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省保定市中考理综试卷

合集下载

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A卷附解析

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A卷附解析

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A卷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对下列现象理解错误..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利用了大气压B.旗杆顶部安装定滑轮可以省力C.拍打衣服上的灰尘利用了惯性D.静止在桌面上的书受到平衡力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春天:春江水暖鸭先知B.夏天:满架蔷薇一院香C.秋天:数树深红出浅黄D.冬天:纷纷暮雪下辕门3.下列关于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B.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C.速度大的物体甲具有的动能一定大于速度小的物体乙具有的动能D.运动物体质量越大,所具有的动能一定越多4.某人用力推置于水平地面的一只箱子,但箱子没有动,这是因为 ........................... ()A.推力小于地面给箱子的摩擦力B.箱子受地球引力大于推力C.推力与地面给箱子的摩擦力相互平衡D.箱子惯性力太大了5.下列各种情形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一个物体绕着圆形轨道匀速转动;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C.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D.扔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

6.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央,带负电;B .原子核外的电子带负电,并固定在某一位置;C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D .原子核内有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中子.7.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左端小磁针N极指向正确的是 .......................................... ()8.后半夜的电灯往往要比前半夜班的灯亮些,这是由于()A.被关掉的电灯的电流流到了开着的电灯中去了B.多大数家庭关掉了电灯后,电路中的总电阻小了C.有人使用了大功率的电炉D.开着的灯少了,干路的总电流小了.9.在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4.8V,1.2VB.6V,1.2VC.1.2V,6V D.1.2V,4.8V.10.现有塑料尺、橡皮、条形磁铁、盐水、干木棒、铅笔芯等六种物质,表中是按物质的哪种属性进行分类的..................................................................................................................... ()第一类第二类塑料尺、橡皮、干木棒条形磁铁、盐水、铅笔芯A.物质状态B.磁性C.导电性D.比热容11.一塑料薄膜组成的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B.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透镜作用.12.据报道,2009年6月底,达成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完工,行车速度将大大提高。

2018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本+答案+解析2018年河北省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课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8.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用食醋清除水壶中的水垢B.鸡蛋清受热凝固C.用滤网除去水中的菜叶D.面包发霉【答案】B9、图4中能说明分子间隔变小的是()【答案】D10.食品包装中经常用到铝箔。

铝材能制成铝箔是由于铝具有( )A.良好的导热性B.良好的延展性C.较强的抗腐蚀性D.较小的密度【答案】B11.公路建设中使用的橡胶沥青是把废旧轮胎制成橡胶粉,再加入不同的化学制剂,与沥青混合而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橡胶和沥青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橡胶沥青使“废物”得到了充分利用C.橡胶沥青路面弹性好,且可增大摩擦D.橡胶沥青路面的空隙较大,能降低交通噪声【答案】A【解析】本题作为新情景考查同学们对现象本质的把握。

例如题中提到“橡胶沥青是把废旧轮胎制成橡胶粉”因此该措施为“废物利用”,B正确;由其性质不难想到C、D也正确。

所谓“合成材料”即指人工合成。

沥青不是合成材料,而是石油产物中的一部分,所以是天然的。

故答案为A。

12.对图5所示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图5A.甲图:因为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所以再铜片上留下了较深的划痕B.乙图:因为分子不停地运动,所以墨水在温度不同的水中扩散的快慢不同C.丙图:由于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因此白磷能在水下燃烧D.丁图:由于流体压强的大小与流速有关,因此人应站再安全线外【答案】B【解析】本题为易错题,注意B选项中墨水在温度不同的水中扩散的快慢不同是正确的,但其原因解释却是错误的,是因为分子无规则运动受温度影响而非“因为分子不停地运动”。

河北省中考理综试卷试题结构

河北省中考理综试卷试题结构

河北省理综合试题结构分析试卷分数:总分120分,其中物理部分55分,化学部分35分,综合部分3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难度:试卷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度题三部分,整套试卷三种试题分值比例约为5:3:2。

试题类型及分值:一、选择题(22个小题,共47分。

其中1-19题为单选题,每个2分;20-22为多选题,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多选、不选得0分)1---7化学部分:常考点:1-5题(易)考查内容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营养元素和疾病,化学材料,实验器材和基础操作,化学用语,水的过滤,小实验(每年考点考查顺序不确定);6题、7题(难)考查内容有: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化学反应和图像,溶液相关知识等。

8--14理综部分:常考点:节能环保,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学史,流体压强、电荷间作用、大气压、声音的特性、噪声、摩擦力,导体、杠杆、质量测量、电流热效应、物质分类等(每年考点考查顺序不确定)。

15--22物理部分:常考点:15题(易)估测题;16题、17题、18题、19题(易)考查内容有:物理学史、声现象、光现象、物态变化、凸透镜成像、二力平衡、相互作用力、摩擦力、惯性、分子热运动、电磁现象、生活用电等知识(每年考点考查顺序不确定);20、21多选题(中等)2017考查光具座上凸透镜成像,滑轮组机械效率2016电磁学,弹力2015内能、滑轮组2014凸透镜成像、力和运动2013杠杆、力2013年以前多考查液体压强、压力、浮力等知识;22多选题(难)电学综合2013-2017近5年电学题以电路图形成考查,考查内容有:电路故障、极值问题、动态分析、比值等问题二、填空和简答(共9个小题,31个空,每空1分,共31分)23-26理综部分:23、24、25、26题考察方向结合电能表考查电能、电功率,比热容、热值,平面镜成像、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磁极、速度计算等问题。

知识多为基础,贴近生活,关注能源环保,需要有一定的计算能力。

河北历年中考理综真题及答案

河北历年中考理综真题及答案

理科综合试卷 第1页 (共12页)2007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金刚石制作刀具 B .水作溶剂 C .用16%的食盐水选种 D .氧气供给呼吸2.下列做法你认为合理的是 A .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 B .用聚乙烯制作食品保鲜膜 C .用添加苏丹红的饲料喂鸭子D .用水将霉变大米清洗后食用 3.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

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 A .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 .该元素是金属元素C .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 .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4.小明从化学方程式4P+5O 2 ===== 2P 2O 5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条件是点燃 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D .②③④5.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

下面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 A .用铁回收含银废液中的银 B .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 .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 D .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6.图1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室温时,将盛有a 、b 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

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图2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是7.铁、盐酸、石灰水、硫酸铜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3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 、B 、C 、D )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 .有气泡产生B .无明显现象A B CD 石灰水 稀盐酸硫酸铜 铁图3点燃图2硝酸铵浓硫酸 硝酸铵 a溶液 浓硫酸 A B CD水水水水a 溶液b 溶液b 溶液图1温度/℃理科综合试卷 第2页 (共12页)C .有红色固体析出D .有蓝色沉淀生成8.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 .刮风时尘土飞扬 B .进入花园闻到花香C .将25m 3的石油气装入0.024m 3的钢瓶中D .50mL 酒精和50mL 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9.物质的分类方法很多,你认为下列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A .氯化钠、冰和铁都是晶体 B .橡胶、水和石墨都是绝缘体 C .空气、水银和白酒都是混合物 D .橡胶、纤维和塑料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10.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木炭放入冰箱除去异味B .给水通电获得氢气和氧气C .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液柱长度发生变化D .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折射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11.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 A .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 B .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 C .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 D .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 12.下列做法符合科学常识的是A .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后,换用了更粗的保险丝B .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C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石油液化气是否泄漏D .油罐车的尾部装有一条拖在地面上的铁链 13.从图4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 .甲实验说明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B .乙实验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 .丙实验说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D .丁实验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14.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图5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

近三年河北中考物理分析

近三年河北中考物理分析

近三年河北中考物理分析张敏2018年中考物理命题遵循课标及考试说明,聚焦学科主干内容,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强对学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建立模型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试卷特点:1、立足基础,考查基础知识;较多的习题停留在布鲁姆目标分类的初级认知即记忆、理解、应用层面,为增强学生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究能力提供指导。

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要求:认识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了解新材料及其应用等内容;认识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内容,了解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能量守恒等内容。

这些内容2018年中考题都有体现。

2、贴近生活,倡导学以致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试题让学生知道物理学不仅含有物理知识,而且还含有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通过加强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

3、稳中求变,创新命题思路;通过对比,2018年的中考物理与2017年题型、题量、分值分布、知识排布都很平稳,突显科学方法、加强能力培养始终如一。

题的难度略有下降。

注重知识的延展、综合,明确分析方法、突出逻辑思维严谨性,多选题、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有突破,需要不仅学知识,还要多问为什么,在实验及实践中获得真知。

4、数形结合,突显数学知识;依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间的关系式及识别函数图像,在多选题22题C选项、实验题33题拓展、34题图像判断、37、38题均有体现,这些题又是体现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拔高点,能体现思维的差异。

5、实验探究,突出科学方法;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

依据课标知识与技能要求: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识,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用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2018年理综全国1卷及参考答案

2018年理综全国1卷及参考答案
郑重声明:为方便描述,文中图片进行了加工处理,与原图略有差别,仅供读者参考,未经允许不得 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8 年物理全国 1 卷及答案
B.该电子可能到达不了平面 f C.该电子经过平面 d 时,其电势能为 4eV D.该电子经过平面 b 时的速率是经过 d 时的 2 倍 【解析】A 选项,从 a 到 d 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为 6eV,电势差 为 ,
w2r1 (r1 r2 )2 w2 (r1 r2 )3 = G G
wr2=w (r1 r2)
w 为公转角速度,自转角速度无法求得。
21.图中虚线 a、b、c、d、f 代表匀强电场内间距相等的一组等势面,已知平 面 b 上的电势为 2V。一电子经过 a 时的动能为 10eV,从 a 到 d 的过程中克服电 场力所做的功为 6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A.平面 c 上的电势为零
20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星合并前约100s时它们相距约400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bca
2018 年物理全国 1 卷及答案
(1)在闭合 S1 前,图(a)中 R1 的滑片应移动到
(填“a”或“b” )端;
(2)在图(b)的坐标纸上补齐数据表中所给数据点,并做出 R2-t 曲线:
(3)由图(b)可得到 R1,在 25℃-80°C 范围内的温度特性,当 t=44.0℃时,可得 R1= Ω; (4)将 Rt 握于手心,手心温度下 R2 的相应读数如图(c)所示,该读数为 则手心温度为 ℃。 Ω,
郑重声明:为方便描述,文中图片进行了加工处理,与原图略有差别,仅供读者参考,未经允许不得 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河北省中考理综真题及答案

河北省中考理综真题及答案

12.下列有关分类和举例错误的是()甲例如:海水物质单质例如:丙导体例如:丁晶体物质固体乙绝缘体非晶体例如:戊化合物A .甲:纯净物B .丙:氦气C .丁:铜D .戊:沥青13.下列四个探究实例:①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②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③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④探究铁的锈蚀条件。

其中主要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4.对图3 所示的事例分析不正确的是()A .图①:用墨绘制的古画保存至今——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 .图②:往鱼缸里不断通入空气,增加水中含氧量——氧气不易溶于水C .图③: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D .图④:用等大的力拉伸和压缩弹簧,弹簧形状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15.第一位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A .伽利略B .奥斯特C .帕斯卡D .阿基M德16.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一支铅笔的直径约为1dmB .夏天白洋淀的水温平均约为2 ℃C .石家庄日出至日落的时间约为4 hD .500 mL 罐装饮料的质量约为500 g17.图4 所示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露珠下的叶脉B .玩具在镜中的像C .日食D .白光的色散图4理科综合试卷第3 页(共12 页)1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 .减弱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 .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19.关于家庭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要接触金属笔尾B .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C .电脑、电视机等用电器长时间待机,应切断电源D .同时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前,必须先考虑电能表、保险丝等的承受能力20 .图5 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一组是①核桃夹②船浆③手推车④碗夹图5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2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一定会产生摩擦力B .静止在斜坡上的汽车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汽车仍保持静止C .行驶中的公交车刹车时,站立的乘客身体会前倾,是由于人受到惯性的作用D .马拉车向前运动时,车受到向后的摩擦力,马受到向前的摩擦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2 .如图6 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S1和S2为定值电阻。

中考物理试题研究及命题导向

中考物理试题研究及命题导向

2019中考命题特点预测
2019年中考理综试卷—整体预估
1.整个试卷试题内容覆盖面较广,贴近实际生活生产。结构合理,梯级 分步,基础题、综合题、提高题难易适中,提高区分度。 2.实验题侧中考察灵活创新能力,突出能力考查,难题设置几个小台阶, 计算题压轴最后一步考查思维量大,发散思维,分类讨论等,体现学科 思想 。 3.多数题的出题背景还会来自课本教参以及生活实际,重视课本的实验 和图片 3. 注重依据课程标准,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不会出现违背了中考说明中的命题原则
2018年中考命题的特点和导向从两个角度分析
1.对比教材教参; 2.对比近年中考试题,对比解读考试说明。
2019年中考命题探究按专题分析近几年河北中考 题特点。
一.中考命题的导向:不仅抓住课本还要抓教参;
中考命题的素材:课本和教参中的所有习题,命题的素材 再向教材教参延伸,河北地区使用的人教版、教科版、北 师大版各种版本。
题号 13
15 15 16 17 16
分值 2
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压强约104Pa 水的比热容4.2x103J(kg:℃) 洗澡水的温度约40℃ 课桌的高度约80cm 一枚鸡蛋的质量大约50g 普通中学生质量50kg 普通中学生体重500N 普通中学生身高1.5~1.8m 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1m 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5m/s 人体的密度约1.0x103kg/m3 人的“1推”约为20cm 正常人心跳70次/min 人的正常体温约37℃
安培
2014 2013
经典力学与万有引力
焦耳、牛顿、阿基米德、托
里拆利
15
2
物体的适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奥斯特、怕斯卡、 阿基米德
科学家
安培 电磁 方面 欧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