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陆地海洋和气候分析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世界地理知识大全

(完整版)世界地理知识大全

(完整版)世界地理知识大全世界地理知识大全世界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的环境、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的学科。

它涵盖了地球各个方面的知识,包括陆地、海洋、气候、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等等。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世界地理的不同领域,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世界地理知识。

一、陆地地理陆地地理是世界地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地球上的大陆以及其特征和分布。

世界上共有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这些大洲在地理上有着各自的特点。

1. 亚洲: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总面积约为4.5亿平方公里。

它横跨东半球,北起北冰洋,南至印度洋。

亚洲的地理特点包括有高山、大河、广袤的平原等。

2. 非洲: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洲,总面积约为3.0亿平方公里。

它位于东西半球的接壤点,南北横跨赤道,因而气候多变。

非洲的地理特点包括撒哈拉沙漠、尼罗河等。

3. 北美洲:北美洲总面积约为2.4亿平方公里,北部边缘为北冰洋,西北面临太平洋,东南濒临大西洋。

北美洲的地理特点包括五大湖、科罗拉多大峡谷等。

4. 南美洲:南美洲总面积约为1.7亿平方公里,位于赤道附近。

南美洲的地理特点包括亚马逊河流域、安第斯山脉等。

5. 欧洲:欧洲是世界第二小的洲,总面积约为1.0亿平方公里。

欧亚大陆共同组成了欧亚板块,欧洲的地理特点包括阿尔卑斯山、英吉利海峡等。

6. 大洋洲:大洋洲总面积约为8千万平方公里,主要由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构成。

大洋洲的地理特点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北岛等。

7. 南极洲:南极洲是地球上唯一没有人类永久居住的大洲,总面积约为1.4亿平方公里。

它主要由冰雪覆盖,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

二、海洋地理海洋地理是世界地理中另一个重要的领域,主要研究地球上的海洋以及其中的海洋系统、海洋生物和海洋资源。

地球上有五大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大洋和北冰洋。

1. 太平洋: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洋,占地球总表面积的30%,涵盖了许多岛屿和海沟。

全球气候变化对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

全球气候变化对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

全球气候变化对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它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同样受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冲击。

本文将从陆地和海洋两个方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其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全球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持续的气候变暖导致了冰川融化和冻土消融,这对阿尔卑斯山脉等高山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直接威胁。

冰川退缩不仅导致水资源减少,还可能破坏高山植被的生长条件,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此外,冻土消融导致地下气体的排放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

其次,全球气候变化还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暴雨、干旱、飓风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给陆地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如洪水可能淹没低洼地区的生物栖息地,干旱可能导致植被枯萎和土壤侵蚀。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还加剧了土地退化和沙漠化的速度,这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产生了长期而严重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样巨大。

首先,海洋温度的上升对海洋生物造成了直接的不利影响。

温暖的海水可能导致珊瑚礁白化和死亡,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产生破坏。

其次,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海洋酸化的问题。

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海水中碳酸盐浓度上升,这对海洋生物的骨骼和贝壳形成带来了阻碍。

酸化的海水还可能破坏浮游生物的生命周期,进而对整个海洋食物链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外,海平面上升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另一大问题,它直接威胁到沿海湿地和岛屿生态系统的稳定。

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河口湿地的淹没和沙滩的消失,这对当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然而,全球气候变化对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和争议。

一方面,由于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过程,而科学研究往往是基于短期观测和模型推测,因此对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具体影响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预测和估计不准确性。

另一方面,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调节和干扰,如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变化等。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海域陆地,气候与天气资料归纳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海域陆地,气候与天气资料归纳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海域陆地,气候与天气资料归纳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海域陆地,气候与天气资料归纳随着中考临近,考生在地理学科信息量缺失,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问题更加凸显。

每次模考都不尽人意,这是考生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

小编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关于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知识归纳,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海洋与陆地1、海陆分布:(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连在一起叫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分界线最长,自北向南分别是山、河、海(世界最大内陆湖)、山和海、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2、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三叶虫等:海——陆)、海平面升降(台湾海峡看到人类活动痕迹:陆——海)、人类活动(荷兰填海造陆:海——陆)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提出)2亿年前地球陆地是一个整体——分裂——分离——七大洲四大洋:(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①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②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地理大陆与海洋

地理大陆与海洋

地理大陆与海洋地理大陆和海洋是地球表面两种主要的地貌类型。

地理大陆指的是陆地,即由岩石和土壤构成的较高的地面,而海洋是指由水体覆盖的较低的地面。

这两种地貌类型在地球上分布广泛,相互作用又互相影响,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

1. 大陆的特点地理大陆是地球上的陆地,其主要特点如下:- 高海拔:相对于海洋而言,大陆地形通常较高,海拔变化较大。

例如,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上,这是一个地理大陆的明确例子。

- 多样的地貌:大陆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山脉、高原、平原、盆地、河流等。

这些地形特征反映了大陆的演化历史和地质构造。

- 丰富的资源:大陆上存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

这些资源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至关重要。

2. 海洋的特点海洋是地球表面的水域,其主要特点如下:- 低海拔:相对于陆地而言,海洋地形通常较低,负海拔变化较大。

海平面是指海洋中水平面的平均高度,人们通常用海平面作为测量海拔高度的基准。

- 大面积: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广阔的地貌类型,占地球表面面积的71%,是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

- 丰富的生物资源:海洋生态系统丰富多样,包含大量的鱼类、浮游生物、贝类、海藻等。

海洋生物资源对人类的食物供应、生物医学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3. 大陆与海洋的相互作用大陆和海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通过陆地与海洋之间的界限进行相互作用,影响着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

- 干燥和降雨:大陆上的山脉和高原地区会妨碍湿气流动,形成雪山和雨影区。

海洋对大陆的降雨非常重要,蒸发的海水会形成云层,并随风将水汽带到大陆,形成降雨。

- 气候调节:海洋具有很大的热容量,对气候变化起到稳定调节作用。

海洋表面的气候以及水汽的释放和吸收,对大陆上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 海洋生态系统:大陆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河流水体,支持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形成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总结:地理大陆和海洋是地球上两种主要的地貌类型,它们在地球系统中相互作用,影响着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

了解地球的不同环境

了解地球的不同环境

了解地球的不同环境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它拥有丰富多样的环境。

了解地球的不同环境对我们保护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地球的不同环境,包括陆地、海洋和大气环境,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一、陆地环境陆地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

地球上有着广袤的陆地,包括森林、山脉、沙漠、平原等各种不同的地形和自然景观。

1. 森林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

森林覆盖着大量的土地,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如吸收二氧化碳、保护土壤、维持水循环等。

然而,由于过度砍伐和非法采伐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森林面积逐年减少,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气候变化的加剧。

2. 山脉山脉是地球上最引人注目的地貌特征之一。

它们对地球的气候和水循环起着关键作用。

山脉能够影响风的形成和气候模式的分布,同时也是重要的水源地。

保护山脉生态环境对于维持地球水资源的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3. 沙漠沙漠是地球上最恶劣的陆地环境之一。

它们通常以干旱和缺乏植被为特征。

沙漠覆盖着约三分之一的陆地面积,对生物多样性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减少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和水资源管理是解决沙漠问题的重要措施。

4. 平原平原是地球上最广阔的陆地区域之一。

它们通常具有肥沃的土壤,适宜农业和人类居住。

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农业活动的扩大,平原的生态系统受到了威胁,包括土地退化、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可持续的土地管理和农业实践对于保护平原环境至关重要。

二、海洋环境海洋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海洋部分,占据了地球总面积的大部分。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资源。

1. 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们居住着无数的海洋生物,包括鱼类、海洋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等。

然而,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对海洋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全球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 海洋污染海洋污染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完整版)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知识点总结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一、海陆面积比海洋:3.61亿平方千米(71%)陆地:1.49 亿平方千米(29%)、1、北半球陆地39% 海洋61%2,南半球陆地19% 海洋81%3、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分布在南半球。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集中分布在东半球,海洋集中分布在西半球。

二、世界海陆分布:1、比例——大陆29% 海洋71%2、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3、无论南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4、北半球中纬度海陆基本各占一半,南半球陆地面积很小。

三、七大洲1、基本概念陆地:地球表面未被水体淹没的部分。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

半岛:三面临水,一面同陆地相连的陆地。

大洲: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称大洲。

2.七大洲名称:3.七大洲的面积:4.大洲的分布东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西半球:南美洲、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南美洲)北半球:欧洲、北美洲南半球:南极洲5.各大洲分界线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欧非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亚、北美:白令海峡欧、北美:丹麦海峡南北美洲:马拿马运河南极洲、南美洲:德雷克海峡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连接亚非两大洲的苏伊士地峡上,开凿于1859-1869年,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和北美洲到印度洋沿岸的航程。

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人工河道,位于南北美洲分界线处巴拿马共和国中部的巴拿马地峡,全长82千米。

6、各大洲大致的经纬度范围7、通过的主要经纬线:四、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表层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世界跨纬度最多的洋,“S”型。

印度洋:世界第三大洋,海底有呈“人”字形的海岭北冰洋:最小最浅也是跨经度最多的洋,大部分海域被冰雪覆盖。

1、各大洋的分界线:大西洋、太平洋:南美洲南端合恩角西经67度大西洋、印度洋: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印度洋、太平洋:大洋洲南端的塔斯马尼亚岛的东经147°2、基本概念洋:一般指的是水深在3000米以上,大陆边缘以外的深海区域,它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

陆地和海洋知识点总结

陆地和海洋知识点总结

陆地和海洋知识点总结一、陆地知识点1. 地球的陆地分布:地球表面的陆地主要分布在七大洲上,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其中亚洲是最大的洲,面积约为4450万平方公里。

2. 地球的地形:地球的陆地地形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等。

高山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地区,其中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

3. 地球的气候:陆地的气候受到地形、纬度、海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靠近赤道的地区气候较炎热,靠近极地的地区气候较寒冷。

同时,陆地上也存在着季节性气候变化,如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

4. 陆地的生态系统:陆地上有着丰富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沙漠等。

森林是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为地球上的氧气供应、水循环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

5. 人类与陆地:人类长期以来依赖陆地进行生产、生活和发展。

人类在陆地上建立了城市、农田和工厂等基础设施,同时也对陆地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如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

二、海洋知识点1. 海洋的分布:地球表面的71%被海洋覆盖,海洋是地球最大的水体。

海洋分为五大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和北冰洋。

太平洋是最大的洋,面积约为1.65亿平方公里。

2. 海洋的地形:海洋的地形多样,包括海岸线、海底山脉、海沟等。

海岸线是海洋和陆地之间的交界线,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

海底山脉是海洋中的山脉系统,其中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沟。

3. 海洋的环流系统:海洋中存在着复杂的环流系统,包括全球性的大洋环流和局部的海流。

大洋环流主要由风力、地球自转和海水密度差异等因素驱动,对全球气候和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

4. 海洋的生物多样性:海洋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其中包括各种鱼类、海洋哺乳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等。

海洋生物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提供食物资源和药物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

5. 人类与海洋:人类长期以来依赖海洋进行渔业、交通和能源开发。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主要受到地球自转、大气环流、地形地貌和海洋影响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1. 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特征为全年高温、高湿、降水充沛。

常见的热带气候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2. 温带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特征为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冬季寒冷。

常见的温带气候有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3. 寒带气候:位于高纬度地区,特征为寒冷、干燥,气温极低。

常见的寒带气候有苔原气候和冰川气候。

4. 高原气候:位于高海拔地区,特征为气温低、气压低、氧气稀薄。

常见的高原气候有高山气候和高原草原气候。

5. 沿海气候:位于沿海地区,特征为潮湿、温和,受海洋影响较大。

常见的沿海气候有海洋性气候和季风性气候。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些特殊的气候类型也出现,如热带沙漠气候和人工气候等。

总体来说,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由地球自转和大气环流形成的,而各个气候类型的特征则是由地形地貌、海洋和气候要素(如温度、降水、湿度等)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
和特征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性和相似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练(三)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气候1.一艘货轮从我国的上海驶往欧洲西海岸,依次经过的海峡是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读图,回答2—3题。

2.图示地区主要属于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3.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洋流C.地形D.大气环流右图是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5.X大陆是A.非洲大陆 B.北美大陆C.南美大陆 D.南极大陆6.Y大陆是A.亚欧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C.北美大陆 D.南美大陆7、已知某半球同纬度A、B两点(如图),若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判断图中所表示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8、有关大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洲B、亚洲西高东低,平原多分布在大陆东部C、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洲D、南北美洲的地形东部高山、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下图为某大陆北纬48°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9.该大陆为A .欧洲大陆B .南美大陆C .北美大陆D .澳大利亚大陆10.甲地气候类型为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读经纬线简示图,其中X 地位于大陆东海岸,Y 地位于大陆西海岸,判断第11-12题.11.X 、Y 两地位于A.北半球亚欧大陆两岸B.南半球大西洋两岸C.北半球太平洋两岸D.南半球印度洋两岸 12.位于Y 地所在国的是A.富士山B.大分水岭C.巴拿马运河D.硅谷 读图,回答13—14题。

13、有关图示大洲与大洋关系及所处半球的正确叙述是A 、濒临两大洋,地跨东西两半球B 、濒临两大洋,位于西半球C 、濒临三大洋,地跨南北两半球D 、濒临三大洋,位于北半球14、关于图中所示大洲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A 、地处北温带和北寒带B 、有回归线和极圈通过C 、西北、东北及南面均有海峡与其他大洲分开D 、南部有三大半岛15、读某河相对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该河流域内的气候类型不可能是:A. 热带草原气候B. 热带雨林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16、 图中4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B.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17、图3中4地所在国家濒临的海洋正确的排序A、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泰国湾④地中海B、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北冰洋④波罗的海C、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地中海④北冰洋D、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阿拉伯海④波罗的海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

据此完成18-20题。

18.甲国位于( )A.欧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19. 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

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徐州的白昼较短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20.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好望角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麦哲伦海峡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斑头雁是食草性水禽,喜集群,飞翔能力强,有迁徙习性,其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对固定。

图甲为斑头雁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斑头雁于3月中下旬到达青海湖开始营巢、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中旬进入孵化高峰期,然后育雏、换羽,8月底开始迁出。

图乙为斑头雁从繁殖地迁至越冬地的实际观测路线及沿线停留地示意图,下表是青海湖附近某地多年平均气象观测资料。

图甲图乙(1)青海湖斑头雁繁育过程与当地气温变化的关系是。

(2)斑头雁从青海湖到雅鲁藏布江一带迁徙过程的时空特点是,沿途停留地的环境是。

(3)南亚地区是斑头雁重要的越冬地,其冬季温暖的原因是。

恒河河口湿地和印度河湿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4)从繁殖地迁往南亚越冬地的过程中,斑头雁可能面临的最严峻考验是。

(填写字母)A.飞越唐古拉山口B.飞越雅鲁藏布江河谷C.飞越喜马拉雅山D.躲避恒河河口风暴潮21、请完成下列要求(1) 图中B是__ _ _板块,以(海洋、陆地)为主;G是板块,以(海洋、陆地)为主。

(2) E、D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 _;B、E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 _。

E、D两大洲的西部有一条巨大的山系叫,包括E大洲上的_____ _山脉和D大洲上的山脉。

22.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请分别写出①②③④四幅气候图与图中A、B、C、D四地气候特点的对应关系:A为;B为;C为;D为。

(2)A地的地形名称为,与A地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的还有非洲的盆地和亚洲的群岛。

(3) B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练(三)答案1、C。

①是曼德海峡,②是马六甲海峡,③是直布罗陀海峡,④是台湾海峡。

从上海出发首先经过台湾海峡到达南海,然后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再由曼德海峡到红海、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到大西洋往欧洲西海岸。

2、B。

图示地区是非洲东部赤道附近,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3、C。

同纬度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应是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图示地区是东非高原,由于地形原因,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5、D。

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是南极大陆。

6、B。

面积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

7、B。

由于海路热力性质的差异,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图中A、B两点纬度位置相同,A在陆地、B在海洋,A气温比B要高——也就是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的季节是夏季8、A。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以B错;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所以C错;北美洲地形南北纵列分布,但南美洲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所以D错。

9、C。

图示48°N沿线某大陆的年降水量,西岸降水量大,在某区域以后突然降低,最可能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北美大陆西部为高大山地。

10、A。

甲位于40°-60°的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影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选A正确。

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B错;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C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的纬度高于50°N,D错。

选A正确。

11、C。

根据题目,X地位于大陆东海岸,Y地位于大陆西海岸,说明中间的这部分是海洋。

X地所在经线为120°E,Y地的所在经线为117°W,可直接判断出该地图显示的是在北半球太平洋两岸。

12、D。

X地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而Y地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地区。

所以选D。

13、D。

图中横坐标表示经度,从图中看经度数向西增加为西经度,位于80W~120W的大洲为北美洲,北美洲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濒临三大洋,14、B。

图中所示大洲为北美洲,有北回归线和北极圈通过,B正确。

因有回归线和极圈通过,地处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A错。

西北面有白令海峡与亚洲分开,东北面有丹麦海峡与欧洲分开,南面有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分开,C错。

南部有三大半岛的是欧洲而不是北美洲,D错。

15、B。

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并且据图可知,该河有明显的枯水期和汛期,不可能为热带雨林气候。

16、C 17、D18、D。

从图中经纬度位置分析,该国位于巴拿马运河以南,属于南美洲。

故选D。

19、A。

6月21日太阳直射纬度约为23°26′N,所以徐州距直射点的纬度差为10°34′,小于甲国首都的纬度差13°26′,因此徐州正午太阳高度较高;而因徐州纬度高,所以昼较长;徐州为于直射点以北,正午物体的影子向正北,甲国首都位于直射点以南,正午物体影子向正南;两地都从东北日出,但徐州日出方向与正东的夹角更大。

故选A。

20、C。

徐州和甲国首都同位于北半球,由徐州向东航行所跨经度数为176°小于180°,为劣弧,距离短。

由徐州向西航行所跨经度数为184°大于180°,为优弧,距离长。

故选择向东航行,跨越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到大西洋。

其余三地均不过。

故选C。

21、(1)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湖面解冻,斑头雁飞回繁殖地;6、7月份气温为一年中最高,有利于孵化;8月底以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斑头雁开始南迁(2)历时长;距离远;多次停留高(原)寒(冷)湿地(河湖、沼泽等)(3)纬度低、海拔低;北部山地高原对寒冷气流的阻挡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4)C22、(1)亚欧板块、陆地;太平洋板块、海洋(2)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安第斯山脉。

23、(1)③;②;④;①(2)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3)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