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计划及实施细则
检验科培训计划和方案

检验科培训计划和方案一、培训目标1. 了解检验科室的基本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
2. 掌握检验科室的设备使用、操作方法和日常维护。
3. 熟悉检验科室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管理方法。
4. 提高检验科室人员的卫生防护意识及安全操作技能。
5. 培养检验科室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培训内容1. 检验科室工作介绍(1)检验科室的职能和重要性。
(2)检验科室的工作流程及标准操作程序。
(3)检验科室的常见检验项目和常规操作方法。
2. 仪器设备使用和日常维护(1)各类检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2)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
(3)仪器故障处理和维修保养注意事项。
3. 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管理方法(1)质量控制体系的基本原理和要求。
(2)质量管理方法的实施和监控。
(3)问题样本分析和处理方法。
4. 卫生防护和安全操作技能(1)卫生防护意识的培养和具体方法。
(2)检验室常见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3)安全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际操作指导。
5. 团队合作和工作效率提高(1)团队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2)团队协作的方法和技巧。
(3)工作效率提高的方法和实际操作指导。
三、培训方案1. 培训对象检验科室新员工、实习生和需要提升技能的员工。
2. 培训时间每周安排一至两天的培训时间,持续2个月。
3. 培训方式(1)理论培训:由科室主任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进行系统的理论讲解,结合实例分析和案例讨论,帮助学员深入理解培训内容。
(2)实操培训:由培训老师指导学员进行检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演练,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进行操作练习。
(3)案例分析:结合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员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工作逻辑思维能力。
4. 培训考核(1)期末考核:对学员进行综合理论与实操考试,考核通过后颁发结业证书。
(2)实习实训:对结业的学员进行实际操作实习和指导,确保学员能将培训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5. 培训资源(1)老师资源: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高水平专业知识的老师进行培训教学,确保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检验科岗前培训计划

检验科岗前培训计划1. 培训目标检验科岗前培训是为了使新员工能够快速地融入工作环境,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熟悉工作流程和规范,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检验工作质量和安全。
2. 培训内容2.1 检验科基本知识- 检验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检验科的职能和作用- 检验科的组织结构和人员分工- 检验科的工作流程和规范2.2 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常见检验设备的使用方法- 检验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检验设备的故障排除和应急处理2.3 检验标准和方法- 各类产品的检验标准和方法- 检验报告的编写和上报要求- 检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方法2.4 质量控制和风险防范-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工作中的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2.5 专业素质和沟通技巧- 团队合作和个人责任意识- 适应新环境和新工作的能力- 与同事和客户的有效沟通技巧3. 培训方式3.1 班级培训- 通过专业培训机构进行系统培训- 培训内容由专业讲师讲解- 可以进行集中答疑和案例讨论3.2 岗位实习- 安排在岗老师带领实习- 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工作经验和技能- 参与实际案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3 在线学习-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学习- 通过视频课程和网络培训平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灵活性4. 培训周期3个月5. 培训考核5.1 考试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考试,通过考试才能顺利完成培训5.2 实习评估在实习期间对学员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团队合作等方面5.3 专业评估由专业人员进行专业评估,判断学员是否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技能6. 培训成果6.1 提高新员工的工作技能和知识水平6.2 增强新员工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6.3 培养新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6.4 提高新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7. 培训师资培训讲师为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检验科专家和实习老师,保证培训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检验科人员培训计划

检验科人员培训计划篇一: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计划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计划一、培养目标通过培养使受训者能够正确地掌握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规检验技术及应用,熟悉检验操作技能技能,熟悉各类自动化仪器的校准、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及实验室信息与质量的管理。
受训者在具备实验室检验技术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能够指导实验室检验与临床诊疗相结合,并为临床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工作等提供咨询。
二、培养方法轮转专业包括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5个专业。
医学检验科专科医师培养轮转时间安排表部门时间临床基础检验4个月临床化学检验2个月临床免疫学检验2个月临床血液学检验2个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2个月三、培养内容与要求(一)临床基础检验1.轮转目的掌握:常用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
了解: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的设计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2.基本标准(1)检查项目及实践例数要求检查项目(技术)名称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抗凝手工法①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②进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检查血细胞分析的室间质评与室内质控血涂片的形态学检查,包括感染、中毒等血象变化以及疟原虫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①、网织红细胞计数②、嗜酸性粒细胞计数③。
尿液的理学、化学检查与沉渣镜检。
尿液24h蛋白及糖定量①, Addis计数②, 乳糜尿检查③,含铁血黄素检查④,尿妊娠试验⑤尿液干化学自动分析仪应用及结果分析。
粪便常规检查①,便潜血试验②脑脊髓液检查(包括外观:颜色、透明度,以及蛋白、糖、氯化物测定, 细胞计数与分类)浆膜腔积液检查(外观的颜色及比重测量、蛋白检查、细胞计数与形态,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2)基本技能要求检查项目(技术)名称手指和静脉取血电阻型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及性能评价①,保养与维护②血细胞分析直方图和散点图分析血涂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态辨认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校准①、性能评价②、保养与保养③尿沉渣中细胞、管型等形态识别粪便中细胞常见细胞的辨认胸腹水中常见细胞的辨认脑脊液中常见细胞的辨认(二)临床血液学检验1.轮转目的掌握:血细胞发育理论;血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变化;各类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和鉴别要点;白血病的分型及临床应用。
检验专员入职培训计划方案

一、培训目的为了使新入职的检验专员尽快熟悉检验工作流程、掌握检验技能、了解公司企业文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对象公司所有新入职的检验专员。
三、培训时间1. 集中培训:1周(5天)2. 在岗指导:3个月四、培训内容1. 公司及部门概况(1)公司历史、背景、经营理念、愿景、使命、价值观;(2)检验部门组织结构、职责、工作流程;(3)公司规章制度、奖惩制度。
2. 检验专业知识(1)检验基础理论:检验原理、检验方法、检验标准;(2)检验设备操作:熟悉检验设备的基本操作和维护;(3)检验样品处理:样品接收、制备、保存等;(4)检验结果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异常情况处理。
3. 检验技能培训(1)现场检验技能:学习现场检验操作规范,提高检验准确性和效率;(2)实验室操作技能:掌握实验室基本操作规范,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3)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提高数据统计分析能力,准确判断检验结果。
4. 职业素养培训(1)沟通与协作:提高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2)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确保检验数据的真实、准确;(3)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五、培训方式1. 集中培训:由部门负责人或专业讲师进行授课,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2. 在岗指导:由部门负责人或资深检验专员进行一对一指导,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3. 实践操作:新员工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实际检验工作,提高操作技能。
六、培训评估1. 集中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评估新员工的培训效果;2. 在岗指导期间,由导师对新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确保培训目标的实现;3. 3个月后,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为新员工的转正提供依据。
七、培训费用培训费用包括讲师费用、教材费用、场地费用等,由公司承担。
八、培训计划实施1. 培训前,由人力资源部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报公司领导审批;2. 培训过程中,人力资源部负责监督培训计划的实施,确保培训效果;3. 培训结束后,人力资源部收集培训反馈意见,对培训计划进行优化。
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制度修订稿

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制度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计划(修订)一、培训目的通过培养使受训者能够正确地掌握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对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规检验技术及应用,熟悉检验操作技能,熟悉各类自动化仪器的校准、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及实验室信息与质量的管理。
受训者在具备独立完成实验室检验操作,并能够对实验室检验项目与临床诊断相结合分析。
二、培训项目轮转专业包括临床检验(血库)、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微生物检验5个专业。
检验科新进人员培养轮转时间安排表:(由各专业组考核合格后方能轮转)临床基础检验 2个月临床生化检验 1个月临床免疫检验 1个月临床微生物检验 1个月三、培养内容与要求1、临床基础检验掌握:临检常用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
了解: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和血凝仪的工作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血细胞分析直方图和散点图分析。
要求及标准:手指和静脉取血;检查项目及实践例数要求;检查项目(技术)名称;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抗;手工法、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进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检查;血细胞分析的室间质评与室内质控;血涂片的形态学检查,包括感染、中毒等血象变化以及疟原虫检查;红细胞沉降率;网织红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尿液的理学、化学检查与沉渣镜检;Addis计数;尿妊娠试验;尿液干化学自动分析仪应用及结果分析;粪便常规检查便潜血试验;脑脊髓液检查、浆膜腔积液检查。
交叉合血的操作流程。
2、临床化学检验专业掌握:生化检验常用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
了解: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小儿及妊娠妇女的生理代谢改变及相关临床意义;某些疾病与遗传表型的相关性及研究动态。
要求与标准:熟悉肝、肾、胰腺功能检查及心肌损伤检查的实验项目和临床应用;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理论及失衡的判断;血清酶学理论,酶动力学法测定相关理论、实验设计及方法学评价;代谢物酶法及化学法测定相关理论及实验设计、方法学评价;参考范围和质量控制的理论及应用。
2024年检验科培训计划

2024年检验科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检验科的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检验科人员的专业水平,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满足社会对检验科工作者的需求,我国将于2024年实施检验科培训计划。
本培训计划旨在加强对检验科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以适应现代检验科的发展需求。
二、培训内容1. 检验科基础知识培训检验科基础知识培训将主要包括检验科学基础、检验技术和方法、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内容。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学员对检验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 检验科前沿技术培训随着科技的发展,检验科的前沿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本次培训计划将围绕检验科的前沿技术进行培训,包括新型检验方法、新技术应用、检验标准的更新等内容,以帮助学员了解最新的检验科技术发展动态,提高其技术水平。
3. 检验科管理培训检验科管理是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科人员必须要掌握的能力。
本培训计划将针对检验科管理进行培训,包括检验科质量管理、检验科安全管理、检验科人员管理等内容,以提高学员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4. 专业实践培训除了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培训外,本次培训计划还将安排专业实践培训,包括参观考察各类实验室、实际操作检验仪器设备、参与检验实验等内容,以帮助学员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5. 检验科创新能力培训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也是科学工作者必备的能力。
本次培训计划将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创新创业讲座、组织创新项目、激发学员的创新思维,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
三、培训对象本次培训计划将面向全国各地的检验科人员进行招生,主要包括从事医学检验、环境检验、食品检验、药品检验等领域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四、培训方式1. 线上培训为了方便学员的接受培训,本次培训计划将采用线上培训的方式进行。
学员可以在家或单位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灵活安排学习时间。
2. 线下实践针对部分培训内容需要实际操作的部分,本次培训计划将通过组织学员到实验室实地操作,参观考察先进的检验科实验室等方式进行线下实践。
检验科入职前培训计划

检验科入职前培训计划目标本培训计划旨在帮助新员工尽快熟悉并胜任检验科工作,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培训内容1. 公司介绍和组织结构:新员工将了解公司的背景和组织结构,以便更好地融入团队。
2. 检验科职责和工作流程:介绍检验科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包括样本收集、实验室测试、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
3. 专业知识培训:根据新员工的专业背景和工作需求,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包括实验室技术、质量管理和实验室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4. 设备和仪器使用培训:介绍常用的检验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新员工能够正确使用并维护设备。
5. 质量控制培训:培训新员工在实验过程中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样本处理、实验记录和结果验证等方面的内容。
6. 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培训: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新员工了解不同情况下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研究应变能力。
培训计划培训评估为了确保培训的效果和新员工的研究情况,将进行以下评估方式:1. 知识测试:对培训内容进行测试,评估新员工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演练:组织实际操作和模拟练,评估新员工在实践中的表现和技能。
3. 反馈和辅导:定期进行培训反馈和辅导,帮助新员工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培训后支持培训结束后,将提供以下支持给新员工:1. 导师指导:为新员工指定导师,提供业务指导和问题解答。
2. 继续研究机会:鼓励新员工参加相关学术活动和培训课程,持续提升专业能力。
3. 定期评估和职业发展规划:定期评估新员工的工作表现,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其在职业生涯中实现成长和进步。
以上是我们为新员工提供的入职前培训计划,希望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并胜任检验科工作。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检验科新进医院培训计划

检验科新进医院培训计划为了提高新进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医院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计划,以保证医疗服务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本次培训计划主要分为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两个部分,旨在使医护人员掌握必要的医疗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一、理论培训1. 专业知识培训医护人员需要不断提高医学理论知识水平,掌握最新的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
为此,医院将组织专业医师对新进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包括医学基础知识、常见疾病诊疗、新型疾病防控等内容,以及各科室的特色诊疗和护理技术。
培训内容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医护人员的不同层次进行分级设置,确保培训效果和学员的接受程度。
2. 医疗安全培训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的核心,所有医护人员都需严格遵守医疗纪律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因此,医院将邀请相关医疗管理专家,对新进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安全知识培训,包括医疗事故处理、医疗纠纷预防、感染控制、用药安全等内容,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3. 沟通与人际关系培训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需要与患者、家属、同事进行频繁的沟通和交流,而有效的沟通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
因此,医院将邀请专业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专家,对医护人员开展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培训,包括患者情绪管理、家属沟通技巧、同事合作与团队建设等内容,帮助医护人员提高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增强患者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4. 紧急救护技能培训医护人员需要具备处理急救情况的能力,特别是在突发状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救助患者。
为此,医院将组织专业急救专家对医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技能培训,包括心肺复苏、体外除颤、创伤救治、急救器械使用等内容,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反应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二、实际操作培训1. 临床实践培训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和应用,因此,医院将通过临床实践培训,让新进医护人员亲身参与临床工作,熟悉临床操作流程、规范操作程序和常见疾病诊疗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检验科专科人员培训计划及实施细则医学检验科是以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其实验室工作除医学检验以外还可以提供临床应用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包括检验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适当检查提供建议。
因此医学检验科人员培训包括医学检验技师和检验医师的培训。
一、培训目标通过培养,检验技师能够正确地掌握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规检验技术及应用,熟悉各类自动化仪器的校准、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及实验室信息与质量的管理。
检验医师熟悉内科临床诊疗技能,在具备实验室检验技术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能够指导实验室检验与临床诊疗相结合,并为临床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及康复工作等提供咨询。
二、培训专业及培训周期检验技师的培训在医学检验科内部各专业进行,轮转专业包括临床基础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和输血检验7 个专业,轮转完成之后1年内要取得检验技师资格证书。
检验医师的培训除检验技师的培训内容以外,还要在内科范围内包括心血管、肾脏、呼吸、消化、内分泌、血液、感染性疾病7 个专业轮转学习。
并在完成之后1年内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三、检验技师培训内容与要求(一)临床基础检验专业1. 轮转目的掌握: 常用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
了解: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设计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2. 基本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2 )基本技能要求:3. 较高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①尿液分析质控≥ 5 次。
尿沉渣细胞与管型的标准化定量检查≥10 例;②精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的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各种标本≥5 例。
(2 )临床实践技能要求:①全自动五分群(类)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2 次。
参数与图形含义及临床病例分析≥20 例;②尿沉渣自动分析仪使用及结果分析≥5 次;③粪便常见寄生虫及其虫卵的识别≥3 种寄生虫病例;(3 )外语、科研能力要求: 翻译专业外文文献(≥800 个单词 .2 小时); 写一篇文献综述(≥2000 字)。
(二)临床血液学检验专业1. 轮转目的掌握: 血细胞发育理论; 血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变化; 各类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和鉴别要点; 白血病的分型及临床应用; 止血与血栓的基本理论; 血小板功能障碍及各种凝血障碍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DIC 的实验诊断; 凝血仪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与比浊法测定凝血因子的方法学特点。
了解: 血液流变学的理论及检查结果分析,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及常用参数的意义。
2. 基本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2 )基本技能要求:3. 较高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少见类型血液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病、骨髓转移癌、骨髓纤维化及类脂质代谢障碍性疾病等)的实验室诊断。
每种病例≥1 例;②单一凝血因子活性测定、血浆纤溶酶原、α2 - 抗纤溶酶、抗凝血酶Ⅲ、血小板抗体及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
每项试验≥1 次;③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等,每种病例≥5 例;④血液肿瘤染色体检查≥2 例。
(2 )临床实践技能要求: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少见类型血液病细胞形态识别≥3 例;②白血病的流式细胞免疫表型检查≥5 例;(3 )外语、科研能力要求: 翻译专业外文文献(≥800 个单词 .2 小时); 写一篇文献综述(≥2000 字)。
(三)输血检验专业1. 轮转目的掌握: 红细胞血型的相关理论; 血型与输血检查的基本技能; 成分输血的意义及适应证; 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及实验室检查。
了解: 免疫性血型抗体产生的机制;ABO 血型亚型; 白细胞血型中关于HLA 的理论与其在器官移植配型中的意义。
2. 基本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2 )基本技能要求:3. 较高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 ①免疫性血型抗体筛查≥1 例; ②新生儿溶血病检查≥1 例。
(2 )临床实践技能要求: ①ABO 血型亚型鉴定≥1 例; ②新生儿溶血病检查≥1 例。
(四)临床化学检验专业1. 轮转目的掌握: 疾病状态下三大代谢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其代谢物在相应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肝、肾、胰腺功能检查及心肌损伤检查的实验项目和临床应用;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理论及失衡的判断; 常用临床化学检查项目的方法学原理、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 血清酶学理论,酶动力学法测定相关理论,实验设计及方法学评价; 代谢物酶法及化学法测定相关理论及实验设计,方法学评价; 参考范围和质量控制的理论及应用。
了解: 血液气体分析与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 小儿及妊娠妇女的生理代谢改变及相关临床意义; 某些疾病与遗传表型的相关性及研究动态; 激素代谢与调节及其相关疾病。
2. 基本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2 )基本技能要求:3. 较高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2 )临床实践技能要求:①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程序设计≥3 个项目;②自动电泳分析仪的应用,血清及尿液蛋白电泳、同工酶电泳、脂蛋白电泳≥3 例;(3 )外语、科研能力要求: 翻译专业外文文献(≥800 个单词 .2 小时); 写1 篇文献综述(≥2000 字)。
(五)临床免疫学检验专业1. 轮转目的掌握: ①基本理论: 抗原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与抗原分类;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 补体系统的激活与抑制; 免疫细胞的发育及功能; 免疫应答的类型、过程、调节、遗传控制; 各型变态反应; 自身免疫病、免疫增生病、免疫缺陷病及移植免疫的相关理论;②基本技能: 感染免疫、自身免疫、肿瘤免疫、免疫功能、变态反应等有关常规试验的项目、原理、操作、结果报告与临床意义。
了解: ①基本理论: 免疫球蛋白超基因家族; 免疫球蛋白及T 细胞受体的基因重排;MHC 的分子遗传学; 细胞因子的功能;②基本技能: 感染免疫、自身免疫、肿瘤免疫、免疫功能等有关的特殊试验。
2. 基本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2 )基本技能要求:3. 较高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①肿瘤标志物的检测:CA15-3 、CA19-9 、CA12-5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 ),≥20 例;②血清M 蛋白分型,κ轻链、λ轻链测定≥2 例;③血清总IgE 、特异性IgE 测定≥5 例。
(2 )临床实践技能要求:①固相酶免疫测定的试剂制备,最适工作浓度的选择及方法的标准化≥1 次;②免疫细胞的分离技术应用≥1 次;③免疫固定电泳技术的规范操作、仪器的维护与保养≥2 次;④流式细胞仪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及绝对计数≥3 例;⑤参加内科各专业查房和科巡诊≥5 次。
(3 )外语、科研能力要求:①翻译专业外文文献(≥800 个单词 .2 小时);②写一篇文献综述(≥2000 字)。
(六)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专业1. 轮转目的掌握: ①基本理论: 常见细菌的生理、遗传、变异、形态学、致病性及外界环境对细菌的影响; 细菌的生理学分类; 病毒的分类、特点、遗传变异和致病性; 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判定指标、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②基本技能: 各类细菌检查的实验方法、流程及质量控制; 细菌药敏试验的方法、原理、结果的解释和影响因素。
了解: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现状; 真菌、放线菌的分类、特点和致病性。
2. 基本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2 )基本技能要求:3. 较高要求(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 ①荚膜、芽胞、细胞壁、鞭毛、阿伯尔染色法、异染颗粒染色,≥1 次; ②产气荚膜杆菌、爱德华菌属、耶尔森菌属、嗜血杆菌属、其他非发酵菌属、气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的分离鉴定,≥1 例。
(2 )临床实践技能要求: ①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室间质评,≥1 次,室内质控规范操作,≥5 次; ②了解病毒的分离培养、PCR 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③参加感染疾病和呼吸内科专业查房和科巡诊≥5 次; ④常见真菌的培养与鉴定≥5 次。
(3 )外语、科研能力要求: 翻译专业外文文献(≥800 个单词 .2 小时); 写1 篇文献综述(≥2000 字)。
四、检验医师培训内容与要求检验医师除达到检验技师的要求以外,还需进行以下培训。
(一)心血管专业1. 轮转目的熟悉: 心血管内科的学科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学科知识。
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基本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
了解: 某些疑难病症的诊疗原则。
2. 基本要求(1 )学习内容: 冠心病(包括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常见心律失常、常见瓣膜病、心肌炎、心肌病。
常见心脏病的急诊病例,如急性左心衰竭、高血压危象、严重心律失常等。
(2 )临床知识和技能要求:①临床知识: 常见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和治疗原则,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
心血管病的常用药物(特别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洋地黄类和其他正性肌力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②技能要求: 正确询问病史,书写病历,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常规,掌握心血管疾病急诊常见病的诊断与处理。
常规心电图(十二导联操作),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典型心电图诊断(如心肌梗死、心室与心房肥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逸搏心律、各种期前收缩、室性与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低血钾与高血钾症等)。
3. 较高要求(1 )学习内容: 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疾病、常见先天性心脏病。
(2 )临床知识、技能要求:①临床知识: 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点、电生理的基本知识、不稳定心绞痛的分型和处理、心力衰竭及和处理;②技能要求: 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典型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诊断。
临时心脏起搏术,电复律术。
了解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二)肾脏病专业1. 轮转目的熟悉: 肾脏内科的学科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学科知识。
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熟练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
了解: 某些疑难病症的诊疗原则。
2. 基本要求(1 )学习内容: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病综合征、IgA 肾病);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类、乙肝病毒抗原相关肾炎); 间质性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细菌性、衣原体及性传播性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2 )临床知识和技能要求:①临床知识: 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临床分型、诊断与鉴别诊断和治疗; 急慢性肾盂肾炎及其并发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剂的应用; 非透析疗法(包括饮食治疗),血液透析指征和方法选择的原则;②技能要求: 准确询问病史、书写病历、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肾脏疾病的诊疗常规,掌握肾脏疾病急诊常见病的诊断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