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18学年七年级七册历史: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说课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说课课件七下历史《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学习目标】(1)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2)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并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3)康熙帝、乾隆帝平定西北的叛乱,以及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等史实;(4)知道清朝的疆域。
【学习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朝对西藏的管辖【学习难点】因涉及多个少数民族,七年级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人名、地名、封号等较难掌握,同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概念,学生也较难理解。
【课文解读】知识点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1、建立统治①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
②清军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的力量,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巩固统治:①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②思想文化: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3、影响:清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巩固了自身的统治。
知识点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一)郑成功收复台湾1、背景①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浑水摸鱼)。
②清初,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2、收复台湾过程①1661年,郑成功率军25000人,自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岛南部,进军台湾。
②进鹿耳,下赤嵌,受到当地居民热烈欢迎。
于是,长驱直入,所向无敌。
③1662年2月,经过8个月的围攻,郑成功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被迫宣告投降。
3、影响: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4、评价: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郑成功(1624—1662),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著名的民族英雄。
父郑芝龙起兵海上,出没于台湾、福建一带,垄断海上贸易,后受明官职,官至都督同知。
明亡后,郑芝龙拥戴唐王朱聿键建立隆武政权。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精品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精品教案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以及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的巩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达赖的金印)顺治九年(1652),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亲率三千人赴京觐见顺治帝,收到清廷的优待和册封。
次年辞归,清廷命承泽亲王硕塞等率八旗护送至代噶(今呼和浩特)。
同年四月,又派遣礼部尚书觉郎球等前往代噶赐授金印、金册,“达赖喇嘛”这一封号及其在政治上的地位从此正式确定下来。
达赖,蒙语意为“大海”。
喇嘛,藏语意为“上师”。
这就是图中金印的来历,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1.(多媒体出示清入关的相关图片)教师简单讲述:清朝对全国的统治的确立(清朝统治者进人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
清军随后南下,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的力量。
为加强统治,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文化上推崇儒家。
)目标导学二台湾的回归和国家的统一(一)郑成功收复台湾1.(多媒体台湾地图)教师简单讲述:明末台湾的基本情况(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出兵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实行殖民统治)2.(多媒体展示《郑成功像》)学生抢答:你知道这是谁吗?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答案提示:郑成功。
1662年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
3.提出问题:收复台湾的影响?提示: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二)康熙设置台湾府1.读材料(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东南海岛台湾被郑经占据,郑氏本以恢复明室为号召,但自从永历帝和郑成功死后,失去了号召力和政治领导,郑氏集团内叔侄兄弟失和,内讧不息,已蜕变成失去政治目标的海上武装。
材料二:台湾地处大海中,波涛万顷,作战需赖水师,满族将士娴习马步,而不习水战,必须另选将帅,训练士卒。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历史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时练(作业设计)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选择题1.郭沫若同志写的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中的“一代英雄”是指( )A.岳飞B.戚继光C.郑成功D.张骞2.郑成功致外国总督的招降书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这里的“贵国”是指()A.荷兰B.日本C.沙俄D.葡萄牙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军进人台湾后,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当时台湾府隶属于( )A.浙江省B.江苏省C.福建省D.广东省4.“我要去西藏,我要去西藏,仰望雪域两茫茫……随处都是我心灵的牧场。
”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了( )A.伊犁将军B.盛京将军C.西域都护D.驻藏大臣5、“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
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中国古代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费词。
这里的强胡”指()A.荷兰殖民者 B.英国殖民者 C.葡萄牙殖民者 D.西班牙殖民者6.我国在历史上非常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A.台湾B.东北C.西藏D.新疆7.2010年2月28日,20岁的十一世班禅被增补为全国政协委员,成为第一个“90后”的政协委员,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全国政协委员,“班神额尔德尼”的封号是清朝哪一位皇帝赐予的()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8. 乾隆帝亲撰《须弥福寿之庙碑记》,竖立在须弥福寿之庙的碑亭内,高约12.5米。
乾隆帝在碑记中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褒扬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倾心向化”,并突出强调六世班禅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
这反映了中央政府与哪一民族的密切关系( )A.满族B.藏族C.回族D.蒙古族9.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册封“达赖”“班禅”B.收复台湾C.平定噶尔丹的叛乱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10.自元朝以至清朝,中央政府都对西藏地区实施了有效管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精品课件)

清朝册封达赖喇嘛的金印
汉文 藏文 满文 蒙文
达赖自受册封之后,遣使进京朝贡不绝,康熙 帝赞许道:恭顺职贡有年……六十余年并未有隙。
——《清圣祖实金印
康熙皇帝册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 尼”,这是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的 金印。金印文字内容:敕封班禅额尔德
指郑成功收复 并开发台湾
译文:赶走荷兰侵略者,披荆斩棘,来把宝岛开发 。 要付出十年辛勤,才能恢复祖宗基业 。我们有三千袍泽, 像一家人样亲爱团结 。任何艰难跋涉,都不能使我们忍心 离别 。
郑成功致信荷兰殖民长官揆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
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郑成功说“台 湾一向属于中国”?
目标导学三:清廷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辖
承德避暑山庄
一座喇嘛庙, 胜抵十万兵。
——乾隆帝
避暑山庄四周有12座喇嘛庙,泛称外八庙。这
些庙大多朝向山庄,像是在朝拜皇帝,它们对于 清朝加强中央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达 赖 五 世 觐 见 顺 治 帝
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在清朝官员陪同下,从拉萨起程前往内地。 1653年年底抵京;顺治皇帝在南苑会见达赖五世,并册封他为“达赖 喇嘛”。
朝所设机构对应正确的是( C)
A.安西都护府 B.乌里雅苏台将军 C.伊犁将军 D.澎湖巡检司
3.(2021·北京)以下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对某一地区加强 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①处应为( A)
A.平定噶尔丹叛乱 B.发起雅克萨之战
C.设置台湾府
D.设立军机处
4.(2021·浙江衢州)下图是河北承德某古建筑上的牌匾。其直
三国: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隋朝:隋炀帝三次派人到流求。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明朝:郑和下西洋,来回经过台湾。 清朝:设立了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说课稿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主要讲述了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本节课内容涉及顺治、康熙、乾隆三位皇帝的统治措施,以及他们在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教材通过生动的史实,展示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辉煌。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深入了解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过程,以及相关历史人物和事件。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过程,掌握顺治、康熙、乾隆三位皇帝的主要统治措施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过程,顺治、康熙、乾隆三位皇帝的主要统治措施及其作用。
2.教学难点:分析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原因,以及相关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直观展示历史事件,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首古诗词引入,激发学生对清朝前期历史的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过程。
3.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分析顺治、康熙、乾隆三位皇帝的统治措施及其作用。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原因。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8课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和民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为了摆脱这种危机,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认识,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还不够清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意义。
2.教学难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以及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前预习,了解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 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目
三 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录
四 巩固西北边疆
五 雅克萨之战
六 清朝的疆域
一 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清军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 农民军,随后,进入北京。
确立:
清朝统治者进人北京后,以北京 为都城,南下消灭了明朝政权的 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的力量,逐 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四 巩固西北边疆
噶尔丹
1.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
②噶尔丹叛乱
康熙时,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准 噶[gá]尔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 的唆使下,发动叛乱,越过天 山攻占回部,并向东进攻,占 领了青海、蒙古的许多地区。
四 巩固西北边疆
1.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
③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
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 在多次战役中打败噶尔丹, 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 部边疆地区。
方法:由驻藏大臣掣签确定,然后报请朝廷批
准,才能成为合法的继承人。
三 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册 封 首 领
设 驻 藏 大 臣
2.措施 颁 布 《 钦 定 藏 内 善 后 章 程
》
一系列措施的意义: 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 的管辖。
四 巩固西北边疆
1.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
①什么是“回部”?
在我国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 居住着维吾尔等族人民,清代常 把这个地区称为“回部”。
四 巩固西北边疆
2.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
①大小和卓叛乱:
乾隆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形成割据势力。他 们残暴收刮各族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练习题: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中的“一代英雄”是指()A.岳飞B.戚继光C.郑成功D.张骞2.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下列事件中,能反映这一优良传统的是()A.设置台湾府B.郑成功收复台湾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设置驻藏大臣3.“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
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
这位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B.郑成功C.康熙帝D.文天祥4.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之后在台湾设置机构,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该机构是()A.台湾县,隶属浙江省B.台湾府,隶属广东省C.台湾道,隶属福建省D.台湾府,隶属福建省5.下表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有效管辖的地区是()A.台湾B.新疆C.西藏D.海南6.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
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设置了()A.驻藏大臣B.台湾府C.伊犁将军D.西域都护★7.我国在历史上非常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A.台湾B.东北C.西藏D.新疆8.清朝的乾隆皇帝晚年自称“十全老人”,并将自己一生的主要功绩概括为“十全武功”。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包括在其“十全武功”之内的是()A.荡平东南沿海的倭寇B.驱逐荷兰殖民者出台湾C.平定噶尔丹叛乱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9.某剧组以“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主题拍摄一部历史片,准备了如下素材,你认为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是()A.雅克萨之战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10.研究下列表格,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是()A.B.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基本史实,掌握清政府在台湾建制的概况
2.掌握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措施及其意义
3.识记清朝巩固西北边疆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措施
4.知道清朝前期疆域的特点,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学习重点】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以及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清朝进一步加强,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推崇__________,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2.______年,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英雄。
3. 年,清军击败郑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1684年,清朝设置,隶属福建省。
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4.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喇嘛金册、金印和“”的封号;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置。
5.康熙三次率军亲征噶尔丹,平定了叛乱,稳定了地区。
________时,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
设置___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6.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7.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__________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
________、赤尾屿等,南至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请用史实说明清朝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的方式有哪些?
三、练习巩固
1.“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
”这幅对联赞颂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台湾回归祖国、清军进入台湾后,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当时台湾府是隶属于()
A.浙江省
B.福建省
C.江苏省
D.广东省
3.清朝时期,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西域都护
B.军机处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4.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设置了()
A.驻藏大臣
B.台湾府
C.伊犁将军
D.乌里雅苏台将军
5.下列战争发生于乾隆帝时期的是()
A.靖难之役
B.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6.下列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①册封五世班禅②册封五世达赖③设驻藏大臣④设伊犁将军
A.②①③④
B.③④②①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1)材料中的“贵国”指的是哪一个国家?
(2)“余”指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应如何评价他?
(3)台湾地何时“归我”的?此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1.中央集权儒家学说2.1662 民族3.1683 台湾府1885 4.达赖喇嘛康熙驻藏大臣5.西北
部边疆乾隆伊犁将军6.尼布楚条约7.外兴安岭钓鱼岛南海诸岛
二、(1)册封: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喇嘛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册封格
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2)设立行政机构: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乾隆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平叛: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4)安置:清政府妥善安
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
三、1.B 2.B 3.C 4.C 5.D 6.A
7.(1)荷兰。
(2)郑成功。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3)1662年。
打击了西
方殖民势力,维护了祖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