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环境发展趋势未来展望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上海市近五年来空气质量的变化

上海市近五年来空气质量的变化

上海市近五年来空气质量的变化表1 大气环境保护(1995~2018)1995 4 625 20.78 13.33 7.45 53.41 38.15 15.26 1996 4 757 15.78 14.77 1.01 51.00 43.30 7.70 1997 4 755 17.08 13.38 3.70 50.85 43.62 7.23 1998 4 912 15.63 10.74 4.89 48.89 39.09 9.80 1999 4 947 13.57 9.00 4.57 40.31 31.09 9.22 2000 5 755 14.12 8.32 5.80 46.49 32.68 13.81 2001 6 964 13.52 6.23 7.29 47.26 30.00 17.26 2002 7 440 10.74 5.60 5.14 44.66 32.49 12.17 2003 7 799 11.54 4.97 6.57 43.54 30.07 13.47 2004 8 834 12.27 5.25 7.02 47.31 34.95 12.36 2005 8 482 11.52 4.95 6.57 51.28 37.52 13.76 2006 9 428 11.29 4.73 6.56 50.80 37.43 13.37 2007 9 591 10.60 4.04 6.56 49.78 36.44 13.34 2008 10 436 10.63 4.06 6.57 44.61 29.80 14.81 2009 10 059 10.18 3.64 6.54 37.89 23.93 13.96 2010 12 969 10.21 4.18 6.03 35.81 26.32 9.49 2011 13 692 8.98 6.64 2.34 24.01 21.01 3.00 2012 13 361 8.71 6.37 2.34 22.82 19.34 3.48 2013 13 344 8.09 6.72 1.37 21.58 17.29 4.29 2014 13 007 14.17 13.14 1.03 18.81 15.54 3.27 2015 12 802 12.07 11.14 0.93 17.08 10.49 6.59 2016 12 669 7.95 7.28 0.67 7.42 6.74 0.68 2017 13 867 4.70 3.03 1.67 1.85 1.27 0.58 2018 13 780 2.81 1.62 1.19 0.99 0.91 0.08①2008年起工业废气排放量按新排放系数计算。

上海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和趋势

上海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和趋势

上海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和趋势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国际大都市,因此生态环境发展对于上海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上海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详细描述:现状:1. 空气质量改善:上海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如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推广清洁能源等。

近年来,上海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空气污染指数逐渐下降。

2. 水环境保护:上海市加强了对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建设了一系列污水处理厂和雨水收集系统。

水质得到改善,上海的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3. 生态保护区建设:上海市积极推动生态保护区建设,保护了一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如上海滩涂、湿地等。

这些保护区不仅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还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

4. 垃圾分类:上海市实施了垃圾分类制度,推动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这项措施有助于减少垃圾量和资源浪费,提高废弃物处理效率。

趋势:1. 加强生态保护:上海市将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

这将包括保护湿地、森林、水域等自然资源,以及采取措施减少生态破坏和物种灭绝。

2. 推动绿色发展:上海市将继续推动绿色发展,加大对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领域的投资和支持。

同时,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3. 提高环境监测和治理能力:上海市将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和治理能力,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和治理。

这将包括加强大气、水、土壤等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4. 推广可持续交通方式:上海市将鼓励和推广可持续交通方式,如公共交通、非机动车出行等,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交通拥堵问题。

同时,加快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和便捷性。

总体来说,上海市在生态环境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未来,上海将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提高环境治理能力,以实现更好的生态环境质量。

上海环境变化调查报告

上海环境变化调查报告

上海环境变化调查报告上海环境变化调查报告近年来,上海市的环境变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不仅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上海的环境现状和变化趋势,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首先,我们对上海的空气质量进行了分析。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上海的空气质量在过去几年有了明显的改善。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工业排放控制、推行清洁能源等,以减少空气污染。

然而,尽管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上海仍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汽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和建筑施工等都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因此,上海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以确保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其次,我们调查了上海的水资源状况。

上海位于长江口,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据我们了解,上海的地下水位下降,水质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此外,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不完善,导致雨水无法有效排放,进一步加剧了城市内涝问题。

因此,上海需要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加大投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改善城市排水系统,以应对未来的水资源挑战。

第三,我们关注了上海的垃圾处理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的垃圾产量不断增加。

我们发现,上海的垃圾处理设施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无法有效处理大量的垃圾。

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还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上海需要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提高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水平,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最后,我们研究了上海的城市绿化情况。

上海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城市,但城市绿化水平相对较低。

尽管上海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建设公园和绿地,但城市绿化仍然面临着挑战。

城市绿地的不足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导致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

因此,上海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城市绿化的投入,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017年我国港口发展回顾及2018年展望

2017年我国港口发展回顾及2018年展望

2017年我国港口发展回顾及2018年展望一、港口生产形势分析1.港口集装箱码头运行分析2017年以来,港口集装箱业务发展总体向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达到8.7%,高于上年近5个百分点,这也是自2014年以来的最快增速。

外贸干线枢纽港表现尤为突出,如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厦门港、广州港增速分别达到8.2%、14.3%、8.3%、9.1%。

多个港口生产实现历史性突破,例如上海港集装箱总量达到4000万TEU,广州港首次突破2000万TEU,厦门港则达到1000万TEU。

内贸集装箱业务发展较快。

在当前国内水路运输通道不断优化的情况下,包括长江、珠江黄金水道建设加快、内河支线运能提升、内贸集装箱多式联运组织效率不断提高、散改集及件改集、环境保护等因素的促进下,内贸货物水路运输占比不断提升,以陆水联运为代表内贸集装箱运输业务加快发展,成为港口集装箱业务的重要增长点。

进入2018年,国际国内经济贸易形势持续向好,为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注入动力。

据IMF发布的最新预测,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达到3.7%,快于上年,国际市场需求温和复苏。

外贸出口方面,预计我国经济总体仍将保持平稳回升态势,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振兴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我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果。

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因此,货物贸易出口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

外贸进口方面,在国内经济结构以及消费结构调整带动下,进口步伐不断加快。

2017年进口增速超过20%。

在进口加快的同时,一些政策变化值得关注,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自2018年开始,每年约4500万吨的洋垃圾将限制入境,有相关业务的港口需引起注意。

全年来看,随着经济贸易环境的不断改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计亦将保持较好增长态势。

上海的环境问题总结概括

上海的环境问题总结概括

上海的环境问题总结概括1、老市区人口密度过高,城市空间狭小上海中心城10个区,土地面积仅280、45km2,人口却为704、03万,人口密度25104人/km2,特别是其中老市区部分,l49km2的土地面积竟集聚了639万人口,人口密度高达42900人/km2、这个数字不仅在国内居于首位,而且在世界大城市中也较少见。

如巴黎的人口密度为l9450人/km2、纽约仅9109人/km2,除现有城市人口以外,上海还拥有全国最多的流动人口。

目前每天有100-200万,2000年时,保守的估计也在300-400万人之间。

大量的流动人口滞留在市区,尤其是中心区,使城市人口密度过大,车流量拥挤,每人占有的城市空间有限。

造成城市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2、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市政设施不足由于社会历史原因,上海城市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老市区道路面积小,人车混杂,交通极端拥挤,全市有机动车辆19万辆,非机动车辆400万辆(主要是白行车)、外省市进人上海的车辆也高达2万辆/月,而全市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仅1、6m2。

不仅大大低于国外大城市的水平,如东京为10m2/人,纽约为28m2/人、伦教为26m2/人,而且是我国特大城市中最低的。

上海市区人均绿地面积仅0、9m2、人均居住面积也低于全国水平,而市区的人口密度却遥遥领先。

3、老城区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处理能力不足据几年来的统计资料分析、上海的经济发展,每增加1亿元的工业产值、约相应增加排放工业废水0、68Mt,废气20km2,工业废潭2800t、上海目前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400亿元,并以5%的速渡增长,这意味着每年要增加20亿元以上的产值、由此可见,上海经济的振兴与浦东开发对环保的压力是很大的,不考虑环保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上海1989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62Mt/日,废气排放总量990、72Mm2/日,其中二氧化硫0、39Mt/年,烟尘0、23Mt/年,工业粉尘产生量0、93Mt/年,三废污染的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上海市的环境质量。

上海绿地调查报告

上海绿地调查报告

上海绿地调查报告近年来,环保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各地的环保措施也有所加强。

而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在环保方面的表现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近日,上海绿地调查报告公布,揭示了上海市绿地建设、管理和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关注。

首先,上海市绿地面积较为庞大,但总体绿化率却并不高。

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绿地总面积为2917公顷,其中公园绿地占比最大,达到1297公顷,其次是郊野公园绿地和生态公园绿地,分别为756公顷和676公顷。

虽然总体绿地面积较大,但若将绿地面积与城市总面积相比较,上海市的绿化率仅有16.2%,明显不如国际大都市的标准。

此外,上海市绿地的分布不均衡,市中心区域绿地较少,而远郊和新城区绿地较多,这也导致了市中心区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

其次,上海市绿地管理和保护存在不足。

报告指出,在绿地保护方面,城市管理部门存在监管不严、执法不力的问题,很多绿地受到建设、施工等活动的侵扰和破坏,绿地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上海市在治理园林垃圾和绿地违建方面也存在问题。

近年来,上海市在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措施不断,但园林垃圾治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同时,绿地违建也是上海市绿化管理的难点之一,虽然城市管理部门加强了打击绿地违建的力度,但由于投资回报诱惑和管理盲区等原因,仍有很多违法建筑存在。

最后,上海市绿地建设需要优化和升级。

报告指出,上海市绿地建设大多以塑造城市形象为目的,注重建设的规模、造型等,而忽略了绿地的生态功能。

例如,很多公园的建设中存在绿化草皮的过度使用,导致水资源浪费和土地质量下降。

因此,上海市绿地建设需要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性,加强对本地物种的保护,合理进行选地、种植和施工。

总的来说,上海绿地调查报告揭示了上海市绿地建设、管理和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今后的绿化建设中,上海市应该注重绿化质量和绿地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的监管和执法机制,推动全民环保理念和规范行为。

2014~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2014~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2 分析结果
2.1 环境空气质量概况 2014~2018 年,环境空气各项污染物浓度总体呈逐年下降趋
采用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及等标污染负荷法对金山区 SO2、NO2、CO、O3、PM10、PM2.5 等 6 项污染物进行分析,计算 公式如下:
式中: I—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 Ii—污染物 i 的污染分指数; Ri—污染物 i 的污染负荷比; Ci—污染物 i 的年均值; Si—污染物 i 的评价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参考彭雅[2]等人使用的分级方法 进行评价。
2019 年 第 7 期 第 46 卷 总第 393 期
广东化工
·171 ·
2014~2018 年上海市金山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蒋佳君
(上海市金山区环境监测站 信息室,上海 200540)
[摘 要]依据 2014~2018 年上海市金山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采用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等标污染负荷系数法及 Daniel 的 Spearman
Keywords: ambient air quality;pollutant;variation trend;Jinshan District
近年来金山区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民众 日常生活[1],因此环境空气质量是衡量和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能 力及宜居程度的重要指标,受到民众的高度关注。
表 1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分级评价表 Tab.1 Assessment of air quality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
污染程度分级
<0.01
清洁
0.01~0.1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关于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评审结果的通知-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关于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评审结果的通知-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关于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评审结果的通知正文:----------------------------------------------------------------------------------------------------------------------------------------------------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关于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评审结果的通知各有关单位:《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自4月1日向社会公开招标,截止到4月20日共收到有效申请281份。

经组织专家会议和面试比选两轮评审,确定68个课题组中标。

现通知如下:一、战略环境系列研究(6项)1、世界经济增长趋势和区域经济格局变动及对中国和上海崛起的影响研究2014-A-21-A复旦大学袁志刚2014-A-21-B上海财经大学靳玉英2、全球治理结构与投资贸易规则变动及对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影响研究2014-A-22-A上海社会科学院王中美2014-A-22-B复旦大学袁志刚3、世界新技术革命与中国科技创新趋势及对上海发展的影响研究2014-A-23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孟海华4、世界能源格局变化与中国能源战略调整及对上海发展影响的研究2014-A-24-A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龚晓峰2014-A-24-B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唐忆文5、未来30年世界城市体系及全球城市发展趋势与上海的地位与作用2014-A-25-A上海财经大学金钟范2014-A-25-B上海社会科学院苏宁2014-A-25-C华东师范大学宁越敏6、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态势、周期和动力机制及对上海发展的影响研究2014-A-26-A复旦大学张军2014-A-26-B上海大学钱颖二、战略性资源系列研究(10项)1、上海人力资源潜力及人口成本与人口红利的变化趋势研究2014-A-27-A华东政法大学郭秀云2014-A-27-B复旦大学彭希哲2、上海城市土地空间资源潜力、再开发及城市更新研究2014-A-28-A上海大学吴冠岑2014-A-28-B同济大学杨帆3、上海城市网络资源拓展及功能性机构集聚趋势研究2014-A-29上海财经大学陈信康4、上海科技创新资源发展趋势及开发利用研究2014-A-30同济大学陈强5、上海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发展潜力与高质量开发研究2014-A-31-A上海财经大学何骏2014-A-31-B复旦大学刘宝6、上海全球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2014-A-32-A上海师范大学苏智良2014-A-32-B同济大学周俭7、上海信息资源发展趋势与开发前景研究2014-A-3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吴忠8、上海能源发展趋势、发展战略与节能城市建设研究2014-A-34-A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唐忆文2014-A-34-B上海社会科学院梁朝晖9、上海生态环境容量、发展趋势与生态城市建设研究2014-A-35-B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耀国2014-A-35-C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王敏10、上海全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承载能力与开发研究2014-A-36-A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朱洪2014-A-36-B上海交通大学孙健2014-A-36-C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赵一新三、战略驱动力系列研究(7项)1、全面深化改革与上海发展动力再造和发展模式转换研究2014-A-37上海社会科学院石良平2、上海在我国全面融入全球化和中国崛起中的开放红利研究2014-A-38-A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丁国杰2014-A-38-B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刘凌3、中国新型城镇化和区域经济格局变化与上海城市功能提升研究2014-A-39上海财经大学豆建民4、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发展与上海全球城市建设研究2014-A-40-A上海财经大学张学良2014-A-40-B同济大学彭震伟5、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促进上海提高城市生产效率研究2014-A-41-A浙江大学肖文2014-A-41-B华东师范大学程贵孙6、互联网发展促进上海城市能级提升与建设智慧城市研究2014-A-42-A上海大学熊励2014-A-42-B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胡斌7、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变化驱动上海城市创新发展研究2014-A-43-A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曾瑞明2014-A-43-B同济大学王莉四、发展趋势及愿景分析系列研究(2项)1、上海城市发展远景展望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14-A-44-A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颖2014-A-44-B上海市统计科学应用研究所严军2、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愿景目标、功能特征、发展范式、发展路径和障碍风险研究2014-A-45-A上海社会科学院屠启宇2014-A-45-B上海工程技术大学XXX明2014-A-45-C上海福卡经济预测研究所有限公司王德培五、发展思路系列研究(14项)1、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战略框架和战略重点研究流标2、上海城市发展内涵和理念优化调整与城市能级的阶段性提升研究流标3、上海全球城市网络节点枢纽功能、主要战略通道和平台经济体系建设研究2014-A-48上海大学吕康娟4、上海全球城市商务生态环境研究2014-A-49上海商学院朱国宏5、上海综合性全球城市新型产业体系与产业布局研究2014-A-50-A上海社会科学院李伟2014-A-50-B复旦大学芮明杰6、上海全球城市形态、空间结构及与大都市圈建设研究2014-A-51东南大学杨俊宴7、上海全球城市创新系统与创业生态环境研究2014-A-52-A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张聪慧2014-A-52-B上海交通大学郭俊华8、上海全球城市文化发展与都会城市建设研究2014-A-53-A上海社会科学院荣跃明2014-A-53-B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邱羚9、上海全球城市社会架构、文化融合与社会和谐研究2014-A-54-A上海大学张文宏2014-A-54-B华东理工大学何雪松10、上海全球城市的生活、生态环境与宜居城市建设研究2014-A-55-A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白杨2014-A-55-B华东师范大学韩骥11、上海全球城市的人才资源开发与人才流动研究2014-A-56-A复旦大学姚凯2014-A-56-B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汪怿12、上海提升全球城市品牌形象与增强城市吸引力研究2014-A-57-A上海师范大学陆建非2014-A-57-B香港城市规划院孙纪平13、上海全球城市管理与城市安全防护研究2014-A-58-A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孟勇2014-A-58-B复旦大学李瑞昌14、上海全球城市治理模式与民主法治研究2014-A-59-A复旦大学郑长忠2014-A-59-B上海市行政法制研究所刘平希望课题组负责人按照《课题指南》的要求,认真组织,深入调研,保证质量,按时完成研究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上海环境发展趋势未来展望研究报告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正文目录
上海城投下环保上市平台,“2+4”战略清晰 (5)
国有资产重组,环保平台分立上市 (5)
“2+4”战略已定,城市环境综合服务商加速起航 (6)
上海“生活垃圾+污水”龙头,外阜拓展加速 (10)
垃圾焚烧业务充分享受行业增长红利 (10)
垃圾焚烧行业“十三五”处于成长期 (10)
固废处理业务深耕上海,外阜拓展加速 (12)
污水处理平稳发展,PPP 拓展可期 (15)
城镇污水处理看存量市场,提标改造带来增量需求 (15)
上海地区市占率高,成都地区潜力大 (17)
新兴领域积极布局,尚处于开拓期 (19)
市政污泥,畅享广阔市场前景 (19)
垄断上海医废牌照,未来医废提价有望增厚业绩 (20)
餐厨垃圾,受益行业需求释放 (23)
土壤修复,提前布局彰显战略眼光 (24)
股东背景强,资源优势明显 (26)
大股东实力雄厚,资产注入可期 (26)
有望借助集团资本运作优势,加快PPP 项目拓展 (29)
内生外延加速成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0)
预计2016-2019 年净利润CAGR 为24% (30)
首次覆盖目标价31.2-33.3 元,给予“买入”评级 (31)
PE/PB - Bands (31)
风险提示 (31)
图表目录
图表1:公司历史沿革 (5)
图表2:公司重组历程 (5)
图表3:上海环境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股权关系(截至2017 年6 月30 日) (6)
图表4:上海环境“2+4”战略 (6)
图表5:2014-2017H1 上海环境营业收入情况(亿元) (7)
图表6:2014-2017H1 上海环境归母净利润情况(亿元) (7)
图表7:固废与污水处理收入占比超65%(2016) (7)
图表8:固废与污水处理毛利润贡献近80% (2016) (7)
图表9:主营收入按地区分布情况(2016) (8)
图表10:毛利润按地区分布情况(2016) (8)
图表11:上海环境分部收入(百万元) (8)
图表12:上海环境分业务毛利率情况 (8)
图表13:分业务收入增速 (9)
图表14:上海环境营业总成本与增速(百万元) (9)
图表15:上海环境营业支出情况(百万元) (9)
图表16:多项政策鼓励垃圾焚烧 (10)
图表17:三种垃圾处理方式对比 (10)
图表18: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情况 (11)
图表19: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模结构(2015)(万吨/日) (11)
图表20: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模结构(2020 目标)(万吨/日) (11)
图表21: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持续增长 (12)
图表22:“十三五”期间各省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目标排序 (12)
图表23:公司已投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区域分布(截至2017 年10 月) (13)
图表24:公司在建/筹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分区域(截至2017 年10 月) (13)
图表25:上海环境已投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13)
图表26:上海环境已投运垃圾中转、填埋项目 (13)
图表27:上海市垃圾综合治理处理能力 (14)
图表28:20167 年6 月底已投运/已中标未投运项目处理能力 (14)
图表29: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产业链 (15)
图表30: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及排水管网长度(2004-2015 年) (15)
图表31:我国村级污水处理率(2007-2015) (15)
图表32:我国“十三五”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规划新增规模前列省市 (16)
图表33:我国“十三五”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规划新增规模的投资额前列省市 (16)
图表34:我国“十三五”城镇污水处理规划提标改造规模前列省市 (16)
图表35:我国“十三五”城镇污水处理规划提标改造规模的投资额前列省市 (17)
图表36:上海环境旗下污水处理厂 (17)
图表37:上海市人口(万人) (18)
图表38:成都温江区人口(万人) (18)
图表39:上海环境“2+4”战略 (19)
图表40:污泥处置以填埋方式为主(2016 年) (19)
图表41:生活污水排放量保持增长 (20)
图表42:2020 年污泥产生量将超7000 万吨 (20)
图表43:市政污泥市场规模测算 (20)
图表44:上海环境市政污泥项目 (20)
图表45:危险废物分类 (21)
图表46:我国危险废弃物产量与处理情况 (21)
图表47:2002-2016 年中国医疗废弃物产生量(万吨) (22)
图表48:上海市危险废物与医疗废物集约化处置基地处理能力 (22)
图表49:上海市医疗危废收费标准 (23)
图表50:我国餐饮业收入 (23)
图表51:餐厨垃圾试点城市 (24)
图表52:“十三五”新增收运能力、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规模和建设投资 (24)
图表5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环境质量状况(%) (25)
图表54:上海环境土壤修复业务典型项目 (25)
图表55:上海城投资产结构(2017H1)(亿元) (26)
图表56:上海城投上市资产占比情况(2017H1)(亿元) (26)
图表57:上海城投主营收入情况(亿元) (26)
图表58:上海城投毛利润及毛利率变化情况(亿元) (26)
图表59:上海城投四大板块业务及重要子公司 (27)
图表60:上海城投旗下其他环保、水务板块资产 (28)
图表61:上海城投(集团)组织情况 (28)
图表62:污水和垃圾处理类型市政PPP 市场规模可观(截止2016/9/30) (29)
图表63:分部收入预测(百万元) (30)
图表64:分部毛利润预测(百万元) (30)
图表65:可比公司估值表 (31)
图表66:上海环境历史PE-Bands(采用未来12 个月EPS 计算) (31)
图表67:上海环境历史PB-Bands(采用未来12 个月BPS 计算) (31)
上海城投下环保上市平台,“2+4”战略清晰
国有资产重组,环保平台分立上市
公司历史沿革。

上海环境前身振环实业成立于1993 年。

2004 年,振环实业与上海废弃物处置公司、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研院进行重组,上海城投由此入股上海环境。

2008 年,上海城投将上海环境集团部分业务(环卫集运、保洁等)剥离,注入到新成立的上海环境实业,其余的由城投控股收购进入城投控股。

2010 年,上海环境集团转让自身40%股权,引入了美国惠民公司作为战略合资者,成为中外合资企业。

2014 年美国惠民因自身战略调整需要,转让持有的上海环境集团40%股权,退出上海环境集团,其40%股份再次归环境集团所有。

同年,环境集团吸收合并上海环投,整合组建新的上海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并引入弘毅上海作为新的战略投资者。

2017 年,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成功主板上市。

图表1:公司历史沿革
城投控股旗下环境集团整合阳晨B 股后分立上市。

2016 年10 月,环境集团与阳晨B 股进行重组,重组对象上海阳晨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同为上海城投,主营是城市污水处理,此前在B 股上市。

资产重组以城投控股牵头,以向阳晨B 股发行股票换股方式吸收合并阳晨投资,并安排环境集团承继及承接阳晨投资的全部资产。

2017 年 2 月,城投控股股东所持有的城投控股股票按照0.78:0.22 的比例分拆为存续方 A 股股票(城投控股)和分立主体 A 股股票(上海环境)。

原阳晨B 股的环境业务划归为上海环境旗下。

图表2:公司重组历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