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新版

中级财务会计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新版
中级财务会计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新版

《中级财务会计》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一

习题一

一、目的, 练习坏账准备的核算

二、资料,

M公司对应收账款采用账龄分析法估计坏账损失。初”坏账准备”账户有贷方余额3500元, 当年, 3月确认坏账损失1500元。 12月31日, 应收账款账龄及估计损失率如下表所表示

坏账损失估计表金额: 元

3月4日, 收回以前已作为坏账注销的应收账款4000元。

三、要求

1.计算末应收账款预计的坏账损失金额并填入上表中。

2.编制、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解答:

1、表中估计损失金额为:

2、相关会计分录:

:

⑴确认坏账损失:

借: 坏账准备 1 500

贷: 应收账款 1 500

⑵计提减值准备:

4800=3500-1500+x

X=2800

借: 资产减值损失 2 800

贷: 坏账准备 2 800

: 收回已经注销的坏账:

借: 应收账款 4 000

贷: 坏账准备 4 000

借: 银行存款 4 000

贷: 应收账款 4 000

习题二

一、目的, 练习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二、资料,

M公司于 6月5日收到甲公司当日签发的带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 用以抵付前欠货款。该票据面值800000元, 期限90天, 年利率2%, 7月15日, M公司因急需资金, 将该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 年贴现率3%, 贴现款已存入M公司的银行账户。

三、要求,

1.计算M公司该项应收票据的到期值、贴现期、贴现利息和贴现净额。

2.编制M公司收到以及贴现上项票据的会计分录。

3. 7月末, M公司对所贴现的上项应收票据信息在财务报告中如何披露?

4. 8月末, M公司得知甲公司涉及一桩经济诉讼案件, 银行存款已被冻结, 此时, 对上项贴现的商业汇票, M公司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5.上项票据到期, 甲公司未能付款, 此时M公司的会计处理又如何进行?

1.计算M公司该项应收票据的到期值、贴现期、贴现利息和贴现净额。

到期值=800000*2%*90/360+800000=804000

这张汇票是 6月5日签发的期限为90天, 于 7月15日向银行贴现, 已持有40天, 因此贴现期为50天

贴现利息=804000*3%*50/360=3350

贴现净额=804000-3350=800650

2.编制M公司收到以及贴现上项票据的会计分录。

收到以上商业汇票时:

借: 应收票据 800000

贷: 应收帐款 800000

贴现时:

借; 银行存款 800650

贷: 应收票据 800000

财务费用 650

3. 7月末, M公司对所贴现的上项应收票据信息在财务报告中如何披露?

4. 8月末, M公司得知甲公司涉及一桩经济诉讼案件, 银行存款已被冻结, 此时, 对上项贴现的商业汇票, M公司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此时不做处理。

5.上项票据到期, 甲公司未能付款, 此时M公司的会计处理又如何进行?

此时银行未能从甲公司收到这笔货款, 会从M公司帐上划走这笔款项, 退回汇票

借: 应收票据 804000

贷: 银行存款 804000

若M公司帐上不够支付这笔款项

借: 应收票据—甲公司 804000

贷: 短期借款 804000

习题三

1.简述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信息需要。

答: 1、投资者, 需要利用财务会计信息对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 并对企业经营中的重大事项做出决策。

2、债权人, 她们需要了解资产与负债的总体结构, 分析资产的流动性, 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 从而做出向企业提供贷款、维持原贷款数额、追加贷款、收回贷款或改变信用条件的决策。

3、企业管理当局, 需要利用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对企业当前的资产负债率、资产构成及流动情况进行分析。

4、企业职工, 职工在履行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和义务时, 必然要了解相关的会计信息。

5、政府部门, ⑴国民经济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企业会计核算资料是国家统计部门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资料来源。⑵国家税务部门进行的税收征管是以财务会计数据为基础的。⑶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无论是对公司上市资格的审查, 还是公司上市后的监管, 都离不开对会计数据的审查和监督。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证券发行与交易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 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其监管的内容, 真实可

靠的会计信息又是其对证券市场实施监督的重要依据。

2.企业应如何开立与使用银行账户?

答: 银行存款是企业存放在银行或者其它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企业的收款和付款业务, 除了按照规定能够使用现金结算的之外, 其余均需经过转账办理。按照国家《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 企业应在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开立账户, 办理存款、收款和转账等结算。为规范银行账户的开立和使用, 规范金融秩序, 企业开立账户必须遵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该办法规定, 企业银行存款账户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

基本存款账户是企业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业务的账户。企业的工资、奖金等现金的支取, 只能经过基本存款账户办理。一个企业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 不允许在多家银行机构开立多个基本存款账户。

一般存款账户是企业在基本存款账户之外办理银行借款转存、与基本存款账户的企业不在同一地点的附属非独立核算单位开立的账户。一般存款账户可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缴存, 但不能支取现金。企业可在基本存款账户以外的其它银行的一个营业机构开立一个一般存款账户, 不得在同一家银行的几个分支机构开立一般存款账户。

临时存款账户是企业因临时经营活动需要开立的账户, 如企业异地产品展销、临时性采购资金等。临时存款账户可办理转账结算和根据国家现金管理的规定办理现金收付。专用存款账户是企业因特殊用途需要开立的账户, 如基本建设项目专项资金、农副产品采购资金等。企业的销货款不得转入专用存款账户。

作业二

习题一

一、目的, 练习存货的期末计价

二、资料,

K公司有ABCD四种存货, 分属甲、乙两类, 期末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 末各种存货数量与成本如下表1所示

表1 期末存货结存数量与成本金额: 元

经查K公司已与佳庭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合同, 约定 2月初K公司需向佳庭公司销售A商品160件, 单位售价1500元; 销售C商品120件, 单位售价1250元。当前K公司A, B, C, D四种商品的市场售价分别为1550元, 1400元, 1200元, 1600元, 另外根据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资料, 向客户销售C商品, 发生的运费用平均为50元/件。

三、要求

1.确定K公司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并将结果填入下表2。

2.分别采用单项比较法, 分类比较法和总额比较法, 计算确定K公司本期末存货的期末价值, 并将结果填入下表2。

表2 期末存货价值计算表金额: 元

3.根据单项比较法的结果, 采用备抵法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解答:

1、确定期末各类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A存货可变现净值=150×1 500=225 000

B存货可变现净值=90×1 400=126 000

C存货可变现净值=( 120×1 250) +( 60×1 200-50×180) =213 000

D存货可变现净值=60×1 600=96 000

2、填表

3、会计分录

借: 资产减值准备 39 000

贷: 存货跌价准备 39 000

习题二

一、目的, 练习计划成本的核算

二、资料

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采用计划成本进行原材料的核算, 1月初, ”原材料”账户期初余额90000元,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初为贷方余额1300元, 本月发生业务如下:

1.5日, 购入原材料一批, 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价款100000元, 增值税额17000元, 同时发生外地运费10000元, 按照税法的相关规定, 外地运费按7%, 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 上述款项已经过银行存款支付。

2.10日, 上述材料运达并验收入库, 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10000元。

3.25日, 购入材料一批, 材料已运到并验收入库, 但发票等结算凭证尚未收到, 货款

尚未支付, 该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5000元。

4.本月领用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00000元, 其中, 直接生产领用250000元, 车间管理部门领用40000元, 厂部管理部门领用10000元, 在建工程领用100000元。

三、要求,

1.对本月发生的上述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计算本月原材料的成本差异率, 本月发出材料与期末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3.结转本月领用原材料的成本差异。

1.

(1)借: 材料采购 109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 17700

贷: 银行存款 127000

(2)借: 原材料 110000

贷: 材料采购 109300

材料成本差异 700

(3)借: 材料采购 35000

贷: 应付帐款---暂估应付款 35000

借: 原材料 35000

贷: 材料采购 35000

(4)借: 生产成本 250000

制造费用 40000

管理费用 10000

在建工程 100000

贷: 原材料 400000

2.成本差异贷方余额 1300+700=

原材料: 90000+110000+35000=235000

3.注: 本题有问题, 根据已知材料, 期末原材料为235000元, 但领用400000元。

习题三

1.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如何操作?

答: 先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先进先出法最简单了, 先进的货就先出, 缺点就是如果物价有涨跌现象, 最后的成本算不准。加权平均法就是在月底一次做, 把月初余额加上这月进的货的数相加, 除上这几次的单价数, 得出一个平均数, 用这个数算成本就行。移动加权平均法, 和一次加权平均法差不多, 只不过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月末做,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每进有一次货就要做。

答: 1.发出存货数量的确定方法

永续盘存制:

发出存货金额=发出数量×单价

结存金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实地盘存制;

结存金额=结存数量×单价

本期发出金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期末结存金额

2.发出存货价格的确定方法

个别计价法:

每次( 批) 存货发出成本=该次( 批) 存货发出数量×该次( 批) 存货购入的实际单位成本

先进先出法:

收到存货时, 逐笔登记每批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

发出存货时, 按照先入库的存货先出库的顺序, 逐笔登记发出存货和结存存货的金额。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存货加权平均单价=( 月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 /( 月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购入存货的数量)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末结存存货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

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次存货入库前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入库存货的实际成本) /( 本次存货入库前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次入库存货的数量)

计划成本法:

存货成本差异率=[( 月初结存存货的成本差异+本月购入存货的成本差异) /( 月初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本月购入存货的计划成本) ] ×100%

上月存货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存货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 ×100%

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存货成本差异率

结存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存货成本差异率

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毛利率法: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销售净额×( 1-毛利率)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零售价格法:

成本率=[(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 /( 期初存货售价+本期购货售价) ]×100%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售价总额×成本率

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当期发生的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当期发生的商品售价)

进销差价率=1-销售成本率

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2.售价金额核算法有何特点?

答:售价金额核算法是以售价金额反映商品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的核算方法.这种方法又称’售价记账,实物负责’,它是将商品核算方法与商品管理制度相结合的核算制度.售价金额法一般适用于经营日用工业品的零售企业.基本内容包括:

1.建立实物负责制

2.售价记账,金额控制

3.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

4.平时按售价结转销售成本,定期计算和结转已售商品实现的进销差价.

作业三

习题一

一、目的, 练习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二、资料,

1月2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4000万元取得乙公司25%的股份, 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15000万元, 账面价值17000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万元, 账面价值4000万元, 尚可使用 , 直线法折旧, 无残值; 其它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 , 乙公司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 当年末宣告分配现金股利800万元, 支付日为 4月2日, 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 会计期间一致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三、要求,

1.采用权益法编制甲公司对该股权投资的有关会计分录。

2.假设甲公司对该项目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解答: ( 单位: 万元)

1、权益法

⑴取得股权日:

借: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4 000

贷: 银行存款 4 000

⑵年末资产负债表日:

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应调整增加的折旧额= /10—4000/10=--200( 万元) 调整后的利润=1500+200=1700( 万元)

甲公司应享有的份额=1700*25%=425( 万元)

借: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25

贷: 投资收益 425

⑶乙公司宣告发放股利:

取得现金股利=800*25%=200( 万元)

借: 应收股利 200

贷: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00

⑷收到股利:

借: 银行存款 200

贷: 应收股利 200

2、成本法

⑴取得股权日

借: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4 000

贷: 银行存款 4 000

⑵乙公司宣告发放股利:

借: 应收股利 200

贷: 投资收益 200

⑶收到股利:

借: 银行存款 200

贷: 应收股利 200

习题二

一、目的, 练习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二、资料

1月2日D公司购入一批5年期, 一次还本的债券, 计划持有至到期, 该批债券总面值100万元, 年利率6%, 其时的市场利率为4%, 实际支付1089808元, 购入时的相关税费略, 债券利息, 每半年支付一次, 付息日为每年的7月1日, 1月1日。

三、要注,

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D公司上项债券投资各期的投资收益, 并填妥下表( 对计算结果保留个位整数)

利息收入计算表单位: 元

利息收入计算表单位: 元

习题三

1.会计上如何划分各项证券投资?

答:按投资品种分为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基金投资。

股票投资指企业以购买股票的方式将资金投资于被投资企业。

债券投资指企业经过从证券市场购买债券的方式对被投资方进行投资。

基金投资是企业经过购买基金投资于证券市场。

按管理意图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票投资。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投资者准备为在近期出售而购入和持有的金融资产, 例如为近期出售而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投资者购入后持有时间不明确的那部分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或可确定, 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那部分投资。

长期股票投资是指经过购买股票的方式向被投资企业投入长期资本。

2.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有何区别?

答: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会计处理上的不同之处

1.取得两类金融资产时相关的交易费用的处理有所不同

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理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新增的外部费用是指企业不购买、发行或处理金融工具就不会发生的费用, 这里所指的交易费用一定是与取得金融资产相关的、新增的费用。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取得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不作为该类金融资产初始入账金额的一部分。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取得时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作为初始入账金额。

2.企业在持有这两类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收入应当计入投资收益, 但这两类金融资产在会计处理上仍有区别

就企业拥有的权益类金融资产来看, 无论是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都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的投资收益。但企业拥有的债券类金融资产在计息日的会计处理方法有所不同。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债券的票面利率计算应收利息, 同时确认为企业的投资收益; 但企业拥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来确认企业当期的投资收益。

3.在资产负债表日, 两类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化时具体的会计处理方式不同当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化时, 该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和还是当期损益, 关键是要看金融资产所属的分类, 不同类别的金融资产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企业拥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化时, 应将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当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时, 就形成企业的当期收益; 反之, 则形成企业当期的一项损失。企业拥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幅度较小或暂时性变化时, 企业应当认为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在正常范围的变动, 应将其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除减值损失和外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 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 其它资本公积) 。

4.资产发生减值时处理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其拥有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 有客观证据表明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该影响能够可靠计量, 我们就认为该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 应当计提减值准备。然而企业却不需要对其拥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这主要是因为此类金融资产的价值变动已经计入当期损益, 其中公允价值变动造成的损失和减值的会计处理在实质上都是一样的, 都是为了更加客观的反应企业拥有的金融资产的价值。在资产负债表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或下降趋势为非暂时性时, 我们就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损失, 应确认减值损失和计提减值准备。可供出售债务工具的减值损失在以后的会计期间能够经过损益转回, 但可供出售的权益工具一旦确认即使在以后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的价值已恢复, 原确认的减值准备也不能经过损益转回。

5.对两类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处理不同

某项金融资产一旦划分为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后, 不能在重分类为其它类别的金融资产, 其它类别的金融资产也不能在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

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三类金融资产之间能够转换, 但不得随意重分类, 必须遵守有关的规定。

6.出售两类金融资产时, 会计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企业应按照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收入与该项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企业的投资收益, 另外为了正确的核算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 还应当结转相应的科目。企业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应当将原来由于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对应转出为投资收益, 把原来计入当期损益转出作为企业总的投资损益的组成部分; 企业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需要将原来由于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的资本公积( 其它资本公积) 对应转出为投资收益, 作为核算该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的一部分。

作业四

习题一

一、目的, 练习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计算

二、资料,

1月3日, 公司( 一般纳税人) 购入一项设备, 买价400000元, 增值税68000元, 安装过程中, 支付人工费用9000元, 领用原材料1000元, 增值税率17%, 设备预计使用5年, 预计净残值4000元。

三、要求,

计算下列指标( 列示计算过程)

1.设备交付使用时的原价。

2.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的设备各年折旧额。

3.采用双倍余额逆减法与年数总和法计算的设备各年折旧额( 对计算结果保留个位整数) 。

1.设备交付使用时的原价。

400000+68000+9000+1000+1000*17%=478170

2.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的设备各年折旧额。

净残值: 4000, 可折旧金额: 478170—4000=474170

年折旧额: 474170/5=94834

折旧额 94834/12*11=86931。17元

至每年折旧94834元

折旧额7902。83元

3.采用双倍余额逆减法与年数总和法计算的设备各年折旧额( 对计算结果保留个位整数) 。

双倍余额递减法: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年折旧率=2*1/5*100%=40%

第一年折旧额478170*40%=191268

月折旧额: 191268/12=15939

因此 2至12月每个月折旧15939, 1月折旧15939

第二年折旧额: ( 478170—191268) *40%=114760.8元

月折旧额: 114760.8/12=9563.4

因此 2至12月和 1月每个月计提折旧: 9563.4

第三年折旧额:(478170—191268—114760.8)*40%=68856.48

月折旧额: 68856.48/12=5738.04

因此 2月至 1月每个月计提折旧额5738.04

最后两年: ( 474170—191268—114760.8—68856.48) /2=49642.36

49642.36/12=4136.86

因此 2月至 1月每月计提折旧4136.86

年数总和法:

第一年至第五年每一年的折旧率分别为:

5/15、 4/15、 3/15、 2/15、 1/15

因此:

474170*5/15=158056.67 月折旧额:13171.39( 。2—。1)

474170*4/15=126445.33 月折旧额:10537.11( 。2—。1)

474170*3/15=94834 月折旧额: 7902.83( 。2—。1)

474170*2/15=63222.67 月折旧额:5268.56( 。2—。1)

474170*1/15=31611.33 月折旧额: 2634.28( 。2—。1)

习题二

一、目的, 练习无形资产的核算

二、资料

1月H公司内部研发一项非专利技术, 入账价值300万元, 当初无法预计该项技术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 , 末该项无形资产预计可收回金额分别为320万元, 290万元, 初, 预计该非专利技术可继续使用4年, 年末估计的可收回金额为260万元, H 公司对无形资产的摊销全部采用直线法。

三、要求

对上项非专利技术, H公司 --- 各年末的会计处理, 如何进行?

请说明理由并编制必要的会计分录。

末不做会计处理, 因为: 末该项无形资产预计可收回金额为320万

末计提减值准备, 因为末该项无形资产预计可收回金额为290万

借: 资产减值损失 100000

贷: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非专利技术 100000

和进行摊销

借: 制造费用—非专利技术 725000

贷: 累计摊销 725000

习题三

1.什么是投资性房地产( 试举例说明) ? 其后续计量如何进行?

答: 投资性房地产, 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 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

投资性房地产确认的条件:

将某个项目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首先应当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 其次要同时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的两个确认条件:

1、与该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一、本科目核算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 包括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二、企业应当按照投资性房地产类别和项目进行核算。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中计量; 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科目中计量。

三、投资性房地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 一) 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比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 二)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主要账务处理

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本质上,宪法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益的集中表现。(错误) 2、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宪法关系、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宪法规范作为法律规范的一种,与其他法律规范在功能上是不一致的,即是对其他类社会关系的调整。(错误) 3、在实行成文法的国家,根据“遵循先例”原则,法院的宪法判例,特别是最高法院的判例,对于下级法院具有规范的作用。(错误) 4、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度起源于美国,并为其他一些国家所借鉴。(正确) 5、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一般都规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仅具有立法职能,并负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责任。(正确) 6、英国宪法是成文法宪法,这是其发展的渐进性所决定的。(错误)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是中国宪法史上仅有的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宪政运动的光辉结晶。(正确) 8、1931年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后来又经1934年1月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作了一些修改,正式公布施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宪法的宪法性文件。(正确) 9、国家性质是国家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其核心问题是国家权利的归属。(错误) 10、现阶段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政治联盟:一个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另一个是由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所组成的政治联盟。(错误)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二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不给分)。 1、宪法实施的监督包括以下内容(A、B、D) A、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 B、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 C、审查公民行为的合宪性。 D、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 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C)无产阶级专政。 A、就是 B、形式上是 C、实质上是 D、不是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颁布过(C) A、两部宪法 B、三部宪法 C、四部宪法 D、五部宪法 4、根据宪法的效力与修改程序的不同,可将宪法分为:(B) B、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B、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C、钦定宪法与民定宪法 D、理想宪法与现实宪法 5、中国历史上颁布的第一部宪法性法律是(B) A、《钦定宪法大纲》 B、《十九信条》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A、C、D) D、政治协商B、立法监督C、民主监督D、参政议政 7、法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法律是(B)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自由大宪章》 D、17 91年《法国宪法》 8、(ABCD)属于宪法性文件。 A、《义务教育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国籍法》 D、《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的决定》 9、由君主与人民或民选议会进行协商共同制定的宪法、被称为协定宪法。根据这一定义判断,(B、D)宪法属于协定宪法。 A、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B、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C、1848年意大利宪 法 D、1830年法国宪法。 10、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宪法性文件是(B)。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五五宪章》 二、小论文: 论宪法的主要作用。 请参考课本P20——23 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思路进行。

国家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形考任务1 1.同学们,在学习了“任务一”的相关内容后,请将你认为适合描述为国家开放大学特色的选项选择出来? 正确答案是: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在教与学的方式上有别与普通高校的新型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特殊的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是为没有条件参与全日制校园学习的人群提供学习资源的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终端数字化的学习资源 2.请将下列适用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的方式选择出来? 正确答案是:在网络上阅读和学习学习资源, 在课程平台上进行与老师与同学们的交流讨论, 在集中面授课堂上向老师请教问题, 利用pad、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学习 3制定时间计划,评估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实时地调整计划,是管理学习时间的有效策略。(对) 4在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中,有课程知识内容请教老师,可以通过发email、QQ群、课程论坛等方式来与老师联络。(对) 5远程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比传统的课堂学习简单,学习方法并不重要。(错) 6纸质教材、音像教材、课堂讲授的学习策略都是一样的。(错) 7在网络环境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无法协作完成课程讨论。(错) 形考任务2 1开放大学学制特色是注册后()年内取得的学分均有效。 正确答案是:8 2请问以下是专业学习后期需要完成的环节? 正确答案是:专业综合实践 3请问以下不是专业学位授予的必备条件? 正确答案是: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4学生本人要在学期开学后()内向学籍所在教学点提出申请,并填写《国家开放大学学生转专业审批表》,经国开分部审核批准后,即可办理转专业手续。 正确答案是:3周 5转专业后,学籍有效期仍从()开始计算。 正确答案是:入学注册时

2016年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完整)

2016年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完整)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 (第1—5章) 一、名词解释 1. 圜土:夏、商、西周监狱的名称。传说因狱墙、狱窗皆为圆形而得名。 2. 质剂:西周时出现的买卖契约, 3. 七出:又称“七去”、“七弃”。中国古代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 4. 五听:审判官在审判活动中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五种方法,始于西周,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5. 《法经》: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封建法律。由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了《法经》。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诸侯国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法经》六篇。它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6.子产:春秋时期郑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7.具五刑:秦汉时期的一种酷刑,即对一个囚犯几乎同时施用五刑。 8.廷尉:秦朝和汉朝时期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

二、论述题 1:夏朝法律制度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1)“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是以禹命名的夏朝奴隶制刑法的总称,其具体内容已无从查证。据后人追述,夏朝已经有了“五刑”,共三千条。 (2)“威侮五行,怠弃三正”。这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发布的战争令,即军令〈甘誓〉中一条罪名。 (3)“昏、墨、贼,杀”。其中的昏、墨、贼是夏朝的三个罪名,杀是刑名。“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 (4)“吕命穆王,训夏赎刑”。夏朝已经有了赎刑。当时用青铜来赎罪。 2. 奴隶制五刑是什么? 答:奴隶制五刑是指墨、劓(yì)、膑、宫、大辟五种刑法。 中国奴隶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刑法,(即墨刑-在额头上刻字涂墨,劓(yì)刑-割鼻子,膑-去膝盖骨,宫刑-毁坏生殖器,大辟-死刑),从夏代开始逐步确立,于西周时期写入吕侯编著的《吕

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答案

联系实际讨论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公平与 效率的选择 个人题纲: (一)政府经济与公平 经济公平,是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 经济公平不是无需前提的绝对概念,以按资分配为例,在无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传统体制条件下,它是不可能存在的,也是不公平的; 公平或平等不等于收入均等或收入平均,经济公平的内涵大大超过收入平均的概念。从经济活动的结果来界定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只是经济公平的涵义之一。即便是我们平时讲结果公平,至少也有财富分配和收入分配两个观察角度,财富分配的角度更为重要。况且,收入分配平均与收入分配公平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应混淆 (二)政府经济与效率 人类的任何活动也都有效率问题。经济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产出状态。对于一个企业或社会来说,最高效率意味着资源处于最优配置状态,从而使特定范围内的需要得到最大满足,或福利得到最大增进,或财富得到最大增加。经济效率涉及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领域,涉及到经济力、经济关系和经济体制各个方面。 (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提高效率,兼顾公平 谁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和操作技艺 收入和财富的差距并不都是效率提高的结果,其刺激效应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具有递减的趋势,甚至出现负面的效应 高效率是无法脱离以合理的公有制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公平分配的 案例: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 (一)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这

电大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天堂【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天堂【宪法学】形考作业一:(第1—3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B 2、B 3、A 4、D 5、C 6、B 7、B 8、A 9、B 1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CD 2、ABD 3、AC 4、ABCD 5、ABCD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爱国统一战线: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内容之一。 2、宪法:所谓宪法,就是规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使民主制度法律化,集中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反映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法。 3、刚性宪法:所谓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或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4、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为了获得最广泛的同盟军已壮大自己的力量而同其他阶级异己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群所组成的政治联盟。 5、成文宪法:指以一个或几个法律文件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宪法。 6、民定宪法:指由议会、制宪会议或公民投票方式通过的宪法。 四、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司法机关监督立法机关监督专门机构监督 2、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协定宪法 3、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4、138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宪法和普通法的区别。 答:一、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 二、在法律效力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三、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与普通法律不同。 2、宪法实施的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 二、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合宪性。 三、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 六、论述题(13分) 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上是一致的? 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本质上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 (1)从领导权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国家政权,工人阶级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对国家政权的领导的,在我国即通过中国共产党来实现。(2)从阶级基础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3)从国家职能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职能一样,有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在对内职能方面,有政治职能即民主和专政的职能,也有经济文化职能,在对外职能方面,都担负着保卫国家,抵御外来入侵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国际友好合作的任务。 (4)从历史使命看,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历史使命一样,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剥削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商法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商法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1 一、单项选择 1-5 D D C C B 6-10 A D B B B 二、多项选择 1 ACD 2 ABCD 3 BCD 4 CD 5 BC 6 ABC 7 ABD 8 ABC 9 ABC 10 ABC 三、名词解释 1.累积股票制:指股东大会选举懂事或者监事时每一股份拥有与应选董事或者监事人数相同的表决权, 股东拥有表决权可以集中使用. 2.后头背书:又称还原背书或送背书,系以汇票上已有的债务人为被背书人所为的背书. 3.破产申请:破产申请人请求法院受理破产案件的意思表示. 4.股票: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表示股东按其持有的股份数额享受利益盒承担义务的书面凭证. 四、回答题 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然退伙: (一)作为合伙人的自然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 (二)个人丧失偿债能力; (三)作为合伙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 (四)法律规定或者合伙协议约定合伙人必须具有相关资格而丧失该资格;(五)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合伙人被依法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企业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企业。其他合伙人未能一致同意的,该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合伙人退伙。 退伙事由实际发生之日为退伙生效日。 五.案例题

答:(1).向其直接前手行使追索权,或依票据法的规定提起诉讼。(2).正确。依照《票据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票据的出票人在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票据持有人背书转让的,背书行为无效。背书转让后的受让人不得享有票据权利,票据的出票人、承兑人对受让人不承担票据责任。(3).由于票据上记载不得背书转让,所以服装厂不能行使提示付款权。其追索权的行使也有一定限制。票据法规定,记载有不得背书转让字样的票据,被背书人继续转让的,其后手不得向背书人追索。(4).复兴有限公司在转让票据后,负有保证票据到期能够得到付款的责任,在票据不能得到付款时,应承担连带债务人的责任。不夜城公司须对此票据承担付款的责任。(5).《票据法》规定:出票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汇票不得转让。复兴有限公司不能将此票据转让给不夜城公司。不夜城公司不能将此票据转让给服装厂。 作业2 一、单项选择 1-5 C C C D C 6-10 C C C B A 二、多项选择 1 AB 2 ABC 3 ABC 4 ABD 5 BCD 6 ABCD 7 ABC 8 ABC 9 ABC 10 ABC 三、名词解释 1.证券期权交易是当事人为获得证券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利益,约定在一定时间内,以特定价格买进或卖出指定证券,或者放弃买进或卖出指定证券的交易。 2 .合伙企业分支机构:是指合伙企业在自身营业场所以外设立的,以合伙企业的财产从事本企业核定经营范围内的业务活动的,从属于合伙企业的经营机构 3 公司债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依照证券法等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发行的,具有固定面值、偿还期限和利率,承诺期限届满时无条件偿付本金和利息给持券人的一种有价证券,对发行人而言公司债券是融资工具,对购买人而言是投资工具。 4.保险违约责任: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和保险人因自己的过错致使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保险合同义务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是财产方 四、回答题 什么是票据抗辩试述票据抗辩与民法上抗辩的异同。 答:票据抗辩,是指票据债务人根据票据法的规定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

2016年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问题详解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本质上,宪法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益的集中表现。(×) 2、宪法规是指调整宪法关系、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宪法规作为法律规的一种,与其他法律规在功能上是不一致的,即是对其他类社会关系的调整。(×) 3、在实行成文法的国家,根据“遵循先例”原则,法院的宪法判例,特别是最高法院的判例,对于下级法院具有规的作用。(×) 4、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度起源于美国,并为其他一些国家所借鉴。(√) 5、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实行集中制原则,一般都规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仅具有立法职能,并负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责任。(√) 6、英国宪法是成文法宪法,这是其发展的渐进性所决定的。(×)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是中国宪法史上仅有的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宪政运动的光辉结晶。(√)8、1931年在瑞金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维埃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华维埃国宪法大纲》,后来又经1934年1月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作了一些修改,正式公布施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宪法的宪法性文件。(√) 9、国家性质是国家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其核心问题是国家权利的归属。(×) 10、现阶段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围的政治联盟:一个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另一个是由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所组成的政治联盟。(×)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二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多选、少选或错选不给分)。 1、宪法实施的监督包括以下容(ABD)

商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商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 一、单项选择1-5 C D C C B 6-10 A D B B B 二、多项选择1 ACD 2 AD 3 BCD 4 CD 5 BC 6 ABC 7 ABD 8 ABC 9 ABC 10 ABC 三、名词解释 1.累积投票制:是指股东选举董事和监事的一种表决方式股东的表决票数有的表决股份数额乘以候选的董事监事人数组成股东可以将表决票数平均投给每一候选人也可以将所有的票数都集中投给中意的部分或者一个候选人. 2.回头背书:又称为还原背书或逆背书,系以汇票上已有的债务人为被背书人所为的背书。 3.破产申请:是破产申请人请求法院受理破产案件的意思表示 4.股票:是股份公司的资产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持有股票者即为股东,凭票享有股权,包括受益权和民主权。 四、回答题 在什么情况下合伙人当然退伙? 合伙企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然退伙:①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②被依法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③个人丧失偿债能力;④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也就是说,在合伙经营中,只要发生上述各类情况,都可以构成法定退伙。 五、案例题 答:(1).服装厂应向不夜城有限责任公司、复兴有限责任公司和同合有限责任公司等作为连带或直接责任人直接前手行使追索权,或依票据法的规定提起诉讼。(2).正确。依照《票据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票据的出票人在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票据持有人背书转让的,背书行为无效。背书转让后的受让人不得享有票据权利,票据的出票人、承兑人对受让人不承担票据责任。 (3).由于票据上记载不得背书转让,所以服装厂不能行使提示付款权。其追索权的行使也有一定限制。票据法规定,记载有不得背书转让字样的票据,被背书人继续转让的,其后手不得向背书人追索。(4).复兴有限公司在转让票据后,负有保证票据到期能够得到付款的责任,在票据不能得到付款时,应承担连带债务人的责任。不夜城公司须对此票据承担付款的责任。 (5).《票据法》规定:出票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汇票不得转让。复兴有限公司不能将此票据转让给不夜城公司。不夜城公司不能将此票据转让给服装厂。 商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 一、单项选择1-5 C C C D C 6-10 B C C B A 二、多项选择1 ABD 2 ABC 3 ABC 4 ABD 5 BCD 6 ABCD 7 ABC 8 ABC 9 ABC 10 ABC 三、名词解释 1.证券期权交易:是指证券交易当事人为获得证券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利益,约定在一定时间内,以特定价格买进或卖出指定证券,或者放弃买进或卖出指定证券的交易。 2.合伙企业分支机构:是指合伙企业在自身营业场所以外设立的,以合伙企业的财产从事本企业核定经营范围内的业务活动的,从属于合伙企业的经营机构。 3.公司债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依照证券法等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发行的,具有固定面值、偿还期限和利率,承诺期限届满时无条件偿付本金和利息给持券人的一种有价证券,对发行人而言公司债券是融资工具,对购买人而言是投资工具。 4.保险违约责任: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和保险人因自己的过错致使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保险合同义务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是财产方面的责任。 四、问答题 什么是票据抗辩?票据抗辩与民法上抗辩的区别是什么? 答:票据债务人对于票据债权人提出的请求,提出某种合法的事由而予以拒绝,称为票据抗辩。 票据抗辩与民法上抗辩的区别:①是否包括否认请求人的权利在内。民法上的抗辩权仅是对相对人请求权的行使予以对抗,并非彻底否认请求权的存在,例如时效消灭抗辩权;而票据抗辩不仅是对票据债权人请求权的以

形成性考试册参考答案

电子电工技术作业1――直流电路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图1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为( A )。 A. -1A B. 1A C. 2A 提示: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即可。注意参考方向。 2、图2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 B )。 A. 5A B. -15A C. -5A 提示:基尔霍夫定律应用于如图所示的封闭曲面即可。可如下理解:封闭曲面中没有储存电荷的元件,所以流入多少电荷,就应流出多少电荷。电流就是电荷的定向流动。本题中共流 入15A 电流,所以最下端引脚上应该流出15A 电流,再考虑参考方向,即得答案。 3、图3所示电路中,电流表正负接线端用“+”、“-”号标出。今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示数10A ,有关电流、电压方向也表示在图中,则( C )正确。 A. I 1=10A ,U=-6V B. I 1=-10A ,U=6V C. I 1=10A ,U=12V 提示: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说明I 1的真实流动方向是从“+”接线端到“-”接线端,结合图中所标的参考方向,得I 1=10A 。3Ω电阻上电压的计算要先求出该电阻上的电流,对A 节点,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来求。6Ω和10Ω电阻上的电流分别为4A 和2A ,且都 为流出,所以3Ω电阻上的电流为4A ,且从节点A 流出。再根据欧姆定律,即可得U=12V 。 4、图4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 B )。 A. -3V B. 5A C. 2A 提示:该题反映了理想电压源的特点,即理想电压源两端的电压是由该电压源决定的。从而 可知本题中6Ω电阻上的电压一定为30V ,所以电流I 为5A 。当然还要考虑参考方向。 I 3A -2A 2A R 4 R 3R 2 R 1 图1 I 10A 5A ? ? ? R R R R 3 R 2 R 1 图2

2019年电大《商法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含简答题)

2012年电大《商法形成性考核册》新版作业答案 2012商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 1-5CDCCB6-10 ADBBB 二、多项选择 1 ACD 2 AD 3 BCD 4 CD 5 BC 6 ABC 7 ABD 8 ABC 9 ABC10 ABC 三、名词解释 1.累积投票制:是指股东选举董事和监事的一种表决方式,股东的表决票数有的表决股份数额乘以候选的董事,监事人数组成股东可以将表决票数平均投给每一候选人,也可以将所有的票数都集中投给中意的部分或者一个候选人. 2.回头背书:又称为还原背书或逆背书,系以汇票上已有的债务人为被背书人所为的背书。 3.破产申请:是破产申请人请求法院受理破产案件的意思表示 4.股票:是股份公司的资产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持有股票者即为股东,凭票享有股权,包括受益权和民主权。 四、回答题 在什么情况下合伙人当然退伙? 合伙企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然退伙:①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②被依法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③个人丧失偿债能力;④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也就是说,在合伙经营中,只要发生上述各类情况,都可以构成法定退伙。 五、案例题 答:(1).服装厂应向不夜城有限责任公司、复兴有限责任公司和同合有限责任公司等作为连带或直接责任人直接前手行使追索权,或依票据法的规定提起诉讼。(2).正确。依照《票据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票据的出票人在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票据持有人背书转让的,背书行为无效。背书转让后的受让人不得享有票据权利,票据的出票人、承兑人对受让人不承担票据责任。 (3).由于票据上记载不得背书转让,所以服装厂不能行使提示付款权。其追索权的行使也有一定限制。票据法规定,记载有不得背书转让字样的票据,被背书人继续转让的,其后手不得向背书人追索。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从中央电大的《基础写作》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看来试题将出得比较活同学们特别要注重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一、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答这道题要这样来理解写作的一般属性有个性性、实践性、创造性三个特点教材上关于每一点下面都有三个小点的阐述如果死记很容易搞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来谈不一定九个小点都谈到抓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 关于第一个特点个体性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写作者自己的一项精神活动无论你写什么选用哪些材料运用何种体裁最终成文后所体现出什么样的精神气质等等都带着写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一个中学生年少热情不成熟阅历轻浅与一个科学院院士一起去考查黄河或长江源头然后写出来的文章定会风格迥异。同样两个一样年纪的少年一起去考查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一样这跟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审美与价值取向等等元素不一样是紧紧相联的。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即“个体性”。 关于第二个特点实践性“写作”顾名思义那就是要去“动”笔电脑。你得思考你得去选择适合的材料你考虑用何种文体最适合于你然后你得下笔敲电脑然后你还要继续查阅资料进行修改等等所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行动过程。这就是写作的实践性特点。 关于第三个特点创造性不要被“创造性”这个词所吓住以为这是作家干的活科学家干的活这是不对的。普通人的写作同样是有创造性的因为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观点、行文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体现了上面所讲的 第一个特点“个体性”所以每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唯一”的一篇举世无双的。而这“唯一”就是创造性的体现。当然创造性也有不同的层次这就是教材中讲到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个境界。好文章对世界对人类精神活动的贡献是功德无量的这也是我们要努力追求创造性的最高境界的原因所在。当然不好的文章或作品对世界的破坏甚至毒害也是不应该忽视的。 二、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结合自身的写作、阅读实践谈谈你对写作交流性特征的认识。 答写作的交流性特征是写作的特殊属性。要这样来理解我们写作的目的是要将自己的某种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我们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所以写作这项活动从本质意义上讲是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活动作者的写和读者的读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互动性”。没有哪个人会真正让自己的文章或作品永远锁在抽屉里的。 交流性这个特点尤其体在现在极为流行的一种新的写作文体里博客。互动性在博客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博客一般都设置了评论和留言功能跟读者的交流程度和频度都是空前的。大家可以去看看韩寒的博客每篇文章都是几十万的点击量数千条留言与评论盛况空前。目前他的博客点击量是排在世界第一位足足3亿。这就是写作的交流性。 三、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言之有物”包括材料和思想两个方面。 先看“材料”。材料包括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材料是拿来干什么的呢是拿来表现思想或观点的。我们写一篇文章就是要传达出一种思想或观点那么通过什么来传达呢材料。这里就有对材料的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最有利于我们的思想表达我们就选择什么材料。“选择”就是“取”与“舍”两个方面因为有的材料很可能没有作用甚至起反面作用因此选择、取舍很重要。所以由此看来思想依赖材料来表达而材料的选择又受制于思想是双向的。 那么哪些材料可以是用的呢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教材中说了三点要有代表性要有精神启迪效果具有可读性。 再看“思想”。“思想”就是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意旨或倾向以及情感。“思想”是需要提炼的什么样的“思想”最能为阅读者所接受呢有三个要求真实、深刻、新颖这也是文本思想的提炼应达到的要求。在什么基础上进行提炼呢要掌握大量的材料还要看到材料背后深藏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要能进行创造性思维。 四、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这道题应该同学们自己来答。怎么答呢举一篇自己的文章为例写写其思考过程、行文过程、修改过程就可以啦。五、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这类题怎么答呢 首先要说出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所体会到的思想与情感。要注意其题目题目常常是文章的眼睛与心灵。这里的“天”可以理解为大自然可以理解为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的人、事、物“谢”“天”就是要对某种我们不了解的存在、规律、原则有敬畏之心有感激之心有谦逊之心。然后分析这个思想与情感是怎样得出的呢从文章的“材料”——几个故事、议论名人名言中得出来的。第一个故事小时候与祖母一起吃饭时祖母的“谢饭”她说的那些话这让“我”对“天”有朦胧的谢意与感激但并不明确。第二个故事“我”到了国外读到爱因斯坦的故事并把他与中国的介之推联想到了一起两人虽然远隔千里、远距千年但都有一样的情怀伟大的谦虚与胸怀。

2018年电大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参考答案

2018年电大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本质上,宪法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益的集中表现。(×) 2、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宪法关系、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宪法规范作为法律规范的一种,与其他法律规范在功能上是不一致的,即是对其他类社会关系的调整。(×) 3、在实行成文法的国家,根据“遵循先例”原则,法院的宪法判例,特别是最高法院的判例,对于下级法院具有规范的作用。(×) 4、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度起源于美国,并为其他一些国家所借鉴。(√) 5、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一般都规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仅具有立法职能,并负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责任。(√) 6、英国宪法是成文法宪法,这是其发展的渐进性所决定的。(×)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是中国宪法史上仅有的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宪政运动的光辉结晶。(√) 8、1931年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后来又经1934年1月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作了一些修改,正式公布施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宪法的宪法性文件。(√)

9、国家性质是国家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其核心问题是国家权利的归属。(×) 10、现阶段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政治联盟:一个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另一个是由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所组成的政治联盟。(×)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二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不给分)。 1、宪法实施的监督包括以下内容(ABD) A、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 B、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 C、审查公民行为的合宪性。 D、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 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C)无产阶级专政。 A、就是 B、形式上是 C、实质上是 D、不是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颁布过(C) A、两部宪法 B、三部宪法 C、四部宪法 D、五部宪法 4、根据宪法的效力与修改程序的不同,可将宪法分为:(B) B、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B、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C、钦定宪法与民定宪法 D、理想宪法与现实宪法

电大商法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

商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 一、单项选择 1-5 C D C B 6-10 A D B B B 二、多项选择 1 ACD 2 AD 3 BCD 4 CD 5 BC 6 ABC 7 ABD 8 ABC 9 ABC 10 ABC 三、名词解释 1.累积投票制:是指股东选举董事和监事的一种表决方式,股东的表决票数有的表决股份数额乘以候选的董事,监事人数组成股东可以将表决票数平均投给每一候选人,也可以将所有的票数都集中投给中意的部分或者一个候选人. 2.回头背书:又称为还原背书或逆背书,系以汇票上已有的债务人为被背书人所为的背书。 3.破产申请:是破产申请人请求法院受理破产案件的意思表示 4.股票:是股份公司的资产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持有股票者即为股东,凭票享有股权,包括受益权和民主权。 四、回答题 在什么情况下合伙人当然退伙? 合伙企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然退伙:①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②被依法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③个人丧失偿债能力;④被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也就是说,在合伙经营中,只要发生上述各类情况,都可以构成法定退伙。 五、案例题 答:(1).服装厂应向不夜城有限责任公司、复兴有限责任公司和同合有限责任公司等作为连带或直接责任人直接前手行使追索权,或依票据法的规定提起诉讼。(2).正确。依照《票据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票据的出票人在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票据持有人背书转让的,背书行为无效。背书转让后的受让人不得享有票据权利,票据的出票人、承兑人对受让人不承担票据责任。 (3).由于票据上记载不得背书转让,所以服装厂不能行使提示付款权。其追索权的行使也有一定限制。票据法规定,记载有不得背书转让字样的票据,被背书人继续转让的,其后手不得向背书人追索。(4).复兴有限公司在转让票据后,负有保证票据到期能够得到付款的责任,在票据不能得到付款时,应承担连带债务人的责任。不夜城公司须对此票据承担付款的责任。 (5).《票据法》规定:出票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春(完整)

电大天堂【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统计学原理】形考作业一:(第一~三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B 4、D 5、D 6、D 7、A 8、C 9、B 三、多项选择题 1、AD 2、BCE 3、ACE 4、BCE 5、BCE 6、ACD 四、简答题 1,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标志是总体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种属性和特征,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如“性别”,“籍贯”;数量标志,如:年龄“,“工资”,相应的标志表现有品质标志表现如“男”“杭州”;数量标志表现,如“20岁”,“2000元”。 1、如何认识统计总体和样本的关系? 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用来代表总体的那部分单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样本中的单位来自总体; (2)样本是非唯一的; (3)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样本具有客观性。 3什么是普查?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二者有何区别?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普查属于不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而全面统计报表属于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需要经常掌握的各种统计资料。全面统计报表要经常填报,因此报表内容固定,调查工程较少;而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在调查时可以包括更多的单位,分组更细、工程更多。因此,有些社会经济现象不可能也不需要进行经常调查,但又需要掌握比较全面、详细的资料时,就可通过普查来解决。普查花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不宜常组织,取得经常性的统计资料还需要靠全面统计报表。 4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是什么?

2019法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2011法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法理学作业1 一.填空题 1、法律现象 2、具体具体一次性 3、某一类某一类重复性 4、自发自觉个别一般 5、国家 6、国家强制力 7、法的阶级统治职能法的社会公共职能 8、保护 9、经济基础阶级意志10、历史传统外部特征 二、单项选择 1、B 2、B 3、D 4、C 5 、D 6、B 7、B 8、A 9 、D 10、A 三、多项选择 1、AB 2、BCD 3、BCD 4、ABCD 5 、A ?6、AD 7、AD 8、ABCD 9 、BD 10、BCD 四、名词解释 1、法学体系是由法学分支学科构成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学体系是一个由互不相同,但又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因而研究社会的各种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所研究的范围也就十分广泛,从而形成若干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知识系统就是法学体系。 2、法理学是在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学科。它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从总体上来研究法和法律现实的一般规律,研究法的产生、本质、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 3、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收(即掌握国家政权的阶段)意志,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具有普通的约束力的规范体系。它具有规范性、国家强制性、阶级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 4、法的价值,即法这个客体(制度化的对象)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五、小组讨论题: 习惯与法的区别与联系 小组讨论记录表 小组成员 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丁七钱八崔九姜十 小组长 张三 讨论人员 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丁七钱八崔九姜十 讨论时间 2008年11月8日下午(南教学区教学楼301教室) 讨论主持人 李四 自我发言提纲 一.法与原始习惯的联系? 法与习惯都是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法与原始习惯有着一定联系,法由原始习惯演变而来,是原始习惯的延续,法与原始习惯在内容上却存在着历史的连续性。 二.法与原始习惯的区别 法与原始习惯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两者产生的方式不同。(二)两者赖以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三)两者体现的意志不同。(四)两者适用的范围不同。(五)两者实施的方式不同。 其它人发言摘要 王五发言摘要: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种不易改变的思维倾向、行为模式和社会风尚。习惯和习惯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得到国家认可的习惯才能成为习惯法。也就是说,我们一般所讲的习惯,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不是法的一种渊源。 赵六、丁七发言摘要:(1)原始社会的习惯和法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原始社会的习惯反映原始社会的平等、没有阶级的社会关系,因此,原始习惯不带有阶级性;法是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以后产生的社会规范,它恰恰反映了阶级社会的社会关系,法是具有阶级性的。(2)原始社会的习惯与与法反映的意志不同。原始社会的习惯反映着氏族部落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和意志;而法则反映在政治、经济

形成性考核作业题目及答案

形成性考核作业题目及答案 作业一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应文中,每一种文种都具有相对固定的模式,这种规范,有的是国家政府明文规定的,有的 则是(约定俗成)的。 2、依据教材,文章的外部分类分为应用性文章和(文学性文章)。 3、应用文最重要和最本质的特征是(真实性)。 4、应用文写作的落款者,即(机关或机关领导)。 5、应用文写作者的政策水平,主要体现在政策的制作和(政策的执行运用)。 6、应用文是为“用”而写的文章,读者直接影响到文章之“用”效果,这就形成应用文所谓的(读 者制约性)。 7、应用文要求主题鲜明,即主题必须(突出)。 8 、一般来说,应用文的主题只能有(一个)。 9、应用文对材料的要求中,最根本的标准是(真实)。 10.确凿是指材料的(清晰性)。 11.下列选项中,对典型材料理解错误的是:(D)。 A.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特点的事件和材料。B.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 C.有着代广泛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事件和材料。D.指重大事情或重要材料。 12. 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或思维的递进逻辑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构思方法是(纵式布局方式)。13.既写明写作目的,又指出写作根据的开头方式是(复合式)。 14、要求式结尾常用于(下行文)。 15、正文首段有“特通告如下”,末段是“特此通告”,这种情况属于(首尾的照应)。 16、大部分应用文不采用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和抒情)。 17、应用写作反映现实,解决问题,因此叙述基本上(以记事为主)。 18、应用文叙述常用的是顺时序叙述,简称顺叙,又称平叙或者(直叙)。 19、应用文写作的叙述大多采用简明扼要的(概括性叙述)。 20、引用公认的原理做论据来推论自己观点的证明方法是(演绎论证)。 21、定义说明是一种比较严密、科学的说明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对任何事物都用 下定义的方式加以说明。在许多场合,替代定义说明的说明方法是(诠释说明)。 22、选择两个或多个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说明事物本质、特征的说明方法是(比较说明)。 二、多项选择题 1、对应用文概念的理解,不可或缺的因素有(ABD)。 A应用文写作的用途、作用B应用文写作具有的规范性D应用文写作以书面语言为工具2、应用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写作规范要求,主要涉及应用文的(BCD)。 B文种选择C文体格式D语言表达 3、应用文作者的专业技能包括(ABDE)。 A文体选用正确B格式书写规范D用字精当E表达无误 4、应用文的读者制约性体现在写作者的行文的各个方面,包括(ABCDE)。 A文种选择B选材C结构D表达方式E措辞用语 5、应用文对主题的要求是(BCD)。 B正确C鲜明D集中 6、引述式开头常用的词语是(DE)。 D“根据”E“按照”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1].2.3.答案演示教学

3.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在法制建设上的建树。(20分) 答: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建设建树颇多: 一是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具有宪法性质的政府组织法。《组织大纲》,共4章21条。其特点主要是:(1)受美国宪法影响,基本上采用总统制共和政体;(2)中央国家机关权力分配实行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3)采取一院制的议会政制体制,参议院是国家立法机关。其历史意义在于,作为政府组织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它使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第一届政府得以依法成立,树立起法治的良好开端。 二是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临时约法》。《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积极成果,也是当时国内资产阶革命党人、立宪派袁世凯为首的大地主买办阶级等各派政治势力,在列强暗中干预下,相互斗争妥协的产物。制定《临时约法》的目的在力图用法律制约袁氏,防范其专权,用以保卫尊重的民国政体。《临时约法》共7章56条。根据孙中山民权主义为理论基础,吸收吸收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平等自由”等宪法原则而制定,集中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精神。其主要内容:(1)《临时约法》确认中华民国是民主共和国。它以根本法形式宣告朕及国家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2)仿效欧美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防止个人独裁,彻底否定了君主集权专制政体;(3)具体规定了人民权利和义务和保有财产和营业的自由。《临时约法》的特点:(1)规定的政权形式和权利关系是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独裁;(2)规定了修改《临时约法》的严格的程序。规定了严格的修改修改宪法的程序,只能由2/3以上的参议院议员或临时大总统提出,并经参议员4/5以上出席,出席议员3/4同意后,才能进行。《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1)它首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封建帝制和等级特权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首次将人民渴望的民主、平等、自由赋予法律效益,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它确认了辛亥革命的积极成果,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唤起了民主意识,为以后反对帝制复辟奠定了思想基础。(2)它确立的民主法制原则,在中国法制史上也是创举,在维护民主权利,一切依法办事,彻底否定了封建法统。 三是颁布了其他革命法令。(1)保障人权废除封建等级特权制度。如解除“贱民”身分,禁止买卖人口;提高女权;取消官僚特权与革除官厅陋习。(2)发扬“国魂”革除封建陋习。禁烟禁赌;劝禁缠足;发布《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3)整饬吏治任人唯贤。 四是建立了新型的司法制度。(1)建立新型的司法机关。为贯彻三权分立,实现司法独立的资产阶级法制原则,中央设“临时中央裁判所”,后改称“法院”;地方审判机构称作“审判厅”,实行四级三审制。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干涉。(2)改革审判制度。仿效西方文明的审判方式,颁布《禁止刑讯文》、《禁止体罚文》,废除封建的刑讯体罚制度。(3)采用律师制度。为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草拟《律师法草案》,实行律师辩护制度、公审制度、陪审制度。 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建设,临时政府法制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进步性,给几千年封建法制笼罩下的中国带来了一线新的曙光,民主共和、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保障人权、司法独立、法制原则等等开始深入人心,体现了民主思想和法律观,对提高人民民主觉悟,争取人权,维护国家尊严,具有很大启蒙作用,意义深远。 4.如何认识国民党的《六法全书》(20分) 答:南京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在南京国民政府22年的统治中,绝大多数时期实行所谓“训政”。迫于种种压力,国民党政府管理国家的手段开始从“人治”转向“法治”。从1928年到1936年,国民党政府集中进行频繁的立法,最终建立起“六法”体系,形成了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的基干。所谓《六法全书》简称《六法》,狭义是特指宪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广义是指上述六大法典及其它附属法规,亦即整个法律体系的通称。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六法全书》特指192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