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机构认可要求指引-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不符合项分级指引

实验室认可评审不符合项分级指南Guidelines on Grading Non-Conformities In Laboratory Assessment(征求意见稿)2013-3-26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目次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3)4.不符合项分级 (4)5.不符合项的提出 (5)6.CNAS对不符合项的处理措施 (5)7.附录:不符合项分级示例 (6)前言本指南依据ILAC G3《认可机构评审员培训课程指南》(08/2012)附录A《不符合项分级指南》,以及参考国际同行作法制订,旨在为认可评审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供实验室参考,便于其了解不同类型不符合项对认可决定的影响,从而加强自身质量和技术的管理工作。
本指南于2013年首次发布。
不符合项分级指南1. 范围1.1 本指南规定了不符合项分级的原则,为评审组及CNAS秘书处评审主管及其他相关人员评估和管理认可评审结果提供指导,确保做出规范、一致的评审结论。
1.2本指南适用于实验室认可评审活动;也可用于实验室对内审发现和不符合项的控制工作。
1.3 依据本指南中确定的原则,评审组负责对不符合项进行识别和分级,并根据总体评审情况作出推荐意见。
CNAS评审主管审查评审组分级的适宜性,必要时可以调整不符合项的级别。
2.规范性引用文件CNAS发布的实验室认可要求文件,包括认可规则、认可准则、认可说明和认可方案。
3.术语和定义3.1 不符合项:实验室的管理或技术活动不满足要求。
注1:“要求”指CNAS发布的认可要求文件,包括认可规则、认可准则、认可说明和认可方案中规定的相关要求,以及实验室自身管理体系和相应检测或校准方法中规定的要求。
注2:不符合项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类型:∙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不满足CNAS认可要求;∙实验室运作不满足其自身文件要求;∙人员能力不足以胜任所承担的工作;∙操作程序,包括检测或校准的方法,缺乏技术有效性;∙测量溯源性不满足相关要求;∙未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程序;∙缺乏必要的资源,如设备、人力、设施等;∙实验室不满足CNAS认可规则文件要求,如未定期接受监督评审、未缴纳费用等。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资格认可评审细则

设备台帐、帐物相符
设备档案已经建立
大中修记录齐全
设备专管率:
设备完好率:
10、不一致品处理质控系统:
不一致品确认、隔离复用评审、手续齐全
11、现场检查人
员到岗情况
序号
审查内容
评审细点
审查记录
审查结果(条件)
具备、基本具备、不具备
1Hale Waihona Puke 2质保人员考核无损检测人员考核
焊工考核
考核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压力容器产品许可证级别相一致
1、确定受检产品检查项目
一般项抽查20项
应85%以上合格
关键项检查5项
应100%合格
关键项
1、受压之件材质
2、焊缝质量
3、产品焊接试板
4、焊接工艺评定
报告
5、耐压试验
检查质保体系
运作的有效性
其它:
1、上次换证提出问题整改情况
2、产品质量信息反馈
5、核查质量检查员质检证及有效期。
二、压力容器质保体系运作情况
序号
审查内容
评审细点
审查记录
审查结果
具备、基本具备、不具备
1、
技术档案审查及现场执作控制情况审查
各质量控制系统查签字情况和记录情况:
1、设计控制系统
相关人员签字情况采用标准准确性等
2、材料质控系统
相关审批、采购、检验、入库、发放、回收、检验情况、焊材领用、烘干、发放、回收管理情况。
1、对本单位生产管理情况掌握情况
2、对本控制系统主要控制要点、自从职责。
3、对压力容器法规、标准掌握情况。
4、突出法规标准对自己负责部分要求、规定。
1、理论考核
IEC60601-1第三版(中文版)

国际标准 IEC60601-1 医用电气设备—— 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和基本准则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8 1.1 范围 ........................................................................................................................................8 1.2 目标 ........................................................................................................................................8 1.3 * 并列标准 ................................................................................................................................8 1.4 * 专用标准 ................................................................................................................................8
《感官检验领域实验室认可技术指南》

CNAS-GL26感官检验领域实验室认可技术指南Technical Guidance on the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in the Field of Sensory Testing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目次前言 (2)1适用范围 (3)2引用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 (3)3术语和定义 (3)4管理要求 (4)5技术要求 (4)5.1总则 (5)5.2人员 (5)5.3设施和环境条件 (6)5.4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 (7)5.5设备 (8)5.6测量溯源性 (8)5.7抽样 (8)5.8测试和校准物品的处置 (8)5.9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保证 (9)5.10结果报告 (9)附录A(资料性附录)中国食品感官检验相关的标准(部分)列表 (10)参考文献 (11)前言本文件是对CNAS-CL26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感官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的解释和说明,并不增加其他的要求。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感官检验领域实验室认可技术指南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申请认可的感官检验实验室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已经认可的感官实验室规范其质量和技术活动,也可供认可评审员在评审过程中使用。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感官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主要适用于食品的感官检验,其他的可参照本指南。
感官检验,也称为感官分析或感官评价,在本技术指南中统一称为感官检验。
食品感官检验方法包括差别检验方法、标度和类别检验方法、描述性分析方法、消费者接受性与偏爱测试方法,如茶叶等级的鉴别、茶叶产地的鉴别、白酒香型的鉴别等,本附录A列举了中国和食品感官检验相关的一些标准。
注1:只涉及食品本身固有的特性,不涉及差别检验的,不适用本文件,如产品标准中“呈乳白色或微黄色,具有乳固有的香味,无异味”等。
注2:主观检验仅仅由一个人完成的,不适用本文件。
2 引用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食品安全法》3 术语和定义3.1 感官检验用感觉器官评价产品感官特性的科学,是用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而感知到的食品及其他物质特征或行政的一门科学。
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531

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531 背景: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民生需求的不断增长,各种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在众多的实验室中,如何识别优秀的实验室成为了一个难题。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正式发布了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531,这是对实验室体系的分类和整理,提高了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对保证实验室的质量和公正性具有重要意义。
认证评价机制:该准则基于实验室的能力要求,制定了一套系统的认证评价机制。
在实验室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对电磁兼容(EMC)、化学分析(包括食品、环境和物质性质分析)、机械测试、气体分析、无损检测、核磁共振(NMR)、声学/振动测试等技术领域的实验室能力进行认定。
认定后,加盖CNAS-CL01标志的实验室将拥有较高的实验室能力、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能够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检测和校准服务。
实验室能力评估:实验室能力评估是认证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决定实验室认定的重要依据。
通过实验室能力评估,可评估实验室的分析测试和/或校准能力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分析测试和/或校准说明文件的有效性,以及实验室测试结果和校准结果的可追溯性。
实验室能力评估还包括实验室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实验室的技术管理体系评估。
其中,质量保证体系评估主要评估实验室的文件管理、质量手册和工作程序、人员培训、设备维护计划和质量体系文件审查等的要求;而技术管理体系评估则评估实验室的技术体系、测试方法、数据管理、技术文献及标准管理等的要求。
实验室认定符合流程:如果实验室通过实验室能力评估并通过了相关检查,审核组将建议其获得CNAS-CL01标志,该标志将于整个认证周期内在实验室检查缺失方面进行审核,同时,认证周期内,CNAS-CL01标志失效则将在实验室检查不合格方面验证其审核严格性。
:CNAS-CL01标志的实验室设计和实施质量体系的优势,提高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CNAS-CC01-2015-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ISO17021)

CNAS-CC01:2015
第 2 页 共 46 页
目
次
目次 ........................................................................................................................ 2 前言 ........................................................................................................................ 4 引言 ........................................................................................................................ 5 1 2 3 4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5 5.1 5.2 5.3 6 6.1 6.2 7 7.1 7.2 7.3 7.4 7.5 8 8.1 8.2 8.3 8.4 范围 .................................................................................................................. 6 规范性引用文件 ................................................................................................. 6 术语和定义 ........................................................................................................ 6 原则 .................................................................................................................. 8 总则................................................................................................................ 8 公正性 ............................................................................................................ 9 能力................................................................................................................ 9 责任.............................................................................................................. 10 公开性 .......................................................................................................... 10 保密性 .......................................................................................................... 10 对投诉的回应 ............................................................................................... 10 基于风险的方法 ............................................................................................ 10 通用要求 ......................................................................................................... 11 法律与合同事宜 ............................................................................................ 11 公正性的管理 ............................................................................................... 11 责任和财力 ................................................................................................... 13 结构要求 ......................................................................................................... 13 组织结构和最高管理层 ................................................................................. 13 运行控制 ...................................................................................................... 13 资源要求 ......................................................................................................... 14 人员能力 ...................................................................................................... 14 参与认证活动的人员..................................................................................... 15 外部审核员和外部技术专家的使用 ............................................................... 16 人员记录 ...................................................................................................... 16 外包.............................................................................................................. 16 信息要求 ......................................................................................................... 16 公开信息 ...................................................................................................... 16 认证文件 ...................................................................................................... 17 认证资格的引用和标志的使用 ...................................................................... 17 保密.............................................................................................................. 18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程序及技术评审准则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程序及技术评审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4.04.19•【文号】国卫办职健发〔2024〕11号•【施行日期】2024.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职业与放射卫生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程序及技术评审准则的通知国卫办职健发〔2024〕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职业卫生中心,中国疾控中心: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修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决定》(国家卫生健康委令第11号),我委制定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程序》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技术评审准则》。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通知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卫办职健发〔2021〕2号)中的附件1《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甲级资质认可程序》和附件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技术评审准则》同时失效。
附件:1.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程序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技术评审准则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4年4月19日附件1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程序一、申请与受理第一条申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以下称资质认可机关)提交下列申请材料:(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签署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申请表(见附录1);(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签署的知悉承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法律责任、义务、权利和风险的承诺书(附录2);(三)营业执照或者其他法人资格证明;(四)工作场所产权证明或者租赁合同;(五)专业技术人员、专职技术负责人、质量控制负责人的名单及其技术职称证书、劳动关系证明;(六)仪器设备清单、工作场所布局与面积示意图;(七)在申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业务范围内,能够证明具有相应业务能力的其他材料(详见附录3第二部分第八项)。
CTI华测简介

华测检测愿景:成为最受人尊重的检考试证机构华测检测使命:提供公正效劳,确保公平交易,改善生活品质。
CTI华测检测简介:华测检测技术股分(CTI)是中国第三方检测与验证效劳的开拓者和领先者,帮忙众多行业和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全面质量解决方案。
2020年10月,成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是中国检测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00012。
CTI在工业品检测、消费品检测、贸易保障及生命科学四大领域,提供有害物质检测,安规检测,EMC,环境平安检测,电子电器产品靠得住性与失效分析,材料靠得住性与失效分析,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分析,纺织品、鞋类、皮革检测,各类玩具产品检测,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检测,食物、药品、化妆品、饲料及食物包装和接触材料检测,验货、审核与合规效劳,计量校准及仪器维修,认证与培训,半导体及相关领域检测分析,船舶有害物质治理、货物适运鉴定,应用软件开发及测试等多项综合检测与认证效劳。
CTI是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实验室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的合作实验室,同时通过了计量认证(CMA),完全具有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的资质。
除通过国内的认可之外,CTI还通过了英国UKAS,美国ANSI、美国“能源之星”、新加坡SPRING等机构的认可,是美国消费者委员会(CPSC)、美国UL、美国FCC、加拿大IC、墨西哥NYCE、挪威NEMKO、德国TUV、美国纺织品染化师协会(AATCC)、美国WRAP等国际权威机构授权合作的实验室,检测报告具有国际公信力。
CTI总部位于深圳,目前已在上海、北京、苏州、香港、台湾、顺德、中山、天津、广州、汕头、江门、厦门、惠州、南京、宁波、青岛、杭州、无锡、西安、合肥、成都、重庆、大连、武汉、南昌、扬州、温州、福州、珠海、昆山等地设立了三十多个分支机构,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地设立了海外办事机构,为海内外的客户提供便利的效劳。
作为综合性、专业性、国际性的检考试证机构,CTI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卓越的效劳理念,为广大企业解决了众多品质难题,博得了客户和社会的信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NAS-GL××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机构认可要求指南Guidance on Accredit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Failure Analysis Body of Pressure Vessel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机构认可要求指南1 目的与范围本指南规定了按照CNAS—CI01《检查机构能力认可准则》(ISO/IEC 17020:1998)对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机构进行认可的要求,内容包括认可条件、认可能力范围描述、认可程序特殊要求等。
本指南适用于钢制和有色金属材料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机构的认可。
2 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
以下引用的文件,注明日期的,仅适用引用的版本;未注明日期的,适用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
2.1 ISO/IEC 导则2《标准化和相关合格评定活动通用术语》2.2 ISO/IEC 17000:2004《合格评定术语和总则》2.3 CNAS—CI01《检查机构能力认可准则》(ISO/IEC 17020:1998)2.4 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IEC 17025:2005)2.5 CNAS—GI01《检查机构认可指南》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引用ISO/IEC 导则2、ISO/IEC 17000:2004 、CNAS—GI01中的有关术语并采用下列定义:3.1 压力容器 pressure vessel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
注:压力容器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 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 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3.2 失效 failure产品丧失规定的功能。
对于可修复产品,通常也称故障。
3.3 失效分析 failure analysis判断产品的失效模式,查找产品的失效机理和原因,提出预防再失效的对策的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
3.4 失效分析机构 failure analysis body从事失效分析活动的机构。
注:这个机构可以是一个组织,或一个组织的一部分。
3.5 失效模式 failure mode失效的外在宏观表现形式和过程规律,一般可理解为失效的性质和类型。
如断裂失效、腐蚀失效、变形失效、磨损失效等。
4 认可条件4.1 机构4.1.1 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机构应满足CNAS—CI01规定的检查机构认可条件要求。
4.1.2 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机构应在结构设计、材料应用、制造工艺、理化检测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技术能力,保障失效分析所需的检测、试验、检查、计算和技术分析与评定等方面的活动。
适宜时,相关的理化检测、无损检测以及其他失效分析相关的检测能力应获得CNAS—CL01认可。
4.1.3 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机构应建立失效分析质量体系程序化文件,对失效分析过程进行控制。
4.1.4 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机构应有足够数量的失效分析人员,这些人员的失效分析能力范围和职责应经过确认。
4.1.5 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机构应建立失效分析人员的培训、考核、参加学术交流等机制,促进失效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的提高。
4.1.6 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机构应配备相关检测设备,这些设备至少能开展金属材料化学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分析、电子显微分析等工作。
4.1.7 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机构应具有5年以上金属材料失效分析工作经历,在过去的3年中从事金属材料构件失效分析不少于9次(其中压力容器失效分析不少于3次)。
4.2 人员4.2.1 从事压力容器失效分析的人员应具有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检验、使用等专业知识和经验,具备材料分析与试验、焊接检验、无损检测、力学分析与计算等专业技能。
4.2.2 从事压力容器失效分析的人员应当熟悉失效分析方法、程序和分析结果的评定,具备对失效分析检查、检测、试验、计算结果进行专业判断的能力。
其资格应当满足:(1)失效分析的人员至少应具有理工科本科以上学历,从事失效分析工作三年以上;(2)项目负责人、监督人员应当具有理工科本科以上学历,高级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从事失效分析工作五年以上;(3)授权签字人应当具有理工科硕士以上学历,高级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从事失效分析工作十年以上。
4.3 失效分析方法4.3.1 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机构应采用合适的方法开展失效分析工作。
这些方法可以是标准规定的方法,也可以是由知名的技术组织或有关科学书籍和期刊公布的方法。
失效分析机构应确认这些方法能满足相关失效分析要求。
4.3.2 当没有标准的失效分析方法可以采用时,失效分析机构应制定相关失效分析作业指导书。
内容至少应包括:项目承接,项目负责人的确定,项目情况调查与背景资料收集,失效分析方案制定,样品收集、制备与保存,失效分析项目检测、试验、检查、计算和技术分析与评定等。
4.3.3 压力容器失效分析项目负责人针对具体的失效案例,应组织制定失效分析方案。
在正式实施前,失效分析机构应对失效分析方案进行评审,保证分析工作有效实施。
评审的内容可包括:(1)内容的完整性;(2)方案的合理性;(3)技术的可行性;(4)经济性;(5)技术风险等。
4.3.4 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机构用于失效样品及对比分析样品的检查与分析的方法通常包括:(1)外观检查和宏观分析;(2)表面质量检查;(3)化学成分分析;(4)金相分析;(5)力学性能测定;(6)表面应力测定;(7)金属X射线相结构分析;(8)断口分析;(9)无损检测等。
4.3.5 失效分析中所用的样品分析及检测方法原则上采用标准方法,如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推荐的方法。
采用非标的实验方法或自制的实验方法都应经过确认。
4.4 失效分析报告4.4.1 失效分析报告除了满足CNAS—CI01规定的检查报告的基本要求外,要明确给出失效的模式和失效的原因。
注:要对失效的模式和失效原因做出正确的判断,可能需要联系到失效构件从设计、生产到使用的全部过程,包括压力容器的设计、材料的冶炼、加工、热处理、焊接、装配、运输、投入运行后的使用温度、环境介质、受力状态等因素。
4.4.2 失效分析报告尽可能给出失效机理,搞清失效的深层次内因和内在本质,便于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4.4.3 必要时,失效分析报告要提出改进措施。
4.4.4 失效分析报告正式发出之前,失效分析机构应对报告进行评审。
5 认可能力范围5.1 压力容器的种类失效分析认可范围中应给出压力容器的种类,包括反应容器、换热容器、分离容器、贮运容器等。
同时要明确材料范围,如钢、铝、镍、钛等。
5.2 失效的模式失效分析认可范围中应给出能够分析的失效模式,如断裂失效模式、腐蚀失效模式、磨损失效模式、变形失效模式等。
6 认可程序特殊要求6.1 初次认可的申请6.1.1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机构在认可申请资料中应按照5中的规定,提出失效分析的能力范围。
6.1.2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机构在认可申请资料中应提供每位失效分析人员详细的技术背景资料,包括基本情况、工作经历、取得的成果和专利、发表的论文、代表性的失效分析工作业绩等内容(格式见附表1)。
6.1.3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机构在认可申请资料中应提供压力容器失效分析程序文件、失效分析方法或相关作业指导书,并提供近三年完成的三份以上有代表性的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方案和失效分析报告。
6.2 评审前的准备6.2.1 现场评审前,CNAS项目负责人将组织3位以上失效分析专家对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机构的申请资料进行初审,2/3的专家同意后,方可进行现场评审。
6.2.2 评审组长根据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机构的认可申请资料,组织组员进行详细的评审策划,提出总体评审方案,内容至少包括:(1)对人员(失效分析人员、项目负责人、监督人、授权签字人)基本知识的考核;(2)对检测能力的考核;(3)现场查阅的资料;(4)实际(或模拟)失效案例的准备;(5)失效分析过程的重点关注点;(6)失效分析报告的评价要点等。
6.2.3 评审方案报CNAS项目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6.3 现场评审6.3.1 现场评审中,采用书面或口头提问等方式对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机构人员的知识面、失效分析技术水平、经验等进行考核,以确认是否满足要求。
6.3.2 按照CNAS—CL01及相关领域的应用说明要求,对失效分析机构的相关检测能力进行确认。
6.3.3 失效分析现场见证选择以下一种或几种方式:(1)见证失效分析机构对实际(或模拟)失效案例的失效分析全过程,重点关注:a.样品的接受;b.失效信息调查;c.具体分析思路和方案;d.失效模式的分析和判断;e.失效原因的查找;f.综合性分析;g.失效分析报告;h.全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包括关键环节的评审)等。
(2)选择关键过程进行见证,如方案讨论会、报告评审会等。
(3)审查典型失效分析方案、失效分析报告。
6.3.4评审组讨论确定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机构的能力确认范围。
附表1:压力容器失效分析机构失效分析人员登记表机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