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造瘘管的护理

合集下载

对留置肾造瘘管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

对留置肾造瘘管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

科学护理对留置肾造瘘管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陈柯菡1,2,张玉萍3(1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41;2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四川成都 610041;3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腹部肿瘤内科 610041)摘要:目的:探究使用优质护理方式对留置肾造瘘管患者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4例留置肾造瘘管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

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平均置管时间为(14.87±1.26) d,短于观察组患者平均置管时间(9.33±1.04) d,观察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使用优质护理方式对留置肾造瘘管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置管时间,利于患者恢复。

关键词:留置肾造瘘管;优质护理;临床效果对于复杂性肾结石、严重肾积水等疾病的患者,临床上常采用经皮肾镜手术治疗[1]。

通常术后需要进行留置肾造瘘管,以帮助患者排出尿液、脓液及残余结石等,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

为保证治疗效果,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留置肾造瘘管进行护理。

本研究选用优质护理方式护理留置肾造瘘管患者,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留置肾造瘘管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

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

对照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47.62±5.83)岁。

观察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47.15±5.46)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用于比较。

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后自愿参加。

入组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肾造瘘

肾造瘘

肾盂造瘘术后的护理2013届大理学院实习生李典双一、概述经皮肾盂造瘘术(percutaneousnephrostomy,PCN)在泌尿外科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上尿路梗阻的引流,尿瘘、尿外渗以及出血性膀胱炎的尿流改道,为经皮尿路结石取出及其他内镜操作提供操作通道等。

肾盂造瘘术的目的是引流肾盂,改善肾功能,减轻肾盂和肾实质感染,但术后肾盂又可因造瘘而反复感染,影响肾功能。

因此,这种手术只能作为缓解梗阻的抢救措施。

二、适应症1、输尿管因某种原因梗阻(如损伤或结核等),全身情况不允许用其他方法解除梗阻者。

2、肾积脓,全身情况不允许作肾切除术,或有其他原因必须保存病肾者。

3、膀胱癌晚期,使两侧输尿管堵塞者。

4、肾结石取石术后三、肾盂造瘘术和肾造瘘术手术步骤1、切口:经第12肋缘下切口,切口可稍缩短。

2、插管引流:在皮质较薄的部位切开肾实质。

切口宜小,只要能通过一把止血钳,将蕈状导尿管插入肾盂即可进行引流。

如果肾皮质比较厚,则可先在肾盂后面作一纵形切口,伸入一弯止血钳,从肾下极偏后侧向外穿出肾实质,夹住蕈状导尿管将其引入肾盂内。

3、缝合:用肠线缝合肾盂切口及肾切口,造瘘口外置香烟引流四、禁忌症1、难以纠正的严重的凝血机制障碍(肝功衰竭或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2、脊柱严重后凸畸形,不能俯卧者3、严重心脏疾病和肺功能不全,无法承受手术者;4、未纠正的重度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5、极度肥胖6、服用阿司匹林、华法令等药物者,需停药3~4周才可以进行手术7、疾病晚期或濒死。

五、并发症及护理1、感染:术后应用敏感抗生素如喹诺酮类、头孢类等。

伤及周围脏器胸腔损伤:术后患者若出现胸痛、呼吸急促、紫绀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吸氧、胸腔闭式引流、加强抗感染等治疗。

导尿管堵塞:患者术后尿道黏膜水肿引流不畅,难以保持肾内低压状态,一般都需留置尿管,若其堵塞,可先挤压导尿管或行膀胱冲洗清除血块。

2、肾周积液:原因可能是术中冲洗液较多流到肾周或造瘘管周围外渗,造成的腹膜刺激征,引起腹胀、全腹压痛、反跳痛,护理观察的要点是注意腹部体征,引流管内引流液性状及体温的变化,及时给予半卧位、禁食、通便,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胃肠减压,通过药物及以上处理,24h症状基本可以减轻或消失。

医院泌尿外科肾造瘘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泌尿外科肾造瘘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泌尿外科肾造瘘患者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告诉病人及其家属,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因积水重,分泌性造影不显影或伴有感染,应急诊做肾造瘘。

适当讲解手术的目的及经过,以消除其思想顾虑。

并指出手术中需病人配合的地方。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用物均须严格消毒。

二、术后护理
1.安慰病人穿刺已成功,以解除紧张情绪。

2.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状及量。

防止造瘘管折叠、扭曲、受压及脱出。

尿流不畅或因血块、脓块、坏死组织堵塞时,应及时调整引流管位置或用手挤压造瘘管,无效者可用5~10ml生理盐水冲洗。

引流袋注意保持低位,每日更换1次。

3.严格记录造瘘管的尿量,监测肾功能恢复情况。

4.术后抗感染治疗,分泌物较浑浊时给予0.5%灭滴灵液冲洗,每日2次。

双肾造瘘口的护理记录怎么写

双肾造瘘口的护理记录怎么写

双肾造瘘口的护理记录怎么写肾脏造瘘口分为开放造瘘口和封闭造瘘口,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开放伤口为一段或多段,闭合伤口为一根或多根塑料管直接插入病灶,使病变组织与身体相通,而封闭伤口则是由数根塑料管将组织连接起来。

在治疗肾脏造瘘术中,医生首先要清理造瘘患者创面的脓液和坏死的组织。

术后3天复查双肾造通路通畅情况、尿路通畅情况及腹部是否有感染情况。

观察引流通畅情况以预防感染发生及炎症复发;观察尿频、尿痛、膀胱充盈等是否出现异常,及时调整造瘘治疗方案;每天查房2次,观察造瘘局部变化,做好伤口清创治疗和换药记录;每半月1次腹部超声查看造口的愈合情况并提出对病情分析的建议并反馈。

患者在术后均可正常工作和生活,出院后会定期随访。

一、引流当出现小便次数增多、尿量减少、血尿、腹部不适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引流。

若出现尿频、尿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引流,对无症状患者先观察3天再考虑是否进行膀胱造瘘术。

术后4小时及术后3天每2小时观察下腹部B超检查有无明显变化。

术后3天常规使用造瘘管引流液一次,每次10 ml,每日3次并做好记录,每日更换造瘘管管头,以防管头长期不更换引发感染。

每日用抗生素1次,按说明书按时换药,定期复查造瘘伤口渗液情况,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用药前需经超声检查伤口附近是否有感染或残留。

二、伤口清创消毒造瘘手术前3天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术前要仔细清洁术中及术后伤口,术后3天应严密观察伤口变化。

1、切口消毒:用0.1%碘伏消毒创面,然后用0.1%环丙沙星注射液彻底清洗造瘘周围清洁的皮肤和伤口。

用0.5%碘伏进行消毒,避免出现并发症。

术后3天用75%乙醇进行伤口消毒处理,用2%利多卡因清洁局部;用1%过氧乙酸或3%过氧乙酸局部涂擦,然后将患肢置于无菌敷料覆盖物下,以减少细菌感染概率;用0.1%生理盐水或1:5000葡萄糖溶液浸泡患肢2小时,以减少细菌滋生,并保持伤口干燥而预防感染。

2、术后饮食:术后48 h内禁食辛辣刺激及煎炸食物。

肾造瘘管的护理

肾造瘘管的护理

肾造痿管的护理
1. 按泌尿外科手术后常规护理及麻醉后常规护理。

2. 根据痿口部位,取仰卧位或侧卧位,防止造痿管在肾内移位,
梗阻或引起出血。

3. 造痿管接消毒引流袋,妥善固定,并保持通畅。

4. 按医嘱定时冲洗,冲洗时压力宜低,冲洗液量一般每次不超过12ml,如有堵塞,应及时冲洗。

5. 分别记录肾造痿处及膀胱排出的尿量。

6. 保持痿口处敷料清洁干燥,观察有无尿液外漏,如有浸湿应及
时更换,以免刺激痿口周围皮肤。

7. 经肾实质造痿者,术后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

8. 拔管前先闭管2-3d,观察有无排尿困难、腰腹痛、发热等反应。

拔管后3-4d内,应督促患者每2-4h排尿一次,以免膀胱过度充盈。

9. 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助冲洗尿路。

留置肾造瘘管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留置肾造瘘管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

留置肾造瘘管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留置肾造瘘管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留置肾造瘘管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留置肾造瘘管患者运用优质护理,可以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性。

关键词:肾造瘘管;优质护理;安全性临床上对于复杂性肾结石、严重肾积水等疾病患者治疗,通常是采用经皮神经手术,在术后需要为患者留置肾造瘘管,可以快速排出脓液、尿液与残留结石,促使肾功能尽快恢复。

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对留置肾造瘘管的患者还应该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1-2]。

基于此,文章中选取我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留置肾造瘘管的60例患者,对其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现将护理内容与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我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留置肾造瘘管的60例患者,对照组年龄均数为(48.53±2.72)岁;研究组年龄均数为(48.44±2.07)岁。

基本资料对比显示,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对患者展开针对性心理疏导,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并主动为患者介绍留置肾造瘘管的原因、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并注意引流液量、性质与颜色等情况,当肾造瘘管出现堵塞时,应该按压肾造瘘管帮助恢复通畅。

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主要内容为:主动向患者发放健康宣教手册,可以通过健康宣教知识讲座、微信群等方式对患者开展健康宣讲,指导患者避免剧烈咳嗽、做屈髋运动,不能牵拉腰腹部,以免肾造瘘管打折、移位、脱落等。

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位,并妥善固定肾造瘘管,引流袋低于床面,患者在采取站位时,引流袋应该在耻骨联合下方,每隔4小时检查一次肾造瘘管的引流情况,如出现轻微堵塞时,应该反复按压肾造瘘管,恢复通畅性,针对出现严重堵塞的患者,可以先用10-15ml的生理盐水,以低压的方式冲洗肾造瘘管,促使其尽快恢复通畅性,在冲洗肾造瘘管期间应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冲洗的动作应该轻柔,以免发生感染、肾脏出血等情况。

超声引导下肾穿刺造瘘术的护理

超声引导下肾穿刺造瘘术的护理

超声引导下肾穿刺造瘘术的护理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肾穿刺造瘘术的护理。

方法:对37例超声引导下肾穿刺造瘘术患者进行术前后护理。

结果:病人停留造瘘管疗效满意。

结论:做好超声引导下肾穿刺造瘘术前后的护理是疗效满意的重要条件。

标签:超声引导下;肾穿刺造瘘术;护理近年来,随着超声介入治疗技术的广泛推广与应用,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术定位准确,彩色多普勒的应用,可避免损伤肾脏内血管,减少出血的发生,采用超声引导下肾穿刺造瘘术,对减轻病人痛苦节约费用,有其临床意义。

我科在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期间,对37例患者施行了超声引导下肾穿刺造瘘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22—64岁,都是行超声引导肾穿刺造瘘术。

2、护理2.1术前护理注意穿刺部位皮肤的清洁,避免细菌的滋生引起术后感染。

向患者解释肾穿刺造瘘术的目的、过程、术后停留造瘘管的意义,争取病人主动配合治疗。

2.2术后护理2.2.1嘱患者卧床休息,根据造瘘瘘口部位,取仰卧位或侧卧位,防止造瘘管在肾内移位、梗阻或引起出血。

注意观察造瘘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保持造瘘口敷料干燥,观察有无尿液外漏,如有浸湿,应及时通知医生更换,以免刺激造瘘管口周围皮肤。

嘱多饮水,2000~3000ml/天,利于引流。

2.2.2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变化。

Q30分/次测量生命体征,共4次,听取病人主诉,有无头晕,胸闷心跳加快等不适。

观察病人脸色,血压脉搏变化以防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2.2.3妥善固定引流管,并保持通畅,因为肾造瘘管较其他引流管径小(我科使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以防引流袋重力作用拖出导管,先在靠近病人端绕一小圈用胶布固定在皮肤上,注意不要打折,以免影响引流。

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如果引流液为鲜红色,或短时间内血性引流液量多,结合病人生命体征,及时跟医生沟通进行处理。

记录引流液颜色、性状、量。

嘱病人引流袋不高于病人体位,翻身起床时注意不要牵拉,压迫导管。

术后肾造瘘管的护理课件

术后肾造瘘管的护理课件
• (2)保持造瘘管的引流通畅,严防堵塞。每1 ~2h挤捏1次,发现造瘘管周围漏尿、敷料潮 湿,则应考虑是否堵管。用生理盐水缓慢低压 冲洗肾造瘘管直至通畅。
• 保持通畅:
肾造瘘位置不得高于造瘘口平面,一般 情况下,肾造瘘管在术后4-6h夹闭,使 肾内积聚较多的血液并凝固,形成压迫 性止血状态。开放肾造瘘管后,应密切 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定时挤 压,发现引流不畅时,在严格无菌操作 下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但压力宜低, 每次冲洗量不超过10ml。
1、暴露引流管与引流袋、瓶连接处 2、引流管下铺治疗巾、置弯盆 3、用血管钳夹闭引流管近端 4、分离引流管与引流袋或瓶接头 5、由内向外消毒引流管口及外周 6、将新的引流袋或瓶与引流管连接 7、松开血管钳,观察引流情况,确认引流通畅 8、固定引流袋或瓶 9、撤治疗巾、弯盆,整理床单位,调整至利于
引流的位置
• 一、核对: • 二、评估: • 三、告知: • 四、准备: • 五、实施: • 六、观察与记录:
一、核对:
• 1、医嘱、患者床号、姓名 • 2、引流种类,引流管留置的
时间
二、评估
1、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意识和合作能力 2、留置引流管的目的、时间及引流的位置和种

3、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及流速 4、术部敷料有无渗血、渗液 5、患者、家属对引流管知识的知晓度
三、告知
1、引流的目的,更换引流袋、瓶 的目的,必要的护理配合及自我 观察的技巧、实项
2、维持有效引流的意义及方法
四、准备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 2、环境:符合无菌操作,保护隐私及保暖 3、用物:引流袋、瓶、消毒用品、无齿血
管钳、必要时备换药物品等 4、患者:取舒适卧位,保护隐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令狐采学创作
肾造瘘管的护理
令狐采学
1.按泌尿外科手术后常规护理及麻醉后常规护理。

2.根据瘘口部位,取仰卧位或侧卧位,防止造瘘管在肾内移位,梗阻或引起出血。

3.造瘘管接消毒引流袋,妥善固定,并保持通畅。

4.按医嘱定时冲洗,冲洗时压力宜低,冲洗液量一般每次不超过12ml,如有堵塞,应及时冲洗。

5.分别记录肾造瘘处及膀胱排出的尿量。

6.保持瘘口处敷料清洁干燥,观察有无尿液外漏,如有浸湿应及时更换,以免刺激瘘口周围皮肤。

7.经肾实质造瘘者,术后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

8.拔管前先闭管2-3d,观察有无排尿困难、腰腹痛、发热等反应。

拔管后3-4d内,应督促患者每2-4h排尿一次,以免膀胱过度充盈。

9.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助冲洗尿路。

令狐采学创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