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电信网络诈骗致全体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
反诈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反诈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反诈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精选15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书信吧,书信是一种用书面的形式向亲人、朋友、同志问候、谈话、联系事宜的应用文体。
那么一般书信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反诈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反诈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1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猖獗,犯罪分子频繁利用电话、短信和网络实施电信诈骗,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给群众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衡水市河西小学认真组织开展“全民反诈预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学生绘制预防电信诈骗手抄报、同时在校园大屏幕播放反诈宣传视频等活动预防诈骗案的发生。
以增强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础,有效遏制犯罪。
电信诈骗的有效防范“六个一律”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切实维护广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我校组织开展一系列“全民反诈预防电信诈骗”活动。
开展“全民反诈预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信息网络普及我们的生活,但这也让很多不法分子趁虚而入,侵蚀网络空间。
他们利用电话、QQ、微信号、邮箱等作案手段不断翻新,给广大人民群众财产造成了损失。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下电信网络诈骗。
一、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电信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二、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骗子都是利用受害人趋利避害和轻信麻痹的心理,诱使受害人上当而实施诈骗活动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一)克服“贪利”思想,不要轻信麻痹,谨防上当。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
对于犯罪分子实施的中奖诈骗、虚假办理高息的贷款诈骗及虚假致富信息转让诈骗,不要轻信,一定要多了解和分析识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反诈致家长的一封信15篇

反诈致家长的一封信反诈致家长的一封信1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跟书信打过交道吧,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
你写信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反诈致家长的一封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反诈致家长的一封信1尊敬的学生家长:您好!当前各种网络电信诈骗现象也成为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诈骗分子,将目标转向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的学生。
为了使学生识别生活中常见的诈骗形式,提高学生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能力,在此,我们向学生家长公开致信,解读骗子的骗术,衷心希望您能在关心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心孩子的网络安全。
请认真阅读了解下面几种常见的学生诈骗手法,保护好孩子,承担好监护人的责任,提高自身和孩子的“反诈骗”的意识和防范能力。
学生几种常见的被骗手法:01网络游戏诈骗诈骗伎俩:骗子冒充游戏玩家以“低价出售游戏装备、虚拟游戏币”,“高价回收游戏账号”为诱饵,发送虚假的交易平台链接,以“充值解冻账号、提现要手续费”等伎俩骗取钱款;以“解封游戏时长”“游戏币苹果ID退款”“代练”为幌子,盗用账号和密码,完成线上盗刷。
警方提醒:网游交易请到官方网站上进行。
02网上购物诈骗诈骗伎俩:微信朋友圈、短信推送的自称是二手、走私、免税等低于市场价的商品出售,再通过“先交定金”的手段骗取财物。
看起来物品很便宜,其实有陷阱。
警方提醒:网上购物到正规的交易平台,物品、售后有保障。
03冒充客服诈骗诈骗伎俩:骗子通过电话、短信冒充客服,以“质量问题”,“快递丢失、破损”进行“退款”“理赔”为由添加微信好友,发送虚假链接、二维码实施骗局。
应到购物平台联系客服确认核实。
警方提醒:1、电话、短信称退货、退款、理赔、要验证码的都是诈骗;2、客服私加微信、QQ好友的都是诈骗。
04冒充熟人诈骗诈骗伎俩:盗用同学、老师、亲友的QQ号、微信、支付宝,或更改头像、昵称以熟人的口吻以“出事故”、“生病”、“急需钱”等各种理由借钱实施骗局。
防电信网络诈骗致师生家长的一封信

防电信网络诈骗致师生家长的一封信广大师生家长: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高发、多发,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损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在校学生及家长群体更是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的重灾区。
为切实提高在校学生及家长的防骗意识,提升识骗能力,保护好其身心健康及合法权益,特致广大家长朋友们一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公开信,请您认真阅读,并将此信转发给家人、朋友,扩大知悉范围,共同反诈防诈,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有效遏制此类犯罪发生。
常见诈骗类型:一、刷单返利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微信、快手、抖音、QQ等发布“轻松、高薪、日结”等优厚条件的兼职刷单信息,以第一次“小额单”正常返还本金和佣金博取受害人信任,后以系统故障或需连续刷单才能获得返利为由,引导受害人多次转账刷单,实施诈骗。
二、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诈骗:诈骗分子以小投资、大回报等条件诱惑受害人,让受害人将钱转到指定账户进行投资理财,或者诱导受害人下载APP进行炒股、炒期货、炒数字货币等。
一旦受害人投入大量资金,诈骗分子便会销声匿迹。
三、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购物信息,然后冒充购物网站的客服,以货品丢失、产品质量问题或交易失败等理由,主动提出退款理赔,进而诱导受害人在虚假的网页上填写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将银行卡内的钱转走。
四、虚假网络贷款诈骗:诈骗分子以“无抵押、无担保、快捷、低息”等条件为诱饵,引导有贷款需求的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类App,注册账号申请贷款,再以需要缴纳手续费、保证金、刷资金流水等理由,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实施诈骗。
五、冒充公检法及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诈骗: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受害人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为由,利用其急于自证清白的心理,让受害人将自己银行存款转入指定的“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其实发生在你们身边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式远不止这些。
在此我们倡议各位师生、家长自行开通“关闭境外来电”服务,并关注“国家反诈中心”微信视频号、新浪微博号、抖音号、快手号,每日只用两分钟自主学习最新的反诈知识。
防范电信诈骗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通用5篇)

防范电信诈骗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防范电信诈骗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通用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书信吧,书信是一种用书面的形式向亲人、朋友、同志问候、谈话、联系事宜的应用文体。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封优秀的书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防范电信诈骗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防范电信诈骗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1各位教师、家长们: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为了保护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防止上当受骗,岫岩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提醒您,学习和传播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提高防骗识骗能力,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一、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1、“三不一多防诈骗”未知连接不点击、陌生电话不轻信、个人信息不泄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2、“不贪、不怕、不轻信、不转账”不贪小便宜、不产生恐惧心里、不轻信网络上各种信息。
二、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有哪些?1、诈骗分子通过电话、QQ、微信告知可以提供高额贷款,让你通过登陆他们提供的链接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填写资料后以贷款需要收取手续费、提现费等实施诈骗。
(贷款类诈骗)2、诈骗分子利用互联网(如58同城、赶集网等大型门户网站)发布“兼职刷单”广告,以刷单返利、做任务返佣金等,诱骗受害人付款,骗取受害人钱财。
(兼职刷单类诈骗)3、诈骗分子通过微信群发布投资高回报信息,诱导被害人到赌博网站、虚构的股票期货网站投资,一旦转账到对方提供的银行卡账号将血本无归。
(投资理财类诈骗)4、诈骗分子会冒充平台客服以“商品质量有问题退款”、快递丢失或损坏等理由要求被害人扫描诈骗分子提供的二维码、点开链接输入银行卡信息等实施诈骗。
(购物类诈骗)5、诈骗分子伪装成为成功人士,通过婚恋网站、网络社交工具物色诈骗对象,然后以谈恋爱名义获取信任,诱导受害人进入涉赌博APP、虚假网站进行投资理财实施诈骗。
(“杀猪盘”诈骗)。
6、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你的个人身份等信息,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电话,编造你涉嫌洗钱、贩毒等理由,对你进行威逼、恐吓实施诈骗。
防诈骗告家长一封信(6篇)

防诈骗告家长一封信(6篇)防诈骗告家长一封信(通用6篇)防诈骗告家长一封信篇1尊敬的各位家长:您好!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行为活动频发,有的学生及家长被骗。
为了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要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同事、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堡垒,切实杜绝受害被骗。
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1、网络贷款诈骗凡是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贷”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行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就是诈骗。
2、冒充公检法诈骗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或医保局、银行等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账户”的,就是诈骗。
3、冒充老师诈骗凡是自称老师通过QQ或者微信以培训、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缴纳费用的,就是诈骗。
4、冒充亲友诈骗凡是自称亲友通过QQ或者微信以各种理由要求转账,又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让电话核实确认的,就是诈骗。
5、网络交友诈骗凡是网上认识的陌生人,通过一段时间熟悉后推荐的网络赌博、网络投资等平台,均是以骗取本金为目的的诈骗。
6、虚拟物品交易诈骗(游戏账号)凡是要求私下交易、使用对方推荐的网站或者APP进行交易的网络游戏充值、网络账号交易,就是诈骗。
如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1.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扫码、不转账的原则,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电视、新闻、公众号的防诈、反诈知识,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
2.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不要有盲目自信,自己一定不会被骗的心理。
3.加强保密意识,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银行卡信息(密码、验证码),更不要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4.遇事不要着急,可以通过拨打110或者到就近的派出所进行咨询求助,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
5.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和“金钟罩”进行拦截,实名注册,并开通预警设置。
预防电信诈骗一封信范文(6篇)

预防电信诈骗一封信范文〔精选6篇〕预防电信诈骗一封信范文〔精选6篇〕预防电信诈骗一封信范文〔精选6篇〕1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呈多发高发态势,群众损失金额宏大,为了您的财产平安,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意识和才能,有效保护您的“钱袋子”。
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和同事、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防范基石,实在杜绝受害,有效遏制此类犯罪发生。
目前,电信诈骗的作案形式和手段主要包括:1.冒充教师诈骗。
不法分子潜入班级QQ群、微信群,冒充学校教师发布虚假收费信息及付款____,诱骗家长通过扫码转账。
2.兼职刷单类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招聘网站、兼职QQ 群、手机短信等途径发布虚假兼职信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套用真实刷单兼职工作流程,等刷单成功后,再以没有完成任务量、系统网络故障等借口,要求受害人屡次汇款施行诈骗。
3.贷款类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网络、伪基站等渠道发布大量无息贷款、无抵押贷款信息,利用虚假贷款平台,以信息填写错误需要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等为由,让贷款人向指定账户汇钱,从而引诱贷款人受骗受骗。
4.冒充公检法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被害人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为由,或通过网络发送虚假“通缉令”,要求被害人将资金转入相应账号配合调查。
5.冒充购物客服退款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购物客服谎称提交订单未成功或商品存在问题可以办理退款,在获得买家的信任后,向买家发送虚假网站链接,骗取买家银行卡信息或让买家支付保证金,以此转走被害人资金。
6.投资理财类诈骗。
不法分子假冒证券公司名义,通过非法网站分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组建经历交流群,在获取被害人信任后,诱骗其在虚假交易平台购置股票、期货,从而骗取被害人资金。
7.冒充公司、单位领导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政府部门领导、公司负责人的姓名、微信、QQ等资料,冒充身份通过、微信、QQ联络相关单位负责人、出纳、会计,以帮助其转账、支付贷款等为由,施行诈骗。
预防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

预防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亲爱的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好!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猖獗,犯罪分子频繁利用电话、短信和网络实施电信诈骗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给群众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您认真阅读此信,并将此信的基本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以及亲友、邻居,以增强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础,有效遏制犯罪。
一、什么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电信网络诈骗形式多样,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1.犯罪嫌疑人采用拨打电话的形式,冒充电信、税务、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
2.冒充XX好友、XX好友进行诈骗,犯罪分子借以出售游戏装备、为游戏充值等信息,继而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一旦受害人将钱转给犯罪分子便会被其拉黑,从而实施诈骗。
3.诈骗分子冒充电商,谎称要雇人兼职刷单刷信誉,诱导受害人持续刷单后不返还本金和报酬来实施诈骗。
4.通过打电话或发送短信,称家人住院等理由冒充熟人进行诈骗。
5.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或群发消息,称可为资金短缺者免担保,提供低息贷款。
一旦受害人信以为真便以预付利息、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6.发送含有木马链接的短信,以各种理由诱使受害人点击,从而盗取银行账号、密码进行诈骗。
7.虚构中奖信息诈骗,利用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费、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8.虚构绑架事实诈骗,嫌疑人给受害人打电话,谎称受害人孩子等亲属被其绑架进行诈骗。
幼儿园在此提醒广大家长们:1.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原则,平时多关注电视新闻等官方提醒,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
2.接到“中奖”、“退税”、“电话欠费”、“涉嫌违法犯罪”等内容的电话跟手机短信时,做到不要相信、不要理睬、不要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存款、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及转账。
学校反诈宣传致家长的一封信

学校反诈宣传致家长的一封信学校反诈宣传致家长的一封信(精选20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书信吧,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
写起信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反诈宣传致家长的一封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反诈宣传致家长的一封信篇1尊敬的家长朋友们:您好!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活动猖獗,犯罪分子频繁利用电话、短信和网络实施电信诈骗的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给群众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您认真阅读此信并将此信的基本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以及亲友、邻居,以增强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础,有效遏制犯罪。
一、请您认清识别以下犯罪方法为了方便广大师生、家长及时了解掌握识别不法分子实施虚假信息诈骗的犯罪的手段和伎俩,现将常见的几种诈骗手段归纳如下:(一)电话诈骗1、虚构子女出事诈骗:虚构子女、朋友出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拨打电话欺骗家人或朋友汇款。
2、虚构子女被绑架为由诈骗:虚构已将子女绑架,利用电话背景音(孩子的`哭声、打骂声等)造成家人恐慌,要求家人立即汇款赎人。
3、冒充熟人虚构事实诈骗:冒充亲朋好友,以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实施诈骗。
4、冒充电信局、公、检、法、司等工作人员电话诈骗:不法分子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等名义实施的一系列诈骗行为,或冒充公、检、法、司等国家工作人员,以事主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利用事主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让事主将自己银行存款转入不法分子指定的安全账户的诈骗行为。
5、中奖诈骗:嫌疑人拨打受害人手机,称其手机号在某知名公司的摇奖活动中中奖或某公司为祝贺新产品上市创办移动号码开彩,奖金丰厚多达十余万甚至几十万元,通过语音电话的方式告知可亲自前往领取或银行转帐,受害人必定会选择银行转帐,然后告知其需交纳个人所得税、服务费和银行手续费等实施诈骗。
(二)短信诈骗1、利用银行卡消费实施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提醒用户,称其银行卡在异地刷卡消费,如有疑问,可致电X号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电信网络诈骗致全体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非常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猖獗、案件高发,为此,绍兴市正组织专门力量,在全市开展一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专项行动。
为了你们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有效保护个人财产。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形式多样,仅目前多发的诈骗形式就有30余种:有网络招工诈骗、网络购物诈骗、中奖诈骗、QQ冒充熟人诈骗、假绑架诈骗、直接汇款诈骗、电话欠费诈骗、汽车退税诈骗、新生儿补贴诈骗、打电话冒充熟人(领导)诈骗等等,而且新的诈骗手段还在不断翻新出现。
从案情上分析,最为多发的有网上兼职、求职诈骗类案件、QQ、微信诈骗类案件、网络办卡购物诈骗类案件几种。
公安机关破获的此类案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嫌疑人无论怎样花言巧语、手段翻新,最终都要落实到一个点上,就是向受害人索要银行卡、密码和账号。
下面是我们针对此类案件为大家提供的一些预防方法:
1.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原则,平时多关注电视、报纸、网络,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技巧。
~
2.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
坚信无端的中奖信都是诈骗分子设置的骗局。
3.遇到‘中奖’、‘电话欠费’、‘退税’、‘涉嫌违法犯罪’等内容的电话、信息时,不要相信,不要理睬,不回复信息,不轻易打开不明链接、下载软件,不轻易用手机扫二维码。
4.加强保密意识,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存款、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
5.遇事不要着急,可以直接拨打110咨询,或到银行、税务、电信、公安等相关部门当面核实,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
最后,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祝各位家长幸福平安、事业兴旺!
诸暨市滨江初中
2017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