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综合练习题
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6套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试题1⼀、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逻辑变项是( ) .2,⼀个充分条件假⾔判断,只有当前件( )⽽后件( )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 ),( )和(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定义中,被定义项是( ),种差是( ) ,邻近属概念是( ).⼆,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为"这⼀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否定联项 (4)以⽐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 )(1)可能⾮P (2)可能P(3)必然⾮P (4)不可能⾮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 (1)违反同⼀律的要求 (2)违反不⽭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 (1)反对关系 (2)⽭盾关系(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8,"p∨g"的等值判断( )(1) p→g (2) p∨g(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3)⽭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2,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3,如何提⾼类⽐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共同犯罪就是⼏个⼈共同犯罪。
《法律逻辑学》综合练习题(1)

《法律逻辑学》综合练习题(1)
《法律逻辑学》综合练习题(1)是一道比较典型的判断推理题,它要求读者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同时根据给出的前提进行推理,寻找正确的答案。
以下是本道练习题的详细分析:
题目描述:
A. 所有司机必须有有效的驾照。
B. 张三没有有效的驾照。
C. 张三不是司机。
结论:
D. 所有司机都有有效的驾照。
解析:
1. 根据前提A中的“所有司机必须有有效的驾照”,我们可以得出结论D中的“所有司机都有有效的驾照”是正确的。
2. 根据前提B中的“张三没有有效的驾照”,我们可以得出张三不具备驾驶车辆的资格,但是并不能得出结论C中的“张三不是司机”是必然的。
3. 从前提A中的“所有司机必须有有效的驾照”,我们可以得出当一个人具备有效的驾照时,他就有驾驶车辆的资格,但是前提A 并没有提及没有有效驾照的人不能成为司机,因此结论C中的“张三不是司机”也不能成立。
4. 根据我们对前提A和前提B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D中的“所有司机都有有效的驾照”是正确的,因为如果一个人没有有效的驾照,就无法成为司机。
答案:
结论D为正确答案,A、B、C都不正确。
总结:
通过这道练习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有时候不仅需要依据前提作推论,还需要根据常识和逻辑推理来解答问题。
在平时的学习中,
我们也要多加借鉴这种推理方法,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逻辑学的知识。
法律逻辑学考核练习【第三套】【讲.doc

法律逻辑学考核练习题[之三]【讲解】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青年犯罪,或冇社会原因、或有家庭原因、或冇自身原因”是一个(B)。
【五章】A、联言判断C、假言判断【参看第五章第二节t】B、选言判断D、规范判断2、“并非如杲甲在现场,则乙不在现场”这一判断的等值判断是(B )。
【六章】A、甲在现场而且乙不在现场B、甲在现场而且乙在现场C、甲不在现场而且乙不在现场D、甲不在现场而且乙在现场【参看第六章第五节f ]3、“只有主观有过错才能构成犯罪。
”是一个(C )。
【五章】A、联言判断B、选言判断C、假言判断D、直言判断【参看第五章第三节t】4、“并非这孩子又打人又骂人”这一判断的等值判断是(A )。
【六章】A、这个孩了或不打人或不骂人B、这个孩子或打人或骂人C、这个孩子不打人乂不骂人D、这个孩子不打人或者骂人【参看第六章第五节t 15•“并非这个城市的人口过多或者水资源不足”这一判断的等值判断是(C )。
【五章】A、这个城市的人口不多或者水资源充足B、这个城市的人口多或者水资源不足C、这个城市人口不多并且水资源充足D、这个城市人口不多并且水资源不足6•“只要天下雨,地就湿”是一个(A )。
【五章】C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参看第五章第四节f]D 、必耍条件假言判断A 、联言判断C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参看第五章第四节t 】B 、选言判断D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8•“你说错了或者我听错了”是一个(B )。
【五章】 A 、联言判断 C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参看第五章第二节f B 、选言判断D 、规范判断 9."要么东风压倒西风, 要么西风压倒东风”是一个(B )。
【五章】A 、联言判断C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参看第五章第二B 、相容选言判断D 、不相容选言判断10•“他不但口才好,而月•文章也写得好”是一个)o 【五章】A 、联言判断C 、假言判断 【参看第五章第B 、选言判断D 、规范判断【判断正误题】1 •“祖父母和孙子女都是属于近亲属”是一个联言判断【正确】【五章】 【参看第五章第一节f 】2•“只有触犯刑律,才构成犯罪”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法律逻辑学练习题1.在“并非他或者是法官或者是律师”这一命题中,逻辑常项是()A. 或者B. 法官C. 律师D. 并非E. 他2.“如果你的笔记本电脑是1999年以后制造的,那么它就带有调制解调器。
”上述断定是从下面哪个命题中推论出来的()A. 只有1999年以后制造的笔记本电脑才带有调制解调器。
B. 所有1999年以后制造的笔记本电脑都带有调制解调器。
C. 有些1999年以前制造的笔记本电脑带有调制解调器。
D. 所有1999年以前制造的笔记本电脑都不带有调制解调器。
E. 笔记本电脑的调制解调器技术是在1999年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3.下列表达不相容析取命题的是()A. 甲、乙二人至少有一人是罪犯。
B. 甲或者乙是罪犯。
C. 甲、乙二人至少有一人是罪犯,但至多也有一人是罪犯。
D.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E.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4.某产品售出后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用户提出“要么换货,要么退款”,卖方回应“我们不同意这样处理。
”如果卖方仍坚持自己的回答,那么下面哪项是他们在逻辑上必须同意的()A. 用户到消费委员会投诉;B. 为用户换货而不是退款;C. 为用户退款而不是换货;D. 如果对用户既不换货又不退款不能实现话,那么,就要对用户既换货又退款。
E. 用户必须能证明产品出现问题不是用户操作不当所致。
5.老师:“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出去做游戏”学生:“我完成作业了,我可以到外边做游戏了”老师:“不对,我只是说,你们如果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出去做游戏”。
除了以下哪项,其余各项都能从上面的对话中推出()A. 学生完成作业后,老师就一定准许他们出去做游戏。
B. 老师的意思是没有完成作业的肯定不能出去做游戏。
C. 学生的意思是只要完成了作业,就可以出去做游戏。
D. 老师的意思是只有完成了作业才可能出去做游戏。
E. 老师的意思是即使完成了作业,也不一定准许出去做游戏。
6.在某餐馆中,所有的菜或属于川菜系或属于粤菜系,张先生的菜中有川菜,因此,张先生的菜中没有粤菜。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 分)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 ,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C )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B. 对称但非传递C.非对称但传递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D )。
A.主项和谓项B. 主项和量项C. 谓项和联项D. 量项和联项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A )。
A. 主、谓项都周延B. 主、谓项都不周延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D )。
A. ASB. EC. ED. IS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A )。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D )。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C. 某甲或某乙有罪D. 某甲或某乙无罪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C )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B. 某甲可能是凶手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D )。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D. 或然性推理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
《法律逻辑学》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 填空1. 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逻辑)规律2. 逻辑常项、逻辑变项3. 有确定的逻辑含义并始终保持不变、可变、逻辑常项4. SAP、所有的......都是......、鱼、水生物5. 本质属性和分子范围6. 内涵、外延7. 外延8. 大、小;小、大9. 真包含于10. 属加种差11. 动物、东北虎12. 种、属、属、种13. 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14. 内涵、外延15. 主项、谓项、联项、量项16. 全异17. 真、真假不定、真18. 全称否定、特称肯定19. 反对20. 反对称关系21. 非传递关系22. 前提、结论、推理形式23. 推理是否合乎逻辑的问题、形式24. 假、真25. SOP、PIS26. 大项扩大或小项扩大27. 中项28. 特称、否定29. 主项、谓项30. SAM/SIM31. 分解式、组合(合成)式、分解式、组合(合成)式32. 否定肯定式、肯定否定式、否定肯定式33. 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34. 否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35. 无二、 单项选择题1.④2.①3.③4.②5.①6.①7.②8.③9.① 10.③ 11.③ 12.④ 13.④ 14.③15.④ 16.③ 17.④ 18.① 19.④ 20.④ 21.③ 22.① 23.④ 24.④ 25.Α 26.B 27.D 28.C 29.B 30.D31.B 32.D 33.C 34.B三、 多项选择题1.①②④2.①②④3.①②4.①④5.②③6.①②③7.①③8.①③9.④⑤ 10.①②④⑤ 11.①②④⑤ 12.③④⑤ 13.①③ 14.①②③④ 15.①② 16.①②④⑤ 17.④⑤18.③④ 19.①② 20.①② 21.①④ 22.ABCD 23.AC 24.AB 25.AC 26.BCD四、 图示题1.A:脑力劳动B:社会财富C:精神财富2.A: 北京 B:中国的首都3.A:屈原B:伟大的思想家C:伟大的诗人D:世界文化名人4.A:地球B:行星C:水星5.A:国家队B:跳水运动员C:短跑运动员6.7.8.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直线几何图形E:曲线几何图形五、 请指出下列判断的重类,并写出其逻辑形式1. 联言判断 p∧q2. 假言判断 p→q3. 假言判断 p←q4. 假言判断 p→q5. 全称肯定判断SAP六、 分析题1.三段论推理 PAM∧SAM→SAP 不正确 中项不周延2.相容的选言推理[(p∨q)∧p]→﹁p (注:﹁p表示非p,以下同) 不正确,运用了肯定否定式3.充分条件假言推理[(p→q) ∧﹁p]→﹁q (注:﹁q表示非q,以下同) 不正确,运用了否定前件式4.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p→q) ∧q]→p 不正确,运用了肯定后件式5.三段论推理 MAP∧MAS→SAP 不正确,小项扩大6. 相容的选言推理[(p∨q)∧p]→﹁p 不正确,运用了肯定否定式7.三段论推理 MAP∧MAS→SAP不正确,小项扩大8.A:可以推出,对当关系推理SAP→SOPB:不可以推出,SAP→PIS,即有的生物是植物,而不能推出所有生物都是植物即PAS C:可以推出,换质位推理SAP→SEP →P E S9.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p←q) ∧p] →q 不正确,运用了肯定前件式10.违反矛盾律或排中律,因为"p并且q"和"非p或者非q"是互相矛盾的判断,对互为否定的思想同时断定为真违反矛盾律。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2012.5)一、填空题1.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概括和的逻辑依据。
2.在真包含关系中,外延大的那个概念叫做概念,外延小的那个概念叫做概念。
3.从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区分看,“森林遍布在全球各地”中的“森林”是_________概念。
4.矛盾律的要求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加以。
5. 根据不矛盾律,可由一个命题真,推出与其具有_____或____关系的命题假。
6.概念限制的极限是_________。
7.“如果某甲犯了贪污罪,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这一命题的真值形式是,其中逻辑常项是,变项是。
8. 对SAP命题换质,其结论是________;对SAP命题换位,其结论是_______。
9.从概念外延间的关系看,“辩论队”和“辩论队员”是关系,“传递关系”和“非传递关系”是关系。
10.根据(不)矛盾律,可由一个命题真,推出与其具有矛盾或关系的命题假。
11.根据性质命题对当关系,SEP为假,则SAP_____.SIP_______。
12. 若SEP取值为真,则SIP取值为_____、SOP取值为___,SAP取值为______。
13. 二难推理破坏式的主要逻辑机理,是运用假言推理的式。
14.一个直接推理是有效的,当且仅当其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命题间真假关系中的等值关系或。
15.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当前件___而后件____时,它才是假的。
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16.当SEP和SOP都假时,则S和P的外延具有_____和_______关系。
17.联言推理有________和_______两种有效式。
18.将“犯罪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换质,其结论是_____ _______;•将其结论再进行换位为____ __ ________。
19.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正确推理形式有肯定前件式和_ _。
20.性质命题的主项S和谓项P在外延上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关系21.三段论第一格,中项分别是大前提的_______和小前提的______。
法律逻辑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8,"p∨g"的等值判断( )(1) p→g (2) p∨g(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 )(1)p∧q (2) p∨q(3) p→q (4) p∧q 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2,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3,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四、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什么逻辑错误1,共同犯罪就是几个人共同犯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逻辑学》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
1. 在“有S不是P”中,逻辑常项是,变项是。
2.“如果不以法律为准绳,则不能公正判案。
”这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矛盾律,在同一思想过程中,两个具有_______关系或______关系的思想不能同真,其中至少有一假。
4.任何词项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和。
5. 如果SAP取值为真,根据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推知,则SIP取值为、SOP取值为,SEP取值为;如果“SIP”取值为真,则“SEP”取值为。
6.对SEP换质,其结论是;对SAP换位,其结论是。
7.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括并且只包括三个不同的项,即、、。
8、如果“P∧q”取值为真,则“p∨q”取值为,“p→q”取值为。
9、穆勒五法指、、、、。
10.溯因推理的逻辑模式与推理的肯定后件式具有逻辑同构性。
11.侦查假设形成的初始阶段,主要是运用推理、推理、推理,在侦查假设形成的完成阶段,主要运用推理方法。
12.根据法律规范对当关系,如果“必须p”真,则“允许P”,“允许非P”。
13.法律论辩由、、三部分构成。
14.违反“论据必须是已被证明过的真命题”规则的逻辑错误是____ _或_______。
15.反证法就是通过说明与自己所主张的论点相矛盾的论题假,再根据律确定原论点正确的论辩方法。
16.间接反驳法是先提出一个与所要反驳的论点具有矛盾或反对关系的命题,并独立地证明它的真实性,然后根据律的原理从反面说明对方主张的论点是不成立的。
二、单项选择题1、“只有p,才q”与“p或者q这两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包含着()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②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③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2、“犯罪不是合法行为”作为定义,犯了( )的逻辑错误。
①定义过宽②定义过窄③定义否定④以比喻代定义3、在直言命题中,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的是( )①全称肯定命题②全称否定命题③特称肯定命题④特称否定命题4、“大部分人是通情达理的。
”这个命题的逻辑形式是( )①所有的S是P ②所有的S不是P ③有的S是P ④有的S不是P5、当“所有S不是P”为真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 )。
①全同关系②全异关系③真包含于关系④交叉关系6、“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直言命题间具有( )。
①反对关系②矛盾关系③差等关系④下反对关系7、在直言命题中,决定命题形式的是( )①主项和谓项②主项和量项③谓项和联项④量项和联项8、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直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①SAP ②SEP ③SIP ④SOP9、根据同素材直言命题对当关系中的下反对关系,可以进行推演的是( )。
①由真推假②由假推真③由真推真④由假推假10、“所有拾金不昧的人都是有道德的人,老张是有道德的人,所以,老张是拾金不昧的人。
”这个三段论犯了( )的逻辑错误。
①大项扩大②小项扩大③两否定得结论④中项不周延11、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形式是:()①p并且q ②p或者q ③如果p就q ④p要么q12、巳知“p←q”“p∧q”,“p→q”均真,则( )。
①p真q真②p真q假③p真q假④p假q假13、如果同时肯定“SAP”和“SOP”,则()①违反同一律的要求②违反矛盾律的要求③违反排中律的要求④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14.某人调查了若干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地区,发现其他情况都不完全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这些地方的普法教育搞的很好。
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
”这里的结论是运用了探求因果联系方法中的()得出的。
①求同法②求异法③共变法④剩余法15.违反“论题必须保持同一”规则的逻辑错误是()①论题不清②转移论题③循环论证④推不出三、双项选择题1.矛盾律的适用范围是()①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②具有反对关系的命题③具有差等关系的命题④具有下反对关系的命题2.“有的不道德的行为是不合法的行为”这个命题中,主项和谓项都是()。
①单独词项②普遍词项③正词项④负词项3.在“证人提供的证词必须是真实的。
”这个命题中,“证词”是()。
①单独词项②普遍词项③正词项④负词项4.违反“定义必须相应相称。
”的定义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有()①定义过窄②定义过宽③定义含混④同语反复5. 如果“A可以分为B,C,D”是一个正确的划分,则B和C的外延一定是()①矛盾关系②属种关系③反对关系④全异关系6.“p←→q”为真时,则其子命题的真假情况是()①p真q真②p真q假③p假q真p ④假q假7.违反三段论“前提中不周延的大项和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有()①中项不周延②小项扩大③两否定推结论④大项扩大8.以“如果受贿,那么犯法”为前提进行假言推理,其小前提可以是()。
①受贿②未犯法③未受贿④犯法四、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组词项间的关系。
1.A.犯罪 B.杀人罪 C.故意杀人罪2.A.教师 B.律师 C.党员3.A.大学生 B.武汉理工大学法律系学生 C.武汉理工大学4. A.犯罪 B.故意犯罪 C.过失犯罪5. A真包含于B,C真包含于B,A与C是交叉关系。
五、指出下列定义或划分中的逻辑错误。
1.犯罪行为就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2.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准绳。
3.健康就是主观上感觉良好的状态。
4.主刑包括:拘留、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5.法律分为成文法、不成文法、实体法和程序法。
6.宪法分为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及国家机构等部分。
六、指出下列命题的种类,并写出其逻辑形式。
1、有的被告不是罪犯。
2、无论什么人都应该遵纪守法。
3、制定法律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4、如果某人因醉酒并触犯刑律,那么他应当负刑事责任。
5、只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解决问题。
七、请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并说明其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的逻辑规则和所犯的逻辑错误。
1. 精通国际法的法官是国家的精神财富,某甲是精通国际法的法官,所以某甲是国家的精神财富。
2. 侵犯财产罪是犯罪,抢夺罪是犯罪,所以,抢夺罪是侵犯财产罪。
3. 所有证人都是精神正常的人,有的证人不是说谎者;所以,有的说谎者不是精神正常的人。
4. 凡审判员都不是律师,老李不是审判员,所以老李是律师。
5.一个犯罪或有其主观原因,或有其客观原因,这个人犯罪的确有客观原因,所以,这个人犯罪没有主观原因。
6.如果贪污,那么应受法律制裁,老李没贪污,所以老李不应受法律制裁。
7.如果贪污,那么应受法律制裁;老李应受法律制裁,所以老李贪污。
8.只有去过作案现场的人,才是杀人犯;现巳核实,某甲去过作案现场,所以某甲是杀人犯。
9.只有去过作案现场的人,才是杀人犯;现已查明,某甲不是杀人犯,所以某甲确实没有去过作案现场。
八、请指出下列议论各违反哪条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犯什么逻辑错误?1.工商局管理员:同志,这里不允许摆摊设点,你违反规定,罚款20元。
小商贩:对不起,今天是我第一次做买卖。
2.我的辩护人已经说得很全面,我只补充两点。
3.甲:我看这个案子厂方能胜诉。
乙:我看这个案子厂方不会胜诉。
丙:我认为你们说的都不对。
《法律逻辑学》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有---不是-- ;S、P;2、如果p,就q;如果--就---;3、矛盾;反对;4.内涵、外延; 5、真;假;假;假。
6. SA非P ;PIS ;7. 大项;中项;小项。
8.真;真 9.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10.充分条件假言11.归纳溯因类比演绎12.真假13.论题论据论证方式14虚假理由;预期理由;15.排中律 16.矛盾律。
三、双项选择题五、1.定义过宽 2.以比喻代定义3.定义含混4.多出子项5.混淆根据(子项相容)6.以分解代划分。
六、请指出下列命题的种类,并写出其逻辑形式。
1.特称否定命题;有些S不是P(或SOP)2.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是p(或SAP)3.联言命题;p并且q(或p∧q)4.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p就q (或p→q)5.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p才q (或p←q)七、请指出下列推理的种类,并说明其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的逻辑规则和所犯的逻辑错误。
1是三段论,不正确,违反“一个三段论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的规则,犯“四项错误”。
2.是三段论,不正确,违反“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3.是三段论,不正确,违反“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犯“大项扩大”的逻辑错误。
4.是三段论,不正确,违反“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的结论”的规则,犯“两否定推结论”的逻辑错误。
5.是相容选言推理,不正确,违反“肯定一部分选言肢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规则,犯“由肯定一部分选言肢到否定另一部分选言肢”的逻辑错误。
6. 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不正确,违反“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的规则,犯“由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的逻辑错误。
7.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不正确,违反“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的规则,犯“由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的逻辑错误。
8.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不正确,违反“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的规则,犯“由肯定前件到肯定后件”的逻辑错误。
9.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不正确,违反“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的规则,犯“由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的逻辑错误。
八 1.违反同一律,犯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2.违反矛盾律,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3.丙违反排中律,犯“模棱两可”的逻辑错误。
九、参考答案见《法律逻辑学复习指导》P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