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水学》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建筑风水学

建筑风水学

二、中国传统风水的基本取向
• 2 因地制宜原则 • 《周易 大壮卦》提出:“适形而止”。先 秦时的姜太公倡导因地制宜,《史记、贷 殖列传》记载:“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泻 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 通渔盐。”
湘西石板寨
• 原生态建筑特点 • 2.1石板寨建筑设计符合当地气候特征
湘西石板寨
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 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 企业、家庭)在一定,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 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生态文化,就是以生 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 会意识形态、人类精 神和社会制度。
一、建筑风水学的内涵
• 郭璞,他在《葬书》中说:"葬者,生气也。气乘风则散, 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 • 尹弘基说:“风水是为找寻建筑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 统,它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布局的艺术,不能按照西方概 念将它简单称为迷信或科学。” • 潘谷西教授在《风水探源》一书的序言中指出:“风水的 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 其范围包含住宅、宫室、寺观、陵墓、村落、城市诸方面。 • 清华大学建筑系景观研究所所长孙凤岐的观点认为风水说 并不全是迷信,而是古代的一种环境观、生态观,是中国 古代的生态建筑理论。
二、中国传统风水的基本取向
• 10 改造风水原则 • 建筑风水理论除了指导人们如何选择基址、 构建住房外,还指导人们如何植树,以培生气; 同时,风水理论还告诫人们不能进行怎样的 建筑,不能进行怎样的开采挖掘,以护形势。 “培生气”和“护形势”的直接目的出于 保护山水,然而客观实际却是保护环境,保护 了生态,保护了自然现代适宜的人居环境。
• 1整体系统原则
• 风水理论思想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以人为 中心,包括天地万物。环境中的每一个整体系统都是相互 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 风水学的功能就是要宏观地把握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优 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 • 《黄帝宅经》主张“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 地为皮肤,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 若得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

建筑风水学

建筑风水学

对“风水”学的初步分析关键词:风水学建筑古人极其重视风水文化。

古谚:一命二运三风水。

可见在古人眼中,风水是和命运息息相关的事情。

其实,每种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必然性,风水学作为千百年来长久不衰之的一种文化,更应值得我们去探索。

本文将对风水文化的定义、起源,风水文化的基本内容,风水学对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的启示作用等内容做一些初步分析。

一、风水学的定义风水学,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叫地相、中国古代称堪舆术,目的是用来选择宫殿、村落选址、墓地建设等方法及原则。

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

风水的历史相当久远,在古代,风水盛行于中华文化圈,是衣食住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有许多与风水相关的文献被保留下来。

由文献中可知,古代的风水多用作城镇及村落选址、还有宫殿建设,后来发展至寻找丧葬地形。

二、风水学的起源风水学又叫堪舆学,其起源久矣!早在先秦就有相宅活动。

春秋时,《尚书》中有:“成王在丰,欲宅邑,使召公先相宅。

”的记载。

至汉朝,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有“孝武帝时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乎?……堪舆家曰不可”的记载。

到明朝时,大军事家,也是堪舆名家,《郁离子》的作者刘基,在一次南游中行至大屿山一带,曾发感言:“奇哉大屿山,日后定可富甲天下!(大屿山,即香港第二大岛。

)”而今事实证明了他的推断。

在我们对他精湛的堪舆造诣所折服的同时,也不得不惊叹堪舆这门学术的神妙!三、风水文化的基本内容1.观天。

宇宙星体对人的作用。

古人十分注重太阳月亮星宿对人类的影响,在风水上主要表现在采光、立向、选日方面。

元运年月日时四季,都是由天星循环所形成的,所以天体的运动对人的影响作用是无容置疑的。

所谓堪舆,堪天道也,舆地道也。

有天才有地,有地才有水有万物。

观察天,了解天,天光上临,地德下载,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根据天星来选择风水地也就成了风水学中最原始的最基础的学问了。

2.辨质。

风(空气)、水、地(土)的质,对人的作用。

这是风水学的基础。

建筑风水学概述

建筑风水学概述

建筑风水学概述导言建筑风水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建筑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旨在通过调整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人们创造一个和谐、平衡和繁荣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概述建筑风水学的起源、基本原理和应用。

起源建筑风水学起源于古代中国,被认为是一种关于自然环境和人体居住的哲学理论。

最早的建筑风水学可以追溯到商代时期的《周易》,其中的“卦象”被认为与建筑环境的布局有关。

随着历史的演进,建筑风水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综合学科,涵盖了建筑、地理、天文、气象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基本原理建筑风水学的基本原理是认为自然环境中存在一种无形的能量,被称为“气”。

建筑的布局和方向会影响这种气的流动,从而产生不同的影响。

以下是建筑风水学中的几个基本原理:1. 阴阳平衡建筑风水学强调阴阳平衡的重要性。

建筑物的正面通常被视为阳,而背面则被视为阴。

通过在建筑环境中巧妙地组合阳和阴的元素,可以实现阴阳平衡,创造出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

2. 五行相互制约五行是建筑风水学中的重要概念。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和土,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赖。

通过合理安排建筑的元素,使五行能够相互平衡,有助于提升建筑的能量和人们的福祉。

3. 形势与气场建筑物的形势和气场对于建筑风水学至关重要。

形势包括山水、道路、河流等自然环境的布局,而气场则指建筑物所在地的能量场。

合理利用形势和气场,可以调整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创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

应用建筑风水学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领域。

1. 居住环境建筑风水学对于人们的居住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选择合适的位置和方向,合理布局房屋的内部空间,可以为居民带来好运和健康。

比如,某些方向的阳光照射可以提供充足的自然光,而对于长久居住的建筑物来说,良好的通风和采光也是非常重要的。

2. 商业建筑建筑风水学在商业建筑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商业建筑的位置、门面和内部布局都会对业务发展产生影响。

合理利用建筑风水学的原理,可以吸引财富和客流,提升商业的繁荣度。

建筑风水学

建筑风水学

建筑风水学建筑风水预兆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之一人们普遍认为“风水兆头”的概念是从郭璞在晋代的墓葬经典中衍生出来的。

《埋葬经》说:“齐骑风散,境界止水,古人云集,不散,行止,故称风水”。

他还说:“风水预兆的方法是先取水,然后藏风”,“深度和深度成倍增加,形成风水预兆”。

实际上,汉代清武子对清武先生的葬礼与风水预兆有关,它说:“内气发芽,外气形成,内外繁殖,风水形成本身。

”。

从上面可以看出,“风水”最早出现在汉代。

关于风水的讨论,主要是基于对“风的散布,止水”的自然现象的一般规律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

通过数十代的发展,已经开发出一套完整的风水学理论。

风水预兆理论的形成是人们经验和实践的结果。

通常,理论的形成(尤其是在古代)远远落后于风水预兆的实践。

那么,建筑风水学思想应运而生的年代有多远?建筑风水预兆的理想模型的核心是青龙,白虎,宣武,朱雀等“四种精神”或“四种精神”。

据“三副黄图”记载,“青龙,白虎,竹雀和玄武是天上的四灵,四个方向是直立的”。

1988年,在河南Pu阳的西水坡发现了绿龙和白虎的图案,这表明“四神”的概念已经出现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中。

在总州的凤井洼,大约在公元前433年在湖北省ix县雷古墩出土的曾侯爵墓中,“四神”模式与北斗星和二十八个星座密切相关。

司马迁在《时事天关树》中讨论了天与人的对应现象:“星星排列,身体出生在地上,本质在天堂里,不同的地方相互归属,它们就像在狂野,他们像朝代的官员,就像人中的事物。

”以上建筑风水概念表明,中华文明至少有6000年前或更早的历史,这与有关专家的以下结论是一致的。

“由于在河姆渡和长江流域其他地方的考古发现,应重写世界历史,并应重新排列主要古代文明的等级。

”最近,中国国家历史研究学会会长史诗教授向外界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

史教授认为,“中华文明五千年”是我们所说的,西方学者从未承认过。

他们只愿意承认甲骨文记载的历史记载,那就是黄河文明只有3000年的历史。

建筑风水学一

建筑风水学一

五、 风水术分类
按方法分
汉代就有所谓“形法家”与“堪舆家”之分,形成了风水的 两大流派。传承至唐宋以后,则演变为“形势宗”与“理气 宗”两大派。
后世言地理之术者分为二宗。一曰宗庙之法,始于闽中,其源甚远,及 宋王乃大行。其为说,主于星卦,阳山阳向,阴山阴向,不相乖错,纯 取五星八卦,以定生克之理。其学浙闽传之,而今用之者甚鲜;一曰江 西之法,肇于赣人杨筠松及赖大有、谢之逸之辈,尤精其学。其为说, 主于形势,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位向,专注龙、穴、砂、水之相 配,其它拘忌,在所不论。其学盛行于今,大江南北,无不遵之。
曲线美
传统风水的曲线美主要体现在"山环水抱"和"曲径通幽"两方面。清 代袁枚在《与韩绍真书》中写到:"贵曲者,文也。天上有文曲星,无 文直星。木之直者无文,木之拳曲盘纡者有文;水之静者无文,水之被 风挠激者有文。"
To Be Continu1)传统神秘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 天、地、人三才 天时、地利、人和 天——天文——星象 地——地理——风水、家相,“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命相——面相、手相
四、 风水学的文化精髓
(2)传统建筑领域的三个组成部分 营造学——建筑——大式、小式 造园学——园林——皇家、私家、寺庙 风水学——规划——形家、法家、日家
四、 风水学的文化精髓
(3)传统的思维模式 天人合一的人生观 时空合一的自然观 知行合一的价值观 六维、四合——中国人的宇宙观
五、 风水术分类
按对象分 阳宅——相宅 阴宅——相墓
敦煌莫高窟《宅经》有云∶“占宅者,见形势气色,草 变迁移,祸福交并,吉凶代谢。占葬者,辨山岗善恶,营 域征邪,鬼神安危,子孙隆绝。”
第一讲 建筑风水学概述

建筑风水学

建筑风水学

建筑fengshui学客厅篇所有的门应由左边开所谓左青龙右白虎,青龙在左宜动,白虎在右宜静,所以全部的门应从左开为吉,也就是说人由里向外、门把宜设在左侧。

开门如有左右颠倒容易导致家庭纷争。

大门不可正对电梯大楼住家其大门不可以正对电梯门,正对造成冲射不利财运,住户容易得患疾病。

大门不可直线对窗、后门或厕所门和窗户是理气进出屋内的开口,大门不可与窗、后门连成一直线,形成前后门相穿,使理气穿堂直出、不能聚集于屋内,因此财富无法结集,所以谓之退财。

厕所是提供人们排泄的空间,本质并不乾净,所以大门也不宜直对厕所。

大门直对厕所会使理财投资出错,使人财进财出,损害家人的财运。

大门与客厅应设玄关fengshui要诀“喜回旋、忌直冲”。

大门与客厅设置玄关或矮柜遮档,使内外有所缓冲,理气得以回旋后聚集于客厅,住宅内部也得到隐蔽,外边不易窥探。

住宅内部隐蔽深藏,象征福气绵延。

客厅应设在住家的最前方进入大门后首先应看见客厅,而卧房、厨房以及其他空间应设在房子后方。

空间运用配置颠倒,误将客厅设置在后方,会造成退财格局,容易使财运走下坡。

住家旺位在大门的斜对角住家旺位通常是在客厅,其主要条件为清静、安定,不可以是通道的动线,一般而言旺位是在进入客厅门口的斜对角。

既然旺位多出现于大门斜对角,所以不宜悬挂镜子,因为镜子有反射的效果,容易阻碍家人的运势;使财运不济、机会流失。

旺位应放置可助长运势的吉祥物,最好的方法是种植具有生命力的宽叶绿色植物。

客厅不宜阴暗客厅fengshui首重光线充足,所以阳台上尽量避免摆放太多浓密的盆栽,以免遮档光线。

明亮的客厅能带来家运旺盛,所以客厅壁面也不宜选择太暗的色调。

客厅地板不宜高低不平客厅地板应平坦、不宜有过多的阶梯或制造高低的分别。

有些客厅采用高低层次分区的设计,使地板高低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家运也会因地板的起伏而多坎坷。

客厅不可成为动线客厅是聚集旺气的地方,应要求稳定,不应将客厅规划在动线内,使人走动过于频繁。

建筑风水学

建筑风水学

建筑风水学的认识与感想通过这学期对建筑风水学的学习,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新的认识。

建筑风水学是一门研究建筑物“风水”的学科。

所谓“风水”就是察天观地,是古代的一门有关“生气”的术数。

在《吕氏春秋-季春》中提到:“生气方盛,阳气发泄。

”生气是万物生长发育之气,是能够焕发生命力的元素。

历史上最先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他在《葬书》中说:“葬着生气也。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对于风水一词,《辞海》的定义是:“风水,也叫堪舆。

旧中国的一种迷信。

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着或葬者一家的祸福。

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建筑风水学是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三大支柱之一。

传统的风水理论被现代人认识后,经过研究取其精华,逐渐演变成今天的现代建筑风水学,也称为时空环境学。

现代建筑风水涉及到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天文学、气象学、环境学、建筑学、生态学、人体生命信息学、以及:美学、伦理学、宗教、民俗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科学理论。

建筑风水学从古至今都享有崇高的地位。

随着时代进步,建筑风水学进入了系统化的现代阶段,将中西方的风水知识融入其中,是现代与传统的美好融合。

是极有内涵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西方科学界也对中国建筑风水学予以高度的赞赏,也在致力于风水学研究。

风水不能仅以简单的科学或者是迷信的说法去界定,其实它远远超出这个范围。

风水是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生存智慧和文化基因,是一门大学问。

风水学本质上是一门自然哲学,风水学上天人互补的原来,其实就是讲求人和自然的和谐,这是自然哲学的一种。

同时风水学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总结了规律,并以这些规律和结论指导我们的生活,带给人们和谐舒适的生活。

其中很多的哲学思想都得到了体现,所以说它是一门自然哲学一点也不过分。

很多人以为风水学就是封建迷信,其实不然,风水学的理论很多都是根据科学理论来设定的。

所谓的宜忌,都从科学理论出发,根据人体所需而判定的。

建筑风水课程标准

建筑风水课程标准

《建筑风水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3E0516
一、课程定位
《建筑风水学》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

依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建筑风水的道理、背景、应用方法等知识,培养学生从事相关工作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今后购(售)房、选地基、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通过对建筑风水的原理的理解,能破除迷信,树立良好思想品德,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良好的支撑和拓展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悉气、阴阳、四象、五行、八卦、天干地支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原理,从而掌握风水的来龙去脉。

2、了解形势法和理气法这两种常见看风水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在一定程度运用风水知识进行室内布置
2、了解如何运用风水原理营造自身良好的风水
(三)素质目标
1、树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理念。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四、教学评价
平时参与:占50%
——出勤,课堂互动,社会实践
期末论文:占50%
——结合自家建筑格局分析风水五、建议使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风水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建筑风水学》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学分:2 课程学时:30
适用专业:装潢艺术设计开课学期:3
一、课程定位
《建筑风水学》为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

通过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对古代风水理论进行分类、研究,对其哲学内涵、数理法则、风水理论的局限性进行总结。

对古代风水的作用、概念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剖析,在建筑环境和中国古代风水理论的关联性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能够在现代建筑的设计、规划中,提供科学的古代风水理论借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具备运用建筑风水学理论对于建筑进行分析与阐释,进而运用建筑风水学理论对于建筑进行欣赏与评价。

同时,结合建筑学科的特点,以建筑艺术为对象,从建筑装潢艺术设计的角度,按照家庭、公司的室内摆布的风水要求,运用现代建筑平面、装饰设计的要求进行剖析与运用。

通过研究式的学习,具备自制丰富多彩的课件,充分展示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

前续课程《建筑史》与《建筑美学》,为《建筑风水学》的深入学习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古代风水理论的分类、研究其哲学内涵、数理法则、风水理论的局限性。

对古代风水的作用、概念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剖析,在建筑环境和中国古代风水理论的关联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能够在现代建筑的设计、规划中,提供科学地借鉴古代风水理论。

(二)能力目标
作为高职高专的《建筑风水学》课程,注意结合建筑学科的特点,注意把风水学与建筑艺术结合起来,从建筑风水的角度分析建筑规划选址、
城市选址、单体建筑设计、室内装潢等方面的内容。

深入剖析中外建筑,并形成一定的建筑风水学研究能力。

(三)素质目标
《建筑风水学》课程充分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建筑风水学思想,结合生态建筑学、景观建筑学等理论体系,用现代科学理论验证一些风水理论的科学性,阐述其中的科学因素和对现代规划的借鉴作用。

三、课程内容
四、课程设计
项目一:绪论学时:2 知识目标:
了解风水概念与风水研究现状,理解古代风水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建筑风水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价值以及建筑风水学的研究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确立建筑风水学的学习方法与研究思路,为今后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素质目标:逐步形成建筑风水学的知识体系,运用本课程的相关理论从建筑风水学的视角对于建筑进行分析,分清迷信与科学、精华与糟粕是
项目二:我国古代风水理论
学时:6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风水的起源、发展及流派,充分认识中国古代风水理论的局限性。

能力目标:通过中国古代风水的起源、发展的学习,掌握中国古代风水的主要流派及其理论体系。

素质目标:针对中国古代风水的主要流派,科学地借鉴古代风水理论,
项目三:建筑规划选址与风水学时:6 知识目标:掌握建筑风水学选址原则、城市选址与风水与生物环境的选择等相关内容。

能力目标:能够科学利用古代风水理论,结合现代生物环境科学,为建筑规划选址提供借鉴。

素质目标:能够运用建筑风水学选址原则相关原理,针对典型建筑实例,进行科学分析。

项目四:单体建筑设计与风水学时:6
知识目标:掌握传统建筑中的风水理论、生态建筑学、景观生态学、环境学与建筑风水以及风水理论对现代建筑的借鉴。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传统建筑中的风水理论,结合现代生态建筑学、景观生态学、环境学理论,用典型建筑实例对于研究的对象进行分析。

素质目标:具备建筑风水学的专业素质与敏锐的思辨能力,剖析建筑建筑实例。

项目五:室内装潢与风水
学时:8
知识目标:掌握室内装潢与风水、家居风水与室内设计、写字楼的摆布与风水、商业地产的装修风水设计。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室内装潢与风水的设计理论,结合家居、写字楼与商业地产案例,进行分析与设计调整。

素质目标:对于研究的典型建筑实例,采用研究式的学习方式,制作
五、课程考核
(一)考核成绩组成
本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考核、技能考核、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

六、实施建议
(一)教材及相关资源开发建设
1、教材
教材的选取内容应满足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教材内容全面,图文并茂,难度适宜,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同时,依据《建筑风水学》课程标准,要将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具有适应性。

2、相关资源开发建设
其一,应注重《建筑风水学》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其二,结合《建筑风水学》课程标准,通过典型建筑实例,引入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与创造力。

其三,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