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心理活动描写教学设计
学写心理描写教学设计

学写心理描写教学设计学写心理描写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学写心理描写教学设计1【设计思想】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在写作方法的学习上提出的重要目标。
初中一年级的很多新生在表达方式的使用上往往局限于笼统的叙述和简单的介绍,一般记叙文的写作往往因描写的缺失而表现为不生动,不深入。
本课程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各种描写方法的一般规律,并在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片段训练。
初中一年级新生对于心理描写已十分熟悉,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发现和总结心理描写一般规律成为可能和必要。
本课程以心理描写为切入点和起点,引领学生学会恰当使用表达方式,将一般记叙文写生动,写深入。
【教学目标】1、发现和总结心理描写一般规律。
2、在心理描写一般规律的指导下进行心理描写片段训练。
3、赏析名着中的心理描写片段,体验高境界心理描写。
【重点难点】1、发现和总结心理描写一般规律。
(重点和难点)2、在心理描写一般规律的指导下进行心理描写片段训练。
(重点)【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两篇初一新生考场作文:我在变作者:张三在小学过了六年了,我已经不再是小学生了,我将踏上中学生之路,在这几年里,我觉得自己慢慢地长大的,漫漫地成熟了,慢慢地变高了。
以前在小学里,虽然是个很矮的人,但是我非常地调皮,容易哭,容易被人欺负。
我现在不同了,我喜欢和别人散散步,聊聊天,在班里看书写作业,当然我也一样调皮,不过就没有小学那样疯狂。
在小学里,我喜欢追逐打闹,时常摔跤。
有两次摔得厉害,被缝了几针,次次吸取完教训过了几天之后,由冲来冲去,就是喜欢跑,没办法,控制不住,看见别人玩我也想玩,看见别人跑我就想跑,那时根本不知道是怎么会事。
老师走了就想玩,老师来了就认真,可能是和同学之间有什么关系吧!到了中学之后,我想把那些坏毛病全部改掉,不再追逐打闹,学校的校规我会好好遵守,做一个三好学生,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少年。
在中学里,我认识了新的同学,新的学校,新的老师和新的班级,共同创作一个新集体,我想为班里作出贡献,因为我已经长大了,我已经不是小学生了,我现在是青少年了,我将为这个学校争光。
心理活动的描写教案

心理活动的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的概念,认识到心理活动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心理活动的描写技巧。
3.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升作文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活动的概念与作用2. 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3. 心理活动的典型案例分析4. 心理活动的练习与指导5. 心理活动在作文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及其在作文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心理活动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升作文水平。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心理活动案例,让学生掌握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2. 实践训练法: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的练习,提高心理活动的描写技巧。
3.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心理活动描写的心得。
五、教学安排1. 课时:100分钟2. 教学过程:a) 导入:介绍心理活动的概念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b) 讲解:分析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并结合案例进行讲解。
c) 练习:学生进行心理活动的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d) 讨论:学生分享心理活动描写的心得,展开课堂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作文,让学生感受心理活动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包括内心独白、心理描写、表情描写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练习:学生进行心理活动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
4. 讨论:学生分享心理活动描写的心得,讨论在写作过程中如何运用心理活动描写丰富作文内容。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修改自己之前的作文,增加心理活动描写的内容。
2. 选取一个生活中的场景,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方法,写一段心理描写。
八、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其在作文中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心理活动的描写教案

心理活动的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的概念,理解心理活动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体验和描写心理活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高作文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活动的概念与分类2. 心理活动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3. 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4. 心理活动与人物形象的关系5. 心理活动在作文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心理活动的概念、分类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及其在作文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活动的概念、分类、作用及描写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活动描写。
3. 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练习。
4. 小组讨论法:探讨心理活动在作文中的应用。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心理活动的概念与分类。
2. 第二课时:分析心理活动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3. 第三课时:讲解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4. 第四课时:探讨心理活动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5. 第五课时:指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练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测试,引发学生对心理活动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心理活动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活动描写,让学生体会心理活动对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的作用。
4. 讲解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如表情、动作、语言等,并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心理活动与人物形象的关系,分享彼此的看法和体会。
6. 练习:布置一道心理活动的描写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7.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对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进行总结。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心理描写教案初中

心理描写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描写的作用和意义,掌握心理描写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把握。
3.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描写手法,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心理描写的基本技巧3. 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应用4. 写作实践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享一篇优秀心理描写文章,引发学生对心理描写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心理描写的概念与作用:介绍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内心活动、情感变化等进行具体描绘的一种写作手法,强调心理描写在揭示人物性格、表达情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 讲解心理描写的基本技巧:a. 直接心理描写:通过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直接描述,展示人物的心理状态。
b. 间接心理描写:通过人物的行为、表情、语言等外在表现,暗示其内心活动。
c. 内心独白:让人物在内心深处倾诉自己的思考、感受和愿望。
d. 心理剖析: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性格特点和心理轨迹。
4. 心理描写在写作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观察人物的情感变化,运用心理描写手法丰富写作内容。
5. 写作实践与评价:布置一道心理描写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反馈和建议。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描写的概念、作用和基本技巧。
2. 示例法:分享优秀心理描写文章,让学生直观感受心理描写的效果。
3.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优秀心理描写文章示例。
2. 准备心理描写写作题目。
3. 准备评价标准和反馈建议。
六、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心理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心理活动描写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教案教案标题:描写心理活动的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心理活动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提供学生描写心理活动的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心理活动的定义和分类。
2. 描写心理活动的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
3. 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难点:1. 理解心理活动的本质和特点。
2. 运用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描写心理活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心理活动的相关案例和材料。
2. 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心理活动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对心理活动的理解。
2. 提出问题,例如:“你们有没有经历过一种强烈的情感,比如喜悦、紧张或恐惧?你们是如何感受到这些情感的?”二、讲解心理活动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1. 介绍心理活动的定义,即人在思考、感受和意识活动中所经历的心理过程。
2. 分类讲解心理活动,如情感、思维、意识等。
三、分析描写心理活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常用的描写心理活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心跳加速”、“紧张不安”、“喜出望外”等。
2. 学生进行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分析和讨论,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进行实例展示。
四、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技巧进行练习(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心理活动的案例,要求学生用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描写。
2. 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五、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他们的描写作品,可以选择个别学生或小组进行展示。
2. 教师和同学们进行评价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六、总结和延伸(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强调描写心理活动的重要性和技巧。
2. 提供延伸学习的建议,如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或心理学书籍,进一步提高描写心理活动的能力。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引入心理活动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理解了心理活动的本质和重要性。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2. 课程类型:写作指导课3.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4.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丰富作文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心理活动?为什么要在作文中进行心理活动描写?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解释心理活动描写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方法。
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3. 实例分析(10分钟)教师展示优秀作文片段,让学生分析其中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和效果。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4. 写作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情境,要求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学生现场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并进行修改。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给出改进建议。
三、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片段2. 写作情境3. 评价标准四、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练习的表现2. 学生作品的内容丰富程度和描写细腻程度3. 学生对心理活动描写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五、教学拓展1. 邀请作家或专业编辑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 组织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或活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学习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技巧,并能在作文中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使心理活动描写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片段,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3. 练习法:学生现场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法:学生相互评价作品,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心理活动描写的质量。
(完整版)小学生心理描写教案

小学生心理描写教案 篇一:心理描写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几种方法; 2 、培养细腻地再现人物在特定情景下的心理活动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文中的作用和几种常用的心理描写方法。
2、难点:能熟练地运用一两种方法准确、形象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预备素材。
1、突击检查背书情况,体会紧张不安的心理: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到我们教室听课,我想让大家在老师们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同时也检查一下你们背诵第十三课和第十五课的情况,不用举手,我随意抽人背诵。
装做找人的样子停顿五到十秒针、再指名背。
提问:听到要检查背书情况,你的心情怎样?怎样想的?结果没有抽查到你,心情有何变化?被抽到的同学谈谈感受。
2、做游戏,谈感受:击鼓传花,第一轮,鼓停拿到花的同学罚表演节目,第二轮鼓停拿到花的同学抽奖。
分别说说两轮游戏中自己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3、除了兴奋、紧张、害怕等心理感受,你还产生过哪些心理感受?(悲喜交加依依不舍心花怒放忐忑不安义愤填膺心恢意冷心急如焚欣喜若狂喜出望外勃然大怒怒火中烧魂飞魄散惊心动魄迫不及待欣喜若狂??)原来人的心理活动如此丰富多彩,怪不得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 4、请你说说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心理感受。
5、小结:刚才大家说出了自己真切的心理感受,其实这是我们的思想情感活动。
把这种思想情感活动写出来,就是心理活动描写。
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划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实,同学们已经在很多写人记事的课文中接触到了心理活动 描写。
请回忆一下?? 二、方法指导 1、定义:心理描写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加以描写,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可分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 2、要求:符合身份、表现性格、结合环境、扣住主题。
心理活动描写教学设计(最新整理)

心理活动描写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明白具体细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重要作用,丰富文章的感情,让学生初步掌握把心理活动写得具体细致的方法,使学生能根据文章情节的需要,更好的运用所学过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心理,点缀文章。
二、教学目标1.学习把心理活动写得具体细致的方法。
2.体会并运用所学过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心理。
3.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把心理活动写得具体细致的方法。
2. 学会运用学过的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心理,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要让我们富有感染力,让读者读的时候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随着作者的笔记此起彼伏,我们就要在写文章的时候,把当时的心情详细的展现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借助心理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心情,丰富文章的内容。
(二)明确什么是心理描写。
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围绕客观事物而产生的看法、感触、联想、潜意识等思想活动的描写,称作心理描写。
(三)通过比较阅读分析心理描写欣赏两篇文章,比较一下,哪片更好,为什么?考级(一)呼……好紧张……我随着人群,来到侯考室。
我选了个靠近窗户的位置,轻轻的坐了下来。
隔壁的教室里,不时传来悠扬动听的琴声。
唉……我能弹得像他们那么好吗?想到这儿,我的压力很大,我告诫自己一定要弹好,考好。
“下一位……罗可。
”一位阿姨叫道。
我轻轻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逐步走向考级试。
考级(二)呼……好紧张……我随着人群,来到侯考室。
我选了个靠近窗户的位置,轻轻的坐了下来。
窗外的凉风轻轻掠过树梢,小麻雀也站在树梢间叽叽喳喳的叫着,隔壁的教室里,不时传来悠扬动听的琴声,似行云流水……(环境描写)唉……我能弹得像他们那么好吗?呃,我那么努力地练了,应该考得上吧?不一定……可能考得上吧?呀,怎么能那么没自信呢!(内心独白)此时,想起来临出门时爸爸对我说的话:可儿,别怕,爸爸妈妈相信你,你永远是最棒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活动描写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明白具体细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重要作用,丰富文章的感情,让学生初步掌握把心理活动写得具体细致的方法,使学生能根据文章情节的需要,更好的运用所学过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心理,点缀文章。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把心理活动写得具体细致的方法。
2.体会并运用所学过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心理。
3.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把心理活动写得具体细致的方法。
2. 学会运用学过的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心理,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要让我们富有感染力,让读者读的时候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随着作者的笔记此起彼伏,我们就要在写文章的时候,把当时的心情详细的展现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借助心理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心情,丰富文章的内容。
(二)明确什么是心理描写。
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围绕客观事物而产生的看法、感触、联想、潜意识等思想活动的描写,称作心理描写。
(三)通过比较阅读分析心理描写
欣赏两篇文章,比较一下,哪片更好,为什么?
考级(一)
呼……好紧张……我随着人群,来到侯考室。
我选了个靠近窗户的位置,轻轻的坐了下来。
隔壁的教室里,不时传来悠扬动听的琴声。
唉……我能弹得像他们那么好吗?想到这儿,我的压力很大,我告诫自己一定要弹好,考好。
“下一位……罗可。
”一位阿姨叫道。
我轻轻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逐步走向考级试。
考级(二)
呼……好紧张……我随着人群,来到侯考室。
我选了个靠近窗户的位置,轻轻的坐了下来。
窗外的凉风轻轻掠过树梢,小麻雀也站在树梢间叽叽喳喳的叫着,隔壁的教室里,不时传来悠扬动听的琴声,似行云流水……(环境描写)
唉……我能弹得像他们那么好吗?呃,我那么努力地练了,应该考得上吧?不一定……可能考得上吧?呀,怎么能那么没自信呢!(内心独白)此时,想起来临出门时爸爸对我说的话:可儿,别怕,爸爸妈妈相信你,你永远是最棒的。
对了,要相信嘛。
(回忆联想发)此时,我的脑海里似乎浮现出了这样一种景象:我正捧着证书向爸爸妈妈跑去,妈妈一把抱住我,对我自豪的笑着,仿佛我是他们懂得骄傲……(梦境幻觉描写)
想到这儿,我的压力更大了,我一再告诫自己一定要弹好,考好。
我的眉毛紧锁在一起,,眼睛不安的注视前方,嘴里念叨着什么连我自己也不清楚了。
我感觉我的面部是多么僵硬,要露个笑脸都是那么难……
我的牙齿紧紧地咬住嘴唇,指甲深深的嵌进肉中,手不停地出汗,感觉滑溜溜的。
我感觉我的手和脚都在颤抖,必须得倚在一根柱子上,才能稍稍稳一些。
(神态动作描写)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我看看窗外,树在风中轻轻摇曳着,每片绿叶似乎都是一张充满鼓励的笑脸……
啊,绿叶呀,你们是在鼓励我吗?嗯……我相信。
那就这么说定了,一定要为我加油哦。
“下一位……罗可。
”一位阿姨叫道。
“到我了吗?真的到我了吗?”(语言描写)我紧张的向阿姨确认。
真的轮到我了,我轻轻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逐步走向考级试。
(四)比较分析,总结把心理活动写得具体细致的方法。
1、先让学生从欣赏的选文中找出刻画心理描写的方法。
2、学生找不完整的由教师进行补充。
归纳总结:
①内心独白:自己在心里对自己讲的话,不说出来。
②梦境幻觉描写:眼前或耳边产生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听到的或是自己最想看到听到的。
明确知识要点:这些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
③回忆联想法:脑海中浮现出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区别知识要点:这些事情已经发生过。
④环境衬托: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
⑤动作语言描写: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
人在紧张的状态下他(她)的语言行动就会扭曲,就会与平时不同。
⑥神态描写:人高兴、悲伤、紧张时都会要一定的神态变化,借助神态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心情。
注意: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描写、回忆联想法是对人物的直接描写,所以称为直接描写法;环境描写、动作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时借助一定的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所以叫做间接描写法。
(五)试一试(结合课外文段和学过的课内文段,让学生更真切的了解什么是心理描写)
请说出这些片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体现人物的心理。
例一:内心独白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踢球了,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
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
老师啊,手下留情,你让我过了这一关,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例二:梦境和幻觉
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把我网住,使我不能动弹,不能挣扎。
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失望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例三:环境衬托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
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
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例四:动作语言表现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
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慢慢地掀开试卷一角,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
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了一声便瘫在桌上。
⑴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梦境和幻觉)
⑵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样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神态动作语言显示)
⑶四周只是草滩或凹地,已无一户人家。
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惟一的炊烟。
它们在晚风中向水面飘去,然后又贴着水面,慢慢飘去。
当锅中的饭已经煮熟时,河水因晒了一天太阳而开始飘起炊烟一样的热气。
此时,热气与炊烟,就再也无法分得清楚了。
(环境衬托)
⑷京京垂下头。
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准能念好。
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内心独白)
⑸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回忆联想法)
(六)牛刀小试
教师:心理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具体结合当时的环境特点,紧紧扣住文章的主题,杜绝进行单纯的心理描写。
1.分组进行练习,通过投影仪展示,看看谁写得最好。
①班长选举,我不知道是把票投给我的好朋友小红,还是很有能力的小杰。
(第一、第二小
组)
②老师公布出我的分数了,我把头轻轻地低了下去,我害怕妈妈失望。
(第三、第四小组)
2.小组展示
3.教师展示
①我想:我把票投给谁?还是投给小红吧!她平时和我那么好,总和我一块玩。
可是……小杰磊比她更优秀啊,我到底把这一票给谁呢?这该怎么办呀!我投给小红?可小杰更优秀。
投给小杰?小红是我的好朋友,又舍不得。
可是刚才老师说过了,一定要公平公正。
对!小杰是更优秀的人选,我不能因为小红是我好朋友就把票投给她。
我还是把这一票投给小杰更好,对,就这么办。
②我的心里忐忑不安,生怕老师公布出我的分数,我把头轻轻地低了下去,目光躲闪着,脑袋像过电影一样过着妈妈知道分数后那生气和失望的表情,可是,我还是让她失望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妈妈,你不要生气....
(七)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具体细致的心理描写对于人物刻画的重要作用,初步掌握把心理活动写得具体细致的方法,根据需要,运用所学过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心理,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板书:内心独白
梦境幻觉描写
间接描写神态描写
动作语言描写
环境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