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立英语教学方法汇总-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文法翻译法

合集下载

昂立18种教学法

昂立18种教学法

昂立18种教学法昂立18种教学法在当今的英语教育领域,“人性化”的教学方法(humanist teaching methodologies)以其对学生的学习生理机制以及学习心理机制的高度认识和对学生学习英语时快乐,成功情感体验高度尊重的而备受推崇。

昂立的18种核心英语教学,一方面吸取了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人性化”教学法最新成果,又保持着传统英语教学法中的精华,古今交错,中外合璧,熠熠生辉。

然而,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昂立英语教学充分考虑到了教学对象的年龄,地域以及个性特征,结合昂立特有的幼,少儿教材,综合运用最适合您的孩子的各种英语教学法,保证您的孩子,兴趣昂然地学英语,自动自发地用英语,胸有成竹地考英语从教学内容看1.童话剧教学法教学内容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制约着语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用。

昂立幼,少儿的学生用书主体部分为经典的英美英语童话故事。

在英语课堂上,当孩子们遨游在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中,他们学习的英语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当他们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童话人物交上好朋友的时候,他们的英语也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2.情景教学法Fresh English 新鲜美语是我们英语日常用语专题部分。

在英语课堂上,昂立的老师们为学生们模拟各种各样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呈现学生们感兴趣的单元主体,组织学生们在情景中不断地反复地操练新知,达到经历和兴趣爱好,然后编成故事说出来,写下来。

语言经验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在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中由口头语言进步到书面语言。

7.三维重现教学法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

昂立教材的编写,针对“遗忘规律”,把重要的知识点在课与课、单元与单元、书与书之间重复且不单调的多次出现,使学生能学多少,就能记多少;能记多少,就能用多少。

从教学手段看:8.直接母语式教学法全英文教学:给小朋友一个全英文的环境,让其习惯于英文的听说及直接用英文进行思考,改掉在头脑里进行二次翻译的过程,能很快的掌握英语的发音习惯及语感,像母语一样的直接反应,形英语思维,说出标准的英文。

昂立英语教学方法汇总-情境教学法

昂立英语教学方法汇总-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如何激发和长期延续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许多老师和家长们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因此学习内容的题材选择,必须以孩子眼中的世界为基本架构,寻找孩子所感兴趣的主题以及周遭所发生的故事。

因此,设定孩子们所熟悉的空间和情境,以各种活泼生动的方式来呈现孩子们感兴趣的单元主题,是情境教学法的精髓所在。

语言学习的成功要素,在于不断地反覆练习和实际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情境教学更能够帮助孩子活用英文。

从亲身体验(hand-on experience)的经验中学习,除了加速其学习速度外,更能扎实孩子们对该语言的吸收力。

如何帮孩子选择一个全美语的学习环境?自从教育部公布英语正式纳入小学课程后,立即引起父母的高度关切。

于是,「好的美语学习环境”成为现代父母帮孩子找寻幼儿园的首要条件。

但是在坊间这么多美语教育机构,应该如何选择呢?以下就环境、教学及师资三方面来和您分享。

一、全面性的语言学习环境幼儿的学习是与环境互动的学习,而非传统由老师主导的学习。

所以,家长应该选择一个全面性的语言学习环境来帮助幼儿学习。

所谓全面性的语言学习环境,包括:学校、家庭及社团三方面的互动。

学校应充分提供操作性的教具,让孩子有实际的操作及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如:以电视及多媒体电脑教学设备,来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

另外,设有英语热线及上学美语辅助教学,帮孩子开创在家中说英语的环境。

在社团活动方面,不定时举行丰富的社团活动,例如:美语生日派对、一日游活动、艺术营以及暑期交换学生夏令营等。

不但让孩子的假日生活与美语结合,同时也透过社会资源多层面、多角度来学习语言。

二、多元化的教学设计幼儿的学习是统整性而非分科的学习。

所以在教学上应提供听、说、读、写全方位的美语教学,配合全面性的统整课程,将语文、健康、常识、音乐、工作、游戏等幼稚园课程,融合在每天活动之中,让孩子置身于全美语的课程安排。

三、最专业的中、外籍师资在幼儿的学习上,老师是安排者(facilitator),而非主导者。

昂立英语教学方法汇总-什么是好的英文的教学法(1)

昂立英语教学方法汇总-什么是好的英文的教学法(1)

什么是好的英文的教学法?来源:聪明宝贝作者:转载更新日期:2003-4-7 阅读次数:1461 为因应国际化的趋势,许多家长很早就送孩子至各英语学习机构学英文。

「哪一个学校可以让我的孩子学好英文?”是许多家长经常会问的问题。

本文将分上、下二集,以专业幼教的角度,精辟分析关于英文的教学法,让家长彻底了解语言发展的过程,选择最适合孩子的教学环境。

教学法的探讨需回归到最根本的问题:「一、儿童如何学会说话?二、人类如何发展其第二语言?”早期的语言学家,认为人类语言的形成来自于不断的示范及模仿。

孩子在牙牙学语时,若发出某些声音与成人的语言相类似,如Ma-Ma, Ba-Ba等音,便得到回应,在许多次回应及鼓励之后,他便知道:「下次看到这个人就叫Ma-Ma﹝妈妈﹞,看到那个人就叫Ba-Ba﹝爸爸﹞。

”成人跟小孩说话是一种示范,儿童也不断地模仿大人的声音及语调。

换言之,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儿童自己对声音的实验、成人不断地给予示范﹝modeling﹞及正增强﹝positive reinforcement﹞的结果。

另一派语言学家相信人类与生俱来语言架构,因着年龄的增长及身体的成熟,内在的语言能力便逐渐被开发出来。

所以不论外在的语言环境为何,只要人体渐趋成熟,人便能展现语言的能力。

近年建构主义派的皮亚杰﹝Piaget﹞及维考司基﹝Vygotsky﹞提出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使语言学家对语言发展有新的看法:语言是人类藉由各项活动与环境互动的产物,是具有社会性的,是一种主动且持续进行的过程。

当然模仿、正增强及年龄都有其对语言发展的影响,但是儿童并非只一味模仿大人的语言,而成人在适当时机给予协助,往往能成为关键性的助力。

儿童主动使用语言来作有意义的表达,也因着他们在生活上的需要及对周遭人事的兴趣逐渐扩展其语言能力。

当我们了解语言发展的过程之后,就已拥有为孩子选择适当教学方式的能力了。

人类如何发展第二语言?事实上,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与第一语言相当类似。

昂立英语教学方法汇总-整体语言教学法(1)

昂立英语教学方法汇总-整体语言教学法(1)

整体语言教学法(Whole Language Approach)的理论首先强调整体。

在语言教学中,虽然我们常把语言分成“听、说、读、写”4个部分,但是实质上,语言是包含这4个部分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同样,幼儿在家里学习语言,也不是从零零碎碎的片断开始的,而是从听懂父母用完整的句子传递过来的完整的意思开始,然后为了自身的需要和一定的目的,慢慢学着开口,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事实证明,幼儿在这种自然环境中把语言当作一个整体来学习,从来都是相当成功的。

整体语言教学法的理论,除了把语言本身看作是个整体以外,还把语言教学的范畴推广到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其他各个方面。

语言教学要和文化、社区相结合,教师要和学生相结合。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需要,为了能够进行有意义的人际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

主要特点“单元主题”(Thematic Unit)是整体语言教学法中的重头戏。

单元主题的含义是:在一个确定的单元时间教程中,例如一、两个星期内,所有的教目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来进行。

设计单元主题之前,首先要对自己的教学对象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应详细了解学生的特点,例如:学生的年龄、性别、年级、英语程度、家庭环境等,还有,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弱点等等。

确定了教学对象以后,第二步是选择主题。

选择主题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并使它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

其次要考虑这个主题是否具有一定的“粘合力”,能否将各门科目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

例如:选择“植物”做主题,可以利用学生过去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而且,用“植物”这个题目来贯穿中文、英文、数学、科学常识、地理、音乐、美术各科目是可以做到的。

要注意的是,不是任何题目都可以拿来做单元主题的。

题目太大、太笼统、太抽象不合适,如:“世界”、“哲学”、“心理”等。

题目太小、太专门也不合适,如“笔记本”、“字典”等。

有了合适的题目,接下来就该通盘考虑整个教学过程了。

昂立英语教学方法汇总-6种教学方法

昂立英语教学方法汇总-6种教学方法

第一大教学特色直接母语式教学法——全英文教学:给小朋友一个全英文的环境,让其习惯于英文的听说及直接用英文进行思考,改掉在头脑里进行二次翻译的过程,能很快的掌握英语的发音习惯及语感,像母语一样的直接反应,形英语思维,说出标准的英文。

第二大教学特色TPR肢体反应教学法——口语命令肢体反应:通过听说的练习以及与肢体反应相结合,再加上情景表演的教学,让孩子通过各个感官迅速理解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很快和老师相互配合,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教学环境。

第三大教学特色自然拼音教学法——根据字母本身的音源,总结出一套不学音标而能正确发音的方法,用最简单、最实用、最直接的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基本发音,让孩子能很快的掌握陌生单词的认读技巧,以利于迅速的记忆单词和文章的通读。

第四大教学特色隐藏语法式教学——通过日常用语中的习惯表达及基本语法在口语中的灵活运用,避免让孩子过早的接触枯燥的语法学习,能够流利自如的表达且不违背语法规则。

第五大教学特色三维重现教学法——让知识点在课与课、单元与单元、书与书之间重复且不单调的多次出现,让小朋友巩固所学知识,并做到在不同的场合学以至用。

第六大教学特色音乐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及游戏与所教知识点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一个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逐步建立学习英文的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昂立英语教学方法汇总-律动式英语教学法(1)

昂立英语教学方法汇总-律动式英语教学法(1)

全新的“律动式英语教学法”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掌握音节和语调的节奏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所在。

儿童学习英语必须强调多重表现,通过纯正的语言、正确的肢体动作和丰富的表情,孩子才能更容易地掌握地道的英语。

这就是全新的“律动式英语教学法”!以韵律式“说”的形式,配合科学编排的韵律动作,全方位地调动视觉、听觉、言语能力和肢体动作,让孩子真正“懂得”英语,真正“脱口而出”纯正的英语,真正“学”会英语。

美籍教学专家带领孩子进入“动感英语”60首儿歌配有6套不同的独创游戏节拍操。

舞蹈学院专家和外籍教师倾情加盟;有丰富教学和及舞台表演经验的美国教育专家CoCo老师带领孩子完成所有节拍游戏韵律操。

真正为孩子设计的英语韵律操。

与以往不同,这是一套真正为孩子设计的“看了就想学,一学就能跳”的英语韵律操。

它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动作特点,工有机地与英语发音和节奏配合起来,易学易跳,协调的动作使孩子深深的感受到英语的优美和学英语的乐趣。

独特的英语知识点教学流程真人演示和动画教学相结合,每一首儿歌均配有趣味极强的精彩动画和知识点讲解,直观地把抽象的英语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精彩的动画展示和知识点讲解后,还精心安排了真人慢读和动作展示部分,直观到位。

绝对让孩子看得精彩,学得愉快。

精美全彩配图书完善了英语“全方位教学模式”集趣味性、启发性、扩展性于一身的全彩图书,启发并锻炼孩子在多种现实场景中运用英语的能力,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动手动脑,独立思考,轻松巩固。

昂立英语教学方法汇总-全息全感教学法

昂立英语教学方法汇总-全息全感教学法

该教学法是在广泛吸收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成果以及国内外英语教学法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创始者杨文教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广大实验教师的实践而创建的,包括教法概述、教学模式及教学原则三大部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儿童英语教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该法把培养儿童英语学习的兴趣放在首位,主张人为设计适合目的语学习的环境,采用活泼多变的方法和形式,调动儿童各种感官,让儿童在交际中最终达到英语的掌握。

该法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在英语教学法方面的研究,对于儿童英语教学具有普遍的理论及实践指导意义。

创始人:杨文,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山东英才教育集团副董事长。

1987年编出了自己的第一套儿童英语教材,1991年,赴英国留学,并加入国际儿童英语教师学会,1993年被誉为珠海“特区最佳儿童英语教师”,1997年,主编了《杨文幼儿英语》系列教材并正式出版,并承担了中央教科所“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外语教改研究子课题--“幼儿英语教育研究与教材编制”,1998年到2000年,中国电视师范学院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拍摄了反映“全息全感儿童英语教学法”的系列教学片--《杨文幼儿英语游戏集锦》,并通过卫星电视向亚洲地区播放。

grammar translation教学法

grammar translation教学法

主题:grammar translation教学法内容:1. 简介Grammar translation教学法是一种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主要应用于教授外语的语法和翻译技巧。

这种教学法在欧洲和美国曾经很流行,在20世纪后期逐渐被认为是一种过时的教学方法。

然而,一些学者认为在特定情况下,这种教学法仍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性。

2. 原理Grammar translation教学法主要基于对语法规则和结构的学习,以及对文本的逐字逐句的翻译。

学生通过翻译文本来学习和掌握语法知识,建立起对目标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这种教学法偏重于语法的教学和语法知识的运用,对于学生的语法掌握和写作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3. 优点- 对语法规则的系统性学习:通过Grammar translation教学法,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掌握语言的结构和逻辑。

- 促进翻译技巧的培养:这种教学法通过翻译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翻译和理解能力。

- 强调语法的正确应用:Grammar translation教学法注重语法的正确应用,可以帮助学生避免语法错误,提高写作质量。

4. 缺点- 忽略口语表达能力:由于Grammar translation教学法偏重于语法和翻译练习,对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不充分,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可能存在障碍。

- 缺乏实际应用:这种教学法偏重于文本的翻译和理解,缺乏实际语言运用的机会,学生对于语言的应用能力有所欠缺。

- 学习动机不足:由于翻译练习的单一性和语法学习的枯燥性,学生可能缺乏学习外语的动力和兴趣。

5. 适用性- 学习重点在于阅读和理解:对于需要重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学生,Grammar translation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 重视语法知识的掌握:对于需要系统学习语法知识的学生,这种教学法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6. 结论尽管Grammar translation教学法在现代语言教学中逐渐被边缘化,但在特定情况下仍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文法
翻譯法(GTM)
十五世紀起,拉丁文成為當時最多人學習的外國語言,因為在當時,舉凡宗教、商業、政治、教育、醫學等專業學術均以拉丁文來書寫溝通。

十六世紀後,歐洲當地語言(如義大利文、法文、英文等)逐漸蓬勃復興,拉丁文的地位相對沒落,變成了學校正規教育中培養學生心智發展及思維訓練的選修科目。

由於拉丁文已經由活生生的語言轉變為訓練學生閱讀、解析文法和修辭的書面語言(written language),所以GTM把學習語言視為一門熟記構詞、句法等文法規則,然後再練習將L2翻譯成L1或L1翻譯成L2的學問。

一、教學目標
GTM的教學目標是以訓練學生能閱讀和書寫為主,對於聽與說的部分則不加重視。

二、課程安排
GTM 授課內容與進度是按照文法和字彙之難易度為原則,著重在字彙與文法的訓練。

字彙通常以閱讀文章中常書現的書面詞與為主,旁邊佐以L1的對等翻譯詞,文法規則也會詳細列出,最後再加上L1L2的翻譯訓練。

三、教學活動與學習型態
講解詞類變法、文法規則和句型段落之翻譯語意是最常見的教學活動。

學生的學習型態則以背誦單字、查字典、熟讀文法規條,並勤做翻譯練習為主。

若有粗心疏忽之處,可能會受到老師嚴厲的處罰,但若在這幾方面有細心精準(accuracy)的表現,則可在各樣艱難的筆試中輕易過關,取得令人尊敬的學術地位。

以下舉一簡單教學實例(國小英語師資訓練手冊,p.4-5,師德):
步驟一老師用中文交red, yellow, green, blue等單字的中文意思和詞
性。

老師帶同學們數遍單字。

步驟二翻開課本,老師帶讀:”The book is red. The pencil is yellow.” “It is green. It is blue.” 同學們一句一句翻成中文。

步驟三老師用中文講解「(東西)is(顏色)」與”It is (顏色)” 的文法結構。

步驟四老師說”The box is green. The door is blue.” “it is red.” 或「那個球是藍的」「它是黃的」讓學生練習英應翻中或是中翻英。

四、教師與學生的角色
教師是GTM的主導者,也是督促學生細心學習文法字彙、要求學生精確無誤地翻譯出文章句意的嚴格監控者。

不過,由於GTM是以L1來進行教學,所以教師的教學負擔與壓力並不重。

學生由於必須大量地牢記背誦單字、構詞語文法規則,所以將常有沮喪挫折之感。

GTM在1840-1940年代間大行其道,之後便被許多學者群起圍攻。

看來,當L2只被用來執行其閱讀功能時,GTM確實有其一定的教學果效,但是當學習者對L2 的需求不僅限於閱讀,而期待達到聽無障、說無礙的境界時,GTM這套祖傳秘方就只好被打入冷宮,接受時代潮流的淘汰了。

不過,說也奇怪,當筆者正準備把GTM丟入〝資源垃圾桶〞時,腦中突然浮現出幾個熟悉的畫面:(1)國中高中的英文參考書與測驗卷---台灣教師與學生人手一本的〝聖經〞不都是在訓練的字彙、文法與句型翻譯嗎?(2)大學中必修的大一英文好像也有些繼續沿用這樣不敷時代所需的GTM型教學法---講台上傳來英語教授句型、詞類變化和翻譯的講解聲,台下則一片低頭死寂,或瞌睡、或寄(電子)情書、或抄別科筆記,然後放學後再去語言學校上課練習會話…好一幅高等教育課堂上〝祥和〞的畫面;(3)大學聯考升學率竄升的比台灣股票市場的加權指數還快,大批學生在完成高等教育後均會到專門訓練應付TOEFL、GRE、GMAT等的語言機構進修,結果雖是成功地造就了一批成績超高分的英文小魔女(男),但到了國外卻是心虛地開不了口用L2來應付日常對話。

這使否也是教學者和學習者仍繼續GTM方式所產生的另類〝台灣奇蹟〞呢?
其實,所有的問題似乎只要重頭回去思考(1)英語在台灣應該視為第二語還是外國語?(2)哪一個教育程度的學生需要聽、說的訓練,又哪一個教育程度的學生需要更多的讀、寫技巧?(3)認清聯考和語言程度認證考試的形式一定會〝影響”〞(說成〝引導〞會讓教師的角色
顯的太被動)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態度等三個方向去思考,就可以清楚檢視GTM式教學法對台灣應與教育的正面和負面影響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