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纤维卷曲性能测定

合集下载

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

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

1.非织造布:是指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形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

不包括纸、针织物、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和湿法缩绒的毡制品。

2.非织造布的加工方法:1)干法成网法:机械加固法(针刺法、水刺法、缝编法)、化学粘合法(浸渍法、喷洒法、泡沫法、印花法、溶剂粘合法)、热粘合法(热熔法、热轧法)2)聚合物纺丝成网法:纺粘法、熔喷法、膜裂法、闪蒸法3)湿法成网法:圆网法、斜网法3,非织造布按用途分类:1)服装、鞋类产品用非织造布:衬布、衬里;服装内外衣;非织造布保暖絮片2)医疗卫生非织造布:卫生巾、尿布;手术衣帽;3)日用装饰类非织造布:地毯;室内装饰织物4)工业用非织造布:工业过滤材料;绝缘材料(电缆布、蓄电池隔板布、碳素毡绝热材料);汽车用非织造布;纺织、造纸用非织造布5)土木工程、建筑用非织造布:路基布、土工布、防雨材料等6)农业、园艺用非织造布:丰收布、保温布、护根育秧布等4.非织造布的特点:1)非织造布是纺织、化工、塑料、造纸工业的交错边缘产品2)非织造布产品外观、结构多样化3)非织造布使用范围广5.非织造布的几种典型结构1)纤网中部分纤维得到加固的结构①靠纤维的缠结得以加固②由纤维形成线圈得到加固2)纤网由外加纱线得到加固的结构3)纤网由粘合作用得到加固的结构①由粘合剂加固②热粘合作用加固6,非织造布测试准备★预处理:50℃,相对湿度5%〜25%条件下进行预烘干预调湿:标准状态下20℃±1℃,相对湿度65%±2%,一般调湿24h。

非织造布用纤维原料及性能测试1.纤维性能对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1)纤维长度:纤维长度长,制品的强度高,均匀度好。

但是纤维过长不利于梳理,易产生纤维结。

气流成网一般用10mm左右的纤维,机械梳理一般采用小于65 mm的中长型纤维2)纤维的线密度:线密度小,产品的强度高,均匀度好。

但线密度大时,纤维的回弹性好。

纺织检测技术-3-卷曲测量

纺织检测技术-3-卷曲测量
复合纺丝法 — 利用内部结构的不对称经热处理
(永久卷曲)
其他各种变形加工方法
2019/9/24
4
6.3 卷曲指标与计算
卷曲数
指每厘米长纤维内的卷曲个数,是反映卷曲多少的指标。
一般化学短纤维的卷曲数为4~6个/cm,羊 毛的卷曲数随羊毛细度和生长部位而异。
2019/9/24
5
卷曲率
指纤维单位伸直长度内,卷曲 伸直长度所占的百分率(或表 示卷曲后纤维的缩短程度)。
2019/9/24
10
Y362型卷曲弹性仪
2019/9/24
11
XCP-1型纤维卷曲弹性仪
图像处理技术自动检测卷曲数 高精度测力传感器实时测试纤维受力
测力范围:(0~2000)×10-3cN; 力值分辨率:1×10-3cN; 试样夹持距离:20mm; 下夹持器行程:40mm; 长度分辨率:0.01mm.
2019/9/24
12
XCP-1型纤维卷曲弹性仪
2019/9/24
13
本节内容结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9/9/24
14
2
6.2 卷曲的产生及特点

天然转曲
羊毛
天然卷曲。是由于内部结构中的 正、偏皮质细胞呈双边结构或偏 皮芯结构或不均匀的混杂结构所 致。
2019/9/24
3
化纤
化学纤维一般都要人为赋予卷曲以改善其可纺 性和织物性能。
赋予化纤卷曲的方法:
机械卷曲法 — 利用纤维热塑性(暂时卷曲)
齿轮法,填塞箱法,热空气、热水处理
2019/9/24
7
卷曲弹性率
指纤维经加载卸载后,卷曲的残留长度对卷曲伸直长度的百 分率。

改善卷曲性能提高成品纤维指标的稳定性

改善卷曲性能提高成品纤维指标的稳定性

生产与技术改造文章编号:1002-1124(2004)04-0048-03 改善卷曲性能提高成品纤维指标的稳定性陈志宏(佳木斯合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4002) 摘 要:本文对改善烟用改性聚丙烯丝束的卷曲性能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

认为选择合适的卷曲腔尺寸、卷曲温度和压力等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丝束的卷曲性能,更能进一步稳定成品纤维的各项技术指标。

关键词:改性聚丙烯丝束;卷曲腔尺寸;卷曲温度和压力;卷曲性能中图分类号:TS452+14 文献标识码:BImprove the crimping technology for cigarette filter and level off all cap acity of PPCHE N Zhi-hong(Jiamusi Hecheng Industrail C o.Ltd.,Jiamusi15400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how to im prove the crim ping technology of m odified polypropylene tow for cigarette,Suitable technology of crim ping box size,crim ping tem preture and pressure,Can im prove the crim ping capacity of polypropylene tow.Thus all technology of polypropylene tow can be steadied.K ey w ords:m odified PP tow for cigarette filter;crim ping box size;crim ping tem preture and pressure;crim ping ca2 pacity 在国内,烟用聚丙烯丝束从研制到现在,仅有10多年的历史,人们通过不断对聚丙烯丝束的改性收稿日期:2004-02-10作者简介:陈志宏,男,工程师,佳木斯合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从事烟用丙纤丝束生产10余年,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纤维卷曲度

纤维卷曲度

纤维卷曲度概述纤维卷曲度是描述纤维结构形态的一个重要参数,用于衡量纤维的弯曲程度和卷曲程度。

纤维的卷曲度影响着纤维的柔软性、弹性和力学性能。

在纺织工业、材料科学、纤维技术等领域,纤维卷曲度的研究对于优化纤维的性能和开发新型纤维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纤维卷曲度的定义纤维的卷曲度是指纤维的曲线形状和弯曲程度。

通常将纤维看作是一条二维曲线,卷曲度可以表示曲线弯曲程度的物理量。

常用的卷曲度量化方法有曲率半径、卷曲指数等。

曲率半径方法曲率半径是一种常用的描述曲线曲率的物理量。

对于纤维而言,曲率半径越小,纤维的卷曲程度越高。

纤维的曲率半径可以通过测量纤维在不同位置的弯曲半径来计算。

曲率半径的计算公式为:R = (1/k)其中,R为曲率半径,k为纤维在某点处的曲率。

曲率可以通过求曲线的二阶导数来计算。

曲率半径的测量可以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纤维的形态变化。

通过对纤维图像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纤维曲率半径的分布。

卷曲指数方法卷曲指数是描述纤维卷曲程度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卷曲指数定义为纤维的曲线长度与直线长度之比。

通过测量纤维的实际长度和直线长度,可以计算纤维的卷曲指数。

卷曲指数的计算公式为:C = (Lc / Ls)其中,C为卷曲指数,Lc为纤维的曲线长度,Ls为相同纤维的直线长度。

卷曲指数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图像处理的方式来进行测量。

图像处理技术可以提取纤维的曲线轮廓,并计算曲线长度和直线长度,从而得到纤维的卷曲指数。

纤维卷曲度与性能的关系纤维的卷曲度对纤维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卷曲度可以改变纤维的表面特性、力学性能、传热性能等。

1.表面特性:卷曲的纤维表面积相比直纹纤维更大,容易与其他物质接触和吸附。

这对于染色、吸湿和表面反应等纤维处理过程有重要影响。

2.力学性能:卷曲度增加可以提高纤维的柔软性和弯曲强度。

卷曲的纤维结构比直纹纤维更能适应外力应变,具有更好的拉伸性能和疲劳性能。

3.传热性能:卷曲的纤维结构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和更多的空隙,对流体(如空气或水)的流动和热传导能力更好。

纺织检测技术-3-卷曲测量

纺织检测技术-3-卷曲测量

2019/9/24
10
Y362型卷曲弹性仪
2019/9/24
11
XCP-1型纤维卷曲弹性仪
图像处理技术自动检测卷曲数 高精度测力传感器实时测试纤维受力
测力范围:(0~2000)×10-3cN; 力值分辨率:1×10-3cN; 试样夹持距离:20mm; 下夹持器行程:40mm; 长度分辨率:0.01mm.
2
6.2 卷曲的产生及特点

天然转曲
羊毛
天然卷曲。是由于内部结构中的 正、偏皮质细胞呈双边结构或偏 皮芯结构或不均匀的混杂结构所 致。
2019/9/24
3
化纤
化学纤维一般都要人为赋予卷曲以改善其可纺 性和织物性能。
赋予化纤卷曲的方法:
机械卷曲法 — 利用纤维热塑性(暂时卷曲)
齿轮法,填塞箱法,热空气、热水处理
6. 纤维卷曲测量
2019/9/24
1
6.1 卷曲概述
定义
沿纤维纵向形成的规则和不规则的弯曲. 可以使短纤维纺纱时增加纤维,使之手感柔软,突出织物 的风格,如果抗皱性,保暖性,蓬松性、光泽,冷暖 感等影响很大.
2019/9/24
表示纤维卷曲程度的指标,一 般化学纤维卷曲率控制在 10~15% 。
2019/9/24
6
卷曲回复率
也叫剩余卷曲率,指纤维经加载卸载后卷曲的残留长度对纤 维伸直长度的百分率。
Jw为纤维的卷曲回复率(%);L2 为纤维在重负荷下保
持30秒后释放,经2分钟回复,再在轻负荷下测定的长度 (mm)。
反映卷曲牢度的指标,数值越大,表示回缩后剩余的波纹 越深,即波纹不易消失,卷曲耐久。一般短纤维约为70~ 80%。
复合纺丝法 — 利用内部结构的不对称经热处理

非织造复习题讲解

非织造复习题讲解

名词解释纤网均匀度:指纤维在纤网中分布的程度。

通常用纤网不匀率(CV值)来表征纤网的均匀度纤网面密度:纤网中所含纤维的质量,用单位面积纤网质量来表示。

纤网定向度:纤维在纤网中呈单方向(纵或横)排列数量多少程度纤网杂乱度:纤维数量沿各个方向排列的均匀程度各向同性:纤网各个方向的物理机械性能非常相似(杂乱度高的纤网)各向异性:纤网各个方向的物理机械性能差异很大(定向度高的纤网)干法造纸:采用气流成网技术加工木浆纤维网的一种新工艺。

植针密度:也叫布针密度,指1m长针刺板上的植针数。

(枚/m)针刺深度:刺针刺穿纤网后,突出在纤网外的长度。

单位:mm针刺频率:每分钟的针刺数(次/min)针刺动程:等于偏心轮偏心距的两倍。

针刺密度:纤网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理论针刺数针刺力:针刺过程中,刺针的钩刺带着一小束纤维刺入纤网,该作用使刺针受到的阻力针刺步进量:针刺机每针刺一个循环,非织造纤网所前进的距离喷水板:水刺头形成高速水射流的核心零件,一条长方形金属薄片絮凝剂:能够使水中的胶体微粒相互粘结的物质形变热:向纤网提供热量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形变热。

轧辊间的压力使处于轧辊钳口的高聚物产生宏观放热效应,导致纤网温度进一步上升。

Clapeyron效应:高聚物分子受压时熔融所需的热量远比常压下多,这就是所谓的clapeyron 效应热轧粘合是指利用一对加热钢辊对纤网进行加热,同时加以一定的压力使纤网得到热粘合。

ES纤维:一种双组分低熔点纤维,其芯层是聚丙烯,起主体纤维的作用,皮层是聚乙烯,起热熔粘合的作用泳移现象:烘燥过程中聚合物分散液在加热时随水蒸气一起移向纤网的表层。

接触角θ:表示液体对固体表面润湿程度,它是在液滴、固体、气体接触的三相界面点,作液滴曲面的切线与固体表面的夹角。

泡沫半衰期:是指一定的泡沫容积内部所含的液体流出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它表征了泡沫的排液速度和稳定性熔体指数(MFI):在一定的温度下,熔融状态的高聚物在一定负荷下,10分钟内从规定直径和长度的标准毛细管中流出的重量,单位为g/10min,熔体指数越大,流动性越好。

山羊绒纤维长度与卷曲性能变异的研究

山羊绒纤维长度与卷曲性能变异的研究
wh c s a s d t e e g a h c l o d to s a d r e i r v me t f t e if r n a e i h i c u e h g o r p i a c n ii n n b e d mp o e n o h d f e t r a, t i a t l e h s ri e c
Le g h a d c r r o m a e o a hm e e fbe n t n u lpe f r nc fc s r i r
DI NG a —ui Xi o r ,YANG in—h n ,LIFa z o Ja z o g .h u
( .S h o f e t ea d Maeil , ’nP ltc ncUnv ri ,Xi n7 0 4 C ia 1 c o l xi n tras Xi oye h i iest oT l a y ’ 0 8, hn ; a 1
do ds o ma c s me e fb r v rai n a h r f e ; n tr l l n t y w r :n r l a h r e ; a i t c s me e i r i o b a u a e gh; c r p ro m a c u l e r n e; f
第3 8卷
第1 2期
毛 纺 科 技
W O 1 e teJu n l O T xi o r a l ・— 4 - — - - — 5 - - —
21 年 1 00 2月
I 羊 绒 纤 维 长 度 与 卷 曲性 能 变 异 的 研 究 _ 【 j
丁 小瑞 ,杨 建 忠 , 李发 洲
与正 常 山羊 绒 相 比 , 异 山 羊 绒 纤 维 的 自然 长 度 变 长 、 曲度 减 少 、 型 毛含 量 增 多 、 毛 含量 减少 。 变 卷 两 粗

织物性能测试

织物性能测试

织物及其分类织物:由纺织纤维和纱线制成的、柔软而具有一定力学性质和厚度的制品,即纺织品.机织物:由相互垂直的一组经纱和纬纱在织机上按照一定规律纵横交错织成的制品。

针织物:由一组或者多组纱线在针织机上弯曲成圈并按一定规律彼此相互串套成圈连接而成的织物。

簇绒:在基布上‘载’上圈状纱线或绒状纤维的织物。

非织造布:由纤维、纱线或者长丝,用机械、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之粘结或结合而成的薄片状或毡状的结构物。

编结物: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条状物,相互错位、卡位交织、串套、扭辫、打结在一起的编织物。

纯纺织物:由单一纤维原料纯纺纱线所构成的织物。

混纺织物:以单一混纺纱线织成的织物。

交织织物:经纱或纬纱采用不同纤维原料的纱线织成的机织物,或是以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原料的纱线并和(或间隔)制织而成的针织物。

纱织物:完全采用单纱织成的机织物或针织物或编结物。

线织物:完全采用股线织成的机织物、针织物或编结物。

半纱线织物:经纬向分别采用股线和单纱织成的机织物或单纱和股线并和或间隔制织而成的针织物。

花式线织物:采用各种花式线制织而成的织物。

长丝织物:采用天然丝或化纤丝织成的织物。

织物的紧度:纱线投影面积占织物面积的百分比,本质是纱线的覆盖率或覆盖系数。

经向紧度Et,纬向紧度Ew,总紧度Ez。

为经,纬纱线的直径(mm),a,b为两根相邻经纬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织造缩率:织造时所用纱线长度与所织成织物长(宽)度l的差值与织造时所用纱线长度的比值,以a表示织物的分类:(1)按成形方法分为: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和编结物.(2)按原料构成分1按纤维原料分为纯纺、混纺、交织织物。

2按纱线的类别分为纱线、半线、花式线和长丝织物.(3)按织物的规格分为1按织物的幅宽分为带织物(幅宽为0.3—30cm的纺织品)小幅织物(40cm左右)窄幅织物(90cm以下)宽幅织物(大于90cm)双幅织物(150cm左右)2按织物的厚度(织物在一定压力下的稳定厚度)分为轻薄型、中厚型和厚重型织物.3按单位面积的质量(每平方米克重)分为轻薄型、中厚型和厚重型织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纤维卷曲性能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熟悉卷曲弹性仪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步骤;
2.掌握纤维卷曲性能的测试原理、方法标准和相关指标计算。

二、基础知识
1.纺织上通常把沿纤维纵向形成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弯曲称为卷曲。

卷曲的存在可增加纺纱时纤维间的抱合力,与纤维的可纺性、成纱的质量关系密切,对织物的柔软性、膨松性、弹性、抗皱性、光泽、冷暖感等影响很大,而且视其形态不同而影响各异。

2.羊毛纤维具有天然卷曲,棉纤维具有天然转曲,而化学纤维表面光滑,纤维间的抱合力和摩擦力较差,给纺织加工带来一定的困难。

为了改善化学短纤维的可纺性和织物性能,在后加工时要用机械或化学方法,赋予纤维一定的卷曲。

3.卷曲方法不同,纤维的卷曲特征亦不同,通常可用两类四项指标表示,即:
反映卷曲程度——卷曲数J n、卷曲率J
反映卷曲牢度——卷曲回复率J w(残余卷曲率)、卷曲弹性率J d(卷曲弹性回复率)。

J n =
J A
L×2
×25
J = L1-L0
L1×100%
J w = L1-L2
L1×100%
J d = L1-L2
L1-L0
×100%
三、方法标准
GB/T 14338-2008 化学纤维短纤维卷曲性能试验方法
四、仪器与设备
YG362A纤维卷曲弹性仪
五、实验步骤
1. 样品准备:从调湿后的试验样品中,随机抽取20束纤维放在黑绒板上。

2. 调整仪器:
(1)仪器水平调整;
(2)加载器平衡调整。

开启电源开关,
挂上上夹持器,读数指针对准零位“0”,
打开天平制动旋钮,调节读数旋钮中央
的平衡螺丝,使平衡指针与检验线重合,
且“平衡”灯亮。

3. 预置长度校正:关闭天平制动旋钮,
将20mm标距的预置棒放在下夹持器钳
口平面上,并对准上夹持器,打开制动
旋钮,按“校正”键,完成校正程序。

4.夹持试样:关闭天平制动旋钮,用镊子取下上夹持器,从纤维束中夹取一根纤维试样,悬挂回张力加载器,用镊子将纤维试样的另一端松弛夹入下夹持器,使上下夹持器间的试样自然长度为25~30mm。

5. 参数设置:开启天平制动旋钮,加轻负荷后“平衡”灯灭,按“选择”键选择测试程序。

6. 数据测试:
(1)按“下降”键,下夹持器开始下降,当“平衡”灯亮,下夹持器停止,记录试样的自然长度L。

,测出25mm内的卷曲数J n;
(2)加重负荷,“平衡”灯灭,按“下降”键,下夹持器再次下降,等“平衡”灯亮,下夹持器停止,记录试样伸直长度L1;
(3)下夹持器持续重负荷静止30 s后,自动上升至初始位置自停,开始定时2 min 应力恢复,此时卸去重负荷,加轻负荷;
(4)定时结束,下夹持器自动下降至“平衡”灯亮,记录试样伸直长度L2;
7. 结果计算:依次记录卷曲率J、卷曲回复率Jw、卷曲弹性率J d,各项结果均以20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

按需要进行变异系数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