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志愿者法治理念演讲稿

合集下载

法律援助案件讲话稿范文(3篇)

法律援助案件讲话稿范文(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法律援助案件讲话稿发布会。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法律援助机构,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法律援助工作的各位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一直以来为法律援助事业默默奉献的各位法律援助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法律援助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援助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此,我结合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的实际情况,就以下几个方面发表讲话。

一、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意义1.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援助是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通过法律援助,让每一位公民都能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充分体现了我国法治的公正性。

2.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法律援助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为受援人提供法律帮助,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减少犯罪率,促进社会和谐。

3.推动法治国家建设。

法律援助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石。

通过法律援助,可以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推动法治国家建设。

二、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的现状1.法律援助机构不断完善。

近年来,我国法律援助机构不断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目前,全国共有法律援助机构近万家,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

2.法律援助案件数量逐年增长。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援助案件数量逐年增长。

据统计,2019年全国法律援助案件总量达到530万件,同比增长12.3%。

3.法律援助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法律援助机构在提高服务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服务流程、提高专业水平等措施,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得到了广大受援人的认可。

三、法律援助工作的主要任务1.扩大法律援助覆盖范围。

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法律援助覆盖范围,让更多弱势群体享受到法律援助服务。

2.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加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提高法律援助工作者的专业水平,为受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

法律公益援助典型发言材料范文

法律公益援助典型发言材料范文

法律公益援助典型发言材料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亲爱的参会者们:大家下午好!我是XX市法律援助中心的一名法律援助律师,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发言,并与各位专家、各位同仁一起探讨法律公益援助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法律援助律师,我时常接触一些弱势群体,他们因经济困难、缺乏法律知识等原因往往无法获得正当的帮助。

这些人群包括劳动者、农民工、妇女儿童、残疾人等。

通过我的工作经验,我深知法律援助对他们的意义重大。

首先,法律公益援助有助于弱势群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难免会遇到各种纷争和矛盾。

这些矛盾和纷争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很有可能导致更大的社会问题。

法律公益援助通过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帮助他们了解和维护自己的权益,为社会维稳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法律公益援助有助于提升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人民群众对社会的期盼。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有些人无法获得公平正义。

这时,法律公益援助可以填补这一空缺,为弱势群体争取公正对待,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再次,法律公益援助有助于推动法治建设。

法治建设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秩序良好运转的保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一些群体的弱势性,他们无法获得足够的法律保障。

这就需要法律公益援助发挥作用,确保法律的公平公正实施,推动法治建设的深入发展。

最后,法律公益援助还有助于保护社会稳定和谐。

一个社会的稳定和谐是每个公民的期望,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目标。

弱势群体因为受到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往往会产生负面情绪和对社会的不满。

通过法律公益援助,我们可以化解矛盾,减少社会动荡,为社会的稳定和谐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法律公益援助对于社会的意义重大,尤其对弱势群体的帮助更是势在必行。

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将法律援助工作进行到底,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法律的保障。

同时,也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全体参会者能一起行动起来,共同推动法律公益援助事业的发展,并为社会公平正义、法治建设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

法律援助材料发言稿

法律援助材料发言稿

法律援助材料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法律援助材料的代表,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法律援助的重要性”。

法律援助是指为无法支付律师费用的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服务的一项制度。

它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是确保公民权益的重要举措。

在法治社会建设中,法律援助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法律援助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在现实中,许多人因为经济困难无法支付高昂的律师费用,导致无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而法律援助的出现,为这些人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他们能够享受到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利。

法律援助不仅为经济困难人群提供了免费的法律服务,同时也帮助他们了解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了他们的维权意识。

其次,法律援助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在社会中,法律有时会成为一种权力的工具,强者往往可以利用法律进行打压与控制,而弱者则无力维护自身的权益。

为了缩小这种权力差距,法律援助在公民之间建立起了起码的平等。

通过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可以使他们在法律面前平等并正视自己的权益,这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再次,法律援助是保障法律权威的重要手段。

法律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而法律援助的存在可以保障法律的权威性。

律师是维护法律权益的代表,而法律援助可以增加律师的社会辐射力和公信力,提高律师群体的整体水平。

通过法律援助,我们能够保障任何人在法律面前都能够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平等待遇。

最后,法律援助是推进司法公正的重要举措。

司法公正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而法律援助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司法公正。

通过法律援助,人们可以在司法程序中得到公正的待遇,也可以使社会公众对司法性质的案件有更大的信心,从而推动司法制度更加完善。

同学们,法律援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是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法律权威和推进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

作为法律援助材料的代表,我希望通过今天的演讲,能够增加大家对法律援助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呼吁大家关注和支持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

法律援助志愿者代表发言(费维栋)

法律援助志愿者代表发言(费维栋)

法律援助志愿者代表发言(费维栋)第一篇:法律援助志愿者代表发言(费维栋)法律援助志愿者代表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志愿者:大家好!我是合肥市蓝天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费维栋,也是合肥市包河区法律援助志愿团中的一员,今天非常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让我有幸作为志愿者代表发言。

下面本人浅陋发表意见,不足之处请予以指正。

“法律援助”这一名词概念进入我国至今已近二十年,但真正达到一定知晓率和普及程度,以及形成规模并促使这一制度大跨越式的发展却是近5至10年间的事。

其间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普通百姓的需求、各级领导的重视密不可分。

本人有幸在最近5年参加到这一制度的推广和宣传活动中,力所能及地为弱势群体办理了相关法律援助工作,或多或少了解了他们的心声,感到援助工作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经济发展、化解社会矛盾方面的重要性,更加坚定自己投身这一工作的信念。

记得有人说过:医生治疗的是人类生理上的疾病,而法律职业从业者治疗的则是人类心理上的痼疾。

正如古语“心病难医”的道理,要想真正防患于未然,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需全体法律从业人员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为民”的意识,行动上正确引导被援助人员通过合法途径解决正当诉求,并对不合相关规定的人员及被援助对象不合法的诉求给予耐心细致的劝导、解释,化解内心怨气;而非一推了之,接待态度生硬,使他们认为被社会冷淡、疏远与拒绝,从而产生冲动,危害社会。

因为大多数求助者要求法律援助,基本上已穷尽了救济途径,法律援助是其最后的希望。

我想,作为法律援助工作者,即便不能满足他们的希望,也不能让他们对社会感到绝望。

这是我们这一行业肩负的一种使命。

2013年12月3日,为正确引导办理农民工讨薪案件,合肥市司法局“全市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专项行动启动仪式”顺利召开,会上各级领导部署了近一时期法律援助工作的侧重点、任务以及要求,宣示此一工作的重大意义。

由此,我更加感觉到肩上责任的重大,恐力所不及,但我深知法律服务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一定风险并且带着某种神圣使命的行业,虽然艰辛,但是那种案件办理成功后的喜悦、满足,将时刻陪伴你,让你体会成就感。

法律援助中国梦演讲稿:梦在心中 路在脚下

法律援助中国梦演讲稿:梦在心中 路在脚下

法律援助中国梦演讲稿:梦在心中路在脚下尊敬的评委、各位嘉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某某高中法律援助团队的小志愿者,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演讲,同大家分享我心中对于法律援助、法治事业以及中国梦的一些看法。

在我看来,法律援助是涉及到每一个人的大事。

法律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权利、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手段。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人缺乏法律知识,往往会因为缺乏知识或是受到侵害而感到无助。

这时,我们就需要法律援助团队为我们提供帮助。

作为一名法律援助团队的成员,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逐步普及法律知识,增加法律援助服务的力度,才能让更多的人受益,让法治向着更加健康成熟的方向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法律援助服务中,特别是在涉及到经济犯罪、婚姻家庭纠纷等方面,往往会涉及到一些矛盾和纠纷,这时,我们需要保持公正客观,为争端双方提供公平的法律援助服务,真正做到“权利无小事,人人平等”。

那么,法律援助与中国梦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在我看来,法律援助正是中国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中国梦,顾名思义,是指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共同追求的美好愿景。

而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建设法治国家,为人民提供保障和保障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法律援助团队肩负着为人民提供法律援助、保障人民权利的重任。

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所提出的,“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由人民实现,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推进法律援助改革,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同时,也需要加强学校法制教育,普及法律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法律,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稳定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法律援助与中国梦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让法律援助服务更普及,把法制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对于法治社会的向往,让中国梦更好的实现。

法援律师演讲稿范文

法援律师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发表演讲,与大家共同探讨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性。

在此,我代表全体法援律师,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法律援助工作的领导和同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法律援助,是一项彰显人文关怀、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

它旨在为经济困难的群众提供法律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助力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作为一名法援律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和责任。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性。

一、法律援助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对于经济困难的群众来说,他们往往无法承担高昂的律师费用,导致在诉讼中处于弱势地位。

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使得这部分群众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享有诉讼权利,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二、法律援助是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法律援助工作,旨在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诉讼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法律问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当前社会,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对法律援助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我们法援律师要积极履行职责,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三、法律援助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纽带法律援助工作,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不稳定因素。

通过法律援助,我们能够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法律援助是体现人文关怀的生动实践法律援助工作,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和人文关怀。

作为法援律师,我们要始终牢记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群众疾苦,关注群众诉求,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服务质量作为一名法援律师,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二、强化责任担当,发挥法援律师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法援律师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力量。

法律志愿服务演讲稿范文

法律志愿服务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法律志愿服务这一主题。

在此,我谨代表全体法律志愿者,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法律志愿服务工作的各位领导、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法律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国法律志愿服务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投身于法律志愿服务事业,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此,我想谈谈法律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一、法律志愿服务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力武器。

法律志愿服务,通过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使他们在遭遇不公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从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法律志愿服务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社会和谐稳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

法律志愿服务,通过普及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化解矛盾纠纷,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法律志愿服务是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的有效手段法治素养是公民的基本素质。

法律志愿服务,通过开展法律宣传活动,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使公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法治观念,为构建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一名法律志愿者,我们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呢?一、提高自身素质,做法律志愿服务的行家里手我们要深入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成为法律志愿服务的行家里手。

只有具备扎实的法律功底,我们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二、积极参与法律志愿服务活动,发挥专业优势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类法律志愿服务活动,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为他们排忧解难。

三、创新法律志愿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我们要不断创新法律志愿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将法律志愿服务与公益事业、社会治理等领域相结合,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四、加强宣传,扩大法律志愿服务影响力我们要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法律志愿服务,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法律志愿服务的热情,共同推动法律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法律援助发言稿

法律援助发言稿

法律援助发言稿大家好!首先,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法律援助。

我是XXX,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法律援助:为公平正义发声》。

一、引言在当代社会,法律援助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经济困难、法律意识不足等原因,我们的一些弱势群体往往难以获得公平公正的法律援助。

为了缩小法律援助的差距,各国不断加大对法律援助的支持力度,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法律援助工作。

二、法律援助的定义和意义法律援助是一项国家法定的为经济困难的群体提供法律帮助的工作,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

法律援助的意义在于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公平的法律救济,解决他们在诉讼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我国法律援助的发展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已经逐渐完善,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首先,我国对法律援助纳入了国家战略。

2010年,我国首次将法律援助纳入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大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支持力度,使其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我国法律援助机构建设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的法律援助体系主要由国家法律援助中心、省级、市级和县级法律援助中心等组成。

这些机构不仅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法律教育等服务,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法律援助活动,推动了法律援助工作的健康发展。

再次,我国法律援助的对象和范围也不断扩大。

最初的法律援助对象主要是贫困人口,如今则已扩大到农民工、儿童少年、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同时,法律援助的范围也从刑事案件逐步拓展到行政案件和民事案件等多个领域。

四、我国法律援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尽管我国法律援助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法律援助的覆盖范围不足。

由于经济和地域差异等原因,一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难以享受到法律援助的服务,需要继续加大对这些地区和人口的关注和支持力度。

其次,法律援助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援助志愿者法治理念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来自司法行政战线的一名法律援助志愿者,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法律援助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闪光”。

“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请进来”,法律援助工作是一项“功在党和政府,利在人民群众”的特殊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法律援助制度下,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的一个重要途径。

据专家调查,我国现有困难群体约1.4亿人,占总人口的10%,其中包括贫困人群、失业下岗人群、残疾人、受灾人群、农民工等,可以说这样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是不容忽视的,是每一个饱含热血、忧国忧民的中华儿女都挥之不去的心结。

和谐社会是一曲优美的交响乐,而它的音符就是我们社会的各个阶层,只有社会的各个阶层的权利和自由,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和谐的乐章才能响彻神州大地。

“财富的拥有可以有先后之分,司法公正的获得却不能有先后之别,法律援助让人人平等地站在法律面前”。

,法律援助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应当享有的一项政治权利,为当今世界法治文明国家所普遍确认。

它的实质是国家通过制度化的形式保障弱势群体获得司法公正的权利,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它象天平一端的砝码,托起了另一端法律公正的一切份量。

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公平和正义是法律援助的神圣职责。

人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不仅仅是法律规定上的平
等,更是实现法定权利手段上的平等。

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一些不平等的现象,这种不平等需要正义予以消除。

法律援助工作就是为了完善法律权利的实施,实现弱势群体所诉求的正义。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

一位深受封建思想荼毒的农村妇女,在相继生育了两个女孩后,公婆吵骂,丈夫拳脚相加,身心饱受摧残的她,杀害了年仅两岁的女儿。

案件侦破后,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她提起公诉。

在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下,法律援助律师通过周密细致的调查发现,被告人有精神抑郁症状,经司法鉴定确认后,法院从轻判处她有期徒刑9年。

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服务大局是法律援助的重要使命。

从法治的角度来讲,司法救济是社会纠纷解决和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那么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的群众宁愿选择上访而不选择诉讼?司法成本的居高不下是其中重要的原因,特别是贫困人群,更是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承担高额的司法成本。

如果不给予无偿的法律援助,就可能因部分当事人采取法外处置而带来大量的社会问题,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

XX年9月份,9名为生计所累的下岗女工,在缺乏劳动安全保护的小作坊内发生集体苯中毒,9名女工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血小板等血液成分减少的症状,其中1人较重,患有再生性障碍贫血。

贫困的生活、无望的未来,让女工们和她们的家人情绪异常激动,切发生于党的xx大召开前夕!事态紧急。

一起危及社会稳定的信息马上出现在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脑海中。

果断介入,靠上服务、个别谈话、集体调解,9名
女工最终获得数十万元的赔偿,使这起即将发生的集体上访事件,在xx大召开前夕得到了圆满地解决。

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执法为民是法律援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群众的思想都是朴素的,感情都是淳朴和率真的。

古语讲,礼失求诸野。

作为法律援助工作者为他们所援助的每一起案件,办理的每一件事件,那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件事,都足以让他们铭记一辈子。

这种感觉只有在和弱势群体的接触中才有更为深刻的体会,这也是一直激励着法律援助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

一位满怀对美好生活憧憬的女孩从莒县来临沂打工,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无情地击碎了她的梦想——车祸导致她脑部留下残疾,轻度痴呆。

悲剧发生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肇事者依然逍遥法外。

她拖着残疾的身体奔波往返于两地之间,不幸的遭遇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为其不幸深深震动,主动为她提供了法律援助。

由于时间跨度长,给取证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但是,法律援助工作者毫不气馁,通过大量工作,在人证物证前,令肇事者对援助律师的工作和法院的判决心服口服,主动通过援助中心向受害人履行了付款义务,使这起长达两年久拖不决的案件得到了圆满解决。

案件办理过程中,有两个细节是难忘的,一是女孩的两次哭泣,身为痴呆的她,悲苦无助的脸庞上热泪横流的神情怎能让人不动容?二是后来女孩父亲前来送锦旗时,他腰上所扎的草绳,这样一个活生生的贫困者形象又怎能让人不动情?
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这样的感人场景历历在目。

当医疗事故的受害者颤抖着双手,接过近乎天文数字的108万赔偿款时,当母亲追索被歹徒猥亵的女儿的赔偿款即将兑现时,当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接过被黑心老板拖欠的工资时,……当穷苦的百姓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的时候,所有的一切一切,无不闪烁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光芒。

法律援助这项工作所能产生的社会意义,我无法用很高很深的理论去阐述它,只是想告诉大家:当他们的利益受到侵害而得不到保障时,当他们满身冤屈、失去自由又无从伸张时,当他们身患残疾感到无助时,是法律援助让他们获得做人的尊严,正义的存在,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人性化的关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