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排水沟道系统

合集下载

第四章_灌溉渠道系统

第四章_灌溉渠道系统
应用渠道最小流量可以校核下一级渠道的水位控制条件 和确定修建节制闸的位置等。
一、灌溉渠道流量概述
3.加大流量
渠道的净流量:需要渠道提供的灌溉流量。 渠道的毛流量:计入水量损失后的流量。 设计流量是渠道的毛流量,它是设计渠道断面和渠系建筑 物尺寸的主要依据。
一、灌溉渠道流量概述
2.最小流量
最小流量:在灌溉设计标准条件下,渠积进行计算。
五、渠系建筑物的规划布置
渠系建筑物:各级渠道上的建筑物 1.引水建筑物
引水方式 无坝引水 有坝引水
引水建筑物 渠首进水闸
作用 调节引入干渠的流量
由拦河坝、冲沙闸、 雍高水位,冲刷进水闸前的淤 进水闸等组成的灌 沙,调节干渠的进水流量,满 溉引水枢纽 足灌溉对水位及流量的要求 大坝、进水闸等 水泵站 调节河道流量 提高水位
一、田间工程规划要求和规划原则
2.田间工程规划原则
必须在农业发展规划和水利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进行; 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全面规划,分期实施,当年增产 必须因地制宜,讲求实效,要有严格的科学态度,注重调查研
究,走群众路线。
要以治水改土为中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支渠
三、斗、农渠的规划布置
2. 斗渠的规划布置
斗渠的长度和控制面积随地形变化很大。山区、丘陵地区的 斗渠长度较短,控制面积较小,平原地区的斗渠较长,控制 面积较大。 我国北方平原地区一些大 型自流灌区的斗渠长度一般 为3~5km.控制面积为 3000~5000亩。 斗渠的间距主要根据机耕 要求确定,和农渠的长度相 适应。
二、干、支渠的规划布置形式
1)山区、丘陵区灌区的干、支渠布置 山丘、丘陵区的干渠一般沿灌区上部边缘布置,大体 上和等高线平行,支渠沿两溪间的分水岭布置。 在丘陵地区,如灌区内有主要岗岭横贯中部,干渠可 布置在岗脊上,大体和等高线垂直,干渠比降视地面坡 度而定,支渠自干渠两侧分出,控制岗岭两侧的坡地。

城市污水之城市排水系统的体制和组成(教案)

城市污水之城市排水系统的体制和组成(教案)

城市污水之城市排水系统的体制和组成(教案)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洛阳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与化学系《管网与泵站》课程教案第一章排水沟道系统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1)全面掌握和了解城镇排水工程系统规划的基本概念、常识。

(2)准确掌握有关城镇排水管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城市排水系统的体制和组成排水系统:为了系统地排除和处置各种废水而建设的一整套工程设施。

排水体制:污水不同的排出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

一、规划与定线排水沟道系统应根据城市规划和建设情况统一考虑,分期建设。

排水沟道系统使用年限长,改建困难,因此,应按远期水量设计,远期的规划年限应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相协调。

排水沟道系统的平面布置,应根据地形、道路建设情况、原有和规划的地下设施,施工条件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位置等许多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排水沟道的流向与在街道上的位置应与街道的坡度协调、配合。

(堵塞溢流)在一般情况下,排水沟道应尽量避免设在车行道下,如不可避免,应充分考虑施工对交通和路面建设的影响。

二、排水系统的体制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套沟道内排除的系统。

分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和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两种。

分流制排水系统――将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各自独立的沟道内排除的系统。

分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和半分流制排水系统。

河流1、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见图1-1)将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和利用就近直接排入水体。

以往的老城市差不多都是采用这种排水体制。

特点:对水体污染严重;沟道建设相对较少,又不建污水厂,所以投资较低;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洛阳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与化学系《管网与泵站》课程教案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一般不宜采用。

改造这种系统时,常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

四、排水系统的组成7-2 排水管材及附件一、常用排水管材生活污水管道一般采用排水铸铁管或硬聚氯乙烯管;当管径小于50时,可采用钢管;生活污水埋地管道可采用带釉的陶土管。

1、排水铸铁管管材耐腐蚀性能强,直管长度一般为1.0~1.5m。

其连接方式为承插连接,常用的接口材料有普通水泥接口、石棉水泥接口、膨胀水泥接口等。

在高层建筑中,有抗震要求地区的建筑物排水管道应采用柔性接口。

淘汰砂模铸造铸铁排水管用于室内排水管道,推广UPVC和符合《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及管件》(GB/T12772-1999)的柔性接口机制铸铁排水管。

2、塑料管硬聚氯乙烯管(UPVC)、聚丙烯管(PP)、聚丁烯管(PB)和工程塑料管(ABS)排水塑料管道连接方法:粘接、橡胶圈连接、螺纹连接。

应用排水塑料管时,应注意的问题:1、污水连续排放时,水温不大于40℃,瞬时排放温度不大于60℃。

2、受环境温度和污水温度变化而引起长度伸缩,为了消除管道受温度影响而产生的胀缩,通常采用设伸缩节的方法。

二、排水管道附件1、存水弯(水封管)存水弯是设置在卫生器具排水支管上及生产污(废)水受水器泄水口下方的排水附件。

其构造有S型和P型两种。

在弯曲段内存有50~100㎜高度的水柱,称作水封,其作用是阻隔排水管道内的气体通过卫生器具进入建筑内而污染环境。

存水弯的最小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

当卫生器具的构造已有存水弯时,在排水口以下可不设存水弯。

2、检查口与清扫口检查口是一个带盖板的开口短管,安装高度从地面至检查口中心为1.0m。

清扫口一般设在排水横管上,清扫口顶与地面相平。

横管始端的清扫口与管道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0.15m。

埋地管道上的检查口应设在检查井内,检查井直径不得小于0.7m。

3、通气帽在通气管顶端应设通气帽,以防止杂物进入管内。

甲型通气帽采用20号铁丝编绕成螺旋形网罩,可用于气候较暖和的地区;乙型通气帽采用镀锌铁皮制成,适用于冬季室外温度低于-12℃的地区,它可避免因潮气结冰霜封闭网罩而堵塞通气口的现象发生。

《灌溉排水工程学》第五章:灌溉工程(渠首、输配水工程、田间工程)及排水沟道系统

《灌溉排水工程学》第五章:灌溉工程(渠首、输配水工程、田间工程)及排水沟道系统

3、灌溉方式 灌溉方式的确定:根据作物组成、地形、土壤、水源等条 件,结合灌区分区和土壤改良区划,经分析论证后确定。 4、灌区道路、林带与居民点的规划布置 道路:应尽量与灌排系统的布置相协调。 林带:应充分利用渠、沟外坡、塘边、路旁的空地结合防 风、防沙种植树木。 居民点:应尽量少占耕地,以原有的自然村进行改建。 输电线路和通信线路应进行专项设计。
井水利用
1)管井:井径小、深度大,一般采用机
械提水,又称机井。
结构:把井壁管和滤水管连接起来,垂
直安装在已打成的井孔中,井壁管安装 粘 在隔水层部位和不拟开采的含水层高度 土 范围,滤水管安装在开采的含水层高度 球
范围,管井最下部为沉淀管(沉淀流入
井中的泥沙)。在取水的含水层段,井
滤 料
管与井孔的环状间隙中,填入经过筛选
无坝取水口 布置平面图
①河槽主流在凹岸; ②弯道处横向环流使其表层为清流; ③避开凹岸水流顶冲取水口。
横向环流:
引水角,即引水渠轴线与河道水流所形成的夹角,应为锐 角,通常采用30~45 °。 若灌区位置及地形条件限制,无法把渠首布置在凹岸而必 须放在凸岸时,可把渠首放在凸岸中点的偏上游处。
无 进水闸:控制入渠流量 坝 渠 首 冲沙闸:冲走淤积在进水闸前的泥沙 的 组 成 导流堤:平时导流引水、防沙,枯水期截断水流
百丈堤
鱼嘴 金钢堤 内 外江 江
飞沙堰 宝瓶口

宝 瓶






飞沙 堰
鱼嘴
都江堰全景图
(2)有坝取水:当河流水源较丰富,而水位较低,不能 满足引水灌溉要求时,在河床上修拦河坝(又称壅水坝、 溢流坝或滚水坝),抬高水位,以便自流引水灌溉。这种 引水方式叫有坝(或低坝)取水,所建工程称有坝渠首。

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sewerage system)是指排水的收集、输送、水质的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

用以除涝、防渍、防盐的各级排水沟(管)道及建筑物的总称。

它主要由田间排水调节网、各级排水沟、蓄涝湖泊、排水闸、抽排泵站和排水容泄区等组成(见图)。

排水区的多余水量首先汇入田间排水调节网,然后经各级排水沟或经湖泊滞蓄后再由排水闸或抽排站排至容泄区。

简介调节网田间排水调节网的作用是汇集地面的降雨积水、降低地下水位和防止涝、渍及土壤次生盐碱化。

田间排水调节网分明沟、暗沟(管)、竖井等几种。

明沟主要用以排除地表径流,当明沟有足够的深度和间距时,也可以发挥控制地下水位的作用。

明沟排水具有施工简单、投资少、见效快的优点,但开挖工程量大、占地多,而且存在坍坡、淤积、生长杂草等问题。

暗管排水主要用以控制土壤水分和降低地下水位。

由于它不占耕地,有利于机耕,近代世界各国已广泛采用。

它的主要缺点是容易塌坡淤塞,施工时要注意质量和做好滤层。

在地表透水性差而地层浅部有良好砂层时,可采用竖井排水或结合井灌起到排水作用。

竖井排水可以形成较大的降深,能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还可减少田间排水系统和土地平整工作量。

但它需消耗能源,在地表土层透水系数过小或下部承压水的压力过高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排水效果。

排水沟道排水沟道一般分为干沟、支沟、斗沟等数级,当排水面积较大或地形较复杂时,排水沟道级数可适当增加。

它主要用以排水,有时也起到蓄水和滞水作用。

通常采用明沟将涝(渍)水自流排入容泄区。

但在一些地区,汛期外江水位高于排水区内的沟道水位,涝水不能自流排出,须设置泵站抽排。

为了节省排水费用和能源,还要尽量利用排水区内的湖泊、洼地滞蓄一部分涝水。

布置⏹排水系统的布置应全面规划,尽量做到:①排水沟道要处于控制面积的最低处,以求尽量自流排水。

②根据地形应将排水地区划分为高、中、低等片,做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自排为主,抽排为辅。

③排水干沟的出口应选择在容泄区水位较低和河床比较稳定的地方。

(课件)-第七章排水沟道系统的管理和养护

(课件)-第七章排水沟道系统的管理和养护

第三节 排水沟道系统的修理
目的
保持沟道的完好,延长 其使用寿命
排水 沟道 系统 修理
对象
管节接口的渗漏、管壁 的腐蚀、裂缝、管渠下沉
直接挖掘,修补 方法 袜统法
胀破法
袜统法 适用于各种 管径的管道,且 可以不开挖地面, 但费用较高。
胀破法 需开挖少量 地面,且只可用 于容易破裂的管 道
)*5#U241Wt#Db-LAeFH yyGX7uDF(*s YKAZ MFEV)rq kDZD t)&304P0fMrf!NO%VwIe( mdPs7Zlr IhmFz rrK%Vq -4SeeA4XSYT5)E6Iu$YyXxSJuTVE7i8X(z i5NSxp#fjQ&urcj yUqenvc$ATAvxr %J%U u)Xd(cJ GFhWM5Xk%jGwaWA!!uJkRB6xCTEX*7o#)eN- yj*uR kS5DuVpwH y- CjjA+g6yR)iN vosUnQeQILAqwPAy mwxk4AqOrQJX5oLLP3F)l vMSlYoXZQtU#zMo%+Xl-&+jdHXVS7e6H!mb&- y m)#pW8TQ2Pfl#5*1SIyJb33*jifxt#WhhSd6DBL$g%5bkZgtqaLUNR(P4ob7WoqpQ8*5nF0H!ezouiOkS)TtzCklYMNQpipe0#m3JB(VdiKgfBBh0Ric(CC p9jEFs b3FT) xmJodmDH Wp!Rs!cYKlQGtKdVTrg mQjSA192XE!dOqpIpBi w( vZ8K9Ef) osQ#j Y9pSfC AH)Sz PP6YF uuK$a6GrFhD %0yw9qS&6-r h7equLIpny% YWeDl F$etzp

成品排水沟设计施工图集

成品排水沟设计施工图集

杭州易思通科技有限公司成品排水沟系统施工方案主要分为六个步骤:开挖基槽、浇筑基槽混凝土底、基铺设排水沟(集水井)、浇筑混凝土基槽侧边翼、排水沟连接缝防水处理、清洁沟渠。

1. 开挖基槽排水沟承载能力与构筑排水沟地基基槽有着直接关系。

一定承载要求的排水沟,必须坐落在相应尺寸的混凝土基槽上。

基槽的开挖尺寸,应当以排水沟设计放置位置为基准,排水沟底部向下、两侧翼向左右各预留一定空间,用于浇筑混凝土基础,以保证排水沟的承载要求。

2. 浇筑基槽底基用水泥混凝土浇筑符合承载等级要求尺寸的基槽底基。

注意:基槽底基应按设计要求制作小引水斜坡。

引水坡由高至低,指向系统的排水出口(如市政排水系统接入口)。

3、铺设排水沟(集水井)铺设排水沟(集水井)的原则是,首先铺设排水系统出水口处的集水井(或排水沟)。

如果排水系统出水口设计与市政排水系统连接,则首选铺设与市政排水系统连接的集水井,然后按逆水流方向铺设排水沟、杭州易思通科技有限公司集水井(此处集水井指设计为清污、检修功能的集水井)。

如果排水系统设计直接排放至自然沟渠,则首选铺设与排放沟渠相连的集水井、或排水沟。

然后按逆水流方向铺设排水沟、集水井。

铺放排水沟、集水井盖板为避免浇筑排水沟、集水井两侧边翼混凝土给沟体施加的压力,在给沟体侧边翼浇筑混凝土前,要先铺放盖板。

4、浇筑排水沟、集水井侧边翼混凝土(1)用混凝土浇筑整段排水沟两侧边翼侧边翼混凝土浇筑高度,最大高度可以和地面的实际高度一致。

注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避免排水沟、集水井产生左右位移,避免混凝土渗入相邻沟体之间的接缝中。

(2)铺筑道路表层汇水在制作与排水沟盖板连接的表层路面时,无论是混凝土材料,还是加铺表层沥青,建议以一定坡度(外高内低)指向排水沟盖板,以便汇集路面积水。

如果路面铺设行道砖,施工时需保证行道砖高出沟体水平面3-5毫米。

杭州易思通科技有限公司5、排水沟交接口卡缝防水处理如果排水沟道需要严格防水,建议使用沥青硅胶(防水密封胶)均匀涂抹在相邻排水沟接口卡缝处(涂抹完成后,必须将卡缝处多余的密封剂清理干净,否则将影响排水功能)。

排水沟道系统的管理和养护PPT课件

排水沟道系统的管理和养护PPT课件

排水沟道系统的定期养护
结构检查
定期对排水沟道的结构进 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防止出现裂缝、沉降等现 象。
疏通清淤
定期对排水沟道进行疏通 和清淤,保证其排水能力。
修复保养
对排水沟道系统中的设备、 设施进行定期的修复和保 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排水沟道系统的应急处理
应急预案
制定排水沟道系统应急预案,明 确应对突发事件的流程和责任人。
巡检和修复,降低人工成本。
绿色养护技术
生态修复
采用生态友好的方法和技术,恢复排水沟道系统 的生态功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低影响开发
推广低影响开发理念,通过源头控制、分散式处 理等方式,减少污水对排水沟道系统的冲击。
资源循环利用
将排水沟道系统中的废水进行回收利用,如用于 农田灌溉、城市绿化等,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警示标识
在排水沟道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 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避免
误入危险区域。
定期检查
定期对排水沟道进行检查,确保 其结构完整、无裂缝、无渗漏等 现象,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
全隐患。
注意环境保护
防止污水泄漏
在排水沟道管理养护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水泄漏,避 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合理利用资源
在排水沟道养护中,应合理利用资源,如采用节能型设备、减少水 资源浪费等,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排水沟道系统的完善管理和养护能够 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为城市的可持 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维护居民生活品质
良好的排水沟道系统能够保证居民生 活环境的卫生和舒适,防止污水和雨 水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排水沟道系统管理和养护的意义
1 2
保障排水沟道系统的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