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试题库含答案】2017最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一、判断题√√√√√√√╳╳╳√√√╳√√√√╳╳二、选择题 DCBBC ADCDD三、简答题1、简述4-5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有哪些?1)好奇好问。

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

3)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用和情境进行概括分类。

2、简述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科学经验是指学前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通过他们的亲自操作,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直接接触周围世界,所获取的具体事实和第一手经验。

科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

抽象的认识,是对具体事物概括的结果。

科学经验和科学概念是有区别的,介他们又坚密联系,科学概念的形成信赖于科学经验的获得,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内涵的获得。

3、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①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心理学依据。

②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社会依据。

③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

4、阐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

全面性与整体性原则;连续性与一致性原则;可行性与可接受性原则;社会性与时代性原则;辩证统一性原则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有哪些方面?并举出具体的例子。

探究和认识植物;关爱和认识动物;了解和爱护人体;体验和了解材料;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及变化;尝试使用工具;体验技术设计;感受天气变化,发现自然界的奇妙;关爱环境,珍惜资源;感受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四、设计题根据教材中介绍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三种方法,请任选一种方法设计一个科学教育的内容。

单元一:我们的交通工具 1自行车2,汔车。

3飞机单元二,大自然的植物 1小草2鲜花3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2一、选择题√√√√╳√√√√√√√√√√二、选择题 CADBB BDADC三、简答题1、请简述幼儿教师开展小实验指导的要点。

为了使学前儿童操作试验得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为了使学前儿童的操作试验得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为学前儿童的操作实验提供必要的用具和材料。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生长发育: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细胞间质的增加。

表现为各组织、器官和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重量的增加;发育则比较复杂,是指各组织,器官、系统在功能、技巧、心理、智力各方面的改变,是质方面的改变。

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是指身体及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体重和身肩。

身体指数评价法:是根据人体各部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数学公式将几项有关身体发育的指标联系起来,以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一种方法。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即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青枝骨折:由于儿童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

就像鲜嫩的柳枝,被折后,外皮还连着。

儿童的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疼痛不如骨头完全断裂时明显,伤肢还可以做些动作,因此这类骨折容易被忽略脑震荡:颅骨没有受伤,只是因为外力波及脑部,使脑部组织受到震荡,最初可有数分钟的意识丧失。

清醒后,对于受伤经过不能回忆感到头痛、头晕,并有呕吐。

经休息后症状减轻,不留后遗症。

必需氨基酸: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二十余种,其中有八种不能再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称为必需氨基酸。

公道膳食:是全面地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平衡膳食。

佝偻病:佝偻病是三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系因缺乏维生素D所致,因此又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

传染源: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后,就会在体内繁殖,这类被感染的人或动物就教务传染源。

帮助法:帮助法有两种方式,一是语言方式,一种是具体帮助。

队列队形练:队列队形练是指幼儿按一定要求,大家做协同一致的动作。

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对大气、水质、土壤和食物的污染,并达到致害的程度,以及噪声、恶臭、放射性物质等对环境的损伤。

《学前儿童社 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学前儿童社 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以下是关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的答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是()A 0-3 岁儿童B 0-6 岁儿童C 3-6 岁儿童D 3-8 岁儿童答案:C解析: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要针对 3-6 岁儿童,这个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2、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特点()A 随机性B 长期性C 系统性D 反复性答案:C解析: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具有随机性、长期性和反复性等特点。

它不是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教育过程,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且需要长期反复地引导和培养。

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不包括()A 培养儿童的社会认知B 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C 培养儿童的社会情感D 引导儿童的社会行为答案:B解析: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主要是体育教育的目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侧重于培养儿童的社会认知、情感和行为。

4、以下哪种方法不适合用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A 角色扮演B 讲授法C 参观法D 实验法答案:D解析:实验法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操作难度较大,不太适合用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而角色扮演、讲授法和参观法都是常见且有效的教育方法。

5、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包括()A 自我意识B 人际交往C 社会环境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涵盖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全面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二、简答题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

答: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价值,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其次,能促进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合作分享,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再者,帮助儿童了解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培养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为其未来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

最后,良好的社会教育能够丰富儿童的情感体验,培养同情心、爱心等积极情感,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一、判断题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就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与设备等内容。

(√)2、技术就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与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

(√)3、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就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4、科学教育就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与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

具体地说,科学教育就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5、人类早期的科学教育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自然科学教育带有神灵色彩。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就是根据学前教育的总目标、结合科学教育的特点而确定的,就是学前教育总目标在科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在制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考虑年幼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同时还要体现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可以称之为纵向结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也可以称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领域目标,就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它原则性地指出在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范围与方向,就是科学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与相对的独立性。

(╳)9、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4-5岁的儿童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10、中班的植物教育目标就是: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各二、三种,知道它们的名称,从根、茎、叶、花、果中某些部分的外形特征,比较其明显的不同点。

(╳)11、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学前儿童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科学知识经验的获得与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一、判断题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技术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

(√)3、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4、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

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5、人类早期的科学教育的特点是自然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自然科学教育带有神灵色彩。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学前教育的总目标、结合科学教育的特点而确定的,是学前教育总目标在科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在制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考虑年幼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同时还要体现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可以称之为纵向结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也可以称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领域目标,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它原则性地指出在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范围和方向,是科学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9、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4-5岁的儿童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10、中班的植物教育目标是: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各二、三种,知道它们的名称,从根、茎、叶、花、果中某些部分的外形特征,比较其明显的不同点。

最新电大作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资料

最新电大作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资料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1一、判断题‎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技术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

(√)3、‎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4‎、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

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5、人类早期的‎科学教育的特点是自然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自然‎科学教育带有神灵色彩。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学前教育‎的总目标、结合科学教育的特‎点而确定的,是学前教育总目‎标在科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在制订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考虑年幼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同时还要‎体现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可以称之为纵向结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也可以‎称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领域‎目标,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它原则性地指出‎在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范‎围和方向,是科学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9、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4-5岁‎的儿童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10、中班的植物教‎育目标是:认识常见的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各二、三种‎,知道它们的名称,从根、茎‎、叶、花、果中某些部分的外‎形特征,比较其明显的不同点‎。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形成性考核1一、单项选择题1.1932年10月,当时的教育部门正式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将有关科学教育的内容纳入()(1936年更名为“社会与常识”)课程当中,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确认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为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体系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

A.格物与致知B.常规与习得C.社会与自然D.测量与科学2.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出现了第一次改革浪潮,这一时期强调分科教育,主张让所有人都学会基本原理、概念等,因此这一时期又称为()时期。

A.作为探究取向的科学时期B.作为学科知识的科学C.科学的大众D.综合课程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于2012年10月颁布,该《指南》强调儿童的科学学习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A.科学认知B.数学认知C.常识认知D.心理认知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

”这说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A.提升学前儿童的科学思维B.加强学前儿童的科学氛围C.培养学前儿童的科学技能D.培育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5.以下不是儿童朴素理论基本观点的选项是()A.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发展的特点B.儿童的科学认识必须要经过大人的指导C.儿童同伴群体之间形成了朴素理论的“科学共同体”D.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的性质6.以下哪一点不是现代科学教育的特点()A.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B.在教育目标上,现代科学教育不仅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而且训练人的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提高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等C.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让儿童完全模仿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从小就能体验科学探索的完整过程,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D.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实践性,让学生动手、动脑,参加实践活动并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情感和态度7.对于科学的定义,有多种角度,但以下哪个从来没有成为过阐述科学定义的角度()A.科学是对未知的敬畏B.科学是知识体系C.科学是探究过程D.科学是态度价值观8.强调“科学和工程实践”“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等内容的是()国的科学教育体系。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考作业及参考答案4.doc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考作业及参考答案4.doc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考作业及参考答案4(第9至11章)一、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偶发性科学活动2、探究性教学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4、“STS"教育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 _________ 制作创造类。

2、评价者事先明确观察行为和事件的类型,等候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并作记录,然后进行分析的是______ 评价方式。

3、________ 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而问答,來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

4、区角活动中材料和设备的设计是关键,在设计材料和设备时,除了在性能上安全可靠等要求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点:材料的层次性、材料的新颖程度、材料的易理解性、材料的、材料的探索性。

5、区角活动包括_________ 和游戏性区角活动等二类。

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 ________ 和作品分析法等。

7、__________ 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直接进行回答,即山评价者提岀问题,被评价者回答的方式进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_____________ o9、在我国的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來进行:课程、 ________ 和课外活动。

10、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原则有:体验性原则、人文性原则以及___________ 原则。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制定观察核对表,调杏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表中的各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出记号并进行评定的是()=A、观察核对B、行为核对C、观察评价D、行为评价2、“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

A、法国B、美国C、中国D、徳国3、事先创设一种情景,以此引发调杳者想要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从而來测试幼儿发展水平的一种方式是()。

A、情景观察B、情景评价C、白然观察D、白然评价4、有日的有计划地对被评价者的行为进行现场观察或测最,并对观测结果作出评定的方式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最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篇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作业 1
一、判断题
1、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13、科学教育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他们在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

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启蒙性要求。

(√)
14、科学教育内容在经过缜密的选择之后,还要加以合理与适当的组织,才能使科学教育活动获得最好的效果。

其一般的组织方法有以下两种:理论的组织法和科学组(√)
2、技术是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

(√)
3、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家庭中接受科学教育。

(√)
4、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

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
5、人类早期的科学教育的特点是自然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自然科学教育带有神灵色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