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贫血的诊断标准及分度

合集下载

小儿贫血的诊断

小儿贫血的诊断

• 红细胞脆性试验 脆性增高,提示红细胞
膜异常性疾病(球形、口形、棘形、椭圆 形);脆性降低,多提示血红蛋白的异常; 脆性正常,提示红细胞酶缺陷。
(2)红细胞酶缺陷检查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G6PD缺陷还原率 <30%。 丙酮酸激酶荧光斑点试验 丙酮酸激酶缺陷 呈阳性。 (3)血红蛋白异常检查 含胎儿血红蛋白( HbF )红细胞染色(酸 洗脱法) 地中海贫血、遗传性胎儿血红蛋 白持续存在综合征、血红蛋白病均呈阳性。 红细胞镰变试验 镰状红细胞贫血呈阳性。
2)溶血性贫血 (1)红细胞内在缺陷 红细胞膜缺陷 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 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红细胞酶缺陷 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 G6PD )缺陷、丙酮酸激酶( PK )缺 陷、已糖激酶(HK)缺陷。 血红蛋白异常 珠蛋白合成障碍称为 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称 为异常血红蛋白病。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一
患儿 女 5月,面色苍黄3天。查体:神志清楚, 面色苍黄,全身无皮疹和出血点,扁桃体Ⅰ度 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34次/分,心律齐, 心音有力。腹软,肝肋下3cm,脾1.5 cm质软, 四肢活动可,克布氏征(—)。 11.06.20我院门诊血常规:WBC7.62×109 /L N 89.2% RBC 2.67 ×1012 /L HB 78g/L PLT 490×109 /L Ret 0.109。
入院后检查 血常规:WBC 13.96×109 /L ,N:41.6%,Hb: 68g/L,Hct 27.1% MCV 53.3fl MCH 13.4 pg MCHC 21g/L PLT563×109 /L。 红细胞形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 部分中心淡染区扩大,可见椭圆形、泪滴形等异 性红细胞。 铁蛋白9.276ug/L。 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骨髓增生活跃,骨髓铁染 色:外铁(-),内铁阳性率8%,有缺铁表现,粒 系增生相对减低,红系增生明显活跃,巨核细胞 增生活跃,血小板聚集分布。

小儿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刘丽君

小儿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刘丽君
项目 血清铁 总铁 结合力 骨髓细 胞外铁 铁粒 幼细胞 平均红 细胞容积 血清 铁蛋白
缺铁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慢性感染贫血
↓ ↑ ↓
↑ N↑ ↓ N↓ ↓
↓ N↑ N↑ ↑ ↓
↓ ↑ ↓ ↑有环铁幼细胞 ↓
↓ ↓ N↑ ↓↑ ↓
↓ ↑ N↑ ↑ ↓
铁粒幼细胞贫血 ↑ 无运铁蛋白血症 ↓
常见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鉴别
红白血病的红血期 巨幼红细胞形态改变更显著,
有发热、出血、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衰竭等症状 体征。血象中有核红细胞增多,其治疗和预后均与营 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不同。
大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脑发育不全 多于出生后即出现发育迟缓,除神经系
统症状外,尚有智力低下,无贫血表现,用维生素 B12治疗后神经症状无改善。
小儿贫血的诊断
诊断思路:
确定是否有贫血→概括贫血的临床和实验 室特点→做出贫血的临床、形态分类→依据上 述诸分类与病理机制分类的相关性,确定造成 贫血的疾病→(必要时)佐以试验性治疗(以 进一步确定病因)。
小儿贫血的诊断
诊断步骤: ①详细询问病史; ②仔细的体格检查; ③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④有时佐以试验性治疗。
◆红细胞脆性:增高(
HS )
降低(地贫)
◆特殊检查
红细胞酶活力测定 抗人球蛋白试验 (Coombs) 血清铁代谢的检查: SI,SF,FEP(ZPP) 基因分析
贫血的鉴别诊断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主要根据外周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及铁代谢检查 进行鉴别。
常见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鉴别
————————————————————
贫血的体征
各脏器功能异常的体征: 脏器功能的异常既可以是贫血的“因”,也 可以是贫血的“果”。 心脏瓣膜区杂音应警惕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存 在; 贫血患儿合并高血压、浮肿可能与慢性肾脏 疾病有关; 贫血伴有精神抑郁、声音嘶哑、面色苍黄等 常提示甲状腺功能低下。

贫血的分级及诊断标准

贫血的分级及诊断标准

贫血的分级及诊断标准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在临床上,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贫血。

同时,贫血的诊断也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判断。

本文将对贫血的分级及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轻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浓度在男性小于130g/L,女性小于120g/L,但大于110g/L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轻度疲劳、乏力、头晕等症状。

其次,中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浓度在男性小于110g/L,女性小于100g/L,但大于80g/L的情况。

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疲劳、心悸、气促等症状。

最后,重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浓度低于80g/L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贫血症状,如晕厥、心悸、呼吸困难等。

在临床上,贫血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

首先,通过患者的主诉和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贫血症状和病史,如月经情况、饮食习惯、慢性疾病等。

其次,进行体格检查,包括皮肤、巩膜、淋巴结、肝脾等方面的检查,以发现贫血可能引起的体征。

最后,进行血液学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电泳等指标的检测,以明确贫血的类型和原因。

此外,对于特殊情况下的贫血,还需要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骨髓穿刺、铁代谢指标检测、血清电泳和遗传学检查等,以明确贫血的病因。

在诊断贫血时,还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肿瘤等可能引起的继发性贫血。

综上所述,贫血的分级及诊断标准是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和一定的诊断标准来进行判断的。

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明确贫血的类型和原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新生儿贫血

新生儿贫血
2溶血性贫血:可由红细胞内在异常因素或外在因素引起红细胞破坏过多。 1>内在因素:如G-6-PD缺陷症,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2>外在因素: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物理,化学,药物, 中毒或感染引起的贫血。
3失血性贫血:包括急性和慢性失血性贫血。
形态学分类
根据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 (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值分 为大细胞性,正细胞性,单纯小细胞性,小细胞低色素性。
对其他系统的影响 血包色素C,过氧化酶,单胺氧化酶,荷塘核苷酸还原酶,琥珀酸脱氢酶,翔安脱氢酶等为含铁酶和铁依赖酶,其 活性依赖铁的水平。 指导正确服用铁剂,观察疗效与副作用。 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 胃肠炎或消化道畸形,慢性腹泻等可减少铁吸收。 1>内在因素:如G-6-PD缺陷症,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4)其他:如皮肤干燥,毛发枯黄易脱落,反甲,常合并感染等。
衰老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经运行铁蛋白转运至幼红细胞及储铁组织。幼红 细胞摄取的铁在线粒体内与原卟啉结合,生成血红素。后者再有珠蛋白结 合形成血红蛋白。缺铁时血红素生成不足,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新生的红 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不足,细胞浆不足,细胞减少;而缺铁对细胞的分裂, 增殖影响小,故红细胞数量减少的程度不如血红蛋白量减少明显,从而形 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人体总铁量的60%-70%存在于血红蛋白的肌红蛋白中,约30%以铁蛋 白和含铁黄素形式储存于肝,脾和骨髓中称为储存铁,及少量存于含铁酶 及血中。当铁供应不足时,即有贫血表现。因此,缺铁性贫血是缺铁晚期 表现。
病因 1.先天储铁不足 胎儿在孕后期从母体获得的铁最多,平均每日可获得
4mg铁,故足月新生儿从母体所获得铁量足以满足其生后4~5个月之 造血所需。如因早产,双胎,多胎。胎儿失血(胎儿-胎儿输血或胎 儿-母体输血),孕母患严重缺铁性贫血可致胎儿储存铁减少。 2.铁摄入不足 食物铁供应不足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3.生长发育快 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增加也快;早产儿生长发 育更快,铁的需求量相对增加。

贫血的分级和诊断标准

贫血的分级和诊断标准

贫血的分级和诊断标准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导致机体供氧能力下降的一种疾病。

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和病因分类,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级别,并通过一系列的诊断标准来进行评估和诊断。

一、贫血的分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贫血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

轻度贫血指血红蛋白浓度在男性小于130g/L,女性小于120g/L,但大于110g/L;中度贫血指血红蛋白浓度在男性小于110g/L,女性小于100g/L,但大于80g/L;重度贫血指血红蛋白浓度小于80g/L。

二、贫血的诊断标准。

1. 血常规检查。

贫血的诊断首先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等指标。

根据这些指标的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贫血的严重程度。

2. 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通过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从而帮助确定贫血的类型和病因。

3. 骨髓穿刺检查。

对于一些原因不明的贫血病例,骨髓穿刺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贫血的病因,包括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4. 血清铁蛋白测定。

血清铁蛋白测定可以帮助判断贫血是否由缺铁引起,对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5. 病史和临床表现。

在诊断贫血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包括贫血的起病情况、症状表现、疾病的进展等方面的信息。

三、结语。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通过科学的分级和诊断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贫血的严重程度和病因,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对于患有贫血的患者来说,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贫血的分级和诊断标准,我们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贫血分级和诊断标准

贫血分级和诊断标准

贫血分级和诊断标准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偏低的情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贫血分级和诊断标准,贫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水平在男性低于130g/L,女性低于120g/L。

2. 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水平在男性低于100g/L,女性低于110g/L。

3.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水平低于70g/L。

除了血红蛋白水平,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来诊断贫血,如红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清铁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等。

这些指标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可以更准确地确定贫血的诊断。

此外,还应该根据贫血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和诊断,常见的贫血原因包括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肾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针对不同的原因,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或特殊的治疗。

因此,在确定贫血的类型和原因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血液指标、临床表现和病史等信息,以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贫血分级和诊断标准

贫血分级和诊断标准

贫血分级和诊断标准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疾病。

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和病因不同,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级和诊断。

贫血的分级和诊断标准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贫血病症具有重要意义。

一、贫血的分级。

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可以将贫血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贫血。

1.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在男性小于130g/L,女性小于120g/L,但大于110g/L。

2. 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在男性小于110g/L,女性小于100g/L,但大于90g/L。

3.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在男性小于90g/L,女性小于80g/L。

二、贫血的诊断标准。

贫血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学检查和病因分析等因素。

1. 临床表现,贫血患者常表现为乏力、疲倦、头晕、心悸、气促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皮肤苍白、黏膜苍白等症状。

2. 血液学检查,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可帮助确定贫血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3. 病因分析,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检查结果,进一步分析贫血的病因,如营养不良、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

综上所述,贫血的分级和诊断标准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贫血病症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在进行贫血诊断时,应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血液学检查和病因分析,准确判断贫血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对于患有贫血的患者,及时发现贫血并进行有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病症对患者的影响。

因此,贫血的分级和诊断标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注重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营养物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就医,定期进行体检,以预防和及时发现贫血病症。

同时,医务人员应加强对贫血的认识和了解,提高贫血的诊断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共同努力,促进贫血病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贫血分级划分标准

贫血分级划分标准

贫血分级划分标准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的一种疾病。

贫血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贫血分级划分标准来进行评估。

常用的贫血分级划分标准是根据血红蛋白浓度进行分类,如下所示:
1.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在110-119克/升之间;
2. 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在80-109克/升之间;
3.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在50-79克/升之间;
4. 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浓度低于50克/升。

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贫血分类方法是根据红细胞数量进行划分,如下所示:
1. 轻度贫血:红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但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
2. 中度贫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都低于正常范围;
3. 重度贫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都严重低于正常范围。

贫血的分级可以根据临床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因此,在进行贫血分级时,应该结合患者的病情和病史进行综合评估,以更加准确地评估贫血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贫血的诊断标准及分度
儿童贫血是指儿童血液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导致氧的输送能力下降,从而产生疲乏、无力、头晕等症状。

贫血的诊断标准是以血红蛋白浓度(Hb)为依据的。

下面将介绍
儿童贫血的诊断标准及分度。

1. Hb值测定
儿童贫血的诊断依据是Hb值的测定。

常用的方法是血液学自动分析仪测定全血Hb值。

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可以通过取血时的皮下出血量与血液比例来计算Hb值。

当Hb值
低于正常值时,即可诊断为贫血。

根据全球卫生组织(WHO)的分类标准,将Hb值低于正常范围的儿童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非贫血:Hb值正常。

(2)轻度贫血:Hb值在110-119g/L。

其中,轻、中、重度贫血的分界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特点不同。

3. 注意事项
(1)儿童贫血的确诊需要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及身体其他指标。

如某些疾病可以导
致贫血,但其Hb值并不一定低于正常范围。

(2)儿童贫血需要及时治疗。

轻度贫血可能并不引起明显症状,但长期存在,会影
响孩子体格发育和免疫力等方面。

如果病情加重,可能造成贫血性心脏病等严重后果。

(3)儿童贫血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例如铁缺乏性贫血需要补充铁剂。

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搭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减肥等不良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