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圆弧轮廓度

合集下载

形状公差的应用和解读轮廓度公差的应用解读

形状公差的应用和解读轮廓度公差的应用解读
和基准确定。 5.面轮廓度公差(有基准): 理想轮廓面的形状、方向由理论正确尺寸
和基准确定。
方向公差的应用解读
三、位置公差
位置公差限制实际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工素在位置上的变动。
1.位置度公差 要求被测要素对一基准体系保持一定的位置关系。
2.同轴(心)度公差 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均为轴线,要求被测要素的理想位置与基准同 心或同轴。

形状公差的应用和解读 轮廓度公差的应用解读
二、方向公差
限制实际被测要素相对基准要素在方向上的变动。
1.平行度公差:当被测要素与基准的理想方向成0°角。 2.垂直度公差: 当被测要素与基准的理想方向成90°角。 3.倾斜度公差: 当被测要素与基准的理想方向成任意角度。 4.线轮廓度公差(有基准): 理想轮廓线的形状、方向由理论正确尺寸
四、跳动公差
限制被测表面对基准轴线的变动。 1.圆跳动公差:被测表面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时,在
给定方向上的任一测量面上所允许的跳动量。 2.全跳动公差:被测表面绕基准轴线连续回转时,在
给定方向上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跳动公差的应用解读
五、几何公差之间的关系
如果功能需要,可以规定一种或多种几何特征的公差以 限定要素的几何误差,限定要素某种类型几何误差的几何公 差,亦能限制该要素其他类型的几何误差。
3.对称度公差 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为中心平面或轴线,要求被测要素理想位置与基 准一致。
4.线轮廓度公差(有基准) 理想轮廓线的形状、方向、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和基准确定。
5.面轮廓度公差(有基准) 理想轮廓面的形状、方向、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和基准确定。
位置公差的应用解读
位置度公差的三基面体系
盘类零件位置度公差的基准体系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形状公差1、直线度符号为一短横线(-),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直线发生不直而提出的要求。

2、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3、圆度符号为一圆(○),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4、圆柱度符号为两斜线中间夹一圆(/○/),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5、线轮廓度符号为一上凸的曲线(⌒),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6、面轮廓度符号为上面为一半圆下面加一横,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1、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2、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3、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1、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2、对称度符号是中间一横长的三条横线,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3、位置度符号是带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圆,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图纸中常见的符号及意义

图纸中常见的符号及意义

图纸中常见的符号及意义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状公差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

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直线发生不直而提出的要求。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位置度——符号是带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圆,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GDT干货几何公差之轮廓度公差解析

GDT干货几何公差之轮廓度公差解析

GDT⼲货⼏何公差之轮廓度公差解析轮廓是指:表⾯外形或者各截⾯的独⽴轮廓;轮廓度⽤于控制表⾯,只适⽤于RFS,基准可以带RMB、MMB、LMB修饰符;测量时所有表⾯要素都必须落在公差带内,才合格;轮廓度公差分为线轮廓度公差和⾯轮廓度公差;(1)线轮廓(Profile of a Line):线轮廓度⽤来控制表⾯线要素相对理论轮廓的偏差;公差带沿被测要素的每个线要素的理论正确轮廓均匀分布,是⼆维的公差带;理论正确轮廓可以由数学模型或⼆维视图定义,如下⽰意图线轮廓的公差带及测量:测量时千分表要垂直于被测表⾯,理论轮廓为移动轨迹,实际轮廓为测量轨迹;被测线要素沿着垂直于线轮廓投影视图⽅向可以呈波浪形;(2)⾯轮廓(Profile of a Surface)⾯轮廓度⽤来控制表⾯相对理论轮廓的偏差;公差带是沿着被测要素的长度、宽度、⾼度⽅向延伸的三维公差带;测量时千分表要垂直于被测表⾯,理论轮廓为移动轨迹,实际轮廓为测量轨迹;(3)轮廓度公差可带基准也可以不带基准根据设计功能要求,轮廓度公差可以有参照基准,也可以没有;轮廓度不带基准时⽤于控制要素相对于理论轮廓的尺⼨和形状;轮廓度带基准时是相对于理论轮廓对⼤⼩、形状、⽅向和位置的综合控制;理论轮廓是由基本尺⼨标注定义的⼯件上的准确要素轮廓;(4)⾯轮廓度是最严格的控制⽅式,可以综合控制要素的尺⼨、形状、⽅向、位置;(5)⾯轮廓可控制的要素包括:平⾯、曲⾯或不规则的表⾯如:多边形、台阶⾯,也可⽤来控制圆柱⾯、圆锥⾯、纺锤⾯等;(6)全周/全⾯符号、区间符号(All Around / Over Symbol、Between Symbol)全周符号 All Around(轮廓度指引线拐⾓处单个圆圈):全⾯符号 All Over(轮廓度指引线拐⾓处两个同⼼圆圈):区间符号 Between Symbol(轮廓度框格下的箭头):表⽰轮廓度公差带的适⽤区间(7)ASME Y14.5中的⾮对称轮廓度,单边轮廓度(Unilateral Profile),如下图:公差带宽度0.3,允许向增加材料⼀侧的轮廓度公差为0,减少材料⼀侧的公差带为0.3;不等双边轮廓度(Unequal bilateral Profile),如下图:公差带宽度0.3,允许向增加材料⼀侧的轮廓度公差为0.1,减少材料⼀侧的公差带为0.2;(8)ISO1101规定⾮对称轮廓度公差带标注法(Unequal bilateral Profile Tolerance Zone)1.理论轮廓线;2.球定义偏移理论轮廓的距离;3.球定义总公差范围;4.总的轮廓区域;“+”表⽰材料外;“-”表⽰材料内;找到理论轮廓线,UZ后的值为负,向内偏移此值作为对称分布线,为正则向外偏移;(9)⾮均匀分布公差带(Non-Uniform Profile)公差带宽度是不固定的:(10)ASME Y14.5中的组合轮廓度组合轮廓度解析:应⽤在单个要素或者⼀组要素;可以写成两⾏或者多⾏,每⾏都有⼀个轮廓度符号;标注位置、尺⼨⼤⼩、形状、相对位置和/或⽅向的基本尺⼨⽤在所有的⾏;下⼀⾏的参照基准要按照顺序不完全重复上⼀⾏的参照基准;下公差框的公差值要⼩于上公差框的公差值;每⼀⾏都是独⽴的,可以单独解释;每⼀⾏必须分别检测合格,才合格;(11)ASME Y14.5中的复合轮廓度,当功能设计要求⼯件上的要素位置公差⽐较⼤,要素的尺⼨、形状和/或⽅向公差⽐较⼩(加严控制),就需要使⽤复合轮廓度;公差带理解:复合轮廓度解析:第1⾏控制要素位置,其他⾏控制要素尺⼨⼤⼩、形状和/或⽅向、要素间相对位置;标注位置的基本尺⼨⽤于第1⾏,标注尺⼨⼤⼩、形状和/或⽅向、相对位置的基本尺⼨⽤在其它⾏;可以应⽤在单个要素或者⼀组要素;可以写成两⾏或者多⾏,公⽤⼀个轮廓度符号;下⼀⾏的参照基准要按照顺序重复上⼀⾏的参照基准;下公差框的公差值要⼩于上公差框的公差值;每⼀⾏必须分别检测合格,才合格;同时性要求默认不能应⽤到复合轮廓度的第2、3、4⾏;(12)⾯轮廓总结(Summary of Surface Profile)⾯轮廓度公差可以有基准或者⽆基准,没有基准时,⾯轮廓度控制表⾯的形状和/或尺⼨;有基准时,⾯轮廓度控制表⾯的尺⼨、形状、⽅向和位置;公差只能应⽤RFS,基准可带、可不带 等修饰符;⾯轮廓度的理论轮廓(True Profile)要有基本尺⼨(Basic Dimension)定义;美标中需要控制曲⾯或者平⾯的位置度时,要使⽤⾯轮廓度;。

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这些形位公差你都了如指掌?

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这些形位公差你都了如指掌?

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这些形位公差你都了如指掌?作为机加工老司机,你阅图无数,加工无数。

当我们说到“形位公差”,它是既理论又实际的专业知识,你对它有多了解呢?在生产中,如果我们对图纸标注的形位公差理解错误,就会使加工分析、加工结果与要求偏离,甚至带来严重后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系统了解14项形位公差。

先给大家看重点,下面这张表是国际统一化的14项形位公差符号,这非常重要哦。

01 直线度直线度,即通常所说的平直程度,表示零件上的直线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直线的状况。

直线度公差是实际线对理想直线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示例1:在给定平面内,公差带必须在距离为0.1mm的两平行直线间的区域。

02 平面度平面度,即通常所说的平整程度,表示零件的平面要素实际形状,保持理想平面的状况。

平面度公差是实际表面对理想平面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示例:公差带是位于距离0.08mm的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03 圆度圆度,即通常所说的圆整程度,表示零件上圆的要素实际形状与其中心保持等距的状况。

圆度公差是在同一截面上,实际圆对理想圆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示例:公差带必须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0.03mm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04 圆柱度圆柱度是表示零件上圆柱面外形轮廓上的各点,对其轴线保持等距状况。

圆柱度公差是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示例: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0.1mm的两个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05 线轮廓度线轮廓度是表示在零件的给定平面上,任意形状的曲线,保持其理想形状的状况。

线轮廓度公差是指非圆曲线的实际轮廓线的允许变动量。

06 面轮廓度面轮廓度是表示零件上的任意形状的曲面,保持其理想形状的状况。

面轮廓度公差是指非圆曲面的实际轮廓线,对理想轮廓面的允许变动量。

示例:公差带是由包络一系列直径为0.02mm的球的两条包络线之间,诸球的中心理论上应位于理论正确几何形状的面上。

07 平行度平行度,即通常所说的保持平行的程度,表示零件上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基准保持等距离的状况。

形状公差与公差带

形状公差与公差带

2.1形状公差与公差带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允许的变动量。

形状公差带是限制实际被测要素变动的一个区域,只能控制被测要素的形状误差。

1、直线度符号为一短横线(-),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直线发生不直而提出的要求。

2、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3、圆度符号为一圆(○),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4、圆柱度符号为两斜线中间夹一圆(/○/),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5、线轮廓度符号为一上凸的曲线(⌒),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2.2轮廓度公差与公差带轮廓度公差有两个项目: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被测要素有曲线和曲面。

轮廓度公差无基准要求时为形状公差,有基准时为位置公差。

2.3定向公差与公差带。

定向公差是指关联实际被测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其理想要素的方向由基准及理论正确尺寸(角度)确定。

1、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2、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3、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是关联实际被测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其理想要素的位置由基准及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轮廓公差

轮廓公差

34
/ 44
复合 轮廓度
35
/ 44
复合 轮廓度
36
/ 44
复合 轮廓度
37
/ 44
轮廓公差值
38
/ 44
轮廓公差值
线轮廓的几何公差值 应小于该线轮廓所在 面轮廓的几何公差值
39
/ 44
面与线 关系
The upper FCF is the PROFILE of the Surface, for SIZE, FORM, ORIENTATION and LOCATION controls
19
/ 44
无基准曲面 面轮廓度
20
/ 44
无基准圆锥面 面轮廓度
21
/ 44
无基准平面 面轮廓度
22
/ 44
无基准曲面 面轮廓度
2.0 The Tolerance establishes a uniform three-dimensional zone contained between two envelope surfaces separated by the specified tolerance.
2.0
41
/ 44
面与线 关系
2.0 A B M C M 0.5
Actual Element Line of the Surface must lie within both tolerance boundaries
PROFILE of a Line 2D Tolerance Boundary located and oriented anywhere within the 3D Tolerance boundary
0.5
43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公差带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公差带
其公差值前加注符号φ,如图1-45所示。
图1-45 线对基准线的平行度公差带及标注
16
③线对基准面的平行度公差。线对基准面的平行度公差带为 平行于基准平面、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 域,如图1-46所示。
图1-46 线对基准面的平行度公差带及标注
17
④线对基准体系(由两个基准平面组成)的平行度公差。 线对基准体系的平行度公差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的两 平行直线所限定的区域,这两条平行直线平行于基准平 面A且处于平行于基准平面B的平面内,如图1-47所示。 (2)面的平行度公差。面的平行度公差有以下几种: ①面对基准线的平行度公差。面对基准线的平行度公差 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 所限定的区域,如图1-48 ②面对基准面的平行度公差。面对基准面的平行度公差 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平行平面 所限定的区域,如图1-49所示。
21
图1-51 线对基准体系在给定方向上的垂直度公差带及标注
1 平行度公差是指被测提取要素对某一具有理论正确方向的拟合 要素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拟合要素的理论正确方向平行于基 准。根据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分别可以是线要素或者面要素, 公差带定义有以下几种形式。
11
(1 ①线对基准体系(由一条基准轴线和一个基准平面组成)的 平行度公差。在给定面内,线对基准体系的平行度公差带为 间距等于公差值t、平行于两基准的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 如图1-42所示。在给定方向上,线对基准体系的平行度公差 带为间距等于公差值t、平行于基准轴线且垂直于基准平面的 两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如图1-43所示。在给定相互垂直 两个方向上,线对基准体系的平行度公差带为平行于基准轴 线和平行或垂直于基准平面、间距分别等于公差值t1和t2,且 相互垂直的两组平行平面所限定的区域,如图1-44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差圆弧轮廓度
公差是机械制造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而公差圆弧轮廓度则是其中一
个重要的指标。

它是指在同一轴线上的两个圆弧之间的最大距离差,
也就是公差带宽度的一半。

在机械制造中,公差圆弧轮廓度的大小直
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一、公差圆弧轮廓度的意义
公差圆弧轮廓度是机械制造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
质量和性能。

如果公差圆弧轮廓度过大,就会导致产品的精度下降,
甚至无法正常使用。

而如果公差圆弧轮廓度过小,虽然可以保证产品
的精度,但是会增加制造成本,降低生产效率。

因此,合理控制公差
圆弧轮廓度是机械制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公差圆弧轮廓度的计算方法
公差圆弧轮廓度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公差圆弧轮廓度=(最大圆弧半径-最小圆弧半径)/2
其中,最大圆弧半径和最小圆弧半径是指同一轴线上两个圆弧的半径,公差圆弧轮廓度是指两个圆弧之间的最大距离差。

三、公差圆弧轮廓度的控制方法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需要合理控制公差圆弧轮廓度。

具体控
制方法如下:
1. 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

不同的加工工艺对公差圆弧轮廓度的控制能
力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

2. 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

加工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对公差圆弧轮廓度
的控制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选择精度高、稳定性好的加工设备。

3. 严格控制加工过程。

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参数,如加工速度、切削深度等,以保证产品的精度和稳定性。

4. 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度对公差圆弧轮廓度
的控制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四、结语
公差圆弧轮廓度是机械制造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
质量和性能。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需要合理控制公差圆弧轮
廓度。

通过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和设备,严格控制加工过程,采用合
适的检测方法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公差圆弧轮廓度,提高产品的
质量和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