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联调报告
144小时联调测试报告

地铁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中心、控制中心A幢办公网络工程采购及安装系统
联调测试144小时记录
四川川大金键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1144小时测试联调的目的
在系统测试后,将进入系统大联调。
◆接口功能试验是证明各子系统各功能正确;
◆综合联调试验是证明本次系统的各子系统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的工作,保证地铁办公系统正常的运营。
2系统联动示意图
3测试内容及测试记录
子系统
要求
测试结果
客户子系统
客户子系统能够正常的接入网络子系统,并能正确访问服务器子系统,并通过不间断144小时连续通电测试。
网络子系统
客户子系统、服务器子系统运维管理子系统可以正常接入,并通过不间断144小时连续通电测试
服务器子系统
服务器子系统能够正常接入网络子系统,能够接受客户子系统的访问,接受运维子系统的管理,可以管理备份子系统,并通过不间断144小时连续通电测试
备份子系统
能够正常接受服务器子系统的管理,并通过不间断144小时连续通电测试
运维管通过不间断144小时连续通电测试
实施方结论
建设方结论
系统联调测试报告(社交媒体平台)

系统联调测试报告(社交媒体平台)系统联调测试报告(社交媒体平台)1. 引言本文档旨在汇报系统联调测试的结果,测试对象为社交媒体平台。
通过该测试,我们评估了系统的功能完整性和性能表现。
2. 测试概述2.1 测试时间:2021年5月1日至2021年5月10日2.2 测试环境:开发环境2.3 测试人员:开发团队和测试团队共同参与3. 测试内容3.1 功能测试在联调测试过程中,我们验证了以下功能:- 用户注册与登录功能- 发布帖子功能- 关注和取消关注功能- 帖子点赞和评论功能- 查找和浏览其他用户的帖子功能3.2 性能测试我们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包括:- 并发用户数- 响应时间- 数据处理速度- 系统稳定性4. 测试结果4.1 功能测试所有功能测试均通过,系统的功能完整且符合需求。
4.2 性能测试在性能测试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 并发用户数:系统在同时处理100个用户的请求时表现良好,但在同时处理1000个用户的请求时出现轻微的延迟。
- 响应时间:系统的响应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在特定场景下出现稍微延迟。
- 数据处理速度:系统的数据处理速度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性能问题。
- 系统稳定性:系统在长时间的测试中表现稳定,未出现崩溃或异常情况。
5. 测试结论系统联调测试结果显示,社交媒体平台的功能完整并且性能表现良好。
根据测试结果,我们建议进一步进行压力测试以验证系统的性能极限,并进行用户验收测试以确保系统符合用户期望的需求。
6. 附录- 功能测试用例附表- 性能测试数据记录表以上是本次系统联调测试报告的概要内容。
请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修改,以符合实际情况。
系统联调试验总结报告目录格式

系统联调试验总结报告目录格式
一、引言(100-150字)
介绍系统联调试验的目的和背景,总结报告的目的和内容。
二、项目背景(150-200字)
介绍系统联调试验所属的项目背景和项目的重要性。
三、联调试验设计(150-200字)
描述联调试验的设计原则和步骤,包括参与方、测试环境、测试方案等。
四、联调试验过程(500-800字)
详细记录联调试验的过程,包括各个环节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对联调测试进行分阶段的说明,包括测试的准备、执行和结果。
五、联调试验结果(250-300字)
对联调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包括系统之间的兼容性、稳定性和性能情况等。
六、经验教训(150-200字)
总结联调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提出对于未来联调试验的经验教训。
七、优化建议(150-200字)
根据联调试验结果和经验教训,提出对系统的优化和改进建议,包括技术、流程和管理方面等。
八、结论(100-150字)
对整个联调试验进行总结,强调结果的重要性和未来工作的展望。
注:以上字数仅为参考,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完整版)系统上线联调测试报告

福建公安警务云(一期)项目(合同包5)系统上线联调测试报告福建省公安厅科技通信处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6月目录第1章引言 (3)1.1 编写目的 (3)1.2 参考资料 (3)第2章测试计划 (3)2.1 测试地点 (3)2.2 测试人员 (3)2.3 测试环境 (3)2.4 测试方法 (5)第3章测试结果 (5)第4章测试结论 (8)第1章引言1.1 编写目的编写该测试总结报告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1.通过对上线联调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对软件对外发布的接口质量的评价;2.分析测试的过程,产品,资源,信息,为以后制定测试计划提供参考;3.分析系统存在的缺陷,为修复和预防bug提供建议。
1.2 参考资料第2章测试计划2.1 测试地点福建省公安厅。
2.2 测试人员2.3 测试环境2.4 测试方法在测试每一个测试项时,在测试用例对应的部分完成以后,由承建方人员、业主单位人员共同进行验证结果,测试的方法以白盒测试为主,主要观察测试返回结果是否达到指定要求。
本测试计划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接口开发完成后的接口测试。
第3章测试结果第4章测试结论本次测试根据《福建公安警务云(一期)项目标书》及《福建公安警务云(一期)项目建设项目合同书》所要求的全部接口功能进行测试,所有测试指标均达到标书及合同要求,测试通过。
完成日期为年月日,测试结果详见本报告第三章节“测试结果”。
项目建设单位(盖章):项目承建单位(盖章):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项目监理单位(盖章):日期:年月日。
系统联调测试报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系统联调测试报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1. 测试背景本次测试是针对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进行的联调测试。
联调测试是为了验证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接口以及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正常运行,以保证系统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2. 测试目的本次测试的主要目的如下:- 验证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规格书中的要求。
- 验证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接口是否正常。
- 测试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
3. 测试环境- 系统硬件配置:主机型号XXX,CPU X核,内存XGB,硬盘XGB。
- 系统软件配置:操作系统XXX,数据库XXX,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版本XXX。
4. 测试方案本次测试采用以下测试方案:- 功能测试:针对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包括客户信息管理、交流记录管理、销售机会管理等。
- 接口测试:验证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是否正常,如与销售系统的接口、营销系统的接口等。
- 性能测试:模拟高负载场景,测试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包括响应时间、并发处理能力等。
5. 测试结果经过测试,以下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测试结果:- 功能测试: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符合需求规格书中的要求,功能完整且稳定。
- 接口测试: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接口正常,实现了数据的正确传输和共享。
- 性能测试: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表现良好,响应时间短且能够处理大量并发请求。
6. 测试结论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功能符合需求,可以满足客户的管理需求。
-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接口正常,能够实现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
-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具有优秀的性能表现。
7. 建议和改进措施基于本次测试的结果,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措施:- 进一步优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性能,提升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 完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用户界面,提升用户体验。
联调记录报告模板

联调记录报告模板联调记录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地点:XXX公司主持人:XXX参与人员:XXX,XXX,XXX目的:本次联调的主要目的是检查系统各模块之间的整合性和通讯功能是否正常,解决在联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确保系统最终能够正常工作。
同时,也是为了在上线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顺利地完成各项操作。
过程:第一阶段:准备工作在联调之前,我们进行了各组件的代码审核和测试,确保每个组件都能够独立运行并满足预期要求。
同时,根据业务逻辑,我们也进行了初步的接口测试并记录了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二阶段:联调测试在联调测试过程中,我们主要测试了各个模块之间的通讯、数据传输和应用逻辑,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XXX模块的数据传输出现了一些异常。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相关模块进行调整,优化性能。
第三阶段:问题解决和测试在发现问题后,我们与相关的技术人员一起分析并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对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全面的测试以确保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结论:通过本次联调测试,我们发现并解决了一些问题,并成功地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安全、高效、可靠的系统。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需要在上线前做更详细的测试和验证。
对于今后的开发和维护,我们也优化了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最终,我们相信我们的系统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建议:1.在未来开发和维护中,需要更加注意对各模块之间的兼容性和优化性能的处理;2.对于潜在的问题,需要在上线前做更全面的测试和验证;3.加强与相关技术人员的沟通和协同,提高开发效率和系统可靠性。
联调试验报告

联调试验报告
EH液压控制系统
联 调试验报告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置道液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二OO九年 月 日
目录
一、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二、试验时的工作条件
三、供油系统的性能测定
四、执行机构的性能测定
试 验 员: 试 验 工 程 师:
试 验 日 期 : 试 验 日 期:
9.附表
表一执行机构试验情况汇总表
油动机
代号
截止阀和逆止阀性能
理论行程
毫米
实测行程
[理论行程±1mm]
毫米
卸荷阀
性能
伺服阀
性能
电磁阀
性能
高主
96+
髙调1
142+10
/
髙调2
142+10
/
中调1
60+
/
中调2
60+
/
中调3
60+
/
中调4
通过阀杆活动试验电磁阀开启和关闭主汽门(开关型)执行机构,使其达到最大行程,并记录实际行程,试验结果见表一。
试验所有执行机构的截止阀、逆止阀、伺服阀和卸荷阀的性能,试验结果见表一。
5.隔膜阀动作性能的测定
正常运行时,EH油压为,透平油压为。当透平油压力跌到约[设计值±]MPa时,隔膜阀开始打开;当EH油压为零时,透平油压升到约[设计值±]MPa时,隔膜阀复位。试验结果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2
A
S
T电磁阀失电
单个AST电磁阀失电
110kV马高庄变信息一体化监控系统整体调试报告

110kV马高庄变电站综合信息一体化监控系统整体调试报告1.前言新建110kV龙源马高庄电站综合信息一体化监控系统采用南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的CSC2000系统,110kV等级设备测控装置采用南瑞继保公司CSI200E系列测控装置,35kV等级设备测控装置采用南瑞继保CSC200系列测控装置。
为保证110kV马高庄变综合信息一体化监控系统能长期、稳定、高质量地运行,需对监控系统作一个整体调试。
1.1试验依据DL 408-91 电业安全生产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部分);《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87)电生供字第245号;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87),水电电生字第108号;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1994;相关设计图纸;设备出厂技术资料;综合自动化系统调试规范,自编。
2.调试人员及设备2.1调试人员:杨晓斌高彬潘文万佩峰2.2调试设备3.监控系统整体调试3.1遥控操作安全性检查详见:附表13.2人机界面检查详见:附表23.3参数修改功能检查详见:附表33.4数据库和图表功能检查详见:附表43.5音响信号功能调试详见:附表53.6事件顺序记录SOE功能调试详见:附表63.7状态变化响应时间调试详见:附表73.8遥调功能调试详见:附表83.9直流测量和主变温度测量调试详见:附表93.10监控系统接入的其他单元模块详见:附表104.各测控装置功能调试详见:附表11测试人员:杨晓斌高彬潘文万佩峰测试时间:2015年6月测试人员:杨晓斌高彬潘文万佩峰测试时间:2015年6月测试时间:2015年6月测试人员:杨晓斌高彬潘文万佩峰测试时间:2015年6月测试人员:杨晓斌高彬潘文万佩峰测试时间:2015年6月附表6:事件顺序记录SOE功能调试测试人员:杨晓斌高彬潘文万佩峰测试时间:2015年6月测试人员:杨晓斌高彬潘文万佩峰测试时间:2015年6月测试人员:杨晓斌高彬潘文万佩峰测试时间:2015年6月测试人员:杨晓斌高彬潘文万佩峰测试时间:2015年6月附表11:各测控装置功能调试对象:35kV出线一001设备:南瑞继保CSC211对象:35kV出线二002 设备:南瑞继保CSC211对象:35kV出线三003 设备:南瑞继保CSC211对象:10kV出线四004 设备:南瑞继保CSC211对象:35kV进线005设备:南瑞继保CSC211对象:35kV连接变006 设备:南瑞继保CSC211对象:35kV连接变007 设备:南瑞继保CSC211对象:35kV站用变0001设备:南瑞继保CSC241C对象:主变测控装置设备:南瑞继保CSI200E对象:公共测控装置设备:南瑞继保CSI200E对象:110kV秋分四线109 设备:四方CSI200E测试人员:杨晓斌高彬潘文万佩峰测试时间:2015年6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联调报告前言前言 (2)1.医院接口联调的前置条件及建议 (4)2.医院接口联调工作方式 (4)3.文件交换型接口测试流程 (4)3.1住院业务接口工作流程 (4)1.就医登记 (5)2.已执行医嘱明细信息交换 (5)3.费用结算 (6)4.出院登记 (6)3.2门诊业务接口交互工作流程 (6)3.2.1流程一 (6)1.门诊挂号 (7)2.费用明细信息交换 (7)3.费用结算 (7)3.2.2流程二 (8)1.门诊挂号 (8)2.费用明细信息交换 (9)3.费用结算 (9)4.数据共享型接口测试工作流程 (9)4.1住院业务接口测试工作流程 (9)1.就医登记 (10)2.已执行医嘱明细信息交换 (10)3.费用结算 (11)4.出院登记 (11)4.2门诊业务接口交互工作流程 (11)4.2.1流程一 (11)1.挂号登记 (12)2.费用明细信息交换 (12)3.费用结算 (13)4.2.2流程二 (13)1.挂号登记 (13)2.费用明细信息交换 (14)3.费用结算 (14)5.测试用例 (15)5.1门诊业务测试用例 (15)5.2住院业务测试用例 (15)5.3门特业务测试用例 (16)6.医院前置服务器管理要求 (18)7.附件《ZLCHS系统与医保系统联调确认表》181.医院接口联调的前置条件及建议医院接口联调必须满足以下前提条件:●医院或HIS开发商按《定点医疗服务机构联网与接入方案》的要求完成了医院接口改造开发,且调试通过;●前置服务器已经安装配置完成;●医院已经维护好医保客户端必要的系统运行参数:✓维护操作人员工号及初始密码,并要求操作人员自己修改自己密码✓分配权限✓维护好病区、科室、床位✓维护好医院端三个目录数据(主要是药品及诊疗项目)为使用医院接口联调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建议完成以下工作:●医院或HIS开发商已经按目录对照上报格式要求和规范准备好目录对照的DBF文件,并使用目录对照检测工具检测通过,已经上报医保中心导入,并下载到医院前置服务器;●维护好医生、设备2.医院接口联调工作方式3.文件交换型接口测试流程3.1住院业务接口工作流程接口交互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1.就医登记(1)参保病人住院登记时在医保客户端中录入就医登记信息,并将就医登记信息导出到医保共享数据区,并导出文件;(2)通过HIS系统从医保导出的文件读入住院登记信息,并保存到HIS系统中。
2.已执行医嘱明细信息交换(1)HIS系统每天按照医嘱明细交换文件格式生成参保病人已执行医嘱明细数据文件,保存到医保共享数据区;(2)通过医保客户端读入已执行医嘱明细信息,将数据通过校验保存到医保数据库中,未通过校验的记录在读入标志字段中设置读入失败标识,如果该文件中同一业务只要有一条记录读入失败,则该参保人员本次业务数据均不读入,由HIS系统对读入失败的记录进行修订后再次读入该参保人未导入的医嘱明细记录。
3.费用结算(1)操作人员在完成本次结算的医嘱明细上传后,通过医保客户端对参保人员本次业务进行费用结算,并将结算的结果按照交换文件格式导出到医保共享数据区;(2)通过HIS系统从医保共享数据区读取结算费用数据,保存到HIS系统数据库中,提供HIS系统收费等使用。
4.出院登记(1)在医保客户端中进行出院登记,保存后将出院登记信息按规定格式导出出院登记信息的文件;(2)通过HIS系统从医保导出的出院登记信息文件读取出院登记信息,并保存到HIS系统中提供后续业务使用。
3.2门诊业务接口交互工作流程3.2.1流程一接口交互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1.门诊挂号(1)参保病人挂号登记时在医保客户端系统中录入就医登记信息,并将就医登记信息导出到医保共享数据区;(2)通过HIS系统从医保共享数据区读入门诊挂号登记信息,并保存到HIS系统中形成挂号信息。
2.费用明细信息交换(1)在医保前台客户端系统中录入费用明细信息,并将费用明细信息导出到医保共享数据区;(2)通过HIS系统从医保共享数据区读入费用明细信息,并保存到HIS系统中。
3.费用结算(1)医保客户端对参保人员本次业务进行费用结算,并将结算的结果按照交换文件格式导出到医保共享数据区;(2)通过HIS系统从医保共享数据区读取结算费用数据,保存到HIS系统数据库中,提供HIS系统收费等使用。
3.2.2流程二接口交互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1.门诊挂号(1)参保病人挂号登记时在医保客户端系统中录入就医登记信息,并将就医登记信息导出到医保共享数据区;(2)通过HIS系统从医保共享数据区读入门诊挂号登记信息,并保存到HIS系统中形成挂号信息。
2.费用明细信息交换(1)在HIS系统中录入费用明细信息,并将费用明细信息导出到医保共享数据区;(2)通过医保客户端系统从医保共享数据区读入费用明细信息,并保存到医保客户端系统中。
3.费用结算(1)医保客户端对参保人员本次业务进行费用结算,并将结算的结果按照交换文件格式导出到医保共享数据区;(2)通过HIS系统从医保共享数据区读取结算费用数据,保存到HIS系统数据库中,提供HIS系统收费等使用。
4.数据共享型接口测试工作流程4.1住院业务接口测试工作流程接口交互测试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1.就医登记(1)参保病人住院登记时在医保客户端中录入就医登记信息,并将就医登记信息保存到医保共享数据库的住院登记信息表中;(2)通过HIS系统从医保共享数据库的住院登记信息表读入住院登记信息,并保存到HIS 系统中。
2.已执行医嘱明细信息交换(1)HIS系统每天生成参保病人已执行医嘱明细数据文件,保存到医保共享数据库的已执行医嘱明细信息表中;(2)通过医保客户端读入已执行医嘱明细信息,将数据通过校验保存到医保数据库中,未通过校验的记录在读入标志字段中设置读入失败标识,由HIS系统对读入失败的记录进行修订后再次读入。
3.费用结算(1)操作人员在完成本次结算的医嘱明细上传后,通过医保客户端对参保人员本次业务进行费用结算,并将结算的结果保存到医保共享数据库的费用结算信息表中;(2)通过HIS系统从医保共享数据库的费用结算信息表读取结算费用数据,保存到HIS系统数据库中,提供HIS系统后续业务使用。
4.出院登记(1)在医保客户端中进行出院登记,保存后将出院登记信息保存到医保共享数据库的出院登记信息表中;(2)通过HIS系统从医保共享数据库的出院登记信息表中读取出院登记信息,并保存到HIS 系统中提供后续业务使用。
4.2门诊业务接口交互工作流程为了便于医院HIS系统门诊(购药)业务开展,对于门诊(购药)提供了一下两种交互流程。
4.2.1流程一接口交互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1.挂号登记(1)参保病人门诊挂号时在医保客户端系统录入就医登记信息,并将就医登记信息保存到医保共享数据库的就医登记信息表中;(2)HIS系统从医保共享数据库的门诊就医登记信息表读入门诊挂号信息,保存到HIS系统中,并回写读入标志。
2.费用明细信息交换(1)在医保前台客户端系统录入费用明细信息,并将费用明细信息保存到医保共享数据库的门诊费用明细表中;(2)HIS系统从医保共享数据库读入费用明细信息,保存到HIS系统中,并回写读入标志。
3.费用结算(1)使用医保客户端对参保人员本次业务进行费用结算,并将结算的结果保存到医保共享数据库的费用结算结果表中;(2)通过HIS系统从医保共享数据库读取结算费用数据,保存到HIS系统数据库中,提供HIS系统收费等使用。
4.2.2流程二接口交互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1.挂号登记(1)参保病人门诊挂号时在医保客户端系统录入就医登记信息,并将就医登记信息保存到医保共享数据库的就医登记信息表中;(2)HIS系统从医保共享数据库的门诊就医登记信息表读入门诊挂号信息,保存到HIS系统中,并回写读入标志。
2.费用明细信息交换(1)在HIS系统录入费用明细信息,并将费用明细信息保存到医保共享数据库的门诊费用明细表中;(2)医保客户端系统从医保共享数据库读入费用明细信息,保存到医保客户端系统中,并回写读入标志。
3.费用结算(1)使用医保客户端对参保人员本次业务进行费用结算,并将结算的结果保存到医保共享数据库;(2)通过HIS系统从医保共享数据库读取结算费用数据,保存到HIS系统数据库中,提供HIS系统收费等使用。
5.测试用例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数据交换是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与医保前台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交换。
有如下两种数据交换接口方案:●数据文件交换方式:采用数据文件作为系统接口的介质,通过数据文件(DBF)实现数据的交换;●数据共享方式:提供数据共享表作为交换数据的存储,定点医疗机构的HIS系统和医保客户端通过分别读、写数据共享表实现数据的交换;以下测试用例中的“数据共享区”针对数据文件交换方式是指DBF数据文件,针对数据共享方式则是指数据共享表。
5.1门诊业务测试用例5.2住院业务测试用例5.3门特业务测试用例6.医院前置服务器管理要求为使前置服务器机医保客户端能够得到最新程序版本、政策及目录对照数据,以及跟踪前置服务器运行情况,对前置服务器管理提出如下要求:●前置服务器运行过程中,不得自行任意关机或重新启动机器。
●保证前置服务器与中心服务器连接网络的畅通。
●不得自行更改前置服务器Administrator用户的口令、SQL Server数据库sa用户的口令、机器名、IP地址等;不得自行增加新的操作系统用户;不得自行增加新的SQL Server数据库用户。
●不得自行更改前置服务器上的任何软硬件设置,如IIS、SQL Server、自动更新等相关的设置。
●不得在前置服务器上安装其它无关软件。
●不得使用前置服务器上Internet网。
●如果前置服务器上安装了防火墙软件,必须保证前置服务器80、1433、3389三个端口是打开的。
●建议前置服务器及相关网络设备使用不间断电源(UPS)。
7.附件《HIS系统与医保系统联调确认表》HIS系统与医保系统联调确认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