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业设计报告书(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

合集下载

嵌入式开发设计实习报告

嵌入式开发设计实习报告

嵌入式开发设计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家电、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我选择了嵌入式开发设计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嵌入式系统的原理与设计方法,掌握嵌入式编程技巧,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同时,学习了嵌入式编程所需的知识,如C语言、Linux操作系统、ARM处理器等。

此外,我还熟悉了常用的嵌入式开发工具和环境,如Keil、IAR、GCC等。

2. 实习过程实习过程中,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与实践:(1)嵌入式系统原理学习: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嵌入式编程实践:以ARM处理器为核心,使用C语言进行嵌入式编程实践。

学习了如何编写裸机程序、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掌握了中断处理、定时器、串口通信等编程技巧。

(3)项目实践:参与了一个嵌入式项目,负责编写部分硬件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

在项目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协作、沟通,并掌握了项目管理和时间控制的方法。

(4)嵌入式系统调试与优化:使用调试工具对嵌入式系统进行调试,找出程序中的错误并进行优化,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三、实习收获与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收获颇丰,总结如下:1. 理论知识:掌握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硬件组成和软件结构,为以后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奠定了基础。

2. 实践技能:学会了嵌入式编程技巧,具备了实际编写嵌入式程序的能力。

3. 团队协作:在项目实践中,培养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会了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4. 项目管理:掌握了项目管理和时间控制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

5. 嵌入式系统调试与优化:学会了使用调试工具对嵌入式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学科专业:班级:学号:姓名:2014年6月前言从20世纪七十年代单片机的出现到各式各样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的大规模应用,嵌入式系统已经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史,并在全世界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嵌入式系统产品的研制与应用已经成为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的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已经在很大程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娱乐方式,而且这些改变还在加速。

嵌入式系统具有无数的种类,每类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例如,MP3、数码相机与打印机就有很大的不同。

汽车中更就是具有多个嵌入式系统,使汽车更轻快、更干净、更容易驾驶,机顶盒、高清电视、游戏机、智能玩具、交换机、路由器、数控设备或仪表、汽车电子、家电控制系统、医疗仪器、航天航空设备等等,都就是典型的嵌入式系统。

事实上,几乎所有带有一点“智能”的家电(全自动洗衣机、电脑电饭煲…)都就是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广泛的适应能力与多样性,使得视听、工作场所甚至健身设备中到处都有嵌入式系统。

高端的嵌入式系统与工业软件的发展, 实际上与我们对该行业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前沿的掌握有关,换言之,与我国该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有关。

学习与研究嵌入式系统,具有重大意义。

这学期的嵌入式系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在2410RP这一实验开发平台上进行了诸多嵌入式的基础实验。

在本报告中,将把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实验的原理、内容、结果以及驱动与测试程序写出来。

目录实验一数码管显示 (1)1、1 实验目的 (1)1、2 实验内容 (1)1、3 实验原理 (1)1、3、1 LED的发光原理 (1)1、3、2 八段LED显示器 (1)1、3、3 芯片zlg7289A的介绍 (2)1、3、4 数码管的连接电路 (3)1、4 实验步骤 (3)1、5 实验源代码解释与说明 (3)1、6 总结 (10)实验二LED点阵驱动实验 (11)2、1 实验目的 (11)2、2 实验内容 (11)2、3 实验原理 (11)2、3、1 8X8点阵数码管发光原理 (11)2、3、2 数码管的连接电路 (11)2、3、3 I/O接口 (12)2、4 实验步骤 (12)2、5 实验源代码解释与说明 (13)2、6 实验结果 (17)2、7 总结 (17)实验一数码管显示1、1 实验目的学习串并转换的相关知识,并编写驱动程序。

嵌入式实训项目报告书

嵌入式实训项目报告书

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嵌入式系统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各种设备中,以实现特定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为了提高我国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水平,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嵌入式人才,我国高校纷纷开展了嵌入式实训项目。

本报告针对某高校嵌入式实训项目进行总结和阐述。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通过嵌入式实训,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调试等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训内容主要包括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搭建、嵌入式软件开发、调试与优化等。

三、实训目标1. 掌握嵌入式系统基本原理,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

2. 熟练掌握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搭建方法,包括电路设计、PCB布线等。

3. 掌握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包括C语言编程、汇编语言编程、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等。

4. 掌握嵌入式系统调试与优化方法,提高系统稳定性。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实训内容1. 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搭建(1)电路设计:根据项目需求,进行电路原理图设计,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并进行PCB布线。

(2)硬件调试:搭建硬件平台,进行电路测试,确保硬件功能正常。

2. 嵌入式软件开发(1)C语言编程:学习C语言语法,编写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

(2)汇编语言编程:了解汇编语言,编写嵌入式系统底层驱动程序。

(3)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学习嵌入式操作系统原理,进行实时操作系统(RTOS)开发。

3. 嵌入式系统调试与优化(1)调试方法:学习嵌入式系统调试方法,包括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等调试工具的使用。

(2)优化方法:了解系统优化方法,提高系统性能。

五、实训过程1. 前期准备(1)学习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

(2)熟悉项目需求,明确项目目标。

2. 实训过程(1)硬件平台搭建:完成电路设计、PCB布线,搭建硬件平台。

(2)软件开发:编写应用程序、驱动程序、RTOS等。

(3)调试与优化:对系统进行调试,优化系统性能。

嵌入式实习报告(共5篇)

嵌入式实习报告(共5篇)

嵌入式实习报告(共5篇)第一篇:嵌入式实习报告一、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概述在今日,嵌入式ARM 技术已经成为了一门比较热门的学科,无论是在电子类的什么领域,你都可以看到嵌入式ARM 的影子。

如果你还停留在单片机级别的学习,那么实际上你已经落下时代脚步了,ARM 嵌入式技术正以几何的倍数高速发展,它几乎渗透到了几乎你所想到的领域。

本章节就是将你领入ARM 的学习大门,开始嵌入式开发之旅。

以嵌入式计算机为技术核心的嵌入式系统是继网络技术之后,又一个IT领域新的技术发展方向。

由于嵌入式系统具有体积小、性能强、功耗低、可靠性高以及面向行业具体应用等突出特征,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国防、消费电子、信息家电、网络通信、工业控制等各个领域。

嵌入式的广泛应用可以说是无所不在。

嵌入式微处理器技术的基础是通用计算机技术。

现在许多嵌入式处理器也是从早期的PC 机的应用发展演化过来的,如早期PC 诸如TRS-80、Apple II 和所用的Z80 和6502 处理器,至今仍为低端的嵌入式应用。

在应用中,嵌入式微处理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优点。

嵌入式处理器目前主要有Am186/88、386EX、SC-400、Power PC、68000、MIPS、ARM 等系列。

在早期实际的嵌入式应用中,芯片选择时往往以某一种微处理器内核为核心,在芯片内部集成必要的ROM/EPROM/Flash/EEPROM、SRAM、接口总线及总线控制逻辑、定时/计数器、WatchDog、I/O、串行口、脉宽调制输出、A/D、D/A 等各种必要的功能和外设。

二、实习设备硬件:Embest EduKit-IV实验平台、ULINK2仿真器套件、PC机软件:μVision IDE for ARM集成开发环境、Windows 98/2000/NT/XP三、实习目的1.初步掌握液晶屏的使用及其电路设计方法;掌握S3C2410X处理器的LCD控制器的使用;掌握通过任务调用的方法把液晶显示函数添加到uC/OS-II中;通过实验掌握液晶显示文本及图形的方法与程序设计。

嵌入式系统开发大作业

嵌入式系统开发大作业

嵌入式系统开发大作业《嵌入式系统开发》大作业题目:嵌入式系统发展前景班级:姓名:学号:2014年11月24日前言在电子计算机发展的初期,计算机一直是“供养”在特殊机房中的大型、昂贵的专用设备,主要是实现一些特殊的数值计算.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微处理器表现出的智能化水平引起了设备制造、机电控制等专业人士的兴趣,他们将微处理器嵌入到一个控制对象的体系中,实现对象体系的智能化控制.这一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控性和智能化.为了区别于原有使用在PC领域的计算机,把嵌入到对象体系中、实现对象体系智能化控制的计算机,称作嵌入式计算机.因此,嵌入式计算机诞生于微处理器发展时代.早期嵌入式计算机是将一个计算机嵌入到一个具体应用的控制对象的体系中去,这是嵌入式系统发展的起点,也标志着计算机进入了通用计算机与嵌入式计算机两大分支并行发展的时代,从而导致20世纪末计算机应用的高速发展,并由此引发了计算机分类方式的变化.一、嵌入式简介嵌人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嵌人式系统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的本质区别在于系统应用不同,嵌人式系统是将一个计算机系统嵌人到对象系统中。

这个对象可能是庞大的机器,也可能是小巧的手持设备,用户并不关心这个计算机系统的存在。

嵌人式系统一般包含嵌人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人式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四个部分。

嵌人式领域已经有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可以选择,涵盖了通信、网络、工业控制、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各种行业。

工具.二、嵌入式系统的分类2.1 从硬件范畴按表现形式分类以核心部件来划分:(1)嵌入式微处理器:Am186/88,MIPS,ARM,Power PC,68000,SC-400,386EX 等;(2)嵌入式微控控制器主要有8051,P51XA,MCS-251,MCS-96/196/296,C166/167,683000和ARM系列等;(3)嵌入式DSP处理器:代表性的产品主要是Texas Instruments的TMS320系列和Motorola的DSP56000系列;(4)嵌入式片上系统: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通用系列包括Infineon的TriCore,Motorola的M-Core等.专用的片上系统一般用于某个或者某类系统中,不为一般用户所知.2.2 从软件范畴按实时性要求分类(1)非实时系统:如PDA,手机等;(2)软实时系统:如消费类产品等;(3)硬实时系统:如工业和军工系统产品.三、嵌入式操作系统在嵌人式软件中,操作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一点与PC是相同的,尤其是嵌人式系统一般将所有软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整体设计并一次性安装,因此嵌人式操作系统的地位较之于PC其实更加重要和突出。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课程设计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课程设计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概述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开发技术,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了解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原理和特点,了解常用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并通过实际的项目设计和开发来增强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1.掌握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原理和特点。

2.了解常用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

3.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

4.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1.嵌入式系统概述1.嵌入式系统概念和特点2.嵌入式系统分类和应用3.嵌入式系统硬件和软件体系结构2.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1.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介绍2.常用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3.嵌入式系统编程语言和编译器3.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1.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2.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流程3.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流程4.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设计和开发1.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控制系统设计2.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设计3.其他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案例四、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需要按照设计流程进行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2.学生需要选取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进行设计和开发,并完成应用开发。

3.学生需要编写实验报告,介绍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应用设计和开发过程,其中包括软件和硬件实现的详细内容。

4.学生需要进行课程设计展示,展示应用设计和开发结果,同时进行设计思路、实现过程和技术难点的汇报和交流。

五、参考资料1.《嵌入式系统设计:基于ARM Cortex-M3/M4》2.《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与开发》3.《嵌入式系统开发指南》4.《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从C语言到ARM Cortex M3/M4》六、结语本次课程设计将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嵌入式系统开发知识和技能,是一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开发技术,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开发工作中的问题。

嵌入式课程设计大作业

嵌入式课程设计大作业

嵌入式课程设计大作业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理解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分类;掌握嵌入式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体系结构;熟悉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操作系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和开发工具。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使用嵌入式处理器进行系统设计和编程;能够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应用开发;能够使用常见的嵌入式开发工具和调试技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嵌入式系统概述:介绍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分类,理解嵌入式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2.嵌入式处理器:学习嵌入式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体系结构,掌握嵌入式处理器的基本性能指标和选型方法。

3.嵌入式操作系统: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原理和特点,学习常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和编程技巧。

4.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硬件选型、软件设计和系统测试等环节。

5.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学习常见的嵌入式开发工具和调试技术,掌握使用这些工具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讲授法:通过讲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嵌入式系统案例,使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实际应用和设计技巧。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嵌入式系统实训报告范文3篇

嵌入式系统实训报告范文3篇

嵌入式系统实训报告范文嵌入式系统实训报告范文精选3篇(一)以下是一份嵌入式系统实训报告范文,供参考:实训报告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实训姓名:XXX学号:X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实训目的和背景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门用于控制和执行特定任务的计算机系统。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设计、搭建并测试一个简单的嵌入式系统,帮助学生理解嵌入式系统的根本原理和应用,并提供理论时机来加深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和应用才能。

二、实训内容1. 系统设计本实训的目的是设计一个简单的温度监测系统。

该系统包括一个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并将温度值传输到单片机上进展处理。

单片机再将处理后的数据显示在LCD屏幕上。

2. 硬件搭建根据系统设计,我们首先需要准备以下硬件器件:传感器、单片机、LCD屏幕、电等。

实际搭建时,我们按照电路图连接各个硬件器件,并进展电接入和信号连接的测试。

3. 软件编程完成硬件搭建后,接下来需要进展软件编程。

我们使用C语言来编写嵌入式系统的程序。

主要编程内容包括读取传感器数据、对数据进展处理和计算、将计算结果显示在LCD屏幕上等。

4. 系统测试完成软件编程后,我们进展系统测试。

主要测试内容包括:检测传感器是否能准确读取温度数据、单片机是否能正确处理数据、LCD屏幕是否正常显示等。

通过测试,可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实训收获通过参与本次实训,我收获了以下几点:1. 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更加深化:通过实操,我对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化的理解。

2. 掌握了硬件搭建和连接的技能:我学会了如何搭建和连接硬件器件,进步了理论操作才能。

3. 锻炼了软件编程才能:通过编写嵌入式系统的程序,我熟悉了C语言的应用,并提升了编程才能。

4. 增加了问题解决才能:在搭建和编程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通过不断调试和学习,我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和排除故障。

综上所述,本次嵌入式系统实训对于进步我的理论操作才能、编程才能和问题解决才能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作业设计报告书
题目: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
院(系):物联网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 10-11 学年 2 学期
20XX年5月
目录
1.目的和要求 (3)
2.题目内容 (3)
3.设计原理 (4)
4.设计步骤 (5)
4.1 交通指示灯设计 (5)
4.2 S3C44B0X I/O 控制寄存器 (6)
4.3 红绿灯过渡代码: (8)
4.4 电源电路设计 (10)
4.5 系统复位电路设计 (11)
4.6 系统时钟电路设计 (11)
4.7 JTAG 接口电路设计 (12)
4.8串口电路设计 (12)
5.引脚分类图 (13)
6.参考文献 (13)
1.目的和要求
ARM技术是目前嵌入式应用产业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先进技术,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了解嵌入式系统基础理论的前提下能够掌握ARM处理器的汇编语言和c语言的程序设计方法,掌握S3C44B0X芯片的基本硬件结构特点和接口设计方法,同时熟悉ARM开发环境,学习ARM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的基本方法,为今后从事相关的应用与研究打下基础。

通过大作业要达到如下目的:
一、掌握ARM的开发工具使用和软件设计方法。

二、掌握ARM处理器S3C44B0X的原理和GPIO接口设计原理。

三、掌握C语言与的ARM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方法;
四、培养学生选用参考,查阅手册及文献资料的能力。

培养独立思考,深入研
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2.题目内容
题目:交通指示灯系统设计
功能描述:
1.用S3C44B0X的GPIO设计相关电路;
2.设计相关的软件并注释;
3.实现十字路口2组红、黄、绿交通灯交替显示。

编程提示:
1.交通灯可用发光二极管代替;
2.电路可部分参照实验电路;
3.时间控制可以使用软件循环编程解决。

嵌入式大作业
红绿灯实验
模拟场景
交通指示灯,需要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红绿灯配合交替显示。

以上海交通指示灯为例,绿灯向黄灯过渡时,绿灯会闪几下,然后绿灯灭,黄灯亮。

红灯向绿灯过渡时,红灯亮,黄灯也一起亮,然后红、黄灯灭,绿灯亮。

(红灯向绿灯过度过程如下图所示)
4.1 交通指示灯设计
交通灯电路布线图
如图4-4 所示,发光二极管红黄绿灯正极与芯片的47 脚VDD33 连接,VDD33 可以输出3.3V 的电压,负极通过限流电阻和芯片的13 脚(GPB4)、14(GPB5)等脚连接。

这些管脚分别属于端口B、端口C、端口E、端口F,已经配置为输出口。

通过向PDATB、PDATC、PDATE、PDATF寄存器中相应的位写入0 或1 可以使管脚13、14等输出低电平或高电平。

当13、14 等管脚输出低电平时,灯点亮;当13、14 等管脚输出高电平时,灯熄灭。

4.2 S3C44B0X I/O 控制寄存器
PDATA 寄存器地址:0X01D20004
PCONA 复位默认值:0X1FF
PDATB 寄存器地址:0X01D2000C
PCONB 复位默认值:0X7FF
PDATC 寄存器地址:0X01D20014 PUPC 寄存器地址:0X01D20018 PCONC 复位默认值:0X0FF0FFFF
PDATD 寄存器地址:0X01D20020 PUPD 寄存器地址:0X01D20024 PCOND 复位默认值:0XA
PDATE 寄存器地址:0X01D2002C PUPE 寄存器地址:0X01D20030 PCONE 复位默认值:0X25529
PDATF 寄存器地址:0X01D20038 PUPF 寄存器地址:0X01D2003C PCONF 复位默认值:0X00252A
PDATG 寄存器地址:0X01D20044 PUPG 寄存器地址:0X01D20048 PCONG 复位默认值:0XFFFF
4.3 红绿灯过渡代码:
void led_test()
{
int i;
/*所有灯都灭*/
leds_off();
/*东面和西面的绿灯点亮*/
led_east_green_on();
led_west_green_on();
/*南面和北面的红灯点亮*/
led_north_red_on();
led_south_red_on();
delay(12000); //延迟12秒
/*绿灯向黄灯过渡时,闪烁5下,东西面的绿灯最终熄灭*/
for(i=0;i<5;i++)
{
led_east_green_on();
led_west_green_on();
delay(800);
led_east_green_off();
led_west_green_off();
}
/*东西面黄灯亮*/
led_east_yellow_on();
led_west_yellow_on();
/*红灯向绿灯过渡,是红黄灯一起亮,然后绿灯亮,红黄灯一起熄灭参照上海的交通灯显示规则*/
/*南北面黄灯点亮,此时红灯未熄灭*/
led_north_yellow_on();
led_south_yellow_on();
delay(2500); //延迟2.5秒
/*东西面黄灯灭→东西面红灯亮*/
led_east_yellow_off();
led_west_yellow_off();
led_east_red_on();
led_west_red_on();
/*南北面黄灯和红灯熄灭→南北面绿灯点亮*/
led_north_yellow_off();
led_south_yellow_off();
led_north_red_off();
led_south_red_off();
led_north_green_on();
led_south_green_on();
delay(12000); //延迟12秒
/*下面过程是南北面绿灯向黄灯过渡,东西面红灯向绿灯过渡,代码与上述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for(i=0;i<5;i++)
{
led_north_green_on();
led_south_green_on();
delay(800);
led_north_green_off();
led_south_green_off();
}
led_north_yellow_on();
led_south_yellow_on();
led_east_yellow_on();
led_west_yellow_on();
delay(2500);
led_north_yellow_off();
led_south_yellow_off();
led_north_red_on();
led_south_red_on();
led_east_yellow_off();
led_west_yellow_off();
}
4.4 电源电路设计
电压设计采用5V 输入主板,经电压稳压,提供I/O 端口需要的电压3.3V。

具体电路如图所示:
3.3V 电源电路
4.5 系统复位电路设计
为了提供性能优越的电源监视性能,选取专门的系统监视复位芯IMP811S,该芯片性能优良,可以通过手动控制系统的复位,同时还可以实时监控系统的电源,一旦系统电源低于系统复位的阀值(2.9V),IMP811S 将会起作用,对系统进行复位。

电路图如下所示:
系统复位电路
4.6 系统时钟电路设计
系统时钟源直接采用外部晶振,内部PLL 电路,可以调整系统时钟,使系统运行速度更快。

S3C44B0 中系统时钟电路
4.7 JTAG 接口电路设计
采用ARM 公司提供的标准20 脚JTAG 仿真调试接口电路,芯片内部有JTAG CORE,因此,可以通过外部的JTAG 调试电缆或仿真器和开发系统连接调试。

JTAG 接口电路图如下:
JTAG 接口电路
4.8串口电路设计
系统带有两个串行接口,分别是UART0 和UART1,其中UART1 复用为支持RS485 和RS422的接口,另外还将其复用为IRDA 红外模块。

串口电路图如下:
5.引脚分类图
6.参考文献
1 范延廷余中清郑立爱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ARM7基础实验教程Embest EduKit-III 平台深圳市英蓓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 PPT S3C44B0X嵌入式微处理器
4 PPT 基于S3C44B0X硬件系统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