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生态学》考试大纲
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满分:150分考试科目名称(代码):农业生态学(626)考试内容范围[参考书目(作者、出版单位、年份、版次)]:(一)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基础主要知识点:生态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农业生态学发展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背景。
第二节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主要知识点:系统及其特性;生态系统及其特点;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生态效益;第三节环境生态学产生及发展趋势主要知识点:环境、环境生态学的概念;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主要知识点: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的概念;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的类型;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规律主要知识点: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最小因子定律、耐受定律;生态型与生活型定义。
第三节生态因子的作用及生物的适应主要知识点:光、温度、水、土壤、风的生态作用于生物适应;有效极温法则。
第三章农业的基本生态关系第一节个体生态学关系主要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制约;生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种群主要知识点:种群的概念;种群的基本特征;集群及集群的生态学意义;种群结构;种群动态;种群间的相互作用;次生代谢物质在种间关系中的作用;种群的生活史对策;种群调节。
第三节群落主要知识点:群落的概念及基本特征、群落的组成;群落的结构、群落演替和协同进化。
第四节生态系统主要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的能流、物流;物质循环的概念及基本类型;生态系统的平衡及自我调节;生物圈主要生态系统。
第四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第一节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主要知识点:物种结构的含义、农林牧副渔及大农业的组分结构。
第二节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主要知识点:景观多样性与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自然条件与农业区位引起的水平结构。
第三节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主要知识点:地形变化与垂直结构;农林立体模式;农田立体模式;水体立体模式;畜禽养殖业立体模式。
华中师范大学考研【生化大纲解析完整版】

第一章氨基酸化学1.蛋白质的化学组成1)元素组成各种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很相似,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多数含有S,有的还含有P、Fe、Cu、Zn、Mo、I等元素。
其中N元素含量比较稳定,是蛋白质的特征性元素,都近于16%,所以可通过测定蛋白质的含氮量来测定蛋白质的量,1g氮相当于6.25g蛋白质,即蛋白质含量=含氮量×6.25,含氮量可用凯氏定氮法测定。
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20种)天然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除了脯氨酸是亚氨基酸外,其余都是α-氨基酸。
除了甘氨酸没有手性碳以外,其他19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手性碳。
2.氨基酸的分类及简写符号1)氨基酸的简写符号(1)按R基的化学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和杂环族①脂肪族氨基酸(16种),数目最多a.中性脂肪族氨基酸(5种):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b.含羟基或硫氨基酸(4种):丝氨酸Ser,苏氨酸Thr,半胱氨酸Cys,甲硫氨酸Met;c.酸性氨基酸及其酰胺(4种):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天冬酰胺Asn,谷氨酰胺Gln;d.碱性氨基酸(3种):赖氨酸Lys,精氨酸Arg,组氨酸His②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色氨酸Trp③杂环族氨基酸:组氨酸His,脯氨酸Pro,色氨酸Trp(2)根据氨基酸通式的R基极性①非极性R基氨基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甲硫氨酸;脯氨酸②不带电荷的极性R基氨基酸: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半胱氨酸;甘氨酸③带正电荷的R基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④带负电荷的R基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3)依营养学分类①非必需氨基酸②必需氨基酸(Met、Trp、Lys、Val、Ile、Leu、Phe、Thr)③半必需氨基酸:组氨酸、精氨酸(4)依氨基、羧基数分类①一氨基一羧基氨基酸②二氨基一羧基氨基酸③一氨基二羧基氨基酸3.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理化性质:1)氨基酸的兼性离子形式两性离子:是指同一个分子上含有等量的正、负两性电荷的离子。
新版华中师范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很多年之前我从来不认为学习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那个时候我混迹于人群之中,跟大多数的人一样,做着这个时代青少年该做的事情,一切都井井有条,只不过,我不知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只因大家都这样做,所以我只是随众而已,虽然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但,我的人生目标一直以来都比较混乱。
但是后来,对世界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我忽而发现,自己真的不过是这浩渺宇宙中的苍茫一粟,而我自身的存在可能根本不能由我自己来把握。
认识到个体的渺小之后,忽然有了争夺自己命运主导权的想法。
所以走到这个阶段,我选择了考研,考研只不过是万千道路中的一条。
不过我认为这是一条比较稳妥且便捷的道路。
而事到如今,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时隔一年之久,我终于涅槃重生得到了自己心仪院校抛来的橄榄枝。
自此之后也算是有了自己的方向,终于不再浑浑噩噩,不再在时代的浪潮中随波逐流。
而这一年的时间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懒惰、闲散的人来讲实在是太漫长、太难熬了。
这期间我甚至想过不如放弃吧,得过且过又怎样呢,还不是一样活着。
可是最终,我内心对于自身价值探索的念头还是占了上峰。
我庆幸自己居然会有这样的觉悟,真是不枉我活了二十多个春秋。
在此写下我这一年来的心酸泪水供大家闲来翻阅,当然最重要的是,干货满满,包括备考经验,复习方法,复习资料,面试经验等等。
所以篇幅会比较长,还望大家耐心读完,结尾处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希望会对各位有所帮助,也不枉我码了这么多字吧。
华中师范大学生态学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45)普通生物学(851)生态学参考书目:《普通生物学》周云龙编,高教出版社,2011。
《基础生态学》孙儒泳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关于英语复习的建议考研英语复习建议:一定要多做真题,通过对真题的讲解和练习,在不断做题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对于自己不熟练的题型,加强训练,总结做题技巧,达到准确快速解题的目的。
虽然准备的时间早但因为各种事情耽误了很长时间,真正复习是从暑假开始的,暑假学习时间充分,是复习备考的黄金期,一定要充分利用,必须集中学习,要攻克阅读,完形,翻译,新题型!大家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段猛搞学习。
硕士研究生入学地理教学论考试大纲-华中师范大学城与环境科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旅游系综合》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 847)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旅游学综合是报考华中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生入学必考的科目之一。
考试目标是要求考生掌握旅游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有关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学的基本问题,并具备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合格考生应当达到旅游管理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具有较好的旅游学的实践能力。
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题型比例简答题60%论述题40%第二部分考察要点一、旅游学发展及其基础旅游学的历史沿革、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旅游业、旅游组织、旅游市场、旅游影响等。
二旅游营销研究旅游市场营销调研、营销环境、旅游者行为影响因素、旅游者决策行为模式与决策评估、旅游市场细分、旅游产品策略、旅游价格策略、旅游销售渠道、旅游促销策略、旅游市场营销管理等。
三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市场分析与营销策划;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项目创意设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旅游开发的保障体系规划;旅游规划图件及其制作等。
四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简史、旅游地理学理论与方法、旅游供给与地理环境、旅游需求与地理环境、旅游流与地理环境等。
五管理学原理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目标与战略、预测与决策;部门划分与组织结构的类型、组织中的职权配置、组织变革;人员配备的系统过程及人员的选拔、主管人员的考评与培训;沟通、激励、领导方式和领导艺术;控制工作的类型与原理、预算控制、非预算控制等。
新版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自己还在犹豫是不是要遵从自己的梦想,为了考研奋斗一次。
当初考虑犹豫了很久,想象过所有的可能性,但是最后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为什么呢?有一个重要的考量,那就是对知识的渴望,这话听来可能过于空洞吧,但事实却是如此。
大家也都可以看到,当今社会的局势,浮躁,变动,不稳定,所以我经常会陷入一种对未来的恐慌中,那如何消除这种恐慌,个人认为便是充实自己的内在,才不至于被一股股混乱的潮流倾翻。
而考研是一条相对比较便捷且回报明显的路,所以最终选择考研。
所幸的是结局很好,也算是没有白费自己将近一年的努力,没有让自己浑浑噩噩的度过大学。
在准备备考的时候,我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做了一份复习时间规划。
并且要求自己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复习。
给大家一个小的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踏踏实实的打好我们的基础,复习比较晚的同学也不要觉得时间不够,因为最后的成绩不在于你复习了多少遍,而是在于你复习的效率有多高,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调整好心态,保证自己每天都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不要让任何事情影响到你,做好自己!在此提醒大家,本文篇幅较长,因为想讲的话实在蛮多的,全部是我这一年奋战过程中的想法、经验以及走过的弯路,希望大家看完可以有所帮助。
最后结尾处会有我在备考中收集到的详细资料,可供各位下载,请大家耐心阅读。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17)生态学(835)普通生物学(A)参考书目:《生态学》(第2版)杨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普通生物学》周云龙编,高教出版社,2011关于英语复习的建议考研英语复习建议:一定要多做真题,通过对真题的讲解和练习,在不断做题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对于自己不熟练的题型,加强训练,总结做题技巧,达到准确快速解题的目的。
虽然准备的时间早但因为各种事情耽误了很长时间,真正复习是从暑假开始的,暑假学习时间充分,是复习备考的黄金期,一定要充分利用,必须集中学习,要攻克阅读,完形,翻译,新题型!大家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段猛搞学习。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 836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本《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能熟练运用细胞生物学知识分析生物学基本问题,了解细胞生物学的最新进展。
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各题型分值(总分150)1.名词解释302.判断改错303.简答题304.论述题90三、考试要求1.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2.了解细胞生物学最新进展3.具有运用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
四、参考书1.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 细胞生物学(第4版,彩印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王金发.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北京,科学出版社。
第二部分考察要点1.绪论(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1.1. 了解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创立及其内容要点和意义1.2. 了解细胞学经典发展时期:原生质理论的提出,细胞分裂和细胞器的发现,细胞学的建立1.3. 了解实验细胞学时期: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理学、细胞化学1.4. 了解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和当前与今后的发展方向--分子细胞生物学2.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2.1. 细胞的形态结构2.2掌握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2.3掌握原核细胞、古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差别2.4了解病毒与细胞的关系3.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3.1. 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技术方法和仪器3.1.1.光学显微技术●了解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掌握分辨率及计算公式,像差与复合透镜●了解观察样品的一般制备:固定、切片、染色●了解荧光显微镜与观察样品的荧光染色●了解暗视野显微镜:聚光器,分辨率●了解相差显微镜:用途、特有装置(光栏、相板),原理●了解干涉显微镜:用途、特有装置干涉器●了解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及其原理、用途3.1.2.电子显微镜技术●了解透射电镜:基本构造,成像原理,分辨率;超高压电镜●了解透射电镜观察样品制备:超薄切片技术,负染色和冰冻劈裂一复型技术和金属投影技术●了解扫描电镜和隧道电镜及其原理和用途3.2. 细胞化学组成及其定位和动态分析技术●了解细胞和细胞器的分离:匀浆和差速离心技术●了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了解细胞化学、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分离技术●了解电镜细胞化学和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了解显微放射自显影、分子原位杂交3.3. 了解细胞培养、细胞工程、显微操作、活体染色等技术方法4.细胞质膜、4.1. 质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4.1.1.掌握构成质膜的主要分子类别及其特点和意义4.1.1.1.脂质:磷脂、糖脂、胆固醇。
952生态学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生态学》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52)学院名称(盖章):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2014年7月10日《生态学》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52一、考核要求《生态学》考试大纲适用于西北师范大学生态学及相关专业的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包括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是环境专业的必修课程。
也可作为地学、资源环境规划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和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
现代生态学已发展成为多尺度(包括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和全球)、多学科(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学科,可为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熟悉生态学在自己专业领域中的应用,了解生态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应用生态学知识分析、认识和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评价目标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基础生态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核内容第一章绪论1. 理解生态学的概念,了解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对象。
2. 了解生态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史,需要掌握20世纪20~50年代植物生态学的几个重要学派,以及他们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1. 理解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
2. 掌握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的概念及作用的一般特征,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方式。
3. 掌握基本概念,如:限制因子、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内稳态(homeostasis)、生境(habitat)、主导因子等。
掌握基本定律,如Liebig最小因子定律、Shelford耐性定律等。
4. 掌握主要生态因子(温度、光、水、土壤)对生物的作用,以及生物对它们的适应方式和类型,并能够用于分析具体问题。
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851生态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851生态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种群
2.他感作用
3.贝格曼定律
4.温室效应
5.生物入侵
6.自然选择
7.生物富集
8.生物地化循环
9.环境容量
10.rm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生态因子的特点。
2.什么是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生态金字塔是如何形成的?3.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可能带来的后果有哪些?
4.种群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特征?
5.捕食者如何提高群落内物种多样性。
三、论述题(3选2):每题25分
1.什么是协同进化?导致协同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2.请回答谱系生物地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设计如何用它研究人群的迁移和扩散历史。
3.湖泊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生态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生态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了解生态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应用生态学理论分析相关问题的一定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约15%
填空题约15%
简答题约30%
综述题约40%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绪论
1.理解生态学的定义
2.了解生态学的发展过程
3.掌握现代生态学发展的趋势
二、个体生态学
1.了解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
2.掌握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
3.深入理解生态因子作用的特征及其限制因子、生态幅的概念
4.掌握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性及其生态类型
三、种群生态学
1.理解种群、异质种群概念、特征
2.掌握种群空间分布的特点
3.了解种群密度的估计方法
4.熟悉生命表的构建与分析方法
5.掌握种群指数增长,逻辑斯增长的数学模型;生物学参数及r、k对策者特征
6.了解种间相互作用类型
7.理解种间竞争、捕食、寄生作用的数学模型
8.了解生态位与竞争排斥原理和概念
9.掌握捕食作用过程和二种反应
10.熟悉协同进化的原理和意义
11.熟悉种群生活史及繁殖策略
12.了解种群调节的六大学派的学术思想及争论焦点
13.灵活应用种群调节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群落生态学
1.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发展过程和研究内容
2.掌握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3.理解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特征
4.熟悉群落中物种间的营养关系
5.了解群落演替的含义,演替的特征和阶段规律。
6.掌握群落演替的内外因素和演替的系列类型。
7.熟悉物种—多度关系、物种—面积关系
8.掌握岛屿物种丰富度的平衡理论
9.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测度方法及影响因素
10.掌握群落数量分析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五、生态系统生态学
1.了解生态系统基本概念
2.掌握生态系统组成要素、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3.熟悉生态系统中能流基本途径、特点和基本模式
4.了解生物生产力的主要测定方法
5.了解物质循环基本概念、特点
6.熟悉水、碳、氮、磷、硫和有毒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途径、速率和主要特点7.理解生态系统营养物质输入和输出的主要途径和收支特点
8.理解物质分解过程与分解者和环境理化状况之间的关系
9.掌握生态系统发育中的特征变化
10.掌握陆地生态系统主要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
六、应用生态学
1.熟悉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及分析方法
3.了解生态系统管理概念、基本原理
4.掌握全球变化的基本概念,了解全球变化的生态后果及其减缓途径
七、综合能力分析
综合运用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分析生态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第三部分主要参考书目
李博主编.2000.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