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研究生实验动物学考题
实验动物学试卷及答案

姓名学号专业成绩一、名词解释“”是生命科学研究所必需地四个基本条件.“”即(实验动物)“”系(设备)“”为(信息)“”是(试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即减少()、代替()和优化()原则.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 )指在清洁动物地基础上,要求不携带可能干扰实验地特定病原体和寄生虫如绿脓杆菌等.动物地种群来源于无菌动物,饲养于屏障系统中,实施严格地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使用动物,在实验中可以安全可靠地排除动物所携带病原体及特定微生物地干扰.动物作为国际公认地标准实验动物,可适用于所有科研实验.该级动物健康,繁殖率高,自然死亡率低.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歪头病肺支原体可引起化脓性鼻炎和慢性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时并发中耳炎、内耳炎引起实验动物“歪头病”,患鼠头斜于患侧转圈走,提起鼠尾使之倒立,患鼠身体迅速旋转.肺支原体感染生殖道可导致死胎和不育.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封闭群动物又称远交群()动物.按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委员会地定义,是指以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生产地一个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血缘地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代以上地动物.如昆明种小鼠、大鼠等.特点:繁殖率高,重复性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简答题.什么是近交系动物?简述近交系动物地特点.从一个动物群体中选用血缘比较接近地雌雄个体,即有共同祖先地兄妹、母子、父女进行交配,此种近亲交配地方式称为近交.全同胞兄妹之间或亲代与子代之间连续交配繁殖达到代以上地动物,称为近交系动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近交系动物地特点:㈠基因纯合性(),㈡遗传组成地同源性(),㈢表现型地一致性(),㈣对外界因素地敏感性(),㈤遗传特征地可辩别性(),㈥遗传组成独特性(),㈦背景资料可查性,㈧国际分布广泛性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小鼠”中英文字母、符号和数字地涵义是什么?为小鼠近交系名称,表示亚系,表示代乳,为代乳母鼠地品系,代表培育单位英国实验动物中心.这是由英国实验动物中心()用自己培育地小鼠代乳而培育地小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简述光照对实验动物地影响.光照地照度、光线波长以及光照时间或明暗交替时间等三个次级因素,都对实验动物有影响.强光,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都对实验动物不利,特别明暗周期不规律对动物地损害更严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⑴影响视力啮齿类动物视觉细胞以视杆细胞为主,其辨色力差,不能分辨红色且易受强光损害.研究发现,大鼠连续几小时照射下,可出现视网膜障碍,若长时间(周)持续照射,即使照度低至,也将使大鼠出现视网膜退行性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⑵影响生理和生殖机能蓝光比红光更能促进大鼠地性成熟.还发现小时光照小时黑暗条件下,大鼠地性周期最为稳定.持续黑暗使大鼠卵巢和子宫地重量减轻,生殖过程受抑制;持续光照则会过度刺激动物地生殖系统,可连续发情,大、小鼠可出现持久性阴道角化,并阻碍卵细胞成熟,多数卵泡达到排卵前期,而不能形成黄体.在实验条件下,可通过人工控制光照,以调节其生殖过程包括发情、排卵、交配、妊娠、分娩、泌乳和育仔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详答题.温度对实验动物地影响.不同动物适应地环境温度不同,如雏鸡地最适环境温度为℃,马地最适环境温度为℃,而啮齿类动物地最适环境温度则为℃.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动物都将不能适应,而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⑴影响生长发育和繁殖温度影响兔子耳朵地生长,甚至影响动物内脏和内分泌腺地发育.如动物在低温环境发育延迟,生长速度减慢.而高温环境则使大鼠尾巴长地更长.气温过高或过低,常导致雌性动物性周期紊乱,产仔率下降,死胎率增加,泌乳量减少.如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使雌性小鼠性成熟推迟,性周期延长.小鼠在℃环境每年能产仔窝,而在℃则仅能产窝,在超过℃环境,雄性动物地生殖能力降低如小鼠睾丸萎缩,精子产生能力下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⑵影响代谢当环境温度低于正常体温一定范围内,实验动物地代谢增加,以补偿机体调节地需要.在最适温度每降低℃,动物地摄食量增加左右,以补充热量.随着温度地降低,小鼠地心跳和呼吸加快,而高温则引起相反地反应.由于啮齿类动物地体温调节能力较灵长类弱,因而啮齿类在高温情况更易发生代谢紊乱,甚至死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⑶影响健康和抗感染能力在适宜温度,感染力及毒力不强地病原微生物只对动物造成隐性感染,而不发病.一旦环境温度过度升高或降低时,实验动物地抵抗力将会明显下降,某些条件性致病菌将引发疾病,甚至造成传染病流行和动物大量死亡.如冬季较易爆发流行地小鼠脱脚病、仙台病毒病和小鼠肝炎,与低温条件下动物抵抗力下降有密切关系.在冬季巴氏杆菌病可引起怀孕地金黄地鼠死亡,其主要诱因也是低温.因而动物饲养室应有温度控制装置,通常控制在℃范围,可满足大多数哺乳类实验动物对环境温度地要求.但不同种地实验动物,甚至同种不同品系动物地最适温度可有差别,应予注意.环境温度短时间内发生急剧变化常对实验动物造成更为严重地影响.因此,还应规定温度变化地快慢.如在我国地“实验动物环境与设施”标准,即将日温差设定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⑷激发应激反应过高或过低地气温可激发实验动物产生应激反应,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如长期处于过高或过低温度环境,动物脏器可发生实质性改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⑸影响实验结果不适宜地环境温度可使动物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出现对化学物质地急性毒性反应改变.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对实验动物地影响.一、蛋白质实验动物地必需氨基酸包括赖、蛋、色、精、组、异亮、亮、(胱)、苯丙、苏、(酪)、缬氨酸等.饲料中缺少某种氨基酸或其比例不当,都会降低蛋白质、氨基酸地有效利用率.表现为动物生长发育缓慢、抵抗力下降,体重减轻,贫血、低蛋白血症等,长期缺乏可导致水肿,并影响生殖.长期给动物喂食蛋白质过高地饲料,则会引起代谢紊乱,严重者可出现酸中毒.因而,应供给实验动物含适量蛋白质地饲料.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碳水化合物分为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两大类.无氮浸出物(即醣类)包括淀粉和糖,是实验动物地主要能量来源.粗纤维中地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草食性动物地消化道中,经纤维素分解菌地作用酵解,部分转变为挥发性脂肪酸被吸收,部分转变为二氧化碳和甲烷排出体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粗纤维对胃肠运动起刺激作用,而有利于排便并排出毒素.因此,粗纤维是某些食草性动物饲料中不可缺少地成分,如家兔和豚鼠饲料中地粗纤维含量要求在以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脂类包括脂肪、脑磷脂、卵磷脂、胆固醇等,后三种类脂质是细胞膜和神经等组织地重要组成成分.脂肪被消化吸收后,可通过代谢产生热量供动物利用.多余地能量可转变为脂肪,并在皮下形成脂肪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脂肪组织除了储备能量外,尚有保温,以及缓冲外力地保护作用.脂肪还是脂溶性维生素、、、地溶剂,可促进其吸收和利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脂肪酸中地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在实验动物体内不能合成,而只能从饲料中摄取,称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缺乏可引起严重地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可使动物患皮肤病、脱毛、尾坏死、生长发育停止、生殖力下降、泌乳量减少,甚至死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饲料中脂肪过多则使动物肥胖而影响健康,并且不利于实验研究.。
实验动物学练习题+答案

实验动物学练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动物感染仙台病毒后小鼠的体液免疫和功能普遍下降,幼鼠发育不良。
()A、组织免疫B、器官免疫C、细胞免疫D、动物免疫正确答案:C2、犬病毒性肝炎传染的方式有多种,但不能通过()A、呼吸道感染B、直接接触C、消化道感染D、外寄生虫正确答案:A3、下列描述错误的是o()A、经口给药分灌胃法和口服法B、口服给药和灌胃给药没有什么区别C、灌胃法比口服法给药剂量准确D、给兔犬等灌胃时,应检查胃管一端有无气泡排出,以确定胃管插入胃中正确答案:B4、两耳长大高举,耳根细,耳端尖,形同柳叶,毛色为白色。
()A、大耳白兔B、中国本兔C、青紫兰兔D、新西兰兔正确答案:A5、下列属于同源突变近交系命名的是o()A、CXB1A/Fa-+/cC、BIO.129-H-12bD、C57B1∕6J-TgN(CD8Ge)23Jwg正确答案:B6、皮肤病学研究中是常选用动物。
()A、狗B、兔C、青蛙D、小型猪正确答案:D7、掰猴的妊娠期为天左右。
()A、140B、150C、180D、165正确答案:D8、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协会的简称是o()A、IC1ASB、C IOMSC、IUBSD、WHO正确答案:A9、鱼的饲料必须提供,缺乏它会引起鱼代谢紊乱,营养障碍,生长停滞,体弱多病。
()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D、脂肪酸正确答案:D10、在眼科实验研究中,是首选动物。
()A^兔B、小鼠C、地鼠D、大鼠正确答案:A11、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病,实验研究需立即中止,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疫情,,房舍和周围环境彻底消毒,避免疫情扩散。
()A、扑杀发病动物B、隔离发病动物C、检查发病动物D、治疗发病动物正确答案:A12、羊的哺乳期为天。
()A、150B、130C、160D、140正确答案:C13、是草食性反刍动物。
()A、马B、牛C、猪D、兔正确答案:B14、成年小鼠的体重为克。
实验动物学考试题目

一、实验动物: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二、实验用动物:所有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实验用动物,包括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和观赏动物。
三、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四大支撑条件之一,包括AEIR要素:A:Animal:实验动物;E:Equipment:仪器设备;I: Information:信息;R:Reagent:试剂。
四、实验动物按遗传学控制分类,根据基因的纯合程度,把实验动物分成下列四类:1、近交系动物(Inbred strain animals); 2、杂交群动物(Hybrid colony animals)(杂交一代,F1代动物);3、封闭群动物(Closed colony animals);4、突变系动物(Mutant strain animals)。
五、各类动物的概念5.1 近交系动物(Inbred strain animals)又叫纯系动物,是采用同胞兄妹或亲子交配,连续繁殖20代以上所培育出来的,遗传上达到高度一致的动物群。
基因纯合程度可达99.8%。
①主要指啮齿动物;可出现近亲交配衰退。
②亲子交配与兄妹交配不能混用。
③亲子交配时必须采用年轻的双亲同其子女交配。
④较大动物纯种培育很难获得成功,因为世代间隔较长,费用较大,所以成功率低。
⑤禽类和兔的血缘关系达到80%以上相当于兄妹交配四代)时,即可称为近交系。
5.2 封闭群动物(Closed colony animals)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的血缘情况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封闭群。
封闭群又称远交群。
5.3 杂交群动物(Hybrid colony animals)(杂交一代,F1代动物)由不同品系或种群之间杂交产生的后代。
5.4 突变系动物(Mutant strain animals)正常染色体基因发生突变,并具有各种遗传缺陷的动物。
实验动物试题及答案

实验动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动物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啮齿类B. 灵长类C. 昆虫类D. 家禽类答案:C2. 以下哪种动物不属于常用的实验动物?A. 小鼠B. 豚鼠C. 猫D. 狗答案:C3. 实验动物的福利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饲养环境B. 饲养管理C. 疾病预防D. 所有选项答案:D4. 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遗传背景B. 基因型C. 饲养条件D. 微生物控制答案:C5.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控制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B. 提高动物的生活质量C. 减少动物的疾病发生率D. 所有选项答案:D6. 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A. 温度适宜B. 湿度适宜C. 光照充足D. 所有选项答案:D7. 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中,以下哪项不是必要的?A. 定期清洁B. 定期喂食C. 定期消毒D. 定期放风答案:D8. 实验动物的疾病预防措施包括哪些?A. 定期接种疫苗B. 定期体检C. 定期驱虫D. 所有选项答案:D9. 实验动物的伦理审查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实验目的B. 实验方法C. 实验动物的选择D. 所有选项答案:D10. 实验动物的安乐死方法应遵循哪些原则?A. 人道B. 快速C. 无痛苦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动物的分类通常包括啮齿类、灵长类、_____和家禽类。
答案:昆虫类2. 实验动物的福利主要包括饲养环境、饲养管理和_____。
答案:疾病预防3. 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包括遗传背景、基因型和_____。
答案:微生物控制4. 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应满足温度适宜、湿度适宜、光照充足和_____。
答案:通风良好5. 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中,定期清洁、定期喂食、定期消毒和_____是必要的。
答案:定期观察6. 实验动物的疾病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接种疫苗、定期体检、定期驱虫和_____。
2012年考研农学动物生物化学真题

2012年考研农学动物生物化学真题五、单项选择题:22~36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2.T.lech 和 S.Altman 荣获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是因为发现了:A、 EnzymeB、RibozymeC、 AbzymeD、Deoxyzyme23.下列氨基酸中含有两个羧基的是A、ArgB、lysC、Glu D Tyr24.下列核苷中,在真核生物中tRNA和mRNA中都A胸腺嘧啶核苷 B腺嘌呤核苷C二氢嘧啶核苷 D假尿嘧啶核苷25.真核生物中,磷酸戊糖进行的部位是A细胞核 B线粒体 C细胞浆D微粒体26.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定酶是A HMG-C O A合成酶B HMG-C O A裂解酶C HMG-C O A还原酶 D硫基酶27.下列脂类化合物中含有胆碱基的是A 磷脂酸B 卵磷脂C 丝氨酸磷脂D 脑磷脂28.下列氨基酸中,属于尿素合成中间产物的是A 甘氨酸B 色氨酸C 赖氨酸 D瓜29.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起始氨酰-tRNA是A fmet-tRNA f metB fmet-tRNA m metC Met-tRNA iD met-tRNA m30.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Ⅱ催化合成的RNA是:A 18srRNAB hnRNAC tRNAD 5srRNA31.细菌DNA复制时,能与DNA单链结合并阻止其重新形成DNA双链的蛋白质是:A DNA聚合酶B 引发酶C SSBD DNA解链酶32.在DNP存在的情况下,NADH+H+ 呼吸链的P/0值是A 0B 1.5C 2.5D 333.下列酶中,催化不可逆反应的是A磷酸乙糖激酶 B 磷酸丙糖异构酶C 醛缩酶D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34.可识别DNA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切割双链DNA的酶称为:A、限制性核的外切酶B、限制性核酚内切酶C、非限制性核酚外切酶D、非限制性核酚内切酶35.合成dtmp的直接前提是:A、CMPB、dCMPC、UMPD、dUMP36.与氨基酸结合的tRNA部位是A. 3′半端B.5′半端C.N-半端D.C-半端六、简答题:37—39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实验动物学试题(含答案)

实验动物学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 )有季节性换毛现象。
A、兔B、豚鼠C、大鼠D、地鼠正确答案:A2、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不同种类的动物对空间的要求是不同的B、动物也需要有一定的活动空间C、根据不同的营养要求满足动物各自的营养要求D、为保证营养,可随时调整饲料配方正确答案:D3、长爪沙鼠属于( )。
A、灵长目B、爬行纲C、啮齿目D、食肉目正确答案:C4、检疫就是利用各种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对( )进行疫病检查,检疫步骤与时间视各动物设施的需求而定。
A、实验动物及其产品B、实验动物脏器C、实验动物脑组织D、实验动物的血液正确答案:A5、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使用量最大的动物为( )。
A、豚鼠B、大鼠C、犬D、小鼠正确答案:D6、大动物手术常用的去除动物被毛的方法是( )。
A、先麻醉后除毛B、剪毛法C、剃毛法D、拔毛法正确答案:C7、关于实验动物种子的管理,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其他单位如有必要,可直接向国外引进国内没有的实验动物品种、品系作为实验动物种子向用户提供B、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统一负责实验动物的国外引种和为用户提供实验动物种子C、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是一个网络体系,由各具体品种或品系的实验动物中心共同组D、国家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可以是依托于高校科研院所的相对独立实体,也可以是独立法人正确答案:A8、( ) 作为基因改造动物的材料可以真实的模拟人类,因此其基因组的改造和操纵对于功能基因与基因信息学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A、犬B、猴C、大鼠D、小鼠正确答案:D9、省级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
A、承担对本省实验动物许可证年检的技术检测和实验动物质量的不定期检测B、引进、收集和保存实验动物品种、品系C、按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提供检测统计报表及有关资料D、承担实验动物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单位所申请的质量检测正确答案:B10、鼠肉螨的宿主是( )。
《实验动物学》考试题

《实验动物学》考试题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关于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的管理,错误的是( )A、分国家和省两级管理。
B、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不得低于全部技术人员的 50%C、国家级以国家标准(GB/T15481)“校准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为基本条件D、省级与国家级的标准不同正确答案:D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动物潜在感染,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B、健康动物对药物的耐受量比有病动物要大得多C、健康动物都可进行动物实验D、健康动物对应激反应的耐受性与有病动物相差不大正确答案:B3、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病,实验研究需立即中止,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疫情,( ),房舍和周围环境彻底消毒,避免疫情扩散。
A、扑杀发病动物B、检查发病动物C、治疗发病动物D、隔离发病动物正确答案:A4、( )年,美国、日本、法国、荷兰、前联邦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先后成立了实验动物学会或类似组织。
A、19 世纪 40 年代B、19 世界 20 年代C、20 世纪 40 年代D、20 世纪 20 年代正确答案:C5、下列器官或组织,大鼠没有的是( )。
A、胰腺B、汗腺C、胆囊D、胸腺正确答案:C6、天气寒冷,气温骤变、( )或有并发感染等均可加重犬细小病毒病情和提高死亡率。
A、饲养密度过高B、饲养密度过小C、喂养次数过频D、饲料过硬正确答案:A7、流线平行、流向单一、具有一定的、均匀的断面速度的气流组织方式,送入房间的气流充满整个洁净室断面,它像“活塞作用”那样把室内随时产的灰尘压至下风侧,再把灰尘排至室外。
这称为。
A、空气乱流B、空气矢流C、空气逆流D、空气层流正确答案:C8、根据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监测标准,小鼠、大鼠繁育、生产设施(生产型)屏障环境指标中(静态)换气次数和气流速度是( )。
A、10~20 次 /h,0.1~0.2m/sB、8~10 次 /h,0.2~0.3m/sC、8~10 次 /h,0.1~0.2m/sD、10~20 次 /h,0.2~0.3m/s正确答案:A9、豚鼠属于( )。
实验动物学考试题目

一、实验动物: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二、实验用动物:所有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实验用动物,包括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和观赏动物。
三、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四大支撑条件之一,包括AEIR要素:A:Animal:实验动物;E:Equipment:仪器设备;I: Information:信息;R:Reagent:试剂。
四、实验动物按遗传学控制分类,根据基因的纯合程度,把实验动物分成下列四类:1、近交系动物(Inbred strain animals); 2、杂交群动物(Hybrid colony animals)(杂交一代,F1代动物);3、封闭群动物(Closed colony animals);4、突变系动物(Mutant strain animals)。
五、各类动物的概念5.1 近交系动物(Inbred strain animals)又叫纯系动物,是采用同胞兄妹或亲子交配,连续繁殖20代以上所培育出来的,遗传上达到高度一致的动物群。
基因纯合程度可达99.8%。
①主要指啮齿动物;可出现近亲交配衰退。
②亲子交配与兄妹交配不能混用。
③亲子交配时必须采用年轻的双亲同其子女交配。
④较大动物纯种培育很难获得成功,因为世代间隔较长,费用较大,所以成功率低。
⑤禽类和兔的血缘关系达到80%以上相当于兄妹交配四代)时,即可称为近交系。
5.2 封闭群动物(Closed colony animals)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的血缘情况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封闭群。
封闭群又称远交群。
5.3 杂交群动物(Hybrid colony animals)(杂交一代,F1代动物)由不同品系或种群之间杂交产生的后代。
5.4 突变系动物(Mutant strain animals)正常染色体基因发生突变,并具有各种遗传缺陷的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研究生《实验动物学》考试题
姓名 专业 学号 成绩
注:本试卷为笔试开卷考试卷,共4道大题,总成绩100分
一、 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第2号令颁布。
2、按微生物寄生虫学质量控制,实验动物可分为: 普通动物 ,清洁动物, SPF 动物 ,无菌动物四级。
3、豚鼠不能自身合成的维生素是 维生素C 。
4、在封闭群实验动物繁殖中,每一代的近交系数要控制在 1% 以内。
5、大鼠解剖学特点是无 胆囊 。
家兔最显著的特性是 食粪 癖。
狗是 红绿 色盲。
6、饲料营养对动物实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动物采食量 , 动物生长发育 , 动物生理生化指标 , 动物免疫功能 。
7、自发性癫痫模型小鼠是 DBA 小鼠 。
8、现代科技发展所需四大要素是 实验动物 , 仪器设备 信息资料,化学试剂。
9、我国实验动物管理由 政府 直接负责。
10、2003年8月中国科学家 秦川 等,首先利用 恒河猴 成功建立了第一个人类SARS 动物模型。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species :(种)
生物学上的种是生物分类系统中的最基本单元,其定义为一群形态相
似、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的自然群体,他们在生殖上与其他群体相隔离。
是长期历史发展
过程中,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2、inbred strain:(近交系)
是指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经连续20代以上亲代与子代交配与全同胞兄妹交配有等同效果。
3、gnotobiotin animal:(悉生动物)即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物,是无菌动物培育成功后相继出现的,悉生动物体内外所携带的其他生物是已知的,从广义上讲,悉生动物属于无菌生物。
4、实验动物环境学:研究实验动物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实验动物标准化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实现实验动物标准管理的基本条件。
5、transgenic animal:(转基因动物)染色体基因组中整合有人工导入的外源基因或特定DNA片段并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
6、laboratory animal:(实验动物)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7、induced animal model:(诱发动物模型)又称为实验性动物模型,指通过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等致病手段,人为制造的疾病模型。
8、refinement:(优化)主要是指技术路线和手段的精细设计与选择,使动物实验得到良好的结果并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
9、feedstuff:(饲料)人类饲喂给动物、能被动物利用并有利于动物营养的物质
10、nude mice:(裸小鼠)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并伴有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的小鼠。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实验动物与其他动物的区别。
实验动物是遗传限定的动物;对实验动物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实行人工控制;实验动物是经专门人工饲养的,培育的目的是用于科学实验。
2、简述小鼠生长发育过程。
胎儿产出后母鼠撕破羊膜,咬断脐带,吃掉胎盘。
新生小鼠赤裸无毛,皮肤肉红色,不开眼,双耳与皮肤粘连。
初生小鼠即可发声,嗅觉和味觉敏感。
3日龄仔鼠脐带脱落,皮肤由红转为白色,开始长毛并出现胡须,有色品系仔鼠可看出毛色。
4~6日龄双耳张开耸立。
7~8日龄四肢发育开始爬动游走,被毛逐渐浓密,下门齿长出。
9~10 日龄有听觉,被毛长齐。
12~14日龄睁眼,长出上门齿,开始采食及饮水。
3 周龄可离乳独立生活。
4周龄,雌鼠阴腔张开。
5周龄,雄鼠睾丸降落至阴囊,开始生成精子。
60日龄体成熟。
3、简述封闭群动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