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案 说课稿 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教学设计

二、拿破仑帝国
引导阅读课本,初步了解以下问题:
1、拿破仑在什么背景下上台?
2、你对拿破仑的认识?
3、拿破仑的事迹?对内对外政策?
4、了解拿破仑对外战争,认识对外战争的影响?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总结拿破仑的对内对外政策:
对内:颁布《法典》阅读课本87页自由阅读卡,进一步认识文件的重要性(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对外战争:认识对外战争后期的侵略性。

并从正反两面认识对外战争影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三、知识网络设计。

九年级上册《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教案

九年级上册《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教案

九年级上册《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教案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法国大革命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之后,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革命最彻底的特点,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而且还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这场大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

法国大革命高潮过后,拿破仑逐步上台,并建立帝国,他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一方面他保留了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成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大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外战争的形式把法国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使资本主义文明得以在欧洲传播。

二、课程标准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引导阅读学生本课的相关资料,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通过对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人权宣言》的颁布;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难点:对雅各宾派和拿破仑的评价。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也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双城记》《双城记》描写的是法国大革命前后发生在巴黎和伦敦的故事,它展现了法国大革命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同时也反映出法国大革命的进程是激进的,很多无辜的人受到伤害。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认识拿破仑的背景、成就和影响;3.掌握以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为代表的近代西方社会变革的历史事件的基本知识;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5.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国大革命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难点:拿破仑在欧洲历史上的作用及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可准备一些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有关的图片,如“自由女神像”、“革命口号”、“拿破仑的画像”等,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随后,通过对图像的解说与介绍,引导学生进入本堂历史课的主题。

(二)讲解1.法国大革命的起因法国大革命是指1789年至1799年期间发生在法国的社会和政治变革。

它的直接起因是贫苦人民的不满和反抗,以及法国经济危机的爆发。

2.法国大革命的经过法国大革命的主要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89年至1792年,国民制宪会议成立,推进立宪议政。

法国大革命的开始就是国民制宪会议和大革命团体夺取政权和实施一系列改革,比如宣布人权宣言、取缔特权、废除旧制度等。

第二阶段:1792年至1799年,主要是法国旧制度的全面崩溃和革命的深入发展。

在此期间,法国先后实行过共和制、恐怖统治、最后又出现了五人执政的执政府。

第三阶段:1799年至1804年,这个阶段是拿破仑上台的过程,也是法国的革命结束的过程。

3.法国大革命的结果法国大革命的结果是开辟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宣告了封建专制社会的灭亡,建立了民主和平等的政治制度,奠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进一步推进了人类社会向现代化和进步的方向发展。

4.拿破仑的背景和成就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位极富争议的人物,更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象征。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反思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反思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我主要讲授了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本课内容主要介绍了法国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拿破仑的功绩和争议,通过讲述历史事件,使学生了解欧洲社会的变革和法国对世界历史的重大影响。

教学目标:1.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原因和过程,理解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2. 了解拿破仑的主要功绩及争议,并了解拿破仑对欧洲的影响;3. 能够表述自己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看法,并能就其历史意义展开思考。

教学内容:1.法国大革命背景及成因2.法国大革命过程和结果3.拿破仑的政治和军事成就4.拿破仑对欧洲的影响教学过程:1.开篇导入教师出示“革命”两字,要求学生自己想象该词汇所表达的含义,并依次点名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想象内容。

然后说明革命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并规定了今天的教学目标。

2. 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原因和过程,理解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1)教师梳理法国大革命的背景:法国的三级制度、国王路易十六的不作为、封建制度的束缚、外部环境问题等。

(2)教师介绍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国王为了解决财政危机,要求举行三级会议以筹措资金,但由于三级会议代表奉行利益集团思想,引起民众反感,导致暴乱。

(3)教师讲述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大革命爆发后,法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期,包括人民起义、公会的成立、恐怖统治的出现等一系列的事件。

(4)教师总结了法国大革命在历史上的意义和影响:结束了法国的封建制度,保卫了革命的成果,同时也给全世界的统治者敲响了警钟,成为欧洲民主制度发展的里程碑。

3. 了解拿破仑的主要功绩及争议,并了解拿破仑对欧洲的影响(1)教师简要介绍拿破仑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并介绍他如何成为法国军队的指挥官。

(2)教师讲述拿破仑在欧洲战争中战胜了很多国家,使法国成为欧盟的霸主,并使欧洲进入了拿破仑时期。

(3)教师介绍拿破仑的“民族主义”理念,以及他在法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制定民法典、建立新政府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9课,主要讲述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

教材从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成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介绍了拿破仑帝国的建立、统治和衰落过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脉络,认识到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欧洲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

但他们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认识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人物关系等方面存在困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成果,掌握拿破仑帝国的建立、统治和衰落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历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成果,拿破仑帝国的建立、统治和衰落过程。

2.教学难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环节和问题。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课的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大革命的原因。

然后详细讲述大革命的过程,如巴士底狱事件、制宪会议等,让学生掌握大革命的基本情况。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以及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历史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本节课的内容是九年级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理解欧洲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基本知识,但对于历史事件的细节和背景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了解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过程,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衰落。

2.教学难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历史资料片、图片展示等方式,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授法:教师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历史资料片、图片、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资料片,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总结拿破仑帝国建立的原因和条件。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概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和结果。

- 学生能够描述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主要政策和影响。

- 学生能够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在欧洲乃至世界历史中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通过历史材料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 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 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全球视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及其内外政策。

难点:- 法国大革命期间复杂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 如何全面评价拿破仑的历史作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 简要介绍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重要性。

- 提问学生关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已有知识。

2.新课内容讲解- 详细讲解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原因,如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平等、启蒙思想的传播等。

- 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主要事件,包括巴士底狱的攻占、制宪会议的召开等。

- 分析拿破仑帝国的建立过程,包括拿破仑的崛起、滑铁卢战役的胜败等。

3.课堂讨论- 分组讨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 教师总结讨论内容,强调历史事件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4.案例分析- 选取法国大革命或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典型案例,如《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等。

- 指导学生分析案例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影响和价值。

5.课堂总结- 总结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 强调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法国大革命或拿破仑帝国的短论文。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案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人权宣言》;拿破仑帝国教学难点:雅各宾派专政的特点与作用;对拿破仑的评价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也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双城记》《双城记》描写的是法国大革命前后发生在巴黎和伦敦的故事,它展现了法国大革命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同时也反映出法国大革命的进程是激进的,很多无辜的人受到伤害。

历史真如《双城记》描述的那样纷繁复杂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去探寻它的真相,看看法国大革命究竟是一场怎样的革命?它又带来了哪些影响?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法国大革命的背景1.革命背景分析:(1)革命前尖锐的阶级对立——政治原因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比英国革命要晚大约一百五十年,当英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并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法国还处于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时期,阶级关系处于十分尖锐的对立状态。

它表现为:法国社会被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他们占人口总数不到1%,但却占有全国土地数量的2/3,并不承担任何纳税义务。

而广大的第三等级却承担着国家的赋税和其他封建义务,尤其是工人、城市平民和广大农民,生活困苦不堪,他们强烈要求改变生活状况。

尖锐对立的阶级关系,使法国社会如同到处堆满了干柴,随时都有爆发革命的可能。

(2)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的矛盾——经济原因(根本原因)18世纪下半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很大发展,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其发达程度居欧洲大陆首位。

对外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

但封建专制统治却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其表现为:封建政府不断提高税收;全国各地关卡林立;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探究
1、法国大革命为什么爆发?说出这场革命过程中发生的大事?这场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2、拿破仑是怎样夺取政权的?他对内对外采取了哪些措施?
3、怎样评价拿破仑?
教师出示自主探究问题
学生自学课文,自主释疑
合作交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示提高
一、法国大革命
1、法国为什么会爆发大革命?
2、列举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时间、地点、标志?(革命的第一阶段---开始)
意义
1799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拿破仑和他的帝国1804年建立帝国颁布《法典》。
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利。
1814年封建王朝复辟。
达标测评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B
A.《人权宣言》的发表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波士顿倾茶事件D.来克星顿枪声
3、法国大革命过程中,颁布什么文献,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并与英美颁布的文献从名称和内容上相比较。
阅读《人权宣言》内容:
材料一人生来而且
始终是自由的,在
权利上是平等的……
材料二所有公民都
有权亲自或经过代
表参与制订法律…
材料三财产是神
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请回答:(1)上述材料出自何国什么时期颁布的什么文献?
过程与
方法
利用有关图片渲染课堂氛围,主要采用启发式、讲解讲授、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交流,培养学生乐学、愿学的意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①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让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还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规模大,又彻底,影响深远。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拿破仑事业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当时法国特定的历史环境的需要,得出“时事造英雄”的结论。但是他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也是必备条件,每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要靠平时努力学习和艰苦奋斗才积累起来的,否则就算机遇再好,也会白白地错过。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强调:点拨:《人权宣言》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是法国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是法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献,它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号,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同时它又明确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
把学生每4人分成一组,小组同学互相讨论,找出比较的方法。教师搜集学生学习的信息后,让学生进行展示交流,重点在文献名称及内容,必要时教师要板书并讲解采用列表的方法。
分析拿破仑失败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组讨论“如何评价拿破仑”,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全面评价人物的能力。
指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第一,拿破仑掌权期间,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法典》,规范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
第二,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1)正义性,保卫法国;(2)进步性,保卫和传播资本主义制度;(3)侵略性,奴役和镇压当地人民的反抗;(4)争霸性,与英国争殖民霸权,与俄国争欧洲大陆霸权。
第三,拿破仑是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拓展延伸
比较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
总结:1、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英、法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美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2、性质: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3、目的或任务: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4、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美国颁布了《独立宣言》,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
重点
《人权宣言》的颁布、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难点
拿破仑的评价。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问题最佳
解决方案
情境引入
【导入新授】
方案一:复习导入
方案二:出示《拿破仑》《凯旋门》的图片,创设情景导入
方案三:联系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的国王,设疑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顾解答
创设情景,导入新授,激发求知欲
2、在英、美、法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分别颁布了《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其中《人权宣言》与前两部法律文献相比,其突出特点表现在B
二、拿破仑和他的帝国
1、拿破仑是怎样夺取政权的?说出他建立帝国的时间、名称。
2、拿破仑对内对外实行怎样的政策?起到了什么作用?
3、拿破仑是迄今为止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之一。有人说他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有人说他是一位英雄,改变了欧洲的历史;有人说他是一个战争罪魁祸首,是一个暴君;有人说他建立帝制,是历史的倒退……这些说法有道理吗?你如何评价拿破仑呢?
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编写人:李传丽单位:赛博中学
【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特点和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②评价能力培养,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标准,评价拿破仑的一生。③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和英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培养学生综合比较能力。
(2)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材料中的“自由”和“平等”是针对哪些制度提出的?
(4)如何评价这部文献?
(5)列举英美法在革命过程中颁布的文献
4、法国大革命过程中建立了哪一政权?被处死的国王是谁?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标志事件是什么?他们采取了什么措施?最终结果如何?
5、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79页《法国社会等级制度》和《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插图,让生简单交流后指出这两幅图反映出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形势怎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强调:法国封建专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师出示78页《攻占巴士底狱》图片,再现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情景。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强调:巴士底狱是法国封建势力的象征。人们向它开火,就意味着要向传统的封建势力开战。
共和国的建立以及处死路易十六让生自己阅读完成。
教师强调: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这只是代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失败。
指导学生从国内意义与国际意义两方面分析。
教师出示《拿破仑》《极盛时期的拿破仑帝国》的图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讨论解决基础知识。
强调: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性质是资产积极军事帝国。对内颁布《法典》,对外打击“反法同盟”。
5、结果: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6影响: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中外历史相联系,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回答问题。培养学生横向思维
反思完善
背景
1789年,开始
颁布《人权宣言》。
法国大革命-----过程1792年发展建立共和国
罗伯斯庇尔上台,大革命达到高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