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实验四路由器的基本配置(静态路由、默认路由、RIP、ospf协议)
实训报告路由器配置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了解路由器在网络中的作用,提高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能力。
二、实训环境1. 路由器:华为AR系列路由器一台2. 交换机:华为S系列交换机一台3. 网线:直通网线若干4. 计算机若干5. 实验室网络环境:模拟企业局域网环境三、实训内容1. 路由器基本配置2. 路由器接口配置3. 路由协议配置4. 静态路由配置5. 动态路由配置6. 路由策略配置7. NAT配置8. 路由器安全配置四、实训步骤1. 路由器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与计算机,使用Console线进入路由器配置模式。
(2)配置路由器基本参数,包括主机名、密码等。
(3)配置接口IP地址,确保路由器与交换机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2. 路由器接口配置(1)查看路由器接口信息,了解接口状态。
(2)配置接口VLAN,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隔离。
(3)配置接口安全特性,如MAC地址绑定、IP源地址过滤等。
3. 路由协议配置(1)配置静态路由,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
(2)配置动态路由协议,如RIP、OSPF等,实现网络自动路由。
4. 静态路由配置(1)查看路由表,了解当前网络的路由信息。
(2)配置静态路由,实现特定网络之间的互通。
5. 动态路由配置(1)配置RIP协议,实现网络自动路由。
(2)配置OSPF协议,实现网络自动路由。
6. 路由策略配置(1)配置路由策略,实现特定数据包的转发。
(2)配置策略路由,实现不同数据包的转发。
7. NAT配置(1)配置NAT地址池,实现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
(2)配置NAT转换,实现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
8. 路由器安全配置(1)配置ACL,实现访问控制。
(2)配置IPsec VPN,实现远程访问。
(3)配置端口安全,防止未授权访问。
五、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成功配置了路由器的基本参数、接口、路由协议、静态路由、动态路由、路由策略、NAT和路由器安全配置。
实现了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满足了网络需求。
配置静态路由、默认路由与RIP(路由信息协议)

实验拓扑:IP地址表:路由器接口 IP地址R1 S0 192.168.10.1/24R2 S0 192.168.10.2/24R2 S1 192.168.20.1/24R3 S0 192.168.20.2/24注意:须配置完上面的IP地址并保证路由器两两都能ping通后才能进行路由协议的配置。
1.配置静态路由方法1:使用与本路由器直连的下一个路由器的接口地址进行配置。
R1#conf tR1(config)#ip route 192.168.20.0 255.255.255.0 192.168.10.2 //配置10.0到20.0的R1#sh ip route 静态路由。
R1#ping 192.168.20.1R1#ping 192.168.20.2 //虽然路由器R1通告了192.168.20.0的网段,不过目前20.2是ping不通的,因为192.168.20.2是路由器R3的接口地址,而R3在没有配置路由协议之前路由表中并没有到达192.168.10.0网段的路径。
R1(config)#Ctrl+Shift+6,X R3R3>R3>enR3#conf tR3(config)#ip route 192.168.10.0 255.255.255.0 192.168.20.1 //配置20.0到10.0的R3(config)#end 静态路由。
R3#sh ip routeR3#ping 192.168.10.1R3(config)#Ctrl+Shift+6,X R1R1#ping 192.168.20.2 //验证配置,这次ping 通了。
方法2:使用本路由器的出端口配置静态路由。
R1#conf tR1(config)#ip route 192.168.20.0 255.255.255.0 s0 //使用出接口的好处是:当对端R1(config)#Ctrl+Shift+6,X R3 IP更新时还能保证这个静态路R3> 由是有效的。
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配置

目录实验 4 路由器的静态路由、默认路由 (2)一、实验目的 (2)1.1掌握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 (2)1.2掌握默认路由的配置方法 (2)二、实验环境 (2)三、实验内容 (2)四、实验说明、步骤 (2)1)按图3-1 连接路由器和各工作站。
(2)2)按图3-1 配置路由器和各工作站IP 地址等参数。
(3)3)使用PING命令,测试三台路由器所连接的网络是否连通。
(7)4)配置路由器router0 、router1、router2 上的静态路由。
(7)5)配置好静态路由后,测试三台路由器所连接的网络是否连通。
(7)6) 配置路由器router0 上的默认路由,使其指向Internet (8)7) 检查路由器Router0、Router1、Router2 的路由表。
(8)8)检查路由器router0 ,router1 和router2 的运行配置文件内容。
(8)五、思考题 (8)六、实验报告要求模版 (8)1、实验目的 (8)2、实验内容 (8)3、实验环境要求 (8)4、实验步骤 (9)5、实验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9)6、回答实验思考题 (9)7、实验心得与体会 (9)8、建议与意见 (9)七.实训作业 (9)实验 3 路由器的静态路由、默认路由一、实验目的1.1掌握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1.2掌握默认路由的配置方法二、实验环境 路由器Cisco 2811 三台,交换机Cisco 2950 三台,带有网卡的工作站PC至少6台,控制台电缆二条,路由器交换机和电脑之间的连接线若干条。
三、实验内容 通过对路由器0 、路由器1和路由器2 在路由表里添加静态路由、默认路由,使三个路由器的所连的各个网络可以ping通,反之亦然.四、实验说明、步骤静态路由是非自适应性路由计算协议,是由管理人员手动配置的,不能够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静态路由非常简单,适用于非常简单的网络。
路由器的串口是背对背的直接连接,因此,有一个串口要配置时钟速率,使用clock rate命令进行配置,配置时钟速率的一串口为DCE端。
实验四静态路由默认路由及RIP协议的配置

实验四静态路由、默认路由及RIP协议的配置一、实验目的:1.掌握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2.理解路由表的作用和原理。
3.掌握默认路由的配置方法;4.理解默认路由的意义和特点。
二、实验环境:Cisco路由器2514 3台;PC机4台。
三、实验工具:Boson Netsim模拟器四、实验内容:配置内容一:(1) 按图3.1所示连接网络;(2) 先完成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包括路由器的名字、各接口的IP地址等;(3) 配置各PC机,包括IP地址和默认网关;(4) 在各路由器上用“show ip interface brief”命令查看路由器接口状态,要求各已使用的接口状态均为“UP”;(5) 在R2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使它可以识别所有网络;(6) 在R1和R3路由器上分别配置默认路由,默认方向均为R2;(7) 在各路由器上用“show ip route”命令查看路由表,注意R1和R2路由器的路由表项有什么特点;提示:如果路由配置错误,可以用“no ip route …”命令清除路由表,再重新配置。
(8) 用Ping命令测试各PC机,如果都能ping通,说明配置成功。
配置内容二:(1)清楚各路由器的路由表,在三台路由器上分别配置RIP协议;(2)在各路由器上用“show ip route”命令查看路由表;提示:在图4.1的拓扑中共有6个网络:190.1.0.0/16、190.2.0.0/16、200.200.1.0/24、200.200.2.0/24、200.200.3.0/24、200.200.4.0/24,所以每个路由器的路由表中都应该有6个路由项,除了直连的网络外,其余的都是通过RIP协议互相学习到的。
(3)用Ping命令测试各PC机,如果都能ping通,说明配置成功。
五、思考题:1、使用默认路由时,R1路由器的路由表中有几个项目?与静态路由相比默认路由有何好处?2、能否把3台路由器都配置为默认路由?3、选择PC1记录“tracert 200.200.3.2 ”;选择PC2记录“trace 200.200.4.2”的结果。
实验四: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

实验四: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
2.理解和掌握路由表的概念、作用和基本原理。
3. 掌握静态路由配置,实现不同网段的计算机之间的连接。
二、实验内容对路由器A与B进行配置,实现两台计算机PC1与PC2之间的连通,实验拓扑图如下:其中:PC1的IP地址:172.16.1.2/16 ;PC1的网关地址:172.16.1.1/16PC2的IP地址:172.18.1.2/16 ;PC2的网关地址:172.18.1.1/16RouterA的F0地址:172.16.1.1/16 ;s0的IP地址:172.17.1.1/16;其中,s0为DCE RouterB的F0地址:172.18.1.1/16 ;s0的IP地址:172.17.1.2/16;其中,s0为DTE Switch1、Switch2不需进行设置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按照书本及老师所讲授的实验原理、方法进行实验。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本实验课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当老师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学生实验中存在的共同问题时,可要求学生暂停实验,对多数学生都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的讲授。
五、实验条件双绞线、PC机、锐捷网络实验室(路由器、交换机)。
六、实验步骤1.配置静态路由前,测试PC1和PC2间的连通性:1.请用Ping命令来测试PC1和PC2之间的连通性。
2.请用Show ip route命令来查看RouterA和RouterB路由表信息。
2.路由器基本配置配置路由器主机名RouterARouter> enable注: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Router# configure terminal注:从特权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Router(config)# hostname RouterA注:将主机名配置为“RouterA”RouterA(config)#配置路由器主机名RouterBRouter> enable注: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Router# configure terminal注:从特权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 hostname RouterB注:将主机名配置为“RouterB”RouterB(config)#3. 配置路由器RouterA各接口的IP 地址RouterA(config)# interface serial 0注:进入路由器serial 0 的接口配置模式RouterA(config-if)# ip address 172.17.1.1 255.255.0.0RouterA(config-if)# no shut注:设置路由器serial 0 的IP 地址为172.17.1.1,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 并激活端口RouterA(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注:进入路由器fastethernet 0 的接口配置模式RouterA(config-if)# 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0.0RouterA(config-if)# no shut注:设置路由器fastethernet 0 的IP 地址为172.16.1.1,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并激活端口配置路由器RouterB各接口的IP 地址RouterB(config)# interface serial 0注:进入路由器serial 0 的接口配置模式RouterB(config-if)# ip address 1172.18.1.172.17.1.2 255.255.0.0RouterB(config-if)# no shut注:设置路由器serial 0 的IP 地址为172.17.1.2,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并激活端口RouterB(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注:进入路由器fastethernet 0 的接口配置模式RouterB(config-if)# ip address 172.18.1.1 255.255.0.0RouterB(config-if)# no shut注:设置路由器fastethernet 0 的IP 地址为172.18.1.1,对应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并激活端口4. 配置接口时钟频率(DCE)RouterA(config)# interface serial 0注:进入路由器serial 0 的接口配置模式RouterA(config-if) clock rate 64000注:设置接口物理时钟频率为64Kbps5.配置静态路由RouterA(config)# ip route 172.18.0.0 255.255.0.0 172.17.1.2注:172.17.1.2 为下一跳的IP地址, 172.18.0.0为目的网段RouterB(config)# ip route 172.16.0.0 255.255.0.0 172.17.1.1注:172.17.1.1 为下一跳的IP地址, 172.16.0.0为目的网段6. 配置静态路由后,测试PC1和PC2间的连通性:1.通过命令Ping实现PC1和PC2彼此的访问;2.在RouterA,RouterB上,分别使用命令show ip route查验全网路由。
计算机网络实验四_路由器的配置

计算机网络实验四_路由器的配置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成为了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重要基础设施。
而路由器作为网络中的关键设备,其正确配置对于保障网络的高效运行和数据的安全传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次计算机网络实验四中,我们将深入探究路由器的配置过程及相关原理。
路由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进行转发,并根据设定的规则选择最佳的路径。
要实现这一功能,我们需要对路由器进行一系列的配置操作。
首先,准备工作必不可少。
在开始配置之前,我们需要确保拥有以下物品:一台路由器设备、用于连接路由器的网线、一台配置终端(可以是计算机)以及相关的配置软件(如 SecureCRT 等)。
接下来,我们通过网线将配置终端与路由器的控制台端口(Console 口)连接起来。
打开配置软件,设置好相应的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以便能够与路由器进行通信。
登录到路由器后,我们首先要进入特权模式。
在特权模式下,我们拥有更高的权限来进行各种配置操作。
输入“enable”命令,然后输入特权密码(如果设置了的话),即可进入特权模式。
进入特权模式后,接下来就是配置路由器的基本参数。
其中,最重要的是为路由器设置主机名。
一个清晰易记的主机名有助于我们在管理多个路由器时进行区分。
通过“hostname 路由器名称”命令,我们可以为路由器赋予一个独特的名称。
然后是设置路由器的密码。
为了保证路由器的安全性,我们需要设置登录密码。
可以分别设置控制台密码、特权密码和虚拟终端密码。
控制台密码用于通过控制台端口登录时的验证,虚拟终端密码用于通过 Telnet 方式远程登录时的验证。
在网络配置方面,我们需要为路由器的接口分配 IP 地址。
路由器的接口通常分为局域网接口(LAN 口)和广域网接口(WAN 口)。
对于 LAN 口,我们要根据所在网络的网段为其分配一个合适的 IP 地址,并设置子网掩码。
对于 WAN 口,如果是通过静态 IP 方式接入互联网,则需要手动设置运营商提供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 DNS 服务器地址;如果是通过动态 IP 方式接入(如常见的家庭宽带),则可以让路由器自动获取这些参数。
路由器配置实验报告

路由器配置实验报告路由器配置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并熟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包括登录、配置IP地址、配置静态路由和配置网络地址转换(NAT)。
实验步骤:1. 连接路由器:将电脑通过以太网线连接到路由器的LAN口。
2. 登录路由器:通过电脑上的浏览器输入路由器的默认IP地址(通常为192.168.1.1)进入路由器的管理界面。
3. 配置IP地址:在路由器的管理界面中,进入网络设置菜单,设置路由器的IP地址为192.168.1.2,并设置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4. 配置静态路由:在路由器的管理界面中,进入路由设置菜单,添加一条静态路由,将目标网络地址设为192.168.2.0,下一跳设为192.168.1.3。
5. 配置NAT:在路由器的管理界面中,进入NAT设置菜单,启用NAT功能,并设置内网地址范围为192.168.1.100-192.168.1.200。
实验结果:1. 登录路由器成功,并成功进入管理界面。
2. 成功配置了路由器的IP地址为192.168.1.2,并设置了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3. 成功添加了一条静态路由,将目标网络地址设为192.168.2.0,下一跳设为192.168.1.3。
4. 成功启用了NAT功能,并设置了内网地址范围为192.168.1.100-192.168.1.200。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成功了解并熟悉了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我学会了如何登录路由器、如何配置IP地址、如何配置静态路由和如何配置NAT。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登录路由器时用户名和密码错误,需要找到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成功登录;配置静态路由时需要注意目标网络地址和下一跳的设置,以确保路由器能够正确转发数据包;配置NAT时需要设置合适的内网地址范围,以确保内部设备可以正常访问外部网络。
通过不断实践和调试,我逐渐掌握了这些技巧,并且成功完成了实验。
总体而言,本次实验对我的网络知识的学习和提升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新实验四路由器的基本配置(静态路由、默认路由、RIP、ospf协议)

实验四配置路由器静态路由、默认路由和RIPv2、ospf协议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用来练习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包括静态路由、默认路由和RIPv2路由协议。
二、配置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1.绘制拓扑图并保存,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连接说明:路由器1型号为2516,路由器2和路由器4的型号均为2501;路由器1的ethernet 0与路由器2的ethernet 0相连;路由器1的serial 0与路由器4的serial 0相连;注意:在连接路由器1和4的串口时,请选择路由器4作为DCE端;2、以路由器1、路由器2和路由器4为配置对象,进行相关设置。
①按下表逐个设置路由器1、路由器2和路由器4的相关接口的IP地址;Router1 Router2 Router4Interface Ethernet 0 10.1.1.1255.255.255.0 10.1.1.2 255.255.255.0Interface Serial 0 12.5.10.1255.255.255.0 12.5.10.2 255.255.255.0举例:对路由器1的两个接口的设置Router>enableRouter#conf terminal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1 /*设置路由器1名称为router1; Router1(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 /*切换到路由器1的以太网接口0 Router1(config-if)#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设置该接口的IP地址等Router1(config-if)#no shutdown /* 开启该接口Router1(config-if)#end /*退出特权模式Router1#conf t /* 再进入配置串行接口0Router1(config)#interface serial 0Router1(config-if)#ip add 12.5.10.1 255.255.255.0Router1(config-if)#no shutdownRouter1(config-if)#end对Router4操作:对Router2操作:对router1操作:说明: 其他两个路由器的接口的IP设置,由学生参照路由器1的示例自己完成;注意:在设置路由器4串口的时候,要设置其时钟速率:Router4(config-if)#clock rate 6400②在路由器4上试着PING其他接口的IP地址,查看并分析结果;③切换到路由器4,设置静态路由;Router4(config)#ip route 10.1.1.0 255.255.255.0 12.5.10.1/*目的站网段地址子网掩码下一站地址④在路由器4上,按如下PING,查看各个结果,并分析原因;Router4#ping 12.5.10.1Router4#ping 10.1.1.1Router4#ping 10.1.1.2⑤查看路由器4上的路由表;Router4#show ip route⑥切换到路由器2上,配置其静态路由;Router2(config)#ip route 12.5.10.0 255.255.255.0 10.1.1.1⑦再次切换到路由器4,再次PING,查看其结果与上次的不同,并分析原因;Router4#ping 12.5.10.1Router4#ping 10.1.1.1Router4#ping 10.1.1.2⑧切换到路由器2上,查看它的路由表;Router2#show ip route⑨切换到路由器4上,删除静态路由,设置默认路由;Router4(config)#no ip route 10.1.1.0 255.255.255.0 12.5.10.1 /*删除静态路由Router4(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2.5.10.1 /*设置默认路由Router4#show ip route三、配置RIPv2和ospf路由协议1、设计如下图所示的拓扑图,R1和R2通过串口连接,PC为以太网口连接,各接口IP地址设置如图中已给出所示,路由器型号均为2610;2、自己完成路由器R1和R2的各自的以太网口和串口的配置;R1的配置R2的配置PC的IP的配置:3、分别查看R1和R2 上的路由信息,在PC上互相测试连通性的情况,分析结果(未做);4、在R1上配置RIPv2协议;参考命令如下:R1(config)#router rip //启用rip协议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0.0 申明本设备的直连网段R1(config-router)#version 2 默认的是版本1,这里改成版本25、在R2上配置RIPv2协议;参考命令如下:R2(config)#router rip //启用rip协议R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0.0 申明本设备的直连网段R2(config-router)#version 2 默认的是版本1,这里改成版本26、再查看R1和R2的路由信息,再测试两PC的连通性,分析此时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配置路由器静态路由、默认路由和RIPv2、ospf协议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主要用来练习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包括静态路由、默认路由和RIPv2路由协议。
二、配置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
1.绘制拓扑图并保存,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连接说明:
路由器1型号为2516,
路由器2和路由器4的型号均为2501;
路由器1的ethernet 0与路由器2的ethernet 0相连;
路由器1的serial 0与路由器4的serial 0相连;
注意:在连接路由器1和4的串口时,请选择路由器4作
为DCE端;
2、以路由器1、路由器2和路由器4为配置对象,进行相关设置。
①按下表逐个设置路由器1、路由器2和路由器4的相关接口的IP地址;
Router1 Router2 Router4
Interface Ethernet 0 10.1.1.1
255.255.255.0 10.1.1.2
255.255.255.0
Interface Serial 0 12.5.10.1
255.255.255.0 12.5.10.2 255.255.255.0
举例:对路由器1的两个接口的设置
Router>enable
Router#conf terminal
Router(config)#hostname router1 /*设置路由器1名称为router1; Router1(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 /*切换到路由器1的以太网接口0 Router1(config-if)#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 /*设置该接口的IP地址等Router1(config-if)#no shutdown /* 开启该接口
Router1(config-if)#end /*退出特权模式
Router1#conf t /* 再进入配置串行接口0
Router1(config)#interface serial 0
Router1(config-if)#ip add 12.5.10.1 255.255.255.0
Router1(config-if)#no shutdown
Router1(config-if)#end
对Router4操作:
对Router2操作:
对router1操作:
说明: 其他两个路由器的接口的IP设置,由学生参照路由器1的示例自己完成;
注意:在设置路由器4串口的时候,要设置其时钟速率:Router4(config-if)#clock rate 6400
②在路由器4上试着PING其他接口的IP地址,查看并分析结果;
③切换到路由器4,设置静态路由;
Router4(config)#ip route 10.1.1.0 255.255.255.0 12.5.10.1
/*目的站网段地址子网掩码下一站地址④在路由器4上,按如下PING,查看各个结果,并分析原因;Router4#ping 12.5.10.1
Router4#ping 10.1.1.1
Router4#ping 10.1.1.2
⑤查看路由器4上的路由表;
Router4#show ip route
⑥切换到路由器2上,配置其静态路由;
Router2(config)#ip route 12.5.10.0 255.255.255.0 10.1.1.1
⑦再次切换到路由器4,再次PING,查看其结果与上次的不同,并分析原因;Router4#ping 12.5.10.1
Router4#ping 10.1.1.1
Router4#ping 10.1.1.2
⑧切换到路由器2上,查看它的路由表;
Router2#show ip route
⑨切换到路由器4上,删除静态路由,设置默认路由;
Router4(config)#no ip route 10.1.1.0 255.255.255.0 12.5.10.1 /*删除静态路由Router4(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2.5.10.1 /*设置默认路由
Router4#show ip route
三、配置RIPv2和ospf路由协议
1、设计如下图所示的拓扑图,R1和R2通过串口连接,PC为以太网口连接,各接口IP地址设置如图中已给出所示,路由器型号均为2610;
2、自己完成路由器R1和R2的各自的以太网口和串口的配置;
R1的配置
R2的配置
PC的IP的配置:
3、分别查看R1和R2 上的路由信息,在PC上互相测试连通性的情况,分析结果(未做);
4、在R1上配置RIPv2协议;
参考命令如下:
R1(config)#router rip //启用rip协议
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0.0 申明本设备的直连网段
R1(config-router)#version 2 默认的是版本1,这里改成版本2
5、在R2上配置RIPv2协议;
参考命令如下:
R2(config)#router rip //启用rip协议
R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0.0 申明本设备的直连网段
R2(config-router)#version 2 默认的是版本1,这里改成版本2
6、再查看R1和R2的路由信息,再测试两PC的连通性,分析此时的结果。
在PC1 ping PC2:
:
PC2上ping PC1
7、在R1上配置ospf协议;
R1(config)#no router rip //取消rip 协议
R1(config)#router ospf 1 //启用ospf协议,“1”代表进程,可以启用很多个ospf进程。
R1(config-router)# network 172.16.1.0 0.0.0.255 area 0 申明本设备的直连网段,属于区域0,这里的172.16.1.0 0.0.0.255 是反掩码匹配。
R1(config-router)# network 172.16.2.0 0.0.0.255 area 0
8、在R2上配置ospf协议
R2(config)#no router rip
R2(config)#router ospf 1
R2(config-router)# network 172.16.2.0 0.0.0.255 area 0
R2(config-router)# network 172.16.3.0 0.0.0.255 area 0
9、再查看R1和R2的路由信息,再测试两PC的连通性,分析此时的结果。
四、练习题(可选做)
说明:按如下拓扑图自行设计完成该网络路由器的静态路由的设置。
五、实验结论
⑴通过此次实验,应对如何配置静态路由、默认路由及RIP、ospf路由协议等的相关命令有了一定掌握;
⑵通过此次实验,应能进一步加深对有关路由器根据路由表转发分组的原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