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材料最全粗集料试验程序(自动计算)
粗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新进碎石材料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针片状颗粒含量等试验检测。
按每批不大于7501同厂家、同品种检验一次。
本工程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行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的洁净碎石。
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5mm(大体积混凝土除外)且不得超过保护层厚度的2/3,含泥量低于0.5%,泥块含量低于0.25%,压碎指标低于12%,针片状颗粒含量低于10%,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大于1430kg/m3;空隙率小于47%。
试验间的温度应保持在15°C〜30°C。
粗集料颗粒级配表粗集料取样1.取样方法试样: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同的石子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均匀分布的15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试样;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用接料器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定时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8份,组成一组样品;从汽车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等量的16份石子,组成一组样品。
2.取样数量单项试验的最少取样数量应符合下表要求:每一单项试验项目所需碎石或卵石最小取样质量(kg)3.试样处理碎石或卵石缩分时,应将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匀,并堆成椎体,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锥体状,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需的量为止。
碎石的含水率、堆积密度、紧密密度检验所用的试样,可不经缩分,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注:每批石料各项检测完成后要及时留样存放。
粗集料筛分测定方法1.仪器设备①烘箱:105±5°C②台秤:天平的称量30Kg,感量1g③方孔筛:孔径依次为2.36mm、4.75mm、9.5mm、16.0mm、19.0 mm、26.5mm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④浅盘、毛刷。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粗集料ppt

土界把碱—集料反应称为混凝土的“顽症”。 重要工程的混凝
土所使用的饿碎石或卵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水解
水泥中碱性氧化物 氢氧化物 + 集料中活性二氧化 硅 碱-硅酸凝胶(附在集料表面) 危害:凝胶吸水体积膨胀,使集料与水泥石界面胀裂, 粘结强度下降,砼结构破坏
26
经检验判定集料有潜在活性时,应遵守以下规定使 用:①使用含碱量小于0.6%的水泥或采用能抑制碱—集 料反应的掺合料;②当使用含钾、钠离子的混凝土外加剂 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最常用的检验方法是砂浆长度法: 这种方法是用含活性氧化硅的集料与与高碱水泥制成1: 2.25的胶砂试块,在恒温、恒湿中养护,定期测定试块的 膨胀值,直到龄期12个月。如果在6个月中,试块的膨胀 率超过0.05%或1年中超过0.1%,则认为这种集料是具有 活性的。若集料中含有活性碳酸盐,应用岩石柱法进行检 验,经检验判定集料有潜在危害时,不宜用作混凝土集料。 若由石子制备的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且 在规定的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小于0.10%时,则碱—集料反 应合格。
含泥量试验步骤
16
4.1.2.1 称取试样1份(m0)装入容器内,加水,浸 泡24h,用手在水中淘洗颗粒(或用毛刷洗刷),使 尘屑、粘土与较粗颗粒分开,并使之悬浮于水中; 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18mm及0.075mm的套筛 上,滤去小于0.075m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 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 免大于0.075mm的颗粒丢失。 4.1.2.2 再次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步骤,直至 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e
压碎指标是将一定质量气干状态下9.5~ 13.2mm的石子去除针片状颗粒后,装入一定规格 的圆筒内,在压力机上均匀地施加荷载,在10min 左右的时间内达到总荷载400kN,稳压5s,然后卸 荷。卸荷后称取试样质量(m0),再用孔径为 2.36mm的筛筛除被压碎的细粒,称取试样的筛余 量(m1)。压碎指标按公式(4.1)计算,精确至 0.1%。
路基路面整套原材料计算程序,随机自动出数

27 15 37
45cm
5kg 1
8785 4475 4310 1.98 1.76
10 42
3
9307 4475 4832 2.22 1.91
35 39
5
9220 4475 4745 2.18 1.81
15 37
6
筒质量(g) 湿土质量(g) 湿密度(g/cm3) 干密度(g/cm3) 盒号
24
盒+湿土质量(g) 100.25 盒+干土质量(g)
含 水 率 %
91.95 23.40 8.30 68.55 12.1
105.20 106.26 111.86 117.37 101.69 116.10 115.88 115.10 102.72 96.11 23.40 9.09 72.71 12.5 95.92 101.06 104.37 90.86 101.78 101.46 99.64 23.60 10.34 72.32 14.3 23.40 10.80 77.66 13.9 23.60 13.00 80.77 16.1 23.60 10.83 67.26 16.1 23.50 14.32 78.28 18.3 23.50 14.42 77.96 18.5 23.50 15.46 76.14 20.3 89.19 23.50 13.53 65.69 20.6
盒质量(g) 水质量(g) 干土质量(g) 含水率(%) 平均值
12.3
14.1
16.1
18.4
3
20.4
最佳含水率(%)=
16.1
最大干密度(g/cm )=
1.91
注:以干密度为纵座标,含水率为横座标绘制击实曲线图附表后。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有关计算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有关计算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6.1干筛法筛分结果的计算m 5=m 0-(∑m i +m 底) (T0302-1)式中:m 5——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g);m 0——用于干筛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m i ——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i——依次为0.075㎜、0.15㎜……至集料最大粒径的排序;m 底——筛底(0.075㎜以下部分)集料总质量(g)。
6.1.2干筛分计筛余百分率'05100i i m p m m =⨯- (T0302-2) 式中:'i p ——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m 5——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g);m 0——用于干筛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m i ——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i——依次为0.075㎜、0.15㎜……至集料最大粒径的排序。
6.2水筛法筛分结果的计算 m 4——水洗后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g)m 0.075=m 3一m 4 (T0302-3)P 0.075=0.0753m m =343100m m m -⨯ (T0302-4) 式中:P 0.075——粗集料中小于0.075㎜的含量(通过率)(%);m 0.075——粗集料中水洗得到的小于0.075㎜部分的质量(g);m 3——用于水洗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g);6.2.2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m 4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率记入表。
T0302-3之第(1)栏,若损耗率大于0.3%,应重新进行试验。
m 5=m 3一(∑m i +m 0.075) (T0302-5)式中:m 5——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g);m 3——用于水筛筛分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m i ——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i——依次为0.075㎜、0.15㎜……至集料最大粒径的排序;m 0.075——水洗后得到的0.075㎜以下部分质量(g),即(m 3一m 4)。
粗集料(自动计算)5-19

容量筒的质量(kg)
4.681
4.681
容量筒的容积(L)
自然堆积试样与容量筒的总质量 (kg)
自然堆积 状态
振实状态
捣实状态
试样的自然堆积密度单值 (t/m3或者kg/m³)
试样的自然堆积密度平均值 (t/m3或者kg/m³)
振实试样与容量筒的总质量 (kg)
试样的振实堆积密度单值 (t/m3或者kg/m³)
试样的振实堆积密度平均值 (t/m3或者kg/m³)
粗集料的空隙率Vc (%)
捣实试样与容量筒的总质量 (kg)
试样的捣实堆积密度单值 (t/m3或者kg/m³)
试样的捣实堆积密度平均值 (t/m3或者kg/m³)
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DRC (%)
10.010 20.138 1.544
21.021 1.632
/ /
1.541
1.646 39.0
/ /
10.010 20.066 1.537
21.298 1.660
/ /
附加声明: 检测:
记录:
复核:
日期:
第 页共 页
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检测记录表
检测单位名称:
记录编号: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信息
试验检测日期
试验条件
检测依据பைடு நூலகம்
判定依据
JGLQ02002c
主要仪器设备 名称及编号
粗集料的表观密度 (t/m3或者kg/m³)
试验次数
2.700
粗集料的毛体积密度 (t/m3或者kg/m³)
1
2.657 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工程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工程水稳集料粗细分界点为4。
75mm;沥青集料粗细分界点为2.36mm.筛分试验,粗集料的水洗筛分计算时的集料总质量为扣除损耗后的总质量,细集料筛分计算直接以试样总质量来计算。
粗集料:粗集料取样方法方法:料堆取样时,应先铲除堆脚等处无代表性的部分,再在料堆顶部、中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几个不同部位,取得大致相等的若干份组成一组试样.各实验项目所需粗集料的最小取样质量(KG)水泥用粗集料采用干筛法,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
天平:感量不得大于试样质量的0.1%将取回的试样四分之后风干,有超大粒径的可以去除超粒径后再筛分.筛分用试样质量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水洗法实验步骤1.取一份试样,105+5℃烘干至恒重,称取质量.2.用清水清洗干净,底部为0。
075mm标准筛,上部为2.36或者4。
75筛,清洗干净直至水清洁为止。
(取回0。
075筛面上的细粉时,将筛子倒扣在搪瓷盘上用少量的水并助以毛刷将其刷掉)3.将洗后试样105+5℃烘干至恒重,称取烘干后试样质量的总质量,以洗前与洗后之差作为0.075mm的筛下部分。
4.将个筛筛分,此时0.075mm筛下部分应为0,如果有质量将其并入水洗得到的0。
075mm 的筛下部分.计算:水洗法0。
075通过率(筛底值不为零时,应将其并入m0。
075中,重新计算P0.075)M0。
075=M3-M4P0.075=M0.075:水洗得到小于0。
075mm部分质量m3:洗前质量m4:洗后质量当两次平行实验差值超过0。
1%时,实验重做。
损耗质量=洗前质量—(各筛质量+筛底{0.075以下})损耗率不应大于0。
3%计算实例:粗集料密度与吸水率试验(网篮法)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砾石等各种粗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毛体积密度,以及粗集料的吸水率.二仪具与材料天平:感量不大于称量值的0。
05%溢流水槽,有调节水位装置吊篮:直径和高度在150mm左右温度计标准筛毛巾烘箱:能控温在105℃±5℃三试验准备1 将取来的试样较粗的用4。
粗集料筛分试验自动计算表

试验前烘干质量 试验后烘干质量
10225
10195
10318
10287
粗集料泥块含量
4.75mm筛余
试验后烘干质量
10024
10021
10121
10118
< 0.075mm
0.3
0.3
平均值 0.3
泥块含量 平均值 0.0 0.0 0.0
筛)
二组 000
通过百分 比
100.0
公称最大粒 最小取样质
0.4
99.6
0.4
0.4
99.6
4980.7 19.3 0.4
100.0
99.9
平均值
7.1
含泥、泥 块
最小质量 1.5 0.3 32.8 67.2 453.1 9.1
32.8
粗
16 1780.1 35.6 68.4 31.6 1779.9 35.6 68.4
13.2 —— —— —— —— —— —— ——
集
9.5
938.9 18.8
87.2
12.8 941.1 18.8
87.2
料
4.75 2.36
3000
203
4980.7 19.3 0.4
y=0.816x-5
压碎值 换算后压碎值
6.8
——
1-2
3000
220
7.3
——
1-3
3000
215
7.2
——
粗集料密度/吸水率(网篮法)
水温
22.2
水的密度
0.99779
试样烘干 试样水中 试样表干
质量
质量
质量
单值
吸水率 平均值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3432-2024(仪器变化)

无
2.5烘箱:鼓风干燥箱,恒温105℃±5℃,并满足T0302中2.4要求。
(4)烘箱:能控温在105℃±5℃。
2.6吸湿软布:纯棉制毛巾,或纯棉的汗衫布等。
2.1天平:感量不大于称量质量的0.1 %。
(1)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1.0g
2.2容器:铁或铝制方盒,带盖。
(2)容器:铁或铝制浅盘。
2.3酒精:乙醇纯度不小于95%。
(4)酒精:普通工业酒精。
2.4搅拌棒:长不少于200mm ,直径约5mm。
(3)大于50mL的量筒或量杯。
9
T 0310—2005粗集料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
无
2.5装料容器。
无
2.6料铲:金属材质,宜为方形平底料铲,铲中最小宽度不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3倍,且铲口宽度不小于60mm。
无
2.7铁锹:平头铁锹,锹头宽不少于150mm ,两侧外缘卷起高度不少于10mm,以避免材料从侧面滚落。
无
2.8容器:不锈钢材质的金属盆等。
无
2.9其他:金属盘、毛刷等。
无
2.1烘箱:鼓风干燥箱,恒温105℃±5℃并满足T 0302中2.4要求。
(1)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2.2天平:感量不大于称量质量的0.1%。
(2)天平:称量5kg,感量不大于5g
2.3 密封容器:带盖的玻璃器皿、金属罐、金属桶,或能够封口的塑料袋;样品长期储存不得采用塑料袋。
无
8
T 0306—1994粗集料含水率快速试验(酒精燃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