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图版中华地图社高中地理第一册全册优质课件【完整版】

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一词
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 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天文观测尺 度扩展到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
“地心说”—〉 “日心说”—〉 “星系”—〉 现代观测
哈勃望远镜下的太空
一光年=365x24x60x60x30w 约为9万4千6百零8亿公里
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最大宇宙范围为150亿光年
天体 相互吸引 相互绕转
天体 系统
阅读课本,思考回答: 1.教材中提到了哪些天体系统?它们的
级别关系如何? 2.各级天体系统中各有哪些天体?其中
心天体是什么?
地月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 星,由于地球的质量 比月球大得多,相互 吸引的结果,使月球 不停地绕地球公转。
太阳系
太阳系是以太 阳为中心的天 体系统,主要 成员有太阳、 行星、小天体、 流星体、彗星 和行星际物质。 这些天体在太 阳的吸引下, 不停地绕太阳 公转,构成太 阳系。
宇宙中最远的星系——一个国际天文学家研究小组也许创 造了新纪录,他们发现了宇宙中已知的最为遥远的星系。 该星系距离地球130亿光年,是在宇宙大爆炸7.5亿年后诞 生的,当时宇宙尚不到现在年龄的5%。
小结
自然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 彗星、流星体:
2000多亿颗恒星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统
总 星
太阳系
3、读下面天体系统层次简图,完成下列各 题:
(1)图中数码①表示 地月系;表示河外星系 的数码是 4 ;表示银河系的数码是 3 (2)太阳是 2 系(填数码)的中心天体,其主 要原因是 太阳质量大 (3)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就是 5总星系(填 数码和名称),其半径约为_15_0_亿光年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本章整合

【思路导引】第(1)题,根据三类功能区布局要求及图中各区域的区位特征
判断, 高新技术 产业区应离市中心相对 较远 ,靠近风景区,环
境优美、洁净,故为图例乙;临空产业区应以 机场 为核心,布局在机场
周边地区,故为图例丙;港口物流区应靠近 渤海 沿岸港口,故为图例甲。
第(2)题,图示天津滨海新区化工区有三个区域,其中偏北部化工区靠
近 港口物流区
;偏南部化工区靠近 港口 ,偏西部化工区靠近多
条交通干线,交通便利;偏南部和偏西部两个化工区邻近 大港 油田区,
原料丰富,原有化工产业基础好,故①②正确;同一个地区内市场、劳动力、
资金和技术因素相差不大,不是化工区规划选址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故③
④错误。
专题二 城镇类综合题答题思路
1.城镇形成的有利条件 自然 地处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温和;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河运便捷;地处 条件 沿海,海运便捷 社会经 临近公路、铁路(位于公路、铁路枢纽),交通便捷;经济发展水平高 济条件 (农业发达);开发历史悠久;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3)卫生防护带的设置。 卫生防护带主要指设置在工业用地与住宅用地之间的城市绿地,带内可以 植树造林,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等,也可安排一些少数人使用的、 非长期的建筑物,如仓库和停车场等。这样既可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城 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环境。 (4)面积要求。 占地面积大的功能区(尤其是工业区)要有充足的土地,土地租金低。 (5)留有发展余地。 目的是针对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
2.国内城镇空间布局的解决措施 (1)建立分区中心,完善功能分区。分区是指城镇中一定的区域,可以是行 政分区;可以是以某种特色进行的分区,如北京“多中心”发展模式中提到的 各种分区;可以是规模适中的组团,以组团分区或相邻几个社区组合进行分 区。多中心共同发展可有效引导城镇经济的均衡发展。 (2)优化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基础建设(如公路、铁路、机场、通 信、水电煤气等),而且包括社会性基础设施(如教育、科技、医疗卫生、 体育、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完善功能分区的重要保证,直接影响城镇 的发展方向。一要保证完整配套的基础设施,满足人们在区域内的生活需 求;二要保证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三要注重可持续性的基础设施建设。
高一地理必修二ppt课件

。
02
地理环境与人类生产活动的相互制约
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活动产生影响,同时人类生产活动也反作用于地理
环境,两者相互制约。
03
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02
人口与城市
人口的增长与分布
总结词
人口增长与分布是地理学的重要 研究内容,它受到自然、社会、
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 产技术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发展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工业区位因素主要包括土地、水 源、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 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 工业生产的成本和效益。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内部各功能区 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而城市化则是 指城市人口和地域不断扩大的过程。
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它带来 了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地域的扩大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 境质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商业区、居住区、 工业区、公园等,这些功能区的布局 和相互关系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 居民生活质量。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
加强勘探和开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采 收率,推动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的绿色发展。
3
新能源开发
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降 低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
水资源的合理调配
跨流域调水
通过建设大型水利工程, 实现水资源的跨流域调配 ,缓解水资源分布不均的 问题。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总结词
地域文化是指某一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它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2021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2020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1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第 二册(2020版)电子课本课件【全
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08页 0010页 0012页 0014页 0016页 0055页 0092页 0094页
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现 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 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 第四节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第三节 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 容量
2021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 册(2020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08页 0010页 0012页 0014页 0016页 0055页 0092页 0094页
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现 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 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 第四节 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 第三节 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 容量
2021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 册(2020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二册课件1.1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地 低地 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区
中分布在地
形 高山和 土壤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 势较低的第
高原 风力较大,人口较稀疏
三级阶梯上
北半球温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 热带干旱地
气温 类居住,约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 区,人口集
气 候
降水
地带
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不同植被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 同。一般来讲,降水较多、人口密
矿业城市,如攀枝花、克拉玛依、鹤岗等
多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婚育习俗等影响人口增长,进而影响人口分布。
一第般一来 章讲,人降口水分较布多、、迁人移口与密合集理,容5降量.水较根少、据人口上稀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中
农业发达地区人口密集,但居民点相对比较分散
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有(多选)( 农业发达地区人口密集,但居民点相对比较分散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
地区、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先后制定了5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有计划地开发落后地区和疏散过密的城市人口和产业,改变了人口的空间分布
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答案:低平 北半球中低 沿海 婚育习俗等影响人口增长,进而影响人口分布。
D.美国阿拉斯加 E.朝鲜半岛 北美五大湖地区人口稠密
北半球温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约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 工业革命时期,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F.青藏高原
由于土壤肥力、耕作性能不同,人口分布不同
G.刚果盆地 H.加拿大东南角 鼓励或限制政策能够影响人口的流动和增长,进而影响人口分布。
2020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册教学课件

2020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 全册教学课件目录
0002页 0086页 0175页 0222页 0259页 0329页 0414页 0478页 0580页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二节 城市化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二节 工业区位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附录 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2020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 册教学课件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 理容量
2020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 册教学课件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 分布
2020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 册教学课件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
2020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 册教学课件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 容量
2020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 册教学课件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 化
0002页 0086页 0175页 0222页 0259页 0329页 0414页 0478页 0580页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二节 城市化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二节 工业区位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附录 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2020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 册教学课件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 理容量
2020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 册教学课件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 分布
2020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 册教学课件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
2020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 册教学课件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 容量
2020最新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 册教学课件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 化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册优质课件

国内人口迁移
(2)按迁移的方向
农村→农村
农村→城市
(城市化的一种表现)
城市→城市
城市→农村
(逆城市化的表现)
由农村→城市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
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讨论: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 入地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
1、近代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地有哪些?主要迁入地有哪些 ? 2、近代世界人口的迁移有什么特点?
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
高增长 增长下降
原始低增长
过渡模式
工业化开始
高高低模式
工业革命前
2.各大洲之间的差异:
大洲(地区) 非 洲 亚洲、拉丁美洲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世界平均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增长阶段 高增长 增长下降 低增长 增长下降 增长下降 低增长
一、环境承载力
讨论:
2、环境承载力的数量是一成不变的,因为自然资源的数量是 有限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可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改良生产条件,发挥生产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还可以 不断扩大资源利用的领域和范围,使自然资源发挥更大的 作用。如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淡水资源 被看成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土地资源 是决定地球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是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 矿产资源 的物质基础 太阳空气 目前对环境承载力没有限定
一、环境承载力 世界淡水危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缺水原因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解决措施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工农商生活用水增多
案例分析5
深圳市
迁移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市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吸引了 大量年轻而又素质较高的迁移人口.2010年第六次全国 人口普查显示,深圳常住人口为1035.79万,其中约有 798万人是非户籍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77%
中图版中华地图社高中地理第二册全册优质课件【完整版】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人口密度表示, 单位:人/平方千米。
2006年: 全国人口的平均密度约为:135人/平方千米
(世界平均约为:43人/平方千米)
上海:2930人/平方千米(2008年)
一、世界人口分布
1、各大洲人口分布情况
阅读课本中的表格“世界各洲人口密度”:
找出人口密度最大和最小的洲, 增长最快和最慢的大洲,原因是什么?
人口金字塔类型 主要人口问题
形成原因 引发的社会问题
采取的措施 人口发展情况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稳定型、缩减型
人口老龄化
生活、医疗水平高; 社会保障福利好
劳动力短缺,青壮年 负担过重;需求不旺, 影响经济增长
鼓励生育 推迟退休 接纳移民
人口规模减小
3、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压力
(1)人口金字塔类型? (2)人口特点? (3)未来人口发展趋势? (4)产生怎样的影响? (5)应采取什么政策?
控制人口增长 (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发展情况
人口规模减小
人口快速增长
四、我国的人口国情和人口政策
1、人口国情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人口众多,资源 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
2、人口政策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增长型
稳定型
3、人口问题
(1)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 (2)人口素质有待提高,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3)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4)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问题
人口发展模式
增长阶段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增长速度 规模
工业化 之前
低增长
高
高
低
缓慢 很小
工业化 初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 容量
中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 化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第二节 城市化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目录
0002页 0133页 0202页 0289页 0342页 0375页 0506页 0609页 0677页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二节 城市化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二节 工业区位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附录 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 理容量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 分布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 容量
中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 化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第二节 城市化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目录
0002页 0133页 0202页 0289页 0342页 0375页 0506页 0609页 0677页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二节 城市化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二节 工业区位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附录 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 理容量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册课件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 分布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二全册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