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极性SPWM逆变电路仿真分析 (1)
单极性倍频spwm原理_单极性倍频SPWM调制的逆变电源系统详解

单极性倍频spwm原理_单极性倍频SPWM调制的逆变电源系统详解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逆变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大功率逆变电源场合,流过主电路上的器件电流非常大,作为开关管的IGBT 上流过的电流可达几百安,所以一般所选的开关管容量比较大,这就导致调制时的开关频率不能过高。
本文首先介绍了主电路与三环控制,其次介绍了单极性倍频SPWM调制,最后阐述了系统实验分析wNN,具体的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主电路与三环控制逆变器主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主电路采用全桥结构,输出端连接了LC 滤波器滤除高次谐波。
开关管的驱动信号由三角波和正弦波比较匹配得到。
三环控制结构图如图2所示,由内到外分别为瞬时值电容电流环、瞬时值电压环和电压有效值环。
其中:瞬时值电流环的主要作用是校正输出电压波形;瞬时值电压环主要作用是校正输出电压的相位,并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电压有效值环的主要作用是使输出电压稳定在所需要的电压幅值。
电流瞬时值内环和电压瞬时值外环均采用P调节器,最外环电压有效值环采用PI 调节器。
图3和图4 分别为采用三环控制的逆变电源系统从满载到空载和空载到满载的波形仿真图,图3中Uo为输出电流。
由图3-4 可知,切载时电压幅值基本保持不变,说明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
在常规SPMW波调制中,开关频率和输出脉冲频率是相等的,但是在大功率条件下,开关频率不能过高,原因主要:
①开关频率过高会导致开关损耗增大;
②会使开关管发热严重,长时间运行会损坏开关器件;
③开关频率过高,出现擎住效应的几率增大;
④大容量开关器件高速通断,会产生很高的电压尖峰,有可能造成开关管或其他元件被击。
单、三相双极性SPWM逆变电路

计算机仿真实验报告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11电牵4班姓名:江流在班编号:26指导老师:叶满园实验日期:2014年5月22日一、实验名称:单、三相双极性SPWM逆变电路MATLAB仿真二、目的及要求了解并掌握单、三相双极性SPWM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2.进一步熟悉MATLAB中对Simulink的使用及模块封装、参数设置等技能; 3.进一步熟悉掌握用MA TLAB绘图的技巧。
三、实验原理1.单相双极性SPWM逆变的电路原理2、单相双极性SPWM逆变电路工作方式单相桥式逆变电路双极性PWM控制方式:在Ur的半个周期内,三角波载波有正有负,所得PWM波也有正有负,其幅值只有±Ud两种电平。
同样在调制信号Ur和载波信号Uc 的交点时刻控制器件的通断。
Ur正负半周,对各开关器件的控制规律相同。
当Ur>Uc时,给V1和V4导通信号,给V2和V3关断信号。
如I0>0,V1和V4通,如I0<0,VD1和VD4通,U0=Ud 。
当Ur<Uc时,给V2和V3导通信号,给V1和V4关断信号。
如I0<0,V2和V3通,如I0>0,VD2和VD3通,U0=-Ud 。
这样就得到如下所示的双极性的SPWM波双极性SPWM控制方式波形3.三相双极性SPWM逆变的电路原理图三相SPWM逆变电路4、三相双极性SPWM逆变电路工作方式为:四、实验步骤及电路图1、建立单相双极性SPWM逆变电路MA TLAB仿真模型。
以下分别是主电路和控制电路(触发电路)模型:2、单相双极性SPWM逆变电路参数设置本实验设置三角载波的周期为t,通过改变t的值改变输出SPWM矩形波的稠密,从而调节负载获取电压的质量。
设置正弦波周期为0.02s,幅值为1。
直流电源幅值为97V,三角载波幅值为1.2V,三角载波必须依次交替输出正三角波和负三角波,这可以通过让三角载波同与之周期相同的、依次交替输出1和-1的矩形波相乘实现。
基于Matlab的单相双极性spwm逆变电路仿真报告

基于Matlab的单相双极性spwm 逆变电路仿真报告单相双极性SPWM桥式逆变电路实验报告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班级:xxxxx 姓名:xx一、理论介绍SPWM控制技术是逆变电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PWM型逆变电路技术。
对SPWM型逆变电路进行分析,首先建立了逆变器控制所需的电路模型,采用IGBT作为开关器件,并对单相桥式电压型逆变电路和SPWM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运用MATLAB中的SIMULINK 模块对电路进行了仿真,给出了最终仿真波形。
SPWM(Sinusoidal PWM)法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目前使用较广泛的PWM法.前面提到的采样控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 (此处采用等面积法)SPWM法就是以该结论为理论基础,用脉冲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而和正弦波等效的PWM波形即SPWM波形控制逆变电路中开关器件的通断,使其输出的脉冲电压的面积与所希望输出的正弦波在相应区间内的面积相等,通过改变调制波的频率和幅值则可调节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频率和幅值.二、主电路设计分析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单相全桥PWM逆变电路,工作方式为单极性PWM方式,开关器件选用IGBT,直流电源电压为200V,电阻电感负载。
设计主电路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单相桥式PWM逆变电路分析:a、主电路采用IGBT作为开关器件的单相桥式电压型逆变电路。
采用负载为阻感负载,工作时V1和V2的通断状态互补,V3和V4的通断状态也互补。
在输出电压u0的正半周,让V1保持通态,V2保持断态,V3和V4交替通断。
当uco>utri,且-uco<utri ,触发VTA+和VTB-导通,输入电源Ud经过VTA+、负载和VTB-构成电流回路,uo=-Ud,电流上升;当uco<utri,使VTA+断开,触发VTA-,但由于是感性负载,电流不能突变,因此负载电流经VDA-和VTB-续流,使VTA-不能导通,uo=0,同时电流下降;当uco>utri,且-uco<utri ,触发VTA+和VTB-导通,输入电源Ud经过VTA+、负载和VTB-构成电流回路,uo=-Ud,电流上升;当-uco>utri,使VTB-断开,触发VTB+,由于是感性负载,电流不能突变,因此负载电流经VTA+和VDB+续流,使VTB+不能导通,uo=0,同时电流下降;直至下一个周期触发VTA+和VTB-导通。
单相和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技术的仿真与分析

目录1.引言 .......................................................................................... - 2 -2.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 2 -3.PWM逆变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3 -4.电路仿真及分析 ...................................................................... - 4 -4.1双极性SPWM波形的产生 . (4)4.2三相SPWM波形的产生 (6)4.3双极性SPWM控制方式单相桥式逆变电路仿真及分析-7-5.双极性SPWM控制方式的单相桥式逆变电路和三相逆变电路比较分析 .................................................................................. - 12 -6.结论 ........................................................................................ - 13 -7.参考文献 ................................................................................ - 13 -1. 引言PWM 技术的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中小功率的逆变电路几乎都采用了PWM 技术。
它使电力电子装置的性能大大提高,因此它在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PWM 控制技术正是有赖于在逆变电路中的成功应用,才确定了它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SPWM原理+单极性SPWM

SPWM1 SPWM 基本原理SPWM [19]理论基于冲量等效原理:大小、波形不相同的窄脉冲变量作用于惯性系统时,只要它们的冲量(面积),即变量对时间的积分相等,其作用效果相同。
也就是说,不论冲量为何种表现形式,只要是冲量等效的脉冲作用在惯性系统上,其输出响应是基本相同的。
如果将图3.6a 所示正弦波等分成若干份,那么该正弦波也可以看做是由一系列幅值为正弦波片段的窄脉冲组成。
如果每个片段的面积分别与A 、B 、C …L 、M 、N 所示一系列等宽不等高的矩形窄脉冲的面积相等,那么由冲量等效原理可知,由A 、B 、C …L 、M 、N 这些等宽不等高的矩形脉冲构成的阶梯波和正弦波是等效的。
进一步,如果让图1所示逆变器产生如图3.6b 所示的一系列幅值为d V ±的等高不等宽的窄脉冲,并使每个窄脉冲的面积分别与相应A 、B 、C …L 、M 、N 的面积相等,根据等效原理,图3.6b 中这些等高不等宽的窄脉冲也是与正弦波等效的。
所以,不论是正弦波还是与其冲量等效的等宽不等高的阶梯波,又或者是与其冲量等效的等高不等宽的窄脉冲序列,当其作用于惯性系统后,最终输出是基本相同的。
也就是说,正弦波通过惯性系统以后还是正弦波,与正弦波等效的窄脉冲序列通过惯性系统后基本也是正弦波。
如图3.6a 所示,将该正弦波()wt V t v m sin 1=的半个周期均分成n 个相等的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长n T T s 2/=,对应角度为s s wT =θ。
假定第k 个时段的终点时刻为s kT ,起点时刻为()s T k 1-,则第k 个时段中心处相位角为⎪⎭⎫⎝⎛-==s s k k T KT w wt 21α (3.1)要使图3.6b 中第k 个时段幅值为d V 的窄脉冲的面积与对应时段正弦波面积相等,脉冲宽度k T 必须满足式dt wt v dt wt v T V ssssKT T K m KT T K ab k d )(sin )()1(1)1(⎰⎰--⋅==⋅[]s s mwKT T K w wV cos )1(cos 1--=⎪⎭⎫ ⎝⎛-⋅⎪⎭⎫ ⎝⎛⋅=s s s m T KT w wT w V 21sin 21sin 21 (3.2)将3.1式代入3.2式得k m s kd k d V wT w wV T V αθsin 21sin 211⋅⎪⎭⎫⎝⎛⋅=⋅=⋅ (3.3)因此,第k 个脉冲的宽度在s T 时段的占空比为k k ss d m s k s k k M wT wT V V T T D ααθθsin sin 21sin 21⋅=⋅⎪⎭⎫ ⎝⎛⋅=== (3.4)定义调制比为ss d m wT wT V V M ⎪⎭⎫ ⎝⎛⋅=21sin 21 (3.5)如果n 、d V 、m V 1、w 的值确定,则M 为一常数,从而k D 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即脉冲宽度是按正弦规律变化的。
单相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逆变电路实验结果

单相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逆变电路实验结果(1)控制信号的观测①观察正弦调制波信号U r的波形,测试其频率可调范围;U r频率最小时波形图,由图可知最小频率小于10HzU r频率最大波形图,由图可知最大频率等于62Hz②观察三角载波U c的波形,测试其频率,由图可知最大频率等于178.9Hz③改变正弦调制波信号U r的频率,再测量三角载波U c的频率改变正弦调制波信号U r的频率三角载波U c的频率是同步变化④比较“PWM+”,“PWM-”和“SPWM1”,“SPWM2”的区别PWM+”,“PWM-的区别:同一相上下两管驱动信号之间无死区SPWM1”,“SPWM2的区别:同一相上下两管驱动信号之间死区延迟时间是30ms(2)带电阻及电阻电感性负载①输出接灯泡负载,然后将主电路接通由控制屏左下侧的直流电源(通过调节单相交流自藕调压器,使整流后输出直流电压保持为200V)接入主电路,由小到大调节正弦调制波U r 的频率,观测负载电压的波形,记录其波形参数(幅值、频率)。
U O(V) 82.2 82.4 82.5 波形F(Hz) 13.56 28.23 29.59 U O(V) 82 82 82波形F(Hz) 34.63 42.73 55.81U O(V) 82 82 82波形②接入DJK06给定及实验器件和DJK02上的100mH电感串联组成的电阻电感性负载,然后将主电路接通由DJK09提供的直流电源,由小到大调节正弦调制波信号U r的频率观测负载电压的波形,记录其波形参数(幅值、频率)。
F(Hz) 17.67 20.53 22.67U O(V) 83 83 83波形U O(V) 83 83 83 波形F(Hz) 49.61 53.78 161.15 U O(V) 83 83 83波形。
PSIM仿真设计单相桥式SPWM逆变器

PSIM仿真设计单相桥式PWM逆变器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SPWM基本原理的理解2.熟悉双极性脉冲宽度调制和单极倍频正弦脉宽调制的原理。
3.掌握PSIM仿真软件基本操作并搭建单相SPWM仿真验证双极性脉冲宽度调制和单极倍频正弦脉宽调制;实验验证单级倍频正弦脉宽调制的特点。
二、实验设备表4-1 实验所需设备表三、实验原理(一)、单相桥式电路(H桥)拓扑及其工作原理电压型全桥逆变电路共有四个开关管:T1、T2、T3、T4和四个续流二极管二极管D1、D2、D3、D4,如图4.1所示。
当T1、T4导通时,V ab=V D;当T2、T3导通时,V ab=-V D;当T1、T3导通时V ab=0;当T2、T4导通时,V ab=0(其中T1、T2不能同时导通;T3、T4不能同时导通)。
因此控制四个开关管的通断可以控制输出电压在V D、-V D、0之间变化。
(二)、SPWM 的原理采样控制理论有一个重要的原理——冲量等效原理:大小、波形不相同的窄脉冲变量,例如电压V(t),作用于惯性系统(例如RLC电路)时,只要它们的冲量,即变量对时间的积分相等,其作用效果相同。
V DV o 图3-1 单相桥式逆变电路的拓扑结构图3-2 用SPWM电压等效正弦电压如果将图3-2所示的标准正弦波等分成很多份,那么一个连续的正弦波也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幅值为正弦波片段的窄脉冲组成。
如果每个片段的面积分别与①、②、③…所示一系列等宽不等高的矩形窄脉冲的面积相等,那么从冲量等效的观点看,由①、②、③…这些等宽不等高矩形脉冲波构成的阶梯波和标准正弦波是等效的。
进一步,如果让图3-1所示逆变器产生如图3-2所示一系列幅值为±U d 的等高不等宽矩形电压窄脉冲,每个电压脉冲的面积(冲量)分别与①、②、③…面积相等,于是图3-2中的登高不等宽的脉冲电压和正弦电压也是冲量等效的。
作用于R、L、C惯性系统后基本是正弦波。
※(三)、双极性正弦脉冲宽度调制(重点)图3-3 双极性正弦脉宽调制输出波形基于载波的SPWM如图3-3所示,图中的高频三角波v c成为载波,正弦波v r称为调制波或参考调制波。
PSIM仿真设计单相桥式SPWM逆变器

PSIM仿真设计单相桥式PWM逆变器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SPWM基本原理的理解2.熟悉双极性脉冲宽度调制和单极倍频正弦脉宽调制的原理。
3.掌握PSIM仿真软件基本操作并搭建单相SPWM仿真验证双极性脉冲宽度调制和单极倍频正弦脉宽调制;实验验证单级倍频正弦脉宽调制的特点。
二、实验设备表4-1 实验所需设备表三、实验原理(一)、单相桥式电路(H桥)拓扑及其工作原理电压型全桥逆变电路共有四个开关管:T1、T2、T3、T4和四个续流二极管二极管D1、D2、D3、D4,如图4.1所示。
当T1、T4导通时,V ab=V D;当T2、T3导通时,V ab=-V D;当T1、T3导通时V ab=0;当T2、T4导通时,V ab=0(其中T1、T2不能同时导通;T3、T4不能同时导通)。
因此控制四个开关管的通断可以控制输出电压在V D、-V D、0之间变化。
(二)、SPWM 的原理采样控制理论有一个重要的原理——冲量等效原理:大小、波形不相同的窄脉冲变量,例如电压V(t),作用于惯性系统(例如RLC电路)时,只要它们的冲量,即变量对时间的积分相等,其作用效果相同。
V DV o 图3-1 单相桥式逆变电路的拓扑结构图3-2 用SPWM电压等效正弦电压如果将图3-2所示的标准正弦波等分成很多份,那么一个连续的正弦波也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幅值为正弦波片段的窄脉冲组成。
如果每个片段的面积分别与①、②、③…所示一系列等宽不等高的矩形窄脉冲的面积相等,那么从冲量等效的观点看,由①、②、③…这些等宽不等高矩形脉冲波构成的阶梯波和标准正弦波是等效的。
进一步,如果让图3-1所示逆变器产生如图3-2所示一系列幅值为±U d 的等高不等宽矩形电压窄脉冲,每个电压脉冲的面积(冲量)分别与①、②、③…面积相等,于是图3-2中的登高不等宽的脉冲电压和正弦电压也是冲量等效的。
作用于R、L、C惯性系统后基本是正弦波。
※(三)、双极性正弦脉冲宽度调制(重点)图3-3 双极性正弦脉宽调制输出波形基于载波的SPWM如图3-3所示,图中的高频三角波v c成为载波,正弦波v r称为调制波或参考调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