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合集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由此导致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务工,孩子无人照管,留在农村家中生活和学习的儿童。

这些孩子生活条件艰苦,教育资源匮乏,他们的健康和成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教育方面,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有些孩子甚至无法接受规范的教育。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问题1.1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明显不足,学校和教育设施相对落后。

很多农村地区没有学前教育机构,小学教育质量不高,中学教育条件艰苦,更别说高等教育了。

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长期外出务工,无法得到规范的教育资源,导致了知识水平的滞后和认知缺陷。

1.2 学习环境贫困由于家庭贫困和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也十分贫困。

他们在没有家庭监督的情况下,无法有效地完成学业,甚至有可能完全放弃学业,导致教育水平低下。

1.3 心理健康问题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农村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些孩子可能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问题,甚至有可能产生一些极端行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二、解决方法2.1 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当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学校设施的支持,提高教育质量,力求使农村留守儿童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2.2 加强家庭教育辅导政府通过成立专门的机构,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辅导。

针对这些家庭的特殊情况和问题,引导父母正确教育孩子,增强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从根本上改善孩子的学习环境。

2.3 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成立专门的机构或者社会组织,提供专门的关爱服务。

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让这些孩子在心灵上也得到应有的关怀和疼爱。

2.4 拓展教育渠道在农村地区拓展教育渠道,采取多种形式的方式让农村留守儿童接受到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教育质量和未来发展。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1、家庭教育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监护人往往只能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在学习和心理上难以给予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许多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鼓励和引导,容易产生孤独、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2、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学校普遍存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课程设置单一等。

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满足留守儿童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此外,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特殊关怀也相对不足,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学习成绩不理想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和有效的监督指导,加上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限制,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往往表现出动力不足、成绩不佳的情况。

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辍学。

4、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自卑,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

5、安全隐患较大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和保护,在生活中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他们可能会更容易受到意外伤害、欺凌、拐卖等威胁,同时也可能会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而误入歧途。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1、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以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使得他们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从而造成了留守儿童的现象。

2、户籍制度限制现行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面临诸多困难,如高额的借读费、入学门槛高等,这也导致了许多农民工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 缺乏优质教育资源。

农村地区相对城市而言,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设施相对简陋,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这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在接受教育方面存在困难。

2. 学校设施条件差。

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普遍较差,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等设施缺乏,影响了留守儿童的课堂学习效果。

3. 家庭教育的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普遍缺失,父母由于务工外出或其他原因,无法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和指导,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4. 孩子情感上的空虚。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面临着与家庭成员的情感疏离,他们容易感到孤独、无助和不安。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提升教育资源的供给水平,包括教师培训、学校设施的改善等方面。

要加强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配置,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2. 建设良好的学校设施和环境。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提供充足的图书、实验设备等,让留守儿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3.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

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建立健全的留守儿童信息登记和监护制度,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保障。

4.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政府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培训、家庭教育指导员等方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提供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

5. 加强心理辅导工作。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开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减轻情感困扰,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要加大投入,改善教育资源,加强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权益,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精神抑郁:由于缺乏父母的照顾和爱护,留守儿童往往会感到孤独和寂寞,容易出现精神抑郁症状。

2、缺乏学习动力:由于缺乏父母的鼓励和监督,留守儿童往往会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成绩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3、缺乏社会交往能力:由于缺乏父母的引导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缺乏社会交往能力,容易产生孤僻、自闭等行为。

4、缺乏安全感:由于缺乏父母的保护,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1、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2、增加社会关注:政府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

3、开展社会活动:学校应该开展各种社会活动,让孩子们有机会参与,增强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4、建立志愿者组织:可以建立志愿者组织,让志愿者们经常到村里去帮助留守儿童,给他们带去温暖和关注。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5篇范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5篇范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5篇范文]第一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同时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民出外打工的情况已是习以为常,因为在农村绝大部分家庭的经济来源都是靠出外打工赚来的,所以很多的青壮年进入了城市,从而也导致了大批的孩子留给了年迈的祖父母、外公外婆及亲戚朋友,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留守儿童。

一直以来,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总是学校面临的一大难题。

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1、安全问题;孩子的父母虽然在外出时对孩子的生活做了安排,有的甚至在学习上也有计划,但是他们大多委托的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其他的长辈亲属,而对于那些受委托的的长辈们来说,他们提供孩子的大多仅仅就是生活中的吃、穿问题,他们认为只要保证了孩子吃饱,穿暖,就认为他们尽到了他们的责任,认为孩子的其他事情都应该是学校在责任了,因此,在周末,寒暑假期间,这些孩子都非常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大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孩子父母没在身边,没有他们直接的关爱和教育,他们很容易犯错。

大概在两年前,我所在的这个镇上曾经出现过惨案,一位奶奶带着四个孙子孙女,在学校旁租房带他们读书,在暑假中,由于管理不严,四个小孩擅自下河洗澡,一次就淹死三个,这是一个多么惨痛的教训啊,至于其他比较小的安全事故则是更多。

2、心理人格问题:据大部分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由于孩子们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就机会,缺乏父爱、母爱,因此出现了“亲情饥渴”,而被委托的其他监护人无法替代父母履行完整的监护责任。

所以孩子在遇到成功、失败或其他让他们喜怒哀乐的情形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得到正确的指导,往往只能自己处理。

尤其当他们遭受挫折时,他们不愿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

论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困境与出路

论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困境与出路

论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困境与出路在广袤的农村大地,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初中留守儿童。

他们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却因父母外出务工,面临着诸多困境。

这些困境不仅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也制约着他们的未来发展。

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出路,对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初中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1、情感缺失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关爱和温暖。

他们渴望父母的陪伴、鼓励和安慰,但这些情感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

长期的情感缺失容易导致他们产生孤独、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其性格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

2、教育问题在学习方面,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的家庭辅导和监督。

祖辈大多文化程度较低,无法在学习上给予他们足够的帮助和指导。

同时,由于缺乏父母的关注和激励,部分留守儿童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不理想。

此外,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

3、安全隐患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保护和监管,在生活中面临着更多的安全风险。

例如,在上下学途中可能遭遇交通事故,在家中可能发生触电、火灾等意外,在社会上可能受到不良分子的侵害。

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伤害。

4、社交问题父母的缺位使得留守儿童在社交方面也面临困境。

他们在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可能表现出孤僻、内向、敏感等特点,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种社交障碍不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可能对其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二、造成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困境的原因1、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导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

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不得不背井离乡,将孩子留在农村。

2、户籍制度限制现行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面临诸多困难,如高额的借读费、入学门槛高等。

这使得许多农民工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只能让他们留在农村。

3、家庭教育意识淡薄部分农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孩子只要吃饱穿暖就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存在问题与对策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存在问题与对策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存在问题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农村地区的父母纷纷外出务工,留下儿女在家由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照顾,这就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父母不在身边的状态下成长,面临许多问题,导致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关心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 心理问题:留守儿童长时间没有父母陪伴,容易感到孤独、焦虑、不安全感强,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不确定感。

2. 教育问题: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导致留守儿童学习压力大,缺乏父母的教导和关爱,影响学习成绩,有的甚至出现辍学现象。

3. 生活问题: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较低,缺乏健康的饮食和科学的生活规律,也容易出现疾病。

4. 社交问题:由于长期处于孤独状态,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较差,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将来的发展也不利。

二、对策1. 建立爱心关怀机构:政府可以设立关爱留守儿童的综合服务机构,为他们提供情感、心理、学习等方面的全方位关爱。

2. 父母关爱工程:政府可以推出一些政策措施,鼓励父母参与到留守儿童的成长中,比如减少务工时间、增加法定假期等。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增强心理抵抗力。

4. 定期关注走访:学校、社区可以定期走访留守儿童,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5. 增加课外活动:学校和社区可以增加一些课外活动,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社交机会,培养其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实施效果通过上述对策的落实,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现状将得到改善,他们的身心健康将得到关注,未来发展更加美好。

我们也应该加强家庭教育,引导父母多陪伴子女,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让每个留守儿童都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爱护。

相信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的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解决,他们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城乡差距的不断拉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趋势加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他们的成长之路充满艰辛和挑战,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分析1. 缺乏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无法得到足够的家庭教育。

他们缺乏父母的指导和关爱,成长过程中常常面对孤独、无助的困境,无法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

2. 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许多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学校条件差,教学水平低下,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较差,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3. 心理问题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农村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他们可能感到孤独、自卑,缺乏自信心,甚至影响到他们的人格和健康发展。

4. 社会融入问题因为长期留守,留守儿童在家、学校和社会中的社会融入度较低,缺乏社会交往和互动,容易产生沉默、内向的性格特点,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1. 家庭教育规划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可以建立家庭教育规划,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培训,加强留守儿童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对子女的关爱和照顾水平。

2. 完善留守儿童学习环境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改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

3. 心理辅导服务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克服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4. 社会交往培养通过组织各类社会活动和互动课程,引导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社会交往和交流,培养其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其社会融入度。

5. 建立政策法规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倡导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保护和关爱。

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指的是因为父母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农村家中,同时需
要其他亲属或监护人进行照顾的未成年人。

同时,留守儿童属于新农村建设中的
一股新生力量,其存在的教育管理问题影响着全面小康社会与脱贫攻坚的进程。

所以,就需要运用正确的方式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确保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就留守儿童而言,其主要指的是父母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能
够和父母正常地共同生活,且年龄未满16周岁的农村户籍未成年人,其属于我国城市化建
设和发展所遗留下来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问题及分析
1.道德认知模糊。

就道德认知而言,主要指的是对是非对错以及善恶美丑的认识,属于
道德品质形成以及道德行为实施的基础。

农村留守儿童处在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父爱和
母爱的缺失会导致留守儿童价值观出现扭曲的情况,部分留守儿童甚至于会在道德认知方面
产生消极抵触心理。

增强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认知的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树立其正确的价值观,并对他们的一些不道德行为予以规范。

2.心理教育问题。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长时间缺乏父母的关心和陪伴,导致其在心理方面
的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孤僻、内向以及暴躁等性格,即所谓的留守综
合征,若放任不管会严重影响这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近几年来,出现了大量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相关的事件,例如2018年益阳市12岁少年
因为和母亲发生冲突,后来持刀杀死母亲,通过调查后发现,在他两岁时母亲就外出打工,
父亲常年在市外务工,由祖辈带大。

究其原因,是因为留守儿童在隔代教育之下,难以实现
有效的沟通,进而出现隔阂,再加上爱的缺失,使得他们的心理偏向于内向与冷漠,极具攻
击性。

并且,家庭与学校都未对其进行心理教育,导致其心理想法难以得到表达,在消极情
绪的长时间困扰之下,出现悲剧。

3.安全教育问题。

监护人由于年龄较高,亦或是经济困难,难以对留守儿童生活监护权
进行认真的执行。

同时,市面上存在的许多假冒伪劣产品也威胁着留守儿童的健康。

其次,
由于学校和家庭在安全教育衔接方面存在着“真空”,学校无法做到事无巨细,进而导致初中
留守儿童极易出现各类安全问题,甚至于成为受各类违法犯罪侵害的高危人群。

在全国,留守
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屡见报道。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对策
1.在活动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农村教师需要引导留守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校园艺术节、体育运动会、主题班会、家长交流会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活动之中,通过对不同角
色的扮演,感受社会关爱、友情、亲情以及师生情等,进而对品德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优化,
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并让留守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幸福,培养其学习、生活的良好习惯,形
成爱生命、爱祖国、爱社会的优秀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

鼓励学生
参与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引导留守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排练表演节目,确保每一位留守学生均
能够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形成良好人际关系。

2.增强心理教育,开展心理辅导。

当初中生出现厌学、烦躁等心理问题时,能够依偎在
父母的怀抱之中,得到及时地抚慰,但留守儿童不具备这样的机会,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
们找不到交流以及倾诉的对象,尽管能够通过微信以及电话等方式和父母沟通,但却没有面
对面的那种亲切,他们渴望温暖的怀抱。

此时,初中班主任以及教师需要给予他们特别的关注,掌握他们的情况,采取交流以及谈心的方式,将学生心结化解开。

同时,学校需安排心理辅导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工作,确保
学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和健全人格,进而从和父母分离的阴影之中走出来,消除自卑、
焦虑以及悲伤等消极情绪。

其次,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师在教学时需要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情
绪变化、言谈举止以及生活习惯等,投以关心和爱护。

3.全面落实留守儿童安全教育。

农村初中学校需要增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以及安全教育。

例如,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结合火灾、地震等开展安全演练,并对校园欺凌的情况进行
严厉的惩治,为学生构建良好环境。

同时,教师可建立一对一帮扶计划,协助留守学生形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他们对于学习的自信心。

同时,教育部门应增强留守儿童学校管理,
为他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管理方式,诸如寄宿制等。

另外,学生不在校期间,政府可构建托管
中心,对学生开展集中管理,减少学生自行玩耍的安全隐患。

结语: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属于我国进入到新时代以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

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牵动着每一个
人的心,并对学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留守儿童的教育将是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的共
同努力,确保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周雪松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存在问题与对策[J].南北桥,2019,(9):127-127。

[2]罗梅英白学本农村中学留守儿童问题现状与教育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8,000,(003):79-80。

[3]张世红农村初中留守儿童问题管理对策[J].东西南北:教育,2018,(8):345-3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