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模板5篇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模板5篇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模板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最精良的资源往往是收费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1.认真学习山东省《考试大纲》、《考试说明》、《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注意研究山东省与生物高考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取得一定的课外知识量。
2.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准确定位起点,立足双基,夯实基础,瞄准高考,培养综合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全面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3.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突出思维过程、思维层次和思维容量的训练,强调知识的迁移与知识的再现。
4.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生物复习方式方法的指导,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生物复习过程中都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水平作为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二、学科目标1.构建知识网络体系,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激励学生勇于探索,提高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抓好一轮复习,研究考试说明,捕捉高考信息。
训练高考试题,争取在年高考中取得较好成绩。
三、具体教学措施1.继续认真钻研教材、考纲和《考试说明》,及时了解和收集各类高考的信息,认真分析研讨近几年生物考试试题,以便把握教学的有的放矢地进行生物学科的复习,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2.认真开展备课组活动,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重点落实备课常规和课堂教学常规,课和上课质量,备课组做到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考试。
3.近一步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每周二召开一次备课组教师会议,每次活动有主题、有针对性,有专人发言,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将全组教师凝结为团结协作的整体,实现智慧共享。
4.为了进一步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积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采用“组内备课,组内评议,改进教案,再行教学,不断完善”的连动式备课、上课方式,及时总结,反思问题,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提高。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题复习策略

高考生物实验设计题复习策略一、完整实验设计所包含的基本内容(1)实验课题:研究或实验的内容(2)实验原理:即完成该实验所应用到的理论依据是什么?(3)实验目的:做了该实验后,要解决什么问题?能提高或学到哪些知识、能力等(从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基本技能、实验设计、显微镜的使用等方面分析)(4)材料用具:包括实验材料、仪器或试剂等(5)实验的操作步骤,涉及到实验设计思想、器材、药品的使用、实验设计原则(科学性、简便性、单一变量、可重复性等)的体现。
(6)观察和收集实验数据(7)分析与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断,作出合理的结论。
注:有些考题要求考生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推断相关的结论。
二、完成实验设计的一般要求1.准确的把握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实验目的是整个实验设计的灵魂,所有实验步骤的设计都要围绕实验目的来进行。
在进行实验设计前要认真审题,准确把握所设计实验的实验目的,否则整个实验设计就无从谈起。
如:有关光合作用的设计是验证光合作用产生O2还是吸收CO2?有关甲状腺激素的设计是验证它对代谢的影响,还是对发育的影响?“如何设计实验验证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此实验验证的问题是“证明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实验原理或实验思路和教材中“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相同,因此采用教材中相似的实验设计:将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的观察它们的遗传功能。
“探索温度对酶的活性影响”实验,探讨的问题是温度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那么在实验设计中,“温度”这一因素应是实验变量。
2.细心的弄清设计要求一个结论的证实,可通过许多不同的实验来证明,但究竟应选用何种设计方案,则要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来确定,所以在把握实验目的之后,要细心的弄清题目的设计要求。
否则尽管实验设计的很完美,但若不合题意,还是不能得分。
如:(1)鉴定高杆小麦是纯种还是杂种,题目要求你用最简便的方法,若用测交就错了。
高考生物实验专题复习:实验设计

解题 -----
“两环节”
例2: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 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探究光的 有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
出实验的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 水、表 面消毒过的种子等 方法步骤:
实验中要做到“单一变量” ,应注意等量的原 则 ①生物材料要相同 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重量、长度、种类和生 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 ②实验器具要相同 ③实验试剂要相同
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尤其要注意 体积上等量的问题 ④处理方法要相同 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等条件都要一致。
(四)对照性原则
①空白对照:对照组为不做任何处理的对象组。如在“探究影响 淀粉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中,1号试管加1mL蒸馏水,2号、3 号试管分别加等量的NaOH、HCI溶液。1号试管即为典型的空白 对照组。 ②自身对照: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如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即是典型的自身对照----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为实 验组。 ③条件对照:给实验组某种处理,给对照组另一条件的处理。如 在“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实验中,存在以下实 验组和对照组。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 甲状腺激素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对蝌蚪不作任何处理 (空白对照) ④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利用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 如“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温度 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
(1)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淀粉溶液中的淀粉和碘溶液中的碘能 否通过该膜。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袋内外液体均不变蓝,表明淀粉和碘均不能通过; ②袋内外液体均变蓝,表明淀粉和碘均能通过; ③袋内液体变蓝,袋外液体不变蓝, 表明碘能通过,淀粉不能通过; ④袋外液体变蓝,袋内液体不变蓝, 表明碘不能通过,淀粉能通过。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的复习策略

是学生拿高分 的基础和捷径. 高中阶段主要要求学 生
学 会 以下 几 个 实 验 原 则 即 可 : 1科 学 性原 则 .
所谓科学性 , 是指 实验 目的要 明确 , 实验 原理要 正确 , 实验材料和实验 手段 的选择 要恰 当, 整个 设计 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 不能偏 离生物 学基本 知识 和基本 原理 以及其 他学科 领域 的基本原 则. : 如 淀粉 酶水解 淀粉 的顺序 问题.
1. 群 密 度 的 取样 调查 ; 7种
变量 , 又称因子 , 是指实 验过程 中所被 操作 的特 定 因素或条件. 单一变量原则是处理实验 中的复杂关 系的准则之一. 当实验出现多个 实验变量时 到底 是哪 个变量 引起实验现象 的不 同或是多 个不 同的因素 引 起实验现象 的不 同就不知道了. 以在实验设计过程 所 中要教会学生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一
现把高中生物课本和大纲有关的实验总结如下 :
1 生物组织中还 原糖 、 . 脂肪 、 蛋白质的鉴定 ; 2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 ; .
3 细胞 质 流 动 的 观察 ; .
4 观察植 物细胞 的有丝分裂 ; .
5 比较 过氧化氢 酶和 F 抖的催化效率 ; . e
些探究 :
一
对 以 上 实 验 和 调 查 报 告 都 要 对 其 原 理 和 实 验 用
具 、 品等 十分 了解才 能拓 展到课外 实验 上来 , 以 药 所
学好课本的实验是前提条件.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
总结课 本实验 , 在此基 础上 向课外延 伸 , 样学生 才 这 能有信 心做 好实验题. 二、 传授生物实验的原则 生物实验设计是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原则 的, 也 这
高考生物实验题专题复习ppt课件

(3)实验步骤:
1、选取生长发育状况相同、性别相同的小白鼠若干,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编 号A、B。
2、A组的小白鼠每只每次用滴喂法饲喂(等量的)适量适宜浓度的甲状腺激素 溶液,B组每只每次用滴喂法饲喂等量的生理盐水。
(1)该实验原理是: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下降,机体出现活 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
(2)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 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 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状。
• (3)实甲验状步腺骤激:素对小白鼠的代谢起促进作用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促进新陈代谢。饲喂甲状腺激素的 小白鼠在密闭容器中会因活动增强、耗氧增加而更容易窒息死亡。
3
例: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白鼠代谢的影响,请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完成 实验设计。 实验材料与用具: 小白鼠、滴喂管、甲状腺激素溶液、生理盐水、广口瓶、秒表等
3、标注
若在同一坐标中绘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时, 都要在图例中注明。
4、图题
自变量对对象检测指标影响的图
20
表格的基本格式 表格名称
自变量对对象检测指标影响的记录表
因变 量测 量指 标
栏头 列题
行题
组别或自变量具体内容
数据格
平均值
记录实验结果
需要时,也可以将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 位置互换。
21
例1(2013浙江卷31题)某同学为研究甲状腺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将若干只未成年小鼠分为2组; 甲组:不切除甲状腺(假手术) 乙组:切除甲状腺 ②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并记 录。 ③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与说明:假手术指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耗氧量用单位时间的氧气消耗量表示; 实验持续时间合适;实验条件均适宜。) 请回答: (1)实验目的是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小鼠新陈代谢和生 (在以下坐标系中用长耗发氧育量(和或体耗长氧变量化和的体示长意)曲的线影表响示) (3)分析与讨论 ①用耗氧量作为检测指标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②③切上除述甲分状组腺时后,,还小可鼠增体设长丙变组化作的为原实甲因验状是组腺,_激_丙_素_组_促_:_进__新____陈。__代__谢_,__此__过__程。需要消耗氧
高考生物实验专题复习(完整版)

高考生物实验专题【知识联系框架】【重点知识联系与剖析】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学的基础理论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对实验的重视和复习是高考复习的重要一环。
从对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卷和全国的理科综合试卷分析中发现:有关实验能力的试题,从所占的比例来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从题目设计的认知层次来看有逐渐提高的趋势;从覆盖的知识围来分析,有涉及高中课本的知识,也有不涉及高中所学的容,所要验证的生物学事实是由题目提供的;从知识容分析,试题涉及生物学基本原理、概念、解剖和生理知识。
实验目的、材料的使用、实验操作、方法步骤、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设计和结果预测等多个方面。
一、按照认知层次设计实验试题从设计实验试题的认知层次分析,一般分为3个层次:识记、理解和综合运用。
1.识记层次的实验试题一般都是以高中生物教材上的容作为命题的基本素材,不要求考生有一个复杂的推理过程,只要求学生能在问题情境中识别它们即可。
如:(1995年高考试题)通过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结果在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为(A)A.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B.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C.叶绿素a、叶绿素b、萝卜素、叶黄素D.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萝卜素这道题只要求学生对已做过的实验结果进行回忆,即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2.理解层次的实验试题一般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的基本原理,进行科学的推理,才能导出正确的实验步骤或实验结果。
如:(1995年高考试题)将制作的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发现细胞的透明度较大,为便于观察,应采取下列何种措施(A)A.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B.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C.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D.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这道题目要求学生用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显微镜的使用过程来综合分析,细胞的透明度太大,说明光线太强。
学生能理解到这一点,就不难找到正确答案。
3.综合运用层次的实验题这类题目难度一般较大。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科学探究系列3 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

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
理论方法
实验设计是高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既能考查运用所学生物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考查创新思维能力。实验设计的一 般程序为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选择材料用具→设计实验 步骤→预测实验结果→观察收集数据→分析推理得出结论。针对不 同的实验题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把握。
不同浓度酒精对间脑蟾蜍屈反射时长的影响 处理因素
空白对照 任氏液 0.1%酒精 0.2%酒精 1%酒精
屈反射时长
(3)因为酒精、NA和PT均用任氏液配制,所以实验应设置只使用任 氏液作为对照组,屈反射时间短;同时还要设置使用NA(神经递质)、 PT(NA受体抑制剂)和NA+PT的三个实验组,实验结果为NA组屈 反射时间长,PT组屈反射时间短。而NA、PT同时使用,屈反射时 间也较短,可能是由于PT是NA受体的抑制剂,会导致PT与NA受 体结合,使NA无法起到作用。这样才能得出“NA与其受体结合, 显著延长间脑蟾蜍的屈反射时长”的结论。还要再设置酒精+PT的 实验组,若实验结果与NA+PT组相同,这才能说明酒精具有类似 NA的作用,进而才能得出“酒精通过NA受体参与的途径,显著延 长间脑蟾蜍的屈反射时长”的结论。
(3)依据实验2、3 的结论,实验3 的分组应为: A组:任氏液; 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分组时一定不要忘记对各组进行编号,如1、2、3或A、B、C 等,编号的目的是使思路清晰,后续的步骤便于指代描述。在叙述 实验步骤时,特别是施加变量的步骤,一定要对添加物的用量加以 限定,第一组指明用量,后续组用“等量”一词。 5.实验结果就是实验现象,在叙述时一定要写具体,不能笼统地 综合描述。比如,在探究温度影响淀粉酶活性的实验中,用碘液检 测淀粉的分解程度,结果应该是“A组(低温条件)变蓝;B组(适温条 件)无蓝色出现;C组(高温条件)变蓝”。而不能综合叙述为“只有B 组(适温条件)无蓝色出现”。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1 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1.1明确实验目的;1.2分析实验原理;1.3选择材料用具;1.4设计实验步骤;1.5预测实验结果;1.6观察收集数据;1.7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2 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⑴单一变量原则①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是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而因变量是指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结果,二者之间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和解释前因与后果。
例:关于“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实验中,“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 (沸水)就是实验变量,而这些变量引起的实验变化结果就是反应变量。
该实验旨在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自变量)与酶的活性(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②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因素或条件。
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就叫额外变量。
它们之间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
但它们的存在对实验与反应变量的获得起干扰作用。
例如:“唾液淀粉酶实验”中,除实验变量(温度)外, 试管的洁净程度、唾液的新鲜程度、淀粉浓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就属于无关变量。
如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对三组实验不等同、不均衡,就会产生额外变量,影响实验的真实结果。
实验变量,或称自变量,指实验假设中涉及的给定的研究因素。
反应变量,或称因变量,指实验变量所引起产生的结果或结论。
而其他对反应变量有影响的因素称之为无关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强调: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确定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这就是单一变量原则,它是处理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
⑵对照性原则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相等的实验。
①空白对照空白对照是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如,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实验中,实验组滴加了唾液淀粉酶液,而对照组只加了等量的蒸馏水,起空白对照。
②条件对照条件对照是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或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Ⅲ部分——实验设计一、典型高考试题分析实验设计题是近年高考的常见试题。
我们应对这些典型实验设计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把握其命题规律、题型特征和答题要求。
例1.(2009广东36)(8分)小王发现黑暗中生长的大豆幼苗比阳光下生长的大豆幼苗高得多。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大豆植株高度的影响,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大豆种子(200粒)、光照培养箱(光照强度范围0-10000 Lux,温度、湿度等均可自行设定)、培养皿、直尺等。
(1)实验方案:(2)实验结果预测:例2:(2010广东29)(16分)假设你去某饲料研究所进行课外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选用恰当的试剂检测某样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提供的试剂有:①碘液,②苏丹Ⅲ溶液,③双缩脲试剂,④斐林试剂。
你选用的试剂应该是;蛋白质与相应试剂反应后,显示的颜色应为。
①实验组6中,Ⅰ应该为,原因是;Ⅱ应该为,原因是;②要直观和定量地反映小鼠的生长情况,可以测量小鼠的和。
例3:(2011广东29)(16分)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
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I.提取叶绿素Ⅱ.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
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号叶绿素溶液(mL)调pH至处理时间(min)溶液颜色① 3.0 Y 10 绿色② 3.0 7.0 10 绿色③ 3.0 6.0 10 黄绿色④ 3.0 5.0 10 黄褐色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Y应该为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食品,否则___________ (4)小李想了解叶绿素粗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检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4.(2009福建26)8分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湿桶内温度变化实验装置。
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
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装置方法步骤一方法步骤二方法步骤三A 加入240ml的葡萄糖溶液加入10g活性干酵母①B 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②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这是控制实验的变量。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
请写出装置C 的实验步骤:装置方法步骤一方法步骤二方法步骤三C ③④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二、题型突破方法1. 解答实验设计题的一般思路(1)首先确定实验______________。
(2)运用所学知识,找准实验原理。
(3)确认_________,形成操控变量的方法。
(4)根据变量分析,确定_________的方法。
(5)根据提供的材料,草拟实验步骤。
(6)预测实验结果,分析可能的结论。
实验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变量的操控。
解题时首要的任务是以实验目的为目标,以实验原理为依据,以实验材料为基础,确认自变量(实验变量)、因变量(反应变量)和无关变量,分析自变量如何操纵、因变量如何观测、无关变量如何控制。
第一步,取材、分组、编号。
取材要注意所用材料的类型、数量、生理状态、取用方法、取用部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几组;编号常用甲、乙、丙、丁或A、B、C、D表示。
第二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
对实验组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自变量的操纵,对照组采用对照处理(注意:除自变量外其他因素相同且适宜)。
第三步,培养、保温、饲养等处理,其他因素相同且适宜。
第四步,观察、测量、记录、统计分析。
找出具体的观察和记录对象,如果实验现象是隐蔽的,必须找出具体的检测方法,以显现实验结果,便于观测。
【技巧点拨】(1)注意步骤设计的科学性。
根据实验目的、原理和思路,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材料、用具在试题中一般都会给出,注意要结合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合理利用。
题中给出的实验材料和试剂一般应充分利用;一般不能随意增加实验材料和试剂。
(2)注意书写的规范性。
①步骤设计一般不宜连续描述,往往需分步叙说。
②试管(或烧杯等)要加以编号,以便叙说简洁。
③尽量使用规范的实验术语,如:载玻片、盖玻片、临时装片、无N培养基、含青霉素的培养基;等量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振荡、充分研磨等。
不能用含糊的口语,如:“盖玻片”不能说是“薄的玻璃片”;“等量的”不宜说成“一样多的”;“振荡”不宜说成“晃动”“摇动”等等。
三、实验设计的原则及方法1、原则科学性原则;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可重复原则;可行性原则等。
例如:在验证酶是催化剂的实验中,A试管加入淀粉酶,在对照试管(B试管)中应加入等量的清水;观察温度对酶的影响时,各组其他条件一样,只有温度不同。
观察pH 对酶的影响时,各试管只能是pH不同,其他如温度、酶、反应物的量等必须相同。
2、对照实验的设置(1)对照实验的类型空白对照:空白对照组为不作任何处理的对象组。
例如:用甲状腺制剂饲喂蝌蚪﹝实验组﹞与正常情况下蝌蚪不作任何处理(空白对照组),后者的具体作用是反映自然状态下的实验结果。
用小狗做活体材料设计实验,证明动物生长激素的分泌器官及作用时,用不做任何处理的小狗作对照,与切除了脑垂体的小狗进行比较。
相互对照:不单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相互对照。
如: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不同pH的实验组相互对照。
自身对照:即对照和实验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
如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在一个对象上完成,先质壁分离再进行复原实验。
缺素培养法验证镁是必需的矿质元素,可以设定在一组上先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再用缺素培养液培养,最后用完全培养液再培养确定。
条件对照:虽给对照组施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因素。
如在“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实验中,存在以下实验组和对照组。
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 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激素抑制剂( 对照组);丙组:对蝌蚪不作任何处理( 对照)。
(2)对照实验设置的合理与否,关键就在于如何尽量去保证“其他条件的完全相等”。
①所用生物材料要相同,即所用生活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②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即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大小型号要完全一样。
③所用实验试剂要相同,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
尤其要注意体积上等量。
④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如: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都要一致。
(3)结果分析要全面预测实验结果——是根据实验原理和事物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理性分析,从而预先猜测可能是什么样的结果。
验证性实验结果是确定的,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则一般有多种可能。
分析实验结果——是从结果出发去寻找事物间的相互关系,或者推导出一般性的结论或规律等。
如果是验证性实验,结果和结论是确定的;如果是探究性实验,结果和结论一般要分情况讨论,分析时应注意:①各种可能分析要全面。
②结论和结果要对应。
典型高考试题参考答案例1(1)实验方案:1.实验材料:选出180粒大小一致的种子,分成六祖,每组30粒,在培养皿中培养。
2.培养条件:光照强度 0、2000、4000、6000、8000、10000Lux 温度25℃,培养一周。
3.测定指标:用直尺测量植株高度,计算每组的平均值。
注:要求至少分为三组,每组有一定的种子数量,光照强度必须有0 Lux(黑暗)(2)实验结果预测:随光照强度增加,植株高度下降。
例2(1)③双缩脲试剂紫色(2)普通饲料需要普通饲料作为对照组;21;饲养时间相同,实验结果的比较才有意义(3)体重体长例3(1)对人无害的有机溶剂(食用酒精),叶绿素溶于有机溶剂和应考虑溶剂对人体的影响。
(2)8.0,实验中自变量的变化应有规律和应考虑碱性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3)酸性。
由于叶绿素被破坏造成食品失绿而影响品质。
(4)纸层析法,其主要步骤:①制备滤纸条,②画色素液细线,③用层析液分离色素,④观察色素带。
.例4(1)①不加入石蜡油②加入10g活性干酵母(2)去除氧气;自(3)③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④不加入活性干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