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期末试题

合集下载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qiào)首而望、屏.(bǐng )息敛声的一刹那。

B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长髯覆盖了两颊.(jiá),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yǒu)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C这三种感情就像飓.(jù)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pín )临绝望的边缘。

D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rǒng),段落清晰,结构严谨。

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形态各异。

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qiú jìn),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振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

B. 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脱辞检察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察的结果,发表出来。

C.哪知老境却如此秃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衷,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锁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D 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

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有用心....。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B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C.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像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40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翘.首(qi áo) 粗糙.(z ào) 锐不可当.(d āng) 络绎.不绝(y ì) B. 锃.亮(z èng) 禁锢.(g ù) 深恶.痛疾(è) 杳.无消息(y ǎo) C. 恹.恹(y àn) 滞.留(zh ì) 潜.滋暗长(qi ǎn) 鸢飞戾.天(l ì) D. 炽.热(ch ì) 缥.碧(pi ǎo) 殚.精竭虑(d ān) 纵横.决荡(h é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琐屑 泄气 长途跋涉 诚惶诚恐 B .俯瞰 颁发 春寒料峭 自出新裁 C .序幕 落第 重峦叠障 妙手偶得 D .妨御 斟酌 摧枯拉朽 一丝不苟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八路军出其不意的反击,使敌人有些张皇失措....。

B .看着家中日渐衰败的景象,我不禁触目伤怀....。

C .小明为人诚实,待人接物坦荡如砥....,深得同学好评。

D .他生性刚直,一身傲骨,从不对权贵唯命是从....。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屠呦呦全身心投入世界性流行疾病——疟疾的防治研究。

B. 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C. 新时代教育应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D. 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寻根求源,乃是一种不愿与流俗同流合污的理想。

②耐寒草木,说到底,没有超过松柏的。

③自孔老夫子以缓舒纡徐的口吻道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之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溃.退/馈.赠镌.刻/隽.永翘.楚/翘.首而望颁.发/颔.首低眉B.佃.农/河畔.解剖./陪.伴悄.悄/悄.无声息荆.棘/筋.疲力尽C.缰.绳/僵.硬畸.形/崎.岖屏.风/屏.息敛声拖沓./杳.无消息D.逊.色/殉.职娴.熟/弦.乐周济./同舟共济.嘹.亮/眼花缭.乱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让雷洋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B.端午节如期而至,嘉陵江上美轮美奂....的龙舟大赛成为炎炎夏日里广安人民关注的焦点。

C.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D.由于他入木三分....的启发,我对人生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5、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B.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C.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

D.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

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

6、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该地区的动植物生存概率要大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

②特别是当气候变暖时,其他天敌鸟类的迁入将更加危及这种稀有鸟类的生存。

③欧洲是自然环境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小的地区。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10.翻译下列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11.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开头连用六个历史名人事例,论述人需要经历磨难才能担当大任。

B.甲文孟子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篇末得出中心论点。

C.甲文第一段运用了比论证的论证方法,用来论述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

D.乙文认为大勇者应处变不惊,能忍常人之不能忍。

12.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成就大业者所应具备的条件,请结合文章分析两者在论证思路上有何不同。

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22分)班刊创编小组在挑选适合诵读的美文时,找到如下文学类文本,请协助小组完成相应任务。

张佳玮①以前的夏天,吃完了饭,洗净碗筷,外婆便喝一声:“去乘风凉!”②——无锡话,似乎说不好“乘凉”二字,一定得“乘风凉”三个字,出口才顺。

③于是全家提了竹凳,拿了蒲扇,扶老携幼,出了门去,一路过邻居门前——夏天,大家都开着门吃晚饭——顺便呼朋引伴:“乘风凉!乘风凉!”④各家提了竹凳出来,各分一片坐了。

小孩子总是先嚷热,毕竟家里还有电风扇,乍离了风,出来一坐,觉出闷热来,立刻不高兴。

我那会儿还跟外婆抗议,什么乘凉,明明是乘热!⑤我外婆便道:“心静自然凉……”⑥我:“不懂不懂!”⑦外婆:“你数星星吧!数到一百颗,就凉了。

”⑧我那会儿数星星有个笨法子:先找到最熟悉的几颗星,以其为圆心,数周围的;左边几颗,数齐了;右边几颗,数齐了;掰着手指扒拉着,数着数着,好,一百颗了。

果然有效。

数到一百颗星星时,果然凉下来了。

⑨——现在想来,是因为心静了,是看久了幽蓝夜空,体感舒服了,是因为时候慢慢过去了,夏夜如凉水,慢慢浸下来了。

当然还有手上,轻慢摇摆的蒲扇。

14.为帮助同学们理解文章,小渝想在文段中加一些批注,请按要求帮他完成。

(1)也挺好,更舒适,只是比当年少了些风致。

(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地阅读,这是电子书最大的优势。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

(28分)1.(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

B.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C.进入山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杜鹃花,那一簇簇红杜鹃竞相开放,像极了一群红衣少女在轻歌慢舞。

D.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辨别出来。

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译长江的故事。

2.(2分)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演讲稿的撰写和平时写作有所不同,特别需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心理等特点,力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首尾精心设计、语言着力锤炼,从而提升演讲的效果。

B.奥斯特洛夫斯基以俄国十月革命为背景,写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巨著。

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妻子达雅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虽历经磨难,但矢志不移。

C.“对学生来说,圈点批注、摘抄和笔记是我们进行课内外阅读的重要读书方法。

”一句的主干是“圈点批注、摘抄和笔记是方法。

”D.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写作实践中采取哪一种顺序,要根据关注的角度来定。

3.(2分)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A.张丹枫对作家麦子说:“感谢您的指导,今后有不明白的,我还会打电话垂询您。

陕西省安康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陕西省安康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陕西省安康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翌.日(lì)颠簸.(bǒ)寒噤.(jìn)相辅.相成(fǔ)B.擦.拭(cā)推搡.(sǎng)缄.默(jiān)安营扎寨.(zhài)C.逗.留(dòu)敦.实(dūn)漩.涡(xuàn)挑拨离间.(jiàn)D.襁.褓(qiǎng)驰骋.(chěn)斡.旋(wò)目眩.神迷(xu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霏翠旷野褶皱震耳欲聋B.穹顶堕落诬蔑格物置知C.苍劲浮燥衰竭轻歌曼舞D.妩媚趋势悬殊纷至沓来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择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句中的横线上。

(2分)(1)针对不同国家面临的疫情状况各不相同,世卫组织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劝诫警告告诫)说,新冠大流行还未结束,并呼吁所有国家保持警惕。

(2)家庭教育的实施主体是家长,但是并不意味着学校就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隔岸观火袖手旁观冷眼旁观),相反,学校应以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为契机,一方面助力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良性互动。

4.经典诗文默写。

【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

(《诗经·兼葭》)(2)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庆八中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重庆八中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重庆八中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28分)1.(2分)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老师对程禹的爸说“为了您的小儿顺利考上清华大学,望您在假期督促他复习功课”。

B.诗文研讨会结束后,张老对王老说:“改日我一定亲自到贵府向您请教,到时还望不吝赐教”C.某校举办文学活动,主持人说:“莫老师,您是我们敬仰的文学泰斗,我们以缅怀之心恭候您驾临。

”D.毕业在即,刘奕辰对好友丁夏说:“我把这本散文集惠赠给你,纪念我们三年的同窗之谊。

”2.(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沪昆高铁开通后,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大约需要12小时,比原来减少了三倍。

B.6月5日,中国选手马龙在2017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以4︰3的比分打败了对手樊振东,再次蝉联冠军。

C.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曲靖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

D.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3.(2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

B.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C.在各类描写中,心理描写是难度较大的一种,因为它的描写对象“无影无踪”。

D.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4.(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4届江西省南昌二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2024届江西省南昌二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2024届江西省南昌二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28分)1.(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次“羊城小书虫”阅读比赛,题量多、难度大、范围广,令参赛者叹为观止....。

B.有的人对自己的利益总是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不闻不问,漫不经心....。

C.这本书面前情节紧凑,悬念迭出,可惜越到后面越是漏洞百出,难以自圆其说....。

D.广州市“开四停四”的限行措施实施以来,市中心交通堵塞的情况戛然而止....。

2.(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诬蔑.(miè)襁.褓(qiáng)萦.绕(yíng)拙.劣(zhuō)B.寒噤.(jin)狩.猎(shoù)蠕.动(rú)撺掇.(duo)C.矗.立(chù)缅.怀(miǎn)晦.暗(huì)翕忽(xī)D.俨.然(yǎn)霎.时(shà)缄.默(jiān)迁徙.(xí)3.(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傅雷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他翻译的作品达34部,他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初二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达标测试一、基础知识(共12分,每题2分)1、下列黑体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晦暗 huì羁jī绊归省xǐng 戛然而止gáB、亢奋kàng 脚踝huái 磐pán石迥jiǒng乎不同C、荒谬miù筹划chòu 谶chèn语气冲斗dóu牛D、雾霭ǎi 挑衅xìn 缄qiān默义愤填膺yīng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嗔视恬静疏密尽态极妍B、深邃沮丧顾忌矫揉造作C、踌躇问鼎强悍顾名思异D、狰狞撺掇稔熟嗜此不疲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感动温州”人物“兰小草”是谁,无人知晓,但“兰小草”的善举,家喻户晓....。

B、“地沟油事件”在众多社会热点中出类拔萃....,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C、温州是水乡,河网纵横交错....,这给各地的端午节赛龙舟活动带来了便利。

D、坍塌处自顶部至地基处全部滑落,两侧是参差不齐....的断口。

4、选出下列短语不同类的一项是()A、报刊书籍团结合作风和日丽庄严肃穆B、心情愉快阳光灿烂意志坚定工作繁忙C、讨论问题歌唱祖国关心集体爱护公物D、非常激动完全相信世外桃源讨论问题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向沙漠进军》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是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B、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是北宋的政治家、史学家。

D、《社戏》主要描写作者幼年时一段看戏的往事,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文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

6、阅读《浣溪沙》,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是()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A、这首词上片表现词人面对清新春景的愉快心情,下篇由寺前西流溪水联想到时光流逝、人生易逝,全诗充满了消极忧愁的情绪。

B、《浣溪沙》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C、这首词写的是词人远谪(zhé)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所作。

上片写清泉寺的风光,下片由景生情,迸发一段坦荡、乐观、令人奋发的议论。

D、“子规”指的是布谷鸟,啼声凄婉,本是易引发羁旅之愁的。

但作者此际漫步溪边,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

其内心所唤起的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

二、积累与运用(共20分)7、古诗文积累。

(共12分,每空1分)(1)《望岳》中“,”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感人力量。

(2)《春望》中“,”承上启下,表明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感。

(3)刘禹锡《陋室铭》一诗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4)“,林空鹿饮溪。

”(《鲁山山行》梅尧臣)(5)“夜阑卧听风吹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6)“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词》刘禹锡)(7)蒙曰:“士别三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8)“,”。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桃花源记》)8、阅读下列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共5分)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

他缓缓的,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

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

已经写好的部分,他必须逐字逐句全部记住。

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要受到阻碍。

母亲忐忑不安地注视着儿子的工作。

在在工作过程中,他必须凭记忆整页整页,甚至整张整张地背诵,因此母亲有时觉得他疯了。

他写字的时候,母亲不敢走进他…….他见到母亲如此不安,不由得笑了起来,并安慰老太太说,他还没到完全“发疯”的地步。

(1)这段文字选自《》,作者是()。

(2分)(2)文中的“他”是指(),他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作为继续战斗的武器,,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的精神。

(3分)9、综合性学习(共3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明星梦,都希冀有一个耀眼的光环笼罩着自己,使自己光芒万丈,受万人瞩目。

在青春期,这种梦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追星现象,为正确引导学生追星,顺应个人的心理追求,学校团委决定以“我也追星”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下面是本次活动的一些内容,请认真思考并积极参与。

(1)【我宣传】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

(不超过20个字)(1分)(2)【我定义】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追求或者羡慕的偶像,说一说你最崇拜的偶像是谁?试简要说说崇拜的理由。

(2分)三、文言文阅读(共13分)比较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惟吾德馨..___________(2)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___(3)可爱者甚蕃_________(4)亭亭净植. ______________11、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2、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铭”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一般是用韵的;“说”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

B.两文开头都不是开门见山,而是从别的事物着笔,引出主旨,转入正题。

C.从表达方式上看,两文都集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D.从句式上看,《陋室铭》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爱莲说》则为骈体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

13、简述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或情操?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3分)四、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8题。

月亮唱歌的夜晚胥加山①晚风随着中秋节的明月徐徐吹来,我站在阳台上默默地等待月亮挂在树梢上歌唱。

今晚的月亮会妩媚地出现在东边的天际,皎洁的月光,使我想起儿时的童谣:八月十五月儿明,爸妈忙着做米饼,菱角、鸭梨加月饼,月亮仙子你爱谁?②对着冉冉升起的明月,我默唱着儿时的童谣。

沿着时光的隧道,我似乎又回到了躺在老家梨树下的藤椅上听月亮唱歌的夜晚……③那个年代,过节处处充满着欢乐的气息。

年年的八月十五,那是仅次于过年的重要节日。

家家户户都备有野菱、长藕、鸭梨、花生和一摞摞米饼,还有那用计划才买到的仅有两三块红绿丝夹心的月饼。

④到了八月十五那一天,在月亮升起来之前,家家户户门前的院子里,都会摆着一张大大的方桌,上面摆满了一盘盘野菱、花生。

最招引孩子们的还是那一摞摞“米饼塔”尖上的一两块月饼,因为敬过月神后,孩子们就可尝到一年才有一次的月饼。

方桌上,一定有一盆清澈的水,那盈盈的满月升空以后,盆里的水面上就会浮现另一轮月亮。

据说,那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象征着日子过得吉祥、圆满。

⑤当我坐在自家院里老梨树下,端详着东边天际渐渐升起的月亮时,孩子们的童谣穿过晚风,穿过月光,隐约而缥缈,像从天际中传来,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热闹。

我知道,此时,灶膛里的火被父亲烧得旺旺的,灶台上的母亲忙着在锅里贴米饼,他们流露出孩子似的喜悦,不停地喊我们的乳名,要我们端米饼上桌,生怕在敬月神上落后于别人家。

⑥我和弟弟早早地端来满满一盆清亮的水,小心地放在桌中央,在水盆四周我们认真地摞起“米饼塔”,只等父亲拿来仅有的两块月饼加封“米饼塔”尖。

坐在梨树下,听那或远或近的童谣声,不自觉地也哼唱起来,心情被月光照得清澈如水。

⑦月亮的传说在敬神后,被奶奶演说得惟妙惟肖,好像一部美丽的童话。

随着我们咀嚼月饼的声音,那一轮带晕的月亮,开始升上了天空。

或许,等待了很久的吴刚,还有那月桂树下的玉兔,也在等着嫦娥仙子舒展那宽广的衣袖……⑧我注视着渐渐升高的月亮,望着她渐渐脱去那层雾霭一样的面纱,露出晶莹透亮的脸庞。

我曾在一本童话书里看过,月亮在最美丽的时候会唱出美妙的歌声。

我想,今晚的月亮一定有着和我一样的好心情,她定会把动听的歌声洒落在我家的梨树下,我等待着月亮唱歌的时刻来临……⑨许多年过去后,当我对着澄净如玉的月亮轻唱起《月亮代表我的心》时,倍感有一种特殊的亲切,仿佛回到孩提时代。

⑩如今,月亮依旧在每年八月十五照临我家高楼上的阳台,可迷茫的尘世早已令我失去童年时澄静的心情,等待月亮唱歌的心情也早已随着岁月逐渐被磨灭。

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过对月亮的渴望,但在今天晚上,我忽然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想寻找到儿时那个听月亮唱歌的夜晚。

就我一个人,默默地等待渐渐升高的月亮,等她送来吉祥、圆满,为我沉寂多年的心灵送来美妙的歌声。

⑾只是,我无法预知,童年时曾在天上发出过美妙歌声的月亮,会不会在今晚,继续唱出那令人沉醉的歌声。

因为我的五周岁大的儿子,他宁愿哼唱“爱着你,想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也不愿听我哼唱半句童年的歌谣:八月十五月儿明,爸妈忙着做米饼,菱角鸭梨加月饼,月亮仙子你爱谁?14、按照提示,用简炼的语言在横线上填写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中秋节夜景触景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天过中秋节的感受。

15、题目“月亮唱歌的夜晚”有什么妙处?(3分)16、文章的⑤——⑦段描写一个浪漫而美妙的生活氛围,这里有:随风传来飘渺的童谣,顶上加封月饼的米饼塔,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7、文中说“我等待着月亮唱歌的时刻来临……”,“我”等待的除了“月亮唱歌”,还有什么?(2分)18、结合文章结尾的两段,说一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人生的另一种财富①我是在贫穷和耻辱中长大的。

父亲是一位蹬三轮车的,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

这令我的同学羡慕不已,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学。

同学的话提醒了我,如果他们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是我的父亲,他们又该如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一种耻辱感击垮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