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讲 免疫调节学案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八单元 第4讲 免疫调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胸腺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胸腺
骨髓
淋巴因子
2.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效应T细胞
浆细胞
3.免疫细胞的种类与功能 细胞名称 来源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功能
摄取和处理、传递抗原, ____________________
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B 细胞
生
物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 4讲
免疫调节
全国卷近五年考题 统计 2017·卷ⅠT4, 卷ⅠT31,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 2016· 2015· 卷ⅡT5, 持稳态中的作用 (Ⅱ ) 2013· 卷ⅠT3, 2013· 卷ⅡT3
考纲要求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 2013·卷ⅠT4 防 (Ⅱ )
考点 1
消灭。
思考辨析 1.判断正误。 (1)在抗原的刺激下 T 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 ) (2)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
(3)浆细胞的产生,需要 T 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 )
(4)当同一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 自记忆细胞。( )
(5)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并产生 抗体。( )
造血干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浆细 在骨髓中成熟 胞、记忆细胞 造血干细胞, 在胸腺中成熟 识别抗原, 分化成效应 T 细胞、记忆细胞;产生
T 细胞
淋巴因子 ______________
浆细胞
_________________ B细胞或记忆B细胞 分泌______ 抗体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 免疫效应 识别抗原,分化成 相应的效应细胞
考向2 免疫细胞作用机理的实验探究 3.下图所示的实验能够说明(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讲免疫调节学案新人教版

第四讲 免疫调节[考纲展示]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79页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细胞的起源与分化二、免疫的类型三、特异性免疫 1.体液免疫2.细胞免疫四、免疫功能异常1.自身免疫病(1)病因:防卫功能不当。
(2)病理: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
(3)病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2.过敏反应(1)病因:防卫功能过强。
(2)病理: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敏原)过度敏感引起的,机理如下(3)特点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免疫缺陷病(1)病因:防卫功能过弱。
(2)类型⎩⎪⎨⎪⎧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如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HIV 病毒入侵T 细胞导致的艾滋病五、免疫学应用1.免疫预防:在免疫反应中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免疫检测:人工标记抗体——检测追踪抗原在机体中的位置。
3.免疫治疗:人体患病条件下,通过输入抗体、淋巴因子等,增强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
4.器官移植中的应用(1)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器官供者与受者的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2)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81页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核心考点通关] 1.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易混易错解答免疫问题应规避的7个易错点(1)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2)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若T细胞缺失,细胞免疫功能全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部分保留。
(3)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具有分裂、分化能力,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不能再进行分裂、分化。
(4)浆细胞(效应T细胞)并非只来自于B细胞(T细胞)。
浆细胞(效应T细胞)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由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二是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案(人教版)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长句表达(四)个体稳态中相关过程变化机

长句表达(四)个体稳态中相关过程变化机理分析1.(分析原因类)(2022·河北,21节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的形式双向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电信号(神经冲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意义概括类)(2022·山东,23节选)迷走神经是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对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起促进作用,还可通过一系列过程产生抗炎效应,如图所示。
(1)迷走神经中促进胃肠蠕动的神经属于________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化液中的盐酸在促进消化方面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种作用即可)。
答案(1)副交感神经可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2)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pH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使促胰液素分泌增加(或其他合理答案) 3.(说明依据类)(2022·广东,17节选)迄今新型冠状病毒仍在肆虐全球,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和动态清零的防疫总方针。
图a表示免疫力正常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内病毒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趋势。
回答下列问题: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初期,__________免疫尚未被激活,病毒在其体内快速增殖(曲线①②上升部分)。
曲线③④上升趋势一致,表明抗体的产生与T细胞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高三一轮总复习生物课件:第8单元+第四讲+免疫调节

解析: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过敏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 功能紊乱,即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会引起过敏反应,而抗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 能引起免疫反应。
答案:C
3.(必修 3P38 旁侧问改编)脊髓灰质炎是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接 种疫苗是预防的有效手段。下列叙述正确是( A.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预防多种传染病 B.第一次接种疫苗后,机体受刺激后会发生特异性免疫 C.脊髓灰质炎病毒入侵机体后,会刺激 T 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D.再次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时,机体可产生大量抗体进入靶细胞并消灭病毒 )
解析:吞噬细胞有识别抗原的作用,T 细胞和 B 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作 用,A 正确;M 细胞为记忆细胞,受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为 E 细胞(浆细 胞),B 正确;E 为浆细胞,不能使靶细胞裂解,效应 T 细胞具有该功能,C 错误; 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和抗原结合, 因此能阻止入侵机体的病毒在体液中的传播, D 正确。
2019高三一轮总复习
生 物
提高效率 ·创造未来 ·铸就辉煌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八单元
第四讲 免疫调节
栏 目 导 航
自主回顾、抓主干
1 3 小试牛刀、固所学
研析考点、破疑难
2 4 课时跟踪检测
[考纲点击] (Ⅱ)。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Ⅱ)。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1
自主回顾、抓主干
知识回顾、忆教材
[追忆教材] 1.免疫系统的组成
2.免疫系统的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提醒] 免疫活性物质的两个“并非” (1)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 (2)溶菌酶并非只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如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一 道防线,体液中的溶菌酶则属于第二道防线,但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一定属于非特异 性免疫。
(全国卷 地区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八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讲 免疫调节课件.ppt

5
知识
(2)淋巴因子 T细胞 效应T细胞
(3)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_宿__主__细__胞_密切接触, 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__病__原__体__,最终被吞噬、消灭。
12
知识 突破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免疫类型
体液免疫
核心细胞 分泌物质
________ ________
作用对象
侵入________中的抗原
第八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讲
免疫调节
1
知识 突破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吞噬细胞 T细胞
淋巴因子
2
知识
突破
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免疫类 型
形成
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 ________ 无特异性
特异性免疫 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
第一道防线:________ 第二道防线:________
3
知识 突破
【教材深挖】 1.溶菌酶只在第二道防线起作用吗? 2.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吗?
1.不一定。溶菌酶是一种杀菌物质,可以破坏细菌。 既可以存在于第一道防线的泪液、唾液、汗液中,又可 以存在于第二道防线的细胞外液中。 2.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免疫时间 作用方式
近年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课免疫调节高效演练创新预测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课免疫调节高效演练创新预测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课免疫调节高效演练创新预测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课免疫调节高效演练创新预测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4课免疫调节高效演练·创新预测预测点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抗原特异性方面显著不同。
此外,这两者的主要区别还表现在( )【解析】选B。
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持续终生,特异性免疫可以产生记忆细胞,也具有持久性;特异性免疫涉及吞噬细胞的功能;非特异性免疫不存在抗原诱导的细胞增殖与分化。
2。
某种致病性极强的细菌外毒素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β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促进α亚单位进入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因此,研制疫苗时应选择该细菌的()A。
外毒素B。
DNAC。
外毒素α亚单位D。
外毒素β亚单位【解析】选D。
疫苗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但不会使机体致病.由于该外毒素致病性极强,因此应选用减毒外毒素或无毒性的β亚单位。
预测点2.特异性免疫的过程3。
当人患流感时,体内会发生的相应反应有( )①B细胞和T细胞迅速增殖分化②产生针对该病毒的记忆T细胞③浆细胞内高尔基体参与抗体的形成④体内特异性抗体与病原体结合⑤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环境中增殖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解析】选D。
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引起机体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T细胞会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①②正确;浆细胞能产生抗体,抗体是分泌蛋白,与产生分泌蛋白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③正确;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使其失去侵染性,④正确;病毒的代谢和增殖依赖于宿主细胞,⑤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04讲 免疫调节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

第04讲免疫调节最新考纲高频考点核心素养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1.免疫系统的功能及组成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科学思维——比较与归类:比较各种免疫细胞的特点、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建立模型:构建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模型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免疫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免疫系统受损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社会责任——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关注免疫异常疾病,关爱艾滋病病人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细胞的种类与功能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摄取和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结合体B细胞造血干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①唾液、泪液、胃液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都不是体液,而属于黏膜的分泌物,是第一道防线。
②第一、二道防线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2)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①防卫:抵制病原体的攻击。
②监控:及时发现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
③清除: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
助学巧记巧记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诊断辨析(1)免疫活性物质都是免疫细胞产生的。
(×)提示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但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
(2)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主要针对体内的抗原。
(√)(3)体内衰老细胞和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4)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5)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特异性免疫。
(×)(6)特异性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
(×)(7)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8)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性的,要比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更重要和强大。
【高考领航】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第4讲 免疫调节名师精编课件

(2008·高考天津卷)( × )
题组设计 解题技法
题组一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分析
1.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
答案 解析
免疫的关系是
体( 液D免)疫也需要T淋巴细胞的
A.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T淋巴细参胞与的,参A与项错误;体液免疫和 B.体病液原免体疫入和侵细的胞第免二疫道分和别第组三成道细入人防胞侵体线免的防疫第止都三是道人 防体 线防 ,止B项病错原体
作用方式
_浆__细__胞__产__生__的__抗__体__与__相__ _应__的__抗__原__特__异__性__结__合__
效__应__T__细__胞__与__靶__细__胞__密__切__接__触_
免疫异常 过敏反应
知识梳理 考能诊断
考点二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关系
二者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相互配合:①对外毒素:体 液免疫发挥作用;②对细胞内寄生生物:体液免疫先 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散播感染,当寄生生物进入 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 除;③若T细胞被破坏,则细胞免疫不存在,体液免疫 也将大部分丧失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模型图解
记忆
吞噬
B
浆细胞 T
效应T
靶
记忆
知识梳理 考能诊断
考点二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2.区别和联系
免疫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游离于体液中的_抗__原__
被抗原侵入的_宿__主__细胞、自 身_突__变__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
植组织器官
免疫细胞 主要是_B_细胞
主要是_T_细胞
1.免疫系统的组成 (1)组成 免疫器官、_免__疫__细__胞__和_免__疫__活__性__物__质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讲 免疫调节(对应学生用书第177页)[识记—基础梳理]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3.理清几种免疫细胞的作用(1)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①处理、呈递抗原;②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2)B 细胞:①识别抗原;②增殖分化成浆细胞、记忆细胞。
(3)T 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①识别抗原;②分化成效应T 细胞和记忆细胞;③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 细胞增殖、分化。
(4)浆细胞:分泌抗体。
(5)效应T 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
(6)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进行更强烈的二次免疫。
4.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5(1)防卫: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2)监控:及时发现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
(3)清除: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
[思维辨析]1.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 2.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提示】胃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3.浆细胞能增殖分化为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提示】浆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继续分裂分化。
4.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提示】T淋巴细胞不产生抗体,浆细胞产生抗体。
5.非特异性免疫可针对所有的抗原,而特异性免疫只针对特定的抗原,所以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更强大。
(×)【提示】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远低于特异性免疫。
6.B细胞和T细胞、吞噬细胞一样,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也可以参与细胞免疫。
(×)【提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既可参与体液免疫也可参与细胞免疫,但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
[理解—深化探究]1.溶菌酶只在第二道防线起作用吗?【提示】不一定。
溶菌酶是一种杀菌物质,可以破坏细菌。
既可以存在于第一道防线的泪液、唾液、汗液中,又可以存在于第二道防线的细胞外液中。
2.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提示】不是,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但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
3.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吗?【提示】不是,吞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运用—考向对练]考向1 考查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1.(2018·武汉模拟)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C.①和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C[读图知a为T细胞,b为B细胞,c为效应T细胞,d为浆细胞,a、b、c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A错误;记忆B细胞受到刺激后也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错误;c、d的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错误。
]2.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表述,错误的是( )A.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B.淋巴因子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不能消灭抗原C.吞噬细胞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D.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免疫活性物质是指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淋巴因子、抗体和溶菌酶等,D错误。
][备选习题]下列关于B淋巴细胞与T淋巴细胞的防御特性的比较,错误的是( )A.两种淋巴细胞表面都有能识别抗原的专一性受体B.两种淋巴细胞的抗原专一性受体都能直接与任一病原体上的抗原结合C.B细胞活化后会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后可使病原体失去致病力D.病毒感染时,T细胞会分化为效应T细胞而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B[两种免疫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这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有关,A项正确。
一种抗原只能由一种相应的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识别,B项错误。
B细胞活化后会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使其失去致病力,C项正确。
病毒感染机体细胞后,机体主要通过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D项正确。
]考向2 考查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3.人体感染白喉杆菌(白喉杆菌侵入易感者的呼吸道,通常在咽部黏膜生长繁殖)后,将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的繁殖B.吞噬细胞通过溶菌酶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灭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D[非特异性免疫是指由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A、B、C项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由抗体或效应T细胞等参与的免疫,D项中的免疫球蛋白就是指抗体。
]4.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A[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故是可以遗传的,A正确;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属于第三道防线的体液免疫,为特异性免疫,B错误;记忆细胞由B细胞或T细胞产生,都属于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C错误;非特异性免疫没有针对性,对所有的异物都起识别作用,只针对一种病原体起作用的是特异性免疫,D错误。
][技法总结]判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三个“根据”[备选习题]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D[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水解病原菌,起到杀菌作用;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体液免疫。
]考点二|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对应学生用书第179页)[识记—基础梳理]1.体液免疫(1)参与的细胞:①T细胞;②B细胞;③记忆细胞;④浆细胞。
(2)该过程中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浆细胞,该细胞可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3)抗体2(1)上述图中的①:T细胞;②:记忆细胞;③:效应T细胞。
(2)结果: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辨析与识图]1.判断正误(1)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中,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来源相同。
(×)【提示】二次免疫中,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还会来自记忆细胞。
(2)淋巴因子不仅可以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还可以和抗体一样将抗原清除。
【提示】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但没有和抗体一样的生理功能。
(3)抗体产生于浆细胞内,但抗体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
(√)(4)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5)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提示】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需先经过增殖,然后部分分化为效应T细胞。
(6)只有体液免疫才有二次免疫,细胞免疫不存在二次免疫。
(×)【提示】无论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在初次免疫中均产生了记忆细胞,都存在二次免疫。
2.据图思考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2)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c、d、e、g。
(用图中字母表示)(3)若切除胸腺,对图中⑤、⑥两种免疫产生怎样的影响?⑤免疫功能全部丧失,⑥免疫功能保留一部分。
[理解—深化探究]1.理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2.关于记忆细胞和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敏感,能长期记住入侵的抗原。
(2)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反应快、强,能在抗原侵入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大大降低患病程度。
[运用—考向对练]考向1 考查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分析1.(2018·乌鲁木齐市高三二诊)H9N2病毒能导致禽类患流感,为了研发H9N2病毒的疫苗,某研究机构将未接触过H9N2病毒的家鸽随机均分为两组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甲组家鸽经减毒处理的H9N2病毒诱导产生了抗性突变C.第二次实验中,乙组家鸽体内相应的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D.乙组家鸽出现流感症状是因为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A[第一次实验中,给甲组家鸽注射减毒处理的H9N2病毒,导致甲组家鸽体内发生了体液免疫,即体内的吞噬细胞和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A正确;甲组家鸽经减毒处理的H9N2病毒诱导进行了体液免疫,B错误;由于第一次实验时,给乙组注射了生理盐水,因此没有进行免疫反应,第二次实验中,乙组家鸽体内进行初次免疫,其体内可产生记忆细胞,但不参与反应,C错误;乙组家鸽出现流感症状是因为体内没有迅速经过特异性免疫反应将抗原清除,D错误。
]2.(2018·哈尔滨市高三三模)如图表示人体免疫系统的体液免疫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除具有图示成分外,还具有________。
图中刺激甲细胞的病原体通常是经过________细胞处理过的。
(2)图中信息显示乙细胞的增殖分化通常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乙细胞受刺激后,除了分化成丙细胞外,还分化成________细胞。
(3)图中丙细胞分泌的物质2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_______________。
(4)已知HIV的宿主细胞是T细胞,结合题中信息,解释艾滋病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缺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读图知甲为T细胞,乙为B细胞,丙为浆细胞,2为抗体,甲、乙、丙为免疫细胞,2为免疫活性物质,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除此之外,还应包括免疫器官,如扁桃体、胸腺等。
刺激B细胞的病原体通常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
(2)图中信息显示乙细胞的增殖分化通常需要特定抗原刺激以及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
B细胞受到刺激后,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B)细胞。
(3)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4)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受到刺激产生淋巴因子,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
HIV攻击T细胞,使T细胞无法分泌淋巴因子,从而影响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
[答案](1)免疫器官吞噬(2)特定抗原刺激以及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记忆(3)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4)HIV侵染T细胞,使T细胞无法分泌淋巴因子,从而影响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合理即可)[技法总结]三看法判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如图所示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环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作用C.如图中T细胞将进行增殖和分化,则图示属于细胞免疫D.如图中T细胞将呈递抗原,则图示属于体液免疫A[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对抗原的识别不具有特异性,A错误;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可对大多数病原体进行摄取、处理,暴露出特有的抗原,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B正确;T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并分化为效应T细胞,属于细胞免疫,C正确;T细胞呈递抗原,产生淋巴因子,使B细胞受到刺激后,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属于体液免疫,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