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析
【中考真题】陕西省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附解析

【中考真题】陕西省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7小题,计24分)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学校“视频号”要录制主题为“绘魅力陕西铸时代梦想”的四集专题片。
你作为文字编辑,需要完成下面的任务。
【自然性灵】下面是第一集《嵯峨》的片首语,请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秦岭被誉为中华民族祖脉。
它以滂礴之姿,巍然于天地。
它自成气候,携着万千山河,横.贯东西,书写神话,见证历史,助力华夏以遒劲的姿态,漫溯.千年春秋,形成鼎盛之势……巍峨的太白、险竣的华山、厚重的骊山,不过都是秦岭涌起的浪花。
1.请确认片首语中加点字的读音。
①横.贯(A.hèng B.héng)②漫溯.(A.sù B.shuò)2.校对片首语时发现其中有错别字,请改正。
①滂.礴。
②险竣.。
3.【人文气象】下面是第二集《神韵》的解说词,请补充完成。
漫游三秦,避近文人墨客,探访古今先贤,感悟人文情怀:①我们登上潼关古城,眺望群山,凝视黄河,张养浩笔下“,”(《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壮观景象浮现眼前;②与友人漫步西安古城墙,感受都市繁华,憧憬美好未来,吾辈坚信“,”(《行路难》其一);③远望古蜀之地,同挚友道别,一起为友情高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告别长安,坐高铁,穿秦岭,达汉中,拜谒武侯祠,诸葛亮出师北伐时铿锵的誓言——“攘除奸凶,,还于旧都”(《出师表》),依然萦绕在耳边;⑤“,再回延安看母亲!”(《回延安》)心中无数次默诵着贺敬之的诗句,乘飞机由陕南奔向革命圣地延安,畅饮延河水,拥抱宝塔山。
(11分)【科技风采】下面是第三集《超越》中的一段介绍性文字,请修改完善。
①西北工业大学科研团队研制的“信鸽”仿生飞行器续航时间突破3小时。
②此项研究刷新了扑翼式无人机单次充电....飞行时间吉尼斯世界纪录。
③这是他们在该领域长期深耕的结果。
④20多年来,该团队从鸟类____、____与____的内在机理研究入手,突破了仿生飞行器设计中的多项关键技术。
2020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机密★启用前2020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瞭望(liào)歼灭(qin)娉婷(png)前仆后继(fù)B.绢本(juàn)着落(zhuó)侦缉(j)深恶痛绝(wù)C.愧怍(zuò)腈纶(qíng)羁绊(pàn)名副其实(fù)D.悄然(qio)孱头(càn)瘦削(xio)强词夺理(qing)【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
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多音字,这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确定。
特别要注意形声字不读声旁的字,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一些特殊字的读法。
【解答】A.有误,“歼灭”中的“歼”应读作“jin”,“前仆后继”中的“仆”应读作“p”;B.正确;C.有误,“腈纶”中的“腈”应读作“jng”,“羁绊”中的“绊”应读作“bàn”;D.有误,“悄然”中的“悄”应读作“qio”,“瘦削”中的“削”应读作“xu”;故选:B。
【点评】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旁骛掺合锋芒必露殚精竭虑B.伫立维幕大相径庭振耳欲聋C.殉职抉择人情世故李代桃僵D.慧星练达相辅相承珊珊来迟【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
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字,有的是形近字。
2023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1. 经典诗文默写。
[在(1)~(6)题中,任选四题....。
]....;在(7)~(8)题中,任选一题(1)蒹葭萋萋,______ 。
(《诗经•秦风》)(2)______ ,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二章》)(3)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 。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5)读书使人充实,______ ,作文使人准确。
(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6)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______ !(贺敬之《回延安》)(7)临近毕业,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用“______ ,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激励对方乐观自信,勇往直前。
(8)漫步湖边,看到禽鸟忙碌的景象,让人不禁想起“______ ,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所描绘的画面。
2. 阅读语段,完成问题。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春风终于没有辜负众人的翘首以待。
她悄然用灵巧的手把一岸垂柳梳理得分.外妖娆。
诗人雪莱由zhōng地赞叹:“春天在美妙的花园里升起,像爱之神,到处都有她的踪迹;大地黝黑的胸脯上花发草萌,相继脱离冬眠梦境苏醒。
”春天总是和创造与生长联系在一起。
没有冬天的积xù,哪有春天的萌发?没有冰雪的消融,哪有江河的奔涌?(1) 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①远天归雁拂.(A.fó B.fú)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______②她悄然用灵巧的手把一岸垂柳梳理得分.(A.fēn B.fèn)外妖娆。
______(2) 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①由zhōng ______②积xù ______3. 面向七年级新同学,学校“读书会”举办“青春书海第一帆”名著推介活动。
你作为社团负责人,建议他们先阅读下面的哪一部名著。
请你结合阅读体验,简述推荐理由。
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6小题,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攫取jué精神矍铄jué应和huò风和日丽héB.涟漪yī风光绮丽yǐ凶恶è深恶痛疾wùC.匍匐pú相辅相成fǔ拗口ào 性格执拗niùD.豁免huò浴血奋战yù肖像xiào 惟妙惟肖qiào【参考答案】:C【分析】:第1题考查常用字读音的识记辨析。
能力层级为A级。
本题考查形式与去年一样,要求考生根据题目各项给出的四个词语来辨析加点字读音是否有错。
考查内容分别涉及到易读错的字、多音字、形近字等方面。
选项中考查都出自课本,辨析难度不大,所考查的8个词语全出自七年级到九年级六册语文课本中的“读一读,写一写”、新课标3500个常用字、课下注释的范围,体现了《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语文》的基本要求和精神。
【来源出处】第1 题所考查词语在人教版六册语文教材的出处选项词语出处词语出处词语出处词语出处A攫取九下《人生》精神矍铄新课标3500常用字应和huò新课标3500常用字风和日丽新课标3500常用字B涟漪九上《音乐之声》风光绮丽八上《落日的幻觉》凶恶è新课标3500常用字深恶痛疾八下《藤野先生》C匍匐七上《夏感》相辅相成新课标3500常用字拗口ào新课标3500常用字性格执拗八下《组歌(节选)》:《浪之歌》,《雨之歌》D豁免九下《威尼斯商人》浴血奋战新课标3500常用字肖像xiào新课标3500常用字惟妙惟肖八上《中国石拱桥》【提示点评】这些词语的出处提醒了考生应多重视重点、易错词语的识记。
总之,学生应回归语文最基本的学习材料——课本,重视对课内基础知识的落实。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秩序井然惊慌失错期期艾艾波光嶙嶙B.气充斗牛锲而不舍顶礼摹拜芒刺在背C.精巧绝纶物竞天泽踉踉跄跄无可置疑D.长途跋涉红装素裹袅袅烟云孜孜不倦【参考答案】:D【分析】:第2题考查常用字形的辨析。
2020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花蕾.(lěi)伎俩.(liǎng)栈.桥(zàn)舐.犊情深(shì)B.召.唤(zhāo)归省.(xǐng)别墅.(shù)冥.思苦想(mín)C.瑰.丽(guī)角.逐(jiǎo)星宿.(xiù)秩.序井然(chì)D.翌.日(yì)氛.围(fēn)犷.野(guǎng)风尘仆.仆(pú)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编撰丰谀不能自已一拍即和B.谛听焕发眼花缭乱引喻失义C.消蚀烦琐天涯海角无遐顾及D.穷匮落第万事具备今非昔比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阳光柔媚,轻风拂面,我闲坐于兰苑窗前,思绪如白云(仿徨徘徊徜徉)于蓝天。
(2)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全社会弘扬(精打细算精益求精精巧绝伦),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爱岗敬业的品格。
4.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其五))(2)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虽有至道,弗学,。
(《虽有佳肴》)(4),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6),神弗福也。
(《曹刿论战》)(7)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8)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9),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0),欣欣然张开了眼。
(朱自清《春》)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分)①节制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②节制不是束缚、遏制个性。
③相反,懂节制、能节制,能使个性在社会准则许可的范围内得到正常、健康发展。
语文中考试卷题型分析 ppt课件

解题思路:
(一)找中心论点 看题目 看开头、结尾的总括句 整合文章内容概括中心论点 要求:中心论点题目
2020/12/17
解题思路:
(二)论证思路
第一步:明确该篇文章有无分论点——论证要围绕中心论点 或分论点展开。
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分析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文章 有分论点,分析该段的论证过程应围绕着该段的论点进行。 第二步:理清该段论证的步骤。
2020/12/17
基础·积累
一 选择题
(1)字音 (2)字形 (3)词义
选择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 词语、俗语运用 关联词语的使用 (4)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5)句子的衔接连贯 (6)文学常识 (7)标点符号的使用 (8)修辞的辨别与分析
2020/12/17
掌握《中考新航线》11—— 13页上的生字、词语,做到
2020/12/17
四、文言文阅读
重点复习的篇与段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出师表》 《小石潭记》 《醉翁亭记》(2、3段) 《岳阳楼记》(第4段)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桃花源记》 《记承天寺夜游》 《陈涉世家》(除去第2段) 《三峡》
2020/12/17
2020/12/17
解题思路:
(二)链接材料 三种形式:补充式、印证式、应用式
读清题,明确题意; 析材料,理内容,明确材料和文章的关系 看原文,把握文章内容及特点; 结合原文和材料的内容、特点写出探究结果。
2020/12/17
(三)议论文阅读(8分) 主要考查内容
论点及分论点、 论据、 论证方法及作用、 论证思路、 议论文语言(选择题)
文言文题型(8分):
1、解释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2、翻译句子(2分) 3、文意理解题(4分)
陕西省2022-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⑥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抄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⑥当今,本应是年轻人喜爱的一些游戏也成为银发老人的“宠儿”。他们不仅可以为老人晚年的生活增添乐趣,还可以训练他们的反应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游戏还有减轻老人精神压力的功用,可以使老人有一个健康的心态。通过调查,研究人员发现“边玩电子游戏边活动身体的参试者的大脑功能变得活跃,同等运动量下,他们的收获也更多。定期通过游戏机来进行体育锻炼,可能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
(根据有关材料改写)
8.游戏具有哪些功用?请分条概括。(3分)
9.仔细阅读第⑤段,为“心流”下一个定义。(2分)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请分别简要分析。(4分)
定期通过游戏机来进行体育锻炼,可能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⑦“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正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0篇

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0篇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0篇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一):一、基本情景本次检测参考人数xxx人,平均66.58分,及格人数yyy人,及格率73.62%,优秀人数zzz人,优秀率30.58%。
二、试题特点本试卷分为三大板块,共十二个大题。
1、资料结构稳中求变,稳中求新。
与往年的试卷相比,这次的试卷带有明显的延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试卷整体坚持稳定,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大板块稳定不变,分值也坚持不变,但经过采用“形近字组词”、“给句子换个说法”、“给部件组字再组词”的题型增大了考查面,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供给了较大的答题空间。
2、作文改变了以往紧贴教材的形式,首次突破教材,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让学生表达自我最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三、抽样分析情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答题的情景,我们随机抽查了三个年级50份试卷,对三大板块学生答题情景抽样调查,具体情景如下:尽管试卷的一、二部分都是一些基础题,但大多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和弱点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字音、字词试卷中要考查的字音、字词,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应当是很容易的。
抽查了五年级20份试卷,全对的有12人,6人得14分,2人得13分。
从得分来看,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较好。
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题时粗心大意;二是对字音、字词掌握得不牢固,答题时出现确定的错误。
五年级的选字填空“暮、幕、慕”。
多数学生失掉2--3分。
其实这是《课堂作业》上的,说明学生平时练习没有认真答题,错题也没有及时纠正。
2、句子三年级的第七题按要求改写句子。
三年级学生连“缩句”也不会,让他们改“陈述句”和“转述句”的难度可想而知就更大了。
六年级选择修改不正确的一项,并写出理由。
教师乍一看不明白选哪个,更何况是学生。
二年级第十题“把词语组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
失分的学生主要是没有掌握方法,逻辑思维本事不强。
3、积累所考查的资料是本册的古诗和名言警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析
—、试卷结构和分值如下:
二、试题总评
2020 年中考试题,在考试的范围、内容和考试的形式上,继承了去年的优点,在2019 年试卷的基础上保持了相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总的来说,一些压轴题、大题很容易拉开差距。
首先,题型上,依旧分为“积累和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写作”四个大板块。
与2019 年相比,命题原则和指导方针保持不变, 试卷结构、总分值及各版块分值保持不变,题型延续传统考法。
题型基本稳定,仍呈现出“稳中有变”的特点。
相比较而言,今年试题和去年一样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在紧扣课本内容的同时关注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导向,关注学生的感悟和体验,引导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念。
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积累和运用部分试题分析。
在基础字词部分,考查比较全面,1-3 小题考查考生对于字音,字形,选词的掌握程度,关键点在常见常用而又易读错写错易混淆的字词上。
第 4 小题依然考查考生对于古诗词句及名篇名句的熟练度,古诗文及名篇名句默写通过10 选 6 的形式。
理解和运用关键点在会默写、无错字、别字、漏字、加字。
5 小题考查学生语法及语序的运用,理解及修改病句,使句子通顺、语意明确。
6 小题节选自电视剧《西游记》相关歌曲,考查了学生对经典诗文名篇名句的识记。
课外名著阅读部分重点考查学生是否认真阅读并了解过名著,对主要人物特征、相关故事情节、主要事迹是否掌握,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精神。
第二,综合性学习部分试题分析。
以“找寻语文课本里的中国”这一与学生学
习紧密联系的人文价值观相关资料为题材,通过精神、礼仪、文化、品格四个方面为
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查。
活动一主要是对考生汉字书写是否规范的考查,考生只需要把汉字“创”的笔画工整的抄写下来即可。
活动二以讨论师生在校如何相处为背景,考查考生对传统礼仪是否认真学习并应用到日常与老师相处中,考察对传统礼仪的学习及继承。
活动三给出古诗文在三个不同年级的占比图,由考生拟一个恰当的统计图标题,考察学生的理解概括思维能力。
活动四,实际在于引导学生感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把对伟大人物邓稼先的崇拜和赞美之情仿照前句描述成语言即可,难度不大。
第三,阅读理解部分试题分析。
(1)阅读部分试题分析。
说明类阅读以我国航天科技为话题展开,对说明对象的把握、说明知识的提取方面设题较为多。
对说明对象概念、特征、说明文意的理解及材料所述与说明对象主要内容的重点理解概括。
对材料所述内容重点词语以及文意相关内容的理解、总结概括辨析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
(2)记叙类阅读《黄河一掬》。
命题人以时间线索为基础,对当时的天气和黄河边的景象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写,铺垫后文,以此叙述方法描写叙述对象的主要特征,并表达了自己对黄河母亲及这片土地的热爱,以及作者情感变化历程;题(12)考查关键景物的特点;题(13)从文中品读句子,考察学生对写作手法的掌握程度及其在文中所抒发的含义;重点词语的引申含义及其所表达的情感;题(14)(15)考查考生对关键词和关键语段的理解概括和在文中的作用的理解。
题(16)考查考生对文末重要语句“隐隐的水声”的理解和所隐藏含义的领悟,并说出理由。
命题人在设题时关注了问题和考点的结合,关注了阅读与理解的结合,关注了语文和生活的结合。
考生解读文章的难度不大,但是要拿到高分必须有充足的语文阅读储备和精读文章的意识。
(3)古文阅读选取了《明史■郑和传》弘扬了中国古典文化传统。
试题难度中等偏上。
第 1 小题解释四个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第 2 小题辨析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选项内词语为选文中词语,但虚词却是文言文常用虚词,此题目的是让学生用课内的知识解决课外的问题,在难度上也没有变化。
第 3 小题还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这道题需要考生综合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特点里翻译,对部分考生可能有难度。
第 4 小题要求学生对比文段,发掘出能够侧面论证主人公事迹符合历史主潮流的选
词,难度不大。
(4)诗词鉴赏题今年选择了《诗经》里的第一首诗《关雎》,考查了考生对文意的理解和对诗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是否透彻,以及考生对托物抒情这种手法在诗中的体现、诗人精神及情怀的理解,难度不大。
作文部分。
《合唱》,命题作文,并有具体要求。
该题目贴近生活且易于理解,给考生提供了充分构思立意的空间,考查考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就本命题来说考生可以充分发挥,此话题相对广泛,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立意角度多样,难度适中,但想写好作文也不容易。
不仅人与自我之间、人与社会(他人)之间、人与时代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和谐,就连物与物的配合、光与影的衬托、声音的协调、色彩的搭配、动静的结合、诗画的融合、音乐的交响……没有一个不与“和谐”相关联的,在这众多的关系中,我们要善于选择写作角度,找到生活中对应的人和事,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化大为小,以叙述感人的故事、描绘优美的途径、倾听真挚的情感、阐述精深的哲理。
(1)理解题目中心思想:“合唱”,中心思想应围绕团结、和谐等发挥想象进行展开,贴近文意。
2020 庚子年,中华民族儿女经历了很多,社会热点也很多,疫情、洪水、鼠疫、国家内忧外患而我们大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可以说算一种最美的合唱;生活中,我们人与自我,与自然若和谐相处……等等都是本文的好立意、好题材。
(2)充实的内容。
有了作文立意,我们要构思内容,也就是通过记述或其他作文方法来充实内容。
这其实是一个消化题材的过程,也就是要读懂题目,组织素材。
读懂题目,理解文章主题,然后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进行生活中素材的筛选和理解,再加以整理。
(3)清晰的逻辑。
逻辑的严密主要体现在对主题的清晰理解和事实论据上。
不能空而论之,内容空洞缺乏对主题中心思想的有力事实依据。
有力的依据,清晰的逻辑可以让读者一目了然。
以本次中考题《合唱》为例,我们举列一个写作提纲:确立观点:就字面浅显来说,合唱这件事本身最基本前提是互相团结,齐心协力,代表着“合唱”精神;往深处挖掘一下,团结一起做某件事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发扬的优秀品质,一起做成某件事,那便是最美的“合唱”效果。
事实论据:古今中外名人关于“合唱”的故事;生活中关于“合唱”的事例;以及理论论据。
总结全文:“合唱”带来的好处等,我们要身体力行的将“合唱”精神传扬光大。
总之,这个作文题目,无论选择什么材料都要体现弘扬正能量的积极乐观心态,文章如果有人有事有细节、既生动又形象、有情有景有画面、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和思考,这样的文字定会稳中得胜,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