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20)

合集下载

行业产业划分以及企业规模划分汇总

行业产业划分以及企业规模划分汇总

行业产业划分以及企业规模划分目录第一章产业与行业 (3)一、产业与行业概念 (3)(一)产业的定义 (3)(二)行业的定义 (3)二、产业和行业的关系 (3)三、产业的基本划分 (3)四、行业基本划分 (4)(一)门类列表为 (4)(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2011最新整理版本》 (4)第二章我国产业政策 (4)一、总领性文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4)(一)出台的背景 (4)(二)主要内容 (5)(三)政策要求 (6)二、国家鼓励类产业的认定和优惠政策 (6)(一)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的优惠政策 (6)(二)广东省现代产业的规划以及鼓励措施 (7)第三章资本市场对于产业、行业的政策与要求 (12)一、主办、中小板产业要求 (12)二、创业板对于产业要求 (13)(一)创业板具有产业要求 (13)(二)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的规定 (13)(三)符合《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 .. 13三、场外市场对于产业的要求 (14)(一)新三板对于产业的要求 (14)(二)场外交易市场对于产业的要求 (14)(三)地方产权交易所对于行业无特定要求 (14)第四章重点关注的领域和部分行业产业政策 (15)一、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15)二、电子信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 (16)(一)增值税 (16)(二)企业所得税 (16)(三)出口退税 (16)三、生物行业优惠政策 (17)四、高技术服务业 (17)五、其他产业优惠政策见《税收优惠政策》 (17)六、其他配套支持措施 (17)(一)拓展融资渠道 (17)(二)完善市场环境 (17)(三)培育市场需求 (17)(四)增强创新能力 (17)(五)加强人才培养 (18)(六)深化对外合作 (18)(七)引导集聚发展 (18)(八)特色突出的产业集聚区 (18)第五章中小企业 (18)一、中小企业的定义 (18)二、中小企业的划分: (18)三、产业优惠政策 (20)(一)小型微利企业可享受20%优惠税率 (20)(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降低 (20)(三)核定征收企业应税所得率幅度标准降低 (20)(四)支持中小企业筹资融资 (20)(五)创投的税收优惠 (20)(六)中小企业可以享受的其他优惠政策 (21)第一章产业与行业一、产业与行业概念(一)产业的定义:是指按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要求集成起来的行业群体,涵盖范围不仅指工业,还包括非工业。

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空间差异分析

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空间差异分析

章和高被引次数的文献内容,还可以发现针对宅基地抵押的法律层面的研究也很多。

而涉及宅基地估值或是农房估值的学术文献较少,因此宅基地的价值估值这一方面可以算的上是学术真空领域。

本文利用NOTEEXPRESS 和EXCEL 对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快速地了解宅基地抵押的研究现状、作者发文状况以及当前研究热点。

因为NO-TEEXPRESS 和EXCEL 的操作简便,界面友好。

因此,本文借助NO-TEEXPRESS 和EXCEL 进行统计分析,希望下一步可以利用Python Data Analysis Library 进行更详尽的探索性分析。

(二)研究展望。

当前对宅基地参与意愿和法律困境等领域的研究,一方面丰富了农村金融的研究范围;另一方面又揭示了当前宅基地抵押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空白领域。

当前的学者研究领域都集中在宅基地参与意愿和法律困境等方面,而宅基地估值的研究却鲜少涉及。

宅基地价值的大小会直接反映到贷款额度的多寡,而贷款金额又会影响到农户的利益,最终影响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实践与推进。

因此,未来应将学术研究的方向转移至宅基地的价值评估和宅基地的流转问题上来。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是:(1)客观、科学和因地制宜地对宅基地价值进行评估。

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不一,各地区的地价和区位环境都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一刀切”的评估方式显然不适用于所有的宅基地。

所以,应当在考虑宅基地所在地区的地价、经济和区位等因素的基础上,遵循客观、科学的价格估值标准进行估值,并形成一个基础的价值评估基准。

(2)探寻多样化的宅基地流转机制。

宅基地在集体内部的流转局限了宅基地抵押贷款的深入推广。

应当放松宅基地流转的限制,允许宅基地在集体外部转租和经营,更深层次地激发宅基地的财产属性。

主要参考文献:[1]惠献波.农户参与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7(06).[2]朱丽丽,曾舒.我国宅基地土地经济价值评估研究[J ].宿州学院学报,2019(10).[3]高勇.农村住房抵押融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首批试点地区的样本分析[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05).[4]朱宝丽.农村宅基地抵押的法律约束、实践与路径选择[J].生态经济,2011(11).一、引言1982年到2019年,国家颁布的多个“一号文件”持续将重点聚焦于“三农”问题上,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既是其他产业发展与优化的前提之一,也是推动并巩固中国经济高效增长与发展的保证。

国家统计局新产品定义

国家统计局新产品定义

国家统计局新产品定义“三新”是指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近年来,以“三新”为主体的我国新动能蓬勃发展。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国家统计局积极推进“三新”统计调查工作。

1.建立“三新”统计分类。

为科学界定“三新”活动范围,满足统计上观察、测算“三新”经济活动发展规模、结构和质量等需要,国家统计局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对其中符合“三新”特征的有关活动进行再分类,并参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和《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等相关分类,重点体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跨界综合管理等“三新”活动,2018年2月制定并印发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

2.完善“三新”统计监测制度。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2016年,国家统计局建立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专项统计报表制度》。

2018年,进一步充实“三新”统计内容,理顺分工,改进重点领域统计调查,布置实施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监测制度》,涵盖“三新”经济综合情况和新兴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产品、新服务、高技术产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企业创新、电子商务、互联网平台、金融科技平台、城市商业综合体、开发园区等13个重点领域。

2019年,国家统计局修订完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监测制度》,补充完善有关监测指标,如为反映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增加了反映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统计监测内容;增加了互联网平台节目服务收入、用户付费收入、节目版权收入等网络视听节目内容的相关指标。

2020年,数据发布时间整体提前,并进一步丰富监测内容,新增反映企业在财务、购销存、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等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情况,众创空间收入、企业(创业团队)数量、投融资情况,以及现代农业统计的种植规模户、畜禽养殖规模户数量等相关指标。

3.开展“三新”统计分析。

现代农业产业统计研究

现代农业产业统计研究

现代农业产业统计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农业已经逐渐成为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出: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

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当前我国尚没有建立完备的涵盖一二三产的现代农业统计制度,现行农业统计制度的统计对象还是传统的农林牧渔业,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统计存在脱节问题,不能全面反映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

因此,探索研究涵盖一二三产的现代农业产业统计制度,就显得很有必要。

本文试着通过对现代农业的内涵、现行农业统计制度局限性的分析,结合丽水实际,对现代农业产业统计进行探索研究。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现代农业是在近代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的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体系,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中和产后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1 / 9展的新型产业。

我国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分为三个领域来表述:产前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肥、水利、农药、地膜等领域;产中领域,包括种植业(含种子产业)、林业、畜牧业(含饲料生产)和水产业;产后领域,包括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及进出口贸易技术等。

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林业、养殖业等农业部门,而是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

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也与传统模式有了很大变化,现代农业经营者,有的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有的生产、观光、食宿于一体,“互联网” 成为农业经营模式,农业发展不再只是农产品生产的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一个产业链。

问题2 基于生物习性的农业区位分析(热点题型狂练)-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直击(原卷版)

问题2 基于生物习性的农业区位分析(热点题型狂练)-2024年高考地理热点题型直击(原卷版)

生物类问题2基于生物习性的农业区位分析(真题回顾·提分干货·热点狂练)真题统计考点分布考情分析/热点解读2023年广东卷第17题农业区位条件、农业发展的影响和措施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发展是主干知识,属于高频、高分、高难度考点,选择题和综合题的考查都较多。

近年来全国卷并非每年、每卷必考,但始终是热点。

高考试题综合性强,试题背景材料新颖,研究小尺度区域农业发展已成为命题方向,生态农业新模式及取得的综合效益和农业技术措施及促进农业发展的过程将成为考查的新趋势。

常会在材料中介绍某生物的生长习性,要求学生据此分析该区域适合种养该生物的区位条件,命题角度灵活,分析区位因素时要以“生物习性”为基础,找出可满足“生物习性”的因素。

2021年浙江卷第13题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2020年全国卷第12题农业区位因素变化2020年山东卷第18题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2023·广东卷·17题)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胆草(左图)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喜湿、怕涝,适宜在气候温凉、土壤微酸性的环境生长。

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长白山余脉,素有“八山—水—分田”之称(中图为该县三维地形图),大部分地区土壤pH介于5.5~6.8之间。

该县是我国优质龙胆草种源地和最大的栽培基地,种植历史较长。

2008年,“清原龙胆”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之前,该县龙胆草生产以散户为主,多为家庭作坊式初加工,加工企业少,产品售价低。

近年来,该县通过“龙头企业+农户+基地”这种新型组织模式(右图),提高了龙胆草产业效益。

(1)分析该县适宜龙胆草大规模种植的自然地理条件。

(2)简述农户参与图3所示的新型组织模式能获得哪些方面的益处。

(3)该县如何利用“清原龙胆”品牌优势进一步打造优质龙胆草产业基地?(2024·四川宜宾·一模)可可树原产于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地区,喜高温、忌大风,幼树怕强光。

证监会行业分类

证监会行业分类

证监会行业分类:A 农、林、牧、渔业A01 农业A0101 种植业A0199 其他农业A03 林业A05 畜牧业A0501 牲畜饲养放牧业A0505 家禽饲养业A0599 其他畜牧业A07 渔业A0701 海洋渔业A0705 淡水渔业A09 农、林、牧、渔服务业A0901 农业服务业A0905 林业服务业A0915 畜牧兽医服务业A0920 渔业服务业A0999 其他农、林、牧、渔服务业B 采掘业B01 煤炭采选业B0101 煤炭开采业B0105 煤炭洗选业B0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B0301 天然原油开采业B0305 天然气开采业B0310 油页岩洗选业B05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B0501 铁矿采选业B0599 其他黑色金属矿采选业B07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B0701 重有色金属矿采选业B0715 轻有色金属矿采选业B0730 贵金属矿采选业B0740 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业B09 非金属矿采选业B0901 土砂石开采业B0911 化学矿开采业B0921 采盐业B0999 其他非金属矿开采业B49 其他矿采选业B50 采掘服务业B5001 煤炭采选服务业B500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服务业B5005 黑色金属矿采选服务业B5007 有色金属矿采选服务业B5009 非金属矿采选服务业B5099 其他矿采选服务业C 制造业C0 食品、饮料C01 食品加工业C0101 粮食及饲料加工业C0111 植物油加工业C0115 制糖业C0120 屠宰及肉类蛋类加工业C0125 水产品加工业C0130 盐加工业C0199 其他加工业C03 食品制造业C0301 糕点、糖果制造业C0310 乳制品制造业C0320 罐头食品制造业C0330 发酵制造业C0340 调味品制造业C0399 其他食品制造业C05 饮料制造业C0501 酒精及饮料酒制造业C0510 软饮料制造业C0520 制茶业C0599 其他饮料制造业C1 纺织、服装、皮毛C11 纺织业C1101 纤维原料初步加工业C1105 棉纺织业C1110 毛纺织业C1115 麻纺织业C1120 丝绢纺织业C1125 针织品业C1199 其他纺织品业C13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C1301 服装制造业C1320 制帽业C1340 制鞋业C1399 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C14 皮革、毛皮、羽绒及制品制造业C1401 制革业C1405 皮革制品制造业C1410 毛皮鞣制及制品业C1415 羽毛(绒)加工及制品业C2 木材、家具C21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C2101 锯材、木片加工业C2105 人造板制造业C2110 木制品业C2115 竹、藤、棕、草制品业C25 家具制造业C2501 木制家具制造业C2505 竹、藤家具制造业C2510 金属家具制造业C2525 塑料家具制造业C2599 其他家具制造业C3 造纸、印刷C31 造纸及纸制品业C3101 纸浆制造业C3105 造纸业C3110 纸制品业C35 印刷业C37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C3701 文化用品制造业C3710 体育用品制造业C3799 其他文教用品制造业C4 石油、化学、塑胶、塑料C41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C4101 人造原油生产业C4105 原油加工业C4110 石油制品业C4115 炼焦业C43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C4301 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C4310 化学肥料制造业C4320 化学农药制造业C4330 有机化学产品制造业C4350 合成材料制造业C4360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C4370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C47 化学纤维制造业C4701 纤维素纤维制造业C4705 合成纤维制造业C4710 渔具及渔具材料制造业C48 橡胶制造业C4801 轮胎制造业C4805 力车胎制造业C4810 橡胶板、管、带制造业C4815 橡胶零件制造业C4820 再生橡胶制造业C4825 橡胶靴鞋制造业C4830 日用橡胶制品业C4835 橡胶制品翻修业C4899 其他橡胶制品业C49 塑料制造业C4901 塑料薄膜制造业C4905 塑料板、管、棒材制造业C4910 塑料丝、绳及编织品制造业C4915 泡沫塑料及人造革、合成革制造业C4920 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业C4925 塑料鞋制造业C4930 日用塑料杂品制造业C4935 塑料零件制造业C4999 其他塑料制造业C5 电子C51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C5110 电子器件制造业C5115 电子元件制造业C55 日用电子器具制造业C57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59 电子设备修理业C6 金属、非金属C6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6101 水泥制造业C6105 水泥制品和石棉水泥制品业C6115 砖瓦、石灰和轻质建筑材料制造业C6120 玻璃及玻璃制品业C6125 陶瓷制品业C6130 耐火材料制品业C6150 石墨及碳素制品业C6160 矿物纤维及其制品业C6199 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65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6501 炼铁业C6505 炼钢业C6510 钢压延加工业C6515 铁合金冶炼业C67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6701 重有色金属冶炼业C6715 轻有色金属冶炼业C6730 贵金属冶炼业C6740 稀有稀土金属冶炼业C6750 有色金属合金业C6760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C69 金属制品业C6901 金属结构制造业C6905 铸铁管制造业C6910 工具制造业C6920 集装箱和金属包装物品制造业C6925 金属丝绳及其制品业C6930 建筑用金属制品业C6935 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业C6999 其他金属制品业C7 机械、设备、仪表C71 普通机械制造业C7101 锅炉及原动机制造业C7105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C7110 通用设备制造业C7115 轴承、阀门制造业C7120 其他通用零部件制造业C7125 铸件制造业C73 专用设备制造业C7301 冶金、矿山、机电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C7310 石化及其他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C7320 轻纺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C7325 农、林、牧、渔、水利业机械制造业C7340 医疗器械制造业C7350 其他专用设备制造业C7355 专用机械设备修理业C7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7501 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C7505 汽车制造业C7510 摩托车制造业C7515 自行车制造业C7520 电车制造业C7525 船舶制造业C7530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C7540 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7545 交通运输设备修理业C76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7601 电机制造业C7610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C7615 电工器械制造业C7620 日用电器制造业C7630 照明器具制造业C7640 其他电器机械制造业C7645 电器机械修理业C78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C7801 通用仪器仪表制造业C7805 专用仪器仪表制造业C7810 电子测量仪器制造业C7815 计量器具制造业C7820 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C7825 钟表制造业C7835 其他仪器仪表制造业C7840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修理业C8 医药、生物制品C81 医药制造业C8101 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C8105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C8110 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业C8115 动物用药品制造业C85 生物制品业C8501 生物药品制造业C8599 其他生物制品业C99 其他制造业D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D01 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D0101 电力生产业D0105 电力供应业D0110 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D03 煤气生产和供应业D0301 煤气生产业D0305 煤气供应业D05 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D0501 自来水生产业D0505 自来水供应业E 建筑业E01 土木工程建筑业E0101 房屋建筑业E0105 矿山建筑业E0110 铁路、公路、隧道、桥梁建筑业E0115 堤坝、电站、码头建筑业E0103 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E0199 其他土木工程建筑业E05 装修装饰业F 交通运输、仓储业F01 铁路运输业F03 公路运输业F0301 汽车运输业F0399 其他公路运输业F05 管道运输业F07 水上运输业F0701 远洋运输业F0705 沿海运输业F0710 内河、内湖运输业F0799 其他水上运输业F09 航空运输业F0901 航空客货运输业F0910 通用航空业F11 交通运输辅助业F1101 公路管理及养护业F1105 港口业F1110 水运辅助业F1115 机场及航空运输辅助业F1120 装卸搬运业F1199 其他交通运输辅助业F19 其他交通运输业F21 仓储业G 信息技术业G81 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G8101 通信设备制造业G8110 雷达制造业G8115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G8120 通信设备修理业G83 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G8301 电子计算机制造业G8310 计算机相关设备制造业G8335 计算机修理业G85 通信服务业G8501 电信服务业G8599 其他通信服务业G87 计算机应用服务业G8701 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咨询G8705 计算机网络开发、维护与咨询G8710 计算机设备维护咨询业G8799 其他计算机应用服务业H 批发和零售贸易H01 食品、饮料、烟草和家庭用品批发业H0101 食品、饮料、烟草批发业H0110 绵、麻、土畜产品批发业H0120 纺织品、服装、鞋帽批发业H0130 日用百货批发业H0140 日用杂品批发业H0150 五金、交电、化工批发业H0160 药品及医疗器械批发业H03 能源、材料和机械电子设备批发业H0301 能源批发业H0305 化工材料批发业H0310 木材批发业H0315 建筑材料批发业H0320 矿产品批发业H0325 金属材料批发业H0330 机械、电子设备批发业H0335 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批发业H0340 再生物资回收批发业H09 其他批发业H11 零售业H1101 食品、饮料、烟草零售业H1120 纺织品、服装、鞋帽零售业H1130 日用百货零售业H1140 日用杂品零售业H1150 五金、交电、化工零售业H1160 药品及医疗器械零售业H1170 图书报刊零售业H1199 其他零售业H21 商业经纪与代理业I 金融、保险业I01 银行业I0101 政策性银行I0105 合作银行I0110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I0199 其他商业银行I11 保险业I1101 人寿保险业I1110 财产保险业I1115 再保险业I1199 其他保险业I21 证券、期货业I2101 证券交易所I2111 证券经纪公司I2121 综合类证券公司I2151 期货交易所I2161 期货经纪公司I2199 其他证券、期货业I31 金融信托业I41 基金业I99 其他金融业J 房地产业J01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J05 房地产管理业J09 房地产中介服务业J0901 房地产经纪业J0920 房地产评估业J0930 房地产咨询业J0999 其他房地产中介服务业K 社会服务业K01 公共设施服务业K0101 市内公共交通业K0199 其他公共设施服务业K10 邮政服务业K20 专业、科研服务业K2001 法律服务业K2005 广告业K2010 会计、统计、审计咨询服务业K2015 建筑、工程咨询服务业K2020 专业设计服务业K2025 管理、科技咨询服务业K2030 社会调查业K2035 科研开发服务业K2099 其他专业、科研服务业K30 餐饮业K32 旅馆业K34 旅游业K36 娱乐服务业K37 卫生、保健、护理服务业K39 租赁服务业K99 其他社会服务业L 传播与文化产业L01 出版业L0101 书、报、杂志、资料出版业L0110 软件出版业L0199 其他出版业L05 声像业L0501 声乐制品业L0505 影像制品业L10 广播电影电视业L1001 广播L1005 电影L1010 电视L15 艺术业L20 信息传播服务业L2001 信息、数据收集服务业L2005 数据处理业L2099 其他信息传播服务业L99 其他传播、文化产业M 综合类。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农业机械化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农业机械化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农业机械化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0.03.02•【字号】川农函〔2020〕154号•【施行日期】2020.03.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村科技与社会发展正文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农业机械化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川农函〔2020〕154号各市(州)农业(农牧)农村局,厅属相关单位:根据《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20年工作要点》和《农业农村厅2020年工作要点》,我厅制定了《四川省农业机械化2020年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2020年3月2日四川省农业机械化2020年工作要点2020年,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及省委1号文件部署要求,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深化巩固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全面完成“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任务,为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先导支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贡献机械化力量。

力争2020年,全省农机总动力增加10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到63%。

一、紧盯农业各产业需求,形成全程全面推进农机化的工作格局1.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创建行动。

以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等宜机化区域为重点,以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小麦等大宗粮油作物为突破口,扎实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大力推广运用大马力、智能化、复合型等现代农业新装备,大力推进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五良”试点,促进农作物品种、种植模式、农田建设、生产道路、农业灌溉、农机作业有机融合,探索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学研推用模式,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方案。

生态环境部公告2020年第33号——关于发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的公告

生态环境部公告2020年第33号——关于发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的公告

生态环境部公告2020年第33号——关于发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0.06.08•【文号】生态环境部公告2020年第33号•【施行日期】2020.06.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正文生态环境部公告2020年第33号关于发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的公告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现发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

特此公告。

附件: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生态环境部统计局农业农村部2020年6月8日附件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0年6月8日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16〕59号)要求,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7年度。

普查对象是我国境内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污染源(以下简称工业源)、农业污染源(以下简称农业源)、生活污染源(以下简称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各级普查机构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广大普查人员无私奉献、艰苦努力,广大普查对象相关人员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现已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任务,摸清了各类污染源的基本情况、主要污染物排放数量、污染治理情况等,建立了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

现将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体情况(一)各类普查对象数量。

2017年末,全国普查对象数量358.32万个(不含移动源)。

包括工业源247.74万个,畜禽规模养殖场37.88万个,生活源63.95万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8.40万个;以行政区为单位的普查对象数量3497个。

(二)污染物排放量。

2017年,全国水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2143.98万吨,氨氮96.34万吨,总氮304.14万吨,总磷31.54万吨,动植物油30.97万吨,石油类0.77万吨,挥发酚244.10吨,氰化物54.73吨,重金属(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下同)182.54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20)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
•【公布日期】2020.12.04
•【文号】国家统计局令第32号
•【施行日期】2020.12.04
•【效力等级】部门规章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统计
正文
国家统计局令
第32号
《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20)》已经2020年11月23日国家统计局第14次局常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20)
局长宁吉喆
2020年12月4日附件
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20)
一、分类目的
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科学界定农业及相关产业的统计范围,全面准确反映农林牧渔业生产、加工、制造、流通、服务等全产业链价值,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国民经济行
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
本分类规定的农业及相关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以及产品为农林牧渔业所用、直接使用农林牧渔业产品和依托农林牧渔业资源所衍生出来的二三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生产、加工、制造、流通、服务等环节形成的全部经济活动。

具体范围确定为农林牧渔业、食用农林牧渔业产品加工与制造、非食用农林牧渔业产品加工与制造、农林牧渔业生产资料制造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林牧渔业及相关产品流通服务、农林牧渔业科研和技术服务、农林牧渔业教育培训与人力资源服务、农林牧渔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农林牧渔业休闲观光与农业农村管理服务、其他支持服务等10个大类。

三、编制原则
(一)以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为依据。

本分类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为指导,科学反映农林牧渔业生产、加工、制造、流通、服务等全产业链价值,确定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基本范围。

(二)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根据农业及相关产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将行业分类中相关的类别重新组合,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农业及相关产业特征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

本分类立足于现有统计工作基础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统筹考虑行业的全面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涵盖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涉及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全部内容。

(四)以相关国际国内分类为参考。

本分类在充分考虑我国农业及相关产业特
点和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借鉴部分发达国家农业及相关产业和国内文化、旅游及林业等派生产业统计分类的原则与方法。

四、分类结构和编码
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农业及相关产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

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10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前两位为大类代码,共有61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前三位为中类代码,共有215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
五、有关说明
(一)本分类01大类“农林牧渔业”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的A门类(农、林、牧、渔业)一致,为农业及相关产业的核心领域,本分类02至10大类为农业及相关产业相关领域。

(二)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的对应关系。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仅部分活动属于农业及相关产业的,所对应的行业代码用“*”做标记。

(三)本分类在“说明”栏中,对农业及相关产业各小类的范围作了说明。

(四)本分类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的具体范围和说明,参见《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