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检测标准
二甲苯检测标准

二甲苯检测标准
二甲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印刷、油漆、涂料等行业中。
然而,二甲苯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接触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对于二甲苯的检测非常重要。
以下是二甲苯检测的标准:
1. 检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二甲苯的含量。
2. 检测样品:取样应当充分混合,避免温度、压力、湿度等因素影响。
取样量应当足够,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检测标准:按照国家标准GB/T 14695-2008《二甲苯工业用品中苯和二甲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
二甲苯的含量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值。
4. 检测结果:检测后的结果应当清晰准确,且符合检测标准。
对于超标的样品,应当及时处理或予以淘汰。
综上所述,二甲苯检测标准对于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各行业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加强对二甲苯的监管和控制。
- 1 -。
动植物油脂中聚二甲基硅氧烷含量的测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植物油脂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动植物油脂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动植物油脂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测定第一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2原理试样中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经4-甲基-2-戊酮提取,采用配有一氧化二氮-乙炔系统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试样提取液中的硅含量,外标法计算出试样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含量。
3试剂和材料注: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3.1 试剂4-甲基-2-戊酮((CH3)2CHCH2COCH3)。
3.2 标准品聚二甲基硅氧烷((CH3)3SiO(C2H6SiO)n),纯度≥99.0%。
3.3 标准溶液的配制3.3.1 聚二甲基硅氧烷标准储备液(1000 μg/mL):称取100.0 mg聚二甲基硅氧烷于100 mL容量瓶中,用4-甲基-2-戊酮定容至刻度,摇匀。
该溶液可在冰箱中4 ℃保存12个月。
3.3.2聚二甲基硅氧烷标准工作液:称取4 g(精确到0.001 g)植物油空白油脂于10 mL比色管中,加入少量4-甲基-2-戊酮,分别移取0 μL、40 μL、100 μL、200 μL、300 μL、500 μL聚二甲基硅氧烷标准储备液,用4-甲基-2-戊酮稀释至刻度,摇匀。
得到以植物油为基体的0 μg/mL、4 μg/mL、10 μg/mL、20 μg/mL、30 μg/mL、50 μg/mL 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标准工作液。
称取4 g动物油或氢化植物油空白油脂于10 mL比色管中,置于70 ℃水浴锅中熔化,加入少量4-甲基-2-戊酮,分别移取0 μL、40 μL、100 μL、200 μL、300 μL、500 μL聚二甲基硅氧烷标准储备液,用4-甲基-2-戊酮稀释至刻度,摇匀。
得到以动物油或氢化植物油为基体的0 μg/mL、4 μg/mL、10 μg/mL、20 μg/mL、30 μg/mL、50 μg/mL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标准工作液。
5%苯基-95%二甲基聚硅氧烷色谱柱

5%苯基-95%二甲基聚硅氧烷色谱柱
5%苯基-95%二甲基聚硅氧烷色谱柱是一种用于分离化合物的柱子,常用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
其中,5%苯基是指柱子表面有5%的苯基官能团,能够与具有亲油性质的化合物发生相互作用;95%二甲基聚硅氧烷则是指剩余的柱子表面由二甲基聚硅氧烷组成,这种组分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够与具有亲水性质的化合物发生相互作用。
在使用这种柱子进行样品分离时,化合物首先通过进样口进入柱子,然后被柱子表面的官能团所吸附或排斥。
随着流动液的不断通过,化合物逐渐从柱子表面释放出来,实现分离。
由于柱子表面的官能团和组分不同,因此化合物在柱子中的停留时间也不同,实现了对化合物的有效分离。
总之,5%苯基-95%二甲基聚硅氧烷色谱柱是一种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柱子,能够通过表面官能团和组分的不同,实现对化合物的有效分离。
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标准

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标准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硅化合物,常用于表面改性剂、耐候助剂等领域。
本文将从化学性质、应用领域、技术指标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化学性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化学式为C9H23NO3Si,分子量为221.37g/mol。
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在室温下呈微黄色,易挥发。
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水分解。
在空气中会逐渐水解生成硅醇和氨气。
在常温下长期存放时,应防止空气中的水和水蒸气接触。
该化合物具有微弱的氨味,易溶于有机溶剂和无机溶剂,如乙醇、乙醚、苯等。
它是一种弱碱性物质,可与酸类起反应。
由于其氨基和甲氧基在分子中的存在,使得它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能够与聚合物等材料表面发生化学键连接。
二、应用领域1.表面改性剂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常用于聚合物、玻璃、金属表面的改性。
添加适量的该化合物,能使聚合物表面增加亲水性和粘附性,提高涂料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在纺织品加工中,也可用作润湿剂和防静电剂。
2.耐候助剂由于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具有较高的耐候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常用于聚合物材料的耐候改性。
添加适量的该化合物,能明显改善聚合物材料的耐候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3.粘接剂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也可用作粘接剂的助剂。
添加适量的该化合物,能够提高粘接剂的粘附性和耐化学性,使得粘接效果更加稳固。
4.油墨助剂在油墨生产中,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可用作分散剂和助剂。
通过其表面活性和亲水性,可以使油墨颜料均匀分散,提高印刷品的质量。
5.其他领域此外,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还可用于防水处理、润滑剂的制备等领域。
由于其特殊的化学性质和功能,使得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技术指标1.外观:无色或微黄色液体2.硅含量:≥28.0%3.密度:0.965-0.975g/cm34.折射率:1.420-1.4305.溶解性:与乙醚、乙醇、苯等有机溶剂混溶6. PH值:9.0-11.07.水解时间:≤30min这些技术指标对于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合成、检测和应用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 164 部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164部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 范围GBZ/T 300的本部分规定了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浸渍滤纸采集-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浓度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基本信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基本信息化学物质化学文摘号(CAS号)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Diphenylmethanediisocyanate, MDI)101-68-8 C15H10N2O2250.24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浸渍滤纸采集-高效液相色谱法4.1 原理空气中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与浸渍滤纸上的1-(2-吡啶基)哌嗪(1-2PP)反应生成MDI-脲衍生物而被吸附于滤纸上,经洗脱、过滤后,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4.2 仪器4.2.1 玻璃纤维滤纸,孔径为0.8 μm,直径为37 mm或40 mm。
4.2.2 浸渍滤纸:在通风柜中,将玻璃纤维滤纸平铺于干净的平面载体上,向滤纸中心滴加0.50 mL 1-2PP溶液A,溶液应浸透整张滤纸。
放置30 min后,置于密闭避光容器中保存,2℃~8℃环境中可保存一个月。
4.2.3 采样夹,滤料直径为37 mm或40 mm。
4.2.4 空气采样器,流量0.1 L/min~5.0 L/min。
4.2.5 具塞刻度试管,5 mL或10 mL。
4.2.6 微量注射器,10 μL或100 μL。
4.2.7 有机相针式过滤器,孔径为0.45 μm。
残留溶剂测定法操作规程

目的:为了规范残留溶剂检查操作,确保实验的准确性,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特制定本规程。
适用范围:适用于原料药或辅料的生产中,以及在制剂制备过程中使用的,但在工艺过程中未能完全去除的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116页0861“残留溶剂测定法”责任:检验员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内容:1.简述:药物中的残留溶剂系指在原料药或辅料的生产中,以及在制剂制备过程中使用的,但在工艺过程中未能完全去除的有机溶剂。
药品中常见的残留溶剂及限度见附表1,除另有规定外,第一、第二、第三类溶剂的残留限度应符合附表1中的规定;对其他溶剂,应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限度,使其符合产品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或其他基本的质量要求。
本法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测定本法依据《气相色谱法测定操作规程》测定。
2.色谱柱:2.1毛细管柱:除另有规定外,极性相近的同类色谱柱之间可以互换使用。
非极性色谱柱:固定液为100%的二甲基聚硅氧烷的毛细管柱。
极性色谱柱:固定液为聚乙二醇(PEG-20M)的毛细管柱。
中极性色谱柱:固定液为(35%)二苯基-(65%)甲基聚硅氧烷、(50%)二苯基-(50%)二甲基聚硅氧烷、(35%)二苯基-(65%)二甲基聚硅氧烷、(14%)氰丙基苯基-(86%)二甲基聚硅氧烷、(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的毛细管柱等。
弱极性色谱柱:固定液为(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5%)二苯基-(95%)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的毛细管柱等。
2.2填充柱:以直径为0.18~0.25mm的二乙烯苯-乙基乙烯苯型高分子多孔小球或其它适宜的填料作为固定相。
3.系统适用性试验:3.1用待测物的色谱峰计算,毛细管色谱柱的理论板数一般不低于5000;填充柱的理论板数一般不低于1000。
3.2色谱图中,待测物色谱峰与其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
3.3以内标法测定时,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所得待测物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应不大于5%;若以外标法测定,所得待测物峰面积的RSD应不大于10%。
二甲苯检定规程

二甲苯检定规程二甲苯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涂料等领域。
为了确保二甲苯的质量和纯度,需要进行检定。
下面将介绍二甲苯检定的规程。
一、检定目的和原理二甲苯检定的目的是确定样品中二甲苯的含量,并评估其纯度。
检定原理基于二甲苯与硫酸铵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二甲苯铵盐的性质。
通过测定生成的盐的重量,可以计算出二甲苯的含量。
二、检定步骤1. 准备样品:取适量的二甲苯样品,并将其放置在干燥的容器中。
确保样品的纯度和质量。
2. 确定溶剂:选择适当的溶剂,如乙醇或乙醚,用于溶解样品。
3. 酸化处理:将样品与适量的酸性溶液混合,使二甲苯转化为二甲苯铵盐。
酸性溶液的pH值应在2-3之间。
4. 过滤:将反应混合物经过滤,去除不溶物和杂质。
可以使用滤纸或滤膜进行过滤。
5. 洗涤:用适当的溶剂洗涤过滤得到的沉淀,以去除残留的杂质。
6. 干燥:将洗涤后的沉淀置于恒温器中进行干燥,直至完全干燥。
7. 称重:使用准确的天平,将干燥后的沉淀称重。
根据称重结果,计算出二甲苯的含量。
三、检定结果的评估根据检定结果,可以评估样品的纯度和质量。
如果二甲苯的含量与标准值相差较大,可能存在样品污染或其他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判断。
四、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应戴上手套和口罩,保持实验场所通风良好。
2. 所使用的试剂和设备应符合质量要求,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实验操作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注意操作细节和操作顺序,避免误差的产生。
4.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实验设备和处理废弃物,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总结:二甲苯检定是确保二甲苯质量和纯度的重要步骤。
通过酸化处理和沉淀的形成,可以测定二甲苯的含量。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和操作细节,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检定结果。
二甲苯检定的结果可以评估样品的质量,并为后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遵循规程,可以保证二甲苯的质量和纯度,确保其在化工、医药、涂料等领域的应用效果。
二甲基硅油产品标准

二甲基硅油产品标准二甲基硅油,又称聚二甲基硅氧烷或PDMS,是一种常用的有机硅高分子材料,具有抗氧化、抗水解、耐高低温等优异特性。
由于其性质稳定,可用于化妆品、医药、润滑剂等多个领域。
为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我们有必要统一制定二甲基硅油产品标准。
一、基本概念二甲基硅油是由硅、氧和碳等元素组成的有机硅高分子材料。
其结构为线性或环状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量在100至1000万之间。
由于其化学性质的稳定性,使它在各种手段的分析和检测中都能够得到应用。
二、产品标准1.物理化学性质二甲基硅油产品的外观以无色至淡黄色半透明液体为主,应符合以下标准:(1)相对密度:0.96~0.97;(2)粘度:10~1000 mm²/s。
2.杂质含量为保证二甲基硅油产品的质量,应确保其纯度高,无有害杂质。
实际生产中,可根据使用要求和类型制定杂质含量标准。
3.微生物检测二甲基硅油产品应该通过微生物检测,确保产品不受细菌感染。
通过微生物检测,可检测出产品是否存在细菌污染、真菌污染等问题,保证产品健康无害。
4.环保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废水废气排放,确保生产过程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在产品使用和废弃环节,应当对产品进行合理处理和回收,保证环保要求的达成。
5.应用及规定二甲基硅油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药、润滑剂等多个领域,因此应在不同领域进行规定和分类。
例如,应确定不同用途的产品粘度要求,以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对于流体性、承载能力的要求,同时也要标明该产品不可用于食品添加等方面。
三、结论二甲基硅油的需求量在日益增大,但由于产品质量高度参差不齐,使其应用领域存在着风险,如导致皮肤过敏等问题。
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国家应统一制定二甲基硅油产品标准,确保产品符合规范,同时也杜绝不法商家的不良行为、保护消费者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检测标准
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简称DBDMS)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常用于表面处理剂、催化剂等领域。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来判断DBDMS在样品中的含量。
以下是一份基于常规分析方法的DBDMS检测标准: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此标准的目的是确定样品中DBDMS的含量,适用于各种形式的样品,如固体、液体、气体等。
2. 引用文件:
- GB/T 6682-2008化学试剂通用规定
3. 仪器和试剂: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或气相色谱仪(GC)
- 色谱柱:反相色谱柱,固相色谱柱或特定的DBDMS分析柱
- 色谱检测器:紫外或荧光检测器
- 甲苯、氯仿等无水有机溶剂
- DBDMS标准品
- 实验室纯水
4. 样品的制备:
根据需要,将样品经适宜方法处理后,获得纯净的DBDMS样品。
5. 检测步骤:
5.1 样品预处理:
根据样品的不同形式,采取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如提取、浓缩等。
5.2 色谱条件:
- 色谱柱: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柱子。
- 色谱条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进样量、流速、检测器参数等。
5.3 标准曲线绘制:
选取适当范围的DBDMS标准品,依次进行浓度不同的标准品的测定,并根据测定结果绘制标准曲线。
5.4 样品测定:
将经过预处理的样品按照设定条件进样进行测定,测定结果使用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的DBDMS含量。
6. 结果计算: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DBDMS的含量,并记录结果。
7. 精密度和准确性:
通过重复测定样品,计算平均值、相对标准偏差等参数,评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8. 报告格式:
报告应包括样品编号、日期、检测结果、检测方法、分析人员签名等必要信息。
以上是一份简单的DBDMS检测标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仪器参数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验室设备来确定。
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安全操作和环境保护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