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一、观察力与判断能力类题目1. 下面哪个物体是生的?A. 椅子B. 花瓶C. 花答案:C2. 下面哪个动物是“飞”的?A. 虫子B. 大象C. 鸟答案:C3. 下面哪个形状是“圆”的?A. 正方形B. 矩形C. 圆形答案:C4. 下面哪个水果是“红色”的?A. 香蕉B. 草莓C. 橙子答案:B5. 下面哪张图片是“夜晚”的?图片选择:(插入两张图片,一张日出,一张星空)答案:星空图片二、操作类题目1. 请将下面的颜色按照从浅到深的顺序排列。

红色、绿色、蓝色、橙色答案:绿色、橙色、红色、蓝色2. 请将下面的水果按照字母顺序排列。

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答案:橙子、苹果、葡萄、香蕉3. 请将下面的数字从大到小排列。

5、2、8、1、7答案:8、7、5、2、1三、实验类题目1. 实验名称:水果沉浮实验实验材料:苹果、橙子、葡萄、香蕉实验步骤:1) 将苹果、橙子、葡萄、香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

2) 观察水果的行为,记录下结果。

实验结论:苹果和橙子会沉入水中,葡萄和香蕉会浮在水面上。

2. 实验名称:颜色混合实验实验材料:红色颜料、蓝色颜料、黄色颜料、透明容器实验步骤:1) 将红色颜料滴入容器A中。

2) 将蓝色颜料滴入容器B中。

3) 将黄色颜料滴入容器C中。

实验结论:当红色颜料和黄色颜料混合时,得到橙色;当蓝色颜料和黄色颜料混合时,得到绿色。

四、问答类题目1. 什么是太阳?答: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是地球周围的一颗星球,给予地球光和热的来源。

2. 为什么会下雨?答:下雨是由于水蒸气在大气中凝结形成云,当云中的水滴聚集到一定大小时,就会因为重力的作用而下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3. 为什么夜晚会有星星?答:夜晚能看见星星是因为白天时太阳发出的光被大气层散射,而夜晚没有太阳的光干扰,人们能够看到更多的星星。

五、判断类题目1. 火是冷的。

判断:错误2. 鱼是能飞的动物。

判断:错误3. 鸡能生蛋。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核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核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核试题及答案科学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通过科学教育,孩子们能够开拓思维,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等。

为了评估孩子们在科学学习方面的能力,下面给出一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考核试题及答案,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参考。

一、选择题1. 科学是一种A. 学科B. 职业C. 知识D. 方法答案:D2. 下面哪个不属于自然界中的物质?A. 石头B. 木头C. 金属D. 电视机答案:D3. 下面哪个不是观察事物的方法?A. 闻B. 吃C. 闻D. 摸答案:B4. 地壳是由什么构成的?A. 岩石B. 矿石C. 沙土D. 矿物答案:A5. 寒冷的冰块放在温暖的室内,会发生什么现象?A. 溶化B. 凝固C. 融化D. 蒸发答案:A二、判断题1. 科学只包括化学和物理学两个学科。

答案:错2. 科学问题只能通过实验来解决。

答案:错3. 铁是一种金属。

答案:对4. 放大镜是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的。

答案:错5. 科学就是记住一大堆公式和定义。

答案:错三、解答题1. 什么是生物?答案:生物是指能够呼吸、进食、生长、繁殖并对外界环境产生反应的一类物种。

2. 请简单描述下以下实验步骤:用一块干净的细麻布包住一小块土壤,浸泡在水中。

答案:首先,取一块干净的细麻布,并将一小块土壤放在中间。

然后,将麻布包裹住土壤,使其完全被包裹住。

接下来,将包裹好的土壤浸泡在水中,让其充分浸透。

观察水中的变化以及布上是否有水渗出。

3. 找出以下物质中的液体:纸、铅笔、香蕉、橡胶。

答案:纸、铅笔和橡胶都是固体,香蕉是液体。

四、应用题班里的小朋友们正在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过程。

请你根据以下信息,给出观察结果。

第一天:植物被种在土壤中。

第三天:植物发出了第一片叶子。

第五天:植物的叶子变绿了。

第七天:植物长出了第一朵花。

观察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逐渐生长,长出了叶子和花朵,叶子也变得绿色。

这些试题不仅考察了学前儿童对科学知识的了解,还注重培养孩子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问题:如何设计科学教育试题? 解答:根据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设计 有趣、有挑战性的科学教育试题。 解答:根据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设计有趣、有挑战性的科学教育试题。
问题:如何评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的效果? 解答:通过观察学前儿童的 反应、行为和表现,评估科学教育试题的效果。 解答:通过观察学前儿童的反应、行为和表现,评估科学教育试题的效果。
问题:如何解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 解答:根据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特 点,提供简单、易懂的答案。 解答:根据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提供简单、易懂的答案。
问题:如何提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的趣味性? 解答:结合学前儿童的兴 趣和喜好,设计有趣、有挑战性的科学教育试题。 解答:结合学前儿童的兴趣和喜好,设计有趣、有挑战性的科学教育试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01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概述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02 试 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03 答 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04 试 题 及 答 案 的 应 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05 试 题 及 答 案 的 注 意
事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定义:学前儿童科学 教育是指针对3-6岁 儿童进行的科学知识、 科学方法、科学态度 和科学精神的教育。
帮助幼儿理解科学概念和原理
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社区科普活动:通过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开展社区科普活动,提高居民的科学素养。 亲子互动:通过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孩子的科学兴趣。
社区教育:通过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为社区提供教育资源,提高居民的科学教育水平。
目标设定:明确试题的目的 和预期效果
难度控制:确保试题难度适中, 符合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3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卷一、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科学小制作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3.偶发性科学活动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科学技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第一是-------- ,第二是生产力功能。

2.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往往和 ---------紧密结合。

3.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 -----------要求。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三种,(1)是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2)是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3)是-------------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第二是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第三是强调-------------6.正式量具测量是指以通用的 --------对物体进行测量。

7.学前儿童____ 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8.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1)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2)________ ;(3)父母参与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9.教师在指导与实施散步活动时,制定的活动计划,要 ---------- 。

1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意义是:(1)评价是控制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质量的手段;(2)评价是____ ;(3)评价是改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依据。

三、单项选择题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 )。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2.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四个层次目标的是( )。

A.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B.年龄阶段目标C.单元目标D.科学知识教育目标3.下列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 )。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及答案说明:以下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实际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调整。

请以实际考试试卷为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不包括()。

A. 发展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B. 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 C. 灌输科学知识 D. 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2.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

A. 知识的传授者 B.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C. 权威的裁判者 D. 唯一的知识来源3.以下哪种方法不适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A. 游戏法 B. 实验法 C. 讲授法D. 观察法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原则不包括()。

A.发展适宜性原则B. 活动性原则C. 强制性原则D. 趣味性原则5.在设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时,应优先考虑()。

A.教师的教学经验B. 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C. 教材内容的完整性D. 教学目标的全面性6.以下哪种材料不适合用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探究活动?()A.积木B. 自然物C. 废旧材料D. 复杂的电子设备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是()。

A.科学知识B. 科学方法C. 科学态度D. 科学探究8.以下哪种行为体现了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A.被动接受教师讲解B. 积极提出问题和假设C. 依赖成人的帮助D. 墨守成规9.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评判幼儿的优劣B. 促进幼儿的发展C. 满足家长的需求D. 完成教学任务10.观察是学前儿童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哪种观察方法不适合学前儿童?()A.直接观察B. 间接观察C. 系统观察D. 抽象观察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应遵循()原则。

A. 由易到难 B. 由简到繁 C.循序渐进 D. 以上都是12.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 A.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B.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C. 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D.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13.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四(试卷号250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四(试卷号250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四(试卷号2504)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四(试卷号:2504)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3分,共30分)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C.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D.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2.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有()。

A.心理学依据、科学依据、社会依据B.心理学依据、社会依据、学科依据C.学科依据、心理学依据、行为学依据D.科学依据、社会依据、行为学依据3.例如在选择“熊猫”作为科学教育内容时,除了使学前儿童获得关于熊猫的主要外形特征、习性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以选择与熊猫有关的环境,包括竹林、气候、人们生活等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是内容选编的()要求。

A.地方性B.启蒙性C.系统性D.环境性4.把一堆物品放在一起进行分类,黄瓜、萝卜都是蔬菜,苹果、红枣、梨都不是蔬菜,这是()。

A.挑选分类B.二元分类C.感知分类D.多元分类5.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

A.绳子B.秤,。

C.直尺D.钟表6.下列材料中属于操作实验类材料的是(‘)。

A.橡皮泥B.昆虫标本C.编制机D.放大镜7.下列各种社会资源中属于物力资源的是()。

A.森林B.学生家长C.教育机构D.博物馆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

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B.目的性、井放性、启发性、逻辑性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9.幼儿园科学教育蔷F价是一种()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

A.督导——反馈B.评价——督导C.反馈——校正D.校正——督导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基本环节的是()。

国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国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国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形考任务 3 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过分关注与强调相对静态的正确的科学学问的学习与把握等,而不同程度地无视共性化的科学探究过程,是〔〕取向的。

正确答案是:学科2.生活取向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更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因此,这类活动往往倾向于〔〕活动,由于这样幼儿可以更加自由地进展科学探究,不受时间的限制,并且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宠爱的材料,依据自己宠爱的方式进展探究。

正确答案是:自由3.以下哪类活动不属于科学集体教学活动的类型〔〕正确答案是:区域玩耍型活动4.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可以独立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材料、同伴、玩法等,依据自身的意愿选择开展某个活动或是参与到同伴活动中去。

这表达了区角活动的〔〕特点。

正确答案是:自主性5.区角活动的设计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正确答案是:活动自主性6.家庭中科学教育的开展可以随时随地,内容、形式、时间和地点都不受限制。

这是家庭教育中进展科学教育的〔〕特点。

正确答案是:敏捷和随机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以( )为主要活动方式。

正确答案是:玩耍8.幼儿需要依据探究的任务和对问题的猜测假设,选择适宜的观看、试验、测量等方法,制订争论的打算和调査的方案。

这属于幼儿科学探究的〔〕环节。

正确答案是:猜测假设9.在人为掌握的条件下,教师或幼儿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洁演示或动手操作,以觉察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因果联系的方法是〔〕。

正确答案是:试验法10.由于学前儿童在玩的时候突然觉察了影子的存在,所以教师就借此引导他们生疏光影关系,生成了一次科学教育课程,这表达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

正确答案是:生活性原则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1.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在选择确定了活动内容之后,通常包括活动目标、活动预备和三个局部。

正确答案是:活动过程2.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开头局部、、完毕局部三个局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卷5套含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卷5套含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测试试卷一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对“科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B. 科学是一种过程与方法C. 科学是一种实践意义D. 科学是一种精神、态度和价值体系2.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

A. 发展B. 求真C. 务实D. 验证3.《纲要》中关于科学领域的发展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点?()A.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B.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C.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D.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4.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选择了当地盛产的竹子作为幼儿观察认识的对象,并用实物向幼儿展示了各种竹制品,这体现了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中的()原则。

A. 科学性和启蒙性B. 广泛性和代表性C. 地方性和季节性D. 先进性和民族性5. 以下不属于集体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的是()。

A. 活动具有预定性B. 每个幼儿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C. 教师是活动的主体D. 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6. 下面哪个选项不适宜作为集体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A. 动物的外观特征B. 观察露水C. 蔬菜和水果D. 实验:水的净化7.以下不属于区域科学教育活动特点的是()。

A.学习材料由教师统一提供,并保证每个幼儿的操作机会B.幼儿主动发起,自主参与C.强调幼儿的动手操作D.以材料为主要学习载体8.以下不属于自然角活动的主要科学教育价值的是()。

A.培养幼儿亲近自然的积极情感B.培养幼儿相互关爱的情感C.培养幼儿关爱生命的情感D.培养幼儿科学的严谨态度和责任感9. 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的特点( )。

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C. 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10. 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各种评价中,较多采用非正式评价的是( )A.诊断性评价B.课程评价C.终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游戏中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一、概念题(每小题4 分,共16 分)1.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

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2.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3.时代性要求: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4.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二、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1. 1935 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验类、制作创造类。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4.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5.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整合性要求而设计的。

6. 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7.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长期系统性观察。

8. 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一种方法。

9.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个别性、随机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10.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的。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每小题 2 分,共20 分)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D )。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是指(D )。

A.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B.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C.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D.以上三项全是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 )。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4.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A )。

A.挑选分类B.感知分类C.二元分类D.多元分类5.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 )。

A.非正式量具测量B.正式量具测量C.观察测量D.普通测量6.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D)。

A.2~3 岁B.3~4 岁C.4~5 岁D.5~6 岁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D )。

A.科学性、启蒙性和系统性B.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和时代性C.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和地方性D.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和季节性8.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于艺术作品的是(C)。

A.图片B.歌曲C.谜语D.科普画册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A )。

A.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B.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C 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组织资源D.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10.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 )。

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四、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32 分)1.科学活动中的材料应如何投放?(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2.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对于学前儿童的这些问题,始终应该持鼓励、支持的态度,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1)直接回答(2)引导思考鼓励探索;(3)指导阅读,(4)启发联想(5)留下期待3.请结合实例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1)以儿童的好奇心为基础,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好的了解自然界;(2)带着问题做实验探究性的学习的方式,帮助儿童自己建构科学知识;(3)促进儿童语言发展与人际交往4.在进行区角活动的材料设计时,还应考虑哪些因素?(1)材料的探索性;(2) 材料的新颖程度,(3)材料的易理解性,(4)材料的丰富性I(5) 材料的层次性。

五、设计题(共22 分)设计题(请用设计一份以《会变色的青蛙》为主题的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1.格式正确(2 分)2.目标(4 分)内容(4 分)活动材料与环境的设计(4 分)过程(4 分)3.目标设计的理由(4 分):(1)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了解儿童已有的经验;(2)确定合适的目标。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题一、概念题(每小题4 分,共16 分)1.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

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2.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3.时代性要求: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4.科学教育环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设、规划的一种具有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二、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1. 1935 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

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等内容。

2.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操作实验类、制作创造类。

验类、制作创造类。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4.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的方式选编幼儿科学教育内容。

5.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整合性要求而设计的。

6. 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非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区角科学活动的地方。

7.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长期系统性观察。

8. 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一种方法。

9.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个别性、随机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10.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生活背景来建构的。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每小题 2 分,共20 分)1.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D )。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是指(D )。

A.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B.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C.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D.以上三项全是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D )。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4.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A )。

A.挑选分类B.感知分类C.二元分类D.多元分类6.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A )。

A.非正式量具测量B.正式量具测量C.观察测量D.普通测量6.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D)。

A.2~3 岁B.3~4 岁C.4~5 岁D.5~6 岁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D )。

A.科学性、启蒙性和系统性B.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和时代性C.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和地方性D.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和季节性8.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于艺术作品的是(C)。

A.图片B.歌曲C.谜语D.科普画册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A )。

A.物力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人力资源B.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C 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组织资源D.组织资源、人文资源、物力资源、自然资源10.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D )。

A.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教育B.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C.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D.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四、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32 分)1.科学活动中的材料应如何投放?(1)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并且紧扣具体活动目标;(2)投放材料难度形成一定的层次;(3)投放材料的开放性;(4)同种材料与多种材料的灵活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