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天火之谜》第一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天火之谜》课件 (1)-经典通用课件资料

2021/10/10
16
“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 无稽之谈。
曾经嘲笑过富兰克林的人们______, 说:“_______________”
2021/10/10
2021/10/10
8
听课文朗读,找一找,这个实验需要些什么?
2021/10/10
9
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后,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
2021/10/10
10
富兰克林做实验的风筝有什么特别之处?
2021/10/10
11
大胆地推测 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2021/10/10
5
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 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
大胆地猜测 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2021/10/10
6
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 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
大胆地推测 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2021/10/10
7
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
听说雷暴就是普通的放电现象,人们的冷嘲热讽铺天盖地,有的说:“_______”就连许多 自称有学问的人也说:“_________________”
面对人们的取笑和质疑,富兰克林对自己说:“_________”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天火之谜》PPT课件1

①这么热闹的场面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 容? (欣喜若狂、欢声霄动、载歌载舞) ②老师会给你们一点帮助的。
4.四人一组讨论说。 5.指名说。 当堂达标练习:
1、听写词语:
北京 飞奔
成功 狂欢
广场 跳跃
人山人海 四面八方
2、说说看了奥运会的感受。 板书设计:
2
2008,北京!
欢呼着
跳跃着 满把鲜 花
映亮 抛向空映中亮举着 旗帜
飞奔 舞长龙
敲锣鼓 礼花 教后小结:
复备栏
3
英英学古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复备栏
(2) “此时此刻”是指什么样的时刻? (3) 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有什么样的千言 语呢? 万 (4)你们看,所有的话都是相同的,千盲万 语都变成了 一句话:“2008,北京!” (5)让我们带着自豪的语气再次齐读这一自 然段。
三、指导背诵 1.自背,同座位互背。(在学生背时,教 师可挂图或放 录像片) 2.指名背,齐背。 四、拓展练习 3.你在即将来到的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 做点什么 呢?
—,北京就——o ②学生齐背。
’ 3.教学第 3 自然段。
(1) 人们怎么庆祝的?教师范读第 3 自然
段。 (2) 自己轻读第 3 自然段,边读边用‘一” 画出表示人多的词和句。 (3) 学生汇报自己画的词句。为什么画这 些 词句呢?教师指导:
①“人山人海”:这里用了什么样的写法? 有感情地读 词。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天火之谜∣苏教版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天火之谜单元第六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会用“不足为奇”和“欣喜若狂”造句。
3.会复数课文,能概括段意。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验的精神。
重点了解富兰克林实验的全过程。
难点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精神。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同学们,图片上是什么现象?(雷鸣闪电或雷暴)相信大家都知道,可是在以前,由于人们知识的缺乏,他们把雷暴叫做天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天火之谜》吧。
学生看图片,回答问题学生听讲激发兴趣,讲授新课一、整体感知。
1.简介富兰克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巡视。
教师引导学生说,展示自己总结的答案。
(这篇课文生动地讲述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不惜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冒着危险进行“风筝试验”的故事。
)3.展示生字、词语,词语解释。
引导学生学习。
(1)学会会写的七个生字:暴劈炸毙揭拴钥匙颠一、学生了解富兰克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思考问题。
举手回答问题。
学习生字,对不会的字重点学习。
让学生初步了解富兰克林。
对课文有初步认识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新课讲解。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能够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分别写了什么?第一部分:(第1自认段)写雷暴在人心中是个可怕的东西。
第二部分:(2~5)写富兰克林解开雷暴之谜。
第三部分:(第6自认段)写富兰克林利用他的发现造福人类,发明了避雷针。
2.学习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为什么说雷暴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它能把人击倒,将高大的树木劈成两半。
)从哪些词句可以体现出人们对雷暴的害怕?“帝的怒火”、“雷神”3. 学习第二部分。
(1)齐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2) 富兰克林是怎样揭开雷暴之谜的呢?你能试着总结吗?A.观察,大胆推测B.实验,揭开雷暴C.原理,发明避雷针开火车读词语,个别辅导。
天火之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时目标
导学流程
天火之谜 1、正确流利朗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需要认识不要求会书写。理解由生 字组成地词语。 3、初步感受富兰克林的科学精神。 揭示课题,激发情趣----初读指导,自学字词----精读故事,感悟道理 通用设计 解读、修改
读这组词。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雷暴很可 怕?(它能把人击倒,将高大的树林劈成两半)正因 为如此, 所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 西。 出示第一小节:地球上空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次雷 暴,他能把人击倒,将高大的树木劈成两半。古时候 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 ,中国人则把它 称为“雷神” 。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中一直是 种可怕的东西。 ③齐读第一小节。 出示: (3)推测 推论 混为一谈 无稽之谈 不足为奇 难以置信 冷嘲热讽 (推测:对于事物的一种理论判断分析。 推论:经推理所得出的结论。 混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 当作同样的事物 谈论。无稽之谈:稽:查考。没有根据的说法。 不足为奇: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 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 难以置信:置:使得、让。信,相信。事情发生得出 乎意料,让人难以置信。 冷嘲热讽:冷嘲:冷言冷语,尖刁刻薄的风凉话;热 讽: 辛辣难忍的讽刺话。 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进行讥笑 及讽刺。 ) ①指名学生读第一组词。 说说自己的理解。 富兰克林 是怎样来看待雷暴的?他说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 电现象, 他推测的依据是什么?文中已告诉我们, 谁 能找到? 出示: 它们都会发光, 光的颜色相同, 光的方向相似, 都伴随着爆炸声, 都能毙伤动物……由此他大胆的推 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指读这一段话(谁能用“因为……所以……”把这段 话连接起来说一说)并试着造句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混为一谈、无稽之谈” 。 ③这种推论在我们今天“不足为奇”的(说说对词语 的理解)?但这种推论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 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 人也对他(冷嘲热讽) 。 (理解“冷嘲热讽” 。用分词 法理解, (冷嘲:冷言冷语,尖刁刻薄的风凉话;热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天火之谜

这是一只
________细铁丝
的风筝。
________麻绳
________铜钥匙
________丝带
这是一只
的风筝。
拴了细铁丝 系着铜钥匙 结了丝带
细铁丝是用来吸收天电; 麻绳是淋湿后导电; 铜钥匙是用来传电放电的 ; 丝带?
1.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
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 的信号! 2.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全都竖 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请你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 用手指靠近 “啪” 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 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 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 欣喜若狂 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富 兰 克 林
可怕的天火 观察推测 风筝实验 震惊世界 发明避雷针
友情提示:
实验危险 切勿模仿!
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不知道的人 听。 2.分别用“欣喜若狂”“不足 为奇”说一句话。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天火之谜》|苏教版 (共11张PPT)

这是一只
的风筝。
栓了
结了 系着
细铁丝 麻绳 丝带 铜钥匙
吸收天电 导电
?
传电放电
……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 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 起 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 的纤维全都竖了起来。这是麻 绳带电的信号。
……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 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 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 臂一阵发麻。富兰克林欣喜若 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 我捉住‘天电’了!”
友情提示: 别在雷雨天放风筝,危险!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32021/8/3T uesday, August 03,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32021/8/32021/8/38/3/2021 12:07:30 PM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3日星期 二2021/8/32021/8/32021/8/3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32021/8/32021/8/38/3/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32021/8/3August 3,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32021/8/32021/8/32021/8/3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 向
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
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 稽
之。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天火之谜》公开课课件PPT

富兰克林借助“风筝 实验”解开了天火之谜。
这是一只
的风筝。
栓了
结了 系着
细铁丝 麻绳 丝带 铜钥匙
吸收天电 导电
?
传电放电
……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 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 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 的纤维全都竖了起来。这是麻 绳带电的信号。
……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 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 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 1. 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 ”三个
生字。
2. 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 怎么解决 这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查找、 整理等工作。
诗海拾贝 阅读材料 《诗经·采薇》 《春夜喜雨》 一、教学目标:
1.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 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
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
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 处: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 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 都能毙伤动物……由此他大胆地推 测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 向
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
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 稽
之谈。
风筝实验 — 观察推测 — 震惊世界 — 发明避雷针
2014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天火之谜》PPT课件1

天火之谜
2019/10/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
主义主义者、科学家。1731年
费城建立美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1743年组 织美国哲学会,1751年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 独立战争时期参加反英斗争,并参加起草 《独立宣言》。1776-1785年出使法国,缔 结法美同盟。1787年为制宪会议代表,主张 废除奴隶制度。富兰克林在研究大气电方面
苏教版上册第六单元
25.天火之谜
2019/10/28
灵宝市第二小学 任华丽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ຫໍສະໝຸດ 友情提供QQ:2019/10/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2019/10/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1、将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并谈 谈你的体会。
2 、搜集关于科学名人的小故事,在下次班 队活动课上我们来开一个交流会。
2019/10/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分四人小组再次读课文,从哪些地 方可以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科学精 神,找一找,想想为什么,读一读表达 出来。
曾作出贡献,发明了避雷针。
2019/10/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
辉变得暗淡。
——李四光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
久。
——约翰生
所有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
——安格尔
2019/10/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2019/10/28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友情提供QQ: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 课时总第58课时主备人:曾先进(天王)
课题:19天火之谜
教学内容:19天火之谜(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十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造句。
3.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富兰克林勇于探索、大胆实验的科研精神,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富兰克林揭开雷暴之谜的艰难。
教学难点:学习富兰克林潜心研究、大胆实验、不畏艰险的科研精神。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1.板书“谜”。
认识这个字吗?什么是谜呢?(“谜”,比喻还没有弄明白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由“谜”你想到了什么?
2.板书“天火”。
你知道什么是天火吗?根据这个题目,你可以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进行板书。
指读课文的第一节。
(1)相机板书“暴”、“劈”,注意正音,强调字形。
(“暴”的下面不是“水”;“劈”,只有用刀才能劈。
)
(2)注意断句。
①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雷神”。
②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3.师生交流:什么是天火?天火之谜指的是什么?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一小节的意思。
4.由此,我们可以推想这篇文章会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1.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
(1)标出小节,划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朗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节。
注意断句:这个谜团/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三节,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一节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相机理解“不足为奇”、“欣喜若狂”等成语的意思,并用这两个成语造句。
相机板书“炸”、“毙”、“讽”、“揭”,指读、正音、指导记住字形。
(3)指名朗读课文第四节。
相机正音:“匙”读“shi”。
这一节介绍的是什么?
(4)指名朗读课文第五节。
你读懂了什么?什么是“无稽之谈”?哪个字意思是“根
据”?
(5)指名朗读课文第六节。
请你用这一节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一节的意思。
“这样,雷电轰鸣是,高大的建筑物就安然无恙了。
”中的“安然无恙”是什么意思?
(6)分小组朗读课文,力求读通读顺,共同解决还不理解的词语。
(7)展示读:读你读得好的自然段。
(8)集体交流:读了课文以后,你知道文章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默读课文,概括段意
默读课文,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
)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种可怕的东西。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雷暴的谜。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四、出示生字,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2.哪些地方要提醒同学们书写时注意的?
3.范写:暴、讽。
4.学生用钢笔描红。
五作业:
完成钢笔习字册
板书设计天火之谜
雷暴-----解谜------原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