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新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名师点评:本篇文章语言凝练,描写细致,既忠实于原作 品,又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准确把握原作品的中心思 想与主要内容,在原作品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使内容更 丰富、更充实。
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
归路。 与君相逢处。不道春将暮。把酒祝东风。且莫
不同的美丽,本词中的
“君”,可以是明媚的春光,也可以是稍纵即逝的青春岁
月,可以是情投意合的挚友……请自拟题目,将这首词扩写
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
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信息。
思路点拨:这首词朴素明了,通俗易懂。一夜春雨,花开无 数。绿荫渐成,游人散去,走上回家路。与君相逢时间短 暂,没想到春天就这么过去了。端起酒杯与君告别,希望不 要那么匆匆地离去。为了降低难度,题干给了多个角度的提 示:君,可以是明媚的春光,如果平时注重观察,语言有积 累,可写成一篇散文;君,可以是稍纵即逝的青春岁月,由 景过渡到人,情景交融;君,也可以是情投意合的挚友,在 这个春天分别,花香酒更香,雨浓情更浓…… 例文略。
【旁批】 ② 大树昔日之盛与今日之
衰形成鲜明对比,令人 顿生苍凉之感,更增 些许哀愁。
缠绕在它身上的藤,已经枯萎了。想 当年,藤的生命力多旺盛啊!因为靠 着树,它生长得多么迅速,爬得多么 高。③黄昏时回巢的乌鸦的叫声打破 了天空的静寂,单调而刺耳。我牵着 老马继续向前走,看见一条清澈见底 的小溪。溪上架着一座小木桥,异常 简陋。溪水哗哗地流着,是那样自 由、欢畅、无忧无虑。
【旁批】 ① 渲染了凄凉、冷寂的氛
围,奠定了文章的感情 基调,也为人物出场做 铺垫。
我孤独地行走在异乡,陪伴 我的只有那匹骨瘦如柴的老马, 它早已和我一样疲惫不堪。我牵 着它踉踉跄跄地往前走,但这荒 凉的古道似乎望不到尽头。正如 我现在的心境:过了今天,不知 道还有没有明天。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学习扩写》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 (1)

《学习扩写》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习作指导:一、题目分析“学习扩写”,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已有故事或文本的扩展和充实,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这个主题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扩写要求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添加细节和情节,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跳出原文的限制,创造出更加丰富和独特的内容。
2.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扩写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恰当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使扩写后的文本更加生动、形象。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 深入理解文本:通过对原文进行扩写,学生需要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理解,把握原文的主题、情感和逻辑关系。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扩写需要学生在保持原文逻辑和情节连贯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扩展。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故事构建能力非常重要。
5. 增强文学鉴赏能力:学生在扩写过程中,可以接触到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学习到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6. 培养写作兴趣:通过有趣的扩写练习,学生可以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总的来说,“学习扩写”这个主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兴趣。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扩写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习作指导1. 理解原文:首先要仔细阅读给定的故事梗概或段落,确保充分理解原文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关系。
2. 确定重点:在扩写过程中,明确要突出的重点内容,这可能是某个情节、某个角色的特点或某个重要的细节。
3. 丰富情节:为了使故事更饱满,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和背景信息。
比如,描述环境、人物外貌、动作和心理等,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
4. 保持连贯:在扩写时,要注意故事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新增的内容应与原文相符,且过渡自然,不出现突兀或矛盾之处。
初三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作文扩写

初三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作文扩写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初三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作文扩写1在我们的人生中有许多第一次,但在这些第一次中,有些第一次却让我难以忘怀,那就是我第一次滑雪。
那是一个冬季,天气很好,我们一家人去滑雪,我滑的是双板。
滑雪场里人山人海,人群在雪道上,上上下下,令人眼花。
我们来到了初级道,因为我是第一次滑雪,初级道上的人也不少,于是我乘滑雪“电梯”到了上面。
我在坡上向下看,好陡啊,在滑道上还不时有人摔倒,挡在路中间,看他们摔倒的样子我有些腿软了,心中忐忑不安,很害怕,想:我到底滑不滑下去呢?如果不滑下去又怎么下去?坐“电梯”,那太丢人了吧,还不如摔一跤呢。
最终我决定滑下去,于是,我到了边上,吸了一口气,用雪杆一助力就下去了,真爽,在滑到中间的时候,因为速度很快,风从你脸上滑过,风又很大,所以感觉很爽。
我想:滑雪原来这么简单。
我紧张的心情,放松了许多。
这时我旁边的一个阿姨突然摔倒了。
幸好离我很远,我想:真不幸啊!可就在这时。
我也摔倒了,摔得雪杆都飞出去了。
我站起来捡起雪杆,又向下冲去。
我也没有就此罢休,又坐“电梯”上去,滑下来,虽然又摔倒了,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摔倒,终于能完整地滑下来了,我心中无比自豪。
虽然,我到后来才知道滑雪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有:刹车,转弯等动作技巧的。
我也渐渐由初级道转为中级道,由中级道转为高级道。
再由双板变为单板。
在这滑雪的过程中,我一次又一次次地爬起,但我并没有为此而失去信心,而是抱着一种“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信念,爬起,向下冲去,我一定能成功,加油。
初三下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作文扩写2今天早上我一反常态,早早地离开了我的“温暖乡”,快速穿上衣服,开始洗漱,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向餐厅,三两口便解决了早饭。
随后开始默默的等待……看到这儿你一定很好奇我要做什么。
哈哈!我要去滑雪了!“滴滴,滴滴”爸爸在门外按着喇叭叫我。
“我来啦!”我顺手抄起背包,坐到了车上,“起驾!”一路上,我和山山、水水互相打趣着,互相讨论滑雪场和滑雪的动作要领。
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学习扩写 (含答案)

第一单元学习扩写写作目标1.了解扩写的相关概念。
2.通过学习范例,领会扩写的意义,掌握扩写的方法。
3.能根据提供的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扩写。
回扣课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节选)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精| 彩| 点| 评诗人通过一系列意象,呈现出自己心目中的祖国的形象,抒发了对祖国的情感。
扩写此部分时,一定要突出“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意象的内涵,把握住诗人的情感。
此外,还要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描绘。
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精| 彩| 点| 评诗中的“风景”,既指“你”看到的风景,又指“你”是“看风景的人”眼中最亮丽的风景。
根据“你”的那扇被“明月装饰了”的窗子,展开联想与想象,此刻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美丽迷人的月夜风光图,那桥、那水、那楼……那窗外的一切都溶在这迷蒙、缥缈的月色之中,显得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
写作探究阅读下面的语段,深入思考,将其扩写成一篇议论性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
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时抱佛脚。
持之以恒,就要注意坚持,而非一曝十寒。
古今中外很多事例都告诉我们,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
我们在求学、成长的路途上,也应持之以恒。
【提示】1.阅读所给的材料,分析材料论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议论文扩写的要点在于补充论据。
仔细思考有哪些事例、名人名言等可以作为论据。
3.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
在文章结构上,可以采用层层深入的结构,也可以设置几个分论点,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论证。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课件 第一单元 写作 学习扩写

例:(海南中考)阅读下面材料,发挥想象,将语段
写原文,必须根据表达中 扩写成一篇记叙文。听说省博物馆展出了一艘从海底打
心的需要,找准扩写点, 捞出来的古沉船,我和妈妈前往参观。一进展厅,这艘
沿着这个扩写点展开想象。 传说中的古沉船就映入我的眼帘。我驻足凝望,思绪飞
所谓的扩写点,即让人受 扬,心也随船起航,穿越时空,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
这帮情绪低落的“难民”,只好兜了个大圈儿绕过卫国。【诊断结果:应该对 “情绪低落”的情形进行适当地描写。】
这一天,他们饥肠辘辘地走到中午,来到一个叫五鹿的地方。他们看见一群农夫 正蹲在地边吃午饭,重耳实在是饥饿难耐,便让狐偃跟他们要点儿。农夫们看到他 们落魄的样子,既同情又无奈地说:“我们也吃不饱啊,哪有多余的给你们吃呀?”
守门的士兵轻蔑地说道:“我们国君不知道重耳是什么人,请你们往别处去吧。哈 哈!”
面对嘲笑,晋国大将魏仇怒道:“卫毁(卫国国君)真是个小人,等着瞧吧!” 另一大将也叹息道:“蛟龙失水,还比不上蚯蚓呢。真是‘落魄的凤凰不如鸡’啊, 我们就咽下这口气吧。” 这一天,他们饥肠辘辘地走到中午,来到一个叫五鹿的地方。他们看见一群农夫正 蹲在地边吃午饭,重耳实在是饥饿难耐,便让狐偃跟他们要点儿。农夫们看到他们落 魄的样子,既同情又无奈地说:“我们也吃不饱啊,哪有多余的给你们吃呀?” 狐偃说:“不给饭吃,就把碗借给我们用一下好吗?” 一个农夫说:“倒是怪可怜的。”说着他就捧过一块土坷垃来,笑着说:“吃这个 吧!”
人贵有恒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者胡居 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如果说成长是一段走向殿堂的 路途,那么恒心就是脚下的每一层阶梯,帮助我们不退缩、不放弃,一步一步抵达成 功的圣殿。 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渴掘井。“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 流,无以成江海。”没有平日里临池学书的积累、染黑墨池的佳话,王羲之将无法写 出行云流水般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没有练兵场上稳扎稳打的积累、饱读兵 书的基础,骠骑将军霍去病将无法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令敌人闻风丧胆;没有平日里 对竹子的认真揣摩、留心观察的基础,文与可将难以做到成竹在胸,挥毫洒墨便成一 幅佳作。可见,平日的积累是持之以恒的前提条件。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任务是《学习扩写》。
这一单元的教材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扩展和加深能力,让学生在掌握文章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合理的扩展,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教材中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文章供学生进行扩写练习,同时也给出了扩写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扩写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扩写内容的连贯性、逻辑性以及丰富性等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理解扩写的重要性,掌握扩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能够对给定的文章进行合理的扩写,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3.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写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扩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对文章进行合理的扩写。
2.难点:扩写内容的连贯性、逻辑性以及丰富性。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解法:讲解扩写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扩写的步骤和要点。
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扩写的过程和方法。
3.练习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对给定的文章进行扩写练习,提高扩写能力。
4.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分享扩写的心得和方法,互相学习和借鉴。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写作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扩写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扩写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3.示范扩写:教师选取一篇文章进行示范扩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扩写的过程和方法。
4.学生练习扩写:学生根据教师给定的文章进行扩写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导。
5.学生分享和讨论:学生之间相互分享扩写的心得和方法,进行讨论和交流。
6.总结和反馈:教师对学生的扩写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学习扩写】1.扩写方法与技巧–步骤与要点2.扩写练习–学生练习展示3.学生分享与讨论–心得与方法交流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扩写练习和课堂表现来进行。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扩写范文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扩写范文一、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内容分析。
- 原诗通过多组意象,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等,描绘了祖国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又用“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等意象展现了新生的希望。
在扩写时,可以详细描述这些意象背后的故事。
- 例如,对于“破旧的老水车”,可以扩写为:在那古老而又偏远的村庄边,有一架破旧的老水车。
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
那斑驳的木轮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一道道裂痕就像是它脸上的皱纹。
它曾经不知疲倦地转动着,将水从低处汲到高处的农田里,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效率越来越低,发出的嘎吱嘎吱的声音,像是在诉说着往昔的辛劳和如今的无奈。
- 从情感表达上,原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与热爱,以及对祖国从苦难走向新生的欣慰与自豪。
扩写时,可以增加诗人内心的独白,如“祖国啊,我看着你这架破旧的老水车,就像看到了你那苦难的过去,我的心在滴血,可我又坚信你会有美好的未来。
”- 这三首诗体现了革命烈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在扩写时,可以补充当时的战斗场景和诗人的心理活动。
- 以第一章为例,“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可以扩写为: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即将面临断头之刑,我的心中却没有丝毫的畏惧。
我回首往昔,自从投身革命事业以来,那是怎样的一番艰难历程啊!每一场战斗都是血与火的洗礼,我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无数的战友倒下了,但我们依然勇往直前。
这一路走来,经历了数以百计的战斗,每一次都是为了心中那伟大的革命理想。
而此刻,即便面临死亡,我也绝不后悔,因为我知道,我的牺牲是为了更伟大的胜利。
- 对于诗中的意象,如“旌旗”,可以详细描写:那飘扬的旌旗,是我们革命队伍的象征。
它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高高飘扬,那鲜艳的红色,是烈士们的鲜血染就。
旌旗上的每一道褶皱,都仿佛记录着一场激烈的战斗,它在风中猎猎作响,像是在鼓舞着战士们奋勇杀敌。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扩写这一写作技巧展开。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实例分析、练习指导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扩写的方法和技巧。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注重写作技巧的培养,又强调思维能力的提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扩写的基本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写作技巧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扩写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 扩写内容空洞,缺乏具体细节;2. 扩写结构混乱,逻辑不清;3. 扩写手法单一,缺乏创新。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扩写的方法,提高写作质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扩写的概念,掌握扩写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练习指导和评价标准,培养学生扩写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扩写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扩写方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写作质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引导学生掌握扩写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写作技巧,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讲解扩写的概念、方法和技巧,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练习:学生进行扩写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扩写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
5.总结: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扩写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需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可设计如下板书:1.细节扩写2.结构扩写3.手法扩写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终结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扩写作品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学习扩写文题一:学习完本单元的诗歌,一名同学总结了自己对诗歌的认识,写了下面这句话。
回顾读过的诗歌,从中选择几首作为例子,将这句话扩写成一段话。
不少于300字。
诗歌是一种很特别的文学体裁,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用意象来表达情感,二是语言凝练,三是讲究节奏和韵律。
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将其扩写成一篇具体、生动的文章,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和他的随从在逃难途中,经过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
他们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
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个人。
狐偃劝他说:“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重耳于是磕头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文题三:阅读下面的语段,深入思考,将其扩写成一篇议论性文章,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
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时抱佛脚。
持之以恒,就要坚持不懈,而非一曝十寒。
古今中外很多事例都告诉我们,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
我们在求学、成长的路途上,也应持之以恒。
文题一:围绕作文题中展示的诗歌的三个特点搜集写作素材,并从所学诗歌中找出例子加以分析。
可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一节为例,分析诗歌用意象来表达情感的特点;可用《断章》和《风雨吟》为例,分析诗歌语言凝练的特点;可用《月夜》为例,分析诗歌讲究节奏和韵律的特点。
因为要求不少于300字,可在列写提纲基础上进行写作,力求做到表述准确,举例具体,语言简练。
文题二:首先应认真阅读所给材料,并找准中心。
面对乡下人送给的土块,重耳和狐偃的不同态度体现了身处困境时不同的心态,狐偃从中看到希望,他这一句话点醒了重耳,使他重新坚定了长远的目标,而且有了精神支柱。
所以这个文段表达的中心是在困境中也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而这也是重耳态度转变的原因。
其次围绕中心找准扩写的点。
可以结合中心抓住文段中最富有戏剧性的内容进行扩写,即“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
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个人。
狐偃劝他说:‘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重耳于是磕头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这处内容。
扩写时注意发挥想象,丰富情节,可突出乡下人对重耳一行蔑视的态度,丰富重耳意欲鞭打乡下人的情节,加重狐偃劝说重耳的重要性,渲染重耳幡然醒悟的心理活动,使中心更明确、突出。
在遵循原文段体裁的前提下,运用多种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同时,要注意忠于原作,人称、人物形象和语气应与原作一致,情节要在合理范围内进行想象和再创造,段落之间要有过渡,增添的情节和细节要和原作协调。
同时还要做到详略得当,切忌旁枝末节大于故事主干。
文题三:本题是一道议论性质的扩写作文题。
扩写时,首先应认真阅读所给的议论性文段,并把握作者观点。
本文段的观点是:“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
”确定文段观点后,围绕观点搜集素材,进行扩写。
可先列出写作提纲。
作文题中的文段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进行构思的,扩写时可以沿用此思路。
具体来说,可分为四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总写,在保留原文段名人名言的基础上,可以再增添一些诗句并加以论述来引出论点。
第二段、第三段分证两个小论点,论证时可选取搜集的名人事例,再加以道理论证。
第四段,得出结论。
此外,论证持之以恒的意义,可在原作基础上,更深入探讨持之以恒对个人的学习、事业和国家的发展、前进的深刻作用。
扩写时,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从多角度论证分析两个分论点。
扩写与缩写正相反,扩写是对原文的扩充和增加,缩写是对文章的概括。
扩写要求内容更加丰富充实,思想更加鲜明深刻,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文章更富有说服力、感染力。
扩写时要忠于原文,确立主题;依据主题,合理想象;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记叙性质的扩写1.认真阅读原材料,体会原材料所表达的中心。
2.围绕原材料的中心,找准扩写的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扩写,写作前可列好提纲。
3.扩写时所用体裁应遵循原材料的写作体裁,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和创新,用多种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可以采用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细节及场面描写来塑造人物,力求情节丰富,人物生动。
4.扩写时要注意文章内容的一致和连贯,人称和语气要保持前后一致,情节的发展要合乎逻辑,要有必要的过渡,增添的情节、细节要与全文协调。
议论性质的扩写1.认真阅读原材料,正确理解原材料中所论述的观点。
2.深入分析原材料,把握所给材料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论证观点的,围绕观点进行选材。
3.列写提纲,遵循原材料的体裁,结合原材料的论证过程来确定每段的写作要点。
4.扩写时应运用多种多样的论证方法,如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等,从多角度分析论证。
文题一:例文简析诗歌是一种很特别的文学体裁,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用意象来表达情感。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一节,诗人构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
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落后的经济、文化和多年蒙受的苦难,同时也展现了在灾难中艰难挣扎、缓慢前行的祖国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切的同情和关切。
二是语言凝练。
《断章》一诗只有四行,三十四个字,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风雨吟》中“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卷”和“奔”这两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地”的动荡、不安定和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地冲过来的动态。
三是讲究节奏和韵律。
《月夜》在每行诗末缀以一个轻声词“着”,使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富有散文之美。
→举例准确,更加具体、清楚地阐述了诗歌的特点。
【名师点评】这篇扩写文针对诗歌的三个特点分别从第一单元诗歌中找了例子进行具体阐述。
文章结构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内容集中。
文题二:例文简析重耳流亡一队车马,在五鹿的黄土平原上仆仆奔驰。
他们虽然仗剑驾车,浩浩荡荡,但→场景描写,采取了由面实际早已疲惫不堪,饥饿难耐。
他们是晋国公子重耳和随从大臣们,此时他们正行进在逃亡的途中。
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
后来夷吾夺取了君位,想除掉晋公子重耳,重耳因此不得不到处逃难。
他先在狄国住了十二年,因为发现有人行刺他,又逃到卫国。
卫文公觉得他是个倒运的公子,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性,便没有以礼相待。
此刻重耳饿着肚子,垂头丧气,不时发出哀叹,卫文公羞辱他的一幕不时浮现在他眼前……重耳和他的随从用搜寻的眼光望着田野,然而骄阳在上,田垄间麦苗稀疏,哪里有什么可吃的东西!只有一位老农正在田里除草。
重耳走下车来,尽量客气地向老农请求着:“请您给我们弄点吃的东西吧!我们已经好几天没吃了。
”衣不蔽体、家里正在愁吃愁穿的老农望了这群不知稼穑艰难的人们一眼,一句话也没说,从田地里捧起一大块泥土,送到重耳面前,压抑着悲愤说:“这个给你吧!”晋公子重耳怒气冲冲地回到车上取下马鞭,准备鞭打那个冒犯他的尊严的老农。
随从狐偃赶忙拉住他,笑着说:“公子啊,这可是个吉祥的兆头。
咱们弄点粮食还不容易嘛,要想拥有土地,可就难了。
老伯把这土给我们,是上天赏赐给我们土地呀!”晋公子重耳听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跪下地来,叩头谢过上苍,然后恭敬地接受老农的土块,并郑重地放到车上,一行人又策马前进了。
车马所过处卷起了漫天尘土……到点的方法,描绘了重耳一行逃亡时的狼狈情景。
→细腻地展现了晋公子重耳的心理变化,“客气—愤怒—恭敬”,这处心理变化展现了重耳的人物形象,表现了重耳志存高远。
→以景结尾,留下无限遐想。
【名师点评】这是一篇优秀的扩写文。
作者准确把握了原材料中人物形象和中心思想,扩写时在情节设置上遵循原作,而在人物形象上则采用多种方法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典型,通过人物形象展现中心思想。
作者在塑造重耳形象时,采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公子重耳在流亡途中的复杂心理和远大志向。
文题三:例文简析持之以恒“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
→首段运用排比句式,罗列了人生路上的各种险为成功而拼搏,就像奔向一个遥远的目标,道路是崎岖而漫长的,路上更是隐伏着各种险阻。
物欲的诱惑,功利的驱使,游乐的招引,你抵抗得住吗?数载苦索,十年寒窗,乃至一生埋下头去,你承受得住吗?一些人退却了,只得半途而废;一些人气馁了,只得前功尽弃;一些人一曝十寒,只得一事无成。
只有持之以恒的人迈着坚定不移的步伐,义无反顾,最终沐浴到胜利的光辉,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时抱佛脚。
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从小就失去听觉和视觉,生活在没有声音、没有光明的世界里。
她的老师安妮·莎莉文给了她生命的希望,并且教她如何说话。
海伦又聋又盲,如何说话呢?答案就是——触觉,她靠触觉来了解别人的意思,靠触觉来了解如何发音,靠触觉来学习舌头应怎样动。
她每天都十分勤奋地练习,通过日积月累最终掌握了五种语言完成了常人认为不可能的事。
持之以恒,就要坚持不懈,而非一曝十寒。
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演算研究,最后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把几百年来人们未曾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
大发明家爱迪生,为了找到理想的灯丝材料,先后研究了1600多种矿物和金属材料,在一次次失败中他选择了坚持,正是凭着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才取得了“白炽灯”的成功,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成功绝不是“三天打鱼”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两天晒网”中的半途而废和信誓旦旦的空洞口号,而是平日里点滴的积累,是艰难中不断地奋进。
古今中外很多事例告诉我们,做事情持之以恒方能成功。
个人的成功有赖于持之以恒的精神,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和发展不同样也有赖于百折不挠的坚持精神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的艰苦奋斗,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当今中国之所以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正是我们为坚持改革开放而不懈奋斗的结果。
这些事实充分地证明了持之以恒是胜利的关键。
千百次的考验,是持之以恒把我们引向了胜利;而不坚持的结果,必然是失败。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遥远的征程,单靠轻轻一跃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必须以锲而不舍的精神,付出“十驾”的努力,方能谈得上成功。
阻,并提出问题,引人思考。
由此提出中心论点,可谓振聋发聩。
→举例论证,列举海伦·凯勒、陈景润、爱迪生的例子证明持之以恒的精神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由个人到国家,论证上逐渐深入,论证逻辑性强。
→结尾引用《劝学》中的名句,从正反两方面重申持之以恒方能成功。
【名师点评】本文围绕“持之以恒才能走向成功”这个观点展开论证,观点准确深刻,对读者有很深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