2
V= 22.4*0.1*3/2=3.36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