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E《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T 粗集料筛分试验试验步骤

合集下载

粗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新进碎石材料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针片状颗粒含量等试验检测。

按每批不大于7501同厂家、同品种检验一次。

本工程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粒行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的洁净碎石。

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5mm(大体积混凝土除外)且不得超过保护层厚度的2/3,含泥量低于0.5%,泥块含量低于0.25%,压碎指标低于12%,针片状颗粒含量低于10%,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大于1430kg/m3;空隙率小于47%。

试验间的温度应保持在15°C〜30°C。

粗集料颗粒级配表粗集料取样1.取样方法试样: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同的石子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均匀分布的15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试样;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用接料器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定时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8份,组成一组样品;从汽车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等量的16份石子,组成一组样品。

2.取样数量单项试验的最少取样数量应符合下表要求:每一单项试验项目所需碎石或卵石最小取样质量(kg)3.试样处理碎石或卵石缩分时,应将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匀,并堆成椎体,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锥体状,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需的量为止。

碎石的含水率、堆积密度、紧密密度检验所用的试样,可不经缩分,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注:每批石料各项检测完成后要及时留样存放。

粗集料筛分测定方法1.仪器设备①烘箱:105±5°C②台秤:天平的称量30Kg,感量1g③方孔筛:孔径依次为2.36mm、4.75mm、9.5mm、16.0mm、19.0 mm、26.5mm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④浅盘、毛刷。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

粗集料筛分试验(水洗法)试验步骤:1.用四分法把集料缩分至相应最大粒径规定的试样质量,在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后称取质量(0m ),准确至0.1%;2.将试样置于洁净容器中,注入洁净水把试样全部淹没,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使细粉悬浮在水中;3.根据集料粒径选择套筛,其底部为0.075mm 标准筛,上部为2.36mm 或4.75mm 筛,仔细将浑浊液倒出经过套筛,尽量不将粗集料倒出,以免损坏标准筛筛面。

重复直至倒出的水洁净为止;4. 然后套筛上筛余的颗粒和洗净的试样一并置于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的质量(1m ),准确至0.1%。

以(0m )和(1m )之差作为0.075mm 的筛下部分。

5.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逐个将把烘干的试样过筛,称取每个筛上的筛余量,准确至总质量的0.1%;6.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1m )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若损耗率大于0.3%,应重新进行试验;7. 计算其它各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质量通过百分率,试验结果以两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

注意事项:1.用搅拌棒搅动洗涤试样时不得破碎集料或使集料从水中溅出;2. 人工筛分时,需使集料在筛面上同时有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不停顿的运动,使小于筛孔的集料通过筛孔,当采用摇筛机筛分时,应在摇筛机筛分后再逐个由人工补筛。

3.将回收的干燥试样(1m )按干筛方法筛分,称出0.075mm 筛以上各筛的筛余量,此时0.075mm 筛下部分应为0,如果尚能筛出,则应将其并入水洗得到的0.075mm 的筛下部分,且表示水洗得不干净。

针片状颗粒含量(规准仪法)试验步骤:1.将试样用4.75mm 标准筛过筛,取不小于所测试样粒径对应的规定最小质量0m ;2.根据需要选用标准筛将试样筛分;3.目测挑出近似立方体形状的规准颗粒,把每个粒级里有可能属于相应粒级针片状颗粒的试样用对应的规准仪间距和孔宽逐粒进行鉴定;不能通过相应间距者为针状,然后在通过了的试样里不能通过相应孔宽者为片状;4.称取各个粒级挑出的针片状颗粒的总质量1m。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第1章前言原《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94)(以下称原规程),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和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编制。

当时编制的内容大部分引自原《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公路路面基层试验规程》中相差的试验方法。

原规程于1994年7月5日发布,12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以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加强公路工程集料的生产与管理、质量检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各方面的原因,国内外对用于水泥混凝土与沥青路面的集料,无论在规格、质量要求还是试验方法方面,都是各成系统、有所不同的:原规程实施几年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的一些试验方法,对水泥混凝土集料是适用的,但对沥青路面及基层、底基层集料就不适用,有些在工程中发生了混乱。

另外,矿粉作为沥青混合料的一种主要材料,虽然并不属于集料的定义范围内,却没有比本规程更合适的试验规程可以包括进去。

因此,交通部[1997]731号文下达任务,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对原规程进行修订,主要是将水泥混凝土和沥青路面不同的部分严格区分开,分别制定出标准的试验方法。

同时把沥青混合料所用的矿粉填料的试验方法也纳入本规程,以便生产上应用。

根据交通部公路司的计划要求,修订组充分参考了“七五”及“八五”国家科技攻关及其他科研、推广项目陆续取得的许多有实用价值的成果,与相关的设计、施工规范协调配套。

1997年开始征求有关部门使用意见,搜集国内外试验方法资料,结合施工生产实践及有关科研成果进行了修订并在西宁、长沙召开两次征求意见会。

交通部公路司于1998年6月组织了对送审稿的审查,经修订组进一步修改后,形成报批稿,公路司设计与技术处会同修订组及人民交通出版社有关人员总校后定稿。

这次修订的重点针对使用于沥青混合料和基层、底基层的集料的试验方法,严格区分了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合料对集料的不同测试方法和要求。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是公路建设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规范,它规定了集料试验的具体步骤和要求,旨在保证公路工程建设中集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首先,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明确了试验的目的和范围。

试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集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包括骨料的粒度、吸水率、强度、耐磨性等。

试验的范围则包括粗骨料、细骨料、填充料等不同类型的集料。

其次,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规定了试验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试验前需要对试验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并对试验样品进行制备和标识。

试验方法包括筛分试验、比重试验、吸水率试验、抗压强度试验等多种不同的试验方法,其中每种试验方法都有具体的步骤和要求。

最后,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还规定了对试验结果的评价标准和要求。

试验结果需要按照规程中的要求进行评价和记录,不同类型的集料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同时,规程还要求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集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是公路建设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
规范,它对保证公路工程质量和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和试验机构都应该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集料试验,并在试验结果的评价和记录方面严格遵守规程的规定。

粗集料的筛分试验

粗集料的筛分试验

粗集料的筛分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粗集料的颗粒组成,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可用干筛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2,仪具与材料(1)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

(2)摇筛机。

(3)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

(4)其他:盘子、铲子、毛刷等。

3,试验的准备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至下表所需的质量。

筛分用试样质量试样要风干后备用。

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筛除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在进行筛分。

4,试验步骤(1)取试样一份置于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准确至0.1%。

质量(m(2)用搪瓷盘做筛分容器,按筛孔大小顺序逐个将集料过筛。

人工筛分时,需使集料在筛面上同时有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有不停顿的运动,使小于筛孔的集料通过筛孔,直至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质量的0.1%为止,当采用摇筛机筛分时,应在摇筛机筛分后在由人工逐个补筛。

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顺序进行直到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应确认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确实小于筛上残余量的0.1%。

(3)如果某个筛的集过多时,影响筛分作业时,可分两次筛分。

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mm时,筛分过程允许用手指轻轻拨动颗粒,但不能逐个塞过筛孔。

(4)称取每个筛上的筛余量,准确总质量的0.1%。

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和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0.5%5,计算(1)分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0.1%。

(2)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0.1%。

(3)各号筛的通过百分率精确至0.1%(4)由筛底存量除以扣除损耗后的干燥集料总质量计算0.075mm筛的通过率。

(5)试验结果以两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1%。

当两次试验结果0.075mm 通过率的差值超过1.0%时,试验应重新进行。

细集料筛分试验 -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

细集料筛分试验 -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

细集料筛分试验一、目的和要求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对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可采用干筛法,如果需要也可采用水洗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必须用水洗法筛分。

注:当细集料中含有粗集料时,可参照此方法用水洗法筛分,但需特别注意保护标准筛筛面不遭损坏。

二、实验装置1.标准筛:孔径9.5mm、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和0.075mm。

图2-1 标准筛2.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

3.摇筛机图2-2 摇筛机4.烘箱:能控温在105℃±5℃。

5.其它:浅盘和硬、软毛刷等。

三、实验步骤1.试验准备根据样品中最大粒径的大小,选用适宜的标准筛.通常为9.5㎜筛(水泥混凝土用天然砂)或4.75㎜筛(沥青路面及基层用天然砂、石屑、机制砂等)筛除其中的超粒径材料然后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至每份小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下同。

2.干筛法试验a.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置于套筛的最上面一只,即4.75㎜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以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注:①试样如为特细砂时,试样质量可减少到100g 。

②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不宜采用干筛法。

③无摇筛机时,可直接用手筛。

b .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 。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方法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方法
8.4水筛时不能一次将水开得太大,否则易将部分集料冲出筛子影响试验结果。水筛结束后要将被水浸湿的筛子用毛巾擦干后再用吹风机吹干,避免筛子生锈影响正常使用。
8.试验注意事项:
8.1取样:在筛分试验中集料的取样十分重要,试验结果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取样是否有代表性,因此取样一定要科学的按照规范进行。
8.2由于部分筛孔较细容易损坏,在筛分前必须对细筛进行目测和检查,筛孔完好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试验。
8.3部分筛上的集料容易卡在筛子上,试验时要小心将其取下。且不得损坏筛面。
(T0302-3)
(T0302-4)
式中:P0.075—粗集料中小于0.075mm的含量(通过率)(%);
m0.075—粗集料中水洗得到的小于0.075mm部分的质量(g);
m3—用于水洗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g);
m4—水洗后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g)。
6.2.2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m4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率,若损耗率大于0.3%,应重新进行试验。
m底—筛底(0.075mm以下部分)集料总质量(g)。
6.1.2干筛分计筛余百分率
干筛后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按式(T0302-2)计算,精确至0.1%。
(T0302-2)
式中:p‘I—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m5—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g);
m0—用于干筛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
mi—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
表T0302-1 筛分用的试样质量
公称最大粒径(mm)
75
63
37.5
31.5
26.5
19
16
9.5
4.75
试样质量不少于(kg)

粗集料常规试验

粗集料常规试验
粉筛过去,而且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而言,0.075㎜通过率的意义不大,所 以也可以不筛。且把通过0.15㎜筛的筛下部分全部作为0.075㎜的分计筛余, 将粗集料的O.075㎜通过率假设为0。
• 注:由于0.075㎜筛干筛几乎小能把沾在粗集料表面的小于0.075㎜部分的石
• 4.3如果某个筛上的集料过多,影响筛分作作业时,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 42-2005
粗集料试验 筛分 含泥量 针片状含 量压碎值
2013-7-11
• T0301-2005 粗集料取样法 • 1 适用范围 • 本方法适用于对粗集料的取样,也适用于含粗集料的集料
• •

混合料如级配碎石、天然砂砾等的取样方法。 2 取样方法和试样份数 2.1 通过皮带运输机的材料如采石场的生产线、沥青拌合 楼的冷料输送带、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级配碎石混合料 等,应从皮带运输机上采集样品。取样时,可在皮带运输 机骤停的状态下取其中一截的全部材料,或在皮带运输机 的端部连续接一定时间的料得到,将间隔3 次以上所取的 试样组成一组试样,作为代表性试样。 2.2 在材料场同批来料的料堆上取样时,应先铲除堆脚等 处无代表性的部分,再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各由 均匀分布的几个不同部位,取得大致相等的若干份组成一 组试样,务必使所取试样代表本批来料情况和品质。
所规定的最少取样量。需作几项试验 • 时,如确能保证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时,可 用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 表T0301-1 各试验项目所需粗集料的最小取样数量
• 4 试样的缩分 • 4.1 分料器法:将试样拌匀后,通过分料器分为 •
大致相等的两份,再取其中的一份分成两份,缩 分至需要的数量为止。 4.2 四分法:将所取试样臵于平板上,在自然状 态下拌混均匀,大致摊平,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 个方向,把试样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 的两份重新拌匀,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的 材料量略多于进行 试验所必需的量。 4.3 缩分后的试样数量应符合各项试验规定数量 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