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要求和示范表格
食用油企业管理表格全套讲解

编制说明为进一步加快食用植物油加工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确保食用植物油质量和食用安全,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精神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粮食行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生产经营档案示范文本》(以下简称示范文本)。
一、适用范围示范文本原则上适用于全国所有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
在进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期间,首先在试点企业和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中的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中试行。
二、基本框架和内容1、示范文本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生产经营档案示范表格,第二部分是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生产经营档案基本规则。
2、示范文本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和采购、生产、销售与服务等各个方面,共分为4个环节、18个项目、31个要素、83项内容和要求。
3、示范文本的依据是现行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其中:——国家法律法规8个。
包括:《产品质量法》、《合同法》、《食品卫生法》、《环境保护法》、《计量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部门规章7个。
包括《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食品卫生总则》、《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食品广告管理办法》等;——国家和行业标准17个。
包括《GB 2715-81粮食卫生标准》、— 1 —《GB 271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T 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3432-2004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GB/T 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GB 8955-88食用植物油厂卫生规范》、《GB 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 J 4-73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GB 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491-85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国家职业标准制油工》、《国家职业标准粮油质量检验员》、《国家职业标准粮油保管员》、《国家职业标准粮油购销员》、《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等。
食用植物油质量检验项目表

注:1.依据标准GB1534-1986、GB1535-1986、GB1536-1986、GB1537-1986、GB10464-1989、GB2716-1988、GB2760-1996、GB7718-1994等标准。
2.标签检查内容为生产日期,厂名、厂址,质量标准代号,质量等级,产品名称等。
注:1.依据标准GB/T13103-1991、GB15197-1994、GB/T7653-1987、GB/T7654-1987、GB/T9849.1-1998、GB/T9849.2-1988、GB/T9849.3-1988、GB/T9849.4-1988、GB/T17756-1999、GB/T17757-1999、GB7718-1994等标准。
2.标签检查内容为生产日期,厂名、厂址,质量标准代号,质量等级,产品名称等。
食用植物油检验规定1 检验依据GB1534-1986《花生油》、GB1535-1986《大豆油》、GB1536-1986《菜籽油》、GB10464-1989《葵花籽油》、GB/T7653-1987《大豆色拉油》、GB/T17756-1999《色拉油通用技术条件》、GB/T17757-1999《高级烹调油通用技术条件》、GB2716-1988《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13103-1991《色拉油卫生标准》、GB15197-1994《精炼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等。
2 抽样2.1 抽样原则:按企业所申报食用植物油发证产品品种,每个品种随机抽取1种产品进行检验,同一类产品、同一生产场地、使用不同注册商标的样品不重复抽取。
2.2 抽样方法、地点和要求检验样品由受理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审查组在生产条件审查时按规定抽样,或者由受理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检验机构在生产企业的成品库按GB/T17756-1999标准中6.1.2进行抽样。
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生产经营基本要求范本

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生产经营基本要求范本一、必要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企业应建在无有害气体、烟尘、灰尘、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扩散性污染源的地区。
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厂房设计合理,能满足生产流程的要求。
企业的不同性质的场所能满足各自的生产要求。
厂房具有足够空间,以利于设备、物料的贮存与运输、卫生清理和人员通行。
厂区道路应采用便于清洗的混凝土,沥青及其他硬质材料铺设,防止积水和尘土飞扬。
厂房与设施必须严格防止鼠、蝇及其他害虫的侵入和隐匿。
生产区域(原料库、成品库、加工车间等)应与生活区分开。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1、压榨法制油生产的企业应具备:(1)筛选设备;(2)破碎设备;(3)软化设备;(4)轧胚设备;(5)蒸炒设备;(6)压榨设备;(7)剥壳设备(需要剥壳的油料品种);(8)其他必要的辅助设备。
2、采用浸出法制油生产的企业应具备:(1)筛选设备;(2)破碎设备;(3)软化设备;(4)轧胚设备;(5)浸出器;(6)蒸发器;(7)汽提塔;(8)蒸脱机;(9)其他必要的辅助设备。
3、油脂精炼设备:(1)过滤设备;(2)脱胶设备(炼油锅、离心机);(3)碱练设备(炼油锅、离心机);(4)脱色设备(脱色塔);(5)脱臭设备(脱臭器);(6)脱蜡设备(需要进行脱蜡时);(7)包装设备;(8)其他必要的辅助设备。
所列生产设备应根据生产工艺设计的需要进行配置。
二、产品相关标准GB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T17756-1999《色拉油通用技术条件》;GB/T17757-1999《高级烹调油通用技术条件》;GB1535-2003《大豆油》;GB1534-2003《花生油》;GB1536-2004《菜籽油》;GB1537-2003《棉籽油》;GB10464-2003《葵花籽油》;GB11765-2003《油茶籽油》;GB19111-2003《玉米油》;GB19112-2003《米糠油》;GB/T8235-1987《亚麻籽油》,SB/T10292-1998《食用调和油》;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要求和示范表格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行业技术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CCAA-FSMS-0003:200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要求FoodsafetymanagementsystemRequirementsfor vegetableoil producingorganizations2008-01-01发布2008-02-01实施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目次本技术要求是GB/T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在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应用的专项技术要求,是根据食用植物油行业的特点对GB/T22000要求的具体化。
本技术要求的附录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归口。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单位: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等本技术要求系首次发布。
为提高食用植物油产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我国食品企业市场竞争力,本技术要求从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存在的关键问题入手,采取自主创新和积极引进并重的原则,结合食用植物油企业生产特点,针对企业卫生安全生产环境和条件、关键过程控制、产品检测等,提出了建立我国食用植物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专项要求。
本技术要求是GB/T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在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应用的专项技术要求,是根据食用植物油行业的特点对GB/T22000要求的具体化,但并未针对GB/T22000相应条款给出具体要求和方法。
鉴于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方面的差异,为确保食品安全,除在高风险食品控制中所必须关注的一些通用要求外,本技术要求还特别提出了针对本类产品特点的“关键过程控制”要求。
主要包括原辅料控制,强调组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和生物危害控制;重点提出对油料预处理、压榨(预榨)、浸出、精炼控制的重要性,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要求1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建立和实施以HACCP为基础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技术要求,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前提方案、关键过程控制、基地要求、产品检测和记录保持。
食用油企业规章制度

食用油企业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经营范围1. 本企业是一家从事生产、销售食用油产品的企业,经营范围包括各类食用油生产、销售等相关业务。
第二条规章制度的适用范围1.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所有员工和管理层。
第三条遵守法律法规1. 本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得有违法行为。
第四条企业宗旨1. 本企业的宗旨是生产质量安全的食用油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的食用油选择,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五条原料采购1. 本企业在原料采购过程中,必须确保原料品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存在有害物质的污染。
第六条生产设备1. 生产设备必须经过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和生产质量稳定。
第七条生产工艺1. 生产过程必须按照标准工艺流程进行,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第八条产品质量检验1. 所有生产的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九条不良品处理1. 发现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良品,必须立即停产处理,并进行追溯和问题分析。
第十条安全生产1. 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严禁存在任何安全隐患。
第三章销售管理第十一条产品包装1. 产品包装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卫生。
第十二条销售渠道1. 销售渠道必须合法合规,不得存在偷税漏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不良行为。
第十三条售后服务1. 对消费者提出的投诉和建议必须及时回复和处理,确保消费者的权益。
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第十四条招聘与培训1. 招聘人员必须按照企业规定程序进行,新员工必须经过岗位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
第十五条岗位责任1. 每个员工必须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
第十六条绩效考核1. 所有员工必须按照规定的绩效考核标准进行评定,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自己的目标任务。
第十七条团队合作1. 员工之间必须相互沟通、支持,共同完成企业目标,建立和谐的团队氛围。
第五章纪律与奖惩第十八条班次制度1. 所有员工必须按照班次制度进行工作,不得擅自缺岗。
食用植物油企业生产必备条件审查内容及要求表

审查
项目
审查内容
审查要点
审查方法
审查评定
备注
查看国家、行业标准文本。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2.有原材料的产品标准,包装物产品标准。
有原材料的产品标准,包装物产品标准。
查验相应的标准。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3.有相应产品的检验标准。
有相应产品的检验标准。
查验相应的标准。
查检验报告。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序号
审查
项目
审查内容
审查要点
审查方法
审查评定
备注
过程检验
4.企业对某些项目无能力检验,可委托具备条件的检验机构承担,应有委托检验协议书。
有委托检验协议书。
查看委托检验协议书。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出厂检验
1.企业按产品的国家标准及相应的企业标准要求时,对出厂产品进行检验。
进行出厂检验。
有验证记录和报告,有接收后拒收的处理意见和审批手续。
查验证记录和报告。
查接收或拒收的处理意见。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5.过程质量管理
序号
审查
项目
审查内容
审查要点
审查方法
审查评定
备注
质量控制
1.对影响食用植物油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或关键点,操作工人能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认真记录。
对影响食用植物油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或关键点操作工人能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查企业文件、规定。
了解实际生产情况。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2.因设备或其他原因中断生产时,必须严格检查该批产品,如不符合标准按不合格产品处理。
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生产企业要求要点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生产企业要求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Requirements for edible oil, fat and its product establishmentsX X X X年X X月X X日发布X X X X年X X月X X日实施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目次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人力资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食品安全小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人员能力、意识和培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个人卫生与健康要求 (5)5前提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条件审查细则

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条件审查细则一、适用范围本审查细则适用于食用植物油企业生产条件的审查及其产品生产许可的检验。
食用植物油是指以大豆、菜籽、花生、葵花籽、棉籽、亚麻籽、油茶籽、玉米胚、米糠、芝麻等为原料或以上述植物油料生产的原油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食用植物油(含以食用植物油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调和油与营养强化油、食用植物油脂分装)。
食用植物油申证单元为1个,其类别编号为0201。
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申证单元及获证产品名称,即食用植物油(半精炼/全精炼、调和油、营养强化油、油脂分装等)。
生产许可证附页注明获得生产许可的食用植物油品种明细。
本细则中引用的文件、标准通过引用成为本细则的内容。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部分)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细则。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
二、生产许可条件审查(一)管理制度审查应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对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的相关规定与指导意见及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的规定,对企业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完整情况进行审核。
主要审核以下内容:1.主要原辅材料及产品管理制度审核内容:(1)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2)不合格原辅材料拒收、报废、返厂等处理办法规定;(3)半成品、成品的不合格判定规定,并有相关处理办法;(4)设备故障、停电停水等特殊原因中断生产时生产产品的处置办法,保障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按不合格产品处置;(5)出厂不合格产品的召回制度应包含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召回管理规定》中相关内容。
2.人员要求管理制度审核内容:(1)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上岗培训、考核办法;(2)重要工段设定相适应的生产、质量、检验技术人员及岗位责任;(3)制订定期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加工技术、质量管理教育的培训计划;(4)生产加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并保证当直接接触原料及产品的生产加工人员患法律法规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时,应调离原工作岗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要求和示范表格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中国认证认可协会行业技术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CCAA-FSMS-0003:200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要求FoodsafetymanagementsystemRequirementsfor vegetableoil producingorganizations2008-01-01发布2008-02-01实施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目次本技术要求是GB/T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在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应用的专项技术要求,是根据食用植物油行业的特点对GB/T22000要求的具体化。
本技术要求的附录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归口。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单位: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北京中大华远认证中心等本技术要求系首次发布。
为提高食用植物油产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我国食品企业市场竞争力,本技术要求从我国食用植物油安全存在的关键问题入手,采取自主创新和积极引进并重的原则,结合食用植物油企业生产特点,针对企业卫生安全生产环境和条件、关键过程控制、产品检测等,提出了建立我国食用植物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专项要求。
本技术要求是GB/T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在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应用的专项技术要求,是根据食用植物油行业的特点对GB/T22000要求的具体化,但并未针对GB/T22000相应条款给出具体要求和方法。
鉴于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方面的差异,为确保食品安全,除在高风险食品控制中所必须关注的一些通用要求外,本技术要求还特别提出了针对本类产品特点的“关键过程控制”要求。
主要包括原辅料控制,强调组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和生物危害控制;重点提出对油料预处理、压榨(预榨)、浸出、精炼控制的重要性,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要求1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建立和实施以HACCP为基础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技术要求,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前提方案、关键过程控制、基地要求、产品检测和记录保持。
本文件是GB/T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在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应用的专项技术要求,是根据食用植物油行业的特点将GB/T22000在本行业要求的具体化。
本文件适用于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建立、实施与自我评价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也可用于采购方对此类食品提供者的评价和实施第三方认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上述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使用其最新版本。
GB/T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GB8955食用植物油厂卫生规范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15197-1994精炼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T17373-1998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本文件中未注释的术语和定义同GB/T22000中相关术语。
植物原油virginvegetableoil以植物油料为原料抽取的原料油。
食用植物油利用植物油料经加工生产出供人类食用的油脂。
溶剂指在生产植物油或生产其他综合利用产品过程中所需要的6#大豆溶剂油以及国家允许使用的其他溶剂。
4人力资源从事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在根据GB/T22000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时,应满足食用植物油生产所需的条件。
食品安全小组食品安全小组应由多专业的人员组成,包括从事卫生质量控制、生产加工、工艺制定、实验室检验、设备维护、原辅料采购、仓储管理等工作的人员。
人员能力、意识与培训影响食品安全活动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技能。
人员健康和卫生要求不同卫生要求的区域或岗位的人员应穿戴不同颜色或标志的工作服、帽,以便区别。
不同区域人员不应串岗。
5前提方案基础设施及维护食用植物油生企业基础设施应满足GB8955-88的要求。
食用植物油食品生产企业应建在无有碍食品卫生的区域,厂区内不应兼营、生产、存放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和物品。
厂区路面应平整、无积水、易于清洗;厂区应适当绿化,无泥土裸露地面。
生产区域应与生活区域隔离。
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锅炉房、贮煤场等应当远离生产区域和主干道,并位于主风向的下风处。
废弃物暂存场地应远离生产车间。
应有防污染设施,定期清洗消毒。
废弃物应及时清运出厂,暂存过程中不应对厂区环境造成污染。
需要时,应设有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排放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规定。
厂房厂房应结构合理,牢固且维修良好,其面积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应有防止蚊、蝇、鼠、其他害虫以及烟、尘等环境污染物进入的设施。
生产车间布局车间面积应当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生产设施及设备布局合理,便于生产操作,应有有效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原辅材料、加工品、成品以及废弃物进出车间的通道应当分开。
基础设施(1)车间地面、墙壁、天花板的覆盖材料应使用浅色、无毒、耐用、平整、易清洗的材料。
地面应有充足的坡度,不积水;墙角、地角、顶角应接缝良好,光滑易清洗;天花板应能防止结露和冷凝水滴落。
(2)车间的门窗应用浅色、易清洗、不透水、耐腐蚀、表面光滑而且防吸附的坚固材料制作,结构严密,必要部位应有防蚊虫设施;内窗台应当有倾斜度或采用无窗台结构。
(3)必要时,应设置与车间相连的更衣室、卫生间及淋浴室;其面积和设施能够满足需要。
更衣室、卫生间、淋浴室应当保持清洁卫生,门窗不得直接开向车间,不得对生产车间的卫生构成污染。
(4)卫生间内应当设有洗手、消毒设施;便池均应设置独立的冲水装置;应设置排气通风设施和防蚊蝇虫设施。
(5)车间内设备、管道、动力照明线、电缆等必须安装合理,符合有关规定,并便于维修。
(6)浸出、炼油、食用油制品车间的地面须稍有坡度,便于清洗。
(7)浸出车间的设备、管道必须密封良好。
(8)油料预处理车间必须安装防尘设施,以保证车间内外粉尘含量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规定。
卫生设施(1)车间入口处和车间内的适当位置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消毒、漂洗以及干手设施(必要时),配备有清洁剂和消毒液。
洗手水龙头应为非手动开关,必要时应当供应热水洗手。
(2)生产区域人员入口处应当设有鞋靴消毒池。
生产设施所有食品加工用机器设备之设计和构造应能防止危害食品卫生,易于清洗消毒(尽可能拆卸),并容易检查。
应特别注意使用时,能防止润滑油、冷却剂、热媒、金属碎屑、污水或其它可能引起污染之物质混入食品之构造。
食品接触之表面应平滑、无凹陷或裂缝,以减少食品碎屑、污垢及有机物之聚积,使微生物之生长减至最低程度。
设计应简单,且为易排水,易于保持干燥之构造。
贮存、运送及制造系统(包括重力、气动、密闭及自动系统)之设计与制造,应使其能维持适当之卫生状况。
所有用于食品处理区及可能接触食品之食品器具,应由不会产生毒素、无臭味或异味、非吸收性、耐腐蚀且可承受重复清洗和消毒之材料制造,同时应避免使用会发生接触腐蚀的不当材料。
食品接触面原则上不可使用木质材料,除非可证明其不会成为污染源者方可使用。
生产设备之排列应有秩序,且有足够之空间,使生产作业顺畅进行,并避免引起交叉污染,而各个设备之产能,务须互相配合。
以机器导入食品或用于清洁食品接触面或设备之压缩空气或其它气体,应予适当处理,以防止造成间接污染。
灯具及照明车间内的照明设施应装有防护罩、照度满足操作要求,生产场所的照度在220lx以上,检验场所的照度在540lx以上;温度控制需要时,应控制车间的温度,按照设定的温度要求进行控制,定时记录。
排水车间内应有畅通的排水系统,水流应当从高清洁区域流向低清洁区域;排水沟底部为圆弧形,应有适当的坡度。
通风车间应安装通风设备,保证加工区域空气清洁。
进风口设置空气清洁装置,车间内空气应由高清洁区向低清洁区流动附属设施应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符合卫生要求的原辅材料、化学物品、包装物料、成品的储存等辅助设施。
动力能源应确保充足的电力和热能供应。
维护保养应制定设备、设施维修保养计划,保证其正常运转和使用。
对于关键部件应制订强制保养和更换计划。
设备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装填设备宜采用自动机械装置,物料输送宜采用输送带或不锈钢管道,且排列有序,避免引起污染或交叉污染。
凡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工器具和管道(包括容器内壁),应选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材料或涂料制造。
机械设备应设置安全栏、安全护罩、防滑设施等安全防护设施。
机械设备有操作规范和定期保养维护制度。
操作性前提方案应制定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内容不少于以下几个方面:接触食品(包括原料、半成品、成品)或与食品有接触的物品的水和冰应当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接触食品的器具、手套和内外包装材料等必须清洁、卫生和安全。
不对包装(灌装)间的空气进行消毒。
紫外线照射法。
每10-15平方米安装一支30W 紫外线灯,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臭氧消毒法,一般消毒1小时。
确保食品免受交叉污染。
预处理、精炼、包装(灌装)分开。
人流、水流从高洁净区到低洁净区,物流可用时间、空间分开。
保证操作人员手的清洗消毒,保持洗手间设施的清洁。
使用非手动水龙头。
每次进入车间须洗手、消毒。
厕所的门不能直接朝向车间,有更衣、鞋设备。
防止润滑剂、燃料、清洗消毒用品、冷凝水及其它化学、物理和生物等污染物对食品造成安全危害。
防止食品、食品包装材料和食品所有接触表面被微生物、化学品及物理的污染物污染,例如清洁剂、润滑油、燃料、杀虫剂、冷凝物等。
正确标注、存放和使用各类有毒化学物质。
工厂必须设置专用的危险品库,存放杀虫剂和一切有毒、有害物品。
这些物品必须贴有醒目的有毒标记。
工厂应制定各种危险品的使用规则。
使用危险品须经专门管理部门核准,并在指定的专门人员的严格监督下使用,严禁污染食品。
保证与食品接触的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卫生。
凡从事食品生产的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合格,获有健康证者方能上岗。
生产人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卫生培训合格。
清除和预防鼠害、虫害。
制订防治计划和有效的防治措施。
包装、储运卫生控制,必要时应考虑温度。
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油制品的包装容器,应采用无毒、耐油的材料制成。
应按食用植物油的品种、等级分别贮存,不得与非食用植物油混贮。
在露天存放时应有防雨、防晒、防爆措施。
运输过程中应有防雨、防洒、防污染措施,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
6关键过程控制原辅材料企业应编制文件化的原辅材料控制程序,明确原料标准要求、采购与验收,并形成记录,定期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