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期末检测及答案

合集下载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语文 2024.1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1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考试材料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6分)班级组织同学们开展主题为“中轴话鸟,和谐共生”的跨学科实践活动。

各学习小组准备在本班的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学习成果,你参与了文稿的编审工作,请完成以下任务。

栏目一:文物探“鸟”历史小组走进中轴线上的博物馆。

找到不少中国古代带有鸟类造型的文物,搜集了一些资料。

其中有两段配图的文字,还需审核完善。

春秋莲鹤方壶(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西汉彩绘雁鱼青铜釭灯(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莲鹤方壶形体巨大,有1米多高。

双层镂雕莲瓣盏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铸造得①。

据记载,复杂青铜器的铸造、通常会使用失蜡法、分铸法等工艺。

本器的仙鹤、双龙耳与器身主体采用分铸法,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技术。

雁鱼青铜釭灯整体造型为鸿雁双足站立并回首叼着一条鱼。

位于雁背部的灯盘带有手柄,其上的灯罩可转动开合,以便调节灯光照射方向和防yù()来风。

雁腹内可盛清水,灯烟经雁颈“suì()道”溶入水中,可减少污染。

这样的设计达到了器物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统一,堪称②。

1.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填入括号中的汉字进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镂雕”的“镂”应读作“lóu”“防yù”应写为“防御”B.“镂雕”的“镂”应读作“lòu”“防yù”应写为“防卸”C.“记载”的“载”应读作“zǎi”“suì道”应写为“隧道”D.“记载”的“载”应读作“zài”“suì道”应写为“邃道”2.在文段横线处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入木三分②妙手偶得 B.①入木三分②巧妙绝伦C.①惟妙惟肖②妙手偶得 D.①惟妙惟肖②巧妙绝伦栏目二:胡同寻“鸟”地理小组走进中轴线附近的胡同,寻找各种各样“鸟”的踪迹。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综合性学习中国国家公园设立两周年之际,年级语文学科组织了“走近国家公园”的主题学习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本次活动的主题,回答问题。

从“雪域高原”的三江源头到南海之滨的热带雨林,从白山黑水的虎豹栖息地到碧水丹霞的武夷胜景……千山(jìng)__________秀,草木葱茏;万壑争流,鸟兽灵动。

透过作为“国之大者”的国家公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坚定决心,【甲】,可以看到中国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透过这扇窗,看百物生,随四时行,与自然、文化、生命对话,感受惊喜悄然..而生,共享生命动态交织!(1)依据拼音在横线处填写汉字,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竟悄.然(qiǎo)B.竟悄.然(qiāo)C.竞悄.然(qiǎo)D.竞悄.然(qiāo)(2)结合语境,在【甲】处填入使语段节奏匀称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以看到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不懈努力B.可以感受到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不懈努力C.可以看到中国为了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不懈努力D.可以感受到中国为了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不懈努力(3)结合活动主题内容,你认为“这扇窗”在这里指的是。

2.阅读同学们整理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甲】2021年10月,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

【乙】在这5个国家公园里,庇护着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可可西里,每年盛夏,超过3万只雌性藏羚羊,汇集到卓乃湖产仔。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40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翘.首(qi áo) 粗糙.(z ào) 锐不可当.(d āng) 络绎.不绝(y ì) B. 锃.亮(z èng) 禁锢.(g ù) 深恶.痛疾(è) 杳.无消息(y ǎo) C. 恹.恹(y àn) 滞.留(zh ì) 潜.滋暗长(qi ǎn) 鸢飞戾.天(l ì) D. 炽.热(ch ì) 缥.碧(pi ǎo) 殚.精竭虑(d ān) 纵横.决荡(h é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琐屑 泄气 长途跋涉 诚惶诚恐 B .俯瞰 颁发 春寒料峭 自出新裁 C .序幕 落第 重峦叠障 妙手偶得 D .妨御 斟酌 摧枯拉朽 一丝不苟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八路军出其不意的反击,使敌人有些张皇失措....。

B .看着家中日渐衰败的景象,我不禁触目伤怀....。

C .小明为人诚实,待人接物坦荡如砥....,深得同学好评。

D .他生性刚直,一身傲骨,从不对权贵唯命是从....。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屠呦呦全身心投入世界性流行疾病——疟疾的防治研究。

B. 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C. 新时代教育应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D. 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寻根求源,乃是一种不愿与流俗同流合污的理想。

②耐寒草木,说到底,没有超过松柏的。

③自孔老夫子以缓舒纡徐的口吻道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之后。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八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海淀区八年级练习语文 2024.01一、基础·运用(共14分)为弘扬中华玉文化,初二年级将开展“玉润中华,玉成其美”的主题研学活动。

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研学报告。

第一部分玉鉴古今玉,在中华文化早期被先民尊为与“天”“神”沟通的法器,玉琮和玉璧就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玉器。

夏商周时期,玉器成为礼仪的载体和阶层的标志,天子不仅以玉制作的六器祭祀天地与东南西北六方,还和诸侯佩戴象征六个等级的六瑞。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多被赋予道德内涵,以玉比德的风气兴起;玉器的装饰性也更加突出,以扭动身躯的龙凤造型、张口挺胸的虎形最为典型,表现出一种道劲之美。

唐代丝绸之路畅通,有实用价值的玉杯、玉碗增多,并出现表示官阶高下的玉带饰等新型配饰。

宋代玉器器型更加多样而实用,图案题材丰富,雕刻惟妙惟肖。

明清时期,玉器创作世俗化特征更为明显,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如雕刻有稻穗、鹤鹑的玉佩,有“岁岁平安”的寓意。

此时,在玉器制作上,人们将传统工艺与绘画、金银加工等先进技法溶会贯通,集中华数千年玉文化之大成。

从通天法器到君子品德的象征,再到礼仪载体和阶层标志,及至成为百姓生活中兼具实用性的工艺品,不断发展,历经数千年仍散发着温润的光芒。

1. 在博物馆参观玉文化主题展后,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上面的材料。

小文不能确定加点字的字形、字音,你认为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内涵”表达的意思是“玉器含有的道德内容”,“涵”字应写为“含”。

B.“遒劲”表达的意思是“玉器造型雄健有力”,“劲”字应读为“jìng”。

C.“惟妙惟肖”表达的意思是“玉器雕刻得形神逼真”,“肖”字应读为“xiào”。

D.“溶会贯通”表达的意思是“综合传统工艺与先进技法”,“溶”字应写为“融”。

2. 在整理材料的过程中,小文发现画线的句子存在两处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2分)修改:为了丰富研学报告的内容,小文介绍了博物馆的玉器展品一,请你仿照小文的介绍,补写展品二的介绍语。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1.(8分)(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4)乱花渐欲迷人眼(5)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2.(9分)(1)(3分)①盏②靡③契(2)(3分)C(3)(3分)随着社交平台的进一步破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来品味茶文化。

3.(6分)示例:内容上,《昆虫记》向我们展示了丰富有趣的昆虫世界,对昆虫的进食、交配、养育后代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描绘。

他把大自然当成了真正的研究场,对生命充满了尊重和敬意,让人读来受益匪浅。

(3分)语言上,在法布尔的眼中,蛆虫是“胖娃娃”,苍蝇“身腰秀美”,他用拟人、比喻等手法表现昆虫世界,富有趣味。

(3分)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67分)(一)(7分)4.(3分)敌军攻城的气势如黑云翻涌而来,城墙仿佛将要坍塌;守城将士的铠甲迎着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

评分说明:“攻城气势”与“黑云”对举,1分;“铠甲”与“金鳞”对举,1分;句意对1分。

5.(4分)颔联写战场伤亡惨烈,(1分)颈联写战斗的艰难,(1分)尾联借用黄金台的典故,(1分)表现将士们英勇无畏、舍身报国的精神。

(1分)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二)(16分)附:参考译文吏部尚书唐俭与唐太宗李世民下围棋,因抢先占据有利位置而发生争执。

唐太宗大怒,把他贬到潭州去当官。

但仍然怒气未消,对尉迟敬德说:“唐俭轻视我,我想杀他,你为我去找一些别人对他的埋怨或指责的话(作为借口)。

”敬德恭敬地(含糊)应答了。

第二天对话的时候,敬德叩头说:“臣实在没有听到(您的要求)。

”唐太宗再三问他,他仍旧不改口。

唐太宗生气了,把上朝用的玉板砸碎在地上,一挥衣袖走了。

过了许久唐太宗请大臣吃饭,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来了,唐太宗说:“敬德今天这样做的利处和益处各有三项:唐俭免于受冤而死,我免于错杀大臣,敬德免于委屈顺从,这是三大利处;我有怒气消除的美德,唐俭有再生的幸运,敬德有忠直的声誉,这是三大益处。

(2024-2025)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24-2025)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24-2025)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说明:1、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终得分不得超过120。

一、基础(24分)1.依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将以遗所思。

(《庭中有奇树》)(1分)(2)柴门何萧条,□□□□□。

(曹植《梁甫行》)(1分)(3)李清照在《渔家傲》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的宽阔图画的句子是:□□□□□□□,□□□□□□□。

(2分)(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好处的句子是:□□□□□□,□□□□□□。

(2分)(5)请把杜甫的《春望》默写完整。

(4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依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动作疾如流星,又xiāo sǎ()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好像特殊慷慨。

(2)但他最终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chóu chú()了一会。

(3)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miǎo shǒu ǒu dé(),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

(4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zhāng m ù jié shé()。

3、下面语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森林发生了火灾,火势扩散..很快,必需立刻限制。

B、王小波是当代较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争论更是惟妙惟肖....。

C、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乘风破浪、所向无敌....,最终夺得冠军。

D、这件工艺品的造型新颖犹如天女下凡,设计真是奇妙绝伦....。

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频频搜罗代表们的看法,听取各方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看法。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真题专题训练:字音、字形、字义(含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真题专题训练:字音、字形、字义(含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真题专题训练:字音、字形、字义1.(23-24八年级上·四川南充·期末)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遗嘱(shū)屏息(bǐng)国殇(shāng)殚精竭虑(dān)B.轩榭(xiè)由衷(zhōng)滞留(zhì)重峦叠嶂(nuán)C.镌刻(juān)篡改(chuàn)上溯(sù)藏污纳垢(gòu)D.鲜腴(yú)秀颀(qí)天堑(qiàn)惨绝人寰(huán)2.(22-23八年级上·重庆江北·期末)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无误的一项是()A.瞭望(liáo)镌刻(juān)轻盈(yínɡ)锐不可当(dǎnɡ)B.翘首(qiáo)手绢(juàn)眼眶(kuànɡ)一丝不苟(ɡǒu)C.纤维(xiān)炽热(zhì)教诲(huǐ)杳无消息(yǎo)D.天堑(zhàn)娴熟(xián)黝黑(yǒu)惟妙惟肖(xiāo)3.(23-24八年级上·山东威海·期末)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蹒跚(pán)燥热(zào)愚钝(dùn)振聋发聩(guì)B.遏制(yè)沥青(lì)颓唐(tuí)不折不挠(náo)C.私塾(shú)倔强(jüé)呓语(yì)油光可鉴(jiàn)D.滞留(zhì)娴熟(xián)擅长(shàn)旁逸斜出(yì)4.(23-24八年级上·四川南充·期末)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婆娑(suō)瞻仰(zān)炽热(zhì)殚精竭虑(dān)B.上溯(sù)遁形(dùn)屏息(pínɡ)惟妙惟肖(xiāo)C.俯瞰(kàn)翘首(qiào)濒临(bīnɡ)鸢飞戾天(lì)D.踌躇(chóu)狼藉(jí)丘壑(hè)振聋发聩(kuì)5.(23-24八年级上·湖北咸宁·期末)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纤维(xiān)悄然(qiǎo)销毁(xiāo)催枯拉朽(cuī)B.旌旗(jīn)绢本(juān)琐屑(xiè)无动于衷(zhōng)C.娴熟(xián)洨河(xiáo)炽热(chì)杳无消息(yǎo)D.推崇(chóng)禁梏(gù)喧嚣(xiāo)不折不挠(láo)6.(23-24八年级上·湖南永州·期末)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差(cāi)使俯瞰(kàng)嶙峋(xún)坦荡如砥( dí)B.狼藉(jí)瞻仰(zhān)喧嚣(xiāo)惟妙惟肖(xiào)C.婆娑(suō)矗立(chù)丘壑(hè)重峦叠嶂(zhàng)D.秀颀(qí)濒临(bīn)天堑(qiàn)慷慨激昂(kǎi)7.(20-21八年级上·四川泸州·期末)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泄气(xiè)黝黑(yǒu)凌空(líng)眼花潦乱B.要塞(sài)畸形(jī)诘问(jié)殚精竭虑C.辟邪(pì)喧嚣(xiāo)遒劲(qiú)杳无音讯D.秀颀(xīn)纤维(qiān)遏制(è)藏污纳垢8.(23-24八年级上·湖南株洲·期末)小语同学在参加“趣味汉字”活动,请你帮助他找出字音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A.濒临(bīn)嶙峋斟酌(zhēn)自出心裁B.遒劲(qióng)销毁雕镂(lòu)巧妙绝轮C.绯闻(fěi)挑衅纤维(qiān)无动于中D.诘责(jí)防御粗糙(cāo)因地置宜9.(23-24八年级上·四川凉山·期末)下列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颁发(bān)遗嘱(shǔ)镌刻(juān)坦荡如砥(dǐ)B.滞留(zhì)轻盈(yíng)悄然(qiāo)长途跋涉(bá)C.燥热(zào)教诲(huǐ)濒临(bīn)惟妙惟肖(xiào)D.狼藉(jí)蹒跚(pán)遏制(è)潜滋暗长(qián)10.(23-24八年级上·四川眉山·期末)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辟邪(pì)杀戮(lù)气氛(fèn)恹恹欲睡(yān)B.歼灭(jiān)瞥见(piě)挑衅(xìn)惟妙惟肖(xiāo)C.洗涤(dí)粗糙(cāo)摄取(shè)正襟危坐(jīn)D.雕镂(lòu)悄然(qiāo)教诲(huì)无边无垠(yíng)11.(23-24八年级上·黑龙江大庆·期末)下列加点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苍劲(jìn)狩猎(shòu)斡旋(wò)怒不可遏(è)B.拾级(shè)翌日(yì)冗杂(rǒng)强词夺理(qiáng)C.寒噤(jìn)蓦然(mù)晦暗(huì)挑拨离间(jiàn)D.瞭望(liào)赋予(yǔ)凫水(fú)阳奉阴违(wéi)12.(23-24八年级上·山东·期末)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绯红(fēi)不辍(chuò)强迫(qiǎng)正襟危坐(jīng)B.飞漱(shù)轩邈(miǎo)悄然(qiǎo)嘤嘤成韵(yīnɡ)C.鲜腴(yún)狼藉(jí)嗜好(shì)为富不仁(rén)D.雄跨(kuà)丘壑(hè)耳畔(pàn)重峦叠嶂(zhàn)13.(23-24八年级上·山东·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题(语文版版)一、积累与运用(28分)(一)基础知识(24分)1、中国书法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请将下面格言抄写在方格内,要求正确、工整、整洁(3分)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惟妙惟肖.(xiào) 绮.丽(qǐ) 憎.恨(zēng) 两栖.(qī)B 销声匿.迹(nì) 愧怍.(zuò) 琐屑.(xiè) 追溯.(sù)C 风雪载.途 (zài) 蹒跚..(pán shān) 褶.皱(zhě) 震悚.(sǒng)D 日薄.西山(bó) 箱箧.(qiè) 殷.红(yān)绥.靖(súi)3、请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gān gà ( )的笑。

②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miù()的画面。

③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jìng( )天择的法则。

④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báshè( )了二三十年。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因地制宜....的发展地方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B、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C、玉雕品“翠玉白菜”因其材质上乘,惟妙惟肖....,富有创意而被誉为我国的国宝。

D、看着他瘦骨嶙峋....的样子,母亲的眼角湿润了。

5、下列句子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但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也经常运用。

B、说明文是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C、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总——分式和总——分——总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检测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锐不可当.()寒噤.()狼jí()销声nì()迹q ǐ( )丽嶙峋.()2.下列每组词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字书写出来。

(2分)A.一尘不染鲜为人知正襟危座共克时艰B.当之无愧头晕目炫广袤无垠开卷有益C.家谕户晓有例可援深恶痛疾简明扼要D.随机应变悠游自在优胜劣汰十拿九紊3.下面语段中划线处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或指出病因。

(3分)①“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四位一体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我市形成。

创作和发送红色短信已蔚然成风。

②通过开展发送红色短信,我们可以③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素质。

①处重复哆嗦,修改方法是:②处“短信”后面应加上“的活动”,该句的病因是③处语序不当,修改方法是:4.阅读下列名著语段,写出语段中小主人公的名字,并指出该段出自哪部名著以及本篇文章的名字,然后再写出你读过该部名著的另一篇篇名(课文学过的和本选段除外)。

(2分)那是一个我的幼时的夏夜,我躺在一株大桂树下的小饭桌上乘凉,祖母摇着芭蕉扇坐在桌旁,给我猜迷,讲故事。

忽然,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一对闪闪的眼睛在暗中随声而下,使我吃惊,也将祖母讲着的话打断了,另讲猫的故事了——5.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后面的题目。

(2分)5月8日上午,在嘉宾和普通市民800多双眼睛的注视下,宁波再次向世人展示了自己与书的不解之缘——位于甬江边的宁波书城正式开业了。

宁波书城有高66米的16层主建筑及其他7幢配套建筑组成。

以“书”为中心,营造了“书香宁波”的氛围。

在书香脉脉中浸润了400多年的宁波,向世界、向未来展现了自己除了商业之外的文化特质。

请你为上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15字以内):6.指出下列加点字的词性,填写在后面的括号中。

(2分)把住质量关。

()把书拿来。

()开了一朵花。

()花了很多钱。

()7.名句填空。

(4分)(1)《渡荆门送别》中描绘船出三峡后视野开阔,有高远意境的诗句是。

(2)《春望》中作者以花鸟为喻用拟人手法抒发对国破悲伤之情的诗句是。

抒写出诗人思亲之情和对国破之恨的诗句是。

(3)《使至塞上》中描绘出苍劲雄浑之意境的千古名句是。

(4)《归田园居》表明诗人甘愿过隐居躬耕的生活,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句是。

(5)《望岳》中表达诗人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的千古名句是。

(6)《陋室铭》中表达作者不愿受世俗羁绊的句子是。

(7)《爱莲说》中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的品质的句子是。

(人们也常用来表明近墨者未必黑)。

(8)《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悠闲自乐的美好生活的句子是。

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3分)舟过谢潭三首(之一)(宋)杨万里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①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1)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2分)(2)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1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0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4题。

(12分)上天种的花古草①记得小时候,在院子的墙根处,看到一朵异样的植物,正在玩耍的我们姐弟仨惊奇地叫起来。

②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植物,以前从没见过,它白白的圆而厚的叶盘,肉鼓鼓肥嘟嘟的,支撑它的也是胖乎乎的根茎,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欣喜不已。

整个摻样,像一把白色的伞,忍不住用手轻轻地触摸它。

我叮嘱弟弟妹妹小心点,唯恐一不小心,碰坏了它。

它的形状和我们以前见到的‚狗尿苔‛有点类似,但那种狗撒尿而形成的植物,长着灰不啦叽、薄薄的几乎没有一点厚度的叶片,细而瘦弱的茎杆,看着就让人生厌,没过两天就被太阳晒得蔫巴了,无精打采地耷拉下它被风干而裂成几个口子的叶片,最终萎缩、瘫倒在地面上。

③眼前这个是什么呢?从没人种植,怎么凭空生出了这样一个让人喜欢的东西?它肥硕的根,扎在浅浅的墙根上,阳光照不到它,雨水淋不住它,又没有肥沃的土壤,如此贫瘠的环境,却富有生命力地生长着,简直不可思议。

我们拉了母亲来看,她说这是摺菇,和那‚狗尿苔‛是一类的,但‚狗尿苔‛有毒不能吃,这摺菇是像肉一样可以吃的好菜呢,好好看着它,再停两天就可以采下来了。

④听着母亲的描述,我们好像已经吃到嘴里似的,心里美滋滋的,只有到春节才可以尝到肉的岁月里,突然知道了世上还有和肉一样吃的好东西,当然是乐不可支了。

为了防止鸡、鸭、小猪来糟踏,我们就日夜严加看守,弟弟找来个破碗扣着它,我们就不时地揭开碗看看它生长的进度,等稍大了些,在它旁边搭建一圈小篱笆,以防它惨遭袭击,几颗心像保护宝贝似的既紧张又喜欢。

⑤终于..成熟了。

我们把长成的摺菇,小心翼翼地摘下,母亲把它洗净后一点点地撕碎,下到面条锅里的时候,我们就双手支着小脑袋,眼巴眼望地等着饭菜飘香的时刻。

⑥往日只洒些盐巴的素面条,寡淡无味,现在有了这像灵芝一样的好摺菇的浸润,吃起来格外有味道。

绵软、滑溜、细腻但富有韧性的摺菇,虽没有母亲说的如肉一样的香,但却没有肉的油腻,也确实是少见的爽口,我怀疑天地间的精华,都浸透在它丰韵的身上了,只可惜太少了,每人碗里只有可怜的几片。

⑦后来眼睛就格外留意潮湿的墙根处了,居然又幸运地遇到了几个盛开如花的大蘑菇。

⑧‚妈妈,这样好吃的摺菇,为啥别人家里没有呢?‛⑨母亲认真地想了一下说:‚孩子,这是上天种的花.....啊,他看咱家的孩子乖,就把他种的花,移给了咱几棵。

‛母亲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的头,慈祥地笑着。

⑩是么?怪不得只我们家有呢,一时我们就骄傲地昂起了头。

读了两年书的母亲,大字不识几个,也就会写几个歪歪斜斜的字而已,给我们讲不来做人的大道理,更不会讲‚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感化我们,但她的‚上天爱乖孩子‛的道理,通俗易懂,我们欣然接受了。

想啊,我们是乖孩子,上天都知道,上天怜惜我们的清苦,把他心爱的花,都赏给我们吃呢。

○11早不记得我们那时是不是真的很乖,但从此,我们时时都在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力做得听话、懂事,不惹母亲生气。

在家里,每当有好吃的时候,我们从不争不抢,你推我让。

在外面,我们不淘气,不惹厌,友善地和身边的每个人相处,母亲满意的笑容,就常常在脸上挂着了。

○12其实我们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的说法,但总认为有一双意味深长的眼睛,时刻在天上方严肃地注视着,自己是一览无余地暴露在那双法力无边的视力之内,所以我们坦诚做人,不偷不拿,不骗不坑,我们爱自己的手足和亲人,进而去爱他人,爱这个人间。

○13如今我们都已长大,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融入到洪大的人流中,就像一滴水涌入江河毫不起眼,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都得到了上天种的花.....。

(选自《智慧》,有改动)9.阅读选文第①——⑩段,完成下面表格。

(2分)10.选文第②段描写“狗尿苔”的样子,有什么作用?(2分)11.选文第③段“简直不可思议”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分)12.选文第⑨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3.选文第11段画线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14.选文第⑨段和第○13段中“上天种的花”的含义有什么不同?(2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做15—19题。

(10分)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宗白华①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

②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

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

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③宋代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

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

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

‚望‛最重要。

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

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颐和园的长廊不但引导我们‚游‛,而且引导我们‚望‛),就是‚住‛,也同样要‚望‛。

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④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

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

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

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

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⑤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

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⑥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和外边联系起来了。

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

这首诗好比是一幅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

⑦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

⑧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

这就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

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

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

‚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而是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

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

纳千顷之汪洋,收四射之烂漫。

‛⑨概括说来,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美,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15.在作者看来,中国园林建筑除了应该遵循、、的思想外,尤其应该满足的要求。

(2分)16.阅读文章第③段,请用简短的话说说中国园林建筑中的窗子主要具备那两种功能?(2分)17.说说文章第⑦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2分)18.根据本文所提供的相关知识,说说为什么民间老式房子的天井、院子,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2分)19.积累链接:在小学时,我们曾经学过杜甫的一首《绝句》,其中有两句诗写出了门窗“可望”的审美效果,请你默写出相关诗句。

(2分)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4题。

(11分)积极面对无奈①人生中有太多的无奈。

刘翔为伤痛不能驰骋田坛而无奈,高考生为相差几分不能跨进大学校门而无奈,子女为工作所累不能照顾年老的父母而无奈,贫穷的父母因‚差钱‛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而无奈,老年人因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而无奈,残疾人因天生的缺陷而无奈。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碰到数不清的无奈。

②对待人生的无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一种是消极的态度,由无奈而生怨气,怨天怨地怨人,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郁郁寡欢,在消沉中不能自拔;一种是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化解矛盾,努力走出无奈的阴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